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组检修试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10~35kV电容器组交接及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0~35kV电容器组交接及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变电站××kV××电容器(串并联、集合式)间隔试验作业指导书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试验负责人:试验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供电公司××××班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变电站35kV 及以下××电容器(串并联、集合式)间隔交接验收试验标准化作业,大修后、预防性、必要时的试验可以参照本作业指导书进行修编,保留必要的试验项目即可。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作业指导书发布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作业指导书时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试行)及修改说明国家电网安监[2005]255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电安生[1994]227号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电网总[2003]407号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 596-1996安徽电网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电生[2005]255号局部放电试验 GB/T 7354—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50 –1991安徽电网并联电容器组管理规定[2005]63号试验仪器使用说明书3、试验前准备工作安排3.1 准备工作安排3.2 人员要求3.3 仪器仪表和工具3.4 危险点分析3.5 人员分工4 试验程序4.1 开工4.3 竣工5 试验总结6 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7 附录试验记录。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电容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存储和释放电荷。

为了确保电容器的质量和性能,进行电容器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电容器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前准备1. 工具准备:- 万用表- 直流电源- 电容器检验仪- 电压表- 温度计- 记录表格2. 环境准备:- 检验环境应保持干燥、无尘、无腐蚀性气体的条件。

- 温度应控制在标准温度范围内。

三、检验步骤1. 外观检验:- 检查电容器外壳是否完好,无明显损坏或者变形。

- 检查电容器引线是否齐全,无断裂或者松动现象。

- 检查电容器标识是否清晰可辨。

2. 容量检验:- 将电容器连接到电容器检验仪。

- 设置合适的电压和频率。

- 测量电容器的容量,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 检查测量结果是否符合规定的容量范围。

3. 电压耐受检验:- 将电容器连接到直流电源和电压表。

- 逐渐增加电压,直到达到规定的电压值。

- 检查电容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 检查电容器在规定电压下的泄漏电流是否符合要求。

4. 温度特性检验:- 将电容器置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中。

- 使用温度计测量电容器的温度。

- 测量电容器的容量,并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 检查电容器在不同温度下的容量变化是否符合要求。

5. 其他特性检验:- 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特性的检验,如频率特性、损耗角正切等。

四、检验结果评定1. 根据检验结果,对电容器进行评定:- 合格:电容器在各项检验指标下均符合要求。

- 不合格:电容器在任何一项检验指标下不符合要求。

2. 记录检验结果:-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格中。

- 包括电容器的型号、序列号、检验日期、检验员等信息。

五、检验报告1. 检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检验对象的基本信息和标识。

- 检验的目的和方法。

- 检验结果和评定。

- 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检验员的签名和日期。

2. 检验报告应保存并备查。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电容器检验的详细步骤和要求,以确保电容器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本指导书适合于各类电容器的检验,包括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等。

二、检验准备1. 检验设备和工具准备-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和漏电流等参数。

- 直流电源:用于对电容器进行电压加电和放电操作。

- 外观检查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用于检查电容器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变形或者污染等。

- 温度计:用于检测电容器的工作温度。

- 其他辅助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用于拆装电容器。

2. 检验环境准备- 温度:检验环境温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湿度:检验环境湿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电源:确保检验设备的电源供应稳定。

三、检验步骤1. 外观检查- 使用外观检查工具子细检查电容器的外观,包括外壳、引线、标识等是否完好无损。

- 检查电容器是否有变形、裂纹、污染等情况。

- 检查电容器的引线是否坚固,焊接是否良好。

2. 电容值测量- 将电容器与万用表连接,选择电容量测量档位。

- 按照电容器的极性正确连接,确保连接稳定。

- 测量并记录电容器的电容值,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范围。

3. 漏电流测量- 将电容器与万用表连接,选择漏电流测量档位。

- 按照电容器的极性正确连接,确保连接稳定。

- 测量并记录电容器的漏电流值,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范围。

4. 绝缘电阻测量- 将电容器与万用表连接,选择电阻测量档位。

- 按照电容器的极性正确连接,确保连接稳定。

- 测量并记录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值,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范围。

5. 电压加电和放电测试- 使用直流电源对电容器进行电压加电测试,确保其能够承受规定的工作电压。

- 使用直流电源对电容器进行放电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放电并恢复到初始状态。

6. 温度测试- 将电容器置于规定的工作温度环境中,使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其工作温度。

- 确保电容器在规定的工作温度下能够正常工作。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
4.6丝印耐磨性:瓷片电容经耐磨测试后,丝印应清晰.
4.7瓷片电容瓷粉耐热性:耐热试验后,瓷片电容无起泡,丝印无脱落、模糊。
拟制
审核
批准
【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号
标题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
生效日期
年月日
页次
第 页共页
5检验方法
5.1外观:目测法(瓷片电容用游标卡尺度量引线脚覆盖瓷粉长度)
5.2结构尺寸:试装或用游标卡尺测量。
5.3引线脚抗折性:从引线脚根部折引线脚900,来回折五次。
5.4电气性能:用LCR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和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
5.5可焊性:将电容引线脚在锡炉中浸锡3-4秒后取出,锡炉温度245±5C。
5.6丝印耐磨性:用白布沾少量酒精往瓷片电容丝印处擦10次。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号
标题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
生效日期
年月日
页次
第 页共页
1目的:掌握电容器检验标准,使来料质量更好的符合我公司的品质要求。
2适用范围:电脑电玩厂所使用的电容器。
3检验仪器和设备:LCR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锡炉、游标卡尺、绝缘电阻测试仪。
4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
4.1外观:
4.1.1表面无脏污、破损,无混料,电容标识清晰、正确,电解电容器须有极性及额定电压标
识,弓I线脚无氧化、弯曲、变形,瓷片电容器引线脚覆盖瓷粉不超过1.5mm。
4.1.2瓷片电容温度特性范围为-25 C〜85C .
4.2结构尺寸:电容器主体尺寸、引线脚尺寸应符合装配或样品要求。
4.3引线脚抗折性:经抗折后,引线脚无松动、脱落。
4.4电气性能: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对电容器的检验工作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指导书适用于各类电容器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固体电解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等。

二、检验准备1. 工具准备-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

- 电容器测试仪:用于对电容器进行更加精确的测试。

- 绝缘电阻测试仪:用于检测电容器的绝缘电阻。

- 温度计:用于测量电容器的温度。

- 直流电源:用于给电容器提供稳定的电源。

- 示波器:用于观察电容器的波形。

- 外观检查工具:用于检查电容器的外观是否完好。

- 其他辅助工具:如电线、夹具等。

2. 环境准备- 检验室应保持干燥、清洁,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 检验室应具备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检验流程1. 外观检查- 检查电容器外壳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变形、裂纹等损坏情况。

- 检查电容器引线是否完好,是否存在松动、断裂等情况。

- 检查电容器标识是否清晰可见,包括电容值、电压等参数。

2. 电容值检验-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容器的电容值。

将电容器的两个引线分别连接到万用表的正负极,并记录测量结果。

- 对于大容量电容器或要求更高精度的电容器,可以使用电容器测试仪进行测量。

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并记录测量结果。

3. 绝缘电阻检验-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电容器进行绝缘电阻检测。

将电容器的两个引线分别连接到测试仪的正负极,并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试。

- 记录绝缘电阻检测结果,并与规定的标准值进行比较。

4. 温度特性检验- 使用温度计测量电容器的温度。

将温度计接触到电容器的外壳上,并记录测量结果。

- 将电容器放置在规定的温度环境中,记录电容器的电容值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 根据测量结果,判断电容器的温度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5. 波形检验- 使用直流电源和示波器对电容器进行波形检验。

将电容器连接到直流电源和示波器上,并按照仪器操作说明进行测试。

- 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波形,判断波形是否正常、稳定。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电容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能。

为了确保电容器的质量和性能,进行电容器的检验是必要的。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电容器的检验过程准确、高效。

二、检验目的本次电容器检验的目的是确保电容器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的标准,以保证电子电路的正常运行。

具体目标包括:1. 检验电容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坏、变形等情况;2. 测量电容器的容量是否符合要求;3. 检验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是否达到要求;4. 检验电容器的耐压能力是否符合标准;5. 检验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值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三、检验工具和设备1. 电容器检验仪:用于测量电容器的容量、绝缘电阻、耐压能力和损耗角正切值等参数;2.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容器的电压、电流等参数;3. 直流电源:用于提供电容器的工作电压;4. 温度计:用于测量电容器的温度;5. 外观检查工具:包括放大镜、显微镜等,用于检查电容器的外观。

四、检验步骤1. 外观检查a. 使用外观检查工具子细检查电容器的外观,包括外壳是否完整、无裂纹、变形等;b. 检查电容器的引线是否完好,无断裂、松动等情况;c. 检查电容器的标志和标签是否清晰、准确。

2. 容量测量a. 将电容器连接到电容器检验仪上;b. 设置电容器检验仪的工作模式为容量测量模式;c. 按照电容器检验仪的操作说明进行容量测量;d. 记录测量结果,并与规定的容量范围进行比较。

3. 绝缘电阻测量a. 将电容器连接到电容器检验仪上;b. 设置电容器检验仪的工作模式为绝缘电阻测量模式;c. 按照电容器检验仪的操作说明进行绝缘电阻测量;d. 记录测量结果,并与规定的绝缘电阻要求进行比较。

4. 耐压能力测试a. 将电容器连接到直流电源上;b. 设置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为规定的测试电压;c. 测量电容器的电流,并记录;d. 根据测得的电流和规定的测试电压计算电容器的耐压能力,并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元件之一,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能。

为了确保电容器的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进行定期的检验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容器检验的作业指导书,包括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检验步骤、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内容。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确定检验的目的和范围:在进行电容器检验前,需要明确检验的目的和范围。

目的可以是确保电容器的电容值符合设计要求,范围可以包括电容器的外观检查、电容值测量、绝缘电阻测试等。

1.2 检查检验设备和工具:在进行电容器检验前,需要检查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例如,检查电容值测量仪器的校准情况,确保其准确度符合要求。

1.3 制定检验计划和安全措施:制定电容器检验计划是确保检验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步骤。

根据电容器的数量和种类,合理安排检验时间和人员。

同时,制定安全措施,例如佩戴防静电手套和使用绝缘工具,以防止电容器在检验过程中受到损坏或造成人身伤害。

二、检验步骤:2.1 外观检查:首先,对电容器的外观进行检查。

注意观察电容器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坏,例如裂纹、变形等。

同时,检查电容器的连接器和引线是否松动或腐蚀。

2.2 电容值测量:接下来,进行电容值的测量。

使用合适的电容值测量仪器,将测量引线连接到电容器的正负极上。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范围和精度。

记录测量结果,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2.3 绝缘电阻测试:最后,进行绝缘电阻测试。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器,将测试引线连接到电容器的正负极上。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试电压和测量范围。

记录测试结果,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1 电容器外观损坏:如果发现电容器外观有裂纹或变形等损坏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新的电容器。

3.2 电容值偏离设计要求:如果测量得到的电容值与设计要求有较大偏差,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法:检查测量仪器的准确性,确保其校准正常;检查电容器的连接是否牢固,避免接触不良导致测量不准确;如果电容器老化或损坏,需要更换新的电容器。

电容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电容器检修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管内电力电抗器、电容器的检修和作业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铁运〔1999〕103号《铁路电力管理规程》铁运〔1999〕103号《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7-2007《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0-2003 J290-2004 《铁路电力设备安装标准》第三版(80)铁机字 1817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3.编制依据根据《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铁路电力管理规则》、《铁路局作业指导书编制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段具体实际,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4.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4.1.检修准备工作4.1.1.检修人员准备序号作业内容人数负责人作业组员1 工作执行人 12 工作许可人 13 工作监护人 2 根据作业需要而定4 坐台防护人员 1 根据作业需要而定5 现场防护人员 26 工作组员 24.1.2.检修工器具、材料、防护用品准备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接地线组 22 验电器支 13 绝缘手套双 24 绝缘靴双 25 铝合金梯把 16 安全标志块 47 警示带盘 28 臂章(袖标)个 49 内六角套 110 扭力扳手套 111 套筒套 112 克丝钳把 213 活动扳手把 214 智能型兆欧表只 115 万用表只 116 手摇式接地电阻测试仪只 117 对讲机个 318 毛巾张 319 面纱Kg 120 黄油Kg 121 油漆刷把 222 油漆Kg 14.1.3.检修作业准备序号工作内容作业准备要求责任人备注1 提报月、日计划1.每周四12点前提报次周计划;2.提前3日打提报日计划。

工区负责人2 明确工作任务本次作业内容3 填发停电作业工作票1.按《铁路局电力作业安全工作票执行标准》填写;2.提前一天交由工作执行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器组检修试验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段牵变所电容器(组)的检修试验,温度不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80%的检修试验,检修周期3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作业指导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铁路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规程》《牵引变电所运行检修规程》
《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规程和牵引变电所运行检修规程实施细则》
《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4 电容器组检修试验
4.1 准备工作
4.1.1 人员准备
作业人员2-3人,其中工作领导人1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电气安全合格证。

4.1.2 工具、材料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 试验检测设备套 1
2 呆扳手把≥2
3 活扳手把≥2
4 温湿度计0℃-100℃个 1
5 螺丝刀平口及梅花把各1
6 爬梯个 1
7 传递绳根 1
8 保险丝及白布带圈各1
9 毛巾张 2
10 电容器只 2
11
12
4.2 作业流程及标准
4.3 安全风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序号风险点安全控制措施监控人√
1 人身触电1.检修前应对电容器逐个多次放电并接地。

2.进行风机及本体端子箱作业时须断开三相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3. 搬运梯子等长大物件时应放倒两人一起抬运,时刻注意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4.雷电时禁止在室外设备以及与其有电气连接的室内设备上作业。

2 高空坠落
和碰撞
1.登高作业超过2米时必须系安全带。

2.使用梯子时应有专人扶梯,梯子上只能一人作业,使用人字梯时
必须有限制开距的拉链。

3. 使用专用的工具传递材料、工具,禁止抛掷传递。

4.在作业地点附近地面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