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发生与防治

合集下载

玉米田甜菜夜蛾防治指标

玉米田甜菜夜蛾防治指标

玉米田甜菜夜蛾防治指标
摘要:
一、甜菜夜蛾对玉米田的危害
1.甜菜夜蛾的食性
2.危害玉米田的症状
3.危害程度评估
二、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
1.越冬基数
2.春季发生趋势
3.突发性特点
三、防治指标及方法
1.防治指标
2.防治方法
a.农业防治
b.化学防治
c.生物防治
正文:
甜菜夜蛾是一种鳞翅目夜蛾科昆虫,主要以玉米、大豆、白菜、萝卜、花菜、番茄等作物的叶片为食。

在玉米田中,甜菜夜蛾的幼虫会聚集到一起,将叶片咬成筛孔状,只留表皮,4 龄后则会暴饮暴食,啃食成孔洞。

这种害虫具有隐蔽性、区域性、突发性特点,容易造成严重危害后果。

甜菜夜蛾喜欢干旱少雨的气候,去年暖冬气候使得越冬基数较往年偏大。

今年春季加温快,有利于甜菜夜蛾的发生。

经县植保站对玉米地块田间调查发现,甜菜夜蛾虫株率达50% 以上的地块约占10%、虫株率达到15% 以上的地块约占25%,达到防治指标(虫株率达10% 以上)的地块共计达55% 以上。

针对甜菜夜蛾的防治,农业防治是关键。

作物种类布局多样化,减少甜菜夜蛾产卵场所及转移寄主;中耕除草,结合田间管理,摘除卵块及初孵幼虫食害的叶片,带出田外集中销毁,可消灭大量卵块和幼虫。

在防治方法上,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百株虫量达到10% 时,应立即施药防治。

大葱田甜菜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探讨

大葱田甜菜夜蛾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探讨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一、甜菜夜蛾大葱田发生特点2005年4月中旬至2006年11月,我们在临颍县台陈镇张陈村选择一块2000m 2大葱田,从4月18日开始,棋盘式取10个样点,每点50株,共计500株,3天调查1次,记下产卵日期和孵化期、幼虫活动期、成虫期及天敌发生情况。

二、主要习性(一)产卵习性。

据系统观察,成虫在大葱田产卵时常将卵产在距地面30~35厘米叶正面,卵散产,中下部叶很少产卵,1头雌虫1次产卵平均10~40粒,并且卵的孵化率很高,一般85%左右,高者达95%以上(较干旱天气);雨水偏多时,卵孵化率下降到65%左右。

(二)幼虫为害习性。

卵孵化后,1龄幼虫即扩散,少数群集在叶正面取食危害;2龄以后咬食葱筒呈孔洞在筒内为害,使葱叶仅剩外表皮、呈透明的天窗状。

幼虫怕强光,一般晴天上午9时前和下午5时后取食量大,阴天全天取食。

在11月中、下旬仍在田间见到少量幼虫。

(三)化蛹习性。

甜菜夜蛾少量的老熟幼虫在葱筒内化蛹,90%老熟后钻出葱叶落入附近土壤3~5厘米土层中化蛹。

(四)各虫态历期。

据2005年采集不同代数的甜菜夜蛾在室内饲养观察,室温平均16℃~24℃,成虫的历期3~5天,高者达7天;1、2代蛾盛期不明显,3代、4代、5代世代重叠,3代蛾盛期8月5~10日,4代成虫盛期9月1~8日,5代成虫盛期在10月上中旬。

卵历期一般为4~6天,气温高时,3天孵化;3代落卵高峰在7月17~20日,历期4天左右;5代落卵高峰在9月4~8日,历期5天左右,6代落卵在10月6~12日,历期6天;蛹3、4、5代历期为5~6天。

(五)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据观察甜菜夜蛾的发生程度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3、4代发生与7、8月份气温呈正相关,与降水呈负相关。

2005年7月份雨水偏多,湿度大,甜菜夜蛾发生轻,而8月份,雨水偏少,气温高,蛾量猛增,最高单灯诱蛾413头(8月9日),随之幼虫数量相应巨增,大葱百株幼虫由7月29日的11头,猛增到8月12日的232头,大葱株受害率达95%。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

感谢观看
使用Bt制剂进行防治及保护,利用腹茧蜂、叉角厉蝽、星豹蛛、斑腹刺益蝽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卵的优势 天敌有黑卵蜂,短管赤眼蜂等;幼虫优势天敌有绿僵菌 。
施药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最佳,在幼虫孵化盛期,于上午8时前或下午6时后喷施25%灭幼脲乳油1000-2000倍液, 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氟虫脲乳油500倍混合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加5%氟虫脲可分散 液剂500倍混合液 。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源自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在蛹期结合农事需要进行中耕除草、冬灌,深翻土壤。早春铲除田间地边杂草,破坏早期虫源滋生、栖息场 所,这样有利于恶化其取食、产卵环境 。
傍晚人工捕捉大龄幼虫,挤抹卵块,这样能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在成虫始盛期,在大田设置黑光灯、高压 汞灯及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同时利用性诱剂诱杀成虫 。
以幼虫为害叶片,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后陆续从绒毛中爬出,1-2龄常群集在叶背面为害,取食叶肉,留 下表皮,呈窗户纸状。3龄以后的幼虫分散为害,还可取食苞叶,可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4龄以后开始大量取 食,严重发生时可将叶肉吃光,仅残留叶和叶柄脉。3龄以上的幼虫还可钻蛀果穗为害造成烂穗。
形态特征
甜菜夜蛾成虫成虫体长10—14毫米,翅展25—30毫米,虫体和前翅灰褐色,前翅外缘线由1列黑色三角形小 斑组成,肾形纹与环纹均黄褐色。卵圆馒头形,卵粒重叠,形成1-3层卵块,有白绒毛覆盖。幼虫体色多变,一 般为绿色或暗绿色,气门下线黄白色,两侧有黄白色纵带纹,有时带粉红色,各气门后上方有1个显著白色斑纹。 腹足4对。蛹体长1厘米左右,黄褐色 。
危害特点
初孵幼虫结疏松在叶背群集取食叶肉,受害部位呈状半透明的窗斑,干枯后纵裂:三龄后幼虫开始分群危害, 可将叶片吃成孔洞、缺刻,严重时全部叶片被食尽,整个植株死亡。四龄后幼虫开始大量取食,蚕食叶片,啃食 花瓣,蛀食茎秆及果荚 。

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效果研究

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效果研究

河南农业2024年第3期治时机,在初发期及早清除田内外杂草,注意在大葱、玉米等早发田防治甜菜夜蛾,7—8月以药剂防治为主,主要应用米满、菜喜、绿茵特灵、除尽等药剂。

重发生田块可以采用药剂喷雾+地面撒施毒饵的办法。

药液中加入中性洗衣粉、柴油等,以提高防效。

施药旺盛期的早晨或傍晚,注意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交替使用,避免使用高毒的有机农药或多次连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同时结合使用人工捉虫、抹卵、灯光诱杀、性诱芯诱杀。

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共建立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基地88个,示范面积0.08万hm2,示范区平均防治效果为86.4%,比常规防效普遍提高20%以上,减少施药2~4次,挽回经济损失307.4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治理示范效果。

具体防治措施如下:3—4月,结合m2均匀插放灯、黑光灯、高1 盏,该灯在头,占总诱蛾量1:28,同时0.5;四是省工节支,杀虫灯安装后,只需几天清理1次接虫袋,使用非常方便,每年至少节省5次施药,每667 m2节约资金25元,单灯控制面积3.33 hm2,使用寿命5年,单灯节资6250元。

3.人工抹卵捉虫。

在虫卵盛期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抹卵;利用幼虫强假死性,将其震落地面,人工捕杀,效果明显。

晚秋或初冬翻土灭蛹。

4.利用防虫网,阻隔田间害虫迁移为害。

防虫网的利用是以无公害生产为目的的防虫新措施,它使农田生物群落最大程度地与外界隔离,而不受外界生物的影响,营造了良性的农田生态系统,使中大体形昆虫不可能迁入而对蔬菜造成为害,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杜绝了杀虫剂带来的农药污染和残留。

在焦作市博爱县ZHIWU BAOHU植物保护河南农业2024年第3期水稻新品种“青香优香九”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利用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捕杀。

天敌能起到自然控制甜菜夜蛾种群的作用,因此,要注意保护利用天敌,药剂防治应尽量选用生物药剂,不用广谱性杀虫剂,避开天敌活动盛期,以减轻对天敌的杀伤作用。

2.性诱捕器诱杀。

在甜菜夜蛾喜欢取食的作物田块,每667 m 2按棋盘式设置诱捕器5~10枚,可以明显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减轻为害。

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1. 蛹 4
根 据成 虫成块 产卵及 初龄 幼虫群 聚取食 的 习性 ,
结 合 田 问铲 除杂 草 ,及时摘 除 卵块 及 被 初孵 幼 虫为 害 的叶 片 。 虫趋 光 性 ,在 羽 化期 设 置黑 光 灯或 糖醋
液进行诱杀。
3. 生 物 防 治 4
种 业 导 刊
甜 菜 夜 螨 酌 发 生 规 律 与 防 治 技 术
冯 志 宏
( 阳市 农业局 植保 植检 站 ,河 南 荥 阳 荥 4 10 5 0 0)

形 态特 征
9%;幼虫 昼伏 夜 出 ,有 假 死性 ,阴 雨天昼 夜 危害 。 2 甜 菜 夜 蛾 的 发 生 与 气 候 条 件 有 密 切 关 系 。在
褐 色或灰 褐 色 ,中央 有 1 红 色 肾状 纹 ;后翅 白色 , 橙 略带 粉 ,翅 缘 灰褐 色 。
1 2 卵 .
卵球 形 ,黄褐 色 ,基部 扁 平 ,顶 部有 4 ~5 0 0条 放射状 的 隆起 线 。 粒成 块 状 , 卵 每块 一 般有 卵 1 粒 , 0 单 层或 2 层 重 叠 ,卵块 上 盖有 雌 虫腹 尾 脱落 下 的 ~3
果 可达 9 %以上 。 5
里 以 及枝 叶和 树 木 阴凉 处 ,在 无 月光 的夜 间活动 最
盛 ,有 趋 黑光 灯的 习性 。成 虫羽 化后 2 ~3 d产 卵 ,
1 头雌蛾 能 产 卵 10 0 粒 ,卵多 产于 叶 背面 ,产 0 ~6 0
卵 期 1 ~1 0 5 d,孵 化期 3 。幼 虫期 l ~4 d 6~2 。 7 d
初 孵幼 虫群居 叶 背 ,吐 丝结 网 ,咬 食叶 肉;1 ~3龄 幼 虫食 量很 小 ,3 以后分 散 危 害 ,4龄 幼虫 食量 猛 龄 增 ,4 ~5龄 幼虫 的食 量 占整 个幼 虫期 食 量 的 8%~ 8

我国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特点及治理措施

我国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特点及治理措施

常世 代 重 叠 , 大发 生 北 界 已抵 达 辽 宁省 沈 阳 市 。 目 其
前 , 菜 夜 蛾 的发 生 为 害 已 遍 及 全 国 2 甜 0多 个 省 、 、 市 自治 区 。除 为 害 粮 食作 物 以外 , 对 蔬 菜 、 花 等 经 济 还 棉
作 物 和 油料 作 物 等 造 成 重 大 损 失 。随 着 全球 气 候 变 暖
虫 源 基 数 的影 响较 为 明 显 . 些 地 区 的 冬 季 虫 源 数 量 这 将 直 接 影 响其 迁 飞扩 散 区 的 发 生 虫 源 。另 外 , 迁 出 在 地 充 足 虫 源 的前 提 下 , 菜 夜 蛾 在 迁 入 区发 生 为 害 还 甜
菜夜 蛾 猖 獗 成 灾 的程 度 将 会 越 来 越 重 。
特 别是 我 国 部 分 地 区 高 温 、 旱 的加 剧 , 菜 、 花 等 干 蔬 棉 经 济作 物种 植 面 积 的 扩 大 .设 施 农 业 的 大量 推 广 . 甜
药 性 发 展 迅 速 .天 敌 资 源 没 有 得 到 有 效 保 护 等 原 因 , 导 致 甜 菜 夜 蛾 在 我 国 大 部 分 地 区农 作 物 上 演 变 成 常 发 性 害虫 。 甜 菜 夜 蛾 发 生 为 害 受 东 南 亚 各 国 以及 我 但 国 华 南 等 地 终 年 发 生 区 和 沿 江 江 南 等 可 能 越 冬 区 的
基金 项 目 : 益性 行 业 ( 业 ) 技 专 项 ( 0 8 3 0 , 京 市 公 农 科 2 0 0 0 7) 北
1 为 害 区域 总体 扩 大 。 及 东北 . 2 殃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 菜 夜 蛾 原 产 于 南 亚 地 区 , 别 甜 特 是 在 泰 国 、 南 和 老 挝 等 国 , 近 年 来 不 断 向 亚 热 带 越 但

蔬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蔬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根据部分蔬菜病虫监测点监测调查,8月中旬以来,我省(江苏省,下同)蔬菜产区夜蛾类害虫成虫盛发期长、蛾量高,部分在田蔬菜虫卵量大,结合天气情况综合分析,预计四代斜纹夜蛾将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大发生;甜菜夜蛾中等发生,局部偏重。

各地要切实做好虫情监测,加强防治技术指导,适时组织防治,控制危害,确保蔬菜正常生长和品质安全。

1发生情况1.1 斜纹夜蛾蛾量增长较快。

通州自8月16日以来性诱剂诱蛾量一直居高不下,其中兴东点22日单日单芯诱蛾1,068头。

如东8月19日开始激增,8月21日出现蛾峰,峰日平均单盆蛾量244头。

海门悦来镇8月16日起蛾量持续上升,8月23日单盆最高蛾量620头,平均448头;7月28日至8月23日,单盆平均累计蛾量3,998.3头。

丰县7月27日至 8月22日累计诱蛾21.6头。

田间虫卵量高。

常熟8月22调查花菜10块田,平均百株虫量276.5头,平均百株卵量11.8块,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平均百株虫量36.7头,平均百株卵量10块)。

如东系统调查,8月19日百株卵量0,8月22日百株卵量8块,田间卵量将继续上升;8月22日普查花椰菜、绿豆24块田,平均百株虫量28.6头,平均百株卵量4.8块,田间虫卵并存。

通州甘蓝田系统调查,8月18日见卵,百株卵量2块,8月22日调查,百株新增卵4块;8月18日普查16块芋头田,平均百株卵量1.4块,平均百株虫量131.1头,有虫田率68.75%;调查8块晚播大豆田,平均百穴卵量0.63块,平均百穴虫量345.6头(1~2龄),有虫田率67.5%;8月22日调查了12块芋头田,平均百株卵量3.3块,平均百株虫量492.5头,卵和虫量均比4天前有所上升;调查5块晚播大豆田、3块豇豆田,平均百穴卵量0.8块,平均百穴虫量246.2头;调查3块花菜田,平均百株卵量1.67块,平均百株虫量110头,田间各龄期幼虫均有发生,其中2龄占50.08%。

海门8月19日调查,芋头百叶虫量达2,640头。

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姬蝽 、花蝽 、猎蝽 )等 。寄 生性 天敌 除各种 寄生蜂 ( 主要有 赤 眼蜂 科 、茧 蜂科 、姬蜂科等) 、寄生蝇外 ,还包括
下 旬 至 7月 上旬 扩 展到 辣椒 、大 豆 、
花生 田;7月中下旬 ,棉花 、甘薯 、甘 蓝也陆续 发生 ,大 豆 、花 生 田为害变
真菌 、病毒等病 原微 生物及寄生线虫 。 这些 天敌对 甜菜 夜蛾 种群 的发 生起着
的 老 熟 幼 虫 可 直 接 在 葱 叶 内化 蛹 。 蛹 历 期 5—8 。 d
以化 学防 治为 主 ,但 因该 虫抗 药性 的
产生 ,其 防治效果 并不 理想 。本文 综
幼虫成活率高 ,危害严重 。在华北地 区
该 虫危 害最 严重 的时期也 出现在 8~ 9 月份的高温季节 。冬 春时节 1 ~2月份
虫 口密度 明显下降 。
二 、生 活 习性
理水平较低 ,农 田生态 系中杂草丛生 ,
为甜 菜夜 蛾提供 了适 宜 的野 生 寄 主 ,
对其 转移危 害 、繁 殖及世 代延 续提 供
了十分 有利的条件 。 ( 二)气候条件
除了天 敌对 甜菜夜蛾的 自然控制 作用 ,
导致其常年大发生 。 ( 四)抗性问题 目前 ,抗 药性 问题 已成 为 防治 甜 菜 夜蛾 中难 以解 决 的问题 。长 江流 域
( ) 天敌 因子 三

发 生规 律
面积和复 种指数 逐年 提高 ,不 同作物
的套种 ,为甜 菜夜蛾 提供 了充足 的食 料 ,发生 虫量递 增 ,世 代重 叠 。如棉 田内种辣 椒 ,豇豆 与生菜套 种 ,甜菜 夜 蛾幼虫 发生 量明显增 多 。随着 我 国 冬 季大 棚蔬菜 面积 的迅速 扩大 ,使原 本 这些 地 区越 冬 困难的甜 菜夜 蛾获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虫害—大葱田甜菜夜蛾
学名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ubner。

异名Laphygma exigua Hubner,鳞翅目夜蛾科。

别名贪夜蛾。

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东、南均靠近国境线。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0mm,翅展19~25mm。

灰褐色,头、胸有黑点。

前翅灰褐色,基线仅前段可见双黑纹。

内横线双线黑色,波浪形外斜。

剑纹为一黑条。

环纹粉黄色,黑边。

肾纹粉黄色,中央褐色,黑边。

中横线黑色,波浪形。

外横线双线黑色,锯齿形,前、后端的线间白色。

亚缘线白色,锯齿形,两侧有黑点,外侧在M1处有一个较大的黑点。

缘线为一列黑点,各点内侧均衬白色。

后翅白色,翅脉及缘线黑褐色。

卵:圆球状,白色,成块产于叶面或叶背,8~100粒不等,排为1~3层,外面覆有雌蛾脱落的白色绒毛,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卵粒。

老熟幼虫:体长约22mm。

体色变化很大,由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线有或无,颜色亦各异。

较明显的特征是腹部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此带的末端直达腹部末端,不弯到臀足上去(甘蓝夜蛾老熟幼虫此纵带通到臀足上)。

各节气门后上方具一明显的白点。

此种幼虫在田间常易与菜青虫、甘蓝夜蛾幼虫混淆。

蛹:体长约10mm,黄褐色。

中胸气门显著外突。

臀棘上有刚毛2根,其腹面基部亦有2根极短的刚毛。

发生为害特性
甜菜夜蛾在黄淮地区每年发生5代,以蛹在表土层越冬。

翌年6月中旬始见越冬成虫,第一代幼虫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三、四、五代分别发生在8月至10月份,第五代幼虫于10月中下旬化蛹越冬。

1、2龄幼虫吐丝结网,群集叶部为害,食量小,抗药性弱,3龄后食量大增,并分散为害。

当葱管啃透后,钻入葱管内隐藏并取食叶肉,只留下外表皮,进入暴食期后把葱叶吃光,只剩下地下部分,造成毁产绝收。

甜菜夜蛾成虫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土缝、葱、叶菜类、草丛间等隐蔽处,夜间活动旺盛,有两个活动高峰期,即晚7~10时和早上5~7时进行取食、交配、产卵,成虫有较强的趋光趋化性,受惊吓时作短距离飞行。

卵粒半球形,成块产在葱叶上,上盖有一层灰色磷毛,卵期平均3~5天。

其孵出幼虫有五个龄期,其中1至3龄龄期为4.5~7.5天。

幼虫有假死性,幼虫受惊后卷成团,坠地假死,片刻后又开始活动为害;有迁移性,当一块地的葱叶吃光后,成群迁移到周围的地块或杂草上取食;有畏惧阳光性,晴天中午潜伏在葱管或土缝中,在傍晚、清晨爬出葱管取食,阴天可全天外出取食,具有杂食性,除为害葱等蔬菜外,还危害大豆、棉花等十几种作物。

在葱田,甜菜夜蛾的卵多产在葱叶中上部,成块状,卵粒少则几粒,多则百粒以上。

初产卵乳白色,后变淡黄色,近孵化时呈灰黑色,一般卵期2~5天,清晨7时前孵虫最多。

初孵幼虫多在葱尖3~5厘米幼嫩部位开始取食,孵化后两天左右从啮食处钻入葱管内群集危
害,残留白色透明外表皮。

幼虫具有杂食性、假死性、迁移性等特性。

幼虫转株危害常从下午6时以后开始,凌晨3~5时活动虫量最多,晴天清晨随光照强弱提前或推迟潜入葱管的时间。

低龄幼虫食量小,随虫龄增加,食量大增,抗药性增强。

4~5龄幼虫常取食葱叶造成缺刻,甚至吃光葱叶。

近年来,甜菜夜蛾已成为大葱田和姜田的主要害虫之一,1994年、1995年曾在山东、陕西、四川西部暴发成灾,一般受害株率达60%~80%,严重的高达95%,严重时植株地面以上被吃光。

防治措施
根据甜菜夜蛾发生为害特性以及大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抗药、耐药性。

因此,在防治上应采取治早、治小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主导,辅以物理与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进行控制。

1.农业防治
(1)蔬菜或某些寄主作物田在化蛹期及时浅翻地,翻出的虫蛹及时消灭,减少下代虫源。

(2)及时铲除地中、田边、田埂、地头杂草,减少该虫的孳生场所。

(3)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加强冬菜地的中耕除草及冬闲地的耕翻,以减少越冬蛹量。

2.生物防治
甜菜夜蛾天敌主要有寄生蜂、寄生蝇、田间小蜘蛛、食虫蝽、草蛉等,其中以缘腹绒茧蜂为优势种,对甜菜夜蛾的发生为害有一定的
控制作用。

尤其在三、四代幼虫发生期,如果田间湿度适宜,自然主要寄生率就较高,就可以在不施药的情况下靠天敌控制。

另外,为保护田间天敌,可选用20%灭幼脲Ⅲ悬浮剂5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也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Bt乳剂每亩5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3.物理防治
由于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

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诱杀其它害虫,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也可采用性诱剂、糖醋液进行诱杀。

4.化学防治
(1)科学用药防治甜菜夜蛾要加强虫情调查,做好虫情预报,喷药时做到植株上下四周及叶片正背面全面喷施。

在葱田防治时应以喷头向上为宜,以防药液流失和幼虫受惊假死坠地,影响防治效果。

施药时间最好选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必要时可在第一次喷药后5~7天,再喷施第二次药,并合理轮换交替搭配用药,以减轻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

(2)合理选用化学药剂防治该虫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可选用10%除尽乳油111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1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15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以阿维菌素为原料生产的一种半合成抗生素类杀虫剂,与阿维菌素系列产品相比,对鳞翅目害虫的杀虫
活性提高了1~3个数量级,可在蔬菜、烟草、茶树等经济作物上使用。

除此之外,目前适用于防治甜菜夜蛾较好的药剂主要有除尽、安打等。

除尽的渗透能力弱?熏在低浓度下使用葱管内的甜菜夜蛾死亡率很低?熏需提高浓度才能有效地杀死葱管内的幼虫。

安打为胃毒剂,害虫取食带药植物体后中毒死亡,对大龄虫有一定防治效果,但防治成本也较高。

总体来说,在葱上防治甜菜夜蛾,应在初孵幼虫期用药,如果错过防治适期,防治成本均较高,而且难以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幼虫蛀入葱管以前,要马上防治,于黄昏后或早上8点以前喷洒80%固体敌百虫600~800倍液或10%虫螨腈悬浮剂1500倍液、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00倍液、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000~4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法国罗纳普朗克农化公司)、2.5%菜喜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有限公司)、20%杀铃脲乳油(吉林通化化学工业研究所)、0、9%阿维菌素乳油、1.5%蔬丹可湿性粉剂(武汉科诺生物农药有限公司)、16000IU/F千胜悬浮剂(武汉科诺生物农药有限公司)、0.9%绿茵特灵可湿性粉剂(武汉云宏农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5%抑太保乳油(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8000IU /mg Bt可湿性粉剂(辽宁生物农药厂)、0.9%虫螨克乳油(桂林集琦药业有限公司)、20%米螨胶悬剂(美国罗门哈斯公司)、0.2%苦皮藤素乳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得力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溴虫腈乳油(南京苏研农药有限公司)、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水胺硫磷乳油,隔5~6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