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辽河流域西拉木伦河治理工程(翁牛特旗段)2018年项

合集下载

西辽河(辽河的上游辽河的最大支流) 西辽河水域面积缩小可能带来的问题

西辽河(辽河的上游辽河的最大支流) 西辽河水域面积缩小可能带来的问题

西辽河(辽河的上游辽河的最大支流)西辽河水域面积缩小可能带来的问题首页>生活常识 >正文西辽河(辽河的上游辽河的最大支流)西辽河水域面积缩小可能带来的问题发布日期:2023-06-20 18:56:02 东辽河的主要支流左岸梨树县有来自龙吟河、孟家岭河、蔡家河。

由源地向西南流经椅山、安石镇于寿山镇卫国村南汇入东辽河,全长31公里,流域面积为280.8平方公里.最高水位282.56厘米,含沙量县此名术为每立米3.23千克。

二道河,是东辽河的一条支流验着一局作案训,发源于东辽县石河乡龙背村仙人洞岭,由源地向西流经建安乡,于中心乡西园衬同三道河会合后于康平凯刑程触正鲜村汇入东辽河。

全长38.2公里,流域面积191.8平方公里,含沙量为每立方米11.5千克,总落差164.7米,河道坡度为2.1‰。

发源于伊通县西苇乡刘家大院东南出源后西北流,自西苇乡的宏伟村至大孤山镇交界处,为四平市伊通县与辽源市东辽县的界河。

流域面积531平方公里,其中伊通县境内295.3平方公里,占.55.61%。

两源汇流后称卡伦河。

改道后,缩短了流程。

水流通畅,减师即轻了原河道下游的洪涝灾害。

河道平均坡降0.90‰,弯曲系数1.38。

小辽河,是东辽河下游右侧较大支流,发源于公主岭市莲花山乡五道泉子村。

在赵家屯以上为台地,河槽窄深,沿岸有柳丛。

新立乡、柳条乡、东明镇的群众习惯称呼为二道河子。

1962年,温德河下游,长发一汲水泡段变成人工排干,并延长到山东屯入东辽河,称双山涝区一排干。

东辽河的主要支流左岸梨树县有来自龙吟河、孟家岭河、蔡家河。

有东辽县的头道河、二道河,西丰县的北小河,梨树县的石岭河,伊通县的小孤山河、东李河,西李河渐审裂双增课、孤山河等支流汇入二龙山水库。

右岸有公主岭市放马沟河、二十家子河、六零河。

右岸有公主岭市的公主岭河、兴隆河、卡伦河、卡伦涝区总排干、小辽河,双辽县的温得河、双山灌区二排干、双山灌区三排干等支流汇入。

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人地关系 - 社科网-社科网

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人地关系 - 社科网-社科网

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人地关系索秀芬(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摘要:西辽河流域全新世人类活动和环境演变密切相关。

遗址主要分布在黄土地带,遗址的高度随河流下切逐渐降低。

12000aBP西辽河流域气候变暖,进入全新世。

大暖期在8000—3500aBP,沙地缩小,农业发达。

强烈降温事件发生在5000aBP、4800—4600 aBP和3500aBP左右,文化衰落,甚至消亡。

1000aBP左右气候变暖,农业和畜牧业得到了大的发展,植被受到破坏,沙地扩展。

元、明时期西辽河地区以畜牧业经济为主,植被得到了恢复。

清代大规模开垦荒地发展农业使得沙地再次扩大。

关键词:西辽河流域 ;全新世;人地关系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 A一、 现代自然环境概况西辽河流域位于北纬410 ——450 ,东经1170 ——1240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和辽宁省西北部,行政区划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和辽宁省朝阳地区、阜新地区一部分。

西辽河流域北、西、南三面环绕大兴安岭南段、赤峰西部山地、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构成一个向东敞开的“C”字型,中部东西横贯科尔沁沙地,其东北与松嫩平原连接,其东南与辽河平原毗连。

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发源于克什克腾旗南部,北部主要支流有查干木伦河,南部支流主要有老哈河、教来河。

乌尔吉木伦河发源于大兴安岭,流经巴林左旗,汇合阿鲁科尔沁旗的呼虎尔河后形成毛林郭勒河,最终在科尔沁沙地中形成沼泽。

西辽河流域境内北、西、南三面均为山脉或台地所盘踞,山脉内侧环绕着一带丘陵,中部及东部则为平原。

整个地形呈马蹄形,西高东低,海拔2000——120米,地形起伏大,类型复杂。

该流域属温带大陆季风尾闾区,温度与降水条件均较丰富,日平均温度≥100C,积温1400——32000 C ,平原高于山地。

年降水量300——600毫米,山地多于平原。

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湿润至半干旱偏湿型气候。

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雨量80%左右,这对农业生产有利,但也易于形成夏涝和洪水灾害。

红山文化简介

红山文化简介

红山文化简介――听雨堂主人中国古玉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先民们制玉、佩玉、祭玉、葬玉,无不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客观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方面的历史史实。

这对于我们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史料,同时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史源是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中国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

其覆盖范围,西起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南到大凌河流域,地处辽宁省西部、内蒙古东部四盟及河北省北部地区。

红山文化遗址经树轮校正,其年代距今为5485 士110 年,碳14 测定年代数据为距今4895 士70 年,应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由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阶段,时间大约跨自公元前4000 一公元前3000 年的一千余年。

红山文化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

1908 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在内蒙古林西县和赤峰县英金河畔调查,曾发现红山文化遗存。

1919年法国学者桑志华、德日进也在内蒙古东南部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并曾到赤峰东北郊的红山前作过调查,对沙锅屯洞穴遗址和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

1921年,应聘来华进行矿产资源调查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进行煤矿调查的同时,在南票煤田附近发现石灰岩洞穴数个,并对洞内堆积进行了发掘。

1935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滨田耕作、水野清一在赤峰红山后遗址发掘,1939 年发表考古报告书。

中国学者在早期对红山文化的发现,特别在研究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0年中国考古学家梁思永在内蒙古林西县和英金河流域调查新石器时代遗存,他和考古学家裴文中、尹达对这类遗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于40年代提出,沙锅屯、红山后的遗存是中原彩陶文化与北方细石器文化在长城地带相遇产生的一种“混合文化”,是一种新型的考古学文化,并正式定名为“红山文化”。

1951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吕遵谔带领下调查并发掘了红山后遗址,于1958 年在《考古学报》上发表报告时,使用了“红山文化”的名字。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内水建〔2018〕30号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内水建〔2018〕30号

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内水建〔2018〕30号各盟市水务(水利)局:我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自2009年启动实施以来,按照水利部目标要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总体进展顺利,各阶段工程建设按年度目标有序推进。

但个别项目建设进度滞后,截至目前,列入2009~2012年规划的85项,还有11项未进行竣工验收(详见附件1);列入2013~2015规划项目120项,完工103项,竣工验收71项,下发竣工验收鉴定书的仅20项,还有17项未完工(详见附件2);列入灾后薄弱环节2018年计划的28项,现完成初步设计批复18项(详见附件3)。

为加快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任务,确保工程尽早发挥效益,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切实加快未完工程项目建设进度项目主管部门和各参建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中小河流治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认真查找未完工程项目进度滞后原因,抢抓一切可利用的施工时间,加快推进列入2009~2012年和2013~2015规划项目建设,在2018年6月底前必须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并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同时为财政部门绩效评价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各地要加强项目督导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未完项目要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倒排工期,分解细化建设任务,明确完工、验收等环节时间节点,编制项目尾留工程实施方案和验收计划,并报我厅建设管理处。

我厅将跟踪督办,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在今年汛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红山文化象征-翁牛特旗三星他拉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

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目录简介历史经济状况“红山文化”博物馆源流发展艺术文化遗址简介历史经济状况“红山文化”博物馆源流发展艺术文化遗址∙红山玉龙∙红山女神与女娲展开简介红山文化重要遗址分布图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

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年代为公元前4000~前3000年。

1984年牛河梁第二地点一号冢4号墓出土红山文化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还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兼事渔猎,细石器工具发达;还有磨制和打制的双孔石刀、石耜、有肩石锄、石磨盘、石磨棒和石镞等。

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种类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

彩陶多饰涡纹、三角纹、鳞形纹和平行线纹。

已出现结构进步的双火膛连室陶窑。

玉雕工艺水平较高,玉器有猪龙形缶、玉龟、玉鸟、兽形玉、勾云形玉佩、箍形器、棒形玉等。

还发现相当多的冶铜用坩埚残片,说明冶铜业已经产生。

房址为方形半地穴式,分为大型与小型。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

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发展中具备了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

奈曼河流

奈曼河流

一、辽河流域概况全旗有6条河流分别属于辽河流域。

(1)老哈河自苇莲苏乡西奈曼营子入境,流经苇莲苏乡、平安地乡,在苏家堡水利枢纽与西拉木伦河汇流形成西辽河,境内流长66.6km,河道比降2‰。

苇莲苏、平安地两乡在该河引水灌溉。

(2)西辽河自苏家堡水利枢纽开始,至清河苏木出境,境内河长60.3km,河道比降1.5‰。

明仁、清河两苏木在苏家堡水利枢纽引水灌溉。

西辽河是孟家段大型水库的进水水源。

(3)教来河自义隆永乡西地村入境,到治安镇出境,区内河长185.3km,河道比降2‰。

教来河是黄花他拉、章古台两苏木的引洪淤灌水源,也是舍力虎水库的进水水源。

1967年在该河的道力歹处修建一座拦河分水利枢纽工程,现在道力歹以下河道已不行洪,做为灌溉输水和排涝渠道使用。

(4)杜贵河发源于新镇乡的东南部,向北流经新镇乡,境内河长38.9km,河道比降3.5‰。

该河的径流量除满足新镇、太平、呼钦苏木三个水库的库容及附近乡镇的农田灌溉外,剩余的极少部分流量在新镇的北部的丘间洼地中散失。

二、产流面积及产水河流特征西辽河、老哈河、教来河对于奈曼旗而言属于过境河流,其来水量受上游赤峰地区控制。

以上流域所控制的区域属于不产流面积,合计为6662.9km2,占奈曼旗总面积的82%。

杜贵河属于教来河流域,根据有关研究成果,教来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入渗系数为0.15~0.25。

根据第三章分析结果,奈曼旗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84mm,则其径流深在58~96mm之间,若取中间值则为77mm,则奈曼旗境内杜贵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1亿m3。

三、各河流水量(1)教来河教来河在下洼入境,根据下洼站资料分析,多年平均入境量为1.12亿m3。

图4-13反映出:近年来教来河入境水量呈减少趋势。

教来河在奈曼旗治安镇六号农场出境,出境前,舍力虎水库、道力歹等四个灌区分别从教来河引水。

通过调查统计,教来河在出境前,奈曼旗多年平均引用教来河的水量为0.49亿m3,见表4-17。

草原明珠--赤峰历史介绍

草原明珠--赤峰历史介绍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已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址6,800多处。

有史文明以后,赤峰成为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活动的中心,是草原青铜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

“八五”时期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敖汉“兴隆洼聚落遗址”,确立了中华民族8,000年的文明史,被史学界定名为“华夏第一村”。

在翁牛特旗出土的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玉龙,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

赤峰资源较为丰富,贵重金属、有色金属储量均居内蒙古自治区前列。

草原、沙漠、冰臼、石林、温泉等自然资源和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等人文资源富集,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

赤峰地处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等几个中心城市的辐射。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常,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

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发展中具备了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出土自内蒙古赤峰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毛发飘举,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龙”。

因赤峰境内多有龙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先民应为龙的传人。

鸡血石其中叶腊石(已定名为巴林石)储量约12 000吨,是雕刻工艺品的优质原料,产于巴林右旗沙布尔台苏木牙乌图山,其含千分之五鸡血石,被誉为稀世之宝,中外闻名西拉姆论和赤峰主要旅游景点:辽上京遗址辽中京遗址大明塔梵宗寺辽太祖陵喀喇沁王府龙泉寺荟福寺辽“真寂之寺” 辽祖州城遗址荣宪公主墓乌兰布统古战场兴源寺巴拉奇如德庙百岔川岩画根丕庙后召庙辽石窟寺辽庆陵奈曼王府喀喇沁亲王府城子山遗址大井古铜矿遗址宝山墓群释迦佛舍利塔阿斯哈图冰石林大青沟玉龙景区冰臼奇观贡格尔草原勃隆克沙漠其甘沙漠达里诺尔湖第四纪冰川遗迹红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山生态园赛罕乌拉巴彦他拉草原响水玉瀑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打虎石水库罕山自然风光沙地云杉巴彦花水上游乐园百兴图达拉哈草原翁旗红山水库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锡伯河赤峰市乌兰布统达里湖花山公园黑里河自然保护区宁城法轮寺特色活动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

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通辽市水利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通辽市水利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通辽市水利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5.14•【字号】通政办字〔2017〕146号•【施行日期】2017.05.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通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通辽市水利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政办字〔2017〕146号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通辽市水利网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7年5月14日附件:1.外调引水工程规划投资估算汇总表2.内蓄引调工程规划投资估算汇总表3.通辽市2017年水利网建设实施方案计划表4.通辽市2017年度农业节水工作任务指标分配表通辽市水利网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关于编制和实施《通辽市现代水利网建设规划》的决策部署,突出“七网融合、水网当先”原则,加快我市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将引水节水工程作为现代水利网建设的重点内容,推进水资源“外引内蓄”工程建设,实施农业精准高效节水工程,逐步破除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制约瓶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内容(一)总体布局根据全市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现状和特点,把现代水利网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严格水资源管理和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不断强化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完善全市水利网,构建起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外调水、中水“五水”统筹调度和防洪减灾网、农田水利灌溉网、城乡生活饮水网、工业供水网、中水回用网、水生态网“六网”联动体系,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通辽市水利网建设要以现有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流域区域为单元,以河道渠系为输水载体,以水库湖泊为调蓄中枢,通过完善水系连通工程,构建起引水、调水、蓄水和供水的现代骨干水网体系。

总体布局思路:(1)以调蓄工程建设为基础,构筑我市南北山区河流调蓄互联互通体系,留住地表水;(2)完善中部平原区防洪排涝体系,蓄住过境水、实现涝水资源化;(3)提高农牧业用水效率,降低亩灌溉耗水量;(4)建设和改善湿地引蓄水设施,还原湿地生态;(5)加快工业、生活污水中水处理设施建设,净化水环境,提高回用率;(6)构建城乡居民饮用水管理体系,让人民喝上干净放心水;(7)以现有的河道、湖泊、湿地为基础,修复、恢复南北部山区和中部平原区两类自然生态系统,实现生态文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辽河流域西拉木伦河治理工程(翁牛特旗段)2018年项目施工一标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
内蒙古辽河流域西拉木伦河治理工程(翁牛特旗段)2018年项目施工一标招标评标工作已结束,依据评标委员会的评标报告,现对前三名中标候选人公示如下:
项目编号投标人名称
中标候选
人排名
投标报价项目经理其他人员业绩及同类
N1504 00000 10004 91001 001内蒙古禹泽水
利水电工程有
限公司
第1中标
候选人
5736700.00

司彤彤
技术负责人:姜
云芳
安全员:赵冬雨
施工员:黄志刚
质检员:孙文军
材料员:张建平
资料员:王雅慧
1. 内蒙古黄河流域大黑河河道治理工程
2. 黄河内蒙古段二期防洪工程包头市段工程施工第6标段
3.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榆树沟防洪工程施工标段
内蒙古中正瑞
和工程建设有
限公司
第2中标
候选人
5736815.00

兴安
技术负责人:张

安全员:张艳丰
施工员:邢树广
质检员:张树新
材料员:王铁凤
资料员:海日罕
1. 赤峰市敖汉旗老虎山河四家子镇城区防洪工程施工
2. 嫩江干流内蒙古自治区段治理工程(扎赉特旗段-都尔本新段)施工(第三标
段:7+550-23+650)
3. 巴林右旗敖尔盖河关乃英格段堤防工程
4. 林西县嘎斯汰河林西镇段防洪工程(新增土庙子段护岸工程)施工
5. 内蒙古辽河流域西拉沐沦河治理工程(林西县段)施工
6. 内蒙古辽河流域乌力吉木伦河治理工程巴林左旗段第二标段
7. 巴林右旗翁根河五千亩、查干沐沦河红旗五组堤防工程(一标)
8. 巴林右旗翁根河五千亩、查干沐沦河红旗五组堤防工程(二标)
9. 黄河内蒙古段二期防洪工程包头市段工程施工第 7 标段
10. 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葫芦峪和防洪工程
11. 巴林右旗阿山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12. 巴林右旗常兴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13. 巴林右旗克德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14. 内蒙古辽河流域西拉沐沦河治理工程(翁牛特旗)第一标段
内蒙古龙泽节
水灌溉科技有
限公司
第3中标
候选人
5736866.00

青山
技术负责人:郭
向东
安全员:潘淑娟
施工员:邢大鹏
质检员:高玉丽
材料员:李文玲
资料员:韦韦
1. 喀喇沁旗锡泊河水生态文明建设(锦山城区-机场大桥段)综合治理工程一期
施工第二标段:施工
2. 内蒙古黄河干流水权盟市间转让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试点工程东风分干渠系工
程施工第十二标段
3.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欧沐沦河天山镇老东桥段下游段防洪工程
4. 内蒙古辽河流域乌力吉木伦河治理工程(阿鲁科尔沁旗段)施工第二标段
5. 赤峰市红山区城市基础设施西旱河改造建设项目(2+200-2+7000)一标段施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