济源市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夜蛾类害虫的综合防治【园林管理】

夜蛾类害虫的综合防治
夜蛾类害虫分布广,食性杂,危害期一般在6月至9月,危害特征:白天躲在草丛中或土壤里睡眠,晚上出来危害,进入4龄后能在2至3晚将全株植物叶片吃光,是典型的暴食性害虫。
防治方法:
一、抓住成虫活动盛期,集中消灭成虫。
在夜蛾类害虫发生期,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尤其对斜纹夜蛾等具有群集起飞特性的成虫防治效果较好。
通过杀灭成虫,可有效减少产卵量,减轻害虫发生程度。
二、人工摘除卵块,将幼虫消灭在分散为害前。
夜蛾类害虫产卵较为集中,可形成较大卵块,因此在成虫产卵期,可人工摘除卵块,集中销毁。
另外,多种夜蛾类幼虫的初孵幼虫具有聚集为害的特性,利用这段时间人工措施防治幼虫,效果不错。
三、降低虫口基数。
由于夜蛾类害虫都是化蛹在土壤里越冬,结合秋冬季节结合深耕、灌水,以消灭越冬蛹,降低来年的虫口基数。
四、天敌防治。
可每亩释放3万头左右的赤眼蜂进行对夜蛾的捕杀。
五、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最佳的时间是在幼虫初龄阶段和幼虫尚未分散时,可用蛾螟清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对于3龄以后的幼虫,在防治时要注意喷药时间,尽量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甜菜夜蛾

感谢观看
使用Bt制剂进行防治及保护,利用腹茧蜂、叉角厉蝽、星豹蛛、斑腹刺益蝽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卵的优势 天敌有黑卵蜂,短管赤眼蜂等;幼虫优势天敌有绿僵菌 。
施药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最佳,在幼虫孵化盛期,于上午8时前或下午6时后喷施25%灭幼脲乳油1000-2000倍液, 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氟虫脲乳油500倍混合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氟虫脲可分散 液剂500倍混合液 。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源自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在蛹期结合农事需要进行中耕除草、冬灌,深翻土壤。早春铲除田间地边杂草,破坏早期虫源滋生、栖息场 所,这样有利于恶化其取食、产卵环境 。
傍晚人工捕捉大龄幼虫,挤抹卵块,这样能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在成虫始盛期,在大田设置黑光灯、高压 汞灯及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同时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 。
以幼虫为害叶片,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后陆续从绒毛中爬出,1-2龄常群集在叶背面为害,取食叶肉,留 下表皮,呈窗户纸状。3龄以后的幼虫分散为害,还可取食苞叶,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4龄以后开始大量取 食,严重发生时可将叶肉吃光,仅残留叶和叶柄脉。3龄以上的幼虫还可钻蛀果穗为害造成烂穗。
形态特征
甜菜夜蛾成虫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0毫米,虫体和前翅灰褐色,前翅外缘线由1列黑色三角形小 斑组成,肾形纹与环纹均黄褐色。卵圆馒头形,卵粒重叠,形成1-3层卵块,有白绒毛覆盖。幼虫体色多变,一 般为绿色或暗绿色,气门下线黄白色,两侧有黄白色纵带纹,有时带粉红色,各气门后上方有1个显著白色斑纹。 腹足4对。蛹体长1厘米左右,黄褐色 。
危害特点
初孵幼虫结疏松在叶背群集取食叶肉,受害部位呈状半透明的窗斑,干枯后纵裂:三龄后幼虫开始分群危害, 可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全部叶片被食尽,整个植株死亡。四龄后幼虫开始大量取食,蚕食叶片,啃食 花瓣,蛀食茎秆及果荚 。
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根 据成 虫成块 产卵及 初龄 幼虫群 聚取食 的 习性 ,
结 合 田 问铲 除杂 草 ,及时摘 除 卵块 及 被 初孵 幼 虫为 害 的叶 片 。 虫趋 光 性 ,在 羽 化期 设 置黑 光 灯或 糖醋
液进行诱杀。
3. 生 物 防 治 4
种 业 导 刊
甜 菜 夜 螨 酌 发 生 规 律 与 防 治 技 术
冯 志 宏
( 阳市 农业局 植保 植检 站 ,河 南 荥 阳 荥 4 10 5 0 0)
1
形 态特 征
9%;幼虫 昼伏 夜 出 ,有 假 死性 ,阴 雨天昼 夜 危害 。 2 甜 菜 夜 蛾 的 发 生 与 气 候 条 件 有 密 切 关 系 。在
褐 色或灰 褐 色 ,中央 有 1 红 色 肾状 纹 ;后翅 白色 , 橙 略带 粉 ,翅 缘 灰褐 色 。
1 2 卵 .
卵球 形 ,黄褐 色 ,基部 扁 平 ,顶 部有 4 ~5 0 0条 放射状 的 隆起 线 。 粒成 块 状 , 卵 每块 一 般有 卵 1 粒 , 0 单 层或 2 层 重 叠 ,卵块 上 盖有 雌 虫腹 尾 脱落 下 的 ~3
果 可达 9 %以上 。 5
里 以 及枝 叶和 树 木 阴凉 处 ,在 无 月光 的夜 间活动 最
盛 ,有 趋 黑光 灯的 习性 。成 虫羽 化后 2 ~3 d产 卵 ,
1 头雌蛾 能 产 卵 10 0 粒 ,卵多 产于 叶 背面 ,产 0 ~6 0
卵 期 1 ~1 0 5 d,孵 化期 3 。幼 虫期 l ~4 d 6~2 。 7 d
初 孵幼 虫群居 叶 背 ,吐 丝结 网 ,咬 食叶 肉;1 ~3龄 幼 虫食 量很 小 ,3 以后分 散 危 害 ,4龄 幼虫 食量 猛 龄 增 ,4 ~5龄 幼虫 的食 量 占整 个幼 虫期 食 量 的 8%~ 8
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

关 键 词 : 菜夜 蛾 ; 生 规 律 ; 合 防治 甜 发 综 中图分类号 ¥3 . 4 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 号 10 7 3 (0 6 0 0 7— 7 l20 )8—12— 2 5 0
l 发生 规律
1 1 种 群 消 长 动 态 甜 菜 夜 蛾 ( pd pea xg a . S o o t .e i r u Hi nr 又名 贪 夜蛾 , i e) b 玉米 夜 蛾 , 鳞翅 目, 蛾 科 。为 世 属 夜
维普资讯
l2 5
安 徽 农 学通 报 , nu giSiB l 20 1 ( ):5 A h i r.c. u1 0 6,2 8 12—13 A . 5
甜 菜 夜 蛾 的发 生规 律 及 其综 合 防治
代 建 堂 汪德 民
( 1蒙城县小涧镇业综合站 , 安徽 蒙城 2 30 2蒙城县植保站 , 35 0; 安徽蒙城 2 30 ) 35 0
温度 显著 相关 。
1 3 生长 发育 与温 湿 度的 关 系 温 度 和降雨 量 是影 响 . 甜菜 夜蛾 生 长 、 发育 和 繁殖 的 主要 因素 , 有的 年份 两 种 因 素交 互影 响 , 的年 份 则 其 中 一 种 因 素 即 可 影 响 。从 有 整体 上看 , 甜菜 夜蛾 发育 状 况 和繁 殖 的多 数 指 标 随 相 对 湿度 增加 而 提高 , 随温度 提 高呈 抛物 线变 化 。适温 ( 而 或 高温) 高湿 环境 条 件 有 利 于甜 菜 夜 蛾 的 生 长 发育 。甜 菜夜 蛾 在 田间 发 生 的早 晚 , 决 于 1 3月 份 温 度 的 高 取 — 低, 而每 年 6 8月份 的降雨 量和 雨 日数 直接 影 响 了夏 季 — 甜 菜夜 蛾 的发 生 量 , 当旬 降 雨 量 10 m 以 上 的 时 间 愈 0m
甜菜常见病虫害防治和治疗办法

甜菜常见病虫害防治和治疗办法一、甜菜常见病害防治1. 轮枝霉病轮枝霉病是甜菜常见的病害之一,一旦发生会对甜菜的生长发育造成明显的影响。
以下是轮枝霉病的防治方法: - 确保种子的质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 在甜菜的生长过程中,定期对田间进行病害巡查,及时发现被感染的植株,并进行适时处理; - 对已经感染轮枝霉病的甜菜植株,可以采用灭菌剪刀将被感染的部分进行剪除,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定期给甜菜进行浇水,并注意在早晨或晚上进行,以防止叶片潮湿,从而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 合理施肥,确保甜菜的养分均衡,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 菌核病菌核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会对甜菜的叶片和茎部造成严重的损害。
以下是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 保持甜菜生长环境的通风良好,降低湿度,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 在种植甜菜之前,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防止甜菜叶片上的积水,及时清除积水; - 对已经感染病菌的甜菜植株,及时将其剪除或者进行适当处理,以防止病菌进一步传播。
3. 根腐病根腐病是甜菜常见的病害,会导致甜菜根部出现软腐病斑。
以下是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 在种植甜菜之前,可以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 合理施肥,确保甜菜的养分均衡; - 定期松土,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 在甜菜的生长过程中,定期对田间进行病害巡查,及时发现被感染的植株,并进行适时处理。
二、甜菜常见虫害防治1. 甜菜夜蛾甜菜夜蛾是甜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导致甜菜叶片被吃食,严重影响甜菜的生长发育。
以下是甜菜夜蛾的防治方法: -在田间定期设置诱捕灯,吸引甜菜夜蛾进入灯光附近,再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害虫的清除; - 可以使用低毒环保的农药进行喷洒处理,但应注意药物的使用安全和合理的浓度; - 定期清除田间的杂草,以减少甜菜夜蛾的滋生和栖息地; - 在甜菜种植时,采取合适的防虫网等物理防治措施,减少害虫侵害。
甜菜虫害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

甜菜虫害发生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
一、虫害发生情况
甜菜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虫害的侵袭,这些害虫主要分为两类:地下害虫和叶面害虫。
1.地下害虫:常见的地下害虫包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
这些害虫主要
在甜菜根部啃食,导致植株生长受阻,严重时甚至可使甜菜枯死。
地下害虫发生的原因多为土壤湿度大、连作等。
2.叶面害虫:常见的叶面害虫包括蚜虫、菜青虫、夜蛾等。
这些害虫主要啃
食甜菜叶片,导致叶片损伤、光合作用受阻,严重时可引起甜菜大面积减产。
叶面害虫发生的原因多为气候条件适宜、食物来源丰富等。
二、综合防治措施
针对甜菜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选择抗虫性强的甜菜品种;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加强田间管
理,及时清理杂草和病残体,减少害虫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害虫数量;同时,可以施用生物
农药如Bt乳剂等,对某些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化学防治:在害虫发生初期,可选用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对于
地下害虫,可用毒饵或药剂灌根;对于叶面害虫,可采用喷雾方式进行防治。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间隔期和用药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甜菜虫害的综合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保障甜菜的产量和品质。
大白菜甜菜夜蛾的暴发原因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大白菜甜菜夜蛾的暴发原因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防治方法甜菜夜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近年来该虫在大白菜上为害猖獗,60%的大白菜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地块虫株率达到100%,给农户们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那么,农户们该如何预防大白菜甜菜夜蛾呢?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一、甜菜夜蛾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1.伏秋旱频繁,有利害虫发生。
高温干旱,有利于甜菜夜蛾暴发,原因是7-8月份干旱对寄生甜菜夜蛾的重要天敌白僵菌繁衍不利,故幼虫成活率高,危害严重。
2.用药不得法。
一是用药不及时。
广大农民往往不见虫不治,失去治虫的最佳时期。
甜菜夜蛾幼虫防治适期是卵孵高峰期,此时幼虫个体小,食量小,群体为害,没有引人注目的危害状。
防治最迟不能超过3龄,3龄以后则分散食害,抗性增强,防效甚差。
二是药量大、水量小,很难做到均匀喷洒。
三是缺乏有效组织,治虫行动不统一。
3.虫体抗药性的增加。
长期不合理用药导致甜菜夜蛾抗药性大幅度提高。
二、发生规律该虫1年发生4-6代,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白天多藏在叶丛、土缝或杂草中,阴天整天危害。
多在下午羽化,活动时间以晚上20-24时为盛,雌蛾羽化后数小时即可交配,一般第2天开始产卵,以羽化后的第3-5天内产卵最多,卵多产于叶背的叶脉分叉处,以植株生长高大茂密浓绿的作物多,且多产于植株中部,成虫寿命多为7-15天。
成虫对糖、醋液及发酵液等有强趋化性,对黑光灯有较强趋光性。
三、为害特点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小孔,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余叶脉和叶柄,致使菜苗死亡,3龄以上的幼虫可把菜心吃光,并留下大量粪便,使其失去商品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四、防治方法1.诱杀成虫。
可利用糖、酒、醋混合液或是甘薯、豆饼等发酵液加少量敌百虫诱杀,或用杨(柳)树枝诱集成虫,以5-7根杨(柳)树枝扎成一把,每亩插10余把,于每天早晨露水未干时捕杀诱集成虫,杨(柳)树枝干枯时,可洒清水润湿,10-15天换1次。
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其防治研究

D wEa c 公 司 ) 2 米 满 s 美 国 罗 门 哈 斯 公 司 ) 9 杀 虫 单 ( 药 ) 福 建 省 福 鼎 市 农 药 o l o n 、0 c( 、0 原 (
厂 ) 1 高 效 灭 百 可 EC ( 胺 国 际 公 司 , 士 ) 、0 氰 瑞 。 1 2消 长 规 律 调 查 . 20 ̄20 00 0 1年 在 漳 州 龙 海 , 间 调 查 当 地 主 要 蔬 菜 品 种 毛 豆 、 心 菜 、 刀 豆 、 椰 菜 、 田 空 青 花 白 菜 、 菜 、 豆 等 作 物 上 甜 菜 夜 蛾 发 生 危 害 情 况 。 五 点 取 样 法 每 隔 7天 调 查 1次 , 次 调 查 在 包 豌 按 每
早 上 进 行 , 察 各 种 蔬 菜 被 害 情 况 、 株 各 部 位 上 害 虫 虫 口 数 量 , 时 记 录 农 事 活 动 、 药 情 况 观 植 同 用
及气象情况等 。
收 稿 日期 : 0 2 0 — 0 20 3 6
基 金 项 目 : 建 省 科 技 厅 重 大 项 目 ( 0 0 0 6 及 福 建 省 科 技 厅 资 助 项 目( 9 z一2 1 。 福 2 0Z 0) 9 1 )
药 剂对 田 间甜菜 夜蛾 几乎 失 去防 效 。 关 键 词 : 甜 菜 夜 蛾 ,发 生 规 律 , 防 治 ‘
中 图 分 类 号 :Q9 9 9 6.3
文 献 标 识 码 :A
甜 菜 夜 蛾 Sp do e ae i u Hu n r 是 一 种 世 界 性 农 业 害 虫 , 年 来 , 我 国 许 多 地 方 暴 o ptr x g a( b e ) 近 在 发成灾 , 害遍及 2 危 0多 个 省 市 , 起 台 湾 、 东 , 至 北 京 、 北 等 地 l 。 报 道 , 菜 夜 蛾 已 对 南 广 北 河 1 据 ] 甜 多 种 杀 虫 剂 产 生 抗 药 性 , 化 学 防 治 带 来 极 大 的 困 难 『 。 就 福 建 主 要 菜 区 而 言 , 菜 夜 蛾 的 猖 给 2 ] 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源市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作者:张海珍郑霞娟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19期
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张海珍郑霞娟
甜菜夜蛾是一种迁飞性强、间歇暴发危害的世界性害虫,该虫发生世代多、食性杂、繁殖快、危害重。
自1997年7月下旬在济源市轵城镇河岔村的萝卜、白菜地暴发危害以来,危害日趋严重。
近年来,发现该虫在玉米、马铃薯、豆类等多种作物上严重危害,并且防治比较困难,目前已成为影响济源市玉米、花生、大豆等秋作物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
一、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研究
(一)甜菜夜蛾的发生世代及发生时期
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灰翅夜蛾属昆虫,学名贪夜蛾,俗称甜一蛾、白菜夜蛾、玉
米夜蛾等。
研究表明:甜菜夜蛾在济源市每年发生5代,以蛹在5~13cm疏松土层中越冬,次年
4月底5月初越冬蛹羽化成虫,5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第1代卵始期为5月上旬,盛期5月中旬,幼虫始期5月中旬,盛期5月17—23日,成虫始期5月下旬,盛期6月上旬;第
2代卵始期为6月上中旬,盛期6月下旬,幼虫始期6月22—25日,盛期6月27日—7月2日,成虫始期7月3—5日,盛期7月中旬;第3代卵始期7月上旬,盛期7月中旬,幼虫始期7月15—21日,盛期7月24—30日,成虫始期8月上旬;第4代卵始期8月7—9日,盛期8月中旬,幼虫始期8月13—21日,盛期8月27—9月5日,盛期9月中旬;第5代卵始期在9月25—30日,盛期为10月2—8日,幼虫始期为10月2—9日,盛期在10月11—18日,10月
25日以后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二)甜菜夜蛾成虫的活动规律
甜菜夜蛾成虫白天多潜伏于作物丛及杂草丛中,很少活动,傍晚(18:00—19:00)活动
强烈,次日(05:00—05:30)活动稍弱,其他时段活动明显减弱。
(三)甜菜夜蛾羽化受温度、降雨影响明显
冬季寒冷、干旱、低温持续时间长,越冬蛹羽化明显较正常年份延迟4~5d,而且羽化数量少;6—7月份降雨过多,田间湿度过大,羽化数量明显减少,若雨水适当,则对甜菜夜蛾羽化
极为有利。
(四)甜菜夜蛾种群消长与温度、降雨、天敌及寄主关系密切
甜菜夜蛾的发生程度和发生世代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6—8月份降雨量的大小、天敌与寄
主的多寡则直接影响甜菜夜蛾的发生量。
1、寄主因素。
调查研究表明,寄主条件不仅影响甜菜夜蛾发生量的多少和危害的轻重,而且影响其发生世代历期。
从寄主扩散转移规律看,食料条件丰富与否直接影响其发生程度,6
月份以前或9月份以后,大田作物仅有甘蓝、白菜、萝卜、大葱等蔬菜寄主,甜菜夜蛾发生轻,平均百株虫量1.5头;7—9月份,寄主作物有玉米、花生、大豆、棉花、十字花科蔬菜,种植
面积大,种类较多,食料丰富,甜菜夜蛾危害就重,平均百株虫量185头,有的甚至高达数千头;从寄主选择性看,甜菜夜蛾幼虫喜食白菜、大葱、大豆等作物,而不喜食小麦、红薯等作
物。
此外,在不同寄主作物上甜菜夜蛾的幼虫历期,因寄主适应性差异造成发育历期提前或推迟,田间调查幼虫龄期不整齐。
2、气象因素。
一是降雨量。
夏季降雨量是影响其发生程度的最敏感因子,尤其是6—8月
份少雨干旱有利于甜菜夜蛾发生,反之亦然。
统计调查资料显示:凡是6—8月份降雨少于或接近正常年份,且气温比常年持续偏高,当年甜菜夜蛾即为偏重或重发生。
二是气温。
甜菜夜蛾
的发生程度和发生世代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3、天敌因素。
据调查,甜菜夜蛾的捕食性天敌有螨类、蜘蛛、鸟类、隐翅类;寄生性天敌有黑卵蜂、姬蜂等寄生蜂类以及白僵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其中卵期天敌主要是黑卵蜂,
平均寄生率16.3%;幼虫期天敌主要是白僵菌,其次是寄生蜂类,平均寄生率为26.6%。
4、虫源因素。
根据近几年该虫的为害特点分析,发生轻重与外来虫源有关。
凡南部省份甜菜夜蛾2、3代发生较重的年份,济源市3、4代发生就重,反之则轻。
5、地理环境因素。
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情况不同。
据调查,水浇地甜菜夜蛾重于旱地,沙壤地重于黏土地。
二、综合防治措施
(一)深翻冻(晒)垡,消灭虫源
入土化蛹是甜菜夜蛾生活史中的主要环节,在秋冬季或夏季,结合休田,进行深翻冻垡或
晒垡,深埋虫蛹,利用高温晒、低温冻杀死虫蛹,消灭或减少下一代虫源。
(二)清除杂草,减少中间寄主
及时清除田间、田边杂草,减少甜菜夜蛾中间寄主,尤其是麦田藜草、豆田反枝苋等杂草,如能及时清除,可大大减少虫源。
通过实践调查发现,接近荒芜的豆田及其他作物田密度一般
高于正常田1~2倍,而无杂草田的虫口密度显著小于有杂草田。
另外,通过调查发现中耕也可
灭蛹,灭蛹率在30%左右。
(三)蛹期浇水,杀死虫体
在甜菜夜蛾蛹盛期浇水,可杀死大量虫蛹,大大降低羽化率,下一代成虫数量明显减少。
一般每年7—8月份,在甜菜夜蛾化蛹盛期,将田间浇水至饱和,利用高温、高湿环境,杀死虫蛹,控制羽化。
(四)人工防治
在成虫发生期,利用甜菜夜蛾成虫趋性,在田间用杨树枝把直径55~60cm的枝条,10~15
把/667m2均匀摆放,每天08:00前检查杨树枝把,用手捏死成虫。
如6—8月份每天进行1次,防效可在60%~80%之间,杨树枝把一般每10d更换1次。
(五)性诱捕器诱杀。
在甜菜夜蛾发生严重的地块,每667m2按棋盘式设置诱捕器5~10枚,可明显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减轻危害。
(六)物理防治
成虫发生期,集中连片应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杀成虫。
杀虫灯单灯控制面积为
30~50/m2,灯悬挂高度前期为1.5~2m,后期要略高于作物顶部。
一般6月中旬开灯,8月底撤灯,每日开灯时间为21:00—04:00。
(七)药剂防治
幼虫1~3龄期每667m2用20%米满胶悬剂40mL生物农药,或每667m2用0.2%甲维盐30mL 进行喷雾防治。
甜菜夜蛾幼虫晴天傍晚18:00后会向植株上部迁移,在傍晚喷药防治时,注意叶面、叶背均匀喷雾,使药液直接喷到虫体及其危害部位。
高温干旱季节防治应加大用水量,并交替用药,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