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电阻》讲义
九年级物理《电阻》讲义

【课题名称】九年级物理《电阻》讲义【考纲解读】1.理解电阻的含义和解释;2.掌握影响电阻的因素。
【考点梳理】 考点1:电阻1.电阻: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
用符号R 表示,单位是欧姆(Ω),千欧(Ωk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材料。
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的不同材料组成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2)长度。
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导体,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用一个比喻:街道越长,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
(3)横截面积。
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导体,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的导体电阻越小。
用一个比喻:街道越宽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少,越畅通;管道越粗,水越容易流过去。
(4)导体电阻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如金属导体;但也有少数导体,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石墨。
考点2:变阻器1.概念: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2.学生实验常用的变阻器——滑动变阻器(1)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构造:主要部件是由电阻率大的电阻丝绕成的线圈(表面涂有绝缘漆);滑片套在金属棒上,可以自由滑动;金属棒的电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
(3)使用方法:a.不能超过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b.接入电路时“一上一下”。
【例题精讲】例1:发光二极管俗称LED,如图所示,把LE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LED正常发光,用手触摸几乎不发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LED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B.LED由超导材料制成C.电源左端是正极D.把电源正负极对调,LED也会发光例2:关于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导体制成的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C.超导体没有电阻,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D.纳米材料可大大提高材料的磁性、强度和硬度例3:在国际单位中,电阻的单位是()A.伏特(V)B.安培(A)C.欧姆(Ω)D.焦耳(J)例4: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例5:如图是学生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回形针,发现灯泡发光,但亮度几乎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泡的阻值相对铅笔芯太大B.铅笔芯的总阻值太大C.灯泡被短路D.电源断路例6:一段1m长的电阻丝,下列做法能使它的电阻增大的是()A.对折B.长度拉伸为原来的2倍C.剪掉一半D.外表涂上绝缘材料例7:如图所示,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若两个导体的阻值差异不大,则可以用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例8: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1)实验中应通过比较的大小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2)若要验证甲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两根电阻丝(填编号)进行对比实验.(3)选用a、b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课堂训练】1.自动照相机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种光敏电阻,它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造的()A.导体B.半导体C.绝缘体D.超导体2.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阻单位的是()A.B.C.D.焦耳欧姆瓦特牛顿3.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将导体连入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它的电阻也为零C.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D.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4.如图所示,当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路中的电流为零B.灯泡两端电压为零C.电灯的电阻为零D.电源两端的电压不为零5.在国际单位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A.安培(A)B.欧姆(Ω)C.伏特(V)D.瓦特(W)6.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不一定越小D.两个电阻中的电流相等,则两电阻一定是串联7.如图所示,将导体接到电路的A、B之间时,导体与灯泡是(填“串联”或“并联”)的,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8.小萌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1)小萌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来判断不同导体的电阻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2)为完成实验探究,应选择图中的、两种导体(填写导体代号),分别接入电路中.(第9题)9.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实验中,根据判断接入M、N两点间电阻的大小,选用的电阻丝是.10.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导线a、b、c粗细相同,b、d粗细不同;a、b、d长度不同。
九年级物理第七章 电阻人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物理第七章电阻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第七章电阻二. 重点、难点:1. 重点:电阻的概念和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重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使用。
3. 重点:电阻箱的使用和读数。
三. 知识点分析:1. 电阻(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R表示.(2)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Ω)。
规定: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通过的电流是l A,这段导体的电阻就是1Ω。
比较大的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
1MΩ=1000kΩ,1kΩ=1000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此外,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2. 变阻器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1)滑动变阻器: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电阻线)制成(结合实物弄清它的构造).它的原理是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它的作用是可以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它的表示符号是,它的结构示意图是。
注意:每个变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使用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的电流超过最大值,否则会烧坏变阻器.通常在使用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2)电阻箱:一种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
【典型例题】[例1]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甲、乙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后,作出如图l所示的两条图线,由此可知,两电阻阻值关系为R甲R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1分析: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从图2可知,当电压为U1时,通过甲电阻的电流为I1,通过乙电阻的电流为I2,,且I1>I2,即甲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于乙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R甲<R乙.图2解:本题应填“小于”[例2] 材料和长度都相同,粗细均匀的甲、乙两条导线,甲的质量比乙大,则关于它们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导线的电阻比乙导线的电阻大B. 甲导线的电阻比乙导线的电阻小C. 甲、乙两条导线的电阻相同D. 无法判断分析:因为甲、乙两条导线的材料相同,所以质量大的体积大,即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又因为它们的长度相同,粗细均匀,所以甲的横截面积大于乙的横截面积,而在材料、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横截面积大的电阻小,所以甲导线的电阻比乙导线的电阻小. 解:本题应选B[例3] 实验证明:导体的电阻R 跟它的长度L 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S 成反比,此规律称为电阻定律。
第14节电阻九年级物理上册讲义(苏科版)

第14课 电阻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了解了解电阻的单位和换算。
2.了解电阻的大小影响因素。
3. 掌握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
1、通过阅读了解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试验探究并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电阻的大小决定因素。
知识点01 电阻电阻(1)定义:物理学中用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不同,导体的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2) 符号和单位:电阻常用字母R 表示,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电阻的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 Ω)、兆欧(M Ω)。
(3) 换算:1K Ω=1000Ω 1M Ω=1000K Ω。
(4)电路符号:(定值电阻)。
(5)常见的电阻: ①实验用小灯泡:5~50Ω②实验用导线(每根)0.01~0.1Ω③照明用灯泡:100~2000Ω④人的双手:潮湿时,200~800Ω;干燥时,1000~5000Ω【即学即练1】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B .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知识精讲目标导航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D.一般情况下导体都有电阻答案 B解析A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般情况下导体都有电阻,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故AD 正确,不符合题意;B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决定导体大小的因素为: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大小还与温度有关,电阻大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知识点0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影响因素(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其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与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
(2)影响因素:①在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前提下,导体的材料不同,导体的电阻不同。
②在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的前提下,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③在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前提下,导体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
九年级物理《电阻》课件

阻值随磁场变化而变化,具有灵敏度高、 体积小等特点,常用于磁场测量、磁控开 关等场合。
03
电阻串联与并联分析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计算
串联电路定义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 径,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都相等
。
总电阻计算公式
$R_{总} = R_1 + R_2 + ldots + R_n$,其中 $R_1, R_2, ldots, R_n$ 是串联电路中的各个电阻。
网孔电流法
针对平面电路,选取网孔 作为回路,利用网孔电流 方程求解电路中的未知量 。
实际应用举例
电阻分压器
利用串联电阻分压原理,将输入电压分 压为不同的输出电压。
电流检测器
利用并联电阻分流原理,检测电路中的 电流大小。
传感器接口电路
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适合后续电 路处理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电子设备保护电路
电阻串联分压原理
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 之和等于总电压,即 $U = U_1 + U_2 + ldots + U_n$。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计算
01
并联电路定义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每条路径上的电流可能不同。
02 03
总电阻计算公式
$frac{1}{R_{总}} = frac{1}{R_1} + frac{1}{R_2} + ldots + frac{1}{R_n}$,其中 $R_1, R_2, ldots, R_n$ 是并联电路中的各个电阻 。
率电路。
可变电阻器
滑动变阻器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来改 变电阻值,具有连续可调、结构简单 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物理电阻知识点讲解电阻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所遇到的阻碍程度。
在九年级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有关电阻的知识。
本文将对九年级物理电阻的相关概念、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实际应用进行详细讲解。
1. 电阻的定义电阻是指导体中电流流动时产生的阻碍作用。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当导体中的电流为1安培(A),并且在导体的两个端点上产生1伏特(V)的电压时,电阻的阻抗为1欧姆。
2. 电阻的计算公式电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计算。
欧姆定律表明,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I):R = V / I。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电压和电流来计算导体的电阻。
3. 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的大小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导体的材料:不同材料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特性。
一般来说,金属导体的电阻较低,而非金属导体的电阻较高。
- 导体的长度: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就越大。
- 导体的截面积:导体的截面积越大,电阻就越小。
4.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在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或并联连接。
串联连接是指将电阻依次连接在一条线上,而并联连接是指将电阻并排连接。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之和;而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倒数总和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5. 电阻与功率关系电阻的存在会导致电路中产生热量,这是因为电阻会引起能量损耗。
功率(P)是指在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P = V * I,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
根据功率和电阻的关系,可以得出功率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P = I^2 * R。
这个公式表明,当电阻增大时,功率也会增大,导致能量消耗更多。
6. 电阻的应用电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电炉:电炉利用导体的电阻产生热量,用于加热物体或烹饪食物。
- 电灯泡:电灯泡的发光效果是由电阻产生的热量使灯丝发光。
-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的电阻用于控制电流大小,保护其他电子元件。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 4.3电阻-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科版

初中物理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考点精讲】1. 影响因素:(1)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不同,导电性能越强的材料,电阻越小。
(2)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3)导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2. 性质: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3. 导体的电阻还受温度影响,大部分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他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典例精析】例题1 从图中的长方形金属薄板acdb中剪出一块,下列哪种剪法得到的金属板条电阻最大()A. 剪出abfeB. 剪出efdcC. 剪出阴影部分的细金属条D. 保留整块金属板思路导航:阴影部分的细金属条、abfe金属板以及efdc金属板相比,细金属条的横截面积最小,长度最长,故它的电阻最大。
答案:C例题2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B. 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二倍时,它的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无论温度如何变化,电阻也不可能变为零D.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思路导航: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管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也不管是否有电流通过导体,导体的电阻都是客观存在的,可见,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A项错误,D项正确;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二倍时,长度增加,同时横截面积减小,这两个因素都会使导体的电阻变大,B项错误;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C项错误。
答案:D例题3 在研究学习活动中,小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她选取了6根金属丝。
其材料、规格和测得的电压、电流值如下表所示,并计算出了每一根金属丝的电阻值。
(1)请你利用代号为①②③的三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R-L图线。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 4.3电阻-电阻器和变阻器-教科版

初中物理电阻器和变阻器【考点精讲】1. 结构及其示意图如图所示:2. 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3. 符号:4. 使用方法:(1)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2)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时,应采取“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的接法;(3)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处。
使用接线柱连入电路的电阻线滑片右移时电阻的变化A、B AB 不变A、C AP 增大A、D AP 增大B、C BP 减小B、D BP 减小C、D 无电阻为05.对于旋盘式电阻箱而言,面板上往往有两个接线柱,四个旋钮,调节旋钮,由两个接线柱就能得出0~9999Ω之间的任意数值的电阻值。
各旋钮对应指示点的读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相加就是两个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典例精析】例题1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使用时只需接入其中两个,因此有6种接法,在这些接法中,不能改变电阻大小并且可能损坏仪器的接法是()A. 接A和DB. 接B和CC. 接A和BD. 接C和D思路导航:本题考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滑动变阻器要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必须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因此正确的接线方法是选择“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选项C、D不符合题目要求;当选用电阻线两个接线柱B 和C时,电阻不可变且最大,但是能对电路起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目要求;当选用金属杆上的两个接线柱A和D时,电阻不变且最小(为0),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对电路起不到保护作用,可能损坏仪器。
答案:A例题2 电位器是电器设备中常用的电路元件(如图所示),在音响设备中电位器必须与扬声器_________(选填“串”或“并”)联.已知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音量越强,若要实现沿顺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提高音量,必须将_______和__________接入电路。
思路导航:电位器实质是滑动变阻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调节通过扬声器的电流。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 4.3电阻-电阻器和变阻器-教科版

初中物理电阻器和变阻器【考点精讲】1. 结构及其示意图如图所示:2. 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
3. 符号:4. 使用方法:(1)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2)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时,应采取“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的接法;(3)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处。
使用接线柱连入电路的电阻线滑片右移时电阻的变化A、B AB 不变A、C AP 增大A、D AP 增大B、C BP 减小B、D BP 减小C、D 无电阻为05.对于旋盘式电阻箱而言,面板上往往有两个接线柱,四个旋钮,调节旋钮,由两个接线柱就能得出0~9999Ω之间的任意数值的电阻值。
各旋钮对应指示点的读数乘以面板上标记的倍数,然后相加就是两个接线柱间的电阻值。
【典例精析】例题1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有4个接线柱,使用时只需接入其中两个,因此有6种接法,在这些接法中,不能改变电阻大小并且可能损坏仪器的接法是()A. 接A和DB. 接B和CC. 接A和BD. 接C和D思路导航:本题考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方法。
滑动变阻器要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必须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因此正确的接线方法是选择“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选项C、D不符合题目要求;当选用电阻线两个接线柱B 和C时,电阻不可变且最大,但是能对电路起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目要求;当选用金属杆上的两个接线柱A和D时,电阻不变且最小(为0),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对电路起不到保护作用,可能损坏仪器。
答案:A例题2 电位器是电器设备中常用的电路元件(如图所示),在音响设备中电位器必须与扬声器_________(选填“串”或“并”)联.已知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音量越强,若要实现沿顺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提高音量,必须将_______和__________接入电路。
思路导航:电位器实质是滑动变阻器,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来调节通过扬声器的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姓名学生姓名上课时间学科名称物理年级九年级备注【课题名称】九年级物理《电阻》讲义【考纲解读】1.理解电阻的含义和解释;2.掌握影响电阻的因素。
【考点梳理】考点1:电阻1.电阻: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叫做电阻。
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千欧(Ωk)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材料。
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的不同材料组成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
(2)长度。
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导体,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用一个比喻:街道越长,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
(3)横截面积。
由同一种材料组成的导体,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的导体电阻越小。
用一个比喻:街道越宽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少,越畅通;管道越粗,水越容易流过去。
(4)导体电阻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对于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升高时,电阻变大,如金属导体;但也有少数导体,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石墨。
考点2:变阻器1.概念: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2.学生实验常用的变阻器——滑动变阻器(1)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构造:主要部件是由电阻率大的电阻丝绕成的线圈(表面涂有绝缘漆);滑片套在金属棒上,可以自由滑动;金属棒的电阻很小,相当于一根导线。
(3)使用方法:a.不能超过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b.接入电路时“一上一下”。
5 1015 01 23图1【例题精讲】例1:发光二极管俗称LED,如图所示,把LED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LED正常发光,用手触摸几乎不发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LED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B.LED由超导材料制成C.电源左端是正极D.把电源正负极对调,LED也会发光例2:关于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导体制成的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C.超导体没有电阻,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D.纳米材料可大大提高材料的磁性、强度和硬度例3:在国际单位中,电阻的单位是()A.伏特(V)B.安培(A)C.欧姆(Ω)D.焦耳(J)例4: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例5:如图是学生设计的模拟调光灯电路.闭合开关后,移动回形针,发现灯泡发光,但亮度几乎不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泡的阻值相对铅笔芯太大B.铅笔芯的总阻值太大C.灯泡被短路D.电源断路例6:一段1m长的电阻丝,下列做法能使它的电阻增大的是()A.对折B.长度拉伸为原来的2倍C.剪掉一半D.外表涂上绝缘材料例7:如图所示,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若两个导体的阻值差异不大,则可以用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例8: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研究小组中甲、乙、丙三位同学作出如下猜想:甲: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丙: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实验时,各种电阻丝参数如下表,电路如图所示.编号材料长度/m 横截面积/mm2a 镍铬合金丝 1.0 0.2b 镍铬合金丝 1.0 0.1c 镍铬合金丝0.5 0.1d 锰铜合金丝0.5 0.1请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应通过比较的大小来比较电阻丝电阻的大小,达到验证猜想的目的.(2)若要验证甲同学的猜想,则应该选用两根电阻丝(填编号)进行对比实验.(3)选用a、b两根电阻丝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验证同学的猜想.【课堂训练】1.自动照相机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种光敏电阻,它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造的()A.导体B.半导体C.绝缘体D.超导体2.在如图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阻单位的是()A.B.C.D.焦耳欧姆瓦特牛顿3.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将导体连入电路,电路中就有电流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为零时,它的电阻也为零C.有电流通过的小灯泡,其两端不一定有电压D.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就越大4.如图所示,当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路中的电流为零B.灯泡两端电压为零C.电灯的电阻为零D.电源两端的电压不为零5.在国际单位单位制中,电阻的单位是()A.安培(A)B.欧姆(Ω)C.伏特(V)D.瓦特(W)6.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就越大C.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不一定越小D.两个电阻中的电流相等,则两电阻一定是串联7.如图所示,将导体接到电路的A、B之间时,导体与灯泡是(填“串联”或“并联”)的,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8.小萌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1)小萌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来判断不同导体的电阻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2)为完成实验探究,应选择图中的、两种导体(填写导体代号),分别接入电路中.(第9题)9.某同学利用如图电路,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图中甲、乙、丙是镍铬合金丝,甲、乙长度相同,乙、丙粗细相同.实验中,根据判断接入M、N两点间电阻的大小,选用的电阻丝是.10.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导线a、b、c粗细相同,b、d粗细不同;a、b、d长度不同。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的示数间接比较导线电阻的大小.(2)选用导线a、b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有关.(3)选用导线b、c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有关.(4)选用导线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5)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可能跟有关.11.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V)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表.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连接方式一根两根串联三根串联两根并联三根并联电流表读数/A 0.15 0.1 0.6 0.9(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A.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B.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4)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Ω,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1mm2,则一根合金丝的长度是m.(已知该合金丝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阻值为1Ω)12.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利用四根如图所示的金属丝进行实验.已知图中A为锰铜丝,B、C、D 为镍铬合金丝,S表示金属丝的横截面积.(1)若要探究导线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选用A和金属丝进行实验.(2)若要探究的关系,应选用B、D金属丝进行实验.【课堂作业】1.如图所示,几只串联的水果电池提供的电力足够点亮排成V字形的一组发光二极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果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C.一组二极管同时发光说明它们一定是串联的D.如果少串联一个水果电池,二极管将变亮2.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的电阻与电流、电压大小无关D.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3.下列所举的实验仪器中,能直接测量电阻的实验仪器是()A.电流表B.电压表C.多用电表 D.电能表4.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V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ΩB.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A时,导体的电阻也为0ΩC.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小D.铜导线的电阻可能比铝导线的电阻大5.下列与导体电阻大小有关的物理量是()A.导体中的电流 B.导体两端的电压C.导体的质量D.导体的横截面积6.通过学习物理概念,使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属性和状态,例如为了描述导体对电流的作用,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概念,为了描述物体的吸热本领我们学习了的概念.7.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A比镍铬合金丝B粗得多,它们以某种方式连入同一个电路,如图所示.如果镍铬合金丝A和B的电阻分别为R A和R B,此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 A和I B,则有R A R B,I A I B.(选填“>”、“=”或“<”)8.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作用大小.大量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9.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他们在常温下将横截面积、长度不同的各种电阻丝接入电路的AB两点间,同时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电压,计算出相应的电阻值,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铜丝实验序号横截面积S(毫米2)长度l(米)电阻R(欧)1 0.2 1.0 0.092 0.2 2.0 0.183 0.2 3.0 0.274 0.1 1.0 0.185 0.3 4.5 0.276 0.4 2.0 0.09 表二:康铜丝实验序号横截面积S(毫米2)长度l(米)电阻R(欧)7 0.1 1.0 58 0.2 1.0 2.59 0.3 4.5 7.5(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6、或7与8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8、或4与7、或5与9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的相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常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