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耳穴压豆疗法ppt课件

气血亏虚:脾、胃、肾 肾精不足:肾、子宫或睾丸、内分泌 痰浊内蕴:肺、脾、肾、皮质下 瘀血阻络:脑干、肾、内分泌、皮质下
完整编辑ppt
47
耳鸣耳聋
主穴:内耳、肾、耳聋点 配穴: 风寒闭络:肺、三焦 风热上雍:胰胆、耳尖 肝胆火旺:耳尖、肝阳(耳尖、三焦、肝阳点 刺放血) 阴虚火旺、脾肾两虚:神门、心、脾、兴奋点
完整编辑ppt
40
患者每天可自行按压3-5次,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每次 1-2分钟,每5次一疗程,休息一周,再进行下一疗程。
每次贴压一侧耳穴,两耳轮流,3-7日更换1次,亦可双耳 同时贴压。
急性病可稍短,慢性病可稍长。
完整编辑ppt
41
耳穴贴压时,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强度,耳穴的方向 性、向轮性和低凹性,以耳廓有发热、胀痛感为度。
本法是一种重压强刺激手法,属泻法。对于实证、 年轻力壮者、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及急性炎症 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
按压的强度当根据患者自我感受而定,不可太过 用力,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当轻刺激。
完整编辑ppt
39
2.直压法:以指尖垂直按压贴压物,至贴压处产生胀、痛感。
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穴区4-6次,每日 按压3-5次。本法也是一种强刺激手法,强度弱于对压法。
完整编辑ppt
完整编辑ppt
11
1.耳廓表面解剖
完整编辑ppt
2.耳穴形象分布
人的耳朵像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 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分布规律:
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在耳垂和对耳屏; 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在对耳轮体部 和对耳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应的耳穴集中在耳甲,其中与 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艇;与胸腔 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腔; 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多在耳轮脚周围呈 环形排列。
完整编辑ppt
47
耳鸣耳聋
主穴:内耳、肾、耳聋点 配穴: 风寒闭络:肺、三焦 风热上雍:胰胆、耳尖 肝胆火旺:耳尖、肝阳(耳尖、三焦、肝阳点 刺放血) 阴虚火旺、脾肾两虚:神门、心、脾、兴奋点
完整编辑ppt
40
患者每天可自行按压3-5次,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每次 1-2分钟,每5次一疗程,休息一周,再进行下一疗程。
每次贴压一侧耳穴,两耳轮流,3-7日更换1次,亦可双耳 同时贴压。
急性病可稍短,慢性病可稍长。
完整编辑ppt
41
耳穴贴压时,稍加用力,注意刺激的强度,耳穴的方向 性、向轮性和低凹性,以耳廓有发热、胀痛感为度。
本法是一种重压强刺激手法,属泻法。对于实证、 年轻力壮者、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及急性炎症 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
按压的强度当根据患者自我感受而定,不可太过 用力,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当轻刺激。
完整编辑ppt
39
2.直压法:以指尖垂直按压贴压物,至贴压处产生胀、痛感。
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穴区4-6次,每日 按压3-5次。本法也是一种强刺激手法,强度弱于对压法。
完整编辑ppt
完整编辑ppt
11
1.耳廓表面解剖
完整编辑ppt
2.耳穴形象分布
人的耳朵像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 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分布规律:
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在耳垂和对耳屏; 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在耳舟; 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在对耳轮体部 和对耳轮上、下脚; 与内脏相应的耳穴集中在耳甲,其中与 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艇;与胸腔 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腔; 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多在耳轮脚周围呈 环形排列。
耳穴压豆ppt课件完整版

及时就医
如遇到耳部不适或症状加重等 情况,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自己的治疗史和用药情况。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耳穴压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详细解释了耳穴压豆的定义、作用原理及在 中医理论中的地位。
耳穴压豆操作方法
系统介绍了耳穴压豆的操作步骤,包括选穴 、消毒、贴压等关键环节。
贴压方法及注意事项
贴压方法
将王不留行籽粘贴在胶布上, 用镊子夹住胶布,对准选定的
耳穴贴紧压实。
贴压时间
一般每次贴压一侧耳穴,两耳 交替进行,3-5天更换一次,10 次为一疗程。
按压刺激
每天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 按压1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 提高疗效。
注意事项
贴压期间避免耳部沾水,以免 引起感染;贴压后如出现不适 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贴压
更年期症状。
儿科疾病案例分享
小儿遗尿
刺激膀胱、肾、皮质下等穴位,可增强膀胱括约肌功能,改善遗 尿症状。
小儿厌食
选取脾、胃、小肠等穴位进行耳穴压豆,可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提 高食欲。
小儿多动症
通过刺激心、肾、脑干等穴位,可调和脏腑功能,改善多动症状。
五官科疾病案例分享
近视
选取眼、目1、目2等穴位进行耳穴压豆,可改善眼部血液 循环,缓解近视症状。
常用耳穴介绍
列举了多个常用耳穴,包括其位置、功能及 对应的身体部位或病症。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强调了耳穴压豆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 及不适用该疗法的禁忌症。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本次课程,我对耳穴压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 在选穴和贴压方面收获颇丰。希望在未来能够更熟练地运 用这一技能。
耳穴压豆ppt课件

肠神经官能症
以肠道症状为主,腹痛,腹
(肠易激综合征) 胀,肠鸣,腹泻,便秘,腹
痛常因进食或冷饮而加重,
在排便、排气、灌肠后减轻。
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
或排便次数增加,粪便可稀
可干等症状。
肾、交感 肝、肾
四肢不温伴乏力,腰酸,头痛,耳鸣,
阴阳两虚型
心悸,舌淡苔白,脉弦细。
头晕目眩,体胖,嗜睡,胸闷痰多,便
痰湿壅盛型
溏,舌苔腻,脉滑。
耳尖 耳背沟
肾 脾、三焦
原发性高血压病
主穴:神门、心、皮质下、耳尖、耳背沟 呕吐加胃 头痛加额 头晕加枕
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
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精神因素常导致发病,引起胃
肠道的功能障碍。
胃肠功能紊乱
胃神经官能症
反复发作的连续性嗳气,咽部异 主穴:神门、交感、皮质
物感,胃内无以言表的不适感, 下、心、胃
无饥饿感,或时而食欲旺盛,时 配穴:脾、
而无食欲,喜欢出长气,反酸、
嗳气、厌食,恶心,呕吐,食后
饱胀,每遇情绪变化而症状加重。
肩关节周围炎
耳甲穴位
耳轮脚相当于人体的膈 肌
耳轮脚周围相当于人体 消化道
口:外胃耳:道耳上轮方脚外侧
耳甲穴位 缘与耳消轮失脚处起周始围处连
线中点
食管:耳贲轮门脚:下耳方轮中脚下方外 1/3处 1/3处
口—面瘫、口腔炎、牙 周炎、舌炎
食管—食管炎、食管痉 挛
贲门—神经性呕吐
胃—胃炎、胃溃疡、失 眠、消化不良、恶心、 呕吐
三角窝穴位
神盆门腔:降对压 耳点轮与上盆、腔下穴角连分 线叉的处中的下內缘1/3交界处
《耳穴压豆》PPT幻灯片PPT

保养三般精气神,少言少欲少劳心。 食惟半饱宜清淡,酒止三分莫过醺。 常把戏言多取笑,每怀乐意不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让我逍遥过百春。
近视 属中医“能近怯远症〞 1.肝开窍于目 2肾藏精 【取穴】:心、肝、肾、目一、目二、眼 。
调经 按压內分泌穴、內生殖器穴,尤其是压力所
引起的经期不稳定效果较好。
压力山大
减肥
取穴:三焦、肺、內分泌、脾等穴。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肥胖。
便秘
取穴:大肠穴、直肠穴。
便秘久了通常会有痔疮的问題,可以按压肛 门穴,預防痔疮。
6.操作后协助着衣,安置舒适体位。
7.洗手,记录。
评价 1.选穴准确,操作方法正确、熟练。 2.患者对压豆疗法的满意度。 3.疾病病症缓解程度。
注意事項
1.在饥饿、吃太饱、酒后、身体虛弱、太累 之后精神极紧张、大出血、不适合貼耳穴 點。
2.有特定疾病如心脏病、气喘、肝功能异常 ,注意不可强刺激。
取穴原那么
病变 的 相应部位
藏象辩证 取穴
经络学说 选穴
现代医学 生理、病理 知识选穴
临床经历
选穴
诊断明
影
响
耳
配方好
穴
疗
法
穴位准
因
素
手法对
耳穴治疗好处 操作简单:不受地点限制。 掌握容易:比体针方便。 平安可靠:除有轻度痛感外。 疗效显著:消炎快、止痛快。 預防疾病:改善視力、防晕车晕船。
保健、美容、抗衰老。
常用耳穴治疗方法
压丸法、毫针法、埋针法、水针法、电针法 等
耳穴的功能
止痛、止晕、止咳、止喘、止吐、止酸 、止带
镇静兴奋、降压升压、止血活血、利尿 止遗、通便止泻
利咽、明目、鼻通、美容
耳穴压豆ppt课件

13
耳背
降压沟(对耳轮下脚沟):高血压。 阳维(耳背乳突交界的“弦筋处”):耳鸣、耳 聋。 耳迷根(平耳轮脚、耳背乳突交界之耳根部): 头痛、鼻塞、胆道蛔虫症。 上、中、下耳背(艇后隆起最突起处、中间、甲 腔隆起最突起处):腰背痛、皮肤病。 上、下耳根(耳根的最上、下缘):止痛、治瘫。
31
遗尿
取膀胱、枕、遗尿点;肝经湿热加肝、胰胆、耳 尖肝阳放血,脾肺气虚加脾、肺、兴奋点、脑点, 肾气不足加皮质下、肾、心。 随症:大脑发育不全:额;痰多困睡:三焦、胰 胆;睡眠过深:缘中、耳尖;外阴受刺激:外生 殖器;尿频:尿道;有家族史:耳尖、枕、缘中; 久病不愈、营养不良:脾、膀胱;脊髓损伤:腰 骶椎;尿路感染:内分泌;久治不效:缘中、耳 背肾。
8
轮屏切迹、对耳屏
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处):头痛、眩晕。 平喘(对耳屏尖端):哮喘、腮腺炎。 缘中(脑干、平喘连线中点):遗尿、失眠。 脑(内侧面):镇静、止痛。 睾丸(卵巢,内侧前下方):副睾炎、月经 不调。 额、枕(外侧面的前、后下方):头痛、头 晕、失眠、神经衰弱。 颞(额枕中点):头痛、偏头痛。
耳廓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不宜用。 湿热天气,耳穴压丸宜1~3天。 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 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26
耳穴压豆治疗我科常见病
支气管哮喘 其他 高血压病
单纯性肥胖
失眠
耳穴压豆治疗
眩晕 耳鸣耳聋 遗尿
27
更年期综合征
耳穴压豆临床辨治应用
支气管哮喘
实证气管、交感、内分泌;风寒外束加皮质下、 肺,邪热伤肺加耳尖、胃、耳迷根,痰湿阻肺加 脾、三焦、枕。虚证取肾、皮质下、肾上腺;肺 肾气虚加肺,脾肾阳虚加脾、兴奋点。 随症:1、过敏:风溪、神门、枕、肾上腺。2、 咳嗽为主:肺、大肠。3、感染痰多:大肠、耳尖、 口、三焦、脑干。4、气喘为主:肺、对屏间、肾、 神门、枕。5、发热:耳尖、皮质下点刺放血。6、 巩固疗效:脾、肺、肾、三焦、内分泌。
耳背
降压沟(对耳轮下脚沟):高血压。 阳维(耳背乳突交界的“弦筋处”):耳鸣、耳 聋。 耳迷根(平耳轮脚、耳背乳突交界之耳根部): 头痛、鼻塞、胆道蛔虫症。 上、中、下耳背(艇后隆起最突起处、中间、甲 腔隆起最突起处):腰背痛、皮肤病。 上、下耳根(耳根的最上、下缘):止痛、治瘫。
31
遗尿
取膀胱、枕、遗尿点;肝经湿热加肝、胰胆、耳 尖肝阳放血,脾肺气虚加脾、肺、兴奋点、脑点, 肾气不足加皮质下、肾、心。 随症:大脑发育不全:额;痰多困睡:三焦、胰 胆;睡眠过深:缘中、耳尖;外阴受刺激:外生 殖器;尿频:尿道;有家族史:耳尖、枕、缘中; 久病不愈、营养不良:脾、膀胱;脊髓损伤:腰 骶椎;尿路感染:内分泌;久治不效:缘中、耳 背肾。
8
轮屏切迹、对耳屏
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处):头痛、眩晕。 平喘(对耳屏尖端):哮喘、腮腺炎。 缘中(脑干、平喘连线中点):遗尿、失眠。 脑(内侧面):镇静、止痛。 睾丸(卵巢,内侧前下方):副睾炎、月经 不调。 额、枕(外侧面的前、后下方):头痛、头 晕、失眠、神经衰弱。 颞(额枕中点):头痛、偏头痛。
耳廓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不宜用。 湿热天气,耳穴压丸宜1~3天。 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 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26
耳穴压豆治疗我科常见病
支气管哮喘 其他 高血压病
单纯性肥胖
失眠
耳穴压豆治疗
眩晕 耳鸣耳聋 遗尿
27
更年期综合征
耳穴压豆临床辨治应用
支气管哮喘
实证气管、交感、内分泌;风寒外束加皮质下、 肺,邪热伤肺加耳尖、胃、耳迷根,痰湿阻肺加 脾、三焦、枕。虚证取肾、皮质下、肾上腺;肺 肾气虚加肺,脾肾阳虚加脾、兴奋点。 随症:1、过敏:风溪、神门、枕、肾上腺。2、 咳嗽为主:肺、大肠。3、感染痰多:大肠、耳尖、 口、三焦、脑干。4、气喘为主:肺、对屏间、肾、 神门、枕。5、发热:耳尖、皮质下点刺放血。6、 巩固疗效:脾、肺、肾、三焦、内分泌。
(医学课件)耳穴压豆PPT幻灯片

• 耳屏相肾上当1腺于/2呈隆下人等起1边体/面2三隆的的角起中咽形面点的喉中、点 内鼻鼻咽部
• 上屏—咽炎,单纯性肥胖
• 下屏—鼻炎
• 肾上腺—低血压、风湿性 关节炎、休克、过敏性皮 肤病
对耳轮穴位
• 对耳轮体相当于人体的躯 干
• 颈、颈椎—落枕、颈椎病
• 胸椎—乳房胀痛、产后乳 少
• 腰骶椎—急性腰扭伤、腰 椎间盘突出症、腰骶部疼 痛
• 耳尖—发热、高血压、失 眠
• 肛门—痔疮、肛裂 • 直肠—便秘、腹泻、脱肛、
痔疮 • 结节—头晕 、高血压、头
痛
直肠:对耳轮起始部, 连接屏上切迹处
观耳辨病法
• 一、瞧一瞧
•
耳廓的大小、厚薄反映先天肾气的强弱
•
健康人的耳廓颜色微黄而红润,不健康人的耳廓则
枯燥而不润泽
观耳辨病法
• 二、摸一摸
• 主要注意局部有无隆起、凹陷、压痕的改变
耳穴结构口诀
•耳前:
•
一舟一垂一结节
•
二轮二屏三切迹
•
三脚三窝十六步
耳穴结构口诀
• 耳背:
•
三个面
耳
•
四个沟
廓
•
四个隆起
背 面
解
剖
名
称
耳与人体的关系
•
•
耳廓外联躯体外骸,内联脏腑,这是耳穴压豆治
病和视诊的主要依据
耳与人体的关系
“有诸内必形诸外”,人的 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 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 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患有 疾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 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 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 位后产生放射性感应,可 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 口—面瘫、口腔炎、牙周 炎、舌炎
• 上屏—咽炎,单纯性肥胖
• 下屏—鼻炎
• 肾上腺—低血压、风湿性 关节炎、休克、过敏性皮 肤病
对耳轮穴位
• 对耳轮体相当于人体的躯 干
• 颈、颈椎—落枕、颈椎病
• 胸椎—乳房胀痛、产后乳 少
• 腰骶椎—急性腰扭伤、腰 椎间盘突出症、腰骶部疼 痛
• 耳尖—发热、高血压、失 眠
• 肛门—痔疮、肛裂 • 直肠—便秘、腹泻、脱肛、
痔疮 • 结节—头晕 、高血压、头
痛
直肠:对耳轮起始部, 连接屏上切迹处
观耳辨病法
• 一、瞧一瞧
•
耳廓的大小、厚薄反映先天肾气的强弱
•
健康人的耳廓颜色微黄而红润,不健康人的耳廓则
枯燥而不润泽
观耳辨病法
• 二、摸一摸
• 主要注意局部有无隆起、凹陷、压痕的改变
耳穴结构口诀
•耳前:
•
一舟一垂一结节
•
二轮二屏三切迹
•
三脚三窝十六步
耳穴结构口诀
• 耳背:
•
三个面
耳
•
四个沟
廓
•
四个隆起
背 面
解
剖
名
称
耳与人体的关系
•
•
耳廓外联躯体外骸,内联脏腑,这是耳穴压豆治
病和视诊的主要依据
耳与人体的关系
“有诸内必形诸外”,人的 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 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 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患有 疾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 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 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 位后产生放射性感应,可 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 口—面瘫、口腔炎、牙周 炎、舌炎
耳穴压豆法 ppt课件

PPT课件
4
耳廓表面解剖
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 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 名称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 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 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 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 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 界处叫"耳轮尾"。
PPT课件
5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 侧,与耳轮相对的隆 起部,又叫对耳轮体; 其上方有两分叉,向 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 轮上脚",向下分叉的 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脑病康复科
PPT课件
1
耳穴压豆的概念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 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 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 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 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刺激这些 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
稍凹陷。
PPT课件
8
耳廓表面解剖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 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 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 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 窍
PPT课件
9
耳穴般来说耳廓 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PPT课件
22
枕
【曾用名】晕点。 位置】对耳屏外 侧面的后上方。 【主治】头晕、 头痛、哮喘、癫 痫、神经衰弱等。
PPT课件
23
额
【位置】对耳 屏外侧面的前 下方。 【主治】头 晕、头痛、失 眠、多梦等
PPT课件
24
脾
【位置】耳甲腔 的后上方。 【主治】腹胀、 腹泻、便秘、食 欲不振、功能性 子宫出血、白带 过多、内耳眩晕 症等。
耳穴压豆课件ppt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耳屏
外鼻(外侧面的中央):过敏性鼻炎。 咽喉(内壁上1/2处):急慢性咽炎、扁
桃体炎。 内鼻(内壁下1/2处) :鼻炎。 上屏尖(上部外侧缘):牙痛、斜视。 下屏尖(下部外侧缘):升压、抗过敏。
不调。 额、枕(外侧面的前、后下方):头痛、头
晕、失眠、神经衰弱。 颞(额枕中点):头痛、偏头痛。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耳轮脚周围
主治消化道疾病
食道、喷门:下方前2/3、后1/3处。 胃:消失处。 十二指肠、小肠、大肠:上方各1/3处。 阑尾:大小肠之间。
耳穴疗法的适应症
各种痛症:扭伤、牙痛、肩颈痛、痛经。
各种炎症:牙周炎、咽喉炎、胃肠炎。
功能紊乱性病症:高血压病、冠心病
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 :哮喘、鼻炎、荨麻疹
内分泌代谢性病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
各种慢性病症:肢体麻木、便秘、减肥、美容
总之,急慢性病症200余种。有效率83-99%。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三、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耳轮脚、耳轮
耳轮脚:呃逆、皮肤病。
直肠下段(起始端、近屏上切迹):便秘、 脱肛、里急后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PPT
21
耳穴压豆操作
消毒后,医者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用镊 子夹取耳穴压丸贴片贴压耳穴,并轻轻揉 按1~2分钟。每天4~6次,可留置3~6天。
医学PPT
22
耳压注意事项
耳廓皮肤有炎性病变、冻疮不宜用。 湿热天气,耳穴压丸宜2~3天。 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
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肝(胃、十二指肠的后方):眼病、胁痛。
脾(紧靠对耳轮缘、肝穴下方):腹胀 、消化不 良。
胰胆(肝肾之间):消化不良、胆道疾患。
医学PPT
11
耳甲腔
口(紧靠外耳道开口的后壁):面瘫、口 腔溃疡。
心(中央):癔病、心悸。
肺(心的上下方后方):咳喘、皮肤病。 气管(口、心之间)
屏间(外耳门后下方、近屏间切迹处): 痛经、月经不调。
医学PPT
9
耳轮脚周围
主治消化道疾病
食道、喷门:下方前2/3、后1/3处。 胃:消失处。 十二指肠、小肠、大肠:上方各1/3处。 阑尾:大小肠之间。
医学PPT
10
耳甲艇
膀胱(大肠穴直上,对耳轮下脚下缘):遗尿、 尿潴留。
肾:(小肠穴直上,对耳轮下脚下缘):腰痛、 耳鸣、听力减退。
输尿管(肾、膀胱之间)
耳穴压豆疗法
医学PPT
1
一、耳廓表面解剖
医学PPT
2
二、耳穴形象分布
1、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 垂或耳垂邻近。
2、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 3、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
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 4、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
在耳甲艇和耳甲腔。 5、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呈
环形排列。
医学PPT
3
三、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医学PPT
19
耳穴选穴原则
辩证选穴(皮肤病取肺) 对症选穴(月经病取子宫) 经验选穴(神门安神;耳尖退热) 按病选穴(胃病取胃)
医学PPT
20
(四)耳针的操作方法
1、毫针法 2、电针法 3、压丸法(主要介绍):是用胶布将药豆准
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 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 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4、穴位注射法
医学PPT
14
四、耳针的临床应用
(一)耳穴检查
1.看:肉眼观察耳穴区域有无变形、变色、 丘疹、脱屑、结节、充血、凹陷等。
2.压:探针或针柄对耳穴均匀缓慢地按压, 找出压痛点。
3.摸:手指轻抚耳廓,检查耳穴区有无结节、 隆起,并查其大小、质地、边缘。
4.测: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变化,找 良导点。
扁桃体(八区正中)
面颊区(五六区交界线周围):面瘫
医学PPT
13
耳背
降压沟(对耳轮下脚沟):高血压。 阳维(耳背乳突交界的“弦筋处”):耳鸣、耳
聋。 耳迷根(平耳轮脚、耳背乳突交界之耳根部):
头痛、鼻塞、胆道蛔虫症。 上、中、下耳背(艇后隆起最突起处、中间、甲
腔隆起最突起处):腰背痛、皮肤病。 上、下耳根(耳根的最上、下缘):止痛、治瘫。
三焦(外耳道口、屏间、脑、肺穴之间) : 便秘 、浮肿
医学PPT12源自垂目1、目2、眼(屏间切迹前后下方、五区正 中):青光眼、假性近视、麦粒肿。
牙痛点1、2(一区的后下角、四区的中央): 牙痛、牙周炎、拔牙麻醉。
上颌、下颌(三区的正中、上方):牙痛、 颞下颌关节炎。
内耳(六区正中):耳鸣、听力减退。
医学PPT
24
高血压病
实证、虚证均取降压点、皮质下、交感;肝阳上 亢加耳尖、耳背静脉、高血压点、肝、肝阳等放 血,痰湿雍盛加内分泌、胰胆、三焦。虚证取神 门、内分泌、脑、耳后肾穴;阴虚阳亢加肾、神 门、耳背沟放血,阴阳两虚加头昏点、枕、耳背 肾。
随症:1头晕甚者:外耳、枕、头昏点。2头痛: 额、枕。3肢体麻木、舌强语蹇者:心、脑干。4 伴血脂高、血流变异常:肝、脾。5合脑损伤:交 感、皮质下、枕、缘中6合心损伤:心、交感、耳 背心、耳背肾、耳迷根7肾脏损伤:肾、内分泌。
医学PPT
4
耳轮脚、耳轮
耳轮脚:呃逆、皮肤病。
直肠下段(起始端、近屏上切迹):便秘、 脱肛、里急后重。
尿道(平对耳轮下脚下缘):遗尿、尿频、 尿储留。
外生殖器(平对耳轮下脚上缘) :睾丸炎、 阴道炎、阳痿。
耳尖:红眼、发热、高血压。
轮1~6: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医学PPT
5
耳舟、对耳轮上下脚及体部
医学PPT
8
轮屏切迹、对耳屏
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处):头痛、眩晕。 平喘(对耳屏尖端):哮喘、腮腺炎。 缘中(脑干、平喘连线中点):遗尿、失眠。 脑(内侧面):镇静、止痛。 睾丸(卵巢,内侧前下方):副睾炎、月经
不调。 额、枕(外侧面的前、后下方):头痛、头
晕、失眠、神经衰弱。 颞(额枕中点):头痛、偏头痛。
子宫(耳轮缘内侧中点):妇科病 、阳痿。 下脚端(对耳轮下脚、耳轮内侧交界处):
对内脏的解痉、镇痛。
医学PPT
7
耳屏
外鼻(外侧面的中央):过敏性鼻炎。 咽喉(内壁上1/2处):急慢性咽炎、扁桃
体炎。 内鼻(内壁下1/2处) :鼻炎。 上屏尖(上部外侧缘):牙痛、斜视。 下屏尖(下部外侧缘):升压、抗过敏。
指、腕、肘、肩、肩关节、锁骨:相应部位疼痛。 荨麻疹点(指腕之间):止痒、抗过敏。 趾、踝、膝、臀、坐骨:相应部位疼痛及扭伤。 腹:腹腔盆腔病的配穴。 胸:胸痛、胁痛、神经痛、乳腺炎。 颈:落枕。 骶腰椎、胸椎、颈椎:相应部位疼痛。
医学PPT
6
三角窝
神门(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镇静、安 神、消炎、止痛。
医学PPT
23
耳穴压豆临床辨治应用
支气管哮喘
实证气管、交感、内分泌;风寒外束加皮质下、 肺,邪热伤肺加耳尖、胃、耳迷根,痰湿阻肺加 脾、三焦、枕。虚证取肾、皮质下、肾上腺;肺 肾气虚加肺,脾肾阳虚加脾、兴奋点。
随症:1过敏:风溪、神门、枕、肾上腺。2咳嗽 为主:肺、大肠。3感染痰多:大肠、耳尖、口、 三焦、脑干。4气喘为主:肺、对屏间、肾、神门、 枕。5发热:耳尖、皮质下点刺放血。6巩固疗效: 脾、肺、肾、三焦、内分泌。
医学PPT
15
耳穴探查方法
直接观察法 压痛点探查法 电测定法
医学PPT
16
耳穴应用
耳穴辅助诊断 耳穴针刺治疗
医学PPT
17
耳穴辅助诊断注意事项
各反应区与全身的联系:肺主皮毛。 与正常反应点的区别(压之不痛)。
医学PPT
18
耳穴适应症
各种痛症:扭伤 各种炎症:牙周炎 功能紊乱性病症:高血压病 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病症 :哮喘、鼻炎 内分泌代谢性病症:更年期综合症 各种慢性病症:肢体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