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美视角执教《白鹭》
1白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4. 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方面,我会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作业和拓展项目,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典型例题讲解
1. 请分析文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谈谈你对这种表达的理解。
此外,我发现学生们对生态保护的认识有待提高。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结合课文内容,更多地引入生态纪录片和实地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1. 教学设计方面,我会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比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语言的美,提高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2. 教学方法上,我将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清晰地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 白鹭》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首先,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品味文本语言,感受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表达,增强审美体验;其次,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自然,激发对生活的感悟和创作灵感;再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探讨,深化对自然环境保护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仿和实践,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叙述与描绘,与部编版教材核心素养要求紧密相连,切合五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
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体会并欣赏作者对白鹭形象的细腻描绘,掌握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 学习作者观察自然的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描绘能力。
- 理解文章主题,认识到保护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举例:如文章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学生需理解其中的比喻意义,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类似的修辞。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材分析

《白鹭》教材分析
这是大文豪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是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的一篇佳作。
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要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以及入情入境地朗读品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白鹭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以《白鹭》教学为例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 ——以《白鹭》教学为例发布时间:2023-03-28T01:58:53.12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3年第1期10月作者:王幼梅[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愈发重视,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王幼梅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3636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愈发重视,如何让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进而实现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成为当前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
当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以生为本,紧扣语文学科特点与特性开展教学,丰富语文课堂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审美价值观念的培养与提升。
本文以《白鹭》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借助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体验;教学策略语文学科中蕴含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结晶,字字句句中都蕴含着美,无论是自然美、人文美还是艺术美,都值得学生细细品味。
加之,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教师引导其生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并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掌握感受美、欣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境,感知美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教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被忽略,表现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并未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更无法引导学生形成审美体验,甚至使得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抵触心理。
因而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将学生放置到教学活动的中心,以生为主,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学方案,深入挖掘教学活动中的审美元素,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因而教师需要高效利用教育资源,为学生构设相应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相应的体验与记忆,实现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在讲解《白鹭》一课时,大部分教师都会引入白鹭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白鹭的形象。
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评董玉环老师的《白鹭》教学

师: 从 文 中 哪 些段 落 可 以看 出 白鹭 的精 巧 ?
、
走 近 白 鹭
生: 第 二 自然 段 , 还 有 第 五 自然 段 。
师: 能 不 能 以短 语 的 形 式加 以概 括 ? 生: 这 两 段 都 写 了 白鹭 的外 形 美 。 师: 可 以概 括 为 “ 白鹭 外 形 图 ” 。
注。 它 似 乎 不仅 在 “ 钓鱼” , 还 在 享 受 这 美好 的 田 园生 活 , 就像 一 位 归 隐 的 高人 。 生: 向远 处 望去 , 朦 胧 烟 雨 中赫 然 挺 立 着 一
师: 具体体现在哪里 ? 生: 色 素 的配 合 适宜 主要 体 现 在 “ 那 雪 白 的
师: 其 他 自然 段 呢 ? ( 生概 括 : “ 白鹭 嘹望 图” “ 白鹭 低 飞 图” )
( 师板 书 : 钓 鱼、 嘹望 、 低 飞)
( 点评 : 朗读 、 整 体 感 知 是 阅 读 教 学 中 不 可 缺少 的 一环 。教 师 声 情 并 茂 的 朗读 打 动并 引领
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 生进 入 文本 。 教 师 的 要 求— — “ 找 出 作 者 对
括出来?
9 i f i :散 文 所 表 现 的 内容 总 是 作 者 感 悟 至 深
的 生 活经 验 的一 部 分 。下 面 , 老 师范 读 课 文 , 请 同 学们 找 出作 者 对 白鹭 总 体 评价 的句 子 。
( 师 范读课 文 1
生: 第 六 自然 段可 概 括 为 “ 白鹭 钓 鱼 图 ” 。
( 点评 : 教 师的 引导和学 生 的概 括 交 融 和 谐 . 从 整 体 上 把 握 了 文 章 的 内容 及 脉 络 . 为 下 面 的 精读 、 品读 蓄势)
《白鹭》公开课教案参考

《白鹭》公开课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白鹭》。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白鹭”、“精巧”、“诗意”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推理和分析。
(3)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情,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白鹭》全文,熟悉课文内容。
2. 生词学习:讲解和练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修辞手法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内容理解: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朗读与表演:分组让学生朗读或表演课文,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白鹭》。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理解和运用。
(2)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培养语感。
2. 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4. 实践活动:通过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白鹭》全文。
2.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课文朗读或相关视频资料。
3. 生词卡片:用于生词学习和复习。
4. 表演道具:用于学生表演活动。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回答问题、表演等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合作精神,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郭沫若及其作品《白鹭》。
2. 朗读全文:学生齐读《白鹭》,感受课文的意境。
五年级语文教案:欣赏《白鹭》

五年级语文教案:欣赏《白鹭》的文章引言:《白鹭》是一篇描写自然美景的文章,文章深入研究了白鹭这种美丽的鸟类,通过饱满的文字,使读者可以体会到自然的丰富多彩和美丽奇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领学生欣赏《白鹭》这篇文章,从中品味大自然的魅力,感受生命的美好。
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爱自然之情,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识和探索欲。
2、让学生欣赏优美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人生。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景,体会生命之美。
2、教会学生辨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三、教学内容1、教师出示白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白鹭的特点,引导学生对白鹭的印象和感受。
2、教师给学生推荐李白的《将进酒》,让学生了解文学的美好,掌握鲜明的文学风格;再引导学生欣赏《白鹭》,感受自然之美。
3、在欣赏过程中,请学生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文中有哪些形象生动的描写?(2)诗人描写白鹭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文中表现的是一个抒情诗人,他的情感是怎么样的?(4)文中表现出来的是对生命的敬畏,看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出示白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白鹭的特点,简单介绍白鹭。
Step 2 文学欣赏1、导读:李白的《将进酒》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些抽象,但《白鹭》较为形象,学生可能更容易接受。
请学生一起欣赏《白鹭》。
2、正文阅读:教师请学生悦读《白鹭》,自主把握文本,指导学生如何欣赏文本。
(1)请大家一起看整篇课文的结构:第一自然段:描写白鹭外貌形态和生活习性。
第二至第三自然段:对白鹭的神秘、美丽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
第四自然段:再度提到了作者的主旨——生命之美。
(2)请大家认真品味课文的语言,尤其是下列具有感染力的句子和词语,感受语言之美。
“飞翎轻振,翻飞一片净白。
”“脆云响,弦动时,东风袭金爪,南岸若青石,西陵若火焰。
”(3)请大家注意写作技巧。
走进美的语文教学,享受生命的愉悦——《白鹭》教学案例分析

走进美的语文教学,享受生命的愉悦——《白鹭》教学案例分析美的语文教学中,《白鹭》这一经典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有着特殊的意义。
文章充满人性和肖像,引发共鸣,有助于学生了解生活真谛和理解他们自身,通过阅读,帮助学生认识到人间普遍的思想主张,加深学生的对文学的理解,使其对人生的哲理有更深刻的认识,使文学知识长久保留,从而获得生命的愉悦。
《白鹭》的语文教学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心得,从艺术的角度来取义,引导学生解读作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真谛,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念。
首先,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认识背景;然后,分析主题思想,让学生了解白鹭的心态及故事背景;然后,注重现实背景,通过现实生活情境,揭示作品意蕴;紧接着通过深入解析文章,将作者的深刻思想向学生转化;最后,搭建联系现实教育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意义以及学习效果。
《白鹭》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倾听人性的纵深,通过文字,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与思考,培养学生的精神境界,使学生体会生命的愉悦。
通过《白鹭》的语文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怡情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Bailu" in beautiful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this classic literary work has high literary value and special significance. The article is full of humanity and portrait, arousing resonance, which help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truth of life and understand themselves. Through reading, help students to realize the universal ideas of the world,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make them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ilosophy of life, make literary knowledge last, and thus enjoy the joy of life.In the teaching of "Bailu", we should take the students as the center, let the students have insight, take the meaning from the artistic point of view, guide the students to interpret the works,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naly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artistic aesthetic ability, help the students recognize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and instill the correct values. First of all,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k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then analyze the theme and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ntality and background of Bailu; then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background, reveal the implication of the work through the reality life situation; then analyze the article deeply, Turn the author's profound thoughts to the students; finally, build the context of connecting reality education, and help the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k and study efficiency.In the teaching of "Bailu" in Chinese language, the students are guided to listen to the depth of humanity,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thinking in literature through words,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piritual realm, and make the students experience the joy of life.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Bailu" in Chinese language, not only can the students' artistic appreciation ability be improved, but also their analyt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pleasure ability can be exercised, so a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the students.。
审美意蕴散文教学的靶心——以《白鹭》为例探寻散文审美性教学

2020审美意蕴:散文教学的靶心︱︱︱以︽白鹭︾为例探寻散文审美性教学福建省建瓯市第一小学范吉明摘要: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毫无疑问,文章不是无情之物,任何文字都是作者审美创造的结果,都是饱含温度和深情的。
这一点,在散文中尤为凸显,其文辞优美、情感真挚、意境隽永,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散文占有很大的比重。
如果我们缺乏对散文文体特征的把握和散文核心知识的了解,只是一味地把“语文要素”挂在口头,这样的教学势必造成一方面“语文要素”生硬“落地”无法很好地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会使散文应有的美感消失殆尽。
如何精准定位散文教学的审美价值,让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中使“语文要素”柔软落地呢?兹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一课为例,谈谈对此的思考。
关键词:散文教学描写审美一、放飞想象,触摸散文的画面美想象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枢纽,是学生心智发展中的最重要的一个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要鉴赏文艺,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借助散文的教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放飞想象,使散文的“形”鲜活地展现于眼前,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白鹭》一文中处处流淌着唯美的画面:将白鹭同白鹤、朱鹭和苍鹭对比,突出白鹭的身段之美;对白鹭蓑毛、身形、长喙和脚的描写,写出了“色素”和“身段”的和谐之美;将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对绝代佳人的描写恰到好处地用到白鹭的身上,排比式的短语,体现了语言的音韵之美;在不同的场景中展现了白鹭的动态之美……但是所有的这些“画面”与学生的生活均有一定的距离,潜藏在其中的美不容易被学生觉察到。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链接生活情境,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场景,缩短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
如课文的第6-8自然段描摹了三个不同场景中白鹭的美。
教学时,根据文本的特点以“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白鹭”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值得细细体会的语句上圈画批注,在“边读边想象画面”中想象画面,品咂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审美视角执教《白鹭》
【教材解读】初读白鹭,给人最深印象——美!它的颜色美,形体美,觅食、栖息、低飞的画面更美!它给大自然增添了活力,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素材。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悟结合。
读中品味白鹭如诗的美,读中积淀课文如诗的语言。
将诗化的白鹭与诗化的语言、音乐相融,营造“诗化”学习境界。
【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②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③品悟课文,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流程设计】
1.动情导入感知美
出示课件一:白鹭不同姿态图
师:同学们,瞧!这就是白鹭。
它们有的翱翔碧空,有的凝望远方,带给我们无尽的美感。
在郭沫若的笔下,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篇文章,去领略白鹭的精巧与无穷的韵味。
(点评:教者紧扣文学具有审美性这一特点,依托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多媒体展示精美的白鹭图,配以优美的导入语,一下把学生带入诗一般审美情境,唤醒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
2.品味语言感受美
师:品读2~5节,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精巧而充满韵味的?汇
报交流:
指导学生抓住四对反义词和对比、衬托写法体会作者描写精妙,感受作者内心的赞叹,感情朗读。
(点评:聚焦重点,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内容的同时,关注言语形式,达到内容与形式美的和谐统一。
)
师:白鹭不仅外形精巧,它的活动也充满了无穷韵味。
那么,白鹭的钓鱼、栖息、低飞这几个画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面呢?生自由读6~8节,交流品悟:
出示1:(在清水田里……专为白鹭而设计的。
配以白鹭钓鱼图。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一自然段描写充满韵味呢?玻璃指什么?
生:水。
师:什么样的水能称之为玻璃样的?
生:平静清澈。
师:框指什么?(引导学生看图,明白框指的是田埂。
)
师:这玻璃框里有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白鹭在钓鱼。
师:白鹭会怎样钓鱼?生说出各自独特感受。
指导学生“放电影”想象白鹭钓鱼画面,读出情趣、韵味。
出示2:(晴天的清晨……可它真是在瞭望吗?)
师:什么叫瞭望?你认为它是在瞭望吗?生说出自己独特感受。
师:是呀,白鹭站在小树的绝顶,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真是韵味无穷。
那就带着你独特的感受去读好这段话。
出示3:(黄昏的空中……可说是乡村生活的一大乐事。
)
师出示白鹭低飞图,语言渲染:看,夕阳西下,暮色正浓,田园如画,白鹭低飞。
看着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生感情练读,指名读。
(点评:朱光潜在《谈美》中说“慢慢走,欣赏啊!”教者从细节入手,如:“玻璃指什么?什么样的水能称之为玻璃样的?框指什么?什么叫瞭望?……”引导学生走进画面,慢慢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实现文本情境与学生生活体验的相似匹配,相似链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本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
)师:在清清的水田里,在清晨小树的绝顶,在黄昏的空中,白鹭那美丽的身影映入我们的眼帘。
作者情不自禁赞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师范读全文,生整体感悟。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点评:教师立足整体,声情并茂地诵读,再次强化学生对白鹭的审美情趣,激发背诵积累的欲望,不知不觉地让美留痕。
)
3.有效拓展陶醉美
师:同学们,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白鹭从文中飞来,从同学们心中飞来,从张志和的渔歌子中飞来……
出示1:张志和《渔歌子》,生读。
师:被后人传为“神仙”的张志和执竿而钓,一群白鹭展翅在水面翩翩起舞。
微风细雨,天地静谧,实在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你看,白鹭又从杜甫《绝句》中飞来。
出示2,杜甫《绝句》,生读。
师:杜甫的“一行白鹭上青天”卓绝千古。
……
师:听,白鹭还从歌中向我们飞来:播放视频音乐《白鹭之歌》,师生齐读: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点评:白鹭是美的,诗也是美的。
课,拓展于意蕴丰富优美的古诗,立根于文化,如石激水,荡漾开去,泛起层层涟漪,意蕴无穷,课韵无穷,留给学生无尽美的遐想。
)
4.作业布置回归美
以《白鹭》为主题,绘一幅画,写一首诗,哼一支歌,拍一张照,做一张剪贴……选自己喜欢形式完成作业。
课后交流。
(点评:黑格尔认为,审美是自由的,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作业布置向课外开放,向每个学生开放,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开放,充盈着审美愉悦,学生乐此不疲。
)
总评:审美视角让阅读教学回归自由、轻松、愉快。
呼唤阅读教学应多一些审美,少一些功利。
(作者单位:孙存香江苏省睢宁县城西小学;李美华江苏省无锡市育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