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常州市水资源公报-发布版1210
“十一五”期间常州市水环境质量变化关联分析

“ 一 五 ” 期 间 ,常 州 市 加 大 城 乡 建 设 投 人 。 十
u
作 简 : 浩 2 ) , 苏 锡 ,0年 业 河 2 水环境质量 总体状况 者 介 张 (8-, 江 无 人 8 毕 于 海 1 男 9一 2 0 水补缆原重 思俸. 况 状
格局。
划馆、博物馆、大剧院、体育会展 中心等一批地标 性城市 主体建筑 。环城高架快速路 、中吴大道城市 化改造 、新机场路城市化改造 、东经 10路等骨架 2 道路建成通车 ,全市 高速公路通 车里程 达 2 1 2 千 米 ,在建 4 . 68千米 ,基 本 建 成 了 “ 纵 四横 一 环 两
综 学 水 源 业硕 ,程 , 环 质 合 T 差 析 资 专 , 工 师从 境 量 分 作 士 事
。
t一 ’ 间 是 州 社 经 发 取 t 五’ , 常 市 会 济 展 得 十 期
。 。” ”“ 一 “ …
重大成就的时期 ,也是环境保护事业跨越式发展的
1 期
3 2 社会 经济对 水环境 的影响 .
3 2. . 1 人 口
时间( ) 年
图1 “ 十一 五”常州市 河流水 质类别 年际变化
Fg 1 T ea n a h n eo wae u l yi h n z o i. h n u lc a g f trq ai C a gh u t n
第 3 卷第 1 l 期
21 0 2年 2月
・
四
川
环
境
Vo. 1 31. . No 1
S CHUAN I ENVI RONMENT
F b u r 01 e r a y2 2
水 环境 ・
常州市水资源公报-Changzhou

2 0 1 3CHANGZHOU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常州市水资源公报常州市水利局常州市水文局2014.5目录一、综述二、水资源量三、蓄水动态四、水资源利用五、水资源质量一、综述2013年,常州市面平均降水量957.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1.37亿米3,属偏枯年份。
全市水资源总量8.24亿米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23亿米3,浅层地下水资源量4.01亿米3。
2013年,常州市总供水量23.62亿米3,其中地表水工程供水量23.58亿米3,地下水开采量0.040亿米3。
全市总用水量23.62亿米3,其中常州市区总用水量(含武进区)17.34亿米3。
全市总耗水量9.90亿米3,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6.96亿米3。
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4.1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54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60亿吨。
2013年,常州市水体总体水质比2012年略有好转,水体污染覆盖面仍较大,主要污染指标有化学需氧量、氨氮、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全市地表水功能区达到和优于Ⅲ类水质标准的比例为13.4%。
- 1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13年,常州市面平均降水量957.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41.37亿米3,为多年平均的88.1%,比2012年少20.9%,属偏枯年份。
3个行政分区中,常州市区、金坛市和溧阳市年降水量均较多年平均偏少,分别较多年平均值偏少12.0%、13.4%、10.6%。
全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见图1,各行政分区年降水量见表1,各行政分区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比较见图2。
小河新闸蒸发量为1093.5毫米,为多年平均的1.21倍;沙河水库蒸发量为851.8毫米,为多年平均的99%。
图1 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表1 各行政分区年降水量行政分区年降水量(毫米)与上年比较(%)与多年平均比较(%)常州市区921.6 -22.7 -12.0金坛市925.6 -23.1 -13.4溧阳市1019.5 -17.4 -10.6全市957.3 -20.9 -11.9图2 各行政分区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比较(二)地表水资源量2013年,常州市地表水资源量4.23亿米3,相当于年径流深97.9毫米,比2012年少65.3%,比多年平均少66.3%。
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评价

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评价作者:张文蕾陈江龙钱佳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4年第06期摘要:常州城市饮用水目前全部取自长江,包括西石桥(第一水厂)和魏村(第二水厂),我们通过对这两个断面理化和生物方面的监测,发现其水化学评价指数S分别为0.51和0.65,小于1。
表明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化学指标总体良好。
生物方面,监测结果表明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粪大肠菌群指标介于1100~5000个/L,卫生学状况满足饮用水源功能使用要求;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也表明常州市城市饮用水源水质无急性毒性生物效应,毒理学评价倘属安全,而生物群落结构却显示了水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生物效应。
关键词:城市饮用水源;水环境质量;化学评价;生物评价地球上存在水的总量估计为1.37×1010亿立方米,其中淡水只占2.7%,且大部分存在于地球南北极的冰盖、冰河以及深度在750米以上的地下水中,可利用的饮用水资源只有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一小部分,不到淡水总量的1%。
饮用水紧缺已成为当代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饮用水源污染实施有效控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常州因环境污染已使其成为水质型缺水区。
目前城市饮用水源全部转向长江,主要有西石桥(第一水厂)、魏村(第二水厂),为了解该市饮用水源状况我们对其进行化学和生物学评价。
一、研究方法饮用水源的水化学评价是判断水质状况是否符合水质标准的基本方法,通常采用单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等进行评价。
生物学评价主要是利用水生生物进行评价,通常采用一般对比描述法,指示生物法和生物指数法等。
生物学评价能较好的映射出水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其评估结果有综合性、连续性、和积累性。
这些特点是化学评价法所缺乏的。
本文中我们生物学评价法和化学评价法相结合,以求获得到更合理、更可靠的结论。
(一)监测项目1. 水质化学评价项目各水质化学评价指标的监测方法按照GB3838- 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
2018 年东阳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2018年东阳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一、水环境1、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全市地表水总体状况为优,按年均值统计,全市两江7个省控、市控制地表水断面水环境功能达标率100%,其中Ⅱ类水质断面占57.1%,Ⅲ类水质断面占42.9%,与上年相比,总体水质保持稳定,Ⅱ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持平。
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根据2018年对横锦水库每月一次监测结果统计,横锦水库水质稳定,达标率为100%,与上年同期保持一致。
3、跨行政区域流域交接断面水质2018年,东阳江、南江两大主要水系出境水质主要污染因子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三项指标有降也有升。
东阳江:义东桥出境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出境浓度4.3mg/L,同比下降16.2%;氨氮平均出境浓度0.69mg/L,同比上升32.7%,总磷平均出境浓度0.150 mg/L,同比上升17.2%。
南江:方塘出境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出境浓度3.5mg/L,同比上升9.4%;氨氮平均出境浓度0.48mg/L,同比上升29.7%,总磷平均出境浓度0.162 mg/L,同比上升16.5%。
全市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出境浓度3.6mg/L,同比上升9.1%,优于III类标准;氨氮平均出境浓度0.50mg/L,同比上升25.0%,达到III类标准;总磷平均出境浓度0.133mg/L,同比上升16.7%,达到III类标准。
根据浙政办发[2016]71号《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2018年东阳市交接断面出境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
二、大气环境2018年,在环保大楼和广厦学院楼顶分别设有一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24小时自动监测,监测项目为SO2、NO2、PM2.5、PM10、CO、O3。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有所好转,主要污染因子为细颗粒物。
市区环境空气中SO2、PM10、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7µg/m3、52µg/m3、32µg/m3,分别同比下降22.2%、16.1%、15.8%;NO2年平均浓度为28µg/m3,同比上升16.7%;符合现行《环境空气质量》(GB3095-2012)二级标准,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56µg/m3,同比上升20.0%,CO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 1.1mg/m3,与去年持平,符合现行环境空气质量(GB3095-2012)二级标准。
常州水系收集

常州——武进滆湖:位于高新区南区的西面,为太湖流域上游洮滆湖群中最大的湖泊,湖面形态呈长茄形,长度为22km,最大宽度9km,平均宽度7.2km,当水位为常年平均水位3.27m时,容积为2.1亿m3。
历年最高水位为5.19m、最低水位2.39m,水位最大年内变幅为2.33m、最小年内变幅为0.96m、绝对变幅为2.8m。
湖流流速为0.03~0.05m/s。
太湖:太湖位于武进和本项目东南面。
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第二条太湖流域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5km区域、入湖河道上溯1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10km至5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
本项目距离太湖约26.5m,属于太湖三级保护区的范围,根据修订后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下列行为:①新建、改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②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渣废液、含放射性废渣废液、含病原体污水、工业废渣以及其他废弃物;④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船舶和容器等;⑤使用农药等有毒物毒杀水生生物;⑥向水体直接排放人畜粪便、倾倒垃圾;⑦围湖造地;⑧违法开山采石,或者进行破坏林木、植被、水生生物的活动;⑨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本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业,运营期无氮磷排放,项目废水全部接入区域污水处理厂处理,不新增设排污口,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武南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北面,为武进区19条主要骨干河道之一,也是滆湖出流河道之一。
西起滆湖东闸,东至永安河,全长10km。
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
流向自西向东,在与滆湖交汇处建有船闸。
永安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东面,为武进区19条主干河道之一,北与采菱港相连、南与太滆运河交汇,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北向南。
常州水系收集

常州——武进滆湖:位于高新区南区的西面,为太湖流域上游洮滆湖群中最大的湖泊,湖面形态呈长茄形,长度为22km,最大宽度9km,平均宽度7.2km,当水位为常年平均水位3.27m时,容积为2.1亿m3。
历年最高水位为5.19m、最低水位2.39m,水位最大年内变幅为2.33m、最小年内变幅为0.96m、绝对变幅为2.8m。
湖流流速为0.03~0.05m/s。
太湖:太湖位于武进和本项目东南面。
根据《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第二条太湖流域实行分级保护,划分为三级保护区:太湖湖体、沿湖岸5km区域、入湖河道上溯1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主要入湖河道上溯10km至50km以及沿岸两侧各1km范围为二级保护区;其他地区为三级保护区。
本项目距离太湖约26.5m,属于太湖三级保护区的范围,根据修订后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太湖流域一、二、三级保护区禁止下列行为:①新建、改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染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②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③向水体排放或者倾倒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渣废液、含放射性废渣废液、含病原体污水、工业废渣以及其他废弃物;④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船舶和容器等;⑤使用农药等有毒物毒杀水生生物;⑥向水体直接排放人畜粪便、倾倒垃圾;⑦围湖造地;⑧违法开山采石,或者进行破坏林木、植被、水生生物的活动;⑨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本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业,运营期无氮磷排放,项目废水全部接入区域污水处理厂处理,不新增设排污口,符合《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武南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北面,为武进区19条主要骨干河道之一,也是滆湖出流河道之一。
西起滆湖东闸,东至永安河,全长10km。
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
流向自西向东,在与滆湖交汇处建有船闸。
永安河:位于高新区南区的东面,为武进区19条主干河道之一,北与采菱港相连、南与太滆运河交汇,水环境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区,水质目标为Ⅳ类,流向自北向南。
水资源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 - 1 -............................................................. - 2 -2.1 灌区概况............................................................... - 2 - 2.2 灌区水文资料............................................................................................................. - 2 - 2.3 灌区需供水资料 ......................................................... - 3 -2.3.1 灌区灌溉面积、灌溉水利用系数、作物组成及灌溉制度 ................................. - 3 -2.3.2 灌区经济指标及各部门用水定额...................................................................... - 4 -2.3.3 规划期新增供水工程........................................................................................ - 5 -......................................................... - 6 -3.1 规划水平年的确定..................................................................................................... - 6 - 3.2 区域宏观经济预测...................................................................................................... - 6 -3.2.1 规划区水平年人口预测.................................................................................... - 6 -3.2.2 规划水平年牲畜预测........................................................................................ - 6 -3.2.3 规划水平年工业增加值、建造面积、第三产业人口预测 ................................. - 6 - 3.3 区域需水量的预测...................................................................................................... - 7 -3.3.1 生活需水量的预测........................................................................................... - 7 -3.3.2 工业、建造、第三产业需水量的预测 .............................................................. - 7 -3.3.3 灌溉需水量的预测 ........................................................................................... - 8 - 3.4 区域总需水量预测...................................................................................................... - 8 -...................................................... - 10 -4.1 约束条件.................................................................................................................. - 10 -4.1.1 工程引水能力约束.......................................................................................... - 10 -4.1.2 沙限约束........................................................................................................ - 10 -4.1.3 可供水量约束................................................................................................. - 10 -4.1.4 水量平衡约束................................................................................................. - 10 -4.1.5 库容约束 ......................................................................................................... - 11 -4.1.6 地下水开采能力约束........................................................................................ - 11 - 4.2 可供水量调节计算原则 ............................................................................................. - 11 -4.2.1 灌溉水量来源调节原则................................................................................... - 11 -4.2.2 沉沙池供水量分配原则 .................................................................................... - 11 -4.2.3 贺兰水库可供水量分配原则 ............................................................................ - 11 -4.2.4 调节计算及水量分配原则................................................................................ - 11 - 4.3 水量平衡校核........................................................................................................... - 12 -4.3.1 现状年水平年2022 年水量平衡校核:........................................................... - 12 -4.3.2 近期水平年2022 年水量平衡校核:............................................................. - 12 -4.3.3 远期水平年2025 年水量平衡校核: .............................................................. - 12 -.................................................. - 13 -.................................................... - 15 -6.1 灌区水资源开辟利用现状 ................................................ - 15 - 6.2 开源......................................................................................................................... - 15 -6.2.1 建设重点水源工程.......................................................................................... - 15 -6.2.2 总干渠沉沙池的扩建工程 ............................................................................... - 15 -6.2.3 回灌地下水工程 ............................................................................................. - 15 - 6.2 节流 ........................................................................................................................ - 16 -6.2.1 农业节水 ......................................................................................................... - 16 -6.2.2 工业、建造业第三产业节水 ........................................................................... - 16 -6.2.3 生活节水 ........................................................................................................ - 16 - 6.3 非工程措施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本课程设计是理论课“水资源规划”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常州水文

——中华龙城 中华龙城
常州简介
•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南部, 中心地带,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 中心地带,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 等距相望。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 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 等距相望。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 史的文化古城,是季子故里,近代工业发祥地, 史的文化古城,是季子故里,近代工业发祥地, 现代装备制造城,银领摇篮,科教名城。 现代装备制造城,银领摇篮,科教名城。现辖金 溧阳两个县级市和天宁、钟楼、戚墅堰、 坛、溧阳两个县级市和天宁、钟楼、戚墅堰、新 武进5个市辖区,全市土地总面积4385 4385平方 北、武进5个市辖区,全市土地总面积4385平方 千米,人口459 459万 千米,人口459万。 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 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沪宁铁路、 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沪宁铁路、沪宁高 速公路、312国道 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 国道、 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长江 常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常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年货物吞吐量超 过百万吨。 过百万吨。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太湖流域第一大湖 三万六千顷, 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
富营养化 蓝 藻
水 荒 !
【茶 叶】主要产区:雪堰、潘家、漕桥、横山桥等镇的丘陵 地区。2005年,全区茶叶产量达26万千克。以产绿茶为主,品 质高的有“碧螺春”、“阳湖新月”等。潘家镇城湾茶场生产 制作的“阳湖新月”连续多年获江苏省“陆羽杯”名茶评比特 等奖,并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
【水蜜桃】主要产区:洛阳、雪堰、潘家、漕桥等镇。雪 水蜜桃】 堰、潘家两镇在民国时期就种植水蜜桃,色润汁丰,口感甜 爽,因地近无锡被称为“无锡水蜜桃”。2005年全区桃园 面积达584.8公顷,年产量达742.3万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市水资源公报C H A N G Z H O U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B U L L E T I N
2018
常州市水利局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常州分局
目录
一、综述 (1)
二、水资源量 (1)
三、蓄水动态 (3)
四、水资源利用 (5)
五、水资源质量 (6)
一、综述
2018年,全市年降水量1240.0mm,折合降水总量53.57亿m3。
全市水资源总量20.52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7.24亿m3,地下水资源量3.28亿m3。
全市总用水量25.76亿m3;总耗水量11.65亿m3,占总用水量的45.2%(即耗水率)。
全市125个水功能区,76个达标,达标率为60.8%,其中河流水功能区达标率53.8%,湖库水功能区达标率100%。
59个考核水功能区,48个达标,达标率为81.4%,比2017年上升5.1个百分点。
二、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全市年降水量1240.0mm,折合降水量53.57亿m3,比2017年偏少2.7%,比多年平均偏多8.1%。
各行政分区中,常武地区、金坛区、溧阳市年降水量均较多年平均偏多,分别较多年平均值偏多5.6%、8.3%、13.4%。
各行政分区年降水量见表1,各行政分区年降水量与上年、多年平均比较见图1,全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见图2。
表1 全市年降水量表
图1 各行政分区年降水量与上年、多年平均比较
图2 全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
(二)地表水资源量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7.24亿m3,相当于年径流深399.1mm,比2017年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9.5%,比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增加6.7%。
各行政分区中,常武地区、金坛区和溧阳市地表水资源量均较上年偏少,分别较上年偏少26.0%、17.4%、13.4%。
主要河道入境总水量31.97亿m3。
其中,沿江五闸二站(小河新闸、魏村闸、澡港闸、孟城闸、剩银河闸,魏村、澡港枢纽翻水站)全年总引水量9.92亿m3,比2017年少0.85亿m3,少于多年平均引水量(1974~2018年系列)。
主要河道出境总水量31.55亿m3。
另外沿江五闸二站全年总排水量2.10亿m3。
(三)地下水资源量
全市地下水资源量3.28亿m3,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2.54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0.742亿m3。
(四)水资源总量
全市水资源总量20.52亿m3,比2017年水资源总量减少15.5%。
平均产水系数0.38,平均产水模数47.48万m3/km2。
各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见表2。
表2 各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表
单位:亿m3
三、蓄水动态
(一)湖泊
全市2处主要湖泊(滆湖、长荡湖)年末蓄水总量3.37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0.84亿m3。
主要湖泊蓄水量见表3。
表3 全市主要湖泊蓄水动态表
单位:亿m3
(二)水库
全市9座主要水库(沙河、大溪、前宋、塘马、大山口、吕庄、茅东、新浮山、海底)年末蓄水总量1.10亿m3,比年初增加0.05亿m3。
主要水库蓄水量见表4。
表4 常州市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表
单位:亿m3
(三)地下水
全市浅层地下水监测井共10眼(均为潜水井),据监测全年末浅层地下水平均埋深1.67m;浅层地下水监测井年平均水位变幅-0.03m,年蓄水变量-0.004亿m3,变幅最大为嘉泽站1.26m。
全市深层地下水监测井共43眼,大部分监测井的地下水位有所回升,其中主采层II承压井的地下水位上升比较明显;年平均水位-13.06m(吴淞基面),同比2017年上升3.92m。
沿江地区由于开采量不大,补给比较充分,地下水位较高,Ⅰ承压水位在-3.00m左右。
四、水资源利用
(一)供用水量
全市总供水量25.76亿m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4.66亿m3,占总供水量的95.7%;地下水源供水量0.0143亿m3,占总供水量的0.1%;其他水源(非常规水源)供水量1.08亿m3,占总供水量的4.2%。
全市总用水量25.76亿m3。
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7.39亿m3,水田亩均用水量554m3;林牧渔业用水量2.53亿m3;工业用水量11.29亿m3,其中电力生产用水量8.17亿m3;居民生活用水量3.42亿m3;城镇环境用水量1.13亿m3。
各类用水量组成见图3。
图3 各类用水量组成
按行政区域划分,常武地区用水量17.87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69.4%(其中武进区用水量5.79亿m3,占常武地区总用水量的32.4%);金坛区用水量3.66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14.2%;溧阳市用水量4.23亿m3,占全市总用水量的16.4%。
各行政分区用水量组成见图4。
图4 各行政分区用水量组成
(二)用水消耗量
全市用水消耗总量11.65亿m3,综合耗水率45.2%。
其中农田灌溉耗水量5.95亿m3,占总耗水量的51.1%;林牧渔业耗水量2.03亿m3,工业耗水量1.36亿m3,居民生活耗水量1.24亿m3,城镇环境耗水量1.07亿m3。
(三)废污水排放量
全市废污水排放总量4.41亿吨。
其中工业废污水排放总量2.18亿吨(不含电力),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49.4%,生活污水排放总量2.23亿吨,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50.6%。
五、水资源质量
(一)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双指标评价法)
全市125个水功能区,76个达标,达标率为60.8%,其中河流水功能区达标率53.8%,湖库水功能区达标率100%。
59个考核水功能区,48个达标,达标率为81.4%,比2017年上升5.1个百分点。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
全市饮用水水源地5个,每月监测2次,全年监测24次,水质类别均为Ⅱ类,合格率为100%,与2017年持平。
(三)主要河湖库水质
1、长江常州段:全年期评价结果均为Ⅱ类,水质状况比2017年有所好转。
2、京杭运河以北通江诸河:全年期除德胜河两个断面、澡港河九号桥断面评价结果为Ⅱ类,新孟河两个断面评价结果为Ⅲ类,其它断面均为Ⅳ~劣Ⅴ类,水质状况比2017年明显好转。
主要超标项目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
3、京杭运河常州段:全年期除大运河横林断面评价结果为Ⅴ类,其它断面均为Ⅳ类,水质状况与2017年持平。
主要超标项目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
4、市河(西市河、东市河、南市河、北市河)、关河:全年期市河评价结果为Ⅴ~劣Ⅴ类,水质状况比2017年下降;关河评价结果为Ⅳ类,水质状况比2017年明显好转。
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
5、运南滆东诸河:全年期评价结果为Ⅳ~劣Ⅴ类,Ⅳ类水断面比例比2017年上升12.9个百分点,水质状况明显改善。
主要超标项目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
6、运南滆西诸河:全年期评价结果为Ⅳ~劣Ⅴ类,Ⅳ类水断面比例比2017年上升36.4个百分点,水质状况明显改善。
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
7、丹金溧漕河(金坛段)、通济河、通济南河:全年期评价结果均为Ⅳ类,水质状况与2017年持平。
主要超标项目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
8、丹金溧漕河(溧阳段)、南河、中河、北河:全年期评价结果均为Ⅳ类,水质状况与2017年持平。
主要超标项目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
9、湖库水质:全市监测水库15座,湖泊4个,监测断面21个,全年期达到和优于Ⅲ类水的断面19个,占90.5%。
湖库营养水平为轻度和中度富营养化,其中轻度富营养化占81.0%,中度富营养化占19.0%。
沙河、大溪水库全年期水质评价结果均为Ⅱ类,与2017年持平,水体营养水平为轻度富营养,水质稳定;滆湖全年期水质评价结果为Ⅲ类,中度富营养,水质状况比2017年有所好转;长荡湖全年期水质评价结果为Ⅳ类,中度富营养,水质状况与2017年持平。
(四)地下水水质
(GB/T14848-2017)全市深层地下水水质监测井5眼,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
综合评价,除溧阳水利局断面三季度为Ⅳ类外,其余各站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井21眼,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的监测井占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