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赋》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雨花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雨花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短文:雨花阅读是一种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通过细读和分析文章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提高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培养阅读习惯和增加词汇量。
下面我将回答一些与雨花阅读相关的问题。
问题一:什么是雨花阅读?雨花阅读是一种深入阅读的方法,它要求读者仔细分析文章并理解其意义。
通过雨花阅读,读者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
这种阅读方式追求深刻理解而非表面理解,需要读者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和分析文章。
问题二:雨花阅读的步骤有哪些?雨花阅读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快速浏览:通过快速浏览整个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细读:仔细阅读每一段,理解每个句子的含义和论述的逻辑关系。
3.收集信息:标记关键词和重要信息,帮助记忆和理解。
4.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并思考,激发思考和探索文章的深层含义。
5.总结和复述:归纳文章的主旨和关键点,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
问题三:雨花阅读的好处是什么?雨花阅读有以下几个好处:1.提高阅读能力:通过细读和分析文章,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2.增加词汇量:通过阅读不同的文章和材料,可以学到新词汇并扩展词汇量。
3.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思考问题和分析文章,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4.丰富知识储备:通过雨花阅读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
5.培养阅读习惯:通过持续的雨花阅读,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问题四:如何进行有效的雨花阅读?要进行有效的雨花阅读,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制定阅读计划:设定阅读目标和时间,并按照计划逐步进行阅读。
2.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选择符合自己能力水平和兴趣的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提高阅读能力。
3.注意阅读姿势:保持舒适的阅读姿势,避免长时间过度疲劳。
4.做好笔记和总结: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和总结,帮助记忆和理解。
5.多样化阅读内容: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包括新闻、小说、科普等,增加阅读广度和深度。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习题:第4~6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新题大仓储2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一大题第4~6题新题大仓储(教师专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4分)导学号 00774058你送我的雨纳兰妙珠下雨,如老友来访。
云晓得天,不了解地。
河行遍了地,没见识过天。
雨上天入地,见闻最广。
亿万只晶莹的触手,从高广的云深处伸出来,抚触大地。
雨让普通的事变得神妙。
汪曾祺说李贺的诗是在黑底子上作画,雨负责的就是把世界涂成个黑底子,什么情绪都显得鲜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没有前面的凄风苦雨,后面喜的味道就没那么甜了。
于我,平常的日子大多记不清,最终记得的都是雨天。
下雨的时候,你总兴致高昂地说,走,走,出去看雨。
为什么喜欢雨?你答,因为雨有趣啊。
不下雨,多么枯燥乏味!趣自何来?我试着从你的角度想。
下雨了,像一出节目开演:最开始,雨点先是试探着落,噼,啪,噼,啪,像主持人调试话筒,喂,喂喂。
接着,平时矜默的老天就压低声音开腔了,一开腔就容易收不住,遂潇潇簌簌淅淅沥沥,继而哗啦啦啦啦……伞则是玩耍用的道具,让人跟雨捉迷藏。
雨扑到伞顶,什么也没抓住,从伞边溜下来时,这才看到人,一边往下掉一边抓紧说,嘿,原来你在这儿。
隔岸观火,隔伞观雨,居安思危,人在雨中又不在雨中,世界都湿答答的,伞下自成一个干燥空间。
雨像一种温存的、并不伤人的危险,站在险境边缘。
两人同行久了,单人伞嫌挤,就买了一把巨大的双人伞。
伞柄粗壮如老芹菜杆,撑起来有一个大圆桌桌面那么大,走在雨里像移动的小凉亭,又像无形的城堡,敌军万箭齐发,都不能近身。
雨天,在窗口等你回来,没一会儿就忘了是在等,专心看雨。
看得正呆,见一人持伞刺穿雨幕而来,模糊里有个轮廓,像从雾烟里走出,珠箔飘灯,遥遥一笑。
一瞬间暗叹,这人笑得真温柔,真好看……这才认出是你,心头猛地一惊。
雨幕被刺破的瞬间,又自己缝补起来。
每个城,每个季节,雨的体嗅都不同。
或有春雨忽然飞起,王士祯:“今年东风太狡狯,弄晴作雨遣春来”。
雨轻得像马上要融化在空气里。
没带伞,头发也并不湿,只是渐渐潮黏,头皮上感到凉意。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镇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小板桥镇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诗代替了古诗,获得了新质,却也失去了很多东西。
撮其大概有:张扬了理性思维,减少了直觉思维,偏重于语法,轻忽了词法,强化了模仿,忽视了表现,等等。
此种得失的造成,与古汉语转换为现代汉语有直接关系。
新诗的出现,固然与古诗有血脉渊源,但主要是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诗。
这样,新诗与古诗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断裂。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运用于诗歌写作,有着巨大的诗性差距。
(摘编自苗雨时《新诗向古诗学习什么》,2017 年 8 月 27 日《扬子晚报》)材料二:2017 年是中国新诗发展 100 年,“80”后著名诗人、作家李成恩于当地时间 7 月 5 日,应邀出访拉美。
她重点谈到了百年中国新诗所界得的成就,首先是诗歌的现代意识的觉醒,从人性的角度确立了诗的现代性,她认为诗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
通过世界不同国家、地域与民族的生活、诗歌语言与诗歌艺术的探索,世界诗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
中国当代诗人与拉美诗人有共同之处,都对日常生活较为关注,多写人在现代社会的独特体验。
她说中国现代诗与世界最好的诗歌处于同一个水准,中国现代诗建立了中国的传统这是一个现代性的传统,从语言的开放到个体的想象,中国新诗百年到了当代,出现了一批可与世界对话的重量级诗人,并且正在反过来影响其他国家诗人的写作。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现代诗对外的翻译还要快步跟上,外国诗歌在中国的翻译总是快一步,我们庆幸能够很快读到世界上最好的诗歌,但我们最好的作品却要滞后被外国读者读到。
这次来拉美,她发现拉美对中国优秀诗人了解得并不多,所以这次来得恰逢其时。
(摘编自《李成恩在拉美谈中国百年新诗》,2017 年 8 月 29 日“凤凰网”)材料三:近日,“第四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在北京颁奖,大赛顾问、著名诗人谢冕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谈到了创意写作,也谈到了诗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020年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长沙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流觞之水朱以撒①一次在曲水边坐了下来,准备觞咏。
②几次来兰亭,都与流觞有关,做一个亲水的游戏。
时间过去那么久了,曲水流觞却一直不被遗忘。
旧日游戏今人为之,便有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味道。
③遵照主人的美意,每个人都换了件晋时的长衫,一直延伸到脚下,有点徐徐舒展。
试走几步,仿东晋文人的优雅从容,便觉得回去以后要依此仿制几件,穿起来古色古香。
东晋人服食五石散多了,衣衫都裁剪得宽大,布料也柔和,便不会刮着细腻的皮肤,同时也使挥毫的动作更加婉转。
④忽然,我看到长衫下露出锃亮的皮鞋尖了,随着走动的摆幅,一伸一缩地探头探脑。
显然是主人疏忽了,忘了为每个人配备一双晋履,便使足下有些异样。
不过,让今人穿上晋履,会否在移步时踉跄不安?正思量,有人手机响起,是雄健的进行曲,镗镗嗒嗒汹汹而起。
他急匆匆解开晋衫,从贴身口袋掏出手机,哇啦哇啦地叫喊起来。
眼看着伪造好的仿古气氛,一刹那冲荡得毫无影踪。
还是黑格尔说得好: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环境,就好像一个人不能脱离他的皮肤一样。
⑤同样的暮春之初,同样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怀,如同笔调凌乱的草书,已经不是魏晋时的章法。
⑥缤纷的花瓣从上游星星点点地飘了下来——春天就是这样,鲜花是她的容颜,灿烂地绽放,使江南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艳丽。
花瓣过后,盛着黄酒的觞缓缓地飘了下来。
按规定,觞停在谁面前,得即兴赋诗,赋诗不成者则要罚酒了。
⑦我是做好罚酒的准备的,如果觞停在我的面前,那就看造化了,也许即兴就成了一首诗,博得众人喝彩;也许一时憋住,脸红耳赤,传了出去,说此人胸无点墨。
注视着觞的动静,却见身边的人变戏法似地掏出笔记本,上边都有几首早早做好的诗,准备应对。
⑧天啊,怎么可以这样?⑨可惜,觞到我跟前转了个弯,不愿停下,以至于不能让我的才华有所表现。
⑩公元353年暮春,那个觞咏的文人游戏中,雅集的四十二人,有二十六人诗才敏捷,把诗做出来了。
雨花 阅读题答案

·雨花台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
小长干接大长干。
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
更无人处一凭阑。
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注】:(1)雨花台,即今南京雨花台。
白门湾、大长干、小长干均在南京。
(2)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8.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1)感情: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2分)【若只答“物是人非”(1分)】(2)分析:①昔盛——“歌板酒旗”繁华阜盛(1分)②今衰——“衰柳”“空潮”“歌板酒旗零落尽”“秋草寒”“花雨空坛” “斜阳”;“无人”,剩有“鱼竿”“燕子”;金陵城寥落衰败、雨花台萧瑟冷清。
(意象≥3个,得2分,否则得1分)9.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赏析。
(6分)答案:(1)借景抒情(1分):词人选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阳等衰败、冷清的意象(1分)来抒发家国兴亡之感。
(2)用典(1分):如“燕子斜阳”,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无人处一凭栏”“如此江山”,出自李煜的《浪淘沙》,(1分)词人借此来写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感伤之情。
(3)对比反衬(1分):将金陵城昔日的繁华阜盛与现在的寥落衰败、萧瑟冷清形成对比(1分),突出强调盛衰之感。
[内容赏析]这首词描绘了清兵南侵之后南京萧条凄凉的景象,抒写了物是人非不胜感慨的吊古伤今之情。
上片写南京衰败凋零的景象。
开头两句写城西北方面的景象:“衰柳白门湾”,白门外的江湾,满眼都是衰败的杨柳。
起笔一个“衰”字,便奠定了全词的沉郁凄凉的感情基调。
“潮打城还”则是化用了刘禹锡的《石头城》中“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意,一下子把读者带人空寂萧条的意境中。
’接下来的三句是描写城南的景象:从前这里大街连小街,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热闹非凡;而今却是“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到处是一片凄凉。
“歌板”“酒旗”,不禁令人联想起十里秦淮的彩舟画舫,莺歌燕舞,植板笙箫;还有河边的“酒旗斜轰”,游人如织,熔玉销金。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市鼎城区灌溪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市鼎城区灌溪镇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文,完成5—7小题。
我国古代的咏花词的类型,虽然达到了逼真、传神的艺术境界,但多侧重于表现自然。
更多的咏花词佳作侧重于表现感情。
由感官向心灵开拓,审美对象便由形象转向意象,由目接之景转为神遇之景,诗境便由“物境”转为“意境”。
在创作上,追求表现审美主体心灵感受的“韵味”,通过超视听的心灵(或称“第六感官”)来把握对象。
如陆龟蒙《白莲》云“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醉时”,就体现了一种特有的韵味,诗人借此表达芳洁自赏而又寂寞凄清的心境,这首诗打动人的魅力在于此。
钟嵘《诗品》中说:“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诗人的艺术追求也在于此。
其目的并非“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白莲欲坠的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无关紧要,这里仅以此富有韵味的意象传出一种心境罢了。
又如姜夔《暗香》写寒梅云:“竹外疏花,冷香入瑶席。
”又云:“千树压,西湖寒碧。
”皆是幽冷心境的意象表现,有“得意忘象”之趣。
如从形貌之似的角度去落实,往往是不可捉摸的,那样去鉴赏便要失去韵味,难免买椟还珠之讥。
如司空图所云:“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乎已违。
”故我们读这类诗词,更不可仅仅注意花卉形象的描摹,诗人已不是着眼于“目击可图”之境,而意在“境外生境”。
“境外生境”者,于“物境”之外生出“意境”也。
我们应力求通过品赏韵味进而领会意境,方不负古人。
故司马光云:“古人为诗,贵在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知。
”(《诗人玉屑》卷六引)由物境引起内心触动,而将与它相似的内在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情感托之于外物,这就构成了咏花词的另一境界——“情境”。
这已是“移情作用”的表现,已经不完全是从审美感受的角度出发,而是内在心灵情绪的一种外化,托之于花卉形象表现出来。
在创作上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表达手段,“兴者托事于物”,以情附物,言在此而意在彼。
昆明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

昆明市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含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柳(唐)郑谷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1)杨花即________,两首诗都运用了这一意象,运用________(修辞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
(2)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有我之境”有这样的解释:“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根据王国维的论述分别找出两首诗体现“有我之境”的诗句,并作简要批注。
【答案】(1)柳絮;拟人(2)“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英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飘动,加入了留春的队伍。
诗人融情于自然,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借此启示珍惜春光,不失时机。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无语的柳树都深受感动,居然体悟出离人之情,柳絮飘荡,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高绪。
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入景物中,把索绕心头、挥之不去的离愁别绪借“千丝万絮”表现出来,使景物也具有人的情感。
【解析】【分析】(1)本题中杨花就是柳絮,是晚春时节特有的景物,诗人常用杨花入诗,表现春景,表达愁绪,惜春之情。
这两首诗都用了杨花这一意象,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杨花随风飞舞的景象,把杨花赋予了人的情感来写,写杨花“无才思”“惹春风”。
(2)本题要求根据王国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来鉴赏情景关系。
《晚春》中“杨花榆英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理解为“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杨花榆英都加入了留春的队伍。
诗人融情于景,我惜春则我眼中的杨榆也惜春。
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
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
2020届长沙市雨花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届长沙市雨花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要欣赏诗词,须看诗词人“说话”的艺术。
李义山的《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不说如今追忆,惘然之情,令人不可为怀;却说可待追忆,即在当时已是惘然不胜了。
如此,不但惘然之情,加倍托出,而且宛转低迴,馀味无尽。
晏小山作《鹧鸪天》,写道:“醉拍青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此词写怀人念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而归信无凭,空对来书,流泪循诵―—此本相思之极致也,而词人偏曰:来书纸上诉说相思,何能为据?莫如丢开,枉费伤心之泪,话似豁达,实则加几倍写相思之挚。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如果直言白讲,“我如何如何相思呀”,不但不能感人,而且根本不成艺术。
要欣赏诗词,不能不提“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所创,但专用它讲诗词的,自以他为代表。
词他认为,诗有境界更佳,否则反是。
其说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欧公的“绿杨楼外出秋千”,着一“出”字而境界全出矣。
究其实际,境界仍然是我们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那个“传神”的事情。
人们讲诗词时,最尚者是神韵。
有神,方有容光焕发;有韵,方有言外之味,神与绘画密切相关,韵本音乐声律之事.可知无论“写境”(如实写照)还是“造境”(艺术虚构),都必须先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否则不可能有神韵之可言。
由是而观,不难悟及:境界,并非最高之理想,盖境界本身自有高下雅俗之分,怎能说只要一有境界,便成好诗词呢?龚自珍尝笑不学之俗流也要作诗,开口便说“柳绿桃红三月天”,以为这俗不可耐。
能说这句诗没有任何境界吗?不能的,它还是自有它的境界,问题何在?就在于没有神韵。
东坡于同时代词人柳永,特赏其《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以为“高处不减唐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花赋》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我爱雨花。
晶莹的雨水在水面上砰然溅开,形成一簇簇雨花。
这花朵的花瓣是罕见的清亮透明。
骨朵儿呢,一扫百花园中秋菊之妖艳,牡丹之富贵。
它在水面上只是灿然一现,仿佛不胜害羞似的……
当你看到那玲珑小巧、清新俏丽的雨花时,你甚至会痴情地把手伸向雨里,想在无边的“花丛”中摘一朵来细细端详。
一个秋雨淅沥、天色朦胧的傍晚,我独自在一条路面很滑的小巷里走着,不远处一个老人缓步走来,显然是怕雨天路滑。
突然,一个小黑影很快靠了上去,高举着伞,挽着老人的胳膊(gē bo),看得出来,那小孩是踮着脚走路的。
这一定是老人的孙子了。
我想,此时老人的心里真该甜透了。
这样的好孩子谁不喜欢呢?隐约间,我看见那小孩斜举着伞,半边身子淋在雨中。
老人的手臂抬起来,好像搂着小孩的小肩膀。
借着路旁的灯光,我还看见,伞上跳动、闪烁着小小的雨花。
雨越下越大。
这时,老人和小孩闪进了一幢宿舍楼。
一会儿,那小孩跑出来,顺风飘来颤抖的话音:“孩子,你是哪家的?”
我愣住了,原来……
我顾不得抹去脸上的雨水,目送着那孩子在雨中飞跑的身影。
孩子你让我好感动。
在暮色和雨帘中他的背影逐渐模糊,最后,像雨花溶在水中一样消失了。
可是伞上跳动着的晶莹的雨花,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阅读题:
1. 填空。
(1)选择“花”的意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植物的器官; ②错杂的颜色和花样;
③样子和形状像花;④模糊不清
a. 晶莹的雨水在水面上砰然溅开,形成一簇簇雨花。
( )
b. 骨朵儿呢,一扫百花园中秋菊之妖艳,牡丹之富贵。
( )
2. 孩子是怎样送老人回家的,用“__________”画出有关的句子。
3. “我愣住了,原来……”一句中省略号省略的是什么内容,请你接着写下去。
我愣住了,原来________。
4. 从孩子送老人回家这件事中,“我”感受到这个孩子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
5. “可是伞上跳动着的晶莹的雨花,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印在“我”心上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③②。
2. 隐约间,我看见那小孩斜举着伞,半边身子淋在雨中。
老人的手臂抬起来,好像搂着小孩的小肩膀。
3. 略。
4.助人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