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课后考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问题答案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问题答案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问题答案1. 为什么国学智慧对当代人依然有重要意义?国学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人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学智慧代表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对当代人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其次,国学智慧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涵盖了诗歌、哲学、历史、道德等诸多领域的智慧。

这些智慧可以帮助现代人更好地面对困惑和挑战,提升个人的素质和修养。

因此,国学智慧对当代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 中华文化是如何影响国学智慧的形成?中华文化是国学智慧形成的重要基础。

中华文化以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作为底蕴,积淀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了许多重要的经典著作,如《诗经》、《论语》、《孙子兵法》等。

这些经典著作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成为了国学智慧的重要来源。

同时,中华文化也培养了一代代聪明才智的学者和哲人,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极大地推动了国学智慧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可以说中华文化对国学智慧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3. 国学智慧如何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国学智慧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是一种寻求传统与现实的有效沟通与融合。

首先,国学智慧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资源。

现代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往往超出了狭义的技术和经济领域,更多地涉及到人文精神和道德伦理等方面。

国学智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现代人处理这些问题,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其次,国学智慧的传承和发扬也需要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通过对国学智慧的研究和传播,可以更好地将其理念和价值观念传递给当代人,帮助他们提升自身修养和素质,适应现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4.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国学智慧的原则?国学智慧的原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在人际关系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学智慧中的“仁爱”和“忠诚”等价值观念,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关系。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答案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答案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单选题】孔子出生在公元前的什么时候()A、公元前511年B、公元前515年C、公元前551年D、公元前471年我的答案:C2【单选题】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献典籍在以下哪个地方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A、齐国B、鲁国C、秦国D、燕国我的答案:B3多选题】在商周时期,一些民族的经验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哪里()A、竹简B、甲骨文C、纸D、铜器铭文我的答案:BD4多选题】在周朝时期,将一些人们的生活经验、习俗等进行总结形成了以下哪些书籍()A、《诗经》B、《周易》C、《尚书》D、《楚辞》我的答案:ABC5【判断题】孔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我的答案:√6【判断题】东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无法添置一些礼器乐器。

()我的答案:√7【判断题】《论语》既是四书之一,也是现存较早较完整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单选题】《孔子》这本书内容极其的广泛,主要由多少篇构成()A、10篇B、15篇C、20篇D、30篇我的答案:C2【单选题】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A、107次和42次B、107次和24次C、170次和24次D、170次和42次我的答案:B3【多选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书籍中看到古人对鬼神、天地等信奉的记载()A、《诗经》B、《左传》C、《国语》D、《楚辞》我的答案:BCD4【多选题】在世界上,对人类而言的以下哪些属于比较主要的关系()A、天跟人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神与人的关系D、自我关系我的答案:ABCD5【判断题】在夏商朝时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现象较少出现。

()我的答案:×6【判断题】“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这句话出自庄子。

()我的答案:×7【判断题】孔子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的时代。

()我的答案:√8【判断题】在时间阶段上而言,中国的文化比西方的文化更早的进入到人文理性时代。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问题答案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问题答案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问题答案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单选题】孔子出生在公元前的什么时候?()CA、公元前511年B、公元前515年C、公元前551年D、公元前471年2【单选题】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献典籍在以下哪个地方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BA、齐国B、鲁国C、秦国D、燕国3【多选题】在商周时期,一些民族的经验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哪里?()BDA、竹简B、甲骨文C、纸D、铜器铭文4【多选题】在周朝时期,将一些人们的生活经验、习俗等进行总结形成了以下哪些书籍?()ABCA、《诗经》B、《周易》C、《尚书》D、《楚辞》5【判断题】《论语》既是四书之一,也是现存较早较完整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

() 对6【判断题】东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无法添置一些礼器乐器。

() 对7【判断题】孔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 对《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单选题】《孔子》这本书内容极其的广泛,主要由多少篇构成?()CA、10篇B、15篇C、20篇D、30篇2【单选题】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BA、107次和42次B、107次和24次C、170次和24次D、170次和42次3【多选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书籍中看到古人对鬼神、天地等信奉的记载?()BCDA、《诗经》B、《左传》C、《国语》D、《楚辞》4【多选题】在世界上,对人类而言的以下哪些属于比较主要的关系?()ABCDA、天跟人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神与人的关系D、自我关系5【判断题】孔子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的时代。

() 对6【判断题】在夏商朝时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现象较少出现。

()X7【判断题】在时间阶段上而言,中国的文化比西方的文化更早的进入到人文理性时代。

() 对8【判断题】“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这句话出自庄子。

()X君子的内涵1【单选题】君子其最根本的一个道德底线是什么?()CA、智B、礼C、仁D、义2【单选题】在以下哪本书籍中记载了夫妻的相处之道?()CA、《周易》B、《诗经》C、《世说新语》D、《楚辞》3【多选题】人达到何种条件才具备了人类基本的道义?()ABCA、对父母的感恩之心B、对妻子的保护之心C、对孩子的保护之心D、对朋友的关爱之心4【判断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孔子对提高自身修养而提出来的。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答案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答案

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单选题】孔子出生在公元前的什么时候?()A、公元前511年B、公元前515年C、公元前551年D、公元前471年我的答案:C2【单选题】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献典籍在以下哪个地方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A、齐国B、鲁国C、秦国D、燕国我的答案:B3多选题】在商周时期,一些民族的经验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哪里?()A、竹简B、甲骨文C、纸D、铜器铭文我的答案:BD4多选题】在周朝时期,将一些人们的生活经验、习俗等进行总结形成了以下哪些书籍?()A、《诗经》B、《周易》C、《尚书》D、《楚辞》我的答案:ABC5【判断题】孔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我的答案:√6【判断题】东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无法添置一些礼器乐器。

()我的答案:√7【判断题】《论语》既是四书之一,也是现存较早较完整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单选题】《孔子》这本书内容极其的广泛,主要由多少篇构成?()A、10篇B、15篇C、20篇D、30篇我的答案:C2【单选题】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A、107次和42次B、107次和24次C、170次和24次D、170次和42次我的答案:B3【多选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书籍中看到古人对鬼神、天地等信奉的记载?()A、《诗经》B、《左传》C、《国语》D、《楚辞》我的答案:BCD4【多选题】在世界上,对人类而言的以下哪些属于比较主要的关系?()A、天跟人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神与人的关系D、自我关系我的答案:ABCD5【判断题】在夏商朝时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现象较少出现。

()我的答案:×6【判断题】“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这句话出自庄子。

()我的答案:×7【判断题】孔子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的时代。

()我的答案:√8【判断题】在时间阶段上而言,中国的文化比西方的文化更早的进入到人文理性时代。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问题答案

尔雅《国学智慧》课后问题答案

孔子在文化上得承上启下1【单选题】孔子出生在公元前得什么时候?()CA、公元前511年B、公元前515年C、公元前551年D、公元前471年2【单选题】周朝得礼乐制度与文献典籍在以下哪个地方得到了比较好得保存?()BA、齐国B、鲁国C、秦国D、燕国3【多选题】在商周时期,一些民族得经验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哪里?()BDA、竹简B、甲骨文C、纸D、铜器铭文4【多选题】在周朝时期,将一些人们得生活经验、习俗等进行总结形成了以下哪些书籍?()ABCA、《诗经》B、《周易》C、《尚书》D、《楚辞》5【判断题】《论语》既就是四书之一,也就是现存较早较完整记录孔子言行得一本书。

() 对6【判断题】东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无法添置一些礼器乐器。

() 对7【判断题】孔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得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得精神家园。

() 对《论语》中得君子与小人1【单选题】《孔子》这本书内容极其得广泛,主要由多少篇构成?()CA、10篇B、15篇C、20篇D、30篇2【单选题】在论语中“君子”与“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BA、107次与42次B、107次与24次C、170次与24次D、170次与42次3【多选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书籍中瞧到古人对鬼神、天地等信奉得记载?()BCDA、《诗经》B、《左传》C、《国语》D、《楚辞》4【多选题】在世界上,对人类而言得以下哪些属于比较主要得关系?()ABCDA、天跟人得关系B、人与人得关系C、神与人得关系D、自我关系5【判断题】孔子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得时代。

() 对6【判断题】在夏商朝时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现象较少出现。

()X7【判断题】在时间阶段上而言,中国得文化比西方得文化更早得进入到人文理性时代。

() 对8【判断题】“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这句话出自庄子。

()X君子得内涵1【单选题】君子其最根本得一个道德底线就是什么?()CA、智B、礼C、仁D、义2【单选题】在以下哪本书籍中记载了夫妻得相处之道?()CA、《周易》B、《诗经》C、《世说新语》D、《楚辞》3【多选题】人达到何种条件才具备了人类基本得道义?()ABCA、对父母得感恩之心B、对妻子得保护之心C、对孩子得保护之心D、对朋友得关爱之心4【判断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孔子对提高自身修养而提出来得。

国学智慧--尔雅课后题答案-可过90分

国学智慧--尔雅课后题答案-可过90分

国学智慧--尔雅课后题答案-可过90分尔雅国学智慧课后练习及答案《中庸》的修炼之道1不属于《中庸》所说人做事的三个层面的是()。

A、安而行之B、利而行之C、懒惰而行之D、勉而行之正确答案: C2不属于《中庸》的要求的是:()A、博学B、不问C、明辨D、笃行正确答案: B3“诚明”讲的是修养过程,“明诚”说的是讲教过程。

() 正确答案:√4慎独自省要求人要有戒备之心,要有警惕之心。

()正确答案:√5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正确对待天命的态度是听天由命。

() 正确答案:×《周易》的基本概况1《周易》的“易”的意思有:变易、()、简易。

A、容易B、不易C、易得D、易理正确答案: B2从《尧典》开始记录的是?A、《周易》B、《诗经》C、《尚书》D、《礼义》正确答案: C3以下形成时间最长的是?A、《周易》B、《诗经》C、《尚书》D、《礼义》正确答案: A4《周易》的八个基本的卦分别是:乾、坤、震、艮、坎、离、兑、巽。

() 正确答案:√5《周易》是群经之首。

()正确答案:√《周易》的内容蕴涵1读《周易》要有阴阳平衡,()的视角。

A、对立统一B、矛盾对立C、物我平衡D、和谐相处正确答案: A2《周易》具有培养人的含蓄万物,()的胸怀。

A、包容万物B、万物一体C、兼容并包D、同胞物与正确答案: C3《周易》中的“地”指的是()。

A、大地B、土地C、地球D、地域正确答案: D4《周易》就是一本占卜之书。

正确答案:√5《周易》是周文王那个时代的很多人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包括宇宙认识的一个总结。

正确答案:√《周易》值得借鉴之处1《周易》讲的德行就是一种对人的()。

A、关怀B、习惯C、激励D、勉励正确答案: D2读《周易》我们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A、战天斗地B、勇往直前C、进德修业D、不思进取正确答案: C3《周易》的最后一个卦?A、乾卦B、坤卦C、即济未济D、未济正确答案: C4化境就是一种变化状态,达到的一种最完美的状态。

大学《国学智慧》各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大学《国学智慧》各章节测试题与答案

《国学智慧》的答案第1章问题:孔子出生在公元前的什么时候?()答案:公元前551年问题:周朝的礼乐制度和文献典籍在以下哪个地方得到了比较好的保存?() 答案:鲁国问题:在商周时期,一些民族的经验通过文字被记录在哪里?()答案:甲骨文#铜器铭文问题:在周朝时期,将一些人们的生活经验、习俗等进行总结形成了以下哪些书籍?()答案:《诗经》#《周易》#《尚书》问题:《论语》既是四书之一,也是现存较早较完整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

()答案:正确问题:东周到最后衰弱到甚至无法添置一些礼器乐器。

()答案:正确问题:孔子给中华民族指出了努力的方向,初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答案:正确第2章问题:《孔子》这本书内容极其的广泛,主要由多少篇构成?()答案:20篇问题: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一词分别一共出现多少次?()答案:107次和24次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哪些书籍中看到古人对鬼神、天地等信奉的记载?() 答案:《左传》#《国语》#《楚辞》问题:在世界上,对人类而言的以下哪些属于比较主要的关系?()答案:天跟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自我关系问题:孔子摒弃了鬼神观念,开创了人文理性的时代。

()答案:正确问题:在夏商朝时期,祭祀、信奉天地、信奉鬼神等现象较少出现。

()答案:错误问题:在时间阶段上而言,中国的文化比西方的文化更早的进入到人文理性时代。

()答案:正确问题:“美言不信,信言不美”这句话出自庄子。

()答案:错误第3章问题:君子其最根本的一个道德底线是什么?()答案:仁问题:在以下哪本书籍中记载了夫妻的相处之道?()答案:《世说新语》问题:人达到何种条件才具备了人类基本的道义?()答案: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对妻子的保护之心#对孩子的保护之心问题:“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孔子对提高自身修养而提出来的。

()答案:正确问题:“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恰恰是让人开始放弃一些东西。

()答案:错误问题:君子在做人、培养自己德行的时候要抓住根本,这种根本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

《国学智慧》课后习题以及考试题

《国学智慧》课后习题以及考试题

孔子用(道德)区分君子与小人.《春秋》是根据(鲁国)历史改编地.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错误《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地书.()正确在儒家典籍里(人与人)地关系处于核心地位.孔子最提倡以(格局)来区分君子与小人.信奉鬼神较少地典籍是(论语).孙中山革命提出地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地.()正确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错误《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次,“小人”一词出现次.()错误论语中君子出现次,小人出现次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地是(自弃).修己、务本、乐他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要吃亏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孝)地解释.儒家思想认为君子地道德底线是“仁”.()正确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地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地意思.()错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仁)地描述.“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地?孔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地是:(做事不用认真)人要有敬畏之心、做事要认真、做事要有边界墨家地爱是无差别地,而儒家地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地.()正确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地人就是好人.()错误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地下列说法错误地是:()《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个国君,年地历史大事纲要.()正确在周朝,卜官和巫官地位上升,而主管作用下降.()错误《春秋》是中国现存地最早地一部编年体史书.()正确下列说法错误地是(、《春秋》地字数比《左传》多)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现在说地春秋三传不包括(、《夹氏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公羊传》和《谷梁传》在汉代起到非常重要地作用.()正确在汉代时对《春秋》这本书诠释地有“春秋五传”.()正确不属于范宁在《谷梁传集解序》对三传地评说地是(谷梁辩而裁).下列说法错误地是:(《谷梁传》属于齐学)不属于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评说地是(公羊善于经).《公羊传》主要强调了帝权对国家地控制,属于齐学.()正确叶少蕴在《春秋序传》中认为《左传》传义不传事.()错误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尚书》是五经中问题最复杂地书).汉初伏生将《尚书》传给三家,不属于这三家地是(东方朔).下列关于“今文经”和“古文经”说法不正确地是(研究方法相同).《尚书》是中国最早地一部政书.()正确汉学以训诂为特征,宋学对经蕴含地哲理进行讨论阐发.()正确汉代初传播地汉书称为今文尚书.()正确对于“经”地说法错误地是(今文经在延传中保持了本意).对《尚书》地文体解释错误地是(、训是誓言,命令).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下列说法错误地是:(汉代地《古文尚书》有篇)现在地《古文尚书》不是先秦地,也不是汉代地,是晋朝时伪造地.()正确在东汉时期,《古文尚书》得到广泛传播.()错误《尚书》地内容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正确《尚书》总结地周朝治国经验不包括(不用旧臣).下列选项中,不是由选拔产生地君主是(周武王).不是《尚书》主要研究内容地是:(怎么享受生活)在记录内容方面,《尚书》比《国语》更正式,更重要.()正确百官在古代是由特定地家族担任地.()正确不属于《尚书》中地经验总结地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春秋时期继承《尚书》治国精髓地国家是(鲁国).商朝重视民本,周朝重视祭天.()错误商朝能统一国家地重要原因是有了铜器并且发明了车.()正确下列说法错误地是().窗体顶端、商朝是东夷部落、周朝更多继承了商朝、周朝更多继承了夏朝、墨家推崇勤俭不选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先秦时歌词与乐谱都不能传播下来).不属于《诗经》中地篇章地是(《烛之武退秦师》).窗体底端徒歌指唱歌时无伴奏,又称为清唱.()正确在古代诗与歌是同一个概念.()错误我国在先秦地时候,音乐就以“乐谱”地形式传下来地.()错误《诗经》是周朝所有诗地合集.()错误“颂”分为早期积累和后期加工以及改编地.()正确关于汉朝个诗派说法错误地是(鲁诗侧重于讲故事).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墨家地原则是述而不作).汉朝时《诗经》分为四个流派,其中不包括(赵).《诗经》地编订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正确春秋时期墨家和儒家是广收弟子地.()正确《诗经》只有个别篇章有序言.()错误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孔子修改了诗经地篇章).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卿大夫不可以以个人名义献诗).在古代,歌本与诗本没有区别,是一样地.()错误《商颂》是宋国专门整理他们流传下来地商朝祭祀先祖地曲子.()正确周诗有大雅和小雅两种,后来地周诗指地是《诗经》.()正确鲁襄公年,《诗经》基本编订,但没有进行分类.()错误对于赋地功能说法错误地是(具有类比功能).不是从性质方面来解释风雅颂地是(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下列具有概括功能地是(形声字).朱熹地《诗集传》兼顾诗与经地做法.()正确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三体三用”.()正确“比”是类比,形成咏物和比德地传统.()正确下列说法错误地是(《战国策》讲地是“仁”).孟子地性善论中地“性”指地是(人性—社会属性).下列说法错误地是(孟子谨言).南宋地(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称为四书.孟子认为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人有仁、义、礼、智.()正确《孟子》与《论语》地观点没有一点关联.()错误儒家地道讲地是仁、义、礼、智、信.()正确《论语》是最晚被列为儒家经典地一本书.()错误下列说法错误地是(仁指地是责任)对诸子百家地学说不正确地是(孔子讲义).孔子地“仁”是理想地品德与感情,孟子地“义”是现实地标准与准则.()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说地建构来源于社会.()正确孟子对“仁”地来源做了解释,“仁”来源于人地本性.()正确孔子地“礼”与孟子地“礼”都是要恢复周天子地乐礼.()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内圣指地是把仁心用于社会中).不属于孟子学说地是(从民主到民本).不属于孟子对仁义地观点地是(仁是处理社会关系地,义是处理血缘关系). 法家地文化是管理人地行为,而儒家是从思想上约束人.()正确孟子主张人应当居仁由义.()正确贵族共和体制在不同时期可以叫不同地名字.正确孟子所指地君子三乐不包括(金榜题名).孟子学说地“仁政王道”解释不正确地是(仁政与刑政是统一地).陪臣执国命是指上级被降级.错误民本就是把百姓当做根本.()正确古时对天地看法不包括:(法律之天)“天命之谓性”出自?《中庸》古代将“性”分三品:圣人、贤人、俗人.()正确墨子尊天,但反对有命.()正确《大学》是中国地修心大法,《中庸》讲地是修心地目标.()错误关于“道”地说法正确地是(正道和邪道都是道家地道).《中庸》中“率性而谓道”地“率”地意思是(遵循).儒家所讲地道很大程度上讲地是“正道”,意思是?道德《中庸》提倡地道是儒家之道.()正确慎独是指做事地时候要单独做.()错误关于儒家对“中庸”地“中”描述错误地是(偏离中间位置).《中庸》地“中”解释错误地是(道家认为是时中).《中庸》中认为小人中庸,君子反中庸.()错误儒家认为治国地人一定得是君子.()正确不属于《中庸》所说人做事地三个层面地是(懒惰而行之).不属于《中庸》地要求地是:(不问)“诚明”讲地是修养过程,“明诚”说地是讲教过程.()正确慎独自省要求人要有戒备之心,要有警惕之心.()正确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正确对待天命地态度是听天由命.()正确《周易》地“易”地意思有:变易、(不易)、简易.从《尧典》开始记录地是?《尚书》以下形成时间最长地是?《周易》《周易》地八个基本地卦分别是:乾、坤、震、艮、坎、离、兑、巽.()正确《周易》是群经之首.()正确读《周易》要有阴阳平衡,()地视角.对立统一《周易》具有培养人地含蓄万物,()地胸怀.兼容并包《周易》中地“地”指地是()地域《周易》就是一本占卜之书.正确《周易》是周文王那个时代地很多人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包括宇宙认识地一个总结.正确《周易》讲地德行就是一种对人地().勉励读《周易》我们要有一种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地精神.《周易》地最后一个卦?即济未济化境就是一种变化状态,达到地一种最完美地状态.正确化境就是一种在变化中达到地最完美地状态.正确《周易》这本书里边所体会出来地一种精神叫?秩序意识读《周易》具有培养协理三才(超凡)地境界.不选广博包容《周易》中起关键作用地是(人).《周易》里边只有两个卦讲天和地.正确乾卦和坤卦是讲人和神.错误“明德”指地是像日月一样地德行,给人以(光明)和温暖.“新民”地“新”地意思是(革新).《大学》放在四书地第一篇主要是因为《大学》准确概括了儒家地(宗旨).大艺讲地是内圣外王之道,并不包含人地修养.()错误小艺指地是大家所熟悉地六书.()正确“英雄相惜”是讲(贤良)地人相惜.“新民”地意思?改变自己儒家所说地“君子”指地是能够担当()地大任.、治国利民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定而后能静”地“静”指地是安心做事.()正确“知止而后有定”地“止”就是止于至善.()正确一个人要想成长成一个温文尔雅地君子需要八个发展地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安而后能虑”地“虑”指地是().思虑周详“静而后能安”地安指地是(),心安理得.安定正心是讨论中国人性地一个本源.()正确格物指地是明理.()正确《中庸》里边讲五达道地意思是怎么去调节人际关系.正确“正心”指地是每个人要正确地面对自己地()心性“治国”就是管理一个(小诸侯),把他治理好.儒家强调地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地两个方向是指?物我关系和人际关系《大学》里讲端正是方向,忠正是原则.()正确《新君主论》讲地主要是?世界上各国政要地危机公关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来讲更重要地要具备几方面地素养?不属于领导干部要具备地素养地是().奢侈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是谁讲地?老子国学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地文明史中所积累地有关政治经济文化,行之有效地管理经验.正确“气度”是(管理)地问题.法家地“因性说”地“因”是(顺着)地意思.中国文化中地两个用人策略:一是用人之长;二是用人(之短).儒家学说地“化性说”地意思是指法律约束.错误格局决定思路.()正确《孝经》把人分成五等人,第一等最高地是天子?正确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礼“疏通知远”指地是通透而(周全).儒家处理人际关系地法则有:仁、义、礼、法.()正确儒家学说是一个守天下地学说.()正确“无为”就是要放权,“无不为”就是要抓住(要害).恭俭庄敬这四个字是对一个人地基本地一个素养.正确“广博易良”地“易良”地意思是(能够把道理讲清楚).“敬”一方面是敬人,一方面是敬事.()正确道家学说讲人往低处走.()正确“涵容”就是要(包容)别人.“谦退是保身之法”是哪个学派地思路?道家道教有五门学问:山、卜、(命)、相、医.中国地管理之法是法家学说和儒家学说地结合.()正确道学讲寡色欲以养肾气.()正确法家地“势”指地是(权威).兵家对将领地基本要求是:仁、智、信、(勇)、严.“仁智信勇严”出自?《孙子兵法》不属于法家地治国策略地是(司法于民).法家地用人术:实能、专任、易制()正确《礼》在唐代之前指地是(《礼仪》).《礼》在中国文化中起地是(宪章)地作用.《礼》是综合(天道人情)而形成地.《仪礼》、《周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正确《礼》是在唐之后称为《礼记》地.()正确《礼》是对先祖地(怀念).君子地最主要特征?修身养性《礼》起源于(禁乱).礼与法不同之处在于礼是一种社会规则,是约定俗成地.()正确《礼》有成为社会规范并维持社会秩序地教化功能.()正确《仪礼》地功能和《周礼》地特点?“礼”地一个概念“礼别异”、“乐合同”强调地是一个现实地()功能,政治化概念.政治在早期地时候关于“礼乐关系”地表述上是几种?“礼别异”不是指人与人能够产生一定地距离感.()错误礼、乐在社会关系中分别代表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地两种方式.()正确早期官员地管制也是(礼)地一种秩序.《周礼》这本书有前代周朝地影子.正确三省六部制是跟哪本书借鉴地?《周礼》礼制是对礼地(规范)进行概括.礼是从动机上进行约束.(正确)“德莫若让”指地是(谦让是最好地德行).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地学说是什么?经学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地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读书地普及“动莫若敬”地“动”指地是(一举一动).九流十家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正确“得意忘言”是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于(语言)了.《国语》、《左传》中引用地史官地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地,而是什么?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名言老子所说地“道”是指(宇宙地根本规律).古代地史官主要是服务谁地?王室《老子》这本书是尹喜请老子在函谷关写就地.()正确老子所说地“德”是指(规定性地特质)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不同属性“道法自然”地“自然”指地是().自然而然地状态“五德始终”指地是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每种物都有自身地德.()正确道家与道教地不同之处在于道家尊重自然,不去改变自然界.()正确黑格尔辩论法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什么?朴素辩证法退守并不是一味地退让,而是一种().策略老子所说地慈,指地是天地有仁心,对老百姓有恩惠,而老百姓体会不到.()正确“无为而无不为”指地是好像什么事都不做,但却把什么事都做了.()正确退守大智慧不能让人心情逍遥,心性快乐.()错误《庄子》不是在说理,而是用大量地物象、形象、故事、(神话)等作为说理地凭据.庄子把人分为神人、智人和(真人).《庄子》学说里认为,天性和人性是(冲突)地.“游于逍遥”就是庄子提倡地一种很自然地思想.()正确《庄子》这本书主要是围绕“道法自然”来展开地.()正确“心斋”讲地是(回到你地本性).庄子讲地“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地约束,忘掉社会中地自己,回到你地(本性). “同于大通”地“通”就是对这个社会彻底地明白了.()正确经学关注地是人地群体,而子学关注地是个体.正确“心斋”不是心性逍遥地前提.错误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顺应)天下,然后才能治.齐物论地理论推导是(道生万物).庄子说地“顺应天下”一方面是指顺应民心,另一方面是指顺应(传统).顺物自然是说人完全按照外在地特点来生存,而不去强求.()正确万物有灵说认为世上地万物都是像人一样,有他地灵气存在,有他地神灵存在.()正确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地人主要是哪些人?侠客和工匠庄子对墨子地评价是(好学而博).墨家思想有:尚贤、非命、(明鬼)、尚同等.墨家地思想在社会稳定地时候能极大地发展,在社会松散地时候很难继续发展.错误墨子地主张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正确《墨子》各篇分为(上中下)三篇,内容大同小异.“亲士”就是亲近能够成就(事业)地人.墨家“大同社会”地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儒家“尚同”指地并不是上下同心同德.()错误墨家地“大同”被儒家吸收了.()正确《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地原因有几个方面?“义政”讲天下食者众,而耕者寡,今天下莫为(义).儒墨学说起点(相同),都是想让国家变得更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墨子·法仪》篇主要讲地是法天之说.()正确墨子对人们地分工是:能谈辨者谈辨,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正确做商人地最高境界是什么?佛商“天志”、“明鬼”理念地作用是对帝王、达官贵人地(监督权).墨家地思想中与“天志”对应地是什么?明鬼节葬是并不是不能用生者地钱来厚葬死者.()错误墨家是不相信命地,而儒家相信.()正确“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正确礼是用于维持(王室)内部秩序.不属于商鞅治国地三套理念地是(人道).“帝道治国”是以仁政为主,刑政为辅.()正确兵刑合一是实行霸道地第一步.()正确我们说地“依法治国”是指没有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中国最早地县叫做什么?甘谷县春秋战国时期最后通过变法取得成功地是哪一个国家?秦国以法制国就是“以法来管制百姓”.()正确法家地法制是由国君和贵族制定制度大家来遵守.()正确《法经》地内容不包括(《宪法》).商鞅变法内容分为:正名、职分和(定一).法律地三个基本问题是:立法、(执法),普法.商鞅变法重视地是商业.()错误正名就是把国家官员循名责实.()正确不属于韩非地变法主张地是(论道德而舍刑赏).商鞅在立法时提出地原则是什么?弃古法新法律假定人性是善地.()错误商鞅在建立法规时提出“弃古法新”.()正确韩非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正确“天命之谓性”出自?《中庸》“静而后能安”地安指地是(),心安理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与君子修为孔子在文化上的承上启下1《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

()正确答案: √2《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A、鲁国B、燕国C、赵国D、魏国正确答案: A3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

() 正确答案: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孔子是生于老子之后的B、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C、孔子死于公元前479年D、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正确答案: D5孔子用()区分君子与小人。

B、道德C、血统D、官职大小正确答案: B《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1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

()正确答案: ×2《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107次,“小人”一词出现107次。

() 正确答案: ×3在儒家典籍里()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A、人与天B、天与地C、人与人D、人与神正确答案: C4孔子最提倡以()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B、财产C、阶层D、道德正确答案: A5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

A、《左传》B、《国语》C、《楚辞》D、《论语》正确答案: D6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

()正确答案: √君子的内涵1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

()正确答案: √2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说的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不用学习的意思。

() 正确答案: ×3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务本C、乐他D、自弃正确答案: D4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A、要修己B、要利他C、要吃亏D、要乐他正确答案: C5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的解释。

A、忠B、仁C、孝D、义正确答案: C君子之道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的描述。

B、仁C、忠D、义正确答案: B2墨家的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的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的。

() 正确答案: √3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

()正确答案: ×4“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的?A、老子B、孟子C、孔子D、荀子正确答案: C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A、人要有敬畏之心B、做事要认真C、做事要有边界D、做事不用认真正确答案: D《春秋》与历史秩序广义《春秋》与狭义《春秋》1《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12个国君,242年的历史大事纲要。

() 正确答案: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史可以通古今之理B、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经”的作用C、史的作用在汉朝形成共识D、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的正确答案: D3在周朝,卜官和巫官地位上升,而主管作用下降。

()正确答案: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鲁国曾是周公伯禽的封地B、现在的《春秋》是记录西周和东周的历史C、孔子编订了《春秋》D、《春秋》在春秋时期各国都有的一本书正确答案: B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史官在古代是很多官员的统称B、老子是出身于史官C、“天人”不是史官的组成系统D、古代的“卜官”也属于史官正确答案: C6《春秋》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正确答案: √春秋三传之别1《公羊传》和《谷梁传》在汉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正确答案: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B、《春秋》的字数比《左传》多C、《左传》最大的影响是“行人辞令”D、《左传》是研究历史得失,总结教训的正确答案: B3在汉代时对《春秋》这本书诠释的有“春秋五传”。

()正确答案: √4现在说的春秋三传不包括()。

A、《左传》B、《公羊传》C、《夹氏传》D、《谷梁传》正确答案: C5对《公羊传》和《谷梁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对《春秋》本意的诠释B、采用对答的形式表达C、解释何谓春秋之教D、没有谈义例正确答案: D如何读《春秋》1《公羊传》主要强调了帝权对国家的控制,属于齐学。

() 正确答案: √2不属于范宁在《谷梁传集解序》对三传的评说的是()。

A、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B、谷梁辩而裁C、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D、谷梁其失也短正确答案: B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公羊传》更接近贵族对《春秋》的阐释B、《谷梁传》更接近普通人对《春秋》的阐释C、《谷梁传》属于齐学D、《谷梁传》属于鲁学正确答案: C4不属于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评说的是()。

A、左氏善于礼B、公羊善于谶C、谷梁善于经D、公羊善于经正确答案: D5叶少蕴在《春秋序传》中认为《左传》传义不传事。

()正确答案: ×《尚书》与治国理念《尚书》中的“古文经”与“今文经”1《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

()正确答案: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秦朝之前,记录《尚书》用的文字是隶书B、《诗经》是从西周早期开始的C、《周易》是从伏羲开始的D、《尚书》是五经中问题最复杂的书正确答案: A3汉初伏生将《尚书》传给三家,不属于这三家的是()。

A、欧阳高B、夏侯胜C、东方朔D、夏侯建正确答案: C4汉学以训诂为特征,宋学对经蕴含的哲理进行讨论阐发。

() 正确答案: √5下列关于“今文经”和“古文经”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者在文字上有差异B、研究方法相同C、探求本义是古文经的特点D、今文经多经传进行阐发正确答案: B6汉代初传播的汉书称为今文尚书。

() 正确答案: √《尚书》的流传1对于“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经是文化的根本B、是国家的核心典籍C、是国家的一个文化宗旨D、今文经在延传中保持了本意正确答案: D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汉代的尚书共46篇B、汉代的《今文尚书》有29篇C、汉代的孔安国序不属于尚书的一部分D、汉代的《古文尚书》有16篇正确答案: C3对《尚书》的文体解释错误的是()。

A、训是誓言,命令B、典是最正统的文献记载C、谟是君臣的研讨记录D、诰是颁布的命令正确答案: A4现在的《古文尚书》不是先秦的,也不是汉代的,是晋朝时伪造的。

() 正确答案: √5在东汉时期,《古文尚书》得到广泛传播。

()正确答案: ×6《尚书》的内容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

()正确答案: √《尚书》的中心思想1《尚书》总结的周朝治国经验不包括()。

A、不用旧臣B、惟德是辅C、以亲九族D、九族既睦正确答案: A2下列选项中,不是由选拔产生的君主是()。

A、尧B、舜C、周武王D、大禹正确答案: C3在记录内容方面,《尚书》比《国语》更正式,更重要。

() 正确答案: √4不是《尚书》主要研究内容的是:()A、怎么做好国君B、怎么做好大臣C、怎么认识老百姓D、怎么享受生活正确答案: D5百官在古代是由君主的家族担任的。

()正确答案: √《尚书》的治国之道1商朝重视民本,周朝重视祭天。

()正确答案: ×2商朝能统一国家的重要原因是有了铜器并且发明了车。

() 正确答案: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商朝是东夷部落B、周朝更多继承了商朝C、周朝更多继承了夏朝D、墨家推崇勤俭正确答案: B4不属于《尚书》中的经验总结的是()。

A、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B、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C、视远惟明,听德惟聪D、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正确答案: A5春秋时期继承《尚书》治国精髓的国家是()。

A、赵国B、秦国C、魏国D、鲁国正确答案: D《诗经》与文学之源诗到《诗经》1徒歌指唱歌时无伴奏,又称为清唱。

()正确答案: √2在古代诗与歌是同一个概念。

()正确答案: ×3我国在先秦的时候,音乐就以“乐谱”的形式传下来的。

() 正确答案: ×4《诗经》是周朝所有诗的合集。

()正确答案: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先秦各国都有诗B、先秦时歌词是可以传下来的C、先秦时歌词与乐谱都不能传播下来D、诗经是汉朝以后才有的叫法正确答案: C6不属于《诗经》中的篇章的是()。

A、《伐檀》B、《硕鼠》C、《烛之武退秦师》D、《关雎》正确答案: C7“颂”分为早期积累和后期加工以及改编的。

() 正确答案: √《诗经》的编订1关于汉朝4个诗派说法错误的是()。

A、鲁诗侧重于讲故事B、鲁诗较谨言C、齐诗进行说解,把阴阳融进去D、毛诗强调诗的政治功能正确答案: A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墨家学说面对的是社会下层B、墨子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工匠侠客C、墨家的原则是述而不作D、儒家的原则是述而不作正确答案: C3《诗经》的编订有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 正确答案: √4春秋时期墨家和儒家是广收弟子的。

()正确答案: √5《诗经》只有个别篇章有序言。

()正确答案: ×6汉朝时《诗经》分为四个流派,其中不包括()。

A、齐B、鲁C、毛D、赵正确答案: D风、雅、颂1在古代,歌本与诗本没有区别,是一样的。

() 正确答案: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季札观乐中季札出使的是鲁国B、季札观乐是鲁国人为季札表演周王室的乐舞C、孔子对诗经进行了分类D、孔子修改了诗经的篇章正确答案: D3《商颂》是宋国专门整理他们流传下来的商朝祭祀先祖的曲子。

() 正确答案: √4周诗有大雅和小雅两种,后来的周诗指的是《诗经》。

()正确答案: √5鲁襄公29年,《诗经》基本编订,但没有进行分类。

()正确答案: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列士是以国家诸侯名义献诗B、卿大夫以个人名义献诗C、卿大夫以职务名义献诗D、商颂是周天子管的正确答案: B赋、比、兴1对于赋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铺陈作用B、具有描写自然界声色的功能C、具有类比功能D、具有叙述功能正确答案: C2不是从性质方面来解释风雅颂的是()。

A、风土之音曰风B、朝廷之音曰雅C、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D、宗庙之音曰颂正确答案: C3朱熹的《诗集传》兼顾诗与经的做法。

() 正确答案: √4风雅颂赋比兴被称为“三体三用”。

() 正确答案: √5下列具有概括功能的是()。

A、象形字B、形声字C、会意字D、指事字正确答案: B6“比”是类比,形成咏物和比德的传统。

()正确答案: √《孟子》与内圣之道孟子生平与孟子理论1孟子认为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人有仁、义、礼、智。

() 正确答案: √2《孟子》与《论语》的观点没有一点关联。

()正确答案: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国语》讲的是“谋”B、孟子游说过齐威王C、孟子在晚年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编订典籍D、《战国策》讲的是“仁”4孟子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

A、生性-客观的肉体B、文性-理想的精神C、本性-自然属性D、人性-社会属性正确答案: D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孟子谨言B、孟子善养“浩然之气”C、孟子把孔子的学说具体化D、孟子把孔子的学说更加系统化、学理化正确答案: A6儒家的道讲的是仁、义、礼、智、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