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人教版新课标 高中历史 必修2 经济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课件
课堂导入
世界第一辆汽车
世界第一辆四轮汽车
课堂导入
电灯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
课堂导入
这些图片大家并不陌生,这些交通工具与照明电灯与现在现代化的设备 相比较确实比较简陋,但是正是这些产品的问世,宣告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 革命时代的到来。
那么这一次革命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工 业革命。
“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世界市场的发展
➢ 特点: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第
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 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
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
世界市场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 同和不同之处?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 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特点?
世界市场的发展
相同: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 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 了 制、垄断制。
推进新课
世界市场的发展
➢ 不同: ➢ 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
世界市场的发展
➢ 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电力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等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 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也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 义把全世界都作为它的活动舞台,不间断地掠夺世界各地区,到19世 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 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而最终建立起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共29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共29张PPT)

D.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D
B.人类跨人电子计算机时代
C.新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
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中,反映了历史发展
趋势的是
A.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
C
B.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C.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 二、垄断组织的出现 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
探究问题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 特点?二者又有哪些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动力 科技含量
发生时空
蒸汽
电力
科学与技术未结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合
首先发生在英国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
B
10、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 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 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2)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社会关系、国际格局方面产生了哪些 不同的后果?
(1)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
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生产 轻纺工业 结构
生产组织 工厂取代工场
重工业(电力石油汽车钢铁) 垄断组织产生
相同之处:
1、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都带来了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3、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 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及时训练
1、读图判断,
属于第二次工业 革命成就的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PPT

主题三 世界市场的发展
2.表现: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 半殖民地输出资本;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主题二 垄断组织的出现
3.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形成了垄断组织。 (1)原因: ①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资本需求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②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 (2)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 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 织。
引起生产力领域的变化
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影响
促使工业生产结构变化
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重大变革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19世纪后半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 种新发明、新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 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 ( B ) A.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B.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C.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D.科技革命同时在几个国家进行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一些后进国家来说是交叉进行的, 这对它们来说( C ) A.为其向帝国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B.为实现传统工业改造创造了条件 C.为其短期内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 D.为实现社会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3.19世纪最后30年里,股份公司得到广泛发展,这一 “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 ( A ) 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 B.垄断资产阶级榨取超额利润的要求 C.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要求 D.后起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共30张PPT)
――摘自王世德《世界近 代史》
思考:结合 史实说明第 二次工业革 命兴起条件 有哪些?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1)条件 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市场条件
(直接原因)
资本条件
技术条件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 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 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
疯狂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通过 对本国的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 供了充足的资本。
响 世界市场
初步形成
最终形成
对中国
开始沦为两半社会; 近代化起步
完全沦为两半社会; 全面向西方学习
知识结构
前提
资本
技术
电力
内燃机
条件
成 就
第二次工 业革命
影响
成 就
市场
化学
钢铁
垄断 组织
资本 主义 世界 体系 最终 确立
课堂小节
18世纪时,人类的生活方式实质上与古 代的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方式相 同。人类仍在用同样的材料建造房屋,用同 样的牲畜驮运自己和行李,用同样的帆和桨 推动船,用同样的纺织品制作衣服,用同样 的蜡烛和火炬照明。然而今天,金属补充了 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 马和驴;……大量合成纤维织物与传统的棉 布、毛织品和亚麻织物竞争;电使蜡烛黯然 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 量功的动力之源。
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
世界》这样讲到:“科学开始
思考:结合所
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
学知识回答,
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
冶金工业和运输业方面的科技
命有哪些特点?
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1作、出自然科学的发明同技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课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二
为汽车的迅速推广做出最大 贡献的是美国“汽车大王”亨 利·福特。1903年,他创建了福 特汽车公司,并开创了流水线 生产方式。1908年生产出世界 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 ——福特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 革命就此开始。《影响人类历 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 中,亨利·福特是唯一上榜的企 业家。人们高度地评价:“他 给世界装上了轮子”。
2、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发 达国家首先实现工业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二
1890年前后,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所作的一幅漫画, 原名是《参议院的老板们》。 形如钱袋的肚皮上 写着钢材、铜业、 食糖、石油等托拉 斯
木牌上写着:“ 这是一个为垄断 者所有、为垄断 者服务的参议院 ”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二
思考:什么是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
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
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 必修二
材料一:垄断组织出现后,企业规模大了,在生产和经营方面可以 产生一些优越性,比如:垄断组织出现后,可以充分利用拥有的大量生 产资料,用最高效率的机器设备进行生产;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实行更有 效的社会分工;有条件设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利于技术改造;推动企业 努力去了解市场、研究市场,自觉去接受市场,以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材料二:垄断并不排斥竞争……因此,发展科技,广罗人才,成 为重要手段,从而,使科技与生产更为直接的结合起来,推动生产力 的更大发展。 ——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次工业革命》优质ppt课件1

工人总(个) 78000
272000
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的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垄断组织──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
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
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经济工基业革础命:使第欧一美次主工要资业本革主命义促国进家资实现本了主初义步经的济工的业化发;展促进、了积 世累界了市大场量的资初金步、形成提;供为资了本广国阔际的化市准场备了。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
工业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对于 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
“工匠精神”。就是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做到极致。始终 如一、勤奋刻苦、坚韧不拔。
中国人崇尚的是善变的“互联网思维”。总是希望走捷径、抄近道,而不屑于 “扎硬寨、打硬仗”。
耗时两年,于1889年3月建成,高300米,总重量达7300吨。
19世纪后期世界上最大的钢—玻璃框架建筑——巴黎水 晶宫,成为科技与工业进步的标志。
1.垄断的方式
兼并或相互联合
2.垄断的表现
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 产量、价格和市场
3.垄断的目的
追求更多的利润
垄断组织
形成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自由竞争的结果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
可以集聚资金、扩大企业规模;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积极
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消极
社会不公、中小企业破产、失业人员增加; 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政治、经济命脉,要求从经济上瓜分 世界导致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1: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1: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兴起条 件比较积累 来源于资本集中
技术 工场手工业时代的积累 由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化而来
劳动力 有自由的身份
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 技能
市场 英国有广大的海外市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二、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电的广泛应用
1831年:英国: 法拉第 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 西门子 发明 发电机 1876年:美国: 贝尔 发明 电话 1879年:美国: 爱迪生 发明 白炽灯 1888年:德国: 赫兹 发现 电磁波 1899年:意大利:马可尼 发明 电报
2.工业时代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 (1)条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它们征服世界 提供了物质条件,加紧在全球扩张。 (2)表现:通过对外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武力战争等手段使亚、非、拉美地区成为 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3)特征 ①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武力手段进行扩张。 ②扩张目标不再以掠夺贵重金属为主,而是抢占商品、资本市场和掠夺原料。 ③殖民扩张遍及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②国有企业改革 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 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①过程 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 海经济开放区。 ②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 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改革开放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过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②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发生 巨大变化。 (2)对外开放的深入 ①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②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课件

根本原因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的 推 动
生 产 社 会 化 趋 势 加 强
企 业 间 竞 争 加 剧



资 本 的
到一定 程度
垄 断








-
直接原因
托拉斯:
生产、商业和法律上完全组成一体
列宁指出:“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
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 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 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 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 断的趋势。”
1.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 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政治)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3. 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政体,如君主立 宪、民主共和。(思想)
深层探秘-----工业革命
从历史角度:是一场近代化运动,实现了传统农业 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了新 的社会问题: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 境污染等弊端
从现实角度:形成了现代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 识、时间意识、风险意识、变革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 开拓创新精神。符合近几年高考的新动向,值得重点关 注
从历史角度:内燃机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动力不足问 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比较健 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自由为特征的资本主义 政治模式逐渐形成
初步形成 19C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19C末20C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要途径
开辟新航路
早期的殖民 扩张和掠夺 以炮舰开路, 商品输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经济上,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C、对外关系上,垄断组织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 断集团,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垄断—— 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19C末20S初 形成。 含义: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实质: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大企业之间为了独占生产和 市场,以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 垄断经济同盟,是一种新的经济联合 体。
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B 9.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标志着( )。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B. 亚非拉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C.列强开始了资本输出 . D.新的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出现
考点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生产力出现巨大增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政治上,垄断资本逐渐控制国家政权, 越来越多的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赚取更多的利润
10. (07—08下东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恩格斯说:
B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
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 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其含义是 A.垄断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 B.垄断组织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有 计划生产 C.垄断的出现,有利于减轻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D.垄断的出现,消除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界限 【解析】B 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单个资本家 生产的无计划性。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一定程度上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集中
资本集中
产生垄断 组织
D 8.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 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 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
考点四:垄断-----3实质4形式:
实质: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形式:4种。
①卡特尔:主要是在销售领域。指生产 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 在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而形成的一种垄 断联合。 德国。
7.(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6)19世纪后期,主要资
B 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垄断阶段,“垄断”本质是:
A.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高度发展 B.生产规模巨大、资本高度集中 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D.托拉斯组织的普遍出现
考点四:垄断-----2形成过程
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
科技
推动
进步
生产力迅 速发展
4.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
A 重大影响。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
的新兴行业的是
A.纺织业
B.电力工业
C.石化工业 D.汽车工业
D 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有标志性的成就是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汽车的发明 C.蒸汽机和轮船的发明 D.电力的广泛应用
一、背景:
1.电力的广泛应用.
表1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1870 808 78000 3200000 121000000
1900 669 272000 29500000 590000000
B
考点四:垄断-----1含义
①时间:19C末---20C初; ②含义: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电力的应用
农业下降、工业文明 工业主导,工业化社会
资本主义工厂制 垄断组织
空间特点
科学与技术
英国开始、辐射 未真正结合
几乎同时、发展迅速
自然与工业,科学与技术
单元小结
★世界市场的形成: 1、过程:A、出现雏形: 新航路开辟 后
B、进一步拓展:殖民扩张后 C、初步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中后期) D、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 纪初) 2、形成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过程 4、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 掠夺
①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规模正在扩大②金融资本对当时的
× 经济生活具有决定性作用③不断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
展④克服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无计划生产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考点四:垄断-----5影响
另一方面:但是无法克服自由资本主义 时代的无计划生产;
5、垄断的影响
A、政治上,垄断资本逐渐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的干 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赚取更多的利润
生产结构: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 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生活方式:日常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 环境污染:污染进一步加重
起止时间 开始部门
第一次
第二次
18C60——19C70 19C70——20C初期
棉纺织业
重工业变革
标志 社会结构 生产组织
蒸汽机的使用
垄断资本主义—— 时间;19C末20S初。 含义:资本主义发展的第3个阶段; 私人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市场的资本 主义。 分类: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
知识链接:
私人垄断资本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自 由 主 义19C末20Cc初
1933罗斯福新政
经济思 潮
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3.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发展进程为从一国到多国
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 段 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 考点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6.(2009宁夏辽宁文综,31)表1 美国业统计表
年份 企业总数(个) 工人总数(个) 产量(吨) 投资额(美元)
②辛迪加(法语Syndicat):通过签订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垄 断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上、法律上保持独立, 但在商业上已失去了 自主 ;法国
③托拉斯(英语Trust的音译),是较高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托拉斯的作用覆盖整 个采购、生产、销售,它可说就是一个大的垄断的企业。 美国
④康采恩(来自德语Konzern),原义为多种企业集团。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垄断
9结合漫画分析题目1895年, 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 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 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
C 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
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 产生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 治经济生活 考D美点四国:民垄主断政---治--5不影断响完善
时间:19C70s---20C50s初 特点: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出现垄断。
(1个前提+4个有利条件)
一个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 围内的确立自. 然科学(电磁感应)的突破性进展;
大机器生产和对殖民地商品输出及掠夺积
有利条件:累了大量资金;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和国 内外市场的扩大;
充足的劳动力和原料;
考点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典型例题2]
2. (07烟台高一期末测试)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 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 “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
B 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上述两
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
考点四:垄断-----5影响
经济:一方面: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 定程度上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1. (07临沂高二期末测试)《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
末20世纪初,“大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定货,就需
A 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原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
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 了这些金融的需求”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珍妮纺纱机
A.①②
B. ③④
②蒸汽机 C. ①③
③电灯 D. ②④
④ 汽车
考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3.(08南京高三历史调研)世界博览会享有 “经济、科技、文化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A 1881年在伦敦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可能展出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A 汽车是1896年发明的,飞机是1903年发明的,时间在 伦敦世界博览会以后。中国的飞机是1909年,冯如发明的。
(身
(科学家)
考份点)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②重点发展重工业; ③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本主义国家; ④个别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本;德国)
2、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
C 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
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由此不能说明 A.英国的蒸汽机车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美德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D.德国军工技术发达
[典型例题1]
1、1872年,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发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
A 环游地球》,讲述19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绅士福克在八十天完成环
球航行的有趣故事。你认为在此书中,福克完成此航行,最可能乘 坐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二次工业革命含义:
二、过程 ----成就/特 点:
三、影响: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3.化工技术的发展.
4. 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 的发展.
仔细观察课本34页的主要发明图,尽可能找出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