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科教案格式
体育学院术科教案--样版

重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
难点: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
组次数
组织教法与要求
一、开始部分
〔一〕教学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向老师报告出缺席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身体各部位的伸展练习
二、准备活动
1.环绕篮球场慢跑
练习:沿球场边线依次做各种移动。
要求:移动时注意保持身体重心的高度与平衡,注意脚掌着地时的部位。
组织教法:
1.重复讲解运球与传球的技术要领以及易犯的错误。
2.学生练习,重点强调易犯的错误。
3.练习中针对个体进行错误纠正。
练习如下:
1.两人一球相距5米进行传球练习。
2.以排为单位沿场地边线依次进行直线运球、变向运球。
2.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
3.复习华尔兹的各种基本步;学习华尔兹左右旋转、90度转、180度转。
授课类型
实践课
授课时间
2013年 9月3 日
第一周星期一第3-4节
教学目的:
1.改良行进间变向运球技术;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掌握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要领;
2.熟练掌握华尔兹两人间脚步的配合与转动的角度方向;学习并掌握左右旋转的步法动作。
〔三〕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动作要领:右手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用指根以上的部位持球,左手扶球的左侧,右臂屈肘,置球于右肩上,前臂与地面接近垂直,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腿微屈,重心落在两脚上,投篮时候,目视瞄准点,下肢登地发力,向前上抬肘伸臂,手腕下压,食指和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投出,同时身体随投篮动作向上伸展,脚跟微提起。
高等院校术科教案

杠上压腿
正压腿
侧压腿
正压肩
倒压肩
要求:充分将韧带拉开,避免受伤
一、基本功练习(约15分钟)
1.正踢腿
要求:身体中正,两手架平,支撑腿伸直,踢腿有力,脚尖勾起,两眼平视前方。
2.侧踢腿
要求:身体转侧90度,上架掌要伸直,踢起腿要往后脑勺方向踢起,踢腿时,眼睛看向身体正前方,其他同正踢腿。
高等院校术科教案
教师姓名授课对象:
课程名称
传统保健体育
课程类型
必修
授课题目
武术拳操、练功十八法
授课形式
实践
授课时间
2012年3月20、22日星期二、四第6—8节
周次/课次
9/1
教学目标
1、全套复习武术拳操,并逐步提高动作的规范性。
2、复习已学练功十八法,并学习新动作6—12动。
3、了解放松跑练习的目的。
注意:强调臂部着地;加强挺胸靠大腿练习
注意:挺膝,挺髋,腰向上定,桥弓要大,脚跟不离地。
注意:振压幅度由小到大,增加外力适中,避免受伤。
教法:
集体口令,集体练习
:
组织队形:
×××××
×××××→←
×××××→
×××××←
▲
要求:踢腿要高,支撑腿不能弯曲。
××××××××××
××××××××××
▲
教法:1.集体练习。
休息5分钟
二.武术拳操、练功十八法的练习(约45分钟)
1.集体复习武术拳操的基本动作并学习新动作17—22动。
一左弓步插掌
二右盖步冲拳
三马步按掌
四右弓步插掌
五左盖步冲拳
六马步按掌
要求:熟悉动作,掌握路线;动作规范,身法协调;步法灵活,步内含腿,轻脆连贯,拧腰和胯。
小学体育术科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运动项目名称]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和游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生活品质。
二、教学对象[年级] [班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运动项目名称]的基本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具体场地名称]2. 教学器材:[所需器材名称及数量]3. 教学课件:[如有,需说明]五、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点名报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等。
2. 热身活动:慢跑、徒手操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预防运动损伤。
(二)准备部分1. 游戏热身: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名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教学示范:教师对[运动项目名称]的基本动作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三)基本部分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运动项目名称]的练习。
a.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b. 学生互相观摩,学习他人的优点。
2. 练习方法:a. 基本动作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运动项目名称]的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熟练度。
b. 游戏练习:将[运动项目名称]的练习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技能。
(四)拓展部分1. 组织学生进行[拓展项目名称]的练习,丰富教学内容。
2. 邀请优秀学生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结束部分1.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放松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3.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表现:学生对[运动项目名称]的兴趣如何?是否掌握了基本动作?3. 教学改进: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具体课时]2. 教学时间分配:开始部分5分钟,准备部分10分钟,基本部分30分钟,拓展部分10分钟,结束部分5分钟。
术科的教案

术科的教案教案名称,《数学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加法运算》。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学一年级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掌握进位和借位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
1. 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 进位和借位的概念。
3. 进位和借位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
2. 游戏教学法,设计趣味性的加法运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
2. 深化认识,引导学生理解进位和借位的概念,掌握进位和借位的运算方法。
3. 练习与巩固,设计趣味性的加法运算游戏,巩固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拓展相关的数学知识。
六、教学资源。
1. 教学课件,准备相关的加法运算课件,辅助教学。
2. 教学游戏,设计趣味性的加法运算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估。
1.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
2. 组织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3. 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加法运算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还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加法运算知识。
武术术科教案 (1)

队形:
☆☆☆☆☆☆
☆☆☆☆☆☆
▲
一次
5
分钟
小强度
见
习
生
安
排
运动量曲线预计
强度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时间
练习密度预计
55%
小结
教法:1讲解
2示范
3学习
4纠错
要求:①掌握正确手型,明确直拳、立拳、勾手的概念和要领
②掌握步型的要领
③步法与手型的协调配合
④熟悉所学套路
⑤多次练习纠错、改正
多次
28分钟
中等强度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操
二、集合整队,师生共同小节。
三、师生再见。
四、整理器材。
教法:完整示范法,练习法
组织:教师领做放松操,其他同学的模仿练习。
2圈
1遍
6-8次
2分钟
3
分钟
5
分钟
小强度
小强度
中等强度
部分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与要求
练习分量
次
数
时
间
强
度
基
本
部
分
一、学习五步拳
要点:基本动作与各个动作的衔接
重点:动作要领与动作的流畅性
难点:动作要领与动作的流畅性
1教师讲解、示范
①三种基本手型:拳、掌、勾手
②五种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2五步拳套路
①预备:并步抱拳(图一)
图一
②弓步冲拳: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平搂收抱腰间冲拳目视前方(图二)
术科教案2

课程名称
篮球教育
周次
第10周
课程类别
主项提高
课次
第1次
授课教师
李婷婷
授课时间
授课教材
学习持球交叉步突破
教学目标
1、通过持球交叉步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持球突破技术及运用时机。
2、通过持球交叉步技术组合练习,使学生能将持球突破技术与其它技术组合运用,提高突破技巧。
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
二、准备活动
学生呈四路纵队底线站立,前一名同学前进两步后,下一名同学跟上一次进行练习。
熟悉球性,拉伸各关节。
部分
时间
项目教育内容
教法与指导
学法与组织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30分钟
30分钟
一、学习持球交叉步突破:
用途:是破坏扩大防守的有力武器;能打乱对方防守部署。
目的:使学生掌握持球交叉步突破的动作方法。
(2)传球方向不正确
纠正方法:手指手腕作用于球的正后方,球向前,平直。
(3)四组起动不同步
纠正方法:用余光观察同伴。
3、要求:
(1)运球突破速度快,传球准确到位。
(2)加强观察能力,“四角”同时起动,完成动作。
(3)体会同伴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
四、教法:
1、讲解,示范
2、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持球突破速度慢
用途:在实践对抗中,有利的进攻性实用技术,直接投篮得分的进攻手段。
目的:使学生掌握对抗中持球突破的运用技巧。
练习内容:
接回传球后完成突破进攻
教育内容:突破对手后的进攻得分,提高自信心,正确、果断的决定能超越困难对你的阻力。
术科教案 (2)

理论课教案任课教师教学对象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教学主题教具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使学生知道网球运动的特点、锻炼价值、场地器材及规则。
3、培养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2、考勤3、保持课堂安静、导言提问导入:同学们知道李娜吗?对那你们了解网球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网球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组织与教法组织管理预案时间一、网球发展简况现代网球运动一般包括室内网球和室外网球两种形式。
网球运动最早起源于12至13世纪法国传教士在教堂回廊里用手掌击球的一种游戏。
大约在1358年~1360年间,这种球类游戏从法国传到了英国。
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对此特别感兴趣,下令在宫内建造一处室内球场。
从此,网球开始在英国流行,成为英国上层社会的一种娱乐活动,所以有“贵族运动”之雅称。
这期间流行的主要是室内网球。
现代网球运动的历史一般是从1873年开始的。
那年,英国人沃尔特·克洛普顿·温菲尔德将早期的网球打法加以改进,使之成为夏天在草坪上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并取名“草地网球”。
同年还出版了一本以《草地网球》为题的小册子,对这种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
所以温菲尔德被称为“近代网球的创始人”。
此后网球便成为一项室内、户外都能进行的体一、通过讲解,使学生对网球的发展有个初步了解。
提问式教学法:你接触过网球吗?或者有谁会打网球采用多媒体图片与同学们的自己感受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使注意力更加集中10’育项目。
同时在英国各地建立网球运动俱乐部。
1875年又建立了全英网球运动俱乐部。
这个俱乐部建造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网球场地,并于1877年举办了全英草地网球男子单打锦标赛,即后来闻名于世的温布尔登网球赛。
二、网球的锻炼价值1网球可以锻炼人的身体,使人更健康。
2通过网球运动可以结识到许多兴趣相投的朋友。
3网球比赛拥有极高的观赏性4通过打网球比赛,可以磨练自己的性格。
尤其是对孩子,他们会明白输赢不必太挂于怀:赛场上总要有一个人会输,人生总不可能永远都赢。
广州体育学院术科教案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一、准备姿势与移动
(一)准备姿势
半蹲稍蹲低蹲
1.半蹲动作方法:两脚左右开立稍比肩宽,一脚稍前,两脚尖内收,脚跟稍提起。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弯曲,膝关节的投影在脚尖前面。上体前倾,重心靠前。两臂放松自然弯曲,双手置于腹前。
2.讲解介绍稍蹲准备姿势
3.讲解介绍低蹲准备姿势
2.体会移动的几种步法
移动包括起动、移动步法和制动。
并步动作方法:如向左移动,则右脚蹬地,左脚向来球方向跨出一步,右腿迅速跟上做好击球准备。
交叉步动作方法:以向左交叉步为例,上体稍向左转,右脚从左脚前面向左交叉迈出一步,然后左脚再向左跨出一大步,同时身体转向来球方向,保持击球前的姿势。
达成目标:
1.掌握一种基本姿势并相应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运用。
教学内容和达成目标
教学组织与方法
练习
次数
时间
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
准备部分
一、集合队伍,自我介绍、师生问好并点名
二、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三、宣布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注意安全、听从指挥)
四、慢跑
五、(一)基本准备活动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腹背运动
6、前后左右压腿
7、手腕脚踝绕环
课后小结
组织:图A
练习方法:
①成半蹲准备姿势,做各种方向的并步、交叉步移动
②两人一组,一人跟随另一人做同方向的移动
要求:集中注意力,认真练习
一、放松活动
肩、腿、膝的放松活动
二、课堂小结
三、整理器材
四、师生再见
教师领做
教师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