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情景式默写(答案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

(答案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的话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5. 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如果只写三句,就写前面三句。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他又说“因人之力而敝之”,这是不仁道的;“失其所与”,这是不明智的;“以乱易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情景式默写(答案版).doc

(答案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1、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了: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3、描写如火枫林,寄寓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表现出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4、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5、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表现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的句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6、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的上片重点描写了秋天的景物,其中对秋景的礼赞,使词情趋于高昂的一句)7、《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8、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9、《沁园春•长沙》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0、诗人旧地重游,引起诗人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蝶岁月稠。
11、表现革命者力量强大的句子: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特点)1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年轻时就立誓为国家民族服务,《沁园春•长沙》中他评论时政,书写宏文华章的集中概括的两句。
)13、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粪土当年万户侯。
14、《沁园春•长沙》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5、以设问结尾,巧妙运用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并巧妙回答“谁主沉浮”的句子: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6、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巧妙地借用“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两句表现了这样的图景。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大全(人教统编新教材)

的诗句是“_____
,_____ 。”(3)曹 Nhomakorabea在《短歌行》中说一旦四方贤才光临,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
的诗句是“_____,_____。”
• 3.答案:(1)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 (2)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 (3)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4)曹操在《短歌行》中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表达了 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5)《短歌行》中曹操希望多多接纳人才,使人心归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渴望摆脱官场,向往回归田园的 对偶句:_____,_____。” (7)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以叠词描写村落和人们生活的安然自 得的句子是“_____,_____。”
(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4)《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5)《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必修上册 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高一情境默写训练1.《劝学》(1)(2018·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2)(2017·全国卷Ⅲ)《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的观点。
(3)(2016·全国卷Ⅰ)《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4)(2014·大纲卷)《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5)韩愈《师说》中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6)荀子的《劝学》中,写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7)《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8)荀子《劝学》中的“,”两句以行路为喻,说明了学习重在积累的道理。
(9)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10)荀子在《劝学》中用劣马的事例强调人生贵在坚持的两句是“,”。
(11)《荀子·劝学》中为了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12)荀子在《劝学》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13)《荀子·劝学》中以站在高处招手为喻,阐明学习能借助外物提升自己道理的名句是“,,”。
(14)《荀子·劝学》中,“,”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5)《荀子·劝学》中的“”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高一语文必修一古诗文情境式默写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古诗文情境式默写答案《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答案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短歌行》默写答案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6.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8.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9.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归园田居》(其一)答案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5.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6.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7.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梦游天姥吟留别》默写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湖月照我影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5.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6.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7.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8.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9.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10.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登高》情景类默写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琵琶行》默写答案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2.“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3.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必修一《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2.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沁园春· 长沙》中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三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沁园春· 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6.《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7.《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8.《再别康桥》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眷恋的句子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9.《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0.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话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1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2.《荆轲刺秦王》中,用荆轲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3.《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14.《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体现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1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高中语文必修一情境性默写(附答案)

• (五)《赤壁赋》(苏轼) • 1、苏轼《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 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 • 2、苏轼《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 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3、音乐是中国诗词里的常见内容,《赤壁赋》中侧面 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____,____”。 • 4、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中举杯共饮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5、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 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 6、苏轼《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 的句子:“_____,____”
• 13、《赤壁赋》苏子劝客一席话中,作者用“____, ______”两句,表达了非己勿贪、对万物不要强求强取 的豁达态度。 • 14、在《赤壁赋》中,苏轼面对明月与江水发出感叹, 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____, ____” • 15、苏轼《赤壁赋》中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 的女子的思念:“______,_____” • 16、苏轼《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 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_______,______” • 17、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两句写当时作 者以及朋友用桂木和兰木做的桨划着船,在铺满月光的 江面逆流而行,极富诗情画意。 • 18、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两句形容小 船像一片叶子任意飘摇在宽阔浩淼的江面上。
• 19.、苏轼《赤壁赋》中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 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_____,______” • 20、苏轼《赤壁赋》中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苏轼《赤壁赋》中叙写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 的宇宙间乘风飞行,不知所终的句子:“_______,_____” • 23、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_____,_____” • 2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25、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 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 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8、《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 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9、苏轼《赤壁赋》中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 上了翅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10、苏轼《赤壁赋》中,感叹生命短暂宇宙永恒的句子 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11、苏轼《赤壁赋》中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 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 12、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 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必修一到必修四情景式默写答案版

必修一——必修四情景式默写(一)《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离骚》(二).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怨灵修之浩荡兮, 终不察夫民心。
7.《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8.《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