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

头翘起抬离床面 , 形似飞燕 ; 术后 4~6 周训练坐起后 , 佩戴腰 围 下床训 练站立 、 行走等 , 要循序渐进 , 不过度负重 , 适当地反复用
力, 以免造成螺钉疲劳断裂。
2 3 出 院指 导 . 在 出 院 前 患 者 需 要 再 摄 X 片 , 查 椎 弓 根 螺 检
定, 手术 目的是恢复伤椎 的高度及椎管的管径 , 解除脊髓神经 的 压 迫, 通过 内固定 重建脊 柱 的稳 定性 , 使患者 能早期行 功能锻
炼, 减少并发症 。为解决 老年爆裂性骨折 患者 内固定不牢 固及 复位后蛋壳样椎体 , 本科采用膨胀式椎 弓根 钉结合 w ̄ h 人工 it s 骨植入治疗 老年胸腰椎爆 裂性骨折 。膨胀式椎 弓根是由山东威 高公司生产 的, 由外空心螺钉加内螺栓两部分组成 , 出 人工
一
观察 , 引流管及伤 口渗血 的观察 , 饮食指导 , 防感染 , 预 预防并发 症, 功能锻炼 ; 出院指导。认 为成功 的手术是腰椎 间盘 突出症 治疗的 半 , 围手术期 的有效护理干预和功 能锻炼是预 防并发症的发 而 工作单位 :20 0 郴州市 4 30 收稿 日期: 1 一 4- 1 0 2 1 o 0
①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 注意血压有无明显波动 , 防止休克的 发 生。②注 意观察下肢 的知觉 和运动情况 。针对患者术前有不 同程度 反复 发作腰腿痛 , 沿坐骨神经行走的方向放射 , 咳嗽或用
力 大小 便 可使 疼 痛加 剧 等 症状 , 前 术 后 进 行 对 比观 察 , 结 疗 术 总 效 。 如有 下 肢麻 痛进 行性 加 重 , 下 肢 肌 力 减 弱 , 血 肿 压 迫 神 或 有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护理
卧床休息:术后24小时内尽量卧
01
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护理:术后应以清淡、易消
02
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03
避免感染 康复锻炼:术后根据医生建议进
04
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促进恢复
出院指导
出院后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
康复锻炼:根据 医生建议进行适
提高康复效果。
康复注意事项
保持正确的坐
1 姿和站姿,避 免长时间保持 同一姿势。
避免剧烈运动
2 和负重,以免 加重病情。
定期进行康复
3 训练,如腰部 肌肉锻炼、拉 伸等。
注意保暖,避
4 免受凉,以免 加重病情。
保持良好的生
5 活习惯,如充 足的睡眠、合 理的饮食等。
定期复查,及
6 时了解病情变 化,调整康复 方案。
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 间盘退行性改变、外伤、劳 损等因素引起的椎间盘纤维 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 根所导致的。
0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 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 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治疗过 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 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
发病原因
01 外伤:腰部受到外力撞击或扭伤,导致椎间盘损伤
小腿外侧放射
肌肉无力:下肢肌肉无 力,行走困难
感觉异常:下肢麻木、 刺痛、感觉减退
排便功能障碍:排便困 难、尿潴留等
运动障碍:腰部活动受 限,不能弯腰、转身等
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准备
01
详细了解手术方 案和注意事项
02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熬夜、
吸烟、饮酒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一)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后路髓核摘除术是骨科常用的一种有效术式,近期效果好。
为了降低术后复发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在患者手术前后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从2002年7月~2005年8月,我科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2例,其中男183例,女89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9岁;住院天数最长22天,最短7天,平均治疗时间15天。
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2麻醉及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在局麻加神经安定镇痛麻醉下或硬膜外麻醉下行“小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2围术期护理2.1术前护理2.1.1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大部分患者有焦虑、紧张情绪,为疾病的预后担忧,应关心体贴患者,了解其心理状态,并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提高对疾病的认识,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必要性,介绍手术成功病例,消除其紧张及焦虑情绪,使患者从心理上配合治疗及护理。
2.1.2按医嘱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如心电图、X线胸片、各种血检验、大小便标本化验。
行术区备皮、过敏试验,术前晚清洁灌肠,交代术前禁食、禁饮等,协助医生做好术前定位标志、X线检查。
2.1.3训练卧床排尿、排便习惯入院第一天即由主管护士向患者讲述训练卧床排尿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指导并督促患者练习卧床排尿,每日4~5次,同时请有经验的术后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认识到其重要性,主动配合训练。
2.1.4俯卧位训练为配合手术顺利进行,术前2~3日嘱患者作俯卧位训练,每天2~3次,每次40~60min,争取达到一次能卧1~2h。
2.2术后护理2.2.1体位术后卧硬板床,平卧2h后开始翻身与按摩,每2~3h呈轴线式翻身一次,保持腰椎的稳定,预防褥疮。
2.2.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48h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BP、R、P、血氧饱和度。
2.2.3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由于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术术中有可能损伤马尾神经或腰脊神经根或术后血肿压迫,因此术后要求严密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和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结果:通过护士细心地术前准备及精心的术后护理,提高了手术疗效和生存质量。
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患者的手术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在临床疾病中腰椎间盘较为常见,引发因素与腰椎间盘变性和纤维环破裂存在相关性,与此同时,该疾病在20-50岁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男性发病率同女性比对明显较高。
多数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会出现多种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有学者研究后指出[1],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临床和患者均有重要意义。
此研究分析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面对我院近2年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进行探究,以下为具体流程。
1 对象与方法1.1 基本信息此研究抽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其入院时间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15:5,最大年龄为57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年龄跨度经计算后为(38.7±6.2)岁,经调查后其病程均在4个月至5年之间不等。
所有患者均伴有以下症状,如:腰间部疼痛、腿痛以及下肢麻木等。
所有患者均对该实验知情,自愿参与调查后将知情同意书签署。
1.2 护理1.2.1术前护理:①心理疏通:就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其治疗周期较长,且容易出现反复,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担心手术治疗效果,产生焦虑、恐惧情绪。
因此,护理人员需对其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并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谈,对其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讲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知识、手术治疗方法、流程以及手术的重要意义。
在此期间,可以为患者播放相关视频,告知该病例均为我院治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树立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使依从性和配合度提升的同时患者不良情绪可以有效缓解。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护理

证 患 者 正 确 治 疗 与 康 复 具 有 重 要 作 用 . 2 1 心 理 护 理 :主 动 与 患 者 进 行 交谈 . 身 叩 背 、 止 肺 部 感 染 : 持 床 铺 干 燥 、 . 防 保 并 取 得 了较 好 的 效 果 。 现 将 护 理 体 会 总 耐 心解 释病 情 , 给患 者 以 鼓 励 , 定 患 者 平 整 , 者 皮 肤 清 洁 、 助 翻 身 、 时 按 稳 患 协 及 结报告如下 。 的情 绪 。 摩受压部位 ;有留置导尿者每 1 3更换 尿
文 献 出 版 社 . 9 6 5 9 19 : 3 . 3 何 丽 英 . 金 彩 魏 杰 , . 期 直 腿 抬 高 赵 等 早
训 练 对 腰 椎 问 盘 突 出 症 术 后 病 人 康 复 的
气 , 解压力 , 持床铺平整 , 缓 保 干燥 , 碎 临床 症 状 。 者 的 体会 , 手 术 是解 除椎 无 笔 是
生。
【 键 词 】 脑 出 血 ; 管 切 开 ; 部 感 染 ; 防 关 气 肺 预 【 图分类号】 R 7 . 中 4 36 【 献标识码 】 A 文
气 管 切 开 的 目的 是 便 于 清 除 呼 吸 道 龄 1  ̄ 3岁 , 均 4 . 58 平 93岁 。重 型 颅 脑 损 现 有 痰 痂 附 着 , 能 是 棉 签 清洗 不彻 底 , 可
人进 行 四肢 的床 上 早 期 活 动 。 功 能锻 炼 , 是 手术 成 功 的必 备 条 件 。 也
3 讨 论
参 考文 献
腰 M]第 北 腰椎 间 盘 突 出 症 是 在 椎 间 盘 退 变 的 1 胡 有 谷 .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 . 2版 .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一、定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因髓核突出的部位、大小、病程长短以及个体差异的不同而不同,主要临床表现有:1、腰部疼痛: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有这一症状。
腰痛可在有明确的扭伤或外伤后出现,也可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
腰痛的范围较广泛,但主要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时轻时重的钝痛为主,急性期可有撕裂样锐痛,平卧时疼痛可减轻,久站或弯腰活动时疼痛加重。
2、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跟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疼痛。
放射痛一般多发生于一侧下肢,即髓核突出的一侧。
少数中央型突出的患者可有双侧下肢放射痛,一般一侧轻、一侧重。
下肢放射痛的直接原因是突出物及其炎性代谢产物对神经根的刺激。
3、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下肢麻木的发作一般在疼痛减轻以后或相伴出现,其机制主要是突出物的机械压迫神经根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
麻木或感觉减退的区域与受累的神经根相对应。
下肢的感觉异常主要是发凉、患肢温度降低,尤以脚趾末端最为明显。
4、肌力减弱或瘫痪: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严峻时,可产生神经麻木而致肌肉气力减弱以至瘫痪。
这多为腰4-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麻木所致。
5、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时,可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加而加重腰腿痛的症状,在苏息一段工夫后又可行走,再走相同的距离又出现一样的症状。
这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继发地产生腰椎椎管局促,出现神经根炎,使症状加重。
3、医治1、非手术医治:包孕卧硬板床苏息,腰围制动保护,硬膜外封闭,口服或外用消炎止痛药物,脱水、牵引和针灸医治,活血化瘀的中西药物,腰背肌肉操演,局部热敷理疗等。
2、手术治疗:(1)有限手术:髓核溶解术和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
(2)开放手术:以后路手术为主,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规模及对神经压迫程度和是不是存在椎管局促等,可分为后路半板减压、全板减压及开窗减压植骨融合内牢固等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云南白药属 于中成药 的一种 , 其主要成分为三七 、 重楼 、 冰 片、 麝香等 , 具有 抗炎 、 解毒 消肿 、 化瘀 止血 、 活血止 痛 、 促 进生
长等作用 , 对跌打损伤 、 瘀血肿痛, 创伤出血疗效显著【 l _ 。 具体作
进压力性损伤部位 肉芽组织 的生 长 , 因敷料 与伤 口 组 织不 会粘
连, 避免 了传统无 菌敷料 因为 换药再次损 伤创 面 , 减 轻 了患 者 疼痛 , 促使伤 口快速 愈合 ( 一般采用零损伤 接敷料法 , 以防敷料 与皮肤粘连过紧 , 撕伤破损的皮肤。 动作要缓慢 , 以防加重 患者 的痛苦 ) 。 湿性敷料的主要成分 为羧 甲基纤维素钠 , 是 一种纤维 素类 物质 , 与云南 白药无药物 拮抗 性。湿性敷料 的价格虽然较 普通敷料 昂贵 , 但在 临床应用 中可 以减少 换药次数 , 减 轻患者
一鳓
伤患者皮肤。加强无菌操作, 做好手卫生的清洁消毒, 以防发生交 叉感染 , 加重疴 情。在伤 口生长时期 , 可适当保留敷料 3 d  ̄ 4 d , 甚 至7 d~1 0 d , 以促进伤 口肉芽组织的生长 , 加速创 面愈合 。
2 结果
一
窦船
坏死组织 , 保持创面湿度 ; 表层 为聚氨基 甲酸二脂半透膜 , 允许 氧气 和水蒸气通过 ; 不仅 具有较好 的透气性 , 还 能为伤 口提供 个 适宜的湿润环境 , 有 助于伤 口愈 合 ; 同时有效 地管理 伤 口 渗 出液 , 因被称 为保 护性 的半 透膜 , 具有 阻隔细菌的功能 , 遵循
沫。 具有强吸收液体 的能力 , 吸收液体后形成凝胶 , 可清除创 面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2019年文档资料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
1.2.2 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护理内容包括:①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如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测等,并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动作和腰背肌锻炼。
②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避免患者肢体出现过度屈伸问题,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够存在不适症状;对于仪器设备的安装最好置于患者头侧,确保手术过程中能够清楚观看到手术进程,并注意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变化。
③术后护理,手术后3天内,引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并要求患者加大抬腿角度;手术后3天后,引导患者进行屈膝、屈髋等运行,增加肌肉力量;手术后7天后,引导患者进行腰背部肌肉锻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护理满意率。
护理满意率为非常满意所占比例和满意所占比例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将本研究的数据均输入到SPSS20.0软件中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
料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