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与船舶配积载——船舶载货能力
船舶货物的配积载

主要内容: 配积载概念及理论基础 件杂货物积载 集装箱配积载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及原理
一、船舶配积载及基本要求 配积载是指配载和积载两个概念。航运中将编制船 舶装货计划的工作叫做配载,而将实际装船的工作 称为积载。“配载” 是“积载”的前提和依据, “积载”是 “配载”的继续和具体实施。 因此,“配载”与“积载”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 的两个工作阶段。
4
2.船舶积载 船舶积载是在保证船舶安全、货物完整无损、 充分发挥船舶运输能力、有利加速船舶周转和 港口装卸作业的前提下,将货物正确、合理地 装到船上各个部位,并绘制船舶积载图。 积载图是卸货港卸货的依据。是由理货长在 装船理货完成后绘制并经船长或大副签字认可 的,是货物在船上的实际位置图。
5
3.船舶配积载的基本要求
12
2.船舶的初稳性
(1)初稳性及其特 征
初稳性是指倾斜角小 于10o-15o时的稳性, 又称为小倾角稳性,如 图6-3所示。
△ F G
0
图6-3 船舶的小角度倾斜
13
船舶小角度倾斜的特征: ①倾斜前后排水量不变,即V1=V2。 ②倾斜轴通过初始水线面面积中心,即漂心F。 ③某一排水量时船舶的稳心M点的位置可视作固 定不变,浮心B沿着以M为圆心,以稳心半径BM为 半径的圆弧轨迹移动。 根据上述船舶小角度倾斜所具有的特点,初稳性 力矩公式可作如下变换:
35
dFdmdFdmL 2 bL p bX pf tdm2 tX L fbtp dAdmdAdmL 2 bL p bX pf tdm2 tX L fbp t
(m ) (m )
式中:dm―船舶平均吃水(m); Lbp―船舶垂线间长(m); xf―漂心距船中的距离(m),船中前为正,船中
第3章 船舶的载货能力解读

G2 G f .o G f . w
(2)在中途港(或终点港)补给油水
ΣG2的大小取决于船舶不加补给的连续航 行时间与停泊时间及航行和停泊时日油水消耗 量。
G2 t s t r . s gs tb gb
tr.s——航行储备时间(d)
该时间应根据航线的长短、海天况、船况、船 价、船舶吨位与货载、油水加载方案等因素确定。
观测六面吃水,计算船舶平均吃水dM 测定舷外水密度 测算船舶航次储备量ΣG及压载水BW 根据dM查取测定时船舶的排水量Δ 计算测定时的空船重量ΔL′ 计算船舶常数C
G BW L
L C L
四、充分利用船舶的载货能力
1、充分利用船舶载货能力的基本途径
无可预见风险
由上海以北各港口至朝鲜、日本各港口和由广 州以南各港口至东南亚各国港口,取tr.s=3d; 其它较长航线取tr.s=5~7d。 在东南亚各国间航线上取tr.s=3d;在印度洋 和澳洲航线上取tr.s=5d;在非洲、欧洲及美 洲航线上取tr.s=7d。
有可预见风险
可以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
2、载重线海图限制DW2
船舶整个航次在使用同一载重线的海区 内航行 船舶由低载重线海区驶往高载重线海区 始发港应使用低载重线。 船舶由高载重线海区驶往低载重线海区
高载重线航段储备量消 耗与高低载线对应的排 水量差值比较(t)
航次航线
总载重量DW计算公式
A
T线
B
S线
C
G AB H LO G AB H LO
二、载货能力核算
船舶载货能力核算的目的和方 法 Q NDW
VC Vi .ch Vd
货物的品种是否满足特殊装载能力(结构、 设备)的要求
船舶原理与船舶配积载——船舶载货能力

四、船舶常数
船舶常数( Constant)是指船舶经过 一段时间营运后的实际空船重量与船舶 新出厂时的空船重量的差值,即船舶常 数等于测定时的实际空船排水量减去新 出厂时的空船排水量。合理、止确确定 船舶常数,对提高货物的装载能力,保 证船舶合理受载,起着较重要作用。
船舶常数是可以测定出来的,而且这 个数字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测定一般选 择在年度修理后,并且在船舶货物卸空 时的平静海面进行。其步骤如下:(P24)
二、船舶载货能力的内容及表示
船舶载货能力包括载重能力、容量能力和其它载 货能力三个方面。
载重能力是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承运货物重 量的最大限额,用净载重量表示。
容量能力是指船舶所能容纳货物体积的最大限额。
其它载货能力对杂货船是指对性质互抵的货物的 隔离能力以及对重大件、冷藏货、散装液体货、集装 箱等特殊货物的承运能力。
五、航次净载重量的计算
当货源充足或在杂货船或干散货船 装载重货、集装箱船全部装载重箱、散 装液体货船满载时,船舶的载重能力, 即航次净载重量往往成为船舶装载货物 数量的限制因素。在此情况下,合理地 计算并确定航次净载重量是充分利用船 舶载重能力的先决条件。从第一章中知 道:
NDW=DW-∑G-C(t)
6.某轮满载排水量为 23500t ,空船排 水量为 6500t ,油水等储备品及船舶常 数共 1600t ,船舶总舱容为 19732 m3 。 本航次拟配装四种货物,其中甲货 ( SF1=0.37 ) 5200t ;乙货 ( SF2=2.83 ) 1000t 必装。问丙货 ( SF3=1.36 )和丁货( SF4=5.0 )应 各装多少吨才能达到满舱满载?(假设 上述积载因数均未考虑亏舱,并设亏舱 率均为 10% )
两次补给之间的航程长短和停泊时间的 长短而变化,因而与油水补给方案有关。 燃油、淡水的补给方案,究竟采取哪种 方案,应综合分析各港口的油价和补给 油、水所引起的费用支出情况权衡利弊, 择优选用。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案,始发 港可变储备量都可根据下式一计算:
船舶原理与积载(二)

船舶原理与积载(二)
一,名词解释
1,型长:沿设计水线从首柱前缘量至尾柱后缘的垂直距离。
2,实际吃水:船舶在任何装载情况下得吃水。
3,干舷:在船中从干舷甲板上表面向下量至载重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
4,排水量:船舶在静水中处于自由漂浮状态时船体所排开水的重量,它等于该装载状态下船舶的总重量。
5,载重量:船舶所装载的载荷重量。
6,净载重量: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装载货物重量的最大值,与航次储备量和船舶常数有关。
7,货物积载因素:每一吨货物在正常堆码时所占有德空间或在船舱里占有的舱容。
8,船舶舱容系数:船舶货舱的总容积与船舶净载重量之比,即每一个净载重吨所占有的货舱容积。
13,船长大于100M者可免绘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
15,我国国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冬季载重线是以标有W 的水平线段表示的。
16,根据载重线公约的规定,北大西洋冬季干舷等于冬季干舷+50mm。
17,载重线标志中的各条载重线的上边缘就是船舶在不同
航区和季节中所允许的最大装载吃水的限定线。
18,根据规定,杂货船的夏季淡水干舷等于。
第二章 船舶载货能力

第一节 船舶载货能力及其核算船舶的载货能力是指在具体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运指定种类的货物的最大数量。
货物数量指货物的重量、体积和件数。
船舶的载货能力包括载货重量能力、载货容量能力和特殊载货能力。
1.载货重量能力。
是指在具体航次中船舶能够装运货物重量的最大限量,也就是船舶净载重量。
其大小受到航经海区所允许使用的载重线、航线上的限制水深、航线距离、油水及其他储备品的装载及补给计划、船舶强度及稳性、船舶常数等因素的限制。
当船舶装载积载因数较大的轻货时,船舶的载货重量能力尚需根据船舶货舱可载货容积确定。
对于船龄较长的旧船,载货重量能力尚应考虑船体强度因素。
2.载货容量能力。
船舶的载货容量能力是指具体航次中船舶为指明种类的货物所允许使用的最大载货处所容积或容量。
各种不同的船舶,其载货容量能力有所不同。
(1)杂货船。
其载货容量能力一般是指船舶货舱的包装容积。
(2)固体散装货船。
由于通常运载固体散装货物,因此,载货容量能力一般是指船舶货舱的散装容积。
但在运输件杂货时,则应使用包装容积。
(3)液体散装货船。
其载货容量能力应为适当扣减膨胀余量后的液舱容积。
(4)木材甲板货运输船。
期载货容量能力应包括货舱容积和所能装载甲板木材的上甲板空间容积。
(5)集装箱船。
其载货容量能力一般以箱容量来衡量。
所谓箱容量是指能够承载集装箱的最大限额,通常是指标准箱TEU 容量,用它作为集装箱船大小的重要标准。
3.特殊载货能力特殊载货能力是指船舶结构和设备所具确的装载某些特殊货物的能力。
例如,船舶货舱及甲板强度、吊杆起吊能力及系固设备是否具备了装载重大件货的能力;船舶货舱的电器及电缆设备、通风装置及消防设备是否合理、污水井处于良好状态,以满足装运危险货物的要求;集装箱船所设置的外接电源和监控插座决定了船舶载运冷藏货物集装箱的能力。
4.船舶载货能力核算(1)核算目的。
是比较航次货运任务与船舶载货能力是否相适应,以便判明船舶能否接受该航次装货清单中所列的货物品种和数量,如出现船舶的载货重量能力和容量能力均未得到充分利用,即亏舱、亏载过多,应及时联系,尽量争取追加货载,以免造成运力浪费;若货物数量过多,在重量、体积、件数及特殊要求等方面有一项或数项超出船舶相应能力,致使货物不能全部装船,则应及早退掉部分货载,以免影响船舶装载和开航。
船舶积载

一. 船舶的重量性能
• 净载重量 NDW(Net deadweight) 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装载货物的最 大重量。 NDW = DWmax - G – C • G:航次储备量(具体航次中为维持正常 运输需要储备的消耗物质重量总和) • C:船舶常数
一. 船舶的重量性能
• 航次储备量 G(Stores for voyage) 包括船员和行李、粮食和供应品及船 用备品(固定储备量G1)和燃料、润料和 淡水及压载水(可变储备量G2)。 G = G 1 + G 2 • 船舶常数 C(Ship′constant) 指参加营运后的空船重量与新出厂时 的空船重量(L)的差值。
三. 船舶静水力参数
• 船舶坐标系
三. 船舶静水力参数
• 船体基准剖面
三. 船舶静水力参数
• 部分船舶性能参数的含义
• 水线面面积 Aw(Area of water planes) :船体型 表面与静水面的交线所围成的水平面面积。 • 厘米吃水吨数 TPC(Metric tons per centimeter immersion):平均吃水变化1厘米时,船舶排水量 的变化值(t/cm)。
四. 船舶吃水
• 水尺标志及其观测
当吃水线达到 数字字体底边缘即 表示吃水为该数字 所表示的尺寸。
四. 船舶吃水
• 型吃水(Moulded draft):在船中处,由平板龙骨 上缘量至设计夏季载重水线的垂距。 • 实际吃水与型吃水之间相差一个龙骨板厚度。
四. 船舶吃水
• 垂线间长 Lbp(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 沿设计夏季载重线,由首柱前缘量舵柱后缘的长 度(两柱间长、型长、船长)。
A
40 TPC
《船舶原理与配载》课程标准

《船舶原理与配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船舶配载的专业技能,使学生能够完成理货员、调度员、配载员、操作员等岗位的基本工作。
前续课程为《航海概论》、《货物学常识与实务》、《集装箱运输业务》;后续课程为《港航综合实训》。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船舶的基本组成与结构;2.掌握船舶营运技术性能,掌握船舶的载货能力、稳性、吃水、强度等原理;3.掌握集装箱船舶的配积载原则、过程、方法和基本要求;4.熟悉杂货船舶配积载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1.能够合理安排货物保证船舶稳性,并能进行船舶稳性调整;2.能够合理安排货物保证船舶吃水差,并能进行吃水差调整;3.能够合理安排货物重量,保证船舶的各种强度;4.能够编制集装箱船舶预配图;5.能够进行集装箱船舶实配;6.能够编制杂货船配载图。
(三)素质目标1.通过船图制定养成严谨细致的作风和质量意识;2.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72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4学分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货物积载实训室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二)评价方法引入行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建设课程在线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2.师资条件建议本课程的教师有实际配载经历,或到集装箱码头船公司进行过实践锻炼,除熟悉集装箱码头业务和航运业务外,还要掌握船舶基本原理3.学习资源选用推荐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资源;选用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数字资源。
船舶原理与船舶配积载——课程基本介绍

教学要求:
1 .了解船舶和货物的基本知识;
2 .熟悉船舶装载能力、稳性、强度、 吃水差及货运质量的基本要求与控制方 法;
3 .熟悉并掌握海上运输危险货物、杂 货、集装箱货、散装谷物、散装固体货 物的特殊要求和方法。
本课程内容体系
第一篇:船舶的货运性能 ➢ 船舶基础知识 ➢ 船舶载货能力 ➢ 船舶稳性 ➢ 船舶吃水差 ➢ 船舶强度
船舶配载与积载是既紧密联系又互有区别的两 个阶段的工作。配载是积载的前提和依据,它 应为积载创造便利的条件;积载是配载的继续 和具体实施,它要保证配载计划的完成。
船舶的主要性能
浮性 稳性 抗沉性 快速性 耐波性 操纵性 经济性
➢ 船舶尺度
船舶尺度(Ship Dimension)按照不同的用 途,可分为三种:船型尺度、登记尺度和船舶最 大尺度。如图
1.船型尺度(Moulded Dimension)
用以理论计算,在《钢质海船入级与 建造规范》中指从船体型表面上量取的 尺度。称为理论尺度和计算尺度。
第二篇:货物的配积载 ➢ 杂货积载 ➢ 危险货物运输 ➢ 散装固体货物积载 ➢ 散装谷物积载
➢ 散装液体积载
船舶知识简介
船舶是指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 业的工具。
船舶的分类:
➢ 按用途,分为军用和民用船舶 ➢ 按船舶的航行状态,可分为排水型船舶、滑行艇、水
翼艇和气垫船。
➢ 按船舶的船体数目,分为单体船和多体船。
在船体的最宽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量至另 一舷的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3)型深D(Moulded Depth)
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干舷甲 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对甲板转角为圆弧形 的船舶,则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甲板型线与 船舷型线的交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航次净载重量的计算
当货源充足或在杂货船或干散货船 装载重货、集装箱船全部装载重箱、散 装液体货船满载时,船舶的载重能力, 即航次净载重量往往成为船舶装载货物 数量的限制因素。在此情况下,合理地 计算并确定航次净载重量是充分利用船 舶载重能力的先决条件。从第一章中知 道:
NDW=DW-∑G-C(t)
Water Consumption Per Day),t/d;
S—装货港到下次补给港前的总航程,n mile;
V—平均航速,kn;
trs—航行储备时间,一般沿海及近洋航线取3d, 远洋航线取5一7d;
gb—每天停泊的油、水消耗量,t; tb—两次补给之间总的停泊时间,d。 根据上述原则:
航次储备量∑G=G1+G2(t)
容量能力是指船舶所能容纳货物体积的最大限额。
其它载货能力对杂货船是指对性质互抵的货物的 隔离能力以及对重大件、冷藏货、散装液体货、集装 箱等特殊货物的承运能力。
第二节 航次净载重量的计算
一、载重线的选用
当货源充足时,如何根据本航次船 舶航行所经过的海区及所处的季节期, 从《商船用地带、区域和季节期海图》 中查取船舶应使用哪一条载重线是非常 必要的。因为当使用不同的载重线时, 船舶的排水量或总载重量数值是不同的。 选用载重线可分以下几种情况:
1.粮食、供应品、船员、行李及船用备 品的重量Gl
因为粮食、供应品、船员、行李及船 用备品的数量变化较小甚至不变,且其 重量也相对较小,所以对特定船舶不论 航次长短,一般都取为定值。
Gl=GP+GCE+GS(t) 式中:GP—粮食和供应品,t;
GCE—船员和行李,t; GS—船用备品,t。
2.燃料和淡水的储备重量G2 航次储备的燃料、淡水随船舶油水
第一节 概述
一、船舶载货能力的概念
船舶的载货能力是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承运 的货物数量的最大限额以及承运特殊货物或忌装货物 的可能条件和数量限额。
二、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载货能力的内容及表示
船舶载货能力包括载重能力、容量能力和其它载 货能力三个方面。
载重能力是指船舶在具体航次中所能承运货物重 量的最大限额,用净载重量表示。
四、船舶常数
船舶常数( Constant)是指船舶经过 一段时间营运后的实际空船重量与船舶 新出厂时的空船重量的差值,即船舶常 数等于测定时的实际空船排水量减去新 出厂时的空船排水量。合理、止确确定 船舶常数,对提高货物的装载能力,保 证船舶合理受载,起着较重要作用。
船舶常数是可以测定出来的,而且这 个数字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测定一般选 择在年度修理后,并且在船舶货物卸空 时的平静海面进行。其步骤如下:(P24)
第三节 充分利用船舶载货能 力的主要途径
一、提高船舶的载重能力 二、充分利用船舶的容量能力 三、充分利用船舶的其它载货能力 四、轻重货物合理搭配
作业:
1 . Q 轮在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港( 2 ° N,45 ° E )装完货后,于 10 月 1 日 1200 时开往香港 . 离摩港时船上存有 滑油 52t ,船舶常数 180t ,摩港至西 贡的航程为 2520n mile ,西贡至香港 的航程为 789n mile ,航速为 14.5n mile/h ,航行储备时间 3d ,船抵香港 后停泊 3d (使用装卸设备),燃油、 淡水按航次需求在出发港补给。利用教 材 P23 资料求本航次的净载重量?
2 . Q 轮预计 4 月下旬由大连( 38 ° 55 ′ N , 121 ° 39 ′ E )开往 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港( 41 ° 19 ′ N , 19 ° 28 ′ E ),然后由都港返 回大连。试计算该轮往返两航次的净载 重量。航线资料:大连——都拉斯 8568 海里(经苏伊士运河);大连——塞得 港 7633 海里;塞得港——都拉斯 935 海里;航速 14.5 节,船舶常数 180 吨, 航次储备时间 6 天。
5 .某轮满载排水量Δ =19650t ,空船 排水量Δ L =5565t ,航次储备量Σ G 有燃油 1429t ,淡水 325t ,备品 28t ,船舶常数 200t ,船舶总舱容 19864m3 ,本航次拟配装铜块( SF1 = 0.37m3 /t ),棉花( SF2 = 2.83m3 /t ),沥青( SF3 = 1.36m3 /t ),亚 麻( SF4 = 2.80m3 /t )四种货物。现 计划装铜块 5200t ,棉花 1000t ,问 应再配装沥青和亚麻各多少吨才能达到 满舱满载?
(1)当船舶整个航次航行在使用同一载 重线的海区时,根据所规定的载重线确 定总载重量。
(2)当船舶由使用较低载重线的海区 (如冬季)驶往使用较高载重线的海区 (如夏季)时,根据较低载重线确定总 载重量。
(3)当船舶由使用较高载重线的海区 (如夏季)驶往使用较低载重线的海区 (如冬季)时,根据以下规则确定载重 线(见表2-1)。
6.某轮满载排水量为 23500t ,空船排 水量为 6500t ,油水等储备品及船舶常 数共 1600t ,船舶总舱容为 19732 m3 。 本航次拟配装四种货物,其中甲货 ( SF1=0.37 ) 5200t ;乙货 ( SF2=2.83 ) 1000t 必装。问丙货 ( SF3=1.36 )和丁货( SF4=5.0 )应 各装多少吨才能达到满舱满载?(假设 上述积载因数均未考虑亏舱,并设亏舱 率均为 10% )
两次补给之间的航程长短和停泊时间的 长短而变化,因而与油水补给方案有关。 燃油、淡水的补给方案,究竟采取哪种 方案,应综合分析各港口的油价和补给 油、水所引起的费用支出情况权衡利弊, 择优选用。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案,始发 港可变储备量都可根据下式一计算:
G2=gS(S/24 V+trs)+gb tb(t) 式中:gS—每天航行的油、水消耗定额(Bunker and
三、航次储备量的计算
燃料(Bunker)、淡水(Fresh Water)、粮食、供应品(Provisions)、 船员、行李(Crew and Effects)及船用 备品(Stores)等航次储备量是总载重 量的组成部分。在船舶总载重量确定以 后,航次储备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航次 净载重量的确定。
4. Q 轮预计 5 月中旬由大连港驶往荷 兰的鹿特丹港( 51 ° 33 ′ N , 4 ° 17 ′ E ),试计算船舶往返两航次 的航次净载重量?航线资料如下:大连 →鹿特丹(经苏伊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 10904 ′)。大连→新加坡( 2619 ′), 新加坡→热夏交界线( 8 ° N , 70 ° E )( 2400 ′)→亚丁( 1600 ′), 大连→塞得港( 7633 ′)。航 行储备时间为每航次 7 天,船舶常数为 200 吨,垫舱物料每航次要 5 吨,航速 14.5 节,油水补给方案为每航次在新加 坡补加。
一致而δd产ρ—生始的发平港均到吃航水线变最化浅量,处m舷;外水密度不
项数据D应a—根过据浅船区舶时的应大留小出,的船富速裕,水浅深水,区m底,此质 及船上所载货种等因素确定;
水的差δd值t—,船m舶。过浅水区时,最大吃水与平均吃
根据上式所求得的装货港最大平均吃水d m资ax料及上港方水便密地度求ρ,出船就舶可的在总载载重重表量尺D或W其ma他x。船舶
对于全集装箱船和油船,上式变为:
NDW=DW-∑G-C-B(t)(2-6)
NDW=DW-∑G-C-S(t) (2-7)
公式(2-6)为全集装箱船的NDW的计算公 式,其中B—固定压载的重量,t。
公式(2-7)为油船的NDW的计算公式,其 中S—油脚重量,t。
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船舶载货能力的 潜力,应使总载重量尽可能地大,而其 他各项重量尽可能地小。
(4)船舶由使用较高载重线海区(如热 带)航行至使用较低载重线海区(如冬 季)时,并且在航程中两次改变所使用 的载重线,可根据类似的原理,确定所 使用的载重线。
二、总载重量的确定
在舷外水密度一定的情况下,总载重量随 船舶的最大平均吃水变化而变化。在具体航次 中,船舶的最大平均吃水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总载重量也应根据相应情况确定。。
3. Q 轮预计 10 月 30 日 由瑞典的斯 德哥尔摩( 59 ° 19 ′ N,18 ° 03 ′ E )驶往塞内加尔的达喀尔( 14 ° 40 ′ N , 17 ° 24 ′ W ) , 试计 算该航线往返两航次的净载重量。航线 资料:斯德哥尔摩→基尔( 54 ° 19 ′ N , 10 ° 08 ′ E ) 508 海里 →夏冬交界线 1300 海里 ,达喀尔→热 夏交界线 1103 海里→夏冬交界线 675 海里。航速 14.5 节,船舶常数 200t 航行储备时间 5d 。
7.某轮出港时满舱满载,中途港在 NO2 二层舱卸掉 1000t (卸空)和 NO4 二 层舱卸掉 800 吨(卸空)后,拟加载积 载因数为 0.5m3 /t 杂货甲和积载因数 为 2.5 m3 /t 的杂货乙。已知 NO2 舱 容为 1590m3 , NO4 舱容为 2050 m3 。 问两种杂货各装多少吨才能使船舶满舱 满载?(不计油水消耗) [ 如果该轮航 行中共消耗油水 600 吨,则结果如 何? ]
2.船舶的满载吃水受载重线的限制
当航线上的水深足够时,在始发港确 定总载重量,必须保证船舶在该航次任 一航段、任何时间,船舶两舷相应于船 舶所在的区带、区域和季节期的载重线 上缘不被水淹没。为此,必须选用合适 的载重线来确定总载重量。
除正确地选用载重线,还要注意:根 据《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规定, 船舶从江河港驶出时,容许船舶超载, 其超载量等于出发港至入海口所需消耗 的油水重量。
第二章 船舶载货能力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航次净载重量的计算 第三节 充分利用船舶载货能力的途径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具体核算船舶装载能力,懂得如何 充分利用船舶装载能力。
重点:
船舶载货能力的概念,航次净载重 量计算方法,满载满舱要求下配装轻重 货物的重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