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医源性感染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艾滋病的医源性感染及预防措施

艾滋病的医源性感染及预防措施
中图 分类 号 : 1. 1 R5 2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5 9 2 0 ) 7 0 5 — 2 0 54 2 ( 0 2 0 — 5 9 0
艾 滋 病 是 人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 ( V) 起 的 一 种 新 的 致 HI 引
膜 , 成 职 业 性 感 染 。 据 调 查 , 业 性 暴 露 通 过 皮 损 ( 括 针 造 职 包 头 或 其 他 污 染 器 械 ) 起 血 液 传 播 HI 的 危 险 性 为 0 2 ~ 引 V . 0 5 , 皮 肤 粘 膜 的 暴 露 传 播 HI 的 危 险 为 0 1 [ 。 国 . 经 V . 8 美 ] CD 对 8 3名 医 务 人 员 进 行 血 清 学 调 查 , 中 8 经 皮 肤 C 8 其 O
广 泛 流 行 已成 为 严 重 的 公共 卫 生 问题 和 社 会 问题 。我 国 自 18 9 5年 发 现 首 例 艾 滋 病 患 者 以 来 , 止 1 9 截 9 8年 底 , 国 3 全 1 个 省 、 治 区 、 辖 市 共 报 告 艾 滋 病 病 毒 感 染 26 9例 , 中 自 直 3 其 艾 滋 病 患 者 4 7例 , 亡 2 4例 。艾 滋 病 在 我 国 经 历 了 传 人 1 死 2 期 、 散 期 , 已进 人 快 速 增 长 期 , 行 形 势 十 分 严 峻 。 播 现 流
给下 一个 患 者使 用 , 致 在患 者 中造 成交 叉感 染 [ 以 1 在 布 吉 。
1 1 输 血和 血 制 品 以及 器 官移 植 .
用 凝 血 因 子 Ⅶ 与 Ⅳ治 疗
纳 法 索 的 一 研 究 表 明 , 调 查 的 3个 诊 所 中 , 10 0次 注 射 被 每 0 使 用 1 ~ 2 0支 注 射 器 和 7 7 0个 针 头 , 果 这 些 注 射 器 4 5 ~ 0 如 具 在 使 用 前 没 有 被 彻 底 消 毒 的话 , V 和 其 他 血 液 传 播 性 疾 HI 病 很可 能 以静 脉 吸毒 者 中同样 的 方式 在患 者 中传 播 。

外科手术中HIV-AIDS病毒医源性感染防护论文

外科手术中HIV-AIDS病毒医源性感染防护论文

外科手术中HIV/AIDS病毒医源性感染的防护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中hiv/aids病毒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降低医源性感染率。

方法:分析2005-2008年13例hiv/aids感染者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防护措施。

结果:手术操作的医护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的发生率为0,hiv医源性感染率为0。

结论:遵循标准性预防原则,自觉落实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是减少医源性感染hiv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hiv/aids病毒;医源性感染;防护措施【中图分类号】r181.3;r51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870-02in the surgical operation of hiv/aids virus iatrogenic infection protection discussionshu yun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xinyang city,henan xinyang 464100 【abstract】objective:review and analyz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gainst iatrogenic infection of hiv during surgery.identify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atrogenic infection rate.methods:reviewed and analyze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aken on 13 cases of surgery performed on patients carrying hiv/aids between 2005 and 2008.results:the occupational exposure rate of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involved in the surgical procedures of hiv/aidspatients is 0.the iatrogenic infection rate of hiv during surgery is .conclusion:an effective way of reducing iatrogenic infection of hiv is to strictly follow the standard precautionary principles and implement all the preventative measures such as sterilization and isolation.【key words】hiv/aids;iatrogenic infection;preventative measures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HIV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HIV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25
.
医务人员避免HIV感染的措施
1.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当暴露的皮肤或衣 物可能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穿白大衣, 带手套。当血液或其他体液可能溅起时,应 戴保护眼镜和口罩。
2. 要特别注意防止被锐器划伤或刺伤,因此为 HIV感染者实施外科和口腔科手术的医师要 格外注意安全操作。医务人员如有伤口、皮 炎等,不应参加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护理工作, 也不要接触污染的仪器、设备。
乐设施等; 7、上同一所学校。8、蚊子叮咬
14
.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
HIV不能在蚊子一类的昆虫体内存活或 繁殖,所以不能通过生物性的方式传播。
嘴上残留的血液0.00004ml,要反复 叮咬2800次后,才能达到0.112ml引起 HIV感染。蚊子的生理特点是吸饱血待 完全消化(3d)后才会再叮人吸血。所以 不能通过机械性的传播方式传播.
2
.
HIV的传播途径
1.血液接触传播:效率最高!
2.性接触传播
男传女:2/1000 女传男1/1000
3.母婴传播
主要在围产期发生,主要通过胎盘、胎 儿经过产道时和产后母乳喂养时感染。 25%(15%-60%)
3
.
HIV感染的3个生物学特性
潜在性
与细胞核基因整合成染色体的一部分, 终身带毒并终身具有感染性。
2)只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遵守有关规程 是不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不必谈“艾”色 变。
3)医务人员毕竟有较多机会接触艾滋病患者 和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所以采取必要的预防 措施是应该的。
21
.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艾滋病
HIV与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基本相 同,预防乙型肝炎所采取的措施同样适 用于预防艾滋病。

我国控制艾滋病的手段和措施

我国控制艾滋病的手段和措施

我国控制艾滋病的主要手段和措手2000年起,我国对艾滋病给予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截止2010年我国艾滋病感染者成功的控制在150万之内,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其中有社会医学手段,也有技术手段等非社会医学手段。

主要采取的社会医学段有: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加强性病管理,使用安全套,控制艾滋病流行;加强血液安全管理,预防医源性传播;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服务和管理。

1 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加强关于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是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方法之一宣传部门协调指导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将宣传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作为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加大刊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的力度,充分利用媒体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

对大量流动人口流出的地区,从小学开始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健康教育,将会对流动人口及其家属的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做用。

2. 加强性病管理,使用安全套,控制艾滋病流行加强性病的管理对控制艾滋病的流行至关重要。

公安部门依法打击卖淫嫖娼、聚众淫乱等违法犯罪行为。

相关部门应负责做好妓女、嫖客的性病查治工作,打击贩毒、吸毒,对抓获的妓女、嫖客、进行强制检查、治疗。

有关场所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安全套的使用。

加强对高危行为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通过广告、社区健康教育项目等渠道开展促进使用安全套项目,可明显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降低经性传播的危险性。

3加强血液安全管理,预防医源性传播。

严格加强采供血机构及用血单位的监督管理,确保血制品安全显的尤为重要。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及供血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严禁一切采供血环节上的违法违规操作,加强血站组织制度、技术设备建设,加强消毒质量管理,对献血员要严格实行健康管理和检测制度。

依法对血液制品实施预防性监督监测,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切实杜绝艾滋病、性病等严重传染病通过输血环节危害健康人群。

艾滋病医源性感染如何控制?

艾滋病医源性感染如何控制?

艾滋病医源性感染如何控制?一、什么是艾滋病医源性?艾滋病毒,称之为HIV病毒,全称为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以目前的医疗技术,艾滋病虽然可以治疗,但是没办法完全治愈,根据医学研究发现,艾滋病毒可在低温下存活,高温下没办法存活,如果脱离了人体,生存的能力较差,一般在数小时到数天就会死亡。

艾滋病毒主要是通过性传播、血液、母婴传播三个方式传播,其中医源性传染是通过血液的方式传播。

医源性感染指的是在接受医学服务的过程中,因为病原体传播引发的感染,在医疗、预防、护理过程中因为使用的医疗设备器械、制药、制剂、卫生材料、医务人员及医院的环境引起的感染,例如在输血、检查、手术中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源性感染不但是针对患者,也包含医护人员。

虽然医源性感染发生的概率较低,但还是不能忽视,所以要提前预防和控制此类感染的发生。

二、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的风险1、输注被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者血制品因为输血引起的艾滋病感染一开始是在需要长时间输注血制品的患者中发现,虽然目前血制品的安全得到了改善,但是输血和血制品的传播还是医源性感染传播的重要原因。

2、不安全的侵入性操作主要是病原体经过侵入性操作导致的血液传播,一般的侵入性操作有:注射、透析、手术、助产、内镜检查等,虽然经过一次性医疗器械的推广和消毒隔离技术的规范越来越完善,不安全的侵入性操作已然减少很多,但是二级及以下的医疗机构中还是存在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重复使用的现象还是存在。

3、职业暴露艾滋病职业暴露和感染主要是以锐器伤为主,再就是医护人员黏膜因为患者的血液、唾沫、尿液、气溶胶等飞溅引起的暴露。

锐器刺伤是引发职业性感染的最主要途径,一般造成皮肤损伤的有玻璃、针头、利器等,医务人员在进行注射、抽血、手术、穿刺、清洗医疗器械等,都有可能被含有艾滋病毒的锐器划伤。

4、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差艾滋病的潜伏时间比较长,很多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经常因为酗酒、吸毒、打架斗殴或者其他疾病就医,假如医务人员不严格按规范操作,很容易被传染,所以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的传播如何预防和控制的知识应该加强培训,降低HIV医源性感染的概率。

艾滋病的护理及职业暴露防护

艾滋病的护理及职业暴露防护

5、药物治疗的护理 (1)应监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定期进行全血检测、肾功及 肝功检测。 (2)正确服药和随访:目前不能彻底治愈艾滋病,但终身 按时按量服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控制HIV的复制,防止耐 药性的出现。每天服用1次药物,需要在每天同一时间; 每天服用2次药物间隔时间应为12小时。服用后2小时发 生呕吐,应补服呕吐前服下的相同药物。如果发生漏服, 在4小时内补服,但不要在下次服用双倍剂量来弥补。抗 病毒治疗方案包括至少三种药物,漏服或擅自换药、停药 等不规范的服药方式,会导致耐药性的出现及治疗失败。 应严格按0.5、1、2、3、6、9、12月及以后每3月1次 或遵医嘱到医疗机构随访和复查。 6、心理护理
职业暴露的预防
一、预防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遵照标准 预防的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 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 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 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 手消毒。
发病机制


HIV→进入人体→CD4+T淋巴细胞→细胞 内大量复制→细胞溶解或破坏→CD4细胞 数量↓↓→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机会性感 染及恶性肿瘤→死亡。 HIV也可侵袭单核巨噬细胞,虽很少病变, 但是病毒贮存场所,并携带病毒进入神经 系统,造成神经系统损害。
CD4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是T淋巴细胞的 一种。可指挥身体对抗微生物,如病毒。HIV病毒进入人体后,病毒 可识别出CD4细胞表面的特异蛋白质分子,即可识别并侵入CD4细胞。 病毒侵入后,将自己的基因整合进入CD4细胞的RNA中,随这CD4 细胞的复制和繁殖,病毒也完成了复制和繁殖,当病毒从CD4细胞 中破壁而出时,细胞本身就被破坏。 CD4计数能直接反应人体免疫功能,是反映艾滋病感染患者免疫系统 损害状况最明确的指标。 正常人CD4细胞为500~1600/mm3,HIV感染者的CD4细胞出现进行 性或不规则性下降。 CD8细胞是另一种T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的效应细胞,可消灭受感染 的细胞,包括受感染的CD4细胞, HIV病毒感染的病人和CD4细胞 数CD8细胞数倒置,比值﹤1,正常人比值﹥1.

艾滋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艾滋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艾滋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艾滋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一:引言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大影响。

为了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采取艾滋病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医院内艾滋病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确保医院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二:前期准备1.制定感染防控策略:医院管理人员应制定适用于艾滋病防控的策略和措施,包括感染防控目标、责任分工、预案编制等。

2.设立感染防控专职部门:医院应设立感染防控专职部门,负责相关工作并与各科室协调配合。

三:职责分工1.院领导层:负责制定感染防控政策和决策,并监督整个防控工作的落实。

2.感染防控专职部门:负责制定防控方案、反馈监测数据、组织培训等工作。

3.临床科室:负责执行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具体工作,包括开展宣传教育、规范操作流程、配备个人防护装备等。

4.护理人员:负责病区的感染防控工作,包括消毒、隔离、监测等。

5.后勤保障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收集、处理和消毒工作。

四:感染预防1.医务人员健康检查:具备艾滋病相关职业危险的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感染人员并进行控制。

2.艾滋病病例报告:医院要建立病例报告制度,对发现和确诊的艾滋病病例进行及时报告和登记。

3.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艾滋病的认识,增强防控意识。

4.感染监测:建立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病区、科室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感染源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感染控制1.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口罩、手套、帽子等,并严格按照手卫生操作规范执行洗手程序。

2.消毒措施:对医疗器械、工作场所、床单、衣物等进行规定的消毒处理,确保病区环境无菌。

3.隔离管理:将艾滋病患者进行单独或隔离管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医疗废物处理:将感染性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密封和专门处理,防止废物传染病毒。

附件:1.感染防控操作流程图2.艾滋病病例报告表格3.医疗废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法律名词及注释:1.传染病防治法:我国法律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

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
HIV传染源加以预防,具体措施如下: ✓ 被暴露着应在每次性交时使用安全套; ✓ 育龄妇女暂缓怀孕; ✓ 哺乳期女性应中断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
职业暴露后处理原则
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 给药时间: ✓ 暴露后药物预防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 ✓ 最好在暴露后4小时内,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
多。 WHO报道:2002年全世界3500万医护人员共发生300
万次经皮肤刺伤而造成的HBV66000例、HCV16000例 、HIV5000例的暴露后感染。
HIV职业暴露的情况
我国每年发生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特点: ➢ 确认实验室刅初筛实验室; ➢ 先防疫次医院; ➢ 暴露后服药比例明显增多; ➢ 以针刺和切割伤为主; ➢ 原因分析: ✓ 多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艾滋病相
标准预防原则五项基本内容
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 衣等。
标准预防原则五项基本内容
安全处置废弃物:
➢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 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

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接触到HIV/AIDS病人和他们 谈话、握手、共餐或一起生活 学习;
伤口4小时以后血液已凝固; 完整的皮肤粘膜; 表皮破损,但不出血没有危险
,如有流血或粘膜部位破损只 有很小的危险。
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有多大
健康工作者被HIV的危险性是存在的。 发生率却是很低的。
危险性!!
➢ 美国资料:
标准预防原则五项基本内容
认真洗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