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2014-2015)
2014---2015年山东高考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4--2017年山东高考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分类:高考真题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答案】A 【解析】三组读音皆不相同,B“跻身与犄角”;C“蒜薹与跆拳道”;D “着陆与着手成春”这三组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是相同的。
对于字音题,应把握一句话:记住是根本,辨析乃王道。
尤其是些高考中的老面孔如“着陆”“劲敌”“提防”等等更不能等闲视之。
常见而易混的字词仍是复习重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佝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答案】D【解析】A 应为“振聋发聩”;B 应为“俯卧撑”;C 应为“脉搏”。
字形题大概是最万变不离其宗的了,其中像“振聋发聩”“脉搏”“滥觞”之类的都是老面孔,复习时,不能只着眼于“偏”“难”“怪”,就得从身边的词语中找问题才是正道。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答案】B【解析】“反映”是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是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先说“曼延”。
“曼延”跟“蔓延”的区别较大,应该很容易分清。
因为“曼”的本义“引”(使长)的意思,“曼延”指线性伸展延长,一般用于具体的事物。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为“连绵不断地向远处延伸(多用于山脉、水流、道路等)”;“蔓延”指“蔓草一类植物不断向周围延伸、扩展”“比喻事物像蔓草一样向周围延伸、扩展”(《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蔓”能缠绕攀缘,由根部向四面八方地生长;因此,“蔓延”应该是指围绕一个点向四面八方无规则地扩展,明显有一个动态的过程。
高一山东省潍坊市2014至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PDF??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高一语文2015. 7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I 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赊账零(b l )如 层峦迭嶂 层早(xi6n )叠出B .凑和(an) 渡过难关 寧*(b6o )贬不一C .缴械f '(li&o )铸销声匿迹 佘晃堂皇(guan)D .嫉恨 M 咋(pft) —泄千里 _ (访0舟覆舟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k 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无证驾驶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 且他人作伪证,构成交通肇事罪、妨害作证罪,应当受到处罚。
②受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不 断________的影响,不少韩国人在出行时,因为害怕被传染而不敢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③由于缺乏经典文化的支撑和指引,曰前一些充斥荧屏的影视剧肤浅可笑,我 相信那些编剧________连《红楼梦》都不曾读完过。
A .①支使②蔓延 ③大致 B .①指使 ②蔓延 ③大概C .①指使 ②曼延 ③大致 D .①支使 ②曼延 ③大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些看似走向衰亡的曲艺形式其实并非屮寧氺咢,经过创新很可能会柳暗花明,会以另一种新生艺术形式复活。
无论谁有疑难问题,只要向他求助,他一定会耐心地予以解答,这一竽岁A W 的个性得到了同事们的交口称赞。
多年来,在我遭遇人生波折的时候,朋友们一直不呼不亨地陪伴在我身边,这诚挚的友情激励着我奋勇前行。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低头”成为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现在的年轻人或许已不可思议没有手机的生活。
B.C.D.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人的一生本就是受难的过程,与其消极躲避,不如迎难而上,与困难博弈,和风雨较劲。
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2014-2015)

山东省2014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含详细答案解析)第一卷(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域.名输.送不言而喻.长吁.短叹B.档.案荡.漾长歌当.哭安步当.车C.鞭挞.脱.俗开疆拓.土唾.手可得D.损.失熏.染殒.身不恤屡建奇勋.答案:B解析:A. yù/ shū/ yù/ xū;B.都读dàng;C. tà/tuō/tuò/tuò;D. sǔn/xūn/yǔn/lǚ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袅娜流水账随声附和B.瞻养温馨双轨制提纲挈领C.黯然菲薄狮子坐义愤填赝D.百舸桀骜触摸屏蔚然成风答案:D解析:A.寒暄;B.瞻仰或赡养;C.狮子座、义愤填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读书,要学会欣赏那些美轮美奂....的文字,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厚意蕴,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B.参加人才交流会的求职者人流如潮,然而高学历人才凤毛麟角....,多家用人单位招聘不到专业对口的博士。
C.“秀我精彩互动文艺晚会”给观众带来了全新视听体验,每当一个节目结束时,全场就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
D.为了促销,电视生产商纷纷打起了“绿色环保”的旗号,专家提醒,环保电视市场鱼龙混...杂.,购买时须认清“中国环境标志”。
答案:B解析:A.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B.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C. 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形容名声很大。
D.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个人修养上,孟子提出了“善养浩然之气说”“尚友说”等等,无不对健康人格的培育起指导或借鉴的作用。
B.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可持续的环境。
高一山东省菏泽市2014至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4 年11月一,(15分,每小题3分)1.C (A“讷”应读nèB“咋”应读zéD“庇”应读bì)2.A (B蜇—蛰C暄—喧D记—计)3.D (遏制,制止;遏止:用力阻止。
引导,一般指有计划地将事物引向好的方面发展;导致,一般指错误的决策而使事物向不好的方面发展。
刻意:用尽心思,中性词。
蓄意:早就有这个意思,贬义词)4.B (“卓尔不群”是说一个人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孤傲,难以与周围人相处。
不胜枚举: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
形容数量很多。
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
形容独一无二的成就或不平常的盛况。
“涣然冰释”一般用于嫌疑、误会、疑虑等消除)5.C (A. 主语是“他的作品”,谓语是“一跃”,主谓搭配不当。
B.两面对一面问题,不合逻辑;D. 应改为“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二、(9分,每小题3分)6、选B。
相关信息在原文第八段,“墨家思想中唯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是相信鬼神并以此劝善”。
A项在第一、二段。
C项在倒数第二段。
D项在原文最后一段,“但其思想至今依然散发着灿烂的光芒”。
7、选B。
据原文“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可知。
A项在第四段,揭示的是消亡的外因。
C项在第五段,“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概有其内在的因由”。
D项在倒数第二段,“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
8、选D。
相关信息在第三段。
A项是在第六段“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
B项强加因果。
C项“但远不如墨家那样严酷”属无中生有。
三、(12分,每小题3分)9.C(卒:最终,终于)10.D(乃:均为副词,“却,竟”。
A以:动词“认为”∥介词,“用”。
B且:连词,“况且”∥副词,“将要”。
C而:承接连词∥转折连词,“却”)11.B(①是刘邦传达政令的一种做法。
2015年语文试题(山东卷,参考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参考版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小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洪大/宏大),气势雄伟,但却玲珑..纤巧,别有特色。
群山逶迤,阳光扑面而来,俯瞰..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的露天体育馆。
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沿/攀)着湿淋淋(银闪闪/亮堂堂)、绿油油或金灿灿...的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爬出来,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犹如______。
每块田池的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入下一层里。
_____,一畦畦平展展,好似神灵于半夜在山上放置的无数面镜子。
天亮之后,整个山谷成了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地铺展开去。
..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层层叠叠1.中文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玲珑群山逶迤 B.俯瞰金灿灿C.边缘层层叠叠 D.椭圆博览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应为“层层迭迭”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宏大沿亮堂堂B.宏大攀银闪闪C.洪大沿银闪闪D.洪大攀亮堂堂【答案】B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节奏均匀的弹拨乐在梯田里蓄满水 B.弹拨乐的均匀节奏蓄满水的梯田C.弹拨乐的均匀节奏在梯田里蓄满水 D.节奏均匀的弹拨乐蓄满水的梯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两个比喻句,流水声犹如弹拨乐;“蓄满水的梯田”看起来“平展展”好似镜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介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VIP专享]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标准)
![[VIP专享]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b9877c5ef7ba0d4a733bb8.png)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胚/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______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灾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______。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______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B.这次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试题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试题解析高考研究2014-06-09 2123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卷试题解析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答案:A解析:A、zhàn/zhēn,juã/juâ,dī/tí;B、jī/jī,gōng/hïng,hâ/huî; C、pī/pēi,tái/tái,zhuō/duō;D、jìng/jìn,xiào/jiào,zhuï/zhu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梗概打寒噤震聋发聩B.扼守晋升伏卧撑杞人忧天C.滥觞脉博摇篮曲大快朵颐D.伛偻驯顺笑吟吟锄强扶弱答案:D解析:A振聋发聩 B俯卧撑 C脉搏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②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③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①反映②曼延③总算B.①反应②蔓延③总算C.①反映②蔓延③终于D.①反应②曼延③终于答案:B解析:反映①反照,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③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资料概述与简介 济南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2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3页,共14题,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6页,共8题。
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答在其它位置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每小题3分,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很①的机会,在内蒙古的一个农村插队的付晓晓发现了周边古代遗址上散落的瓷器碎片。
他结合学习历史、去多地古代窑址②的方式,最终③这些瓷片为宋元时期定窑、钧窑、龙泉窑等生产的古代瓷片。
付晓晓感叹宋代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年代,宋瓷以温婉的釉色、风姿绰约造型、美轮美奂的装饰艺术在市场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藏家追捧。
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瓷以釉色,,色彩三分人力,七分天成,绝非世间丹青妙手力所能及,其色可做天空、海洋;定窑瓷色白质薄,土色如玉,色泽淡雅,秀美在瓷画中用来做花瓣和衬景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偶尔考查断定致胜B. 偶然考察鉴定制胜C. 偶尔考察断定制胜D. 偶然考查鉴定致胜 3.文中加方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美轮美奂B.力所能及C.如数家珍D.侃侃而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一向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原则发展对日关系,继续克服政治障碍,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
D.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许,一场8.1级强震重创尼泊尔,也严重波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10余个边境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14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真题(含详细答案解析)第一卷(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域.名输.送不言而喻.长吁.短叹B.档.案荡.漾长歌当.哭安步当.车C.鞭挞.脱.俗开疆拓.土唾.手可得D.损.失熏.染殒.身不恤屡建奇勋.答案:B解析:A. yù/ ū/ yù/ xū.都读dà. tàōòò. sǔūǔǚ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寒喧袅娜流水账随声附和B.瞻养温馨双轨制提纲挈领C.黯然菲薄狮子坐义愤填赝D.百舸桀骜触摸屏蔚然成风答案:D解析:A.寒暄;B.瞻仰或赡养;C.狮子座、义愤填膺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读书,要学会欣赏那些美轮美奂....的文字,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深厚意蕴,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B.参加人才交流会的求职者人流如潮,然而高学历人才凤毛麟...角.,多家用人单位招聘不到专业对口的博士。
C.“秀我精彩互动文艺晚会”给观众带来了全新视听体验,每当一个节目结束时,全场就爆发出如雷贯耳....的掌声。
D.为了促销,电视生产商纷纷打起了“绿色环保”的旗号,专家提醒,环保电视市场鱼龙混杂....,购买时须认清“中国环境标志”。
答案:B解析:A.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
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B.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C. 如雷贯耳:像雷声传入耳朵,形容名声很大。
D.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个人修养上,孟子提出了“善养浩然之气说”“尚友说”等等,无不对健康人格的培育起指导或借鉴的作用。
B.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可持续的环境。
C.实施了几十年的铁路“人身意外伤害强制保险”之所以为人诟病的原因,是它违反了保险法、合同法等诸多法律。
D.在这件事情上,到底是谁剥夺了我们的知情权?是媒体还是有关职能部门?答案是肯定的。
答案:A解析:B.成分残缺,缺少“探索”的宾主,可在最后加“发展策略”。
C.句式杂糅,“之所以”和“的原因”先用其一。
D.表意不明,到底是谁剥夺了我们的知情权,依然没有说清楚。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竹子与中国诗画青青翠竹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有关竹子的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中就有大量竹诗,直接提及的有5首,出现7次;间接提及的有几十首之多。
如《诗·卫风·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历史上对《诗经》中上述有关竹的记载有不同看法,但事实上指竹子是确凿无疑的。
《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此后很多朝代的典籍中都有竹诗画记载。
在叙述竹诗画时,我们不可不提到几个动人的爱竹故事。
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徽之曾“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宋代苏东坡对竹子的评价也很高,他在一首《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清代杰出艺术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也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独领风骚。
他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高度赞扬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自古就重视画竹,这不是偶然的,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不但被艺术家所推崇,而且激发艺了术家的创作灵感。
画竹艺术在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具有相当的地位,历朝画竹名家各有特色,在绘画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流派。
唐代画竹已经盛行,中唐时期,竹已成为专门的绘画题材。
这一时期画竹十分传神而逼真,因此白居易曾在《画笔歌》中称赞“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宋代画竹更具成就,画竹名家层出不穷。
文同开创了“湖州竹派”,被后世尊为墨竹绘画的鼻祖。
除文同外,还有大诗人苏东坡以及他的次子苏过。
苏东坡对画竹颇有心得,在《文与可画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有“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名名。
他那幅被称为奇作的《墨竹图》,画出了竹子“富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的内在风韵。
元代的柯九思、高克恭,明代的王绂、夏昶,清代的石涛、郑板桥,都是一代画竹新风的画竹大家,对画竹技法和理论的发展以及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特别是清代,“扬州八怪”的异军突起又为画竹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我国绘画的传统要求是真实地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观形态,郑板桥画竹则不但表现了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而且表现了作者的人格、思想和对社会的态度,难怪他在《题画竹六十九则》中赞美竹子是“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
时至今日,中国的画竹艺术仍保持长盛不衰的势头,当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5.下面有关“竹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数文人骚客面对翠竹有感而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有关竹子的神话、诗歌、书画、丰富了竹文化的内容。
B.《诗经》中直接或间接地提及了竹子的诗有几十首之多,这可以看作是我国早期竹文化的体现。
C.晋代王徽之、宋代的苏东坡、清代的郑板桥,他们动人的爱竹故事,也是中国竹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
D.为了彰显创作主旨,也为了诗画相映成趣,所有竹画作者均有画必题诗。
郑板桥的《竹石》图便是典型的一例。
答案:C解析:由第一自然段中“数以千计的有关竹子的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知,和竹相关的神话、诗歌、书画为竹文化的组成部分,而C项中爱竹故事则不属“竹文化”的范畴。
6.对竹画艺术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朝时不仅竹子成为专门的绘画题材,而且画竹的技艺非常高超,竹画传神逼真。
B.北宋竹画家层出不穷,“湖州竹派”的文同、苏东坡、石涛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C.元、明、清三代许多竹画名家,都对画竹技法和理论的发展完善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D.“扬州八怪”是清代画竹名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共同开创了画竹前所未有的局面。
答案:B解析:由倒数第二自然段可知,石涛是清朝的。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不仅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多次写到竹子,此后许多朝代的典籍中也都对竹诗画有记载。
B.我国传统的绘画艺术自古就重视画竹,这和竹子高尚的精神风貌和特殊的审美价值有关。
C.苏轼在《文与可画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其中《墨竹图》深得画竹之妙。
D.郑板桥画竹不再追求真实地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注重表现作者的人格、思想和对社会的态度。
答案:D解析:由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最后“郑板桥画竹则不但表现了客观对象的天然特征,而且表现了作者的人格、思想和对社会的态度”这一句话可知,郑板桥画竹既真实在反映自然景物的客观形态,也注重表现作者的人格、思想和对社会的态度。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江革字次翁,齐国临淄人也。
少失父,独与母居。
遭天下乱,盗贼并起,革负.母逃难,备经阻险,常采拾以为养。
数遇贼,或劫欲将去,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有足感动人者。
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
革转客下邳,穷贫裸跣,行佣以供母,便身之物,莫不必给。
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
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
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老不应。
及母终,至性殆灭,尝寝伏冢庐,服竟,不忍除。
郡守遣丞掾释服,因请以为吏。
永平初,举.孝廉为郎,补楚太仆。
月余,自劾去。
楚王英驰遣官属追之,遂不肯还。
复使中傅赠送,辞.不受。
后数应三公命,辄去。
肃宗甚崇礼之,迁五官中郎将。
每朝会,帝常使虎贲扶侍,及进拜,恒目礼焉。
时有疾不会,辄太官送醪膳,恩宠有殊。
于是京师贵戚卫尉马廖、侍中窦宪慕其行,各奉书致.礼,革无所报受。
帝闻而.益善之。
后上书乞骸骨,转拜谏议大夫,赐告归,因谢病称笃。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二十九》)注释:①案比:清查户口时挨个审视年龄相貌。
②虎贲:皇宫卫队将领。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革负.母逃难负:背负B.举.孝廉为朗举:推举C.复使中傅赠送,辞.不受辞:推辞D.各奉书.致礼书:书籍答案:D解析:书:书信。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贼以是不忍犯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遂得俱全于.难以其无礼于.晋C.革以.母老不应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D.帝闻而.益善之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答案:C解析:A代词,他/动词,到、往。
B介词,在/介词,对。
C介词,因。
D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江革逃难中多次遇贼,但他的孝行感动了贼人,贼人不忍心伤害他们,所以母子得以保全。
B.江革服母丧期满,不忍心除去丧服,郡守派丞掾替他脱掉丧服,并请他出来做官。
C.永平初年,江革出任楚国太仆的官职,一个多月后,因为犯事而被别人弹劾,离职回到家乡。
D.汉肃宗对江革崇敬礼遇,在江革有病不能上朝时,派官员给他送去酒菜,表示特殊的恩宠。
答案:C解析:C项,原文为“月余,自劾去”,是自动弃官而去的。
【参考译文】江革,字次翁,齐国临淄人。
他年少时失去了父亲,独自与母亲同住。
正遇上天下大乱,盗贼到处出现,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历尽了险阻,常常靠着采集养活母亲。
他多次遇到贼兵,有时贼兵想劫持他走,江革就痛哭哀求,说有老母靠他养活,语气非常诚恳,足以感动他人。
贼人因此不忍心伤害他,有的竟然给他指出躲避贼兵的方法,于是他与母亲在危难中得到保全。
江革辗转客居到下邳县,因穷困而光着脚,为他人做工来供养母亲,(母亲)所需要的随身之物,没有不设法供给的。
建武末年,江革与母回到乡里。
每到年终,县里举行面试,江革怕车子晃动而伤害到自己的老母亲,自己在辕中拉车,不用牛马,从此乡里称他叫“江大孝子”。
太守曾准备礼物请他,江革因母亲年老没有去应召。
等到母亲死后,他曾经伏在坟庐旁睡觉,守孝期满,仍不忍心除去丧服。
郡守派丞掾替他除去丧服,便请他做官。
永平初年,江革被举为孝廉,补授楚太仆。
一月有余,自动弃官而走。
楚王英派人快马追他,不肯回去。
又使中傅赠送财物,(江革)辞谢不肯接受。
后来几次应三公的命令,才去。
肃宗很崇敬礼遇他,升他为五官中郎将。
每逢朝会,帝常派虎贲搀扶侍奉他,等他进拜时,常常盯住他。
这时江革有病不能朝会,皇上就派太官送酒菜给他,让他受到很特殊的恩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