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复习10--时区 时间计算

合集下载

东西时区题计算公式

东西时区题计算公式

东西时区题计算公式一、东西时区相关公式1. 所求区时 = 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 时区差:同是东时区或西时区,大减小;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两者相加。

二、题目与解析(一)题目1已知东八区的时间为12时,求东三区的时间。

1. 解析:- 首先计算时区差,东八区和东三区都是东时区,时区差为8 - 3=5个时区。

- 根据公式所求区时 = 已知区时-时区差(因为东三区在东八区西边,所以用减)。

- 东三区时间 = 12 - 5 = 7时。

(二)题目2已知西五区的时间为8时,求西八区的时间。

1. 解析:- 计算时区差,西五区和西八区都是西时区,时区差为8 - 5 = 3个时区。

- 根据公式所求区时 = 已知区时 - 时区差(因为西八区在西五区西边,所以用减)。

- 西八区时间=8-3 = 5时。

(三)题目3已知东二区的时间为15时,求西三区的时间。

1. 解析:- 计算时区差,东二区和西三区,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时区差为2+3 = 5个时区。

- 根据公式所求区时 = 已知区时 - 时区差(因为西三区在东二区西边,所以用减)。

- 西三区时间=15 - 5×1(这里乘以1是因为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小时)=10时。

(四)题目4已知西七区的时间为20时,求东十区的时间。

1. 解析:- 计算时区差,西七区和东十区,一个西时区一个东时区,时区差为7 +10=17个时区。

- 根据公式所求区时 = 已知区时+时区差(因为东十区在西七区东边,所以用加)。

- 东十区时间=20+17 = 37时,37-24 = 13时(因为时间超过24时,日期要加一天,这里只计算时间则减去24得到第二天的13时)。

(五)题目5已知东六区的时间为9时,求西四区的时间。

1. 解析:- 计算时区差,东六区和西四区,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时区差为6+4 = 10个时区。

- 根据公式所求区时 = 已知区时 - 时区差(因为西四区在东六区西边,所以用减)。

初中地理知识点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初中地理知识点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初中地理知识点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区时和地方时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不同地理位置处于不同时区而产生的时间差异。

在地球上,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不同地方的太阳高度角和太阳出入时刻是不同的,导致不同地方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详细介绍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一、区时的计算方法:区时是一种计算工具,用来统一同一经线上的不同地方的时间。

每15°经度代表一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向东每经过15°经度,时间加一小时;向西经过15°经度,时间减一小时。

世界上一共有24个时区,即东经180°至西经180°之间的24个经度范围。

例如,北京位于东经116.4°,所以北京的时区为东八区,时间比格林威治时间快8小时。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地方时是指其中一具体地点所使用的时刻,它反映了当地的太阳时间。

地方时主要通过观测太阳高度角或太阳出入时刻来确定。

观测太阳高度角可以通过仰角仪进行,观测太阳出入时刻可以通过日晷等仪器进行。

二、计算示例:以北京时间为例,即东八区,计算其他地方的区时和地方时。

1.伦敦:伦敦位于西经0°,所以伦敦的时区为零时区,即格林威治时间。

由于北京比伦敦早8小时,所以北京时间12:00,伦敦时间为4:00。

2.东京:3.纽约:纽约位于西经74°,所以纽约的时区为西五区,比北京慢13小时。

北京时间12:00,纽约时间为23:00(前一天)。

4.莫斯科:莫斯科位于东经37.6°,所以莫斯科的时区为东三区,比北京快5小时。

北京时间12:00,莫斯科时间为17:00。

在计算地方时时,需要考虑夏令时的调整。

夏令时是为了节约用电,将时钟调快一小时。

夏令时通常在每年夏季开始的一些周末将时间调快一小时,在冬季结束的一些周末将时间调回原来的状态。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夏令时安排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计算地方时。

总之,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方法是地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用来描述不同地理位置的时间差异。

地理时区换算

地理时区换算

地理时区换算为了统一时间标准,国际上建立了区时制度,根据地球自转一周(360°)为24小时,即一小时转过经度15°,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中时区,东1~12区和西1~12区,其中,东12区和西12区跨经度7.5°,合为一时区)。

因此,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整整一个小时。

整体两个时区之间,中间有几根时区界线,它们的区时之差就几个小时。

以因为太阳的周日运动是自西向东,其中较东的时区较早,而东12区比西12区早24小时,所以,东12区比西12区的日期要快一天,但是钟点一样。

为了方便世界各国的联系,必须进行区时的换算。

区时换算方法很多。

如何选择适宜初中生学习的简便法,值得地理老师探讨。

我们常用的公式(以下称“公式”)是: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数╳1小时(求东则加,求西则减,穿越日界线要进行日期变更,即自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日期要加一天)运用该“公式”区时换算,显然有如下3处较为繁杂且易弄错的地方:其一,用加还是用减容易混淆。

其二,两地的时区差数,因两地所在时区不同,而存在如下几种不同的情况须分辨。

1.两地同在东或西时区时,时区差数是时区序数的大数减去小数;2.两地路过中时区时,时区差数等于两时区序数之和;3.时区差数=(12-已知时区序数)+(12-所示时区序数)其三,把时区差数代入“公式”换算时区后,还要注意是否要进行日期变易换算,且日期变更的换算又容易发生差错。

由以上三点可见该算法把时区的换算引向繁杂难记了。

时区知识是初中中国地理地球知识内容之一,要使初中生对这部分知识深得易懂、换算方法又简单,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他们在代数中过的有理数、数轴等知识来换算,这样不仅使时区换算简便,而且能加深地理和数学的渗透和联系。

在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每向东1个时区,区时都增加1个小时的量变规律,我们可以在数轴上以两个时区中央经线间的距离为一个单位,以中时区的中央经线为原点,则东时区为正,西为负,把24时区数轴表示出来:这样,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要示任何一个时的区时,都可以将已知时区减去产已知区时的时区序数与所求时区序数之差乘以等差系数。

初一地理时区换算复习

初一地理时区换算复习

时间计算1.时区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以0°经线为中心(0°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经度代表西时区。

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相差24个时区(东时区比西时区早24个小时)2.时区的计算(1)已知某地的经度数,求该地所在时区:时区数=经度数/15°①余数大于7.5,时区数=商+1②余数小于7.5,时区数=商(2)已知时区数,求中央经线:中央经线=时区数×15°东时区中央经线是东经;西时区中央经线是西经。

中时区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0°经线),东西十二区中央经线是180°经线。

3.地方时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由于地球的自传使得不同地点的地方时不同。

4.世界时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5.区时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步骤一)时差的计算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同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步骤二)区时的计算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西边用减法(即减时区差)。

注:上图为计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中时区为中心,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1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加一天,向西每一个时区减1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减一天总结:东早西晚、异加同减(算时差)、东加西减(算区时)6.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你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为避免将同一陆地划分为两天,并不完全与180°经线一致)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1.第二届冬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于当地时间2016年2月12日17:00在挪威利勒哈默尔(10°E)举行,位于北京的同学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为A. 2月13日2:00 B. 2月13日1:00C. 2月13日0:00 D. 2月12日23:002.北京时间2016年2月7日20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直播。

(完整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时区区时

(完整版)初中地理专题复习时区区时

专题十时间计算知识结构1、时区(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心(这条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经度代表西时区。

(2)时区的计算时区数=经度数/15°①尾数≤0.4或者>0.5时四舍五入,整数为时区,根据经度判读东西时区。

②尾数等于0.5,说明是两个时区的分界线。

③尾数为0,说明为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例:计算110°E、120°E、127.5°E、130°E所在时区2、地方时: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

3、世界时: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4、区时(1)含义: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2)(步骤一)时差的计算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同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例:计算东八区与东六区,东六区与西六区相差几个小时?(3)(步骤二)区时的计算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西边用减法(即减时区差)。

例: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10年1月1日12时,求东十区区时,西二区区时的日期时间?注:上图为计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中时区为中心,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1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加一天,向西每一个时区减1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减一天例1: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3时,求东十区区时日期时间?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5时,求中时区区时日期时间?总结:东早西晚、异加同减(算时差)、东加西减(算区时)5、国际日期变更线(1)含义:国际上你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为避免将同一陆地划分为两天,并不完全与180°经线一致)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2)计算口诀:东东西,减一天,西西东,加一天(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十二区减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东十二区加一天)典型例题例1:我国代表团于北京时间2012年7月4日11时从香港乘飞机去日本访问,在当天东京时间14时飞抵到东京,该代表团在飞机上度过了A 3小时B 5小时C 2小时 D 6小时例2: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国庆节,这架飞机是A 自东向西飞行B 自北向南飞行C 自西12区飞向东12区D 自东12区飞向西12区即时训练1、(2008 宜昌)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东八区)8月8日20时举行,在莫斯科(东三区)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 7时B 9时C 15时 D 23时2、瑞士某比赛于当地时间(东一区)2007年6月7日18点进行决赛,在北京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为A 6月7日11点B 6月8日1点C 6月7日9点 D6月8日3点3、欧洲杯足球赛的决赛将于2008年7月15日14点在伦敦体育馆举行,北京的球迷小王应在什么时间收看现场直播A 14点B 16点C 6点 D 22点4、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出生于太平洋的船上,有趣的是姐姐生日反而比妹妹生日小了一天。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时区计算技巧全掌握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时区计算技巧全掌握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时区计算技巧全掌握讲解一:首先给你总结简单点:1、东加西减不分东西经,从劣弧(较小圆心角的那部弧为劣弧)看东西方位,左西右东,知西求东用加法,求西用减法。

2、差一个时区就是差一个小时。

这是区时。

地方时来说,差15度差一个小时。

3、跨日界线,从东经进入西经减一天,西经进入东经加一天。

时区计算中的技巧在初中《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中,编者站在全球的角度,高度概括了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我们认识到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们应该树立一种开放的意识和全球的观念,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

在这同时,书中讲到了时区和日界线的问题。

对于时区的划分办法及其意义,大部分同学比较容易理解,但对时区的计算方法,以及日界线的跨越总是比较模糊,有些同学搞不清东、西时区的时间迟早,经常把迟的时间算成早的,或把早的时间算成迟的;而在跨越日界线时,又把日界线东、西方的时间搞混,多数同学认为日界线东边的时间总比西边的时间早些。

通过本人在教学上的一些切身体会,并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归纳总结,觉得如果把时区的计算转化为数学上的计算,似乎比较清楚,也容易理解,而跨越日界线的问题上则采用歌诀的方式来记忆,既生动又准确,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时区换算:1、采用数学方法计算。

由于时区分东时区和西时区,而在标准时中又规定东时区的时间总比西时区的时间要早,并且数字越大的东时区时间越早,如当东八区是早上八点钟时,东九区则是早上九点钟了;数字越大的西时区时间则越迟,如当西八区是早上八点钟时,西九区则还是早上七点钟,这样我们可以给每一个时区加上一个符号,把东时区看作为正的,如东八区为+8区,西时区看作负的,如西八区看作为—8区,这样24个时区就可以直接比较大小了,数值大的时区时间就早,数值小的时区时间就迟,由大数值减去小数值得到的差数也即它们两个时区相差时间数。

时间换算一般是告诉你其中一个时区的时间,要你求另一个时区的时间,这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告诉你大区的时间,要你求小区的时间,由于小区的时间比大区的时间要慢,我们就用已知的时间减去差数,所用的时间也即小区的时间;另一种情况是告诉你小区的时间要你求大区的时间,这时的情况刚好相反,我们把已知的时间加上差数也就得到了大区的时间,为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以上的方法简化为下列一段话:东为正,西为负;时区大,时间早;时区小,时间迟。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时区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时区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时区时区是中学地理学习中较难的内容,同学们在理解上,在进行换算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我通过这几年的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小结,通过口诀、公式等方法,帮助同学们进行理解、记忆和换算。

1.用口诀帮助同学们记忆。

即,时刻东进(+)西退(-),日期东退(-)西进(+)。

也就是说,时刻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上一个小时,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去一个小时。

时期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2.在计算某时区的中央经线时,用公式:时区数15=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

东西经与时区的东西相同。

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815=120故120E就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西八区的中央经线为:815=120故120W就是西八区的中央经线。

3.在计算某一经度属于哪个时区时,用公式:该度数15=商余数。

当余数7.5时,则为商时区。

当余数7.5时,则为商+1时区,同时,东西与该度数的东西经同。

如:7.4E则为7.415=07.4因为余数7.47.5故为0时区128E则为12815=88因为余数87.5故为东九区。

4.在进行时间换算时用公式(1)如果处于同时区(即两个时区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的),则用:已知时区的时刻+(-)时区差=所求时区的时刻,求靠东时区的用+,靠西时区的用-。

如,知东八区的时刻为12点,则东十区的时刻为12+(10-8)=14点(2)如处于不同时区(即两个时区分属于东、西两时区的),则用:已知时区的时刻+(-)时区和=所求时区的时刻,求靠东的时区时用+,靠西的时区时用-。

如,知西五区的时刻为3点,则东六区为3+(5+6)=14点以上两种情况若所得值大于24,则所求时区的时刻为与24的差,日期加一天。

若小于0,则所求时区的时刻为与24的和,日期减一天。

初中地理复习10--时区 时间计算

初中地理复习10--时区 时间计算

专题十时间计算知识结构1、时区(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心(这条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经度代表西时区。

(2)时区的计算时区数=经度数/15°①尾数≤0.4或者>0.5时四舍五入,整数为时区,根据经度判读东西时区。

②尾数等于0.5,说明是两个时区的分界线。

③尾数为0,说明为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例:计算110°E、120°E、127.5°E、130°E所在时区2、地方时: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

3、世界时: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4、区时(1)含义: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2)(步骤一)时差的计算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同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例:计算东八区与东六区,东六区与西六区相差几个小时?(3)(步骤二)区时的计算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西边用减法(即减时区差)。

例: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10年1月1日12时,求东十区区时,西二区区时的日期时间?注:上图为计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中时区为中心,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1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加一天,向西每一个时区减1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减一天例1: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3时,求东十区区时日期时间?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5时,求中时区区时日期时间?总结:东早西晚、异加同减(算时差)、东加西减(算区时)5、国际日期变更线(1)含义:国际上你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为避免将同一陆地划分为两天,并不完全与180°经线一致)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2)计算口诀:东东西,减一天,西西东,加一天(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十二区减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东十二区加一天)典型例题例1:我国代表团于北京时间2012年7月4日11时从香港乘飞机去日本访问,在当天东京时间14时飞抵到东京,该代表团在飞机上度过了A 3小时B 5小时C 2小时 D 6小时例2: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国庆节,这架飞机是A 自东向西飞行B 自北向南飞行C 自西12区飞向东12区D 自东12区飞向西12区即时训练1、(2008 宜昌)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东八区)8月8日20时举行,在莫斯科(东三区)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A 7时B 9时C 15时D 23时2、瑞士某比赛于当地时间(东一区)2007年6月7日18点进行决赛,在北京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为A 6月7日11点B 6月8日1点C 6月7日9点D 6月8日3点3、欧洲杯足球赛的决赛将于2008年7月15日14点在伦敦体育馆举行,北京的球迷小王应在什么时间收看现场直播A 14点B 16点C 6点 D 22点4、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出生于太平洋的船上,有趣的是姐姐生日反而比妹妹生日小了一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时间计算
知识结构
1、时区
(1)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心(这条经线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东西各跨7.5经度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
个时区,其中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东经度代表东时区,西经度代表西时区。

(2)时区的计算
时区数=经度数/15°
①尾数≤0.4或者>0.5时四舍五入,整数为时区,根据经度判读东西时区。

②尾数等于0.5,说明是两个时区的分界线。

③尾数为0,说明为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

例:计算110°E、120°E、127.5°E、130°E所在时区
2、地方时:把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定为当地的12时,并依次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地方时。

不同地区的地方时不同。

3、世界时:以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这就
是世界时,即格林尼治时间,不同地方的世界时相同。

4、区时
(1)含义: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本区时间的统一时间,即本区区时
(2)(步骤一)时差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异加同减
②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差几个小时,同
时区用减法,不同时区用加法
例:计算东八区与东六区,东六区与西六区相差几个小时?
(3)(步骤二)区时的计算
①计算口诀:东加西减
②计算方法:所求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边用加法(即加时区差),在已知时间的西边
用减法(即减时区差)。

例:已知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2010年1月1日12时,求东十区区时,西二区区时的日期时间?
注:上图为计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中时区为中心,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1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加一天,向西每一个时区减1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减一天
例1: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23时,求东十区区时日期时间?
例2:已知北京时间为2010年1月1日5时,求中时区区时日期时间?
总结:东早西晚、异加同减(算时差)、东加西减(算区时)
5、国际日期变更线
(1)含义:国际上你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为避免将同一陆地划分为两天,并不完全与180°经线一致)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
(2)计算口诀:东东西,减一天,西西东,加一天(由东十二区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十二区减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东十二区加一天)
典型例题
例1:我国代表团于北京时间2012年7月4日11时从香港乘飞机去日本访问,在当天东京时间14时飞抵到东京,该代表团在飞机上度过了
A 3小时
B 5小时
C 2小
时 D 6小时
例2: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国庆节,这架飞机是
A 自东向西飞行
B 自北向南飞行
C 自西12区飞向东12区
D 自东12区飞向西12区
即时训练
1、(2008 宜昌)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东八区)8月8日20时举行,
在莫斯科(东三区)收看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A 7时
B 9时
C 15时
D 23时
2、瑞士某比赛于当地时间(东一区)2007年6月7日18点进行决赛,在北京收看现场直播
的时间为
A 6月7日11点
B 6月8日1点
C 6月7日9点
D 6
月8日3点
3、欧洲杯足球赛的决赛将于2008年7月15日14点在伦敦体育馆举行,北京的球迷小王应在
什么时间收看现场直播
A 14点
B 16点
C 6
点 D 22点
4、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出生于太平洋的船上,有趣的是姐姐生日反而比妹妹生日小了一天。

该船可能
A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 B 自东向西越过180°经线C自西向东越过20°W经线D自东向西越过160°E经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