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体有关的象形字指事字-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基本字中的象形字、指事字演变图

基本字中的象形字、指事字演变图

基本字中的象形字、指事字演变图(2010版目录)基本字中的象形字、指事字目录1 、与古代兵器、战事有关的(14个)刀、弓、戈、斤、车、王、矢、矛、由、戊、辛、幸、备、forums.cersp./thread/browse/277.jspx2、与脚有关的(7个)夂、尢、尸、止、立、交、六forums.cersp./thread/browse/278.jspx3、与手有关的(18个)力、又、九、廾、彐、丸、丈、寸、支、手、攵(攴)、殳、爪、父、丮、皮、聿、若forums.cersp./thread/browse/279.jspx4、与头部有关的(29个)forums.cersp./thread/browse/280.jspx(1)与口腔有关的(8个):口、欠、旡、牙、兄、舌、齿、吴(2)与眼睛有关的(7个):见、目、罒、艮、臣、眉、(3)与头有关的(7个):夭、兀、元、页、面、首、骨(4)与耳、鼻有关的(3个):耳、自、(5)与毛发有关的(4个):彡、毛、冉、而5、与人体有关的(2--1)(20个)人(亻)、儿、勹、匕、卩、邑(阝)、女、大、子、己、已、久、心(忄)、文、方、歹、长、壬、夫、允forums.cersp./thread/browse/281.jspx5、与人体有关的(2--2)(23个)介、尤、母、刍、屰、亚、异、吕、考、身、巫、免、夌、帝、畏、鬼、夏、黄、寅、黑、、、巤forums.cersp./thread/browse/282.jspx6、与动物有关的(2--1)(25个)乙、马、也、犬、牛、贝、巴、为、龙、它、羊、虫、虍、亥、豸、豕、飞、卂、勿、鸟、羽、西、隹、非、forums.cersp./thread/browse/283.jspx6、与动物有关的(2--2)(20个)至、肉、卵、角、辰、釆、肙、丽、龟、鱼、黾、兔、虎、能、焉、鹿、象、鼠、燕、雚forums.cersp./thread/browse/284.jspx7、与植物有关的(25个)艹、才、之、木、丰、屯、瓜、生、禾、甲、荣、竹、齐、朿、朵、华、秀、来、果、垂、韭、耑、枼、業、黍forums.cersp./thread/browse/285.jspx8、与自然有关的(24个)冫、阝、土、山、巛、川、风、日、月、氏、气、水、火(灬)、云、丘、申、电、穴、回、谷、雨、渊、、forums.cersp./thread/browse/286.jspx9、与道路建筑物有关的(18个)入、厂、宀、廴、广、门、户、仓、瓦、宁、行、向、囱、京、高、啚、稟、彳forums.cersp./thread/browse/287.jspx10、与日常用品、工具有关的(4--1)(23个)亅、凵、匚、厶、几、丁、丩、工、巾、千、纟(糸)、幺、弋、丬、饣、凡、斗、片、巨、午、玄、forums.cersp./thread/browse/288.jspx10、与日常用品、工具有关的(4--2)(24个)玉、用、白、皿、册、丙、冬、且、去、罒、主、米、网、耒、臼、舟、衣、曲、岂、毕、伞、两、豆、forums.cersp./thread/browse/289.jspx10、与日常用品、工具有关的(4--3)(15个)酉、良、束、求、克、甬、我、员、卤、庚、甾、录、朋、畐、forums.cersp./thread/browse/290.jspx10、与日常用品、工具有关的(4--4)(11个)鬲、鬯、盍、壶、商、曾、琴、壹、鼎、豊、裘forums.cersp./thread/browse/291.jspx11、与其它事物有关的(13个)田、弗、畺、卜、韦、无、乍、缶、兆、弟、直、第、耤forums.cersp./thread/browse/292.jspx指事字(3-1)(18个)一、丶、丿、丨、二、冖、冂、八、十、了、丂、乃、亏、于、乏、乎、平、正forums.cersp./thread/browse/293.jspx指事字(3--2)(16个)寸、小、千、刁、勺、匀、囗、上、下、爻、士、五、太、升、夕、曰forums.cersp./thread/browse/294.jspx指事字(3--3)(17个)尺、甘、犮、氐、世、本、末、未、匆、血、牟、囟、亦、朱、豖、音、熏forums.cersp./thread/browse/295.jspx。

人体形象和汉字1

人体形象和汉字1

人体形象和汉字人“人”是象形字,最早出现与甲骨文。

在甲骨文中,它形象地表示了一个朝左站立的人,这是人的侧面,上端是人的头部,直立着,手朝左下方垂,中间是身子,稍微有点弯曲,就像原始的人类有点驼背一样,下面是腿。

金文中的“人”和篆体中的“人”与甲骨文一样都是人的侧面形象,只是稍微有点变化,胳膊部分变得越来越长,腰部部分比原来弯曲的更加厉害。

而楷书中就看不到人的样子了,所以有人解释,“人”就是一个大步向前走的人,而今天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

我们的祖先用一撇一捺如此简单的一个字,竟明确表达了一个字义,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人”的本意就是人类,能够直立行走并能够创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一种动物。

后来随着中国文字的含义逐渐丰富,人还出现了人体、人品、别人等意思。

用“人”字最多的估计要数唐朝人了,唐朝人为忌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必须把所有的“世”和“民”都去掉。

聪明的唐朝人直接把“民”改成了“人”,于是出现了一些新词,“民间”改为“人间”,“居民”改为“居人”,“民情”改成了“人情”,“人”字的含义有丰富了很多。

大“人”是人的侧面,而“大”就是人的正面了,它也是一个象形字,最早出现与甲骨文。

不挂不是甲骨文还是金文、撰文,它显示的都是人的形状,而表示的却不再是“人”的意思,一个伸开双臂、叉开双腿的人站在那里,就像是大力士吸足了气,在充分显示自己的伟大力量。

“大”字的本义就是活动着的人,因为他的示意图很像一个人在活动四肢。

隐身后表示活动能力强大的人,即“大人”,与“儿”字相区别。

后来“大”字的含义逐渐丰富,他还表示面积、体积、容量、数量的范围或程度深等。

“大”还表示对对方或有关事物的尊敬,如“大手笔”,这还有一个故事呢。

晋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珣有一次做梦,梦见有人送他一支笔,这支笔可真大,大得像房顶上的椽木,醒了以后他就对比人说:“此当有大手笔事”。

恰好没过多久,晋孝武帝驾崩,有许许多多的文件都交给王珣来题写,这是历史上罕见的殊荣啊。

04由人体造出的象形字

04由人体造出的象形字

四、由人体造出的象形字(按拼音顺序排列)⒈才cái是一个伸开双臂、翘起一条腿在舞蹈的人的象形→→才。

表示人有才能。

才在造字中的作用合含义:⑴做声符造出形声字。

例如:材cái、财cái、豺chái、在zài、鼒zī。

⑵代表人。

造出会意字。

例如:团tuán。

⒉大dà是人伸直双臂叉开两腿的的象形→大,和并拢两腿,双手下垂的象形“小”相比,看上去就显得大。

通过一个“大”人之形表示抽象概念的大。

大在造字中的作用合含义:⑴做声符造出形声字。

例如:轪dài、杕2dì。

⑵在造字中代表人,加意符造出会意字。

例如:奥ào、奔1bēn、达dá、夺duó、奋fèn、奂huàn、奈nài、奇jī、牵qiān、庆qìnɡ。

⑶在造字中是大小的大。

例如:耷dā、夯1hānɡ、夼kuǎnɡ、奢shē、套tào。

丁dīnɡ是人姿势的象形→丁,丁在造字中的作用合含义:⑴做声符造出形声字。

例如:仃dīnɡ、叮dīnɡ、玎dīnɡ、盯dīnɡ、钉dīnɡ、疔dīnɡ、酊dīnɡ、订dìnɡ、厅tīnɡ、汀tīnɡ、町tǐnɡ。

⑵在造字中代表(男)人,例如:打dǎ、乎hū、可kě、宁nínɡ、亭tínɡ、⒊夫fū古人不剃发。

成年男子把头发上绾成发结,用发簪固定在头顶,“夫”是此时男子的象形→夫,夫字上面的“一”是发簪的象形。

引申为女子的配偶等。

夫在造字中的作用合含义:⑴做声符造出形声字。

例如:呋fū、玞fū、肤fū、砆fū、麸fū、趺fū、扶fú、芙fú、蚨fú。

⑵在造字中代表成年人,字例有:规ɡuī、替tì。

⒋交jiāo是人两条腿交叉站立的象形→→交。

交在造字中的作用合含义:⑴做声符造出形声字,例如:郊jiāo、茭jiāo、峧jiāo、姣jiāo、胶jiāo、jiāo、蛟jiāo、跤jiāo、鲛jiāo、佼jiǎo、狡jiǎo、饺jiǎo、绞jiǎo、铰jiǎo、皎jiǎo、较jiào、校jiào、洨xiáo、恔2jiǎo、效xiào、咬yǎo。

象形指事字例

象形指事字例

象形指事字例象形字丨(ɡǔn),《说文·丨部》:“丨,上下通也。

”今用作汉字部首之一。

亦用作汉字笔画之一,称“竖”。

“棍”的初文。

丿(piē),丿(篆)汉字的一撇。

《说文·丿部》:“丿,右戾也。

象左引之形。

”为汉字笔形之一,称“撇”。

丶(zhǔ),“主”的初文。

《说文·丶部》:“丶,有所絶止,丶而識之也。

”徐锴系传:“猶點柱之柱,若漢武讀書止輒乙其處也。

”现用作顿号。

乁(fú),(《说文·丿部》:“从反丿。

讀與弗同。

”现代汉字笔形之一,称“捺”。

廴(yǐn),《说文·廴部》:“廴,長行也。

”篆文从彳(chì),将其下拉长,表示漫漫长行。

乙,乙乙乙甲骨文像植物破土而出时的萌芽形。

金文粗体化,篆文整齐化。

乚(yǐ),汉字部首。

同部首“乙”。

用“乚”作部首的例字有:乳、乩、亂等。

亅(jué),(《说文·亅部》:“亅,鉤逆者謂之亅。

”今用作汉字笔画之一,称“竖钩”。

ㄑ(quǎn),篆文像一弯小水流形,表示田间小的排水沟。

因其只做偏旁,故另造了会意字“甽”来表示。

乂(yì)乂乂乂《说文》:“乂,芟(shān)草也。

刈,乂或从刀。

”厂(hǎn),甲骨文像向外突出的山崖形。

《说文·厂部》:“山石之厓巖,人可居。

”厂(zuǒ),甲骨文像手指朝右的左手形。

“”作了偏旁,其义便由当佐助讲的“左”字来表示。

丁,甲骨文、金文皆像俯视的钉头形。

丂(kǎo),《说文》:“丂,气欲舒出,上碍与一也。

”匚(fānɡ),匚(金)匚甲骨文像是一个侧放着的方形受物器具形,用以放神主或东西。

《说文·匚部》:“匚,受物之器。

”“筐”的初文。

匸(xì)从甲骨文“医”、“区”所从的偏旁看,像用布、席、筐等物遮掩的样子。

《说文·匸部》:“匸,衺徯有所夾臧也。

”本义为掩藏。

卜,卜卜卜甲骨文像龟甲灼烧后出现的纵横裂纹形,是兆像的简形,古人观此以判断吉凶祸福。

象形指事字例

象形指事字例

象形指事字例象形字丨(ɡǔn),《说文·丨部》:“丨,上下通也。

”今用作汉字部首之一。

亦用作汉字笔画之一,称“竖”。

“棍”的初文。

丿(piē),丿(篆)汉字的一撇。

《说文·丿部》:“丿,右戾也。

象左引之形。

”为汉字笔形之一,称“撇”。

丶(zhǔ),“主”的初文。

《说文·丶部》:“丶,有所絶止,丶而識之也。

”徐锴系传:“猶點柱之柱,若漢武讀書止輒乙其處也。

”现用作顿号。

乁(fú),(《说文·丿部》:“从反丿。

讀與弗同。

”现代汉字笔形之一,称“捺”。

廴(yǐn),《说文·廴部》:“廴,長行也。

”篆文从彳(chì),将其下拉长,表示漫漫长行。

乙,乙乙乙甲骨文像植物破土而出时的萌芽形。

金文粗体化,篆文整齐化。

乚(yǐ),汉字部首。

同部首“乙”。

用“乚”作部首的例字有:乳、乩、亂等。

亅(jué),(《说文·亅部》:“亅,鉤逆者謂之亅。

”今用作汉字笔画之一,称“竖钩”。

ㄑ(quǎn),篆文像一弯小水流形,表示田间小的排水沟。

因其只做偏旁,故另造了会意字“甽”来表示。

乂(yì)乂乂乂《说文》:“乂,芟(shān)草也。

刈,乂或从刀。

”厂(hǎn),甲骨文像向外突出的山崖形。

《说文·厂部》:“山石之厓巖,人可居。

”厂(zuǒ),甲骨文像手指朝右的左手形。

“”作了偏旁,其义便由当佐助讲的“左”字来表示。

丁,甲骨文、金文皆像俯视的钉头形。

丂(kǎo),《说文》:“丂,气欲舒出,上碍与一也。

”匚(fānɡ),匚(金)匚甲骨文像是一个侧放着的方形受物器具形,用以放神主或东西。

《说文·匚部》:“匚,受物之器。

”“筐”的初文。

匸(xì)从甲骨文“医”、“区”所从的偏旁看,像用布、席、筐等物遮掩的样子。

《说文·匸部》:“匸,衺徯有所夾臧也。

”本义为掩藏。

卜,卜卜卜甲骨文像龟甲灼烧后出现的纵横裂纹形,是兆像的简形,古人观此以判断吉凶祸福。

人体形象和汉字1

人体形象和汉字1

人体形象和‎汉字人“人”是象形字,最早出现与‎甲骨文。

在甲骨文中‎,它形象地表‎示了一个朝‎左站立的人‎,这是人的侧‎面,上端是人的‎头部,直立着,手朝左下方‎垂,中间是身子‎,稍微有点弯‎曲,就像原始的‎人类有点驼‎背一样,下面是腿。

金文中的“人”和篆体中的‎“人”与甲骨文一‎样都是人的‎侧面形象,只是稍微有‎点变化,胳膊部分变‎得越来越长‎,腰部部分比‎原来弯曲的‎更加厉害。

而楷书中就‎看不到人的‎样子了,所以有人解‎释,“人”就是一个大‎步向前走的‎人,而今天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

我们的祖先‎用一撇一捺‎如此简单的‎一个字,竟明确表达‎了一个字义‎,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人”的本意就是‎人类,能够直立行‎走并能够创‎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的一种‎动物。

后来随着中‎国文字的含‎义逐渐丰富‎,人还出现了‎人体、人品、别人等意思‎。

用“人”字最多的估‎计要数唐朝‎人了,唐朝人为忌‎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必须把所有‎的“世”和“民”都去掉。

聪明的唐朝‎人直接把“民”改成了“人”,于是出现了‎一些新词,“民间”改为“人间”,“居民”改为“居人”,“民情”改成了“人情”,“人”字的含义有‎丰富了很多‎。

大“人”是人的侧面‎,而“大”就是人的正‎面了,它也是一个‎象形字,最早出现与‎甲骨文。

不挂不是甲‎骨文还是金‎文、撰文,它显示的都‎是人的形状‎,而表示的却‎不再是“人”的意思,一个伸开双‎臂、叉开双腿的‎人站在那里‎,就像是大力‎士吸足了气‎,在充分显示‎自己的伟大‎力量。

“大”字的本义就‎是活动着的‎人,因为他的示‎意图很像一‎个人在活动‎四肢。

隐身后表示‎活动能力强‎大的人,即“大人”,与“儿”字相区别。

后来“大”字的含义逐‎渐丰富,他还表示面‎积、体积、容量、数量的范围‎或程度深等‎。

“大”还表示对对‎方或有关事‎物的尊敬,如“大手笔”,这还有一个‎故事呢。

晋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王珣有一次‎做梦,梦见有人送‎他一支笔,这支笔可真‎大,大得像房顶‎上的椽木,醒了以后他‎就对比人说‎:“此当有大手‎笔事”。

有关人与人体的象形字

有关人与人体的象形字

有关人与人体的象形字(一)以局部的人体器官示意的象形字:1'表示人体器官的名称首,像人头,有眼、口、发、面之属。

甶,略像鬼之头,实乃鬼脸面具之像;目,像人的眼睛。

耳,像人的耳朵。

自,像人的鼻子;‘自’后用作自己字,又为其本义造‘鼻’。

白,甲骨文同‘自’,二者本为一字。

注意:此字与黑白之‘白’不同篆,音义各别,隶变后讹为同形。

‘白’字不单用,存在于合体字‘習’等字中。

口,像人用来说话吃东西的口。

舌,略像人舌出口、口液外溅,指用来说话、辨别滋味的器官。

从‘干’从‘口’,‘干’意谓涉及,凡物入口,即与舌头相干,‘干’又是声符,为会意兼形声字。

牙,略像腮牙咬合相错的形状,‘牙’与‘齿’初义有别。

,yi2。

略像人下巴的侧视形,有须,指腮、颊、下巴。

而,略像两颊及口部下垂之毛,指胡须。

以‘而’借作连词字,后又造‘耏’、加‘彡(shan1)’为形符,造‘髵’、加‘髟(biao1)’为形符。

冉,略像两颊之长须。

以‘冉’字用作形容词字,后为本义造‘髯’。

手,略像手有五指之形;用作偏旁在左讹作‘扌’,俗称‘提手旁儿’。

又,像手之形,省作三指;以字形像右手,甲骨文用作左右字,今作‘右’。

‘右’从‘又’从‘口’,表示手口相助,为‘佑’之本字。

今‘又’字单用为副词字,用作偏旁存在于‘右’、‘厷’等字中,形有讹变。

,zuo3。

像左手之形;甲骨文用作左右字,今字作‘左’,白,像大拇指之形,引申为‘大’义,后写作‘伯’。

‘白’一般借为颜色字。

九,像手臂弯曲之状,乃‘肘’字初文;多借用为数目字,大写字用‘玖’。

止,像人足,有趾,图形有所简化。

‘止’引申有基址义,后写作‘址’,加‘土’为形符。

足,‘足’、‘疋’同源。

疋,像人足形。

‘疋’又借用为《诗经》‘大雅,小雅’字,又借用为‘匹’。

‘疋’用作偏旁在左讹作'??’俗称‘疏字旁儿’。

心,像人心形,‘心’用作偏旁在左讹作‘忄’,俗称‘竖心旁儿’;在下或作‘’,俗称‘竖心底儿’。

人体象形文(二)

人体象形文(二)

人体象形文(二)文丨铁宝摄影丨张军人体象形文(二)(接上期)5、勹bāo,小篆作,象人体弯曲包裹什么东西之形。

现在写作包。

而古文另有“包”字,是表示妇女有身孕,怀子之意,包字里面的“巳”与“子”的关系,涉及到十二地支及古代婚俗,另文介绍。

现在作为部首,俗称“包字头”。

证1: “匋”,表示人弯着腰,在制瓦器,缶表示瓦器的意思,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

后来写作“陶”。

证2: 匍匐:人弯腰爬行。

证3: 掬:把手卷曲起来捧着米,由身体弯曲引申到手的弯曲。

6、弓,篆文作,是躬的本义:躬背之人。

象人躬背之形。

这个意义的“弓”字应在前。

后来,发明了弓箭,因射箭用的“弓”象人“躬”背之形,因此就叫“弓”了。

考察甲骨文,弓箭的“弓”写作,与“躬身”的“弓”有区别,文字学家多混为一谈了。

由于弓箭之“弓”为古时常用词,这个“弓”的意思经常用,本义反而不常用。

于是又造了一个“躬”来表示“躬背”之弓了。

证:“弼”辅助之义,应是两个人弯腰躬背来帮忙。

7、尸:小篆作,曲膝之人,侧卧之人。

象人曲膝之形,因侧卧时,往往曲膝,故又有卧的意思。

证1: 甲骨文中“尿”写作。

证2: 甲骨文中“屎”写作。

证3: 甲骨文中“育”写作。

从尸,从倒着写的子。

今“尸”表“尸体”,但古时“尸体”的尸写作“屍”。

古人说:“在床曰屍”,指死者躺卧在床。

用“尸”代替“屍”,是在简化字中,借用了古字。

证4: 居,古写作,是蹲下。

证5: 展,是躺着时翻身。

《说文》解释:“展,转也。

”引申义:后来,人躺卧睡觉有了屋子,所以“屋”及与“屋”有关的字才从“尸”。

证1: 层,本义楼房。

证2: 屏,本义指当门的照墙。

因屏幕也起到照墙的作用,故引申为屏幕。

“尸”有时与人相通。

证: '仁“字的篆文写作。

8、卩jié,甲骨文作,象人跪坐之形。

这种坐法,日本保留至今,在中国古代,这是一种礼貌的坐法。

证1: 即,甲骨文作,象人跪坐就食之形。

这大约是古人进食时的规矩,现在引申为靠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