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HIV筛查检测点作业指导书
hiv检测点工作制度

HIV检测点工作制度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加强HIV检测工作,提高HIV感染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率,降低艾滋病传播风险,制定本工作制度。
1.2 原则(1)遵循自愿、保密、免费、快速的原则,为自愿接受HIV检测的人员提供服务。
(2)检测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保护个人隐私,不得泄露检测结果和个人信息。
二、组织管理2.1 设立HIV检测点(1)在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设立HIV检测点。
(2)HIV检测点应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独立的检测室、专业的检测人员、必要的设备等。
2.2 人员配备(1)HIV检测点应配备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检测人员。
(2)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检测技能和服务水平。
2.3 工作流程(1)接受检测咨询,为自愿接受检测的人员提供检测服务。
(2)填写检测申请表,采集样本。
(3)检测样本,出具检测报告。
(4)对检测结果阳性的人员进行告知,提供相关的咨询和转介服务。
(5)对检测结果阴性的人员提供咨询,如有需要,提供后续检测服务。
三、检测服务3.1 检测对象(1)自愿接受HIV检测的人员。
(2)高风险人群,如性工作者、注射毒品者、同性恋者等。
(3)有疑似HIV感染症状的人员。
3.2 检测方法(1)采用国家认证的HIV检测试剂盒。
(2)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等。
3.3 检测结果(1)检测结果分为阳性、阴性和不确定。
(2)阳性结果需进一步确认,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复检。
(3)阴性结果如有需要,可进行后续检测。
四、质量管理4.1 检测试剂(1)使用国家认证的HIV检测试剂盒。
(2)定期对检测试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准确性。
4.2 检测设备(1)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
(2)确保检测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3 检测人员(1)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
(2)定期进行培训,提高检测技能和服务水平。
艾滋病检测点实验室SOP

标准操作规程(SOP)(单位名称)题目:XX检测点SOP版本:第版作者:日期:年月日页数:页修订历史:版本号批准日期第版(单位名称)艾滋病检测点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SOP)目录SOP01 XX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操作规程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33)SOP02 移液器的校正及标定 (5)SOP03 保密工作管理 (07)SOP04 环境和设施管理 (9)SOP05 记录管理 (12)SOP06 校准管理 (14)SOP07 检测样品管理 (117)SOP08 检测结果控制 (119)SOP09 检测数据管理 (21)SOP10 纠正措施 (22)SOP11 文件和资料控制 (24)SOP12 血标本的采集 (226)SOP13 血标本分离 (29)SOP14 样本接收程序 (31)SOP15 血标本的储存 (33)SOP16 结果报告 (34)SOP17 实验室安全管理 (36)SOP18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40)SOP19 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42)SOP01 XX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操作规程的使用及日常维护一、目的本SOP规定了离心机的使用及维护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XX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的正确使用及维护。
三、责任实验室操作人员严格按要求执行。
四、定义无。
五、背景为使仪器使用寿命延长,实验结果准确无误,需要实验员从第一步开始就按标准操作进行。
六、程序(一)离心机的操作步骤七、复查和修订无。
八、参考文件L-500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的使用说明书九、相关文件无。
十、附件无SOP02 移液器的校正及标定一、目的本SOP规定了移液器校正和标定的操作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的移液器。
三、责任实验室操作人员严格按要求执行。
四、定义无五、背景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与实验室的条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些条件包括实验环境的温度,冰箱、冰柜是否处在正确的温度,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如酶标仪、温度计、天平和移液器等是否定量准确等。
医院艾滋病快诊检测点检测步骤及要求

医院艾滋病快诊检测点检测步骤及要求
一、工作步骤
【步骤一】
对受检人群的所有信息(检测日期、编号、姓名、性别、
年龄、民族、婚姻、文化、身份证号、户籍所在地、样本类
型)详细登记在艾滋病咨询检测登记表和快诊原始记录表
中。
见附表1。
【步骤二】
按临床采血技术规范采集指尖血或静脉血,无菌条件下采集指尖血或(静脉血3~ 5ml )室温静置,让血浆自然分离。
(做 HIV 快诊等实验用)。
【步骤三】
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从包装盒中取出测试卡,平衡至室
温并编号,准确加入血浆(或全血、稀释液)样品于测试卡
的架处。
30 分钟内观察结果,结果判定见图。
对照区( C)线
C C C C C
T T T T T
检测区( T)线
S。
艾滋病检测点作业指导书

样品采集和处理操作规程1目的为了做到安全、规范地进行样品采集和处理,保证合格的样品质量。
2职责检验人员应严格执行本规定,质量监督员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3适用范围适用于艾滋病抗体和CD4+T淋巴细胞的检测工作。
4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操作程序:艾滋病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液,包括血清、血浆和全血。
唾液或尿液有时也可作为测试样品。
常用的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如下。
4.1血清样品采集和处理:(1)用一次性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管)抽取3-5ml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h,待血液自然凝固、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min离心15min,吸出血清备用。
(2)对所有采集的样品及样品送检单进行现场统一编号,并注明采样日期,一周内检测的样品置2-8℃保存,对需长期保存的样品置-20℃冷冻保存。
4.2抗凝血样品采集和处理:(1)用加有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或一次性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抗凝剂的试管)抽取3-5ml静脉血,立即握住试管两端,颠倒混匀数次,将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室温下自然放置1-2h,分离出血浆和血细胞备用。
(2)对做CD4+/CD8+T淋巴细胞测定的样品,选用加有K3EDTA或肝素或枸椽酸钠的抗凝管。
采血后立即握住试管两端,颠倒混匀数次,将血液与抗凝剂混匀,以防止凝固,收集样品在24小时以内,送检至省确认实验室或中心筛查实验室。
(3)对所有样品及样品送检单进行现场统一对应编号,并写明日期和收集时间。
4.3采集样品注意事项:(1)采集样品原则上按临床采血技术规范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有特殊要求除外)。
(2)采集样品时应注意安全,建议采用真空采血管及蝶形针具,以避免直接接触血液;直接接触HIV感染者或艾滋病(AIDS)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3)对采集样品时产生的废弃物,严格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要求进行处理。
4.4采样器具的处理:(1)为防止疾病的传播和造成不必要的事故,必须以安全为原则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制度。
HIV筛查实验室检测操作规程

HIV筛查实验室检测操作规程
1、样品应按《全国艾滋病检测规范》要求采集,并做好标记,填好送检表格。
采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谨慎操作。
防止发生刺伤和外界污染。
采样完毕后应尽快送往实验室。
2、实验室收到样品后及时登记、编号、校对、分离血清。
如短期内检测可冷藏保存,否则放-20。
C冰柜低温保存。
3、检测操作应严格按厂家的试剂说明书及仪器操作程序进行准确操作,并做好质量控制,不能擅自更改,操作时要注意移液咀与本酶标板之间交叉污染。
所用的试剂必须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批检合格、在有效期内的试剂。
4、筛查阳性标本须再用同一种试剂和不同厂家或不同检测原理的试剂进行复检,如复检均呈阳性或一阴一阳,须填好筛查阳性复检单和送检单送往复查中心实验室复检。
筛查阴性的填好HIV抗体筛查报告。
5、可疑阳性或阳性样品的转送,必须按照规定的运送程序,将血清盛于有标签的螺旋管内,防止样品流出,标签上注明姓名、唯一编号。
然后置于标有HIV检测专用字样的塑料容器内运送,保持2—4。
C冷藏运送。
送检单和复检单与样品分开放置。
6、实验结后应对实验室环境和实验废弃物进行消毒。
7、实验原始记录即时填写,实验后应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和各种报表,做好质控。
HIV实验室SOP文件修订版

HIV筛查实验室的设置及人员情况为了更好发挥艾滋病检测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对于艾滋病的检测要求,我院检验科设置了独立的HIV筛查实验室。
为了使检测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保证HIV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我们不仅对工作环境条件和检测设施加以整改,而且建立了完整的实验室标准化操作规程,以确保HIV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
HIV检测实验室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操作区,配备了专用的的生物安全柜、电脑、冰箱、酶标仪、洗板机、恒温培养箱、离心机、高压消毒锅等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等。
根据HIV检测实验室工作的需要,我科配备从事HIV检测工作人员3名,其中专职工作管理人员1名,中级卫生技术职称人员2名,所有人员从业年限均在5年以上。
并积极参加省级、市级举办的HIV 检测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HIV 检测工作的质量。
HIV筛查实验室负责人:杨到凤人员:杨到凤张志成郭莎莎HIV筛查实验室工作管理程序一、目的对HIV筛查实验室工作全过程进行控制,保证检验工作符合规定要求,提供可靠的检验数据和有效的检验报告。
二、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开展的各类医学检验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职责1、工作人员负责门诊检验样品的采集。
2、工作人员负责住院检验样品的接收。
3、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完成检验任务,并负责对检验工作质量的监督。
4、工作人员负责执行检验任务,做好检验记录,填报检验数据。
5、报告授权审核人负责检验报告的签发、发放。
6、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检验资料的归档保管(计算机)工作。
四、工作程序(一)、检验工作分类本实验室的检验工作,根据标本的来源不同分为采样检验和送样检验,根据工作性质分为常规标本检验和检验质量抽检委托复检。
(二)、委托复检工作需按下列程序执行:1、当面核对标本姓名、性别、年龄及标本质量等资料;2、按要求进行检验;3、必要时委托方可全程参与检验过程;4、其余程序与常规检验标本相同。
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快速硒(金)标法作业指导书SOP

7. 相关文件废弃物消毒处理作业指导书。
4.3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盒由测试卡、稀释液和吸管组成。
4.3-1测试卡由试纸条、塑料盒组成,试纸条上的主要成分有:
4.3-1.1 HIV1/2重组抗原gp41、gp120、gp36(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T区);
4.3-1.2 抗鼠IgG多克隆抗体(固定在硝酸纤维素膜C区);
4.3-1.3 胶体金标记的HIV1/2重组抗原gp41、gp120、gp36(固定在玻璃纤维上);
5.6.2用0.5%的次氯酸钠或75%的酒精消毒工作台。
5.7质控
5.7.1为确保检测结果有效,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5.7.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且有较好的视力、环境光线以准确判断弱阳性结果。
5.7.3冻存样品测试前需充分融化、加样前混匀,如果需要可以离心。
5.7.4结果判定时,质控带必须出现而且样品带处必须有完整的红色条带。
4.8.5测试结果呈阴性但有临床症状存在,建议使用其它临床方法进行测试。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感染HIV1/2的可能性。
5.6实验完成
XXXXXXXXXX
文件编号:XXXXXXX
文件名称: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
快速硒(金)标法
第1页共3页
第1版第2次修订
5.6.1将废弃测试纸条等放入实验室内废弃物处理袋内,待高压灭菌消毒。
4.6检验方法
测试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测试应在室温下进行。
4.6.1沿铝箔袋切口部位撕开,取出测试卡平放于台面上,并做好标记。
4.6.2用吸管吸取血清、血浆样本然后垂直加入2-3滴(约60µI)于加样孔中,若样本粘稠不易爬出,可滴加1滴稀释液;
HIV艾滋病快速筛查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HIV快速筛查培训

实验室质量管理
艾滋病快速检测点应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
制体系,并有专人负责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转。 – 检测流程的质量监督
艾滋病快速检测点必须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能力验证
结果由组织者定期公开发布。 – 考核
朝阳区疾控中心
艾滋病快速检测点基本标准——人员条件
有两年以上血清学检测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
艾滋病检测工作中涉及到艾滋病病毒毒种(株)和检测
样品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必须符合卫生部的有 关规定。
艾滋病快速检测点必须执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 19489-2019)的要求及卫生部的有关规定。
艾滋病快速检测点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按照《医务
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及其它相关规定及时处理。
送艾滋病筛查中心实验室——朝阳区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定期汇总艾滋病检测资料,并上报艾滋病筛查
中心实验室——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朝阳区疾控中心
艾滋病检测工作要求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应在规定的职能范围内开展检测工作,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范。检测技术及程序应符 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的要求。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技术人员需要经过相关的业务培训,
经考核合格者由相关机构发给培训证书,持证上岗。非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艾滋病检测工作。
在岗持续培训:在工作中要根据需要接受复培训,筛查
实验室技术人员至少每2年1次。
朝阳区疾控中心
艾滋病检测工作要求
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中使用国家规定需要强检的仪器设备,
实际操作能力和责任心的HIV抗体检测医技人 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范本文件(第三册)艾滋病筛查检测点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LQXFYBJY-3-HIV-01~27第A版编制:张海青审核:张海青批准:白秀静生效日期:2015年8月1日临朐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4艾滋病筛查检测点工作制度1.为加强对艾滋病检测点的管理,确保检验质量,提高检测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本检测点为艾滋病筛查检测点。
其检测点的任务是承担本地区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和阳性反应标本的输送。
3.检测点工作人员要加强艾滋病防治和检测技术等业务知识的学习,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检测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和复训。
4.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防止差错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若遇意外事故和职业暴露事件应立即处理,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
5.检测点内不准吸烟、饮水、吃零食和会客。
检测点用品(包括工作服)不得用做其它用途。
严格分区操作制度。
6.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工作时要带手套,穿工作服和隔离衣,必要时要戴口罩,眼镜和帽子等防护设施。
7.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和使用记录,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并做好记录。
8.废弃物要分类放置,标示明显,工作完毕,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同时,做好工作台面和工作环境的消毒工作。
9.检测点门口应贴有生物安全标志,检测点内要保持清洁整齐,未经领导许可,谢绝参观实验室。
搞好水、电等安全保卫工作。
10.搞好室内质量控制工作,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做好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绘出质控图,并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检测质量。
11.做好保密工作,妥善保管检测记录及资料,不得擅自修改和销毁,不得向无关人员或单位提供任何检测情况。
12.做好初筛阳性样品的保存和送检工作,按时完成上级和站内交给的工作任务。
艾滋病筛查检测点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检测点的安全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站、科逐级管理责任制和岗位安全责任制。
2.检测点和楼道内根据需要配制足够、种类齐全的消防器材,定期检查保养。
3.检测点的走廊、楼梯、出口等处及消防设施前要保持畅通,严禁堆放物品,不得随意移位、损坏和挪用消防器材。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4. 使用高压操作人员均应有上岗合格证,且操作时不得离开岗位。
5. 检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应妥善处理,以保证检测点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6. 检测点仪器设备要按规定定期检查,确保使用安全。
7.科室安全员要在每天下班前对水、电和门窗等进行作业安全检查,确信无隐患后,方可锁门离开。
8.制定检测点生物安全操作规程(S-SOP)和严格检测点管理制度,并实行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避免差错和职业暴露。
9. 检测点负责人应保证对检测点所有相关人员提供并完成与工作相关的充足有效的技术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10.制定意外事故处理预案,建立意外事故的登记和报告制度。
11.检验科主任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和职业暴露事故进行调查、登记、处理和报告。
艾滋病筛查检测点质量管理制度1.为确保检测质量,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2. 检测点工作人员要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技术。
从事艾滋病检测人员必须接受上岗前培训和复训。
3.严格执行检测点各种操作程序和HIV抗体检测程序。
严格执行检测结果复核、审核和报告制度。
4.按照HIV抗体检测程序,对阴性、阳性样品进行相应的处理。
样品采集按照检测标准和试剂盒要求采集。
阳性样品运送必须是血清或血浆,并做好标记,防止样本外溢。
5. 检测点检验应使用国家批准的敏感性强的测定方法。
检测仪器必须经过严格选择和科学评价。
6.筛查用试剂必须是HIV-1/2混合型,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批检合格,临床评估质量优良,在有效期内使用。
7. 检测点中的设备必须定期进行维修和校准,并制定设备维修与校准的制度。
加样器刻度须标化,随时测定其容量准确度。
加样时防止吸头间的交叉污染。
8.建立标准操作程序文件(SOP),其它登记记录都应完善,并按规定存档保存。
7.做好检测点内质量控制工作,积极参加省艾滋病检测中心组织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检测质量。
8.对初筛实验阳性的标本,同实验报告、检测OD值、CutOff值、试剂厂家名称、批号和有效期等送达初筛中心实验室或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
9. 艾滋病筛查检测点不能出具HIV抗体阳性的结果报告,不能告知受检者本人。
艾滋病筛查检测点保密制度1.艾滋病筛查检测点所有人员应具有高度的保密意识,不得对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及相关信息。
2.与HIV/AIDS相关检测项目的所有资料应妥善保存,包括送检单与检测记录、报告书和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记录等。
3.艾滋病筛查阳性者的有关资料要做到严格保密。
4.无论职业暴露、重大事故或小型事故,对涉及的职业暴露者,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5.保密制度纳入年度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根据情况修订保密制度。
艾滋病筛查检测点人员的管理和健康监护制度1.有人员应有文件证明其对工作及检测点全部设施中潜在的风险受过培训。
2.对易感人员或感染后出现严重后果的人员不应在2级以上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内工作。
3.求所有人员定期进行医学监测,对接触的生物材料有疫苗预防的要接受免疫接种,应保存监测和免疫记录。
4.实验室主任或/和实验室负责人应了解检测点所有工作人员。
在安排新工作人员的检测工作区域时,要根据其工作的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试剂,对检测点环境进行安全检查。
5.执行检测的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备案制度。
检测点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必须进行HIV 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
6.每半年进行一次HIV抗体复检,做好相关登记记录,并将血清-20℃保存,建立试验人员血样库存,保留样品一年以上。
7.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熟练安全操作技术和消毒技术,加强个人防护,防止职业暴露。
8.遇有意外事故,应在接触当时及接触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采血样进行检测观察。
9.患有皮肤疾患,尤其是皮肤潰烂、破损情况应及时诊治,可暂不从事有关检测工作。
艾滋病筛查检测点疫情上报制度1.检测点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艾滋病防治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熟练掌握艾滋病筛查、报告及疫情处理的程序,切实加强艾滋病疫情报告意识。
2.检测点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艾滋病疫情上报。
3.每月定期将艾滋病筛查工作上报艾滋病科。
4.疫情报告人员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
艾滋病筛查检测点样品管理制度1.样本登记规范,尽量将样本信息登记齐全,并且用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记录。
2.样本保存登记与保存样本编号要唯一性,并且相对应。
样本编号:年月日/SHY/流水号3.样本保存一定要按规定要求进行保存,一般HIV抗体检测-20度保存一周。
4.样本发放、运送要有登记,并且样本进行处理要有记录。
5.工作人员的血清样品要长期保存。
艾滋病筛查检测点准入制度1. 检测点准入开展艾滋病检测工作的检测点要经过技术和条件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检测点不得开展艾滋病检测工作。
2.人员准入艾滋病检测点的技术人员需要经过生物安全、检测技术、质量控制、职业暴露防护等相关的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者由相关机构发给培训证书,持证上岗。
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艾滋病检测工作。
3.试剂准入艾滋病筛查检测点中使用的检测试剂必须是由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注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合格、在有效期内的试剂,并应选择经临床质量评估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试剂,未经临床考评的试剂一般不推荐使用。
艾滋病筛查检测点事故登记报告制度1事故登记的主要内容:1.1事故发生地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
1.2暴露的方式、受伤部位、伤口深浅、暴露程度、污染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以及其中含艾滋病病毒(HIV)的情况。
1.3方法和经过:包括专家或领导赴现场指导和处理的情况。
1.4是否采用暴露后药物预防,如果是,应详细记录用药的情况,包括首次用药时间,服药方案和毒副作用。
1.5随访检测的日期、项目和结果。
2检测2.1发生重大事故时,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即向主管领导和专家报告,同时抽血检查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暴露一年内要定期检测。
2.2发生小型事故时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报告主管领导和专家,检测同前艾滋病筛查检测点试剂管理制度1检测点所用试剂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不得使用过期、劣质试剂。
2试剂进来后,必须进行详细登记,包括试剂厂家、生产日期、产地、效期、接收人等。
3试剂使用时,必须进行登记。
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4试剂保存必须按照规定要求进行保存。
5保存试剂的冰箱内不能贮存乙醚、异戊烷或类似的易燃性液体。
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规范1 目的旨在规范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工作。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血液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工作。
3 职责血液样品采集人员必须根据检测要求按规定采集血液样品,并按检测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
4 定义无5 背景本SOP是为确保工作人员采血安全,并保证采血质量,而制定本规范。
6 程序内容6.1采集6.1.1 所需材料 : 乳胶手套, 工作服, 帽子, 口罩, 注射器, 压脉带, 医用酒精棉球, 无菌棉签, 医用酒精, 碘伏, 采血枕, 一次性纸垫, 试管及试管架,镊子。
6.1.2 采血方法 :6.1.2.1采血员洗手, 戴手套, 帽子, 口罩。
6.1.2.2 70% 酒精清洁采血工作台面, 铺上一次性纸垫。
6.1.2.3在采血枕上铺上一次性纸垫。
6.1.2.4让被采血者坐在凳子上, 露出一只胳膊直至上臂, 袖口不可过紧。
6.1.2.5将胳膊放在采血枕上, 掌心向上, 用压脉带在上臂扎紧, 肘部应低于心脏水平线。
6.1.2.6在肘前区寻找鼓起的静脉,并且该静脉与周围组织固定良好,触摸该静脉,确认是静脉。
6.1.2.7用碘伏呈同心圆状向外消毒, 不得用手接触已消毒部位。
6.1.2.8用酒精呈同心圆状向外消毒。
6.1.2.9待酒精彻底干燥后, 让被采血者用力握拳。
6.1.2.10沿血流方向, 以与前臂成 15度将针头插入静脉内。
6.1.2.11血液流入采血管, 松开压脉带, 让被采血者慢慢松开拳头, 待血液到达采血量要求后, 将采血针头拔出的同时用无菌棉球按住采血伤口。
6.1.2.12采血管编号后直立、按顺序插入试管架内。
6.1.2.13嘱咐被采血者按住棉球 5 分钟以上, 抬起胳膊使之高于心脏水平 ; 将针头弃入金属制容器桶, 一次性纸垫等放入垃圾桶。
6.1.3在被采血者面前标注血液采集管,填写实验室采样表格。
6.1.4根据检测要求将血液静置或轻轻混匀,或分离血清、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