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重庆市B卷中考题)
《三峡》阅读答案15篇

《三峡》阅读答案15篇《三峡》阅读答案1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经常跟阅读答案打交道,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峡》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峡》阅读答案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②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④林寒涧肃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间千二百里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春冬之时水路草木之花C、属引凄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通缺中断(2)阳光,这里指太阳(3)即使(4)清凉2、B3、⑴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
⑵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乐趣无穷。
4.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意思对即可)《三峡》阅读答案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2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重庆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B卷)(解析版)

重庆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解析版)张宗明上传(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缕缕晨光穿云透雾而来,照亮清澈(chè) 的湖水,唤起声声鸟鸣,美好的一天开始了!B.谚(yàn)语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活泼风趣的艺术性语句。
C.哀愁,从来不是颓废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mǐn)人的情怀。
D.她的散文既表现了仁爱、善良、宽厚等品德,同时也不乏百折不挠(ráo) 的阳刚之气。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绅士渺小鄙视咄咄逼人B.帐蓬酝酿昔日不理不彩C.愕然伴铝囚犯长途拔涉D.强悍取蒂遂道自吹自擂3.下列句子中“附和”一词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他话音一落,窗外的小鸟就叽叽喳喳叫起来,仿佛在附和他的观点。
B.当大家笑起来时,他也附和着笑,虽然他并不觉得那些话题有趣。
C.老师在凝神细听了那位同学的回答之后,立即附和道:“说得不错!”D.妈妈刚提出举行家庭晚会的主意,弟弟就急忙附和,“好!好!”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3分)①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②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姥紫嫣红。
③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④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
A.①④②③B.②④①③C.①③④②D.②①④③5.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4分)握手,是心灵的交流。
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
微风与湖水握手,漾出轻柔的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峡》阅读附答案15篇

《三峡》阅读附答案《三峡》阅读附答案15篇《三峡》阅读附答案1①到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③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zhǔ(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襄:②虽:③奔:④湍:【小题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
【小题3】.选文共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其特点怎样(用文中一个词作答)?(3分)答:所写景物有:;其特点:。
【小题4】、翻译句子: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案【小题1】①漫上②即使③快马④快⑤急流的水⑥确实【小题1】夏暴涨,春冬景美,寒秋肃杀【小题1】山、水、树、草清荣峻茂【小题1】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三峡》阅读附答案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目。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献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所著______是一部有很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至于夏水襄陵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则素湍绿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引凄异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三峡的阅读与答案

三峡的阅读与答案三峡的阅读与答案阅读《三峡》中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2分)①良多趣味:___ ②沿溯阻绝:③哀转久绝:④属引凄异: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小题3:选出下列划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2分)A.以:不以疾也岁以大穰B.其:飞漱其间恐前后受其敌C.或:或王命急宣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D.之:春冬之时默而识之小题4:李白在彼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与本文有很多相似之处,比较后答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这首诗的'景物描写与《三峡》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2)此诗与《三峡》的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2分)小题5:从作者对三峡“春冬之时”的描写可看出,三峡的景色迷人。
但作者结尾却引用了“猿鸣三声泪沾裳”,让人感觉到一丝悲凉。
你觉得作者引用恰当吗?说说你的理由。
(2分)参考答案:小题1:实在逆流而上消失连续不断小题1: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绿草丰茂,确实很有趣味。
小题1: B小题1:(1)三方面的内容是相同的:a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高猿长啸c万重山影(2分)(2)不同。
前者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诗人喜悦畅快的心情,后者通过景物描写介绍三峡的壮丽景色。
(2分)小题1:合适。
与“良多趣味”一致,春冬三峡给人美感。
引用诗句写秋天三峡给人以悲凉之感。
三峡阅读附答案

三峡阅读附答案三峡阅读附答案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
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峡阅读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三峡阅读附答案1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
(1)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3)或王命急宣()(4)每至晴初霜旦()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粘裳”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日光,这里指太阳;(2)逆流而上;(3)有时;(4)早晨2.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
(意思对即可)三峡阅读附答案2一、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各组一词1、阙( )________阕( )________2、蔽( )________憋( )________3、溯( )________塑( )________4、御( )________卸( )________5、湍( )________揣( )________6、漱( )________嗽( )________7、峻( )________竣( )________8、猿( )________辕( )________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释1、重岩叠嶂( )________2、不见曦月( )________3、夏水襄陵( )________4、绝巘多生怪柏( )________5、属引凄异( )________三、填空1、《三峡》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人。
三峡阅读及答案15篇

三峡阅读及答案15篇三峡阅读及答案1三峡(节选)余秋雨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
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
李白那首名诗,在小学课本里就能读到。
我读此诗不到10岁,上来第一句就误解。
“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当然是一个人,李白一大清早与他告别。
这位帝王着一身缟白的银袍,高高地站立在山石之上。
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都是光色流荡。
他没有随从和侍卫,独个儿起了一个大早,诗人远行的小船即将解缆,他还在握着手细细叮咛。
他的声音也像纯银一般,在这寂静的山河间飘荡回响。
但他的话语很难听得清楚,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
他就住在山头的小城里,管辖着这里的丛山和碧江。
多少年后,我早已知道童年的误解是多么可笑,但当我真的坐船经过白帝城的时候,依然虔诚地抬着头,寻找着银袍与彩霞。
船上的广播员正在吟诵着这首诗,口气激动地介绍几句,又放出了《白帝托孤》的乐曲。
猛地,山水、历史、童年的幻想、生命的潜藏,全都涌成一团,把人震傻。
《白帝托孤》是京剧,说的是战败的刘备退到白帝城郁闷而死,把儿子和政事全都托付给诸葛亮。
抑扬有致的声腔飘浮在回旋的江面上,撞在湿漉漉的山岩间,悲忿而苍凉。
纯银般的声音找不到了,一时也忘却了李白的轻捷与潇洒。
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觐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
它高高地矗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辩着的滔滔江流。
华夏河山,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可以一任封建权势者们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也可以庇佑诗人们的生命伟力纵横驰骋。
《三峡》中考题集锦 参考答案

三峡》习题一、1.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3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
(10分)⒒①阳光(0.5分)②飞奔的马(0.5分)⒓B(2分)⒔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1分),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1分)(句中“襄”沿“溯”等词语必须正确翻译,否则,错一词扣0.5分)⒕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分)⒖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得1分)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0.5分)0.5分理由: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得1分)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0.5分)三、阅读《三峡》,完成9-12题11、阙:通“缺”襄:上1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14、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4.郦道元(有错该题不得分)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6.①(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溯流而上③快(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 7.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8.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1分)、高耸峻拔(1分)。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1分)、水流湍急(1分)。
(意思对即可)五、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23、A 24、B 25、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没有准确译出“虽”、“奔”可酌情扣分)26、清荣峻茂27、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8、能抓住事物特征,扣住“趣味”去谈,言之成理即可。
三峡阅读理解练习与答案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2.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分)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
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3分)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4分)答:6、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2分)7、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答:8.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9.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
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答:10.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
(15分)
三峡
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声泪沾袭。
”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
(1)略无阙处
(2)至于夏水襄陵
(3)沿溯阻绝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没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出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12.写景要抓住最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4分)
【链接材料】
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幞,瞿塘不可触……
(节选自《乐府诗集》) [注]①[滟(yàn)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
②[瞿(qū)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③ [幞(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答案:
二115分)
9.(1)分江口时联”(空障,缺口),(2)中上(漫上) (3)逆流而上
(4)飞奔的马
10.4分)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石不到太阳租月亮。
(2)(2分)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11 (3分)B建句话并不能体现~山高'“回环曲折”的特点)
4分)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2分);选文第④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