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摩擦力的秘密%7C苏教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知道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知道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探究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形成利用摩擦力为人们服务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验报告单、测力计、小木块、毛巾、钩码若干、塑料棒、橄榄油。

教学过程:课前预热:学生进行“谁是大力士”比赛活动。

一、游戏导入感知摩擦力1.学生活动,初步感知摩擦力;(1)活动要求:请把双手放在桌面上,由后向前、由轻到用力的移动,然后双手合起来,由慢到快的搓一搓(师边说边示范)。

(学生活动)(2)把你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好吗?(学生交流)(3)你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吗?(生齐答:有)你们都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

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力吗(生:我知道,这是摩擦力。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摩擦力”。

2.学生交流,深入感知摩擦力;(1)在刚才同学们搓手的活动中,如果我们手像这样(师示范)不动,还会产生摩擦力吗?(生:不会),说明摩擦力的产生需要(生:运动),是的。

(2)如果手像这样(师示范)运动,还会产生摩擦力吗?(生:不会),说明摩擦力的产生需要(生:接触面),不错,看来产生摩擦力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呢。

3.师生小结,揭示摩擦力定义;那到底什么是摩擦力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生说)你说得不错,像我们刚才活动中一样,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师用两个手掌同步做出动作),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联系生活,升华摩擦力内涵。

(1)当我们在水里向前游泳的时候,水与人体会不会产生摩擦力?(生:有)能把话说完整吗?什么和什么之间产生了摩擦力呢?(生:人体和水之间有摩擦力。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

科学四年下册《摩擦力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做研究减小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3)能够从实验中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2、科学知识:1)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

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也与物体摩擦的方式有关,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3)知道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教学难点对摩擦力与拉力相等的认识,以及实验过程中变量的理解与控制。

四、教学准备课件、测力计(圆筒和平板测力计)、木块小车6个、砝码12个、镊子、砂纸6张、2本新科学书。

五、教学过程(一)魔法探秘激发兴趣寻找体验摩擦力1、谈话:老师今天给两本书施了魔法,让这两本书怎么分也分不开(出示两本每一页都相互交叉的新科学书),哪两位大力士来挑战一下把他们分开?2、学生挑战实验。

(分不开)3、那谁能解开这个魔法秘密吗?4、汇报。

(可能是摩擦力,不知道……)摩擦力有这么神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摩擦力的秘密(板书),来揭开摩擦力更多神秘的面纱。

(二)感受摩擦力存在实验探究摩擦力1、提问:回忆一下,你觉得生活中哪儿有摩擦力?说的具体些。

2、谈话并示范:看来大家早就发现了一些摩擦力的存在,那么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来体验一下摩擦力吧。

我们一起伸出右手,像老师这样在空中将右手向前移动123,然后再放到桌上紧贴桌面向前移动123,两次移动,你手掌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3、学生汇报(放到桌子上时有种力阻碍手向前,第一次容易第二次不容易……)4、这种现象叫摩擦现象,而阻碍手掌向前移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5、手在空中运动,但不接触桌子,手和桌子之间有摩擦力吗?这说明摩擦力产生时两个物体必须接触(板书)。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9167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9167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摩擦力的秘密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设计实验研究减小或增大固体与固体间、固体与液体间摩擦力。

3.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二)科学知识
1.认识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2.了解减小或增大物体间摩擦力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但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研究如何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难点: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的说课稿3篇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的说课稿3篇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的说课稿3篇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的说课稿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一)分析教材《摩擦力的秘密》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

本课与《力在哪里》、《物体形状改变以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降落伞》共同组成了《无处不在的力》这一单元。

本课所在的单元与前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起,完成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物质世界部分“运动与力”部分内容的学习,并为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部分内容的学习储备基本的力学知识。

本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力在哪里、力能改变运动的方向和物体的形状,就力有大小以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进行建构。

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以认知为重要目的的观察、阅读、分析和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力、了解常见的力,从而提高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和研究兴趣。

本课在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需要前面力学知识的铺垫,尤其是《力在哪里》中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和测量力的大小知识和技能,又为下一课《降落伞》的学习,提供了知识支撑。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认识摩擦现象和摩擦力。

重点在于体验摩擦力。

第二部分,研究各种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第三部分,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力。

这些内容打算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摩擦力,讨论摩擦力的“功”与“过”,通过探究了解减小固体摩擦力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分析本课的知识结构,并结合第一课时要完成的任务,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方面:能够使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减小固体摩擦力的验证实验。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摩擦力的秘密_苏教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摩擦力的秘密_苏教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摩擦力的秘密_苏教版《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摩擦力的秘密》教材简析:本课内容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第四课第一课时。

本单元主要引导鼓励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亲历活动,探究科学的秘密,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

本节内容就是较典型的让学生探究力学现象的实验课。

摩擦现象学生都看到过,也都感受过,但学生不一定能觉察到。

本课从现象入手,从宏观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产生需要的条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了解生活中对摩擦力的应用及避免。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三年级科学课的学习及本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和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前三课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组织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2、观察身边的摩擦力,了解其功与过。

3、通过实验研究,填写实验报告单。

设计思想:《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本课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强调主动参与,小组合作,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与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分组实验,营造科学探究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口、手、眼、脑多种感官一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探究中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能胜利。

(大同学胜利)4、师:两次比赛,你的力气不变,第一次比赛,你失败了,现在却胜利了,你能说说,这次胜利是什么帮了你的忙吗?5、原来是手和铁棍之间的力在变化,这就是神奇的摩擦力现象。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摩擦⼒的秘密苏教版《4、摩擦⼒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标:过程与⽅法1、能够从⽇常⽣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的现象。

2、能够做研究如何减⼩物体在固体表⾯运动时的摩擦⼒的实验。

3、能选择适合⾃⼰的⽅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现象产⽣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

2、了解摩擦⼒的⼤⼩既与重量的⼤⼩有关,也与物体接触⾯的粗糙程度有关。

3、知道摩擦⼒在⽇常⽣产和⽣活中的应⽤。

4、培养学⽣的设计实验的能⼒、动⼿实验的能⼒、归纳概括的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常⽣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能够辨证地看待摩擦⼒。

3、培养学⽣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什么是摩擦⼒以及如何减⼩固体间的摩擦⼒的。

教学难点:1、研究摩擦⼒⼤⼩与什么因素有关。

2、了解摩擦⼒的“功”与“过”。

教学准备:测⼒计、⽊块、钩码、⼀⾯贴砂纸的光滑⽊板、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认识摩擦⼒1、师:⼤家都做过拉⼈游戏吗?(学⽣现场做拉⼈游戏。

)在拉⼈游戏中,拉与被拉的同学脚下各有什么感受呢?⽣:拉⼈同学脚下⽤⼒防⽌脚下打滑,才有可能拉动被拉的同学。

被拉的同学脚下⿇⿇的,总有⼒量阻碍脚向前滑。

、2、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为了更好的研究这个问题,我们⼀起来做以下活动,并且说⼀说有什么感觉:(1)将⼿放到桌⾯上向前滑动。

⽣:⼿滑动,⼿⿇⿇的,涩涩的,越⽤⼒向下压,就越难向前滑动。

(2)⽤⼿指推动⼀盒钩码在桌⾯上向前滑⾏。

⽣:⽤⼿指推动钩码向前滑动时感觉很费⼒,钩码很难在桌⾯上滑动。

师:那在做拉⼈、⼿滑动、推钩码这⼏个活动时有哪些共同的感受呢?⽣:都会产⽣⼀种阻碍向前运动的⼒。

师:对了,在科学上,我们把这种⼒叫作摩擦⼒。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下摩擦⼒的秘密。

板书:摩擦⼒的秘密。

师:我们科学课本上,摩擦⼒是这样定义的:⼀个物体在另⼀个物体的表⾯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上会产⽣⼀种阻碍物体运动的⼒,我们就把它叫作摩擦⼒。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 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摩擦力,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2.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表面的光滑粗糙有关,跟被拉物体的轻重有关。

3.意识到我们周围身边处处有摩擦力的存在。

[教学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难点]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谈话法[教学准备]1.课件2.各种实验器材:测力计、秒表、玻璃珠、筷子、小塑料杯、带钩的木块、玻璃、光滑度不同的木板、勾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趣:同学们,据说为了打击恐怖分子,我们国家新近研发了一种新式武器。

这种武器使用后,恐怖分子的飞机无法上天,车辆无法前行,就是恐怖分子要想向前走一步也会变得非常困难。

大家猜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新式武器?它又用到了那些科学原理?2.设疑:刚才那位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呢?答案就在本节课中,相信学完这一课,大家都会明白。

二、学习新课(一)小游戏:夹玻璃珠1.讲述:为了弄清上面的问题,我们就先来玩一次夹玻璃珠的游戏。

各小组选出一个代表上台,用筷子夹取玻璃珠放在小塑料杯内。

在30秒的时间内,看哪一组夹的玻璃珠多。

2.各组学生代表比赛。

3.统计比赛结果。

4.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夹的很多,有的同学夹的很少,大家分析一下原因在什么地方?(二)感受摩擦力的存在1.师:刚才那位同学说的对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体验,请大家把手放在课面上运动向前推。

2.提问:请问你有什么感觉?3.讲述:对,就是感觉有一种力量在阻碍你的手运动。

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

(板书课题)4.提问:我想问问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小体验,你认为摩擦力产生需要哪些条件?5.师:摩擦力产生必须有两个以上物体,两个物体要接触,两个物体要运动。

(板书产生:接触、运动)6.小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4摩擦力的秘密|苏教版

《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第四单元第四课《摩擦力的秘密》教学目标: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以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2、能够说出摩擦力的功与过,知道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3、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能够辨证地看待摩擦力。

教学重点:研究如何增大或减小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教学难点:分析摩擦力的“功”与“过”。

教学结构:本课内容分四部分展开:1、认识摩擦力。

2、判断摩擦力的“功”与“过”。

3、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4、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认识摩擦力1、老师表演一个小魔术“筷子提米”。

2、“筷子提米”这其中的力,你认为这种力是什么力?3、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课题。

二、感知摩擦力1、跟老师一起来体验摩擦力。

2、提问:老师吹的时候,阻碍书页之间的那种力被分开了,就是说摩擦力怎样了?3、课件出示摩擦力的科学定义,学生齐读定义。

4、生活中,做哪些运动时也能感受到了摩擦力?学生举例5、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上会产生摩擦力,那么物体在水中或者空气中也会产生摩擦力吗?6、课件出示游泳和蒲公英的图片,介绍“阻力”。

随机补充课题,板书:摩擦力的秘密三、判断摩擦力的“功”与“过”。

1、摩擦力在生活中还有功劳呢!小组之间先交流一下再找学生谈一谈他的生活经验。

2、生活中摩擦力也有负面作用出示图片自行车继续出示图片游泳比赛四、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课件出示图片:碳酸镁粉在单杠比赛之前,或者举重运动员上场之前总要把手伸进一个装满白色粉末的盆里,往手里擦上一些白粉,你知道它是做什么的吗?2、学生猜测。

3、教师讲解其原因。

4、小结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小结: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补充板书:接触面的光滑程度)5、刚才我们凭感觉做出了自己的猜测,但在科学研究中仅仅凭感觉是不够的,还需要同学们通过亲自做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摩擦力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做研究如何减小物体在固体表面运动时的摩擦力的实验。

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知识与技能[来源:Z§X§X§K]
1、知道摩擦现象产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什么是摩擦力。

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重量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知道摩擦力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来源:
2、能够辨证地看待摩擦力。

[来源:Z|xx|]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什么是摩擦力以及如何减小固体间的摩擦力的。

教学难点:
1、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了解摩擦力的“功”与“过”。

教学准备:
测力计、木块、钩码、一面贴砂纸的光滑木板、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摩擦力
1、师:大家都做过拉人游戏吗?(学生现场做拉人游戏。

)[来源:
在拉人游戏中,拉与被拉的同学脚下各有什么感受呢?
生:拉人同学脚下用力防止脚下打滑,才有可能拉动被拉的同学。

被拉的同学脚下麻麻的,总有力量阻碍脚向前滑。


2、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呢?为了更好的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做以下活动,并且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1)将手放到桌面上向前滑动。

生:手滑动,手麻麻的,涩涩的,越用力向下压,就越难向前滑动。

(2)用手指推动一盒钩码在桌面上向前滑行。

生:用手指推动钩码向前滑动时感觉很费力,钩码很难在桌面上滑动。

[来源:Z#xx#]
师:那在做拉人、手滑动、推钩码这几个活动时有哪些共同的感受呢?生:都会产生一种阻碍向前运动的力。

师:对了,在科学上,我们把这种力叫作摩擦力。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摩擦力的秘密。

板书:摩擦力的秘密。

师:我们科学课本上,摩擦力是这样定义的: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我们就把它叫作摩擦力。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运动或快要运动。

2、两个物体互相接触。

二、探究摩擦力的秘密
1、师:老师想考考你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摩擦力呢?
学生回答哪些地方有摩擦力,教师总结。

(重点说明哪两个物体之间产出摩擦力。


师:老师也发现了许多我们身边的摩擦力,我们来看一下。

(多媒体展示各种摩擦力现象,汽车刹车,垫布扭瓶盖,人拖箱子等)
2、老师想问问同学们,这些摩擦力对我们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啊?
对我们来说有利的,也就是说摩擦力越大越好的,我们就把它叫做摩擦力的功;对我们来说不利的,也就是说摩擦力越小越好的,我们就叫做摩擦力的过,我们一个个来说。

汽车刹车是功。

扭瓶盖是功。

拖箱子是过,是对我们不利的,我们希望摩擦力越小越好。

3、具体分析拖箱子,既然箱子跟地面的摩擦力是过,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这个摩擦力,那你有什么办法让这个人拖起来更轻松呢?
生:加轮子,抹润滑油,减小压力,使地面光滑……
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你们能把这几种方法总结一下吗?[来源:]
(总结为: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增加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减小压力)
这么多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
各种方法都有。

4、你们仅仅是假设,怎么能证明这些方法是正确的呢?老师这里有一些器材,我们可以用不加轮子的小车代替箱子,这里也有车轮子,还有些钩码,有一块木板一面光滑一面粗糙。

你们组要选取材料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需要哪些步骤?小组里面互相商量一下,然后来告诉老师。

[来源:Z§X§X§K]
方案:1)、我们组需要的材料是:小车,木板,弹簧秤
①在光滑木板上拉小车,测处拉力。

②在粗糙木板上拉小车,测拉力。

③比较两次测出的拉力大小。

分别补充实验步骤。

师:我们在实验中需要改变哪些条件呢?
生: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师:哪些条件又是不变的呢?
生:压力的大小。

摩擦力都是滚动摩擦。

2)、我们组需要的材料是:小车、轮子、弹簧秤
①在桌子上拉不带轮子的小车,测出拉力。

[来源:]
②在桌子上拉带轮子的小车,测出拉力。

③比较两次测出拉力大小。

3)、我们组需要的材料是:小车、钩码、弹簧秤
①在桌子上上拉放上四个钩码的小车,测出拉力。

②在桌子上拉不放钩码的小车,测拉力。

③比较两次测出拉力的大小。

说实验注意事项:拉的时候要匀速,测力计使用。

做实验要有实验记录(出示实验记录)
如何减小摩擦力
组别:[来源:]
[来源:]
发放实验材料,实验记录纸。

学生做实验。

实物展台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增加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减小压力都能够减小摩擦力。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谁能说说生活中这些地方用到了哪种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出示多种减小摩擦力的图片,学生说方法。

2、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小摩擦力的实例?用到了哪种方法?[来源:
3、我们在本课中研究的是物体在固体表面运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那么同学们想一想,一个物体在空气中或水中运动时会不会产生摩擦力呢?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
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