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解析

合集下载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给水管网课程的设计说明书,旨在对课程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划。

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在给水管网设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从事与给水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了解给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原则;•掌握给水管网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给水管网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课程内容3.1 基础知识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给水管网的概念和定义;•给水管网的组成;•给水管网的流量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压力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水质要求。

3.2 设计原则本课程将介绍给水管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给水管网的管径选择原则;•给水管网的泵站选型原则;•给水管网的阀门配置原则;•给水管网的消防水系统设计原则。

3.3 课程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操作和设计任务。

学生将要完成以下实践内容:•给水管网的水质检测操作;•给水管网的流量和压力测量操作;•给水管网的管道布置设计任务;•给水管网的压力计算和排气设计任务;•给水管网的泵站选型和配置设计任务。

4.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平时作业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实践操作报告等);•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设计报告成绩;•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现。

5. 资源需求为了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以下资源是必要的:•给水管网实验室:提供实践操作的场地和设备;•给水管网图纸和软件工具:用于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给水管网教材和参考书籍:作为学生学习和参考的资料。

6. 授课计划本课程将以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下是课程的大致安排:•第1-2周:介绍给水管网的基础知识;•第3-4周:讲解给水管网的设计原则;•第5-8周:进行实践操作和设计任务;•第9-10周:学生项目展示和评估。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3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3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3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课程设计基本资料一、课程设计目的二、设计要求三、设计资料四、设计依据第二章给水管网用水量计算第三章管网计算一、水源及水厂的位置确定二、管线布置原则三、输配水管渠布置的一般要求四、输水管的布置五、配水管网布置六、管网设计流量第四章管网校核一、最高日最高时管网平差及结果确定二、设计工况水力分析结果及控制点确定与节点水头调整。

三、泵站扬程设计与水塔高度设计第五章消防校核第一章课程设计基本资料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对中小城市给水管网的规范设计,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城镇水源的选择,管网的布置和管网的平差计算内容,同时培养使用规范和相关使用手册等综合能力。

二、设计要求(1)在设计过程中要应用所学有关知识,掌握城镇给水管网设计的方法和步骤;(2)在设计过程中要独立地分析与解决问题,增加独立工作的能力;(3)阅读熟悉有关手册、规范和资料;(4)逐步增加实际工程概念。

完成要求:1.绘制管网平面布置图。

2.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水力计算简图)。

三、设计资料某镇位于亚热带地区,2010年有人口18万人,城区面积18平方公里,至2020 年将发展为45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

它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县,工业不甚发达,目前已形成了建材、纺织、机械、食品、水产品加工、矿产品开发等一批支柱产业。

根据计划安排为发展工业生产,要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特别重视供水这个先导产业。

该镇位于昌江、乐安河交汇后的饶河之首,是一个古老的县城,南西二面临水,地形东北高,西南低,标高为12.00米--25.00米,地势较为平坦。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16.7℃--17.7℃,7、8月份为最高,平均达29.4℃,极端最高温度39.9℃,元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4.9℃,极端最低温度-8℃,年无霜期为273天,年降雨量1600毫米,4-6月为峰面雨季节,降雨量占全年50%以上。

管网设计说明书

管网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设计总说明1、设计要求:(1)进行给水管道系统及其附属构筑物的设计,并达到扩大初步设计的水平。

要求管道水头损失采用海曾—威廉公式进行计算(注明系数Ch 取值)0.05m ,大环为0.10m ,设计成果包括给水管道系统总图A1一张,给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A2一张。

(2)按完全分流制完成一座小城镇的排水管道工程设计,进行污水管道系统和雨水管道系统的设计计算,并达到扩大初步设计的水平。

设计成果包括污水、雨水管道系统总平面图A1一张,污水主干管的纵剖面图A2一张。

2设计资料(1)南方某小城镇规划总平面图一张,图中尺寸为实际尺寸,单位m ,图中标有等高线、水体、工厂分布及街坊道路、铁路布置等,用户要求最小服务水头20.00m 。

(2)城区人口分布见附表一。

(3)集中流量:火车站用水量 370 m 3/d ,均匀用水。

污水出口埋深2.00m , (4)医院用水量 260 m 3/d ,均匀用水,污水出口埋深2.00m 。

(5)工厂分三班制,生产污水经处理后可以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至市政管网。

详细资料见附表二。

出口埋深均为1.50m 。

(6)土壤无冰冻。

土质良好。

(7)水文资料:设计最高水位83.0 m ;设计最低水位65.2 m ;常水位 78.6 m 。

(8)夏季主风向:东南风。

冬季:北风。

(9)该市的地势如平面图所示,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3.5米。

(10)城区各类地面性质所占百分比如附表三。

(11)气温:最高温度38.8℃,最低-3.5℃。

(12)降雨强度公式:q =1930(1+0.58lgP)(t+9)0.66L/s ha 。

附 表 一:本次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地区是南方某小城镇,该地区自北向南倾斜,地形比较平坦,城区中部处有一条铁路将城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城区南部有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城区分为三个区域,设计人口约为12.2万人,用户要求的最小服务水头为20.00m。

此外,一区有2个工厂和1个火车站,二区有1个工厂,三区有1个医院和1个公园。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给水管网课程设计院系:延大创新建筑工程系班级:给水排水0801班姓名:张学强(29号)指导老师:辛亚娟设计说明书一.原始资料设计任务为陕西中部A县给水系统。

1.设计年限和规模:设计年限为2020年,主要服务对象为该城区人口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包括: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市政及消防用水,不考虑农业用水。

2.水文情况:本县地势较平缓,附近有地表水源,考虑城区发展及供水安全可靠,采用环状网的布置形式,管线遍布整个供水区,保证用户有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3.气象情况:该地区一年中各种风向出现的频率见远期规划图中的风向玫瑰图,冬季冰冻深度0.5米。

4.用水情况:城区2011年现状人口13.5万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5‰,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城区最高建筑物为六层(要求管网干管上最不利点最小服务水头为28.00米)。

消防时最低水压不小于10.00米。

要求供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无论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无特殊要求。

采用统一给水系统。

用水普及率为100 % 。

综合生活用水逐时变化表二.设计内容1.给水量定额确定(1)参照附表1(a)选用的居民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为240L/cap.d (2)工企业内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根据车间性质决定,一般车间采用每人每班25L,高温车间采用每人每班35L。

(3)浇洒街道用水量定额选用2.5L/m2.d。

浇洒绿地用水量定额为2 L/m2.d。

(4)参照附表3该城市同一时间内可能发生火灾2次,一次用水量为45L/S。

2.设计用水量计算(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用水、工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一)城市综合用水量计算:设计年限内人口为14.12万人,综合生活用水定额采用240L/cap d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Q1 :Q1=qNfQ1―—城市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m3/d;q――城市最高日综合用水量定额,L/(cap.d);N――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f――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所以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为:Q1=qNf=0.24*141200*100%=33888m3/d=392.22L/s(二)工业用水量计算工业生产用水2000+1000+600=3600m3/d=41.7L/s。

《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指导书

《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指导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指导书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给水排水教研室2015年12月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指导书班级学生姓名学号一、设计步骤:1、用水量计算(1)、确定用水量标准,计算城市最高日用水量。

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按城市分区用水量标准计算.工厂最高日生产用水量,按工厂性质、产品数量等分别计算,工厂用水量还包括工人在工作时生活用水量及班后淋浴用水量。

此外,还有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

加上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即得该城市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2)、计算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3)、计算消防时用水量。

2、供水系统方案选择(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3、管网定线根据选定的给水系统方案,进行配水管网定线。

管网布置采用环状管网和树状管网相结合的方式.4、清水池容积,水塔(或高地水池)容积计算。

5、管段设计流量计算(1)比流量计算采用长度比流量的方法进行计算。

分区用水量标准若不相同应分别计算比流量。

(2)节点流量计算先由比流量计算出沿线流量,再用沿线流量算出节点流量。

(3)进行流量分配①枝状网水流方向唯一,流量分配唯一,任一管段的流量等于以后所有节点流量总和。

②环状网流量分配有多种组合方案.基本原则:满足供水可靠性前提下,兼顾经济性。

注:此分配值是预分配,用来选择管径,真正值由平差结果定。

6、管网水力计算和平差计算:给水管网各管段直径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和经济流速来确定,按管段预分配流量和所选定的管径,查水力计算表,即可求得各管段的1000i,按h=iL计算各管段水头损失.管网平差采用哈代克罗斯法,通过平差计算确定管网的实际流量分配,并计算相应的水头损失。

平差计算采用列表形式,并以平差计算简图的形式标识平差计算过程中的流量分配变化和校正流量大小方向。

对供水方案的除了进行最大用水时管网平差之外,还需要进行消防校核平差及事故校核。

7、水泵扬程和水塔高度计算。

由管网的控制点开始,按相应的计算条件(最高时、消防时、事故时等),经管网推算到二级泵站,求出水泵的总扬程及供水总流量.8、节点水压标高计算。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前言水是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科学用水和排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内容之一。

特别是在近代历史中,随着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程式化进程,给水排水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和工农业科技与生产发展的基础保障。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排除废水的设施的总称。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尤其是在面临全球水资源极其缺乏的今天,给排水管网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城市给排水系统在新的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看似平凡的规划设计却有着不平凡的现实意义,在满足规范和其它技术要求的条件下,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科学规划设计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课程设计是学习计划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对前期所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

通过课程设计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我们走向实际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为玉树囊谦县香达镇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

整个设计包括三大部分: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

给水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管网的定线、流量的设计计算、清水池容积的确定、管网的水力计算、管网平差和消防校核。

排水管网设计主要包括排水管网定线、设计流量计算和设计水力计算。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4)第二章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6)2.1给水管网的设计说明 (6)2.1.1 给水系统的类型 (6)2.1.2 给水管网布置的影响因素 (6)2.1.3 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7)2.1.4 配水管网布置 (7)2.2给水管网设计计算 (8)2.2.1 设计用水量的组成 (8)2.2.2 设计用水量的计算 (8)2.2.3 管网水力计算 (12)2.3二级泵站的设计 (20)2.3.1 水泵选型的原则 (20)2.3.2 二级泵站流量计算 (21)2.3.3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21)2.3.4 水泵校核 (22)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与计算 (23)3.1排水系统的体制及其选择 (23)3.2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4)3.3污水管网的布置 (24)3.4污水管道系统的设计 (24)3.4.1 污水管道的定线 (24)3.4.2 控制点的确定 (25)3.4.3 污水管道系统设计参数 (25)3.4.4 污水管道上的主要构筑物 (26)3.5污水管道系统水力计算 (27)3.5.1 污水流量的计算 (27)3.5.2 集中流量计算 (27)3.5.3 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 (27)3.5.4 污水管道水力计算 (29)3.6管道平面图及剖面图的绘制 (31)3.6.1 管道平面图的绘制 (34)3.6.2 管道剖面图的绘制 (35)结论 (35)总结与体会 (36)参考文献 (37)第一章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囊谦县香达镇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太理)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太理)

《城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给排水姓名:学号:时间:2016年1月《城市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设计题目 (2)二.原始资料 (2)三.工程概述 (3)四.城市用水量确定 (4)五.给水系统方案选择 (9)六.管网定线 (10)七.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13)八.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17)九.管网平差 (17)十.水泵扬程确定 (32)十一.节点水压标高确定 (33)十二.管道剖面图绘制 (35)十三.结语 (35)一、设计题目:L市给水管网初步设计二、原始资料:1、条件图:1:5000城市平面图2、城区总人口:11.2万人;城市总面积:320.07公顷,城市人口密度:350人/公顷;3、城市居住房屋的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和淋浴设备;4、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为:5层5、工业用水情况:城市中有两个工业企业,其位置见城市平面图(1)企业甲:3班制(0-8,8-16,16-24),冷车间3000人/d,热车间2700人/d,淋浴1500人/班,生产用水量4000m3/d;(2)企业乙:2班制(8-16,16-24),冷车间2400人/d,热车间2000人/d,淋浴2100人/班,生产用水量3700m3/d;6、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城市土壤种类:轻质压粘土;地下水位深度:6.0米;冰冻线深度:1.2米。

7、水源取自城市河流的上游。

8、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及时变化系数。

时变化系数:Kh=1.82;城市用水量变化系数曲线如下图所示三.工程概述L市是一个位于二分区,总人口为11.2万的中小型城市,地势比较平坦,整个城区的地势差大约为14m。

东北外侧通过一条高速公路,城市内中下部有一条自西向东的河流,水量充沛,水质良好,经严格的勘测和试验,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将净水厂设在城区外、靠近河流上游的合适位置。

该城市整体形态为矩形,街区布置比较均匀,划分面积相差不大。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广东省某城市的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二、原始资料: 1.条件图:1:5000 城市平面图
87 85 84 83
工厂 工厂II
公园
2.城市各区密度: Ⅰ区 13.2 万人 3.城市居住房中的卫生设备情况: Ⅰ区:室内卫生设备情况(有给水、排水、沐浴) 4.城市中房屋的平均层数: Ⅰ区 6 层; 5.工业用水情况: 城市中有下列工业企业,其位置在城市平面图; 3 (1)Ⅰ厂,生产用水量 4000 米 /天。 工人总数 3000 人,分 3 班工作,热车间占 25%, 第一班 1000 人,使用沐浴者 500 人;其中热车间 300 人 第二班 1000 人,使用沐浴者 500 人;其中热车间 300 人 第三班 1000 人,使用沐浴者 500 人;其中热车间 300 人
3.1.4 全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按逐时用水量计算表,绘制最高时用水量变化曲线,依此确定二泵站的供水曲线。
占最 高日 用水 量百 分数 (%) 3 2 1
1 2
时间( )
城市用水量变化曲线
1-用水量变化曲线; 2-二级泵站设计供水线
二泵站根据用水情况确定为二级工作制,一泵站采用一级均匀供水。 根据全市逐时用水量变化表得出的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百分比, 可确定一、 二级泵站的 供水曲线。通过列表计算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可确定是否需设水塔。
m3 ;
W 2 ——消防用水量, m 3 ,居住区和工厂可按 2h 火灾延续时间的消防用水量计算; W 3 ——水厂冲洗滤池和排泥等生产用水量 m 3 ,等于最高日用水量的 5%~10%;本设计 采用 5%; W4——安全水量,m 。本设计为清水池取规则容积参数。
3
W1 10.28%Qd 10.28% 5.548812 104 5704.18m3 W2 2 2 65 10 3 3600 936m3 W3 5%Qd 5% 5.5488 10 4 2774.41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水管网设计说明书目录1总论 ......................................................................................................................... - 3 -1.1设计任务及要求................................................................................................................................................ - 3 -1.1.1设计任务 .................................................................................................................................................. - 3 -1.1.2设计要求 .................................................................................................................................................. - 3 -1.1.3设计依据 .................................................................................................................................................. - 3 -(1)标准规范 ................................................................................................................................................... - 3 -(2)甲方提供资料 ........................................................................................................................................... - 3 -1.2设计原始资料.................................................................................................................................................... - 4 -1.2.1县城概况 .................................................................................................................................................. - 4 -(1)自然概况 ................................................................................................................................................... - 4 -(2)水文地质 ................................................................................................................................................... - 4 -(3)气候现象 ................................................................................................................................................... - 4 -(4)水系及水资源 ........................................................................................................................................... - 5 -(5)地震 ........................................................................................................................................................... - 5 -1.2.2工程概况 .................................................................................................................................................. - 5 -2工程规模 .................................................................................................................. - 6 -2.1用水量预测........................................................................................................................................................ - 6 -2.2工程规模 ........................................................................................................................................................... - 7 -2.2.1总水量 ...................................................................................................................................................... - 7 -2.2.2工程范围 .................................................................................................................................................. - 7 -3管网设计 .................................................................................................................. - 7 -3.1管线布置原则.................................................................................................................................................... - 7 -3.2设计公式及参数原则........................................................................................................................................ - 8 -3.3平差计算 ........................................................................................................................................................... - 9 -3.3.1平差计算的必要性................................................................................................................................... - 9 -3.3.2流量分类 .................................................................................................................................................. - 9 -3.3.3 流量分配原则 ....................................................................................................................................... - 10 -3.3.4 消防校核 ................................................................................................................................................ - 11 -3.3.5 事故校核 ................................................................................................................................................ - 11 -3.3.6反算水源压力管网平差计算书平差基本数据.................................................................................... - 11 -3.3.7消防校核 ................................................................................................................................................ - 14 -3.3.8 事故校核 ............................................................................................................................................... - 18 -4 某市排水管道设计................................................................................................. - 21 -4.1选用某一条路进行污水管路设计,如图中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