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分析
CT和B超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征象分析

CT和B超诊断肝血管瘤的影像学征象分析发表时间:2015-09-10T13:40:24.2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董少军李炳淑[导读] 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 探讨、分析肝血管瘤的多层螺旋CT和B超影像学表现.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 2627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血管瘤的多层螺旋CT和B超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收集我院经CT和B超检查诊断为肝血管瘤的患者96例,并对两种检查影像学征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血管瘤CT平扫为境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影,部分较大病灶中央可见星形或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结节样或中心强化,强化区进行性向中央扩展,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填充,较大病灶中央可见始终不填充区同平扫;B超检查:病灶直径<3.0cm的肝血管瘤,声像图表现为均匀强回声,边界清晰、锐利,呈浮雕样,周边无声晕,后方无声影;病灶>3.0cm的肝血管瘤,多数呈强回声,表现为形态不规整、边界清晰、无声影及声晕;少数呈低回声;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肝血管瘤可发现动脉期的典型征象并不受呼吸影响,且不遗漏病灶,诊断准确率很高,是最佳、最有效、可确诊的方法;而肝血管瘤行B超检查,则具有无伤、无痛、价廉、快速等优点,并且正确率极高,应为诊断肝血管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肝血管瘤;CT扫描;B超检查;影像学征象【Summary】purpose study,analyze super image of many spiral CTs and B of liver afferent lump to learn performance;Method choice,collect my hospital through the CT and the B the super check diagnosis be 96 for the sufferer of liver afferent lump,and learn to advertise for elephant to carry on contrast to two kinds of check images analysis;Result liver the afferent lump CT Be even to sweep to know for state,density even circular or egg circular the low density copy,the part bigger focus the center it is thus clear that star polygon or irregular and much lower density area;Strengthen to scan artery to expect the edge knot stanza kind or center to enhance,enhance area to carry on aptitude the center to expand,delay to scan a focus to present to wait density to fill,bigger focus the center it is thus clear that always don't fill area together even sweep;B super check:Focus diameter<the liver of the 3.0 cms afferent lump,voice the being like chart copy for even strong echo,boundary being clear,sharp-edged,presenting ectype kind,periphery having no voice dizzy,rear having no voice now;Focus>the liver of the 3.0 cms afferent lump,majority present strong echo,the performance is an appearance the rules isn't whole,clear boundary,have no voice the shadow and voice is dizzy;The minority present to loiter a voice;The conclusion applies many spiral CT diagnosis liver the afferent lump can discover that the typical model that the artery expects advertises for elephant and be free from breath influence,and don't leave out a focus,diagnose accuracy very high,is the best,most effective,the method for canning confirm;But liver the afferent lump go a B super check and then haven't hurt,have no pain,low price,rapid etc.advantage,and the correctness is the highest,should for diagnose the head of liver afferent lump to choose check method.【Keyword】liver the afferent lump CT scanThe B super check image learns to advertise for elephant1、资料和方法选择、收集我院2010年01月—2012年01月均经多层螺旋CT和B超检查诊为肝脏血管瘤的患者96例,其中男62例,女34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30岁;无临床症状者88例,具有腹部饱胀、不适者8例。
肝血管瘤的声像图分析

肝血管瘤的声像图分析
肝血管瘤简介
肝血管瘤是一种良性肝肿瘤,由肝内血管的异常生长引起。
在临床上,肝血管
瘤是常见的肝脏肿瘤之一,通常不需要治疗。
但是,对于较大的血管瘤或者出现疼痛、肝功能异常等症状的患者,一些治疗措施如手术、肝动脉栓塞等可能需要实施。
声像图是什么?
声像图,即超声图像,是利用超声波与物体反射声波特性产生的图像。
通过声
像图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探测出人体内部的肿瘤、囊肿、结节等异常的器官病变,成为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肝血管瘤的声像图
肝血管瘤在声像图上呈现为一个或多个嗜血性肿块,其内部血流可被显示出来。
通常来说,肝血管瘤类型分为单发型和多发型,其中多发型分为小结节型和大结节型:
•单发型:在声像图上呈现为一个完整而非分叶的低回声结节范围内可见的血流信号
•多发型小结节型:在声像图上呈现为许多小于1cm的结节,周围常有细小的强回声均匀分布
•多发型大结节型:在声像图上呈现为一个或多个分叶的结节,表现为中等或高回声,并有明显血流信号
同时,声像图还可以通过观察肝内血管系统的异常,来判断肝内血管瘤的性质。
肝血管瘤通常有大量血供,且血管呈点状分布,这在常规超声检查中可以被显示出来。
如果发现肝血管瘤周围存在血管扭曲、扩张等异常情况,可能意味着该病变具有侵袭性或恶性变化。
总结
肝血管瘤的声像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检查手段,能够帮助医生判断其性质、大
小以及周围血管的情况。
在临床上,肝血管瘤的声像图被广泛应用于肝疾病的检查和治疗,是一种非常可靠的诊断手段。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D o p p l e r u l t r a s o u n d a n d c o n t r a s t e n h a n c e d u h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C E U S ) w e r e c o n d u c t e d a n d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h i s t o l o g y
主要为高 回声 , 2 个 主要 为低 回声 。超声报告仅 1 例诊断完全正确 , 4例仅作实性 占位提示 , 2 例误诊为肝癌 , 1 例误
诊为右 肾上腺肿瘤 , 1 例误诊 为肝血管瘤 ; 对 7例肿块进行了多普勒彩超检查 , 显示肿块 内部呈不 同程度 的血 流信 号, 其中血流丰富 2例 。1 例进行 了超声造影检查 , 表现为动脉早期快速增强 , 门脉期 与延迟期与肝实质呈等 回声 。 结论 H AM L的超声表现具有 多样性 , 以高 回声表现为主 , 多数 C D F I 及超声造影表现 为富血供表现。
f e a t u r e s o f t h e HAML we r e a s s e s s e d s i mu ha n e o u s l y .R e s u l t s A l l t h e n i n e p a t i e n t s h a d a s i n g l e ma s s i n t h e l i v — e r s a n d t h e r a t i o o f ma l e t o f e ma l e w a s 1 : 2 ; T h e HAML s d i s p l a y e d a r o u n d o r a n e l l i p t i c w e l l - d e i f n e d ma s s ; T h e me a n l a r g e s t d i a me t e r we r e 7 4 . 9  ̄ 3 0 . 5 mm w i t h a r a n g e f r o m 2 8 mm t o 1 1 5 mm ; On g r a y — s c a l e s o n o g r a m, 7 l e s i o n s
56例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分析

8 7
5 6例肝血管瘤的 B超诊 断分析
冯 海玲 ’ 郝 娟 关键 词 : 血管 瘤 ;超 ; 断 肝 B 诊 中 图分类 号 :4 51 R 4.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06 07 (0 00 —0 7 叭 10— 9 92 1 )60 8一
3 讨 论
贵州省 贵阳 医学院第 三 附属 医院超声 科 (500 5 80 ) 21年 1 2 00 月 2日收稿
6 例排 卵 障碍 患者 经 促 卵泡 生 长及 促排 卵治 疗后 , 卵泡成 O ① 熟者 2 例 占 3 . 其 中受 孕 的 1 例 ; 像 图表 现 ( 1 : 5 57 %, 6 声 图 )一侧 卵巢 内见 圆形 及椭 圆形 无 回声 区 ,直 径 约 1m 2m 7 m~4 m,边 界清 晰 , 力 高 , 卵 后 部 分 卵 泡 突 然 缩 小 塌 陷 , 成 强 回声 块 状 回 张 排 形 声 ; 分 卵泡 壁破裂 , 壁 呈不 规 则皱 缩 , 泡腔 内见 散在 稍强 回 部 囊 卵 声小点状 回声。②卵泡发育不 良者 2 0例 , 8 %; 占2 . 声像图表现 6 ( 2 :卵 巢 内无 卵泡 生 长 或者 卵 泡 直径 < . m 仅见 2 3 卵 图 ) O8 , c -个 泡, 卵巢实质 回声 增强 , 日超声监 测中, 逐 卵泡径线增长<m i m或 者停止生长。③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症 1 , 1. 声像 3例 占 85 %; 图表 现 ( 3 : 泡 发 育 成 熟 , 泡 直径 > c 但 是 不 出现 排卵 ; 图 )卵 卵 3m, 卵 泡壁 厚 , 力 差 , 时 内可 见 强 回声 带 分 隔 , 成 多个 薄 壁囊 , 张 有 形 持续 到 下一 次 月经 来 潮消 失 。④ O s ( 巢过 度 刺激 综合 症 ) H s卵 者
肝血管瘤及影像诊断ppt课件

编辑版ppt
8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
MRI: 海绵状血管瘤内的血窦与血窦内充满缓慢流动的液
体
T1WI
T2WI
Gd-DTPA增强
圆形或边缘分叶的 在肝实质低信号背 从边缘增强,逐渐
类圆形的均匀低信号肿 景的衬托下,肿瘤表现 向中央扩散,充盈整个
块
为边缘锐利的明显高信 肿瘤
号灶,称之为“灯泡”
征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13
肝硬化性血管瘤的CT
诊断特征: 病灶形状不规则 部分病灶内部可见钙化 肝脏体积缩小及病灶处肝包膜皱缩 增强病灶周围可出现结节状强化或边缘强化, 无向内填充或填充缓慢 延迟期病灶可相对于周围肝组织呈不均匀稍高密度, 但病灶内部仍可见稍低密度区。
编辑版ppt
14
肝硬化血管瘤的CT表现
肝血管瘤的分型与影像学诊断
2 病理分型与影像诊断
3 临床分型 4 动脉造影分型
编辑版ppt
2
简介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大约占肝脏良性肿 瘤的84%。
好发于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4.5-5倍。多见于30-60岁。 病因机制:先天性肝血管畸形
三胚层形成期染色体变异 肝毛细血管内皮生长调节因子紊乱 后天性激素改变刺激等学说。
MRI表现为稍长T2WI,稍长T1WI。
编辑版ppt
18
肝毛细血管瘤影像表现
朱文丰 代海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12月 第12卷 第9期 总第62期
病理分型与影像诊断
病理分型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硬化性血管瘤 肝血管内皮细胞瘤 肝毛细血管瘤
发病率与好发年龄 最多见,好发于30~60y女 较少见 性
简介
肝血管瘤超声图像特征的临床观察

I E - 患者超声资料,探讨其超声的图像特征,现报道如下。 I H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2 0 年1 0 8 月至2 1年1 月1 0 HE 0 1 2 2 例H 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年龄 2 ~7 岁,平均 ( 3 0 -45 )岁 ,男性4 例,女性7例 。中上 3 8 4 . 41 . 9 6 8 2 腹不适2例 ,疼痛8 O 例,无症状9例。经B 2 超诊断H E H 后均定期进行 C 、甲胎蛋白等检查,全部病例均排除肝脏其他疾病而确诊为海锦状 T
[】 韦美翔 . 2 怎样测 准幼儿 身高体 重[. 卫生保健 , 0, () . J营养 ] 2 5 03:1 0 2 33 [] 武 晓宁, 风. 鲁木 齐市 维汉 O6 3 常 乌 -儿童 体质 指数 调查 研 究 [ . J中 ]
国儿 童保 健杂 志, 0,6 ) 0.0 . 2 81( : 44 6 0 44
一
,
应提高对其诊断以及其其他占 位性病变的鉴别水平[ 2 】 。本文分析
.
侧下胸隆起,肝肿大、肝区疼痛、发热、贫血 ,或有血小板减少 ,恶 心呕吐、疲乏、体重下降等类似肝癌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 征性 ,因此需要明确诊断和进行鉴别诊断 。 】
B 超作为一 种无创 的诊 断性手 段在 脏器病 变中广泛 的应用 ,常 规 用B 型检 查 :①强 回声型最低例 , 占7. %,呈局 限性明显高于 肝实 70 5 质强 回声孤立性光 团 ,以类 圆形多见 ,病灶 体积偏小或 中等 大小 ,其 周边与正常肝 组织分界 ,轮廓清 晰,个别病灶呈不规则 的斑 块状。或 在小的 区域内病灶 呈散在性分布于 中级 血管的分支边缘 ,有 些病 灶周
参考文献
[] 季 成 叶 . 1 中国学 生 超 重 肥 胖B 筛 查 标 准 的应 用 [] 国学 校 MI J. 中
肝血管瘤超声诊断78例

肝血管瘤超声诊断78例【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09-01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组织学上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棉状血管瘤。
本质上是一个极其缓慢流动的血管湖。
可发生在肝脏的任何部位,一般无症状,常在体检中偶尔发现。
当血管瘤直径大于5cm或增长速度过快时,常见上腹闷胀不适肝区隐痛。
如果肿瘤破裂出血,可引起急腹症或出血症状。
本人结合我院78例血管瘤患者,总结肝脏血管瘤的声像图特征如下:1高回声型72例,大多数属于此类型。
肝内见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团,其内间隔细小管状、点状无回声区,呈筛网状。
病灶边界清晰,呈浮雕样,后方回声无衰减。
大多数小血管瘤属此类型。
2低回声型3例,肝内见圆形或椭圆形均匀低回声,境界清晰规则,病灶内见不规则“小等号”回声,当其位于瘤周时,可形成“周边裂隙征”,低回声瘤周可有相对较厚的线状或血管样高回声环绕。
瘤体后方回声可轻度增强。
有些酷似囊肿的血管瘤,可发现其有肝内血管与瘤体内血管相通或血瘤周边存在血管环绕现象,临床极其少见,可将其归入低回声型。
3混合回声型2例,多见于直径多在5cm以上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肝内见圆形或不规则形混合回声,边界不如高回声型及低回声型清晰,在病灶低回声区内可发现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在病灶的高回声区内若存在钙化组织则其后方可出现声影。
瘤周可有不完整的高回声包膜,其厚薄不一致。
其后方回声多无变化,血窦丰富的瘤体后方回声可以轻度增强。
4等回声型1例,极少数较小的肝血管瘤的内部回声水平与肝实质回声相等,超声较易漏诊,但多方向、多断面仔细扫查仍可显示瘤体。
血管瘤生长缓慢,所以随访数年大小可无明显改变。
位于肝实质深部的直径4cm已下血管瘤多不引起肝脏外形变化,位于包膜下小血管瘤,有时可引起局部肝包膜外凸。
较大的血管瘤可引起肝脏外形失常,肝内管道结构受压和移位。
对体积较大位置较浅血管瘤作适当加压扫查,可发现肿瘤具有一定可压缩性。
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分析

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分析1.目的在肝脏的B超检查中,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对肝血管瘤患者的B超声像图特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本次研究以20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以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在进行检测前,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如情况需要,则取右侧卧位或深呼气,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肝脏的形态、大小、回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准确的进行了记录。
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在8~74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周岁。
全部患者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均为进行常规体检或对其它疾病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
结果患者肝血管肿瘤的直径在1.5~8.0cm之间,其中,单发48例,多发10例。
回声稍强者有52例,回声稍低者有6例,全部患者均在经CT、MRI的隔期最终观察后证实。
结论由于B超检测具有经济、无损伤、方便等特点,在肝血管瘤检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2 方法在进行检测前,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如情况需要,则取右侧卧位或深呼气,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肝脏的形态、大小、回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准确的进行了记录。
1.3 仪器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是日本东芝Nemio型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为3.5MHz。
2 结果患者肝血管肿瘤的直径在1.5~8.0cm之间,其中,单发48例,多发10例。
回声稍强者有52例,。
这些患者在声像图方面,肝内探及类圆形或圆形的稍强回声团,边界较为清晰,在肿瘤内部能够发现管状、大头针状的细小的无回声区,组成筛状结构,同时可见一些肝组织小血管与病变内部联通,周边未见低回声晕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26T14:28:04.9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谢丽芬1 李东圃2 [导读] 在肝脏的B超检查中,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对肝血管瘤患者的B超声像图特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谢丽芬1 李东圃2
(1揭阳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广东揭阳522000)
(2揭阳市揭东县曲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揭阳515500)
【中图分类号】R7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109-02
【摘要】目的对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
方法以2009年1月~2010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在进行检测前,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如情况需要,则取右侧卧位或深呼气,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肝脏的形态、大小、回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准确的进行了记录。
结果患者肝血管肿瘤的直径在1.5~8.0cm之间,其中,单发78例,多发10例。
回声稍强者有72例,回声稍低者有16例,全部患者均在经CT、MRI的隔期最终观察后证实。
结论由于B超检测具有经济、无损伤、方便等特点,在肝血管瘤检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肝血管瘤B超检测声像图表现
在肝脏的B超检查中,肝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对肝血管瘤患者的B超声像图特征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本次研究以2009年1月~2010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肝血管瘤的B超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以2009年1月~2010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的年龄在8~74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
2.5周岁。
全部患者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均为进行常规体检或对其它疾病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
1.2 方法在进行检测前,患者取常规仰卧位,如情况需要,则取右侧卧位或深呼气,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肝脏的形态、大小、回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准确的进行了记录。
1.3 仪器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是日本东芝Nemio型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为3.5MHz。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的88例患者中,肝血管肿瘤的直径在1.5~8.0cm之间,其中,单发78例,多发10例。
回声稍强者有72例,这些患者在声像图方面,肝内探及类圆形或圆形的稍强回声团,边界较为清晰,在肿瘤内部能够发现管状、大头针状的细小的无回声区,组成筛状结构,同时可见一些肝组织小血管与病变内部联通,周边未见低回声晕环。
回声稍低者有16例,患者的肿瘤呈类圆形,边界较为清晰,全部患者均在经CT、MRI的隔期最终观察后证实。
3 讨论
肝血管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若为先天性疾病,则主要是因为肝内小血管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若为后天性疾病,则主要是因为肝内小血管组织发生感染、肝组织局部出现内出血或血肿机化、坏死等所诱发的患者肝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停滞、静脉淤血膨大、血管海绵状扩张。
如果按照病理结构对其进行划分,则可将肝血管瘤分为海绵状血管瘤和毛细血管瘤两类,前者是由扩张的血窦构成,后者是由毛细血管构成。
患有肝血管瘤的病人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大多在进行B超检测的时候偶然发现。
在声像图方面,肝血管瘤患者主要表现为强回声、低回声以及混合回声三种类型,其中,强回声患者较为多见,在本次研究中,共有72例患者为强回声,占总数的81.8%。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肝血管瘤的病理组织结构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其声像图表现造成影响。
患者血腔是否出现了继发性的变化、腔间纤维结缔组织的多寡以及肿瘤内血腔的大小都会对内部回声的表现造成影响。
例如血栓的机化。
若患者的肿瘤结节内部呈现出强回声光团,那么他们的血腔往往比较狭小,并被显著增厚的纤维组织所环绕;若患者的强回声光团内可见网络结构,那么他们的血腔会较其他患者更大,而腔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则相对更薄;若患者的声像图为低回声的网络状结节,那么他们的肿瘤内部会存在多个相对较大的或独立、或相互融合的血腔,腔间主要为输送且薄的纤维结缔组织,还会有血栓形成。
在那些表现为混合图像的患者中,血管瘤会较其他患者更加巨大,血腔大小不等,腔间存在着薄厚不一的纤维结缔组织,血腔内部则存在着钙化、肌化、出血坏死或血栓等复杂的病理变化。
这些都是导致B超图像杂乱的主要原因。
如果在临床检测的过程中遇到此种病例,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到仔细观察,并尽可能进行一些其它的检查,以便进行综合判断,避免因误诊而导致患者最佳治疗时机的错失。
一般来说,肝血管瘤病变都难以显示出血流,少数患者能够显示出病变组织内部与周围组织通过一些或密集、或稀疏的细小静脉血管相连。
小肝癌患者则大多呈现出低回声区,不仅轮廓更加清晰,而且分布也更加均匀,有时会表现出包膜,病变内部无筛状结构。
总的来说,由于B超检测具有经济、无损伤、方便等特点,在肝血管瘤检查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海玲,郝娟.56例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0(6),87-87.
[2]刘传奇,徐卫东.CT与B超结合诊断肝血管瘤的价值[J].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2007(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