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细胞的研究进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正式版】EBV相关NK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PT资料

【正式版】EBV相关NK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PT资料
6.白血病 7.霍奇金病
非血液学恶性疾病: 未分化的鼻咽癌、胃癌、平滑肌瘤等
• 淋巴细胞潜伏EBV感染引发异质性淋巴增殖性疾 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LPD),如B细 胞LPD和T/NK细胞LPD。
• 80年代后期EBV-NK/T-LPD分为三个不同的亚组 ,包括EBV相关的NK细胞LPD、T细胞淋巴瘤和T 细胞LPD,后者包括EBVDNA阳性的CAEBV。后 相继报道EBV-NK/T-LPD相关的病例如淋巴细胞 性LPD(GLPD)、CAEBV、鼻和鼻型淋巴瘤、侵 袭性NK白血病和蚊咬过敏。
骨髓。 在 侵表袭面性标 NK型细和胞T白CR血基病因/淋构巴象瘤的(基A础N上KL,)1/3的GLPD为NK-GLPD,近半数的NK-GLPD病例与EBV相关。
无侵明袭显 性的NK家细族胞遗白传血背病景/淋。巴瘤 在亦鼻可和 累鼻及型喉淋、巴上瘤呼罕吸见道累和及食外道周;血和淋巴结。
8鼻0和年鼻代型后N期KE细B胞V-淋NK巴/T瘤-LPD分为三个不同的亚组,包括EBV相关的NK细胞LPD、T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LPD,后者包括EBVDNA阳性的 C多A见E于BV某。些亚洲和拉美国家;
急性类型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 2.致死性IM/X联淋巴增殖综合征 相关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PS) 综合征
慢性类型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CAEBV)
血液学恶性疾病 : B细胞淋巴瘤
1.伯基特(Burkitt’s)淋巴瘤 2.移植后淋巴瘤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相关 的淋巴瘤
4.脓胸相关的淋巴瘤 细胞淋巴瘤
C在A表E面BV标。型和TCR基因构象的基础上,1/3的GLPD为NK-GLPD,近半数的NK-GLPD病例与EBV相关。

GSK--3ββ--catenin通路在NK细胞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演示稿件

GSK--3ββ--catenin通路在NK细胞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演示稿件

多发性骨髓瘤的概述
01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 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中老 年人,其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的 异常增生和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02
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 全清楚,但与遗传、环境、免疫 等多种因素有关。
GSK--3ββ--catenin通路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关联
GSK--3ββ--catenin通路是一种重要 的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 、凋亡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 重要作用。
PI3K/Akt信号
PI3K/Akt信号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信号, 与/β-catenin通路存在交互作用。
JNK信号
c-Jun N-terminal kinase信号是一种应激 反应信号,可与GSK-3β/β-catenin通路相 互作用。
05
GSK--3ββ--catenin通路在 NK细胞抗多发性骨髓瘤中的
GSK--3ββ--catenin通路的信号转导途径
Wnt信号
Wnt信号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信号,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调控多种生物学过 程。
β-catenin的降解
在无Wnt信号刺激时,GSK-3β磷酸化β-catenin,使其被蛋白酶体降解,从而抑制 Wnt信号转导。
GSK--3ββ--catenin通路与其他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
β-catenin
β-catenin是GSK--3ββ--catenin通路 中的重要蛋白,作为Wnt信号通路的 下游分子,能够调控细胞增殖、分化 等生物学过程。
GSK--3ββ--catenin通路在NK细胞中的作用
调控NK细胞的增殖与分 化
GSK--3ββ--catenin通路通过调节βcatenin的稳定性,影响NK细胞的增殖与分 化。

nk免疫细胞治疗

nk免疫细胞治疗
长期安全性
需要长期观察和研究细胞的植入、增殖和分化情况,以及可能的 致瘤性等。
有效性问题
细胞活性与功能
提高细胞的存活率和功能,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 果。
适应症与疗效
针对不同疾病和个体差异,筛选适宜的适应症, 并进行严格的疗效评估。
联合治疗策略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nk免疫细胞治 疗
2023-11-10
目录
• nk免疫细胞治疗概述 • nk免疫细胞治疗的作用机制 • nk免疫细胞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nk免疫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 nk免疫细胞治疗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nk免疫细胞治疗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nk免疫细胞治疗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NK免疫细胞治疗是一种利用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对肿瘤进行免疫治疗的 方法。NK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细胞,能够识别并攻击异常细胞 ,如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细胞来源与扩增
研究如何从患者自身或供体获取 高质量的NK免疫细胞,并探索
有效的扩增方法。
研究展望
联合治疗策略
01
探讨将NK免疫细胞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如化疗、放疗、靶向
治疗等)联合应用,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基因修饰技术
02
研究通过基因修饰技术提高NK免疫细胞的杀伤力和抗肿瘤能力

这个机制包括释放抗体、细胞因子等来消灭入侵者,同时也会引发炎症反应和组织 损伤,以清除异物并防止其再次入侵。
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如NK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发挥着关键作用。
nk免疫细胞的功能与作用
NK细胞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杀伤细胞,是机体抗感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 重要组成成分。

NK细胞治疗原理及应用

NK细胞治疗原理及应用
13
NK细胞的特点以及优势
一、 NK 细胞是介导ADCC功能最强的细胞,在联合靶向药进行综合治疗方 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二、NK 细胞是人体内抗癌活性最强的细胞,除了可直接杀死普通癌细胞, 还具有杀伤肿瘤干细胞的特性,抑制肿瘤的生长及扩散,有效防止肿瘤 的复发转移;
三、 NK 细胞会抑制肿瘤附近新血管的增生,因此可限制肿瘤取得所需要 的养份进而限制肿瘤生长;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分为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和杀伤细胞活化性受 体两类,激活性受体和抑制性受体通过与相应的配体结合而传递激活性信号和 抑制性信号,NK细胞抑制性信号与活化性信号之间的平衡决定NK细胞与靶细 胞相互作用的结果。若抑制性信号为主NK细胞活性被抑制,靶细胞免遭杀伤, 相反若激活信号为主NK细胞激活杀伤靶细胞。
17
Loredana Ruggeri. Etal. BLOOD, 1 JULY 2007 VOLUME 110, NUMBER 1
NK免疫细胞治疗前景 NK细胞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靶向媒介(ADCC)的研究 特异性KARs激动剂以及特异性KIRs抑制剂的开发 半相合治疗基础上特异性KIRs Mismatch位点选择 个性化治疗基础上的联合治疗方案的确立
7
抑制和激活NK细胞的分子机制-KIRs与KARs信号的竞争平衡
1. 抑制受体主要由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s)构成。这些受体能够识别主要组 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使得NK细胞识别自身细胞,不 予理会,而杀伤肿瘤细胞和受病毒感染的细胞。
2. NK细胞激活受体称为自然杀伤受体(NCRs,又称KARs),这些受体是激活NK细
16
Ruggeri L. etal.Science. 2002 Mar 15;295(5562):2097-100.

NK细胞讲解

NK细胞讲解
5.总之,对于 NK 细胞在感染和病原体清除中的作用,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深入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学功能。
6
谢谢观看
2023/4/16
1. NK细胞的起源
2. NK细胞的识别和反应模式
3. NK细胞的调节作用
1. 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NK细胞通过细胞毒杀、分泌细胞因子等多种方式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对病原体感染和肿瘤等异常细胞具有重要作用。此外,NK细胞还可以与其他细胞相互作用,参与免疫调节、造血等生物学过程。
2. NK细胞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
In-depth analysis of NK cell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 A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o master NK cells.
2023/4/16 小胖作品
CONTENTS
1. 其他生物的免疫系统与人类免疫系统的差异
3. NK 细胞在病原体感染早期特别重要。NK 细胞对病原体感染的早期识别和清除非常重要,因为它们不需要进行病原体免疫学记忆,从而能够快速响应并抵御感染。同时,NK 细胞能够清除一些常见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从而具有广泛的防御作用。
4. NK 细胞在免疫调节中也有重要作用。NK 细胞虽然不会直接参与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但它们能够通过释放交互分子和调节蛋白,参与并调节免疫应答过程。例如,NK 细胞可以刺激和抑制抗原递呈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整个免疫过程的进展和结果。
1.在 NK 细胞在感染和病原体清除中的作用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
2. NK 细胞通过杀伤靶细胞来清除病原体。NK 细胞能够通过自身表面的受体识别感染或癌症细胞,并释放细胞毒素或引起细胞凋亡来杀死这些细胞。此外,NK 细胞还能够合作其他免疫细胞来清除病原体,如通过释放干扰素调节其它免疫细胞或参与细胞相关的适体应答等。

免疫学实验:NK细胞毒检测

免疫学实验:NK细胞毒检测

·12·
同位素释放法
免疫学实验
❖应用放射性同位素( 如51Cr)标记靶细胞,当靶 细胞受到NK细胞攻击,靶细胞被破坏,释放出 51Cr。51Cr辐射γ射线,通过测定受损伤或死亡 靶细胞释放到上清中51Cr的放射脉冲数(cpm), 即可计算出NK细胞毒活性。
·13·
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原理
免疫学实验
·14·
乳酸脱氢酶释放法
免疫学实验
靶细胞 NK YAC-1 杀伤
靶细胞 膜损伤
LDH 释放到细胞外
无色底物
LDH底物 还 原
测OD570值
有色物质
实验值-自发释放值
杀伤率( %)= Max- S自发
×100
最大释放均值(Max)=最大释放孔cpm均值-最大释放对照孔cpm均值 自发释放均值(S自发)=自发释放孔cpm均值-培养基对照孔cpm均值
·2·
主要内容
❖实验分组及材料 ❖实验原理 ❖检测方法 ❖主要操作步骤 ❖结果判定
免疫学实验
·3·
实验分组及材料
免疫学实验
❖ 器材
1. 75%酒精
若干
2. 5ml注射器
1个/组
3. 100ml烧杯
1个/组
4. 无菌纱网
1块/组
5. 无菌平皿
1块/组
6. 无菌吸头(大、中、小)3盒/room
7. 无菌96孔培养板
❖同位素释放法: 51Cr、3H-TdR、125I-UdR
❖乳酸脱氢酶释放法 (本次实验采用)
·11·
同位素释放法
免疫学实验
G0
G1
S
New DNA
Na251CrO4、 3H-TdR、125I-UdR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ADCC效应: NK细胞通过表面的Fc受体与抗体的结合,增强NK细胞的 杀伤作用。
穿孔素(perforin)
Perforin 在靶细胞表面形成多聚体,形成管状中空的结构,插在靶细 胞膜上。 Perforin 有两个亚型,perforin 1 主要存在于NK细胞和CTL细胞, perforin 2 存在于多种细胞的表面,是膜表面蛋白。
CD16:FcRγⅢa, 介导ADCC的受体
2、NK 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NK细胞通过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对DC,T,B,巨噬细 胞等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
NK细胞是IFN-γ的主要来源 NK1型反应和NK2型反应
(四)NK细胞的记忆
免疫的记忆性是指淋巴细胞再次收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 能够迅速活化,发挥比首次应答更为强烈的效应的特性。
在基因组中,编码NK细胞受体的基因主要存在于两个区域,natural killer gene complex(NKC) 和Leukocyte receptor complex (LIR)。 NKC区编码的蛋白为C-lectin receptor,LIR区编码蛋白属 于Ig超家族。
NKC区:,NKG2,Ly49(mice) LRC区:KIR2DS,KIR2DL,KIR3DS,KIR3DL,NCR
ITIMs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ion motif; S/I/V/LxYxxI/V/L
ITAMs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 YxxI/Lx6-12YxxI/L)
2、NK细胞的受体种类
NK cells without MHC Ⅰsignal NK cells from MHC Ⅰsignal deficiency host

《NK杀伤实验》课件

《NK杀伤实验》课件
《NK杀伤实验》PPT课件
# NK杀伤实验 学习NK杀伤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和实验应用等内容。
什么是NK细胞
NK细胞是一类自然杀伤细胞,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和感染细菌的能力,并参与调节免疫应答。
NK细胞的功能和特点
1 杀伤能力强
NK细胞具有高效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2 免疫调节作用
NK细胞能够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影响免疫应答。
使用流式细胞仪软件分析细胞数据,包括细胞数量、活性和杀伤率等。
2
杀伤率的计算和绘图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绘制NK细胞的杀伤率图表。
实验应用
• NK杀伤实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 NK细胞在感染性疾病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Nhomakorabea结论
通过NK杀伤实验,我们可以评估NK细胞的活性和杀伤能力,为免疫治疗和疾病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致谢
感谢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的帮助和支持,以及各位听众们的关注和支持!
NK杀伤实验的基本原理
1 使用流式细胞仪
流式细胞仪可用于检测和分析NK细胞的活性 和杀伤效果。
2 PI染色和CFSE染色
通过PI染色和CFSE染色,可以评估细胞存活和 增殖情况。
实验步骤
1. 细胞样本制备 2. PI染色和CFSE染色 3. 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
结果和数据处理
1
流式细胞仪数据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NK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分,是机体抗御感染和 防止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免疫调节细胞。与T淋巴细胞不 同,NK 细胞无需肿瘤特异性抗原识别便可以直接杀伤肿 瘤细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效应细胞。一般认为NK细 胞只在肿瘤早期或肿瘤细胞数量少时发挥作用,肿瘤晚期 或有大量瘤细胞时难以奏效。
小结
• 目前有关 NK 细胞的受体及信号传导等生物学特 性的研究已获得重大突破, 通过活化 KAR 或抑制 KIR 在理论上均可增强 NK细胞的杀伤活性。临床 移植前选择 KIR 独特性不相容供者, 利用异源反应 性 NK细胞预处理, 研发用于临床治疗的 NK 细胞 抑制性受体阻滞剂, 针对KAR 增强 NK细胞的杀伤 活性,将会在 NK细胞的生物治疗方面提供新的思 路。
(二)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
人类KIR编码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发现9个 KIR 功能基因,包括KIR2DL1~4,KIR2DL5A, KIR2DL5B,KIR3DL1~3。KIR2DL和KIR3DL胞浆 区长,含有ITIM基序,传递抑制性信号,使NK 细胞处于不活化状态,无杀伤效应,其配体为 MHC I类分子。
NK细胞的临床应用
• NK 细胞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R) 识别并与靶细胞表面人 类白细胞抗原( HLA) Ⅰ类分子结合后转导活化性或抑制 性信号,从而调节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在异基因造血干细 胞移植中,当 KIR 识别的 HLA 配体缺失时 NK 细胞的同 种异体反应性被激活,并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NK 细胞 KIR 分子与靶细胞 HLA 分子特异性识别机制参与移植物抗白 血病效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
2. 非MHC型活化受体
(1)NKG2D:NKG2D 为NKG2 家族成员,但 与该家族中其他成员(NKG2A、B、C、E 和F)的 同源性较低,也不与CD94 结合。
配体是MHC-Ⅰ类链相关的A/B 分子(MHC class Ⅰ chain-related molecules A/B,MIC A/B)。MICA 和MICB 主要表达肿瘤细胞表面,而 在正常组织细胞表面缺失。
(2p46 和NKp30:NKp46 和NKp30 表达于 所有NK 细胞(包括成熟、未成熟、静止和活化NK 细胞)表面。
2)NKp44:NKp44 表达于活化NK 细胞表面, 是活化NK 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其胞外区只有一个 V 型结构域。NKp44 胞浆区不含ITAM 基序,跨膜 区含有带正电荷的赖氨酸,借此能与跨膜区带负 电荷天冬氨酸、胞浆区含ITAM 基序的DAP12同源 二聚体非共价结合,而获得转导活化信号的功能 。
KAR识别靶细胞糖类等配体(有人研究KAR的配体 多达260余种)启动活化信号。
1. MHC型活化受体 为KIR2DS和KIR3DS,胞 浆区短,缺乏ITIM基序,但其跨膜区所含的带正电 的赖氨酸与另一个跨膜区含有带负电荷的天冬氨酸的 膜受体DAP12(DNAX-associated protein of 12 kd) 结合。由于DAP12含有一个ITAM基序,因此可借助 DAP12传递活化性信号,表现为杀伤活化效应。
1. KIR2DL(P58分子) 可分为CD158a和 CD158b,胞膜外区含有2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 配体为(识别)HLA-C基因位点编码产物。
2. KIR3DL(P70分子)胞膜外区含有2个免 疫球蛋白样结构域,识别(配体)HLAI类分子(B )。
(三)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
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killer lectinlike receptors,KLR)编码CD94分子的基因位于 人第12号染色体,据有双重作用。
NK细胞的一般特性
▪ 属杀伤细胞 直接杀伤,也可通过ADCC效应杀伤靶细胞 ▪ 杀伤机制与CTL相似 ▪ 杀伤特点:非特异性、无MHC限制性
NK细胞的来源及分化
由骨髓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 外周血中,占淋巴细胞总数的5-7% 无抗原识别受体
光镜下NK细胞的形态
一、NK细胞的识别机制
(一)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
1. CD94-NKG2A(或B):是一种异二聚体分 子 ,配体是HLA-E分子,产生抑制性信号。
2. CD94-NKG2C(或E或F),配体也是HLA-E 分子,则产生活化性信号。
(四)通过 Fcγ受体识别抗体结合的靶细胞
NK细胞表面表达IgG1和IgG3的低亲和力受 体FcγRIII(CD16),可与抗体Fc段结合,介导 NK细胞识别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此种以IgG抗 体作为中间桥梁,定向介导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 伤作用,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从而杀伤与IgG抗体特异性结合的肿瘤 或病毒感染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