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教案数学人教版6篇

四年级上册教案数学人教版6篇

四年级上册教案数学人教版6篇四年级上册教案数学人教版篇1教学目的:(一)学问方面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把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力量方面1.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及观看力。

2.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力量。

(三)德育方面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预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填空(投影出示)(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1.导入新课:同学们已经初步熟悉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觉了什么?(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1000÷10= 100÷10= 10÷10= 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

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依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争论,然后找同学答复,教师板书:[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肯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争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的1.学生认识单名数和复名数,在明确各种计量单位和单位间进率的根底上,会进展简单的名数改写.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才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的方法,纯熟的进展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教学难点纯熟的进展时间单位单名数与复名数的改写.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第一课时课题:平行四边形分类、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分类、关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课文第70页的例1〕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4、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图形、剪子、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1.出示校园图〔70页〕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那些四边形?2.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3.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

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的1.使学生简单理解计算工具的开展,包括结绳计数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开展史。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篇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篇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5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一、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从而使学生: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情况分析1、班级概况:四年级现有人数为40人,大多数学生偏远的农村,这些学生中有父母离异的,有父母外出工作,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多人。

2、知识掌握情况。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吨千米的认识掌握得不太好。

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 例2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 理解多位数的读法, 在具体情境中, 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 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 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 重点: 教学读万级的数。

2. 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

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 进率关系。

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

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 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

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师准备计数器, 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一、复习1. 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 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 考考你: 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 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 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 让学生尝试读数)3. 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 关于万以内的数, 你还知道什么知识?(1)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如: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 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 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板书课题: 亿以内数的读法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通过预习课文, 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先四人小组讨论, 在汇报, 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9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一、教材分析^p“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推理是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打下根底。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进展复习,随后教材中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动态情境,导入了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内角和”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教学中安排了3个活动,通过这3个活动体验“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和性质的探究过程。

二、学情分析^p有的学生可能从各种渠道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所理解,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数学活动体验,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掌握更深入。

经过不断的课改实验,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才能。

他们喜欢在理论中感悟,在理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数学产生了浓重的兴趣。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这些角的知识。

2.才能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才能和探究才能,并且可以进展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三、教学方法浸透猜测——验证——结论——应用——拓展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究并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在理论活动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开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探究和验证性质的过程。

四、教具学具三角板、量角器、剪刀、白纸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醒课题1、师:同学们,猜猜它是谁?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几何图形)三角形(板书) 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答复。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教学内容:国土面积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熟悉有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

2.把握数据改写的方法。

3.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时师可以出示一组改写的实例,让学生比拟、争论同样的数据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以让学生体验到数据改写的必要性,体会数据单位的改写是为了数据记录的便利。

2.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并逐步引出一些各省市国土的面积,让学生读一读。

(1)将上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

(2)假如要记录便利,这些数据可以怎样进展改写?(3)可能学生会改写成以“百”、“千”、或“万”作单位,只要学生能改写得正确,教师都应充分地确定。

(4)将一些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据放在一起,让学生观看这些数据改写中的根本特点,从中发觉改写的根本方法。

3.对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改写中逐步发觉改写的方法。

二、实践练习。

第10页“练一练”中第1题,数据单位的改写是实际生活中记录便利的需要,可以多项选择择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而不要将数据单位的改写成为单纯的为改写而改写的局面。

练习此题时,先请学生说一说我国西部各省市的状况以及它们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详细的各地区土地面积,在学生读一读的根底上再请学生改写成以“万”作单位。

收集一些西部地区的其他信息,以供学生间相互进展改写。

第2题,在练习“海洋资源”时,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海洋的学问,特殊是我国海洋的区域等。

接着出示有关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

然后争论这些数据如何进展改写?在此根底上,学生会体会到这些数据改写成以“亿”作单位比拟便利。

板书设计:大数的改写为了读数、写数便利,有时需要把整万、整亿数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9600000=960万10000000000=100亿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堂应是:“以人的进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进展”,那么这种课堂教学要真正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集合和分拣课时一:认识集合知识目标:- 了解集合的概念- 能够使用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拣和整理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具体实物引导学生思考“集合”的概念。

2. 准备:将各类实物准备齐全,包括图形、水果、文具等。

3. 分类与整理:引导学生根据指定的分类方式(例如颜色、形状)将实物进行分拣和整理。

4. 讨论与总结:学生根据分拣过程,讨论分类的依据,并归纳总结集合的概念和特点。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参与设计其他分类方式,并与同学分享。

- 学生可以用图形符号表示不同的集合。

课时二: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知识目标:- 理解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概念- 能够利用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解决问题教学过程:1. 导入:复上节课的集合分类方式。

2. 讲解交集和并集: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概念。

3. 练:给出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找出给定集合的交集和并集。

4. 实际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小明和小红各自喜欢的球队,并找出两人共同喜欢的球队。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实际问题,运用集合的交集和并集解决。

第二单元:数形结合课时一:棋盘上的图形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和探究,认识不同形状的特点- 研究使用几何图形的名称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具体实物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特点。

2. 认识几何图形:通过示例和图示,引导学生认识并记住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3. 探究活动:利用棋盘格,让学生摆放不同形状的图形,并观察图形所占格子数。

4. 讨论与总结:学生讨论图形所占格子数的规律,并总结不同形状的特点。

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棋盘摆放问题,让同学猜测图形所占格子数。

课时二: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知识目标:- 运用几何图形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能够通过观察和发现,利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几何图形的应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2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12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道数产生的历史,认识自然数。

2.认识亿级的数,掌握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以及千亿以内的数为顺序表,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3.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数的产生过程。

三、教学难点:理解掌握十进制计数法的意义。

四、教学用具:计数器、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教学数的产生动画:数字的产生和演变1.数的产生。

【课件演示】(图片)教师:很久以前,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就有了计数的需要。

例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要数一数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来的时候,要数一数捕获了多少只野兽等等,这样就产生了数。

2.计数符号、计数方法的产生。

教师出示第16页的主题图让学生看,进一步说明:在远古时代人们虽然有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还不会用一、二、三“”这些数词来数物体的个数。

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

那时人们只能借助一些其他物品,如在地上摆小石子、在木条上刻道、在绳上打结等方法来计数。

比如,出去放牧时,每放出一只羊,就摆一个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牧回来时,再把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有丢。

再如,出去打猎时,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猎回来时,再把拿回来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对应起来,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样多,如果是,就说明武器没有丢失。

结绳计数的道理也是这样。

这些计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数的实物和用来计数的实物一个对一个地对应起来,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一对应。

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出现了数词,随着文字的发展又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也就是最初的数字。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

4.阿拉伯数字的出现。

5.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有哪些性质和特点?(二)教学十进制计数法1.师:生活中还有更大的数,需要用数级更多的数位表读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上册)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1-1亿以内数的认识第一课时内容:P2-4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4、出示图片: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亿级万级个级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万万万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1 3 8 1 9 0 0 0↑表示8个十万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三、巩固新知1、“做一做”的1题数数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1-2亿以内数的读法的练习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一的:3-5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及其意义。

2、熟练地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1、谁能说出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2、亿以内的数位是怎样分级的?3、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32680 145800 5205000(要求:说出万级和个级上各有什么数,分别读作什么,然后再合起来读) 1、学生说出计数单位和相对应的数位。

2、学生说出个级和万级。

3、学生读数:32680读作三万二千六百八十145800读作十四万五千八百5205000读作五百二十万五千了解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1、投影出示:分别说出下面每个数中的“2”在什么数位上,表示什么?72650 5624500 28450002、说出下列各数是由几个千万、百万、十万、万……组成的。

567000 7035000 40080000 302000001、学生先讨论再回答:72650中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5624500中2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2845000中2在百万位上,表示2个百万。

2、学生讨论回答。

巩固练习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4050000 90083000 380004002、投影出示:(1)56850549是()位数,最高位是()位,从左往右起,5分别表示()请读出万级上的数。

(2)在54后添()个0,这个数是五十四万。

在63后添()个0,这个数是六千三百万。

要把12345变成一千二百三十四万,应该()。

在96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是九百万零六。

3、游戏:用0、1、3、5、7组成四个不同的五位数,再读出来。

1、学生先分级再读数。

405 00009008 30003800 04002、学生先分小组回答然后全班交流。

3、同桌两人组成数,另一人读数。

1-3亿以内数的写法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第6页:例3、例4和练习二的:1~5题。

教学目标:1、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概括、推理。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1、万以内的数是怎样写的?请写出下列各数:四千零七十七百八十四千零三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学生在自备本上写数后交流。

二、新课(一)、教学例3:1、板书:七万三千零八十八万。

问:这些数怎样写?2、问:这些数的最高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板书:七万写作70000三千零八十八万写作30800000七百零八万写作7080000。

3、想一想:整万的数怎样写?一千五百六十九万写作: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写作;5、板书例4。

问:这些数既有万级又有个级,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6、检验。

7、含有两级数应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数位没有单位,怎么办?5、练习:做一做中的练习。

1、学生试写。

2、学生根据自己的写法回答。

3、学生归纳:有多少万,就在万级上写多少,再写个级的4个0。

4、学生练习。

3、学生相互评议。

4、学生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5、学生练习。

作业:练习二:6、71-4亿以内数的写法的练习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二的:8~11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2、熟练地写含有两级的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数位表教学过程:1、小黑板出示:写出下列各数十二万三百零五万四千零六万五千2、这些数你是先写哪一级的?再写哪一级?3、请你回忆一下数位表,你能说出数位表在写数时能给你什么帮助?1、学生一、写数:十二万写作:120000三百零五万写作:3050000四千零六万五千写作400650002、学生回忆亿以内数的写法。

3、学生自由说一说。

二、课堂练习1、投影出示:写出由下列各数组成的数。

(1)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2)六千万、九万和五百(3)八千万和四十反馈:这些数的最高位是什么数?怎样写出这些数?2、写出下列各数:四千二百万、四千零七万五千七百、十二万五千、一百七十万、四十九万一千三百1、学生写数(3人上黑板写)学生说一说万级和个级上的数是怎样确定的。

2、学生写数后大家评议。

三、游戏:提出要求:同桌两人在零、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插入一些数字,请同桌写出这个数。

看谁会写?学生游戏。

四、作业练习二:10、111-5、6比较数的大小(2课时)第五课时教学内容:书第13~15页的例4、例5、例6,练习三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2、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3、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难点: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比较数的大小1、投影出示: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2、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二、新课1、教学例4。

板书例4第一组数:454800和485002、归纳方法:(要求从不同数位和相同数位两种情况说明)三、练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1、说一说各是怎样比较的并说出四位数与三位数比较,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1、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先试做后看书检验。

2、学生小结: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1、提出自学要求:整万的数,为了读、写简便,我们常常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怎能样改写,请大家自学课本。

3、问:怎样改写的?四、板书例5让学生把例5补充完整1、巩固练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1、学生自学。

]2、万位在右起第五位,整万的数万位后面有4个0。

把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

求近似数1、小黑板出示:求出下列数的近似数:4926 9375你们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指出:比万大的数,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

3、板书例6: 12756 1389000。

问:12756是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那么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呢?强调指出:要省略某一个数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只要根据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来考虑就可以了,不要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

1389000,怎样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4、巩固练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1、学生写出近似数。

2、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一个数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3、学生试求近似数。

几个学生说说: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时,是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所以8438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时,要根据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多名学生说出方法。

4、学生练习后说一说求近似数的方法。

1-7综合练习第六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三的:6~8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亿以内数的认识。

2、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3、能使用数据说明问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的数、比较数的大小和写出近似数。

教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基础训练1、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6678905、9043000、7890000写出下列各数二十万、三十八万零九百、三百零五万零五十2、你们能说一说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和联系吗?请背出数位表。

3、投影出示:一个数的百万位和十万位上都是5,千位上是3,其他各位都是0。

(1)这是几位数?请写出这个数。

(2)最高位是什么位?读出这个数?(3)省略万位后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二、评议(要求学生说一说做题时是怎样想的。

1、学生读、写数。

2、多名学生回答。

3、学生在自备本上做。

(四人在黑板上做。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提高训练17′1、投影出示:4、下面□里可以填哪些数?19□785≈20万、60□907≈60万9□8765≈1000000、9□4765≈900000其中最大或最小是几?5、用0、1、7、4、8能组成最大和最小的五位数各是多少?1、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做题。

三、学生练习。

作业练习三:6、7、8大数的改写第七课时内容:P14-15的例5、例6教学目标: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整万的数。

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略写”非整万的数。

理解、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