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计算机导论ww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计算机导论课件

计算机导论课件

计算机导论课件计算机导论课件计算机导论课程是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必修的一门课程。

它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入门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等内容。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门课程,许多教师会使用计算机导论课件来辅助教学。

一、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计算机导论课件的第一部分通常会介绍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

通过对计算机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学生可以了解到计算机是如何从最初的巨型机器逐渐发展成今天的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化设备的。

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通过图表、图片和文字等形式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二、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导论课件的第二部分会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学生需要了解到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通过对计算机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介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导论课件的第三部分会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学生将学习到计算机是如何进行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

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通过动画、实例和实验等形式进行展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同时,还可以介绍计算机的运算方式、数据表示方式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计算机的运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导论课件的第四部分会介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教育、医疗、金融、娱乐等。

通过对不同领域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的展示,学生可以了解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同时,还可以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激发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和热情。

五、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意义通过计算机导论课件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课件ppt-第1章 绪论

计算机基础课件ppt-第1章 绪论


Ø具有计算意向,即控制程序运行
学 之
Ø能够连续执行指令

人工智能之父
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 算机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电子数字积 分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 诞生是基于军事的考虑,是为了精确计算复 杂的弹道特性和火力射程表。
1936年 英国人 阿兰·麦席森·图灵 图灵机
它是一种抽象的计算模型, 用来精确定义可计算函数。它是 由一个控制器,一条可以无限延 伸的带子和一个在带子上左右移 动的读写头组成的。
图灵提出该机器应具备一些基本功能:
Ø具有存储设备,可以存储数据

Ø具有一种语言,方便编程和运算

Ø具有输入设备,通过扫描方式
162 161 160 16-1
位置计数法
按权展开
数制表示 方法 名称
基数R
位权Rk
数字符号
进位规则
计算机中数制的表示
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
十六进制
10
2
8
16
10k
2k
8k
16k
0~9
逢十进一
0,1
逢二进一
0~7
逢八进一
0~9 A~F
逢十六 进一
各数制间的转换
1、R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2、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3、十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 3、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 4、二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3)工作站:建立在RISC/UNIX平台上的计 算机,主要用于图形图象处理和计算机辅助设 计中,实际上是一台性能更高的微机。

计算机导论课件

计算机导论课件

1.2.2 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ENIAC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的编写。 1943年,二次世界大战关键时期,美国因新式火炮设计需要 运算速度更快的计算机,宾州大学莫尔学院莫奇莱教授和他的 学生埃克特博士用军方提供的48万美元设计完成.
巴贝奇的第一个目标 是制作一台“差分机”。 快速编制不同函数的数学 用表。 他整整用了10年的时 间,于1822 年完成了第一 台差分机,可以处理3个不 同的5位数,计算精度达到 6 位小数,当即就演算出 了好几种函数表来。同时 间接指出了计算机的五个 部分,同时产生第一个程 序员——爱达·奥古斯塔 (Ada Augusta)
晶体管是1948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 的三位物理学家巴丁(J. Bardeen)、布 拉坦(W. Brattain)、肖克莱(W. Shockley)发明的。由于这项影响深远的 发明,他们荣获了1956年诺贝尔物理奖。
1954 年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它 使用了800个晶体管。1955年全晶体管计算机UNIVAC—Ⅱ问世。 但是,它们都没有成为第二代计算机的主流产品。 第二代计算机主流产品是IBM7000系列。1958年IBM推出大 型科学计算机7090,实现了晶体管化。采用了存取周期为2.18 微秒的磁芯存储器、每台容量为1MB的磁鼓、每台容量为28MB 的固定磁盘,并配置了FORTRAN等高级语言。
1.2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现代计算机孕育于英国、诞生于美国、并成长遍布于全世 界。所谓“现代”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代替机械或机电技 术。现代计算机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从1945年至今),其中 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科学家艾兰·图灵(A. M. Turing) 和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他们为现 代计算机科学奠定了基础。

计算机导论(全套课件466P)

计算机导论(全套课件466P)
当选,这使西方舆论大为轰动。因此,人 们认为1951年UNIVAC迎来计算机时代,
而与其说莫奇莱和埃克特发明了电子计算 机,不如说他们奠定了计算机工业的基础。
UNIVAC
计算机导论
1.1 概述
1.1.3 计算机的发展
第一代 (1946~1956)
电子管 5千~4万(次/秒)
1964年911机
第二代 (1957~1964)
巴贝基生于1791年的英国,当他在剑桥大学攻读博士时,即 为了解决计算等式间的差异数,于1812年首先设计出了一台名为 差分机(Difference Engine)的机器,并于1822年制成了差分机 样机。这是一台利用蒸汽为动力,以齿轮为基础所构成的机器, 由于齿轮的数量过于庞大(约四千),以至于差分机所计算的成 果并不精确。经历十年失败的尝试,1834年巴贝基在研制差分机 的工作中,看到了制造一种新的、在性能上大大超过差分机的计 算机的可能性,从而放弃了差分机转而构想出了名为分析机的自 动运算机器,由于这台机器具备有“输入”、“运算”、“输出” 及“储存”的四大现代计算机特征,最后因英国政府停止资助使 这项计划,直到巴贝基逝世,亦未能最终实现他所设计的计算机。
计算机导论
1.1 概述
1.1.1 近代计算机的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艾肯(Howard Aiken,1900-1973)博 士在图书馆里发现了巴贝基的论文,提出了用机电方式,而不是 用纯机械方法来构造新的分析机。霍华德·艾肯在IBM公司的资助 下,于1944年研制成功了被称为计算机“史前史”里最后一台著 名的MarkⅠ计算机,将巴贝基的梦想变为了现实。这也正是IBM走 上计算机产业之路的开始。后来霍华德·艾肯继续主持了MarkⅡ和 MarkⅢ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但它们已经属于电子计算机的范畴。 这里请注意,20世纪40年代曾经出现过两个被称为MarkⅠ的计算机, 一个是这里所说的MarkⅠ,另一个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以威廉斯 管的发明人Williams(1911-1977)和汤姆·基尔蓬(Tom Kilbrn) 为首的研究小组开发的MarkⅠ,其原型则被称为“婴儿机” (Baby Machine)。曼彻斯特大学在计算机发展史上也曾经起过 重大的作用。

计算机导论第1章简明教程PPT课件

计算机导论第1章简明教程PPT课件
图灵机(Turing Machine)
英国科学家艾兰· 图灵(Alan Turing)提出了一种理想的计算机器 的数学模型——图灵机,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现在该理论不仅是 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也是数学的基础之一,为纪念图灵而设立的图 灵奖已成为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图灵(1912-1954)
第一章 概述
电子管 (1904)
第一章 概述
面向职业 体现系统 重视实践 强化应用
任务2:熟悉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二代(1959年~1964年)是晶体管时代 逻辑元件是半导体晶体管。软件方面使 用操作系统和各种计算机高级语言。
晶体管 (1948)
该时期计算机主要用于数据处理、自动 控制等方面,代表机型有:IBM7090、 IBM7094、CDC7600等。
面向职业 体现系统 重视实践 强化应用
计算机导论
第一章 概述
面向职业 体现系统 重视实践 强化应用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面向职业 体现系统 重视实践 强化应用
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熟悉计算机发展简史 掌握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
第一章 概述
面向职业 体现系统 重视实践 强化应用
任务1: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第一章 概述
面向职业 体现系统 重视实践 强化应用
任务2:熟悉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产生
人类使用的计算工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经历了从 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是算盘,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可以 说是计算尺。
算盘和计算尺最大的区别是,算盘由算盘珠组成,计算尺是 由刻度构成的。
第一章 概述
面向职业 体现系统 重视实践 强化应用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一章绪 论ppt课件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一章绪 论ppt课件
在宾尼法尼大学诞生,命名EDVAC(埃德瓦克). 存储原理、快240倍(1952核武器理论运算) 与此同时,同样类型的被称为EDSAC(埃德沙克)的 电子延迟存储自动计算机 由英国剑桥大学的 Maurice
Wilkes 制造产生.
28
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1956年,东北大学教授李华天带领工作人员开发 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 全套设备占地面积 40 平方米,拥有 5 个 2.3 米高的
尽管可以有不同类型的存储器、不同类型的输入 / 输出 子系统等。在第5章我们将详细讨论计算机模型.
20
数据 Data
冯诺依曼模型将一台计算机定义为一台数据处理机。 它接收输入数据,处理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存储数据:冯诺伊曼模型并没有清楚定义数据应如何 存储在计算机中。如果一台计算机是电子设备,最好的
Figure 1.5 冯.诺依曼模型
15
四个子系统 Four subsystems 存储器:用来存储的区域。在计算机的存储过程 中,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算术逻辑单元 : 进行计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单元: 对存储器、ALU、I/O等子系统进行控 制操作。 输入输出单元 : 输入子系统负责从计算机外部接 收输入数据和程序。输出子系统负责将计算机的 处理结果输出到计算机外部。
16
存储的程序概念 The stored program concept
冯诺依曼模型要求程序必须存储在内存中.
与早期只有数据才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结构完全不同 :
完成某一任务的程序是通过操作一系列的开关或改变其配 线来实现的. 现代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及其响应数据。 这意味着数据和程序应该具有相同的格式,这是因为它们
计算机科学导论 第一章_绪 论

《计算机导论》 第1章 开始使用计算机

《计算机导论》  第1章 开始使用计算机

扫描仪和刻录机等。
主机箱中有系统主板、外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电源等。 主机正面,可看到CD-ROM驱动器和软盘驱动器、电源开关、复位开关、电
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等(图1-2)。
图1-2 主机的正面
任务1 从外观上认识计算机
其中: ⑴光盘驱动器安装口:用于安装CD-ROM、DVD-ROM、CD-RW、DVD刻录机光盘 驱动器。 ⑵软盘驱动器安装口:用于安装软盘驱动器。可插入软盘,进行软盘的读写
若在“关闭计算机”对话框中单击“待机”按钮,计算机将处于低功耗状态,显 示器和硬盘自动关闭,内存信息仍保留,需要继续使用计算机时,移动一下 鼠标,即可使系统回复到用户登录状态。单击“重新启动”按钮,将关闭所 有的程序并重启。
图1-7 “关闭计算机”对话框
任务3 认识桌面
任务描述 以Windows XP为例,认识桌面的使用与操作方法, 为进一步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相关知识与技能] 启动Windows XP后,首先看到的是桌面。Windows XP 桌 面由屏幕背景、图标和任务栏等组成,Windows XP的所 有操作都可以从桌面开始。 桌面就象办公桌一样非常直观,是运行各类应用程序、对系 统进行各种管理的屏幕区域。 在桌面上可以看到图标与任务栏。
图1-6 “注销Windows”对话框
任务2 开机与关机
3.关闭计算机 应按正常方式退出系统,否则可能造成用户数据的丢失。 关闭计算机的操作步骤: ⑴在“开始”菜单中选择“关闭计算机”选项,弹出“关闭计算机”对话框(图 1-7)。 ⑵单击“关闭计算机”按钮,系统保存更改过的所有Windows XP设置,将当前内 存中的全部数据写入硬盘中,自动关闭Windows XP系统,并关闭计算机电源。

计算机导论ppt 下载

计算机导论ppt 下载
就其规模而言,可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和 微型计算机。 就功能而言,可分为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11
计算机发展四个主要阶段: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 主要元器件: 电子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 主要元器件: 晶体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4年) 主要元器件: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感测与识别 刷卡、存钱
输入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控制与显示 刷卡、吃饭
输出 8
1.4 信息化社会
信息化可以全面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 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
信息化社会特征: 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虚拟化
2020年12月11日星期五
9
1.4 计算机
什么是计算机?
通常,计算机指电子计算机中用的个人电脑。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指令对各种数据和信 息进行自动加工和处理的电子设备。
2
1.1 信息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有用的消息。 世间一切事物都在运动,都具有一定的 运动状态,这些运动状态都按某种运动方式 发生变化,因而都产生信息。 哪里有运动的事物,哪里就存在信息。
3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换的方式 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运动及 其变化的形式、内容和效用
信息是指现实世界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 态的反应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1 0 0 1 0 1 0 1 =27+ 24+ 22+ 20 =149
K
1K = 1024 byte
M(兆) 1M = 1024 K
G(吉) 1G = 1024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20年法国人德·考尔玛 (Charles de Co1mar,1785-1870) 改进了莱布尼茨的设计,制成第一个 商用的机械计算机,并生产了1500 台。1862年在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获得 奖牌。
1847年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乔 治·布尔(George Bool,1815-1864) 开始创立逻辑代数,1854年出版了 名著《布尔代数》(Boolean Algebra)。他的逻辑理论建立在两 个逻辑值“0”、“1”和三个运算符“与” (and)、“或”(or)、“非”
第1章计算机导论ww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本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入门教材, 绍了计算机的发展简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及工作原理,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计算 机领域的典型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 论等内容。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历史中的 重要人物和事件,了解学习计算机专业应该 掌握的知识体系和学习方法,了解计算机专 业领域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为进一步更好的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 合素质和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804年法国人约瑟夫·雅各 (Joseph Marie Jacquard,17521834)发明了穿孔卡织布机,引起法 国丝织工业的革命。雅各织布机当然 不是计算机,但它强烈地影响着穿孔 卡输入输出装置的开发。如果找不到 输入信息和控制操作的机械方法,么 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式计算机是不可能 出现的。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人类最初用手指计算,结绳记事来延长 记亿 能力
最早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祖冲之就是用 算筹算出圆周率π值在 3.1415926和 3.1415927之间,这一结 果比西方早了近一 千年。
珠算是由算筹演变而来,这是计算工 具发展 史上第一次重大改革。
苏格兰数学家约翰•耐普尔(John Napier,1550-1617)创造了耐普尔骨 条。 1621年英国数学家威廉•奥垂德 (William Oughtred,1575-1660) 根据对数原理发明了圆形计算尺 (circular slide rule),这是最早的 模拟计算工具。
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第二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三章 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 第四章 软硬件系统知识 第五章 程序设计知识 第六章 软件开发知识 第七章 计算机领域典型问题 第八章 计算机学科方法论
第一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 生到现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虽然还 不到60年,但其发展 速度是惊人的,涌 现出一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大 公司。了解这些历史知识,无论是日后从 事学术研究、技术开发,还是商业运营, 都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从中吸取成功的经 验和创业的启示,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莱布尼茨的这台机器,在进行 乘法运算时,采用进位-加(shiftadd)的方法,这种方法,后来演 化为二进制,被现代电子计算机采 用。莱布尼兹的四则运算器受当时 生产条件限制,可靠性差,没有成 为商品计算工具销售使用。
1777年英国的查尔斯·马洪 (Charles Mahon,1753-1816)发明 了逻辑演示器(logic demonstrator)。这是个袖珍式的简 单器械,能解决传统的演绎推理、概 率以及逻辑形式的数值问题,它被称 为计算机决策与逻辑功能的先驱。
当时Pascal曾制造了50台这样的计算 器作为商品出售。为了纪念帕斯卡的贡 献,1971年尼可莱斯•沃思(Niklaus Wirth)教授将自己发明的一种重要的程 序设计语言命名为Pascal语言,这是一种 很好的结构化语言,在20世纪80年代 末、90年代初曾得到广泛学习和使用。
莱布尼茨(G. W. Leibnitz, 1646-1716)是德国伟大的数学家 和思想家,他和牛顿同时创立了微 积分。1673年,莱布尼茨建造了一 台能进行四则运算的机械式计算 机,轰动了欧洲。
1.1.2 机械式计算机
17世纪欧洲出现了利用齿轮技术设计制 造的机械式计算机。1623年威尔赫姆•谢克 哈特Wilhelm Schickard(1592-1635)制作 了一个能进行六位以内数加减法,并能通过 铃声输出答案的“计算钟”。
法国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年轻时为了帮助父亲算帐,于1642年 发明了齿轮式能实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器, 称为Pascaline。
第一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1.1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2 计算机的发展 1.3 中学家 1.6 计算机学术组织 1.7 计算机奖项
1.1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1.1 早期的计算工具 1.1.2 机械式计算机 1.1.3 电子计算机
这次人口普查工作完成后,霍勒 瑞斯于1896年创建了制表机公司 TMC(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1911年TMC与另外两 家公司合并,成立了CTR公司。 1924年CTR公司改名为国际商业机 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这就是在 计算机领域赫赫有名的IBM公司。
(not) 的基础上,这种简化的二值逻辑为数 字计算机的二进制数、开关逻辑元件 和逻辑电路的设计铺平了道路。
威廉·杰文斯(William Jevons, 1835-1882)认为布尔代数逻辑是自 亚里斯多德以来逻辑学中最伟大的进 展,杰文斯于1869年发明了一台逻辑 机,使用四个逻辑字母来进行布尔运 算比不用机器的逻辑学家能更快地解 决复杂的问题。
1872年弗兰克·鲍德温(Frank Baldwin)开始建立美国的手摇计 算器工业。这些手摇计算器在 1960年电子计算器出现之前,一 直是广泛使用的机械计算器,当 然它已由手摇变为电动。
1886美国人口统计局的统计学家赫尔 曼•霍勒瑞斯(Herman Hollerith,18601929)博士,借鉴了雅各的穿孔卡原理, 用穿孔卡片存储数据,制成了第一台机电 式穿孔卡系统—制表机(tabulating machine),这台机器参与了1890年的美 国人口普查工作。结果仅仅用了6周的时 间就得出了准确的数据(62622250 人),赫尔曼•霍勒瑞斯也因此大发其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