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合集下载

病虫害的检疫与防治

病虫害的检疫与防治

02
病虫害防治
预防措施
建立病虫害监测系统
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 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植物检疫
农业防治
通过合理的轮作、施肥、灌溉等农业 措施,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 虫害的发生。
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防 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
治理方法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 行病虫害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
检疫方法
直观检查
通过肉眼观察或简单工具检查植物、动物或 植物产品表面是否有病虫害症状。
显微镜检查
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动物或植物产品内部 的病虫害症状。
化学分析
对植物、动物或植物产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检测是否含有病虫害的化学物质。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DNA条形码等,对 病虫害进行鉴定和分类。
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视,逐步完善了防治体系,
加强了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面临的挑战
病虫害抗药性增强
01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病虫害抗药性不断增强,给防治工作带
来很大困难。
防治技术有待提高
02
虽然现有的防治手段多样化,但防治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尤
其是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面。
防治意识有待加强
03
部分农民对病虫害防治的意识不强,缺乏科学防治知识和技能
,导致防治效果不佳。
发展前景与展望
加强科研投入
未来应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 创新,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鼓励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 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防治意识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提高农民对病虫害防治的 认识和技能水平。

植物的病虫害与防治

植物的病虫害与防治

植物的病虫害与防治随着农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植物的病虫害防治越来越重视。

病虫害不仅会对植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研究植物病虫害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病虫害的类型、原因以及常见的防治方法入手,讨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一、病虫害的类型植物病虫害可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以及昆虫害四类。

真菌病害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如霜霉病、黑斑病等。

细菌病害常见的有炭疽病和细菌性溃疡病。

病毒病害可能引起植物叶片变黄、畸形等症状。

昆虫害包括蚜虫、飞虱等,它们会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二、病虫害的原因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播途径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例如,病毒病害通常通过飞虫传播,细菌病害可能通过种子、土壤等途径传播。

其次,环境条件也会影响病虫害的产生。

例如,高温多湿的气候有利于真菌的繁殖,从而导致真菌病害的爆发。

最后,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也与病虫害的产生有关。

一些遗传上易感的植株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三、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了有效地防治植物病虫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首先,选择抗病虫品种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通过培育具有抗病虫能力的品种,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其次,合理施肥和灌溉是预防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植物在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供应下更能抵御病虫害的攻击。

此外,定期巡视田间,及时移除受害植株,清除病虫害源也是有效的防治手段。

最后,化学防治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农药在使用过程中要遵循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总结起来,植物的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它对植物健康和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了解病虫害的类型和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应用,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园艺学实验报告

园艺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园艺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二、实验目的1. 学习园艺植物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方法。

2. 掌握常用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解决实际园艺生产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四、实验地点园艺实验室五、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番茄、黄瓜、茄子2. 实验工具:放大镜、剪刀、显微镜、农药喷雾器3. 实验药品:代森锰锌、多菌灵、乐果、敌敌畏六、实验步骤1. 观察植物症状(1)仔细观察番茄、黄瓜、茄子植株,记录叶片、果实、茎蔓等部位的异常症状。

(2)将症状图片与园艺植物病害图谱进行对比,初步判断病害种类。

2. 采集病样(1)采集疑似病害的叶片、果实等病样。

(2)对病样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处理。

3. 显微镜观察(1)使用显微镜观察病样,观察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2)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进一步确定病害种类。

4. 病虫害诊断(1)根据观察到的症状、显微镜观察结果,确定病害种类。

(2)对病害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如气候、土壤、栽培管理等。

5. 防治措施(1)根据病害种类,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2)按照农药使用说明,配制农药溶液。

(3)使用农药喷雾器对植株进行均匀喷洒。

6. 观察防治效果(1)在喷洒农药后,定期观察植株病情变化。

(2)记录防治效果,分析防治方法的有效性。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病害种类(1)番茄:叶霉病、早疫病(2)黄瓜:霜霉病、白粉病(3)茄子:褐纹病、灰霉病2. 防治效果(1)叶霉病:采用多菌灵防治,防治效果良好。

(2)早疫病:采用代森锰锌防治,防治效果良好。

(3)霜霉病:采用乐果防治,防治效果一般。

(4)白粉病:采用多菌灵防治,防治效果良好。

(5)褐纹病:采用敌敌畏防治,防治效果良好。

(6)灰霉病:采用代森锰锌防治,防治效果良好。

八、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园艺植物病虫害的识别、诊断与防治方法。

2. 了解了常用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了解决实际园艺生产问题的能力。

植物保护实验报告(3篇)

植物保护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园艺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

2. 熟悉常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原理: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识别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危害。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植物病虫害的形态、症状和病原体,学习识别病虫害的方法,并掌握防治技术。

实验材料:1. 病虫害样本:菜粉蝶、蝗虫、直翅目、鞘翅目等。

2. 植物叶片:小麦、玉米、水稻等。

3. 实验仪器:显微镜、解剖镜、培养皿、镊子、剪刀等。

实验步骤:一、病虫害识别1. 观察菜粉蝶、蝗虫等昆虫的外部形态,记录其形态特征。

2. 观察植物叶片的病斑、虫害症状,记录症状特征。

3. 利用显微镜观察病原体,如真菌、细菌等。

二、病虫害防治1. 根据病虫害的识别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

3. 观察防治效果,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病虫害识别结果1. 菜粉蝶:体长15-20毫米,翅面有白色斑纹,幼虫为绿色,以叶肉为食。

2. 蝗虫:体长20-30毫米,体色为绿色或黄褐色,以禾本科植物叶片为食。

3. 直翅目:体长10-20毫米,体色为黄褐色或绿色,以农作物根部为食。

4. 鞘翅目:体长5-10毫米,体色为黑色或棕色,以农作物叶片为食。

5. 植物叶片病虫害:小麦白粉病、玉米矮花叶病、水稻纹枯病等。

二、病虫害防治结果1. 菜粉蝶:采用生物防治,利用瓢虫等天敌进行捕食。

2. 蝗虫:采用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3. 直翅目:采用物理防治,利用捕虫网进行捕捉。

4. 鞘翅目:采用生物防治,利用寄生蜂等天敌进行防治。

5. 植物叶片病虫害:采用化学防治,使用农药进行喷洒。

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熟悉了常用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完整版)病虫害防治措施

(完整版)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病虫害的分类:1、病虫害分为病害和虫害,病害又分为由霉菌惹起的病如白粉病,由细菌惹起的病如根腐病,由病毒惹起的病如花叶病。

虫害又分为食害型害虫和吸汁型害虫。

掌握它们的习惯,是除去或消灭病虫害的根本。

2、植物保护:(1)采用无毒种子(2)对种植土壤进行消毒(3)保护天敌(4)发生病虫害时提前治理(5)人工捕捉害虫(6)干净环境、除去杂草(7)优异的种植管理(二)、病害诊断:1、发生在叶和花上的病害(1)霜毒病(白粉病)病症和特色:新芽、嫩叶、花梗上面像涂了一层面粉相同,长出好多白色的霉菌,叶子枯败扭曲。

易发病植物:紫薇、七里香、大丽花、菊花、蔷薇科等;发生时期:一般发生在 4-10 月,高温时期或夜间湿度大时,病菌易传染延长。

防治措施:不能够过多施肥,初发生时,喷洒托布津、百菌清, 10天左右喷洒一次,连续 2-3 次。

(2)煤烟菌(煤灰毒病)病症和特色:煤烟病主要发生在叶上,严重时传染到枝和干上。

煤烟病就像煤烟熏过似得,枝叶发黑特别脏。

煤烟病是蚜虫、蚧虫等吸汁型害虫排出的液体为营养而生殖的一种病。

易发病植物:枫树、松树、顶峰榕、扶桑等;发生时期:全年;防治措施:消灭蚜虫、蚧虫等害虫,喷洒杀菌剂防治。

(3)锈病病症和特色:由白色病斑逐渐变成橙黄色或黑褐色病状斑,流传铁锈色粉状孢子,感病植株叶面上有铁锈。

易发病植物:石竹、圆柏、梅花、杜鹃、马尼拉草等;发生时期: 4-10 月,草类 3-5 月及 9-11 月;防治措施:在初发期喷洒专用杀菌剂,冬季喷洒 1-2 次石灰硫磺合剂,发病后喷洒百菌清有必然收效。

(4)斑点病(包括黑斑病、褐斑病等)病症和特色:这些病的大小病斑都是斑点状,严重时叶子枯败、早落,病原菌是锈菌。

易发病植物:山茶、紫薇、杜鹃、栀子花、月季等;发生时期: 4-10 月,特别是初夏多雨季节简单发病;防治措施:1)发现病叶马上剪掉2)不能够直接往叶子上浇水3)经常修剪保持通风透光4)初发病时喷洒杀菌剂2、发生在植物的局部或整株异常病害(1)花叶病(萎缩病)病症和特色:植物一旦得了花叶病,整株格外矮小,叶子和花瓣上出现深浅不相同的花斑,并皱皱巴巴地萎缩着,叶子上长满斑点,树木得了花叶病一般不会出现很严重的症状,山茶、茶梅等得了花叶病,叶子上出现花斑,反而更加可贵。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一、植物病虫害的定义及分类
1.1 植物病害的定义及特征
1.2 植物虫害的定义及特征
1.3 植物病虫害的分类和常见病虫害种类介绍
二、植物病原体的类型及传播方式
2.1 植物病原体的类型及特征
2.2 植物病原体的传播方式及预防措施
三、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机理
3.1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因素
3.2 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
3.3 植物病虫害的天敌和天敌的作用
四、植物病虫害的预防与防治策略
4.1 植物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4.2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4.3 环境友好型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五、植物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
5.1 植物病虫害监测与监控
5.2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5.3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管理体系
附件:
1.图表:植物病虫害常见种类及其特征
2.表格:植物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3.实验数据:植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效果对比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农业法:指规定农业行为的法律法规。

2.植物保护法:指用以保护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以及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免受植物病虫害威胁的法律法规。

3.农药:指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化学药剂。

附件:
1.图表:植物病虫害常见种类及其特征
2.表格:植物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3.实验数据:植物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效果对比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农业法:指规定农业行为的法律法规。

2.植物保护法:指用以保护农作物、园艺作物、林木以及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免受植物病虫害威胁的法律法规。

3.农药:指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化学药剂。

植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大全

植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大全

植物病虫害诊断及防治大全(留着珍藏,慢慢看)1、成片发有机肥害:有机粪肥在腐熟发酵过程中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引起烧根,僵苗不阿发,叶片畸形,严重时蔬菜逐渐萎蔫枯死。

无机肥害: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溶液浓度高,土壤中水势降低,导致根系中的水分倒流进土壤,也就是根系吸水困难,进而出现肥害,俗称“烧苗”。

沤根:由于土壤温度低、湿度大等因素导致根部不发新根或不定根,根皮发锈后腐烂,致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叶缘枯焦;严重时,成片干枯,似缺素症。

缺水:由于土壤中含水量过少或高温过强的蒸腾作用而导致蔬菜暂时缺水萎蔫,若及时补水,则可恢复正常。

高温障碍:果实上发生日灼,初期受害果实表皮呈灰白色革质状,表面变薄、皱缩,细胞组织坏死、发硬,好像被开水烫过一样;花芽分化差,雌花数量明显少,开花节位提高,有些甚至直接没有雌花;畸形果多,西葫芦、黄瓜等极易出现把长、嘴尖、大头等畸形瓜或者色泽不好等问题,降低或失去商品价值。

低温障碍:植株遭受寒害或冷害,造成连片症状。

顶芽受冻,生长点遭危害,顶芽冻死,生长停止;叶片受冻,边缘上卷,失绿,甚至发黄或发白,严重时干枯,叶柄和茎杆部位在冻害初期常常出现紫红色,严重时变黑枯死;果实受冻,通常会出现着色不均匀、畸形果和心腐果,茄果类蔬菜还会出现僵果;根系受冻,生长停止,并逐渐变黄甚至死亡,阻碍了养分和水分的正常吸收,造成营养缺乏。

温室气害:由酸性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气体)或碱性气体(氨气等气体)造成的萎蔫、变色、坏死等症状,通常是由于不恰当施肥造成。

温室、大棚内有害气体的检测一般以检测棚室露滴作出判断。

露滴酸碱度的检测通常在早晨换气前取样进行,检测方法可用精密pH试纸,根据露滴pH的检测结果,判断气体的种类及伤害程度。

如pH值为4.6以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严重超标。

药害:一般药害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药害是在喷药后几小时至3-4 天出现,如烧伤、凋萎、落叶、落花、落果,幼嫩组织上出现斑点,如褐斑、黄斑、网斑等,在生长中较常见。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常见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VS
农业防治的具体措施包括:选择抗病 性强的品种、合理轮作、深耕细作、 科学施肥、适度灌溉等。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 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植物病虫害 的方法。
生物防治的具体措施包括:利用天敌 昆虫控制害虫、利用病原微生物控制 病害、利用农用抗生素控制病害等。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农药来控制植物病虫害 的方法。
品质下降
植物感染病虫害后,果实 、花朵等品质会受到影响 ,如出现畸形、色泽不均 等问题。
02
常见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叶部病害
叶斑病
叶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 颜色通常为灰褐色或深褐色。防 治方法包括清除病叶、加强通风 、喷洒杀菌剂等。
锈病
叶面出现黄色或橙色的斑点,并 伴有锈色粉末状物。防治方法包 括选择抗病品种、减少氮肥施用 、喷洒杀菌剂等。
蛀干害虫
蛀干害虫是指那些危害植物茎干的害虫,如天牛、吉丁虫等。
防治方法:可以使用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进行防治。同时,加强植物检疫和农业措施也是预防 的重要手段。
04
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耕作、施肥、 灌溉和除草等农业措施,改善植物的 生长环境,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从 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病毒病害
花叶病
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花斑,严重时叶片皱缩、畸形。防治方法包括加强蚜虫和飞虱的防治、使用抗病品种、加强 管理等。
蕨叶病
叶片细长、扭曲,严重时叶片呈蕨叶状。防治方法包括加强蚜虫和飞虱的防治、使用抗病品种、加强管理等。
03
常见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刺吸式害虫
刺吸式害虫是指那些以刺、吸等方式 危害植物的害虫,如蚜虫、叶蝉、粉 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概述一、园林害虫概述(一)害虫危害植物方式和危害性1.食叶将园林植物叶片吃光、吃花,轻者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重者可造成园林植物生长势衰弱,甚至死亡。

2.刺吸以针状口器刺入植物体吸取植物汁液,有的造成植物叶片卷曲、黄叶、焦叶,有的引起枝条枯死,严重时使树势衰弱,可引发次生害虫侵入,造成植物死亡。

刺吸害虫还是某些病原物的传媒体。

1.蛀食以咀嚼方式钻入植物体内啃食植物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等,直接切断植物输导组织,造成园林植物枯枝干杈,严重的,甚至整株枯死。

2.咬根、茎3.以咀嚼方式在地下或贴近地表咬断糼嫩根茎或啃食根皮,影响植物生长,严重时可造成植物枯死。

4.产卵某些昆虫在产卵器插入树木枝条产下大量的卵,破坏树木的输导组织,造成枝条枯死。

6.排泄刺吸害虫在危害植物时的分泌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能引起某些植物发生煤污病。

(二)检查园林植物害虫的常用方法1.看虫粪、虫孔食叶害虫、蛀食害虫在危害植物时都要排粪便,如槐尺蠖、刺蛾、侧柏毒蛾等食叶害虫在吃叶子时排出一粒粒虫粪。

通过检查树下地面上有无虫粪就能知道树上是否有虫子。

一般情况下,虫粪粒小则虫体小,虫粪粒大说明虫体较大;虫粪粒数量少,虫子量少,虫粪粒数量多,虫子量多。

另外,蛀食害虫,如光肩星天牛、木蠹蛾等危害树木时,向树体外排出粪屑,并挂在树木被害处或落在树下,很容易发现。

通过检查树木有无虫粪或虫孔,可以发现有无害虫。

虫孔与虫粪多少能说明树上发生的虫量多少。

2.看排泄物刺吸害虫在危害树木的排泄物不是固体物而是呈液体状,如蚜虫、介壳虫、斑衣蜡蝉等在危害树木时排出大量“虫尿”落在地面或树木枝干、叶面上,甚至洒在停在树下的车上,像洒了废机油一样。

因此,通过检查地面、树叶、枝干上有无废机油样污染物可以及时发现树上有无刺吸害虫。

3.看被害状一般情况下,害虫危害园林植物,就会出现被害状。

如食叶害虫危害植物,受害叶就会出现被啃或被吃等症状;刺吸害虫会引起受害叶卷曲或小枝枯死,或部分枝叶发黄、生长不良等情况;蛀食害虫危害,被害处以上枝叶很快呈现生长萎蔫或叶片形成鲜明对比;同样,地下害虫危害植物后,其植株地上部也有明显表现。

只要勤观察,勤检查就会很快发现害虫的危害。

4.查虫卵有很多园林害虫在产卵时有明显的特征,抓住这些就能及时发现并消灭害虫。

如天幕毛虫将卵环状产在小枝上,冬季非常容易看到;又如斑衣蜡蝉的卵块、舞毒蛾的卵块、杨扇舟蛾的卵块、松蚜的卵粒等都是发现害虫的重要依据。

5.拍枝叶拍枝叶是检查松柏、侧柏或龙柏树上是否有红蜘蛛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只要将枝叶在白纸上拍一拍,然后可看到白纸上是否有蜘蛛及数量多少。

6.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检查害虫的一种较科学的方法,工作量较大。

通常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植株或地点进行细致调查。

根据抽样调查取得的数据确定防治措施。

二、病害概述(一)园林植物病害的危害性1.危害叶片、新梢可造成叶片部分或整片叶子出现斑点、坏死、焦叶、干枯,影响生长和观赏。

如月季黑斑病、毛白杨锈病、白粉病等。

2.危害根、枝干皮层引起树木的根或枝干皮层腐烂,造成输导组织死亡,导致枝干甚至整株植物枯死。

如立枯病、腐烂病、紫纹羽病、柳树根朽病等3.危害根系、根茎或主干由于生物的侵入和刺激,造成各种样肿瘤,消耗植物营养,破坏植物吸收。

如线虫病、根癌病等。

4.危害根茎维管束,造成植物萎蔫或枯死病原物侵入植物维管束,直接引起植物萎蔫、枯死。

如枯萎病5.危害整株植物病原物侵入植株,引起各种各样的畸形、丛枝等,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死亡。

如枣疯病、泡桐丛枝病等。

6.低温危害可直接造成部分植物在越冬时抽梢、冻裂,甚至死亡。

如毛白杨破肚子病等。

7.盐害北方城市冬季雪后撒盐或融雪剂对行道树危害较大,严重时可造成行道树的死亡。

(二)检查园林植物病害的方法园林植物病害种类很多,按其病原可将病害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传染性病害,其病原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

二类是非传染性病害,其病原有温度过高或过低、水分过多或过少、土壤透气不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药害及空气污染等不利环境条件。

检查、及时发现病害对控制和防治病害的大发生十分重要。

常用的方法有:1.检查叶片上出现斑点一般周围有轮廓,比较规则,后期上面又生出黑色颗粒状物,这时再切片用显微镜检查。

叶片细胞里有菌丝体或子实体,为传染性叶斑病,根据子实体特征再鉴定为哪一种。

病斑不规则,轮廓不清,大小不一,查无病菌的则为非传染病斑。

传染性病斑在一般情况下,干燥的多为真菌侵害所致。

斑上有溢出的脓状物,病变组织一般有特殊臭味,多为细菌侵害所致。

2.看叶片正面生出白粉物多为白粉病或霜霉病。

白粉病在叶片上多呈片状,霜霉病则多呈颗粒状。

如黄栌白粉病、葡萄霜霉病。

叶片背面(或正面)生出黄色粉状物,多为锈病。

如毛白杨锈病、玫瑰锈病、瓦巴斯草锈病等。

3.检查叶片黄绿相间或皱缩变小、节间变短、丛枝、植株矮小情况出现上述情况多为病毒所引起。

叶片黄化,整株或局部叶片均匀褪绿,进一步白化,一般由类菌质体或生理原因引起。

如翠菊黄化病等。

4.观察阔叶树的枝叶枯黄或萎蔫(1)如果是整株或整枝的,先检查有没有害虫,再取下萎蔫枝条,检查其维管束和皮层下木质部,如发现有变色病斑,则多是真菌引起的导管病害,影响水分输送造成;如果没有变色病斑,可能是由于茎基部或根部腐烂病或土壤气候条件不好所造成的非传染性病害。

(2)如果出现部分叶片尖端焦边或整个叶片焦边,再观察其发展,看是否生出黑点,检查有无病菌,如果发现整株叶片很快都焦尖或焦边,则多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所引起。

5.检查松树的针叶枯黄如果先由各处少量叶子开始,夏季逐渐传染扩大,到秋季又在病叶上生出隔段,上生黑点的则多为针枯病,很快整枝整株全部针叶焦枯或枯黄半截,或者当年生针叶都枯黄半截的,则多为土壤、气候等条件所引起。

6.辨别树木花卉干、茎皮层起泡、流水、腐烂情况局部细胞坏死多为腐烂病,后期在病斑上生出黑色颗粒状小点,遇雨生出黄色丝状物的,多为真菌引起的腐烂病,只起泡流水,病斑扩展不太大,病斑上还生黑点的,多为真菌引起的溃疡病,如杨柳腐烂病和溃疡病。

树皮坏死,木质部变色腐朽,病部后期生出病菌的子实体(木耳等),是由真菌中担子菌所引起的树木腐朽病。

草本花卉茎部出现不规则的变色斑,发展较快,造成植株枯黄或萎蔫的多为疫病。

7.检查树木根部皮层病变情况,如根部皮层产生腐烂、易剥落的多为紫纹羽病、白纹羽病或根朽病等;前者根上有紫色菌丝层;白纹羽病有白色菌丝层;后期病部生出病菌的子实体(蘑菇等)的多为根朽病,根部长瘤子,表皮粗糙的,多为根癌肿病。

幼苗根际处变色下陷,造成幼苗死亡的,多为幼苗立枯病。

一些花卉根部生有许多与根颜色相似的小瘤子,多为根结线虫病,如小叶黄杨根结线虫病。

地下根茎、鳞茎、球茎、块根等细胞坏死腐烂的,如表面较干燥,后期皱缩的,多为真菌危害所臻如有溢脓和软化的,多为细菌危害所致。

前者如唐菖蒲干腐病,后者如鸢尾细菌性软腐病。

8.检查树干树枝流脂流胶其原因较复杂,一般由真菌、细菌、昆虫或生理原因引起。

如雪松流灰白色树脂、油松流灰白色松脂(与生理和树蜂产卵有关)、栾树春天流树液(与天牛、木蠹蛾危害有关)、毛白杨树干破裂流水(与早春温差、树干生长不匀称有关)、合欢流黑色胶(是由吉丁虫危害引起)等。

9.观察树木小枝枯梢枝梢从顶端向下枯死,多由真菌或生理原因引起,前者一般先从星星点点的枝梢开始,发展起来有个过程,如柏树赤枯病等,后者一般是一发病就大部或全部枝梢出问题,而且发展较快。

10.辨认叶片、枝或果上出现斑点病斑上常有轮排列的突破病部表皮的小黑点,由真菌引起,如小叶黄杨炭疽病、兰花炭疽病等。

11.检查花瓣上出现斑点并见有发展,沾污花瓣,花朵下垂,为真菌引起的花腐病。

三、螨类概述螨类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俗称“红蜘蛛”红蜘蛛是园林植物上一类重要的刺吸式有害生物,特别是在干旱、高温季节,繁殖快、危害重,能造成很多重要的观赏植物叶片发黄、干枯、焦叶,落叶。

红蜘蛛以卵或成螨在植株上、落叶里、土缝等处越冬。

一年可繁殖10多代,条件合适时,5—6天可完成1代。

四、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一)综合治理概念和特点病虫害防治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考虑到有害生物的种群动态和与之相关的环境关系,尽可能协调地运用的技术和方法,使有害生物种群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综合治理有两大特点。

其一是它容许一部分害虫存在,这些害虫为天敌提供了必要的食物。

其二是强调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天敌的作用。

综合治理的原则:1.经济、安全、简易、有效对植物、天敌、人畜等,不致发生药害和中毒事故。

既要考虑节约用钱、简单易行,又要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协调措施、减少矛盾化学防治常常会杀伤天敌,这就要求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达到既防治害虫,又保护天敌的目的。

3.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各种防治措施各有长短,综合治理就是要使各种措施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有机地结合起来。

4.力求兼治,化繁为简自然情况下,各种病虫害往往混合发生,在防治时,应全面考虑,适当进行药剂搭配,选择合适的时机,力求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几种病虫的目的。

5.要有全局观念综合治理要从园林业全局出发,要考虑生态环境,以预防为主。

(二)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方法1.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是国家或地方行政机关通过颁布法规禁止或限制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将一些危险性极大的害虫、病菌、杂草等随着种子、苗木及其植物产品在引进、输出中传播蔓延,对传人的要就地封销和消灭,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从国外及国内异地引进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时应严格遵守有关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办理相应的检疫审批手续。

苗圃、花圃等繁殖园林植物的场所,对一些主要随苗木传播,经常在树木、木本花卉上繁殖和危害的、危害性又较大的(如介壳虫、蛀食枝干害虫、根部线虫、根癌肿病等)病虫害,应在苗圃彻底进行防治,严把苗木外出关。

2.栽培管理预防法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适宜的环境条件。

栽培管理预防法是通过改变栽培技术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如采取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的水肥管理、实行轮作和植物合理配置、消灭病源和虫源等措施,及时清除病叶及虫枝,并加以妥善处理,减少侵染来源。

3.物理机械和引诱剂法根据某些害虫的生活习性,应用光、电、辐射、人工等物理手段防治害虫。

(1)利用高温处理,可防治土壤中的根结线虫(2)利用微波辐射可防治蛀干害虫(3)设置塑料环可防治草履蚧、松毛虫等(4)利用趋性灭杀害虫,如饵料诱杀、潜所诱杀等(5)人工捕捉,采摘卵块虫包,刷除虫或卵,刺杀蛀干害虫,摘除病叶病梢,刮除病斑,结合修剪除病虫枝、干等。

4.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是用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