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参考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名师教案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_《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名师教案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别精子和卵子,描述受精过程。

2.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在了解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过程后,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2.让学生以新的视角来感受母爱,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和感恩教育。

二、教学重点:1.识别精子和卵子,描述受精过程。

2.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教学难点:1.受精作用的过程和场所。

2.胚胎发育的过程和场所。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启发法四、教学过程:(一)巩固提升:师:上节课学习了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先来检验一下上节课学习的成果吧。

学生活动:学生在图中指出男女生殖系统包括哪些主要结构。

师生共同总结:1、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其中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它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其中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它的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师:大家想知道精子和卵子长什么样子吗?请显微镜来帮忙吧。

(一)互动体验: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的卵巢切片、精巢切片和精虫涂片。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规范操作显微镜。

学生观察后讨论:你看到的永久装片中哪些是精子?哪些是卵子?精子和卵子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三)交流展示:小组代表在教师提供的精巢和卵巢图片中向大家指出精子和卵子。

并尝试描述精子和卵子的形态。

精子很小,呈蝌蚪状;卵子较大,呈圆球形。

教师出示精子和卵子的图片,并补充:男性的精子有一个椭圆形的头部和长长的尾,连头带尾仅0.06mm左右;女性的卵子直径约0.2mm,肉眼可见,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思考:精子和卵子的形态对受精有何意义?精子和卵子究竟怎样结合?(四)精讲点拨:1.观看视频《受精过程》,感受生命最初的艰难跋涉。

8.1《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doc

8.1《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下)doc

8.1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和功能。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

3、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和尊重父母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1、说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地过程。

2、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

教学难点:1、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生殖器官。

2、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条件和场所。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回家问妈妈几个问题。

(写在生物档案夹上)①我是从哪儿来的?②妈妈怀孕时的感受。

③妈妈怀孕多少个月才生下我?教学过程师:课前老师让大家问问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是怎么说的?生:妈妈说我是从大山里捡来的。

生:妈妈说我是从石头缝里刨出来的,爸爸说我是从肚脐眼里蹦出来的。

生:我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师:哪一个答案比较准确呢?那么,妈妈的肚子里怎么会有了你?你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呢?这恐怕有些父母说不清楚的。

也有些父母认为生殖问题太敏感,而回避回答,这是不正确的。

其实,人的生殖同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相类似,也是由雌雄生殖细胞相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

通过这节课,你会知道人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

回家后可以给父母讲讲,将来也可以给你的孩子讲讲。

师:大家互相观察,男女同学外观上有什么明显差别?生:(回答略)师:看看这两幅相片,猜猜哪个是小男孩,哪个是小女孩(出示两张七八个月大的小孩相片)。

小时候男孩、女孩外貌差别不大,人们主要靠什么确定其性别呢?生:(回答略)师:可见,男人和女人最本质的区别是生殖系统不一样,并且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

这是人的生殖系统正面图(出示课件)。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案苏教版 (1)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案苏教版 (1)
展示
交流
一、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请各小组对该部分(交流学习)的2个问题各自展示你们学习的成果,让同学们共同分享。
二、学生描述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从宏观到微观说出受精卵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叙述胚胎发育的过程。
反馈阶段
归纳
小结
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卵的形成过程、胚胎 发育的过程。)
2.认识受精过程:播放人的“精子和卵子排出及受精过程”的视频资料,或播放演示受精过程的Flash动画课件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受精过程。在理解了受精意义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精卵结合形成了受精卵, 那么受精卵的形成意味着什么呢?是否标志了新生命的开始呢?学生通过讨论一定会得出“受精卵的形成就标志了新生命的开始”的结论,从而回答了课前学生的疑问。
教学策略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设计




确立
目标
导入:复习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的概念。学生自读教材,明确教材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制定自己 本节课学习任务和目标(生命的开始)。
自主
学习
1.通过观察认识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利用教材和模型,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P4的图81和图82,初步认识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然后教师出示模型,让学生脱离教材对照模型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并能说出男女生殖系统主要的生殖器官。也可以利用图片、课 件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掌握了生殖系统组成之后,再 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认识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然后对照教材中的图解或模型说出生殖器官的功能。




合作
探究
播放胚胎发育的视频或连续的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叙述胚胎发育的过程。讨论:(1)胎儿 怎样从母体获得营养,又怎样排出体内的废物?(2)猜想胎儿、胎盘、羊水等会给母亲增加多少负担?学生通过看书、讨论或与教师交流,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小小的胎儿在母亲体内会给母亲带来很大的负担,增添很多麻烦,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伴着母亲的阵痛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然后请同学们 以“重新感受母爱”、“我对生命的再认识”为话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神奇、伟大和宝贵,感受母爱的伟大。

最新word版生物七下《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案精品3

最新word版生物七下《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案精品3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根本结构和功能,说出男女主要的生殖器官。

2、识别精子和卵子,描述受精过程。

3、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人的生殖系统的结构、精子和卵子的形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视频资料观察受精过程后能用语言描述受精过程,训练学生获得信息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了解了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后,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2、在了解了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后,让学生以新的视角来感受母爱,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和感恩教育。

二、教学重点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根本结构和功能。

2、观察动物的卵子和精子。

3、描述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

三、教学难点1、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2、描述受精过程。

四、课前准备1、男女生殖系统结构的挂图、模型或视频资料。

2、展示精子和卵子形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演示精子、卵子排出及受精过程的示意图或Flash动画演示课件。

4、雌沼虾、雌鲤鱼或鲫鱼等产卵动物,蝗虫精巢的玻片标本。

5、胚胎发育过程的视频或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图片、挂图等。

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导言:我们在上学期曾研究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本学期我们将要研究生物圈中的人,人与绿色植物一样都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我们将从人一生的起点说起,那么人一生的起点应该从何时算起呢?人体共有八大系统,生命的延续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经过同样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究我们生命的第一步是如何开始的吧!2、新课教学活动一:通过观察认识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利用教材和模型,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P4的图81和图82,初步认识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然后教师出示模型,让学生脱离教材对照模型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并能说出男女生殖系统主要的生殖器官。

也可以利用图片、课件让学生观察。

在学生掌握了生殖系统组成之后,再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认识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然后对照教材中的图解或模型说出生殖器官的功能。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精卵结合的过程和原理,理解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功能。

2.学会运用专业术语描述生殖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特征。

3.了解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理解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区别。

4.掌握一些常见的遗传基因的类型和遗传模式。

5.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析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

二、教学内容1.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结构生殖细胞是男女生殖器官中特殊的细胞,具有卵子和精子两种类型。

在人类生殖系统中,女性的卵子和男性的精子通过精卵结合形成新的生命。

卵子是最大的细胞,直径约为0.1毫米,属于卵细胞。

精子是最小的细胞,直径仅为0.05毫米,由头、颈、中段和尾部四部分组成。

卵子和精子都是未成熟的生殖细胞,通过生殖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

在卵巢和睾丸中,生殖细胞经过卵母细胞和精原细胞的分裂和成熟,最终形成生殖细胞。

2. 精卵结合与受精卵的形成当成熟的卵子从卵巢释放出来,进入输卵管后,与精子相遇并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

这个过程称为精卵结合,是新的生命诞生的起点。

在受精卵形成初期,细胞数量较少,但随着细胞不断分裂,受精卵逐渐发育成胚胎。

在胚胎分裂的过程中,细胞不断分化和特化,最终形成各种器官和组织,成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3. 遗传基因的类型与遗传模式遗传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基本单位,掌握不同类型的遗传基因和遗传模式是理解生命遗传的关键。

遗传基因分为等位基因和基因突变两种类型。

等位基因指同一基因位点上具有不同基因序列的基因,例如人类血型基因ABO就有A、B、O三种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则是指基因序列发生了非正常变异的现象。

遗传模式是指遗传性状在个体之间的传递方式。

包括显性遗传、隐性遗传、性连锁遗传等几种模式。

4. 常见的遗传疾病遗传相关疾病是指由遗传基因引发的疾病,如血友病、脱发症、先天愚型等。

通过学习遗传学原理,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对其预测和干预具有重要作用。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B教案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B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精卵结合的过程,以及它是如何孕育新的生命的。

2. 帮助学生理解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培养他们的健康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生命,珍惜父母赐予的生命。

二、教学内容1. 精卵结合的过程2. 胚胎发育的过程3. 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 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建立5. 尊重生命,珍惜父母赐予的生命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精卵结合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2.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爱。

4.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反思生命的珍贵。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婴儿的照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精卵结合的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讲解精卵结合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新生命的开始。

3. 讲解胚胎发育的过程:继续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新生命的成长。

4. 讲解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介绍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培养健康意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建立,分享自己的感悟。

6.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父母的角色,理解父母的爱。

7. 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反思生命的珍贵,珍惜父母赐予的生命。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短文。

2. 画一幅展示父母爱的画,并附上简短的说明。

3.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并将思考结果与家人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评估学生对精卵结合和胚胎发育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理解及表达。

3. 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父母角色的理解和表现。

4. 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功能
2、识别目标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了解了受精和胚胎发育过
程后,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懂得珍惜生命。
2.在了解了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过程后,让学生以新的
视角来感受母爱,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和感恩教育。

较为敏感,经常会出现教师讲得躲躲闪闪,学生听得羞
羞答答,很难进行互动和交流,更无从谈起爱的教育了。
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力求改变这一现象,以科学的角度 切入,让学生明确,生殖系统同其他七大系统一样,是 构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没有什么神秘的。以爱为线索, 将爱融入生殖教育中,端正了学生的认知态度,以爱的 教育感动学生的心灵。当我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经过同 样的方式来到这个世界的。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究我们 生命的第一步是如何开始的吧”引入新课时,学生的脸 上都呈现出圣洁之光。学生课后的“重新感受母爱”的 小短文也充分说明,将爱的教育融入本节课的教学中是 非常成功的。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设计及总 结反思
学科
初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本课的学习内容: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描
述受精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教材分析
课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道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
生殖器官;描述胚胎发育的过程、条件和场所。
知识与能力: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
卵管里相遇结合成受精卵,胚胎在母亲的子宫里发育, 择与设计
通过胎盘提供营养物质。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意
识。
多媒体演示:受精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精子和卵子的图片
师:通过观察,看见了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现在再

(新)苏教版生物七下《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公开课(教案)word版(2)

(新)苏教版生物七下《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公开课(教案)word版(2)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根本和功能。

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

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和尊重父母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1、说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地过程。

2、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

教学难点:1、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生殖器官。

2、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条件和场所。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回家问妈妈几个问题。

〔写在生物档案夹上〕①我是从哪儿来的?②妈妈怀孕时的感受。

③妈妈怀孕多少个月才生下我?教学过程:师:课前老师让大家问问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是怎么说的?生:妈妈说我是从大山里捡来的。

生:妈妈说我是从石头缝里刨出来的,爸爸说我是从肚脐眼里蹦出来的。

生:我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师:哪一个答案比较准确呢?那么,妈妈的肚子里怎么会有了你?你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样一天天长大的呢?这恐怕有些父母说不清楚的。

也有些父母认为生殖问题太敏感,而回避答复,这是不正确的。

其实,人的生殖同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相类似,也是由雌雄生殖细胞相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

通过这节课,你会知道人是怎么来到这个世上的。

回家后可以给父母讲讲,将来也可以给你的孩子讲讲。

师:大家互相观察,男女同学外观上有什么明显差异?生:〔答复略〕师:看看这两幅相片,猜猜哪个是小男孩,哪个是小女孩〔出示两张七八个月大的小孩相片〕。

小时候男孩、女孩外貌差异不大,人们主要靠什么确定其性别呢?生:〔答复略〕师:可见,男人和女人最本质的区别是生殖系统不一样,并且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异。

这是人的生殖系统正面图〔出示课件〕。

请大家仔细观察,明确各个结构的名称和主要功能,联想一下这些结构在身体上的位置,并试着填写侧面图,有能力的同学把第12页第2题做一做,也可以小组合作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说明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

3.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和尊重父母的情感意识。

教学重点
1.说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过程。

2.说明睾丸产生精子和卵巢产生卵子。

教学难点
说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描述胚胎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发育的条件和场所。

教学策略
学生一方面对人的生殖有一定的神秘感,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往往又怀有羞怯心情。

教师应当理解学生这样的心情,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引入方式。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男女生殖系统模型。

2.学生准备
回家问父母两个问题:
(1)人是怎样形成的?
(2)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出生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多媒体演示稿]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导入新课
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回去问自己父母两个问题,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你们的调查结果如何?
生:父母说等你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

生:他们说:“去、去、去,小孩子瞎问什么,把你的学习学好就行了。


教师:我从你们的结论中不难得出,家长大都闪烁其辞,不正面回答你们的问题。

其实,在我们读初中的时候,生殖系统的内容是被要求自学的。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当老师拿着男女生殖系统的挂图走进教室,我们全班同学的脸都是通红的,把头埋得很低很低,没有一个同学敢抬头。

这时,只听老师说:“请把你们的头抬起来,这是一门知识,它和学习别的学科没有什么区别。

”这句话至今在耳边回响。

想想在发达国家小学就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教育。

今天,能在你们读初一的时候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是我国近年来课程改革的一个大的举措。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这部分内容。

观察讨论过程
[多媒体展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纵剖图
师:学生4人一组,分别观察男女生殖系统模型和展示的多媒体纵剖图,注意观察时从产生生殖细胞的部位开始,按生殖细胞排出的路线进行识别。

观察、讨论并设计图表。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组设计的图表和讨论的结果。

(主要器官只填最重要的)
[多媒体演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表
师:同学们的图表填得非常好,那谁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说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女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呢?
生:因为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师: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影像资料,请同学们认真看看精子和卵子产生的部位和它们的排出路线。

[多媒体展示]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产生精子和卵子的部位和它们成熟后的排出路线
师:通过观看资料,你们已经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及组成非常了解了,那你们能不能回去再问父母两个问题:
1.母亲在怀自己时,身体有什么感受?
2.当母亲怀孕时,父亲都做了些什么?(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
[多媒体演示稿]一、受精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精子和卵子的图片
师:通过观察,看见了精子和卵子的形态,现在再看一段影像资料,注意边看边思考几个问题:(1)精子和卵子是在什么地方相遇的?(2)什么是受精作用?(3)精卵结合而成的细胞叫什么?
[多媒体演示]精卵结合的资料
师:哪一个小组讨论好了,请谈谈看法。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结论:精子和卵子相遇的地方是输卵管。

卵子和精子结合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精卵结合而成的细胞叫做受精卵。

[多媒体演示稿]二、胚胎发育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P6的图8—6,注意区别各时期胚胎的形态结构特征,了解发育的胚胎在子宫中的姿态,同时要注意启发学生观察胎儿与母体联系的纽带。

待学生观察完后让他们看一段影像资料。

[多媒体展示]精卵结合、胚胎发育、胎儿分娩的过程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1)新生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精卵结合后在什么地方发育?(3)为什么会有“十月怀胎”之说?(4)人是从什么地方分娩的?(5)母体是通过什么结构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6)从现在开始你觉得回家后应该做些什么?同学们观看完后就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新生命在精卵结合的瞬间就开始了,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再移到母亲的子宫里安家落户,胎儿在母体子宫中发育大约需要280d,故有“十月怀胎”的说法。

胎儿通过母体的阴道产出,母体是通过胎盘向胎儿提供营养物质的。

师: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我让你们回去问自己的父母那两个问题了吧?
生:懂了,我们除了在家里要多承担家务事、多关心父母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关心和尊重他人。

例如: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等等。

(情感意识得到体现)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于自己是怎样形成的,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出生的,都已经非常清楚了,那你们能不能回去告诉父母呢?
学生回答:(略)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是睾丸和卵巢,它们分别产生精子和卵子,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里相遇结合成受精卵,胚胎在母亲的子宫里发育,通过胎盘提供营养物质。

同学们要培养关心他人的情感意识。

作业
1.完成课后“自我评价”题目。

2.请同学们课后查找资料,搜集有关青春期发育、克隆方面的资料。

(为下节课做准备)
更多资源下载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