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发生坠床/摔倒时应急预案及处理步骤一、患者发生坠床/摔倒时应急预案1、检验病房设施,对跌倒坠床高危患者采取安全防护方法,如需要能够留陪护或让护士帮助。
2、当患者忽然跌倒时,护士立即患者身边,检验患者跌倒情况:通生判定患者神志、瞳孔、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和体征、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情况等,并初步判定跌伤原因或病因,立即通知医生。
3、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患者,依据跌倒部位和伤情采取对应搬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必需时遵医嘱行X 光片检验及其它诊疗。
4、对于跌倒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察观察病情改变,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改变情况,通知医生,快速采取对应抢救方法。
5、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房,嘱其床休息,抚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依据病情做深入检验和诊疗。
6、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者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以0.5%碘伏擦洗伤口:出血较多或有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清创缝合。
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7、加强巡视,立即观察采取方法后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8、将病人跌倒坠床经过、受伤情况和处理方法具体立即地统计在护理统计单上并交班。
9、向患者了解当初跌倒情况,帮助患者分析跌倒原因,向患者做宣传教育指导,提升病人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跌伤,并向病人及家眷做好耐心细致解释和抚慰。
10、立即汇报护士长和科主任,汇报跌倒坠床经过和受伤情况,统计事件经过,科室集体讨论坠床原因及防范方法,二十四小时内上报医务科和护理部。
11、必需时汇报院领导做相关处理。
二、患者发生坠床/摔倒处理步骤。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一、目的为了提高医院对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力,保障患者安全,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特制定本报告制度、处置预案与工作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报告、处置及后续处理。
三、报告制度1. 值班医务人员发现患者不慎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时,应立即通知科室负责人。
如患者病情允许,同时将其移至抢救室,联系家属。
2. 对患者受伤情况,当班医生应做初步判断,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状态等。
3. 护士长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了解具体情况,做好相应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填写意外事件报告单,并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4. 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制定整改措施;对科室进行指导和监督,促进不良事件的良性转归。
5. 鼓励主动报告,坚持非处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促进不良事件的良性转归。
四、处置预案1.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及护士长。
2. 医生到场前,对患者做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状态等。
3. 医生到场后,为医生提供信息,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并遵医嘱进行处理。
4. 评估意识状态及判断有无皮肤擦伤、骨折等。
受伤较轻者,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监测生命体征,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皮肤出现淤斑者进行局部冷敷,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消毒皮肤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 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者,根据受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协助患者进行辅助检查,并遵医嘱给药。
6. 头部受伤者,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配合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图

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图一、应急预案1、立即就地查看病人,了解病人病情。
2、报告医生协同处理,使对病人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
3、将病人抬上病床,检查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是否有外伤(擦伤、肢体骨折等)。
4、遵医嘱予以B超、CT检查,确定是否有内脏损伤或出血。
5、病人出现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时,立即遵医嘱予以输氧、输液、心肺复苏等处理。
6、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安抚工作,消除其恐惧、紧张心理7、详细交接班,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及心理变化。
8、将事情发生的经过及对、如实报告护士长。
护士长应立即了解病人病情,做好相应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9、坠床为病人住院期间影响病人身心健康、引发护理纠纷的不安全因素,严重者可加重病人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护士应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对可能发生坠床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制定预防与处理措施,杜绝类似事件发。
10、坠床的高发人群。
(1)病情危重、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病人。
(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休克、极度衰弱病人。
(3)瘫痪、惊厥、婴幼儿、年老体弱病人。
1(4)躁动、癫痫、视力障碍、精神障碍、不合作病人。
(5)自杀倾向病人。
11、坠床的危险因素。
(1)护士不了解病人病情及心理。
(2)未及时使用护拦、约束带等保护用物。
(3)安康宣教不力。
(4)病人转运、改变体位过狴中未采取保护措施。
12、坠床的预防措施(1)护士长组织科室全体护士认真研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安全管理制度等法规文件,树立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高度责任感。
(2)保持护拦、约束带、推车等用物性能完好,病房地面、走廊、卫生间等环境干净安全,对科室的环境、设施、护理操作等各个方面(3)对于极度躁动病人,床旁设护拦,应用约束带约束肢体,并注意约束适当、加强局部皮肤检查、做好交接班。
(4)护士加强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人病情,了解坠床的高发人群,以采取保护措施。
护理临床患者坠床跌倒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护理临床患者坠床跌倒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护理临床患者坠床跌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及时应对和处理这类事件,护理人员应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遵循一定的流程操作。
下面是一个关于护理临床患者坠床跌倒的应急预案及流程的示例。
一、应急预案1.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高度重视患者坠床跌倒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a.对于高危患者,应及时评估其坠床风险,如年龄、步态不稳、认知功能障碍、尿失禁等。
b.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如在患者床边放置床栏、提供不滑的床垫、提醒患者遵循行动指导等。
2.床边护理:护理人员在每次接触患者时,要进行必要的床边风险评估和观察,包括:a.评估患者的行动能力和认知功能,判断其是否有坠床风险。
b.检查床栏的可靠性,确保床栏处于正确的位置上。
c.观察患者是否卧床不稳,如出现不稳定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3.发生坠床跌倒时的应急处理:如果患者坠床跌倒,护理人员应按以下流程处理。
二、应急流程1.立即向其他护士或医生呼救,同时通知患者的家属和医疗团队。
2.尽快到达现场,评估患者的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和伤口情况。
3.如果患者已经昏迷或疼痛明显,应首先处理其生命体征,如保证通畅的呼吸道、心血管稳定等。
4.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外伤,如果有,应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包扎等。
5.尽量不要移动患者,特别是怀疑存在颈椎或脊柱损伤时。
6.检查患者有无其他伤病,如头部外伤、骨折等,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7.完成必要的记录,包括患者的状况、急救措施和时间等。
8.将患者转移到医院相应的急救护理区,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三、后续处理1.护理人员应随时关注患者的状况,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情况等。
2.尽量减少患者的不必要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3.患者的家属应得到及时的沟通和解释,了解患者的现状和预期的治疗方案。
4.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治疗,如手术、康复训练等。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流程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流程一、目的规范跌倒/坠床后的处理流程,确保医疗安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科室三、内容(一)应急预案1.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赴现场,同时通知值班医生。
2.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患者意识及受伤情况,安抚患者。
3.医师到达现场后,评估患者病情,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4.未见明显损伤者,妥善安置患者,并对患者及家属做好预防坠床/跌倒的健康教育。
5.有明显损伤者,医师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必要时就地抢救。
6.由医师向家属做好病情告知。
7.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1小时内)8.做好患者坠床/跌倒的经过及救治记录。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重点交接班。
9.上报医疗护理(不良)事件。
(二)处理流程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护士立即赶赴现场,同时通知医师,评估患者受伤情况无明显损伤者:妥善安置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并做好相关健康教育有明显损伤: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急救措施,再将患者正确移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交接班向家属解释病情并做好家属及患者的心理安慰报告科主任、护士长(1小时内)根据受伤情况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测量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上报医疗护理(不良)事件患者跌倒/坠床的预防与处置报告流程新入院或转入患者,4h 内应用《Morse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进行风险评估跌倒/坠床高危风险患者;内科≥75 岁;外科≥70岁不存在危险因素患者加强宣教,留陪,床头警示标识,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巡视、监控和交接班,每周动态再评估 1-2 次,记录加强观察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立即赶赴现场,通知医师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正确搬运病人监测生命体征不良事件上报(跌倒、坠床事件上报表)护理部医生检查、判断伤情遵医嘱落实处置、检查、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病情,联系家属,做好安抚、沟通记录,交接班调查,组织讨论分析,整改措施。
4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4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一、引言跌倒坠床是医院内常见的不良事件,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还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制定跌倒坠床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明确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确保在发生跌倒坠床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理。
二、应急预案1.1成立应急小组:医院应成立跌倒坠床应急小组,由医疗、护理、安全等相关人员组成,负责跌倒坠床事件的应急预案制定、培训、演练和改进工作。
1.2制定应急预案: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跌倒坠床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小组的职责和任务,确定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1.3培训与演练:对医护人员进行跌倒坠床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其对跌倒坠床事件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定期组织跌倒坠床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处理流程2.1发现与报告: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跌倒坠床后,应立即评估患者的病情和伤情,同时报告应急小组。
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跌倒坠床时间、地点、伤情等。
2.2紧急处理:根据患者的伤情,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如有必要,立即联系相关科室进行会诊或转诊。
2.3记录与调查:详细记录跌倒坠床事件的发生经过、处理过程和结果。
对跌倒坠床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4患者沟通与安抚: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告知跌倒坠床事件的处理情况和结果,做好安抚工作,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和恐慌。
2.5跟踪与反馈:对跌倒坠床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反馈给患者及其家属。
同时,对跌倒坠床事件的处理流程进行总结和改进。
四、预防措施3.1环境安全:加强医院环境的安全管理,确保病区、走廊、卫生间等区域的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定期检查病床、轮椅、扶手等设施的安全性,及时维修或更换。
3.2健康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跌倒坠床预防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跌倒坠床风险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跌倒坠床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病患发生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病患发生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病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病患在医疗机构中发生跌倒或坠床的风险,并确保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患者。
应急预案以下是针对病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应急预案:1. 快速反应:一旦发生病患跌倒或坠床的情况,立即采取行动。
确保所有医护人员都知道如何快速反应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2. 定位报警设备:每个病床都应配备报警设备,以便在发生跌倒或坠床时立即发出警报。
确保报警设备的有效运作。
3. 巡视及监测:增加对病患的巡视频率,特别是对有跌倒或坠床风险的患者。
使用合适的监测设备,如摄像头或传感器,以及智能床垫等,来监测病患的活动情况。
4. 建立警戒区域:对于高风险的病患,设置警戒区域,确保他们在警戒线内被监测和保护。
5.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确保所有医护人员接受过关于跌倒和坠床风险的培训,了解如何识别潜在危险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6. 设施改进:改善医疗设施的设计,例如增加扶手、使用防滑地板、提供合适的照明等,以减少跌倒和坠床的风险。
处理流程以下是病患发生跌倒或坠床时的处理流程:1. 紧急救助:任何医护人员在发现病患跌倒或坠床后应立即提供紧急救助,并及时呼叫其他人员前来协助。
2. 评估病情:对于跌倒或坠床的病患,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身体伤害、头部受伤或其他相关问题的检查。
3. 情况记录:详细记录病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受伤情况以及所采取的紧急救助行动等。
4. 通知家属:立即通知病患的家属或紧急联系人,并向他们说明发生的情况以及所采取的措施。
5. 风险评估:由医护人员进行跌倒或坠床的风险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6. 记录反馈:将跌倒或坠床事件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记录在患者的医疗档案中,并与其他相关医护人员分享经验和教训。
密切遵守以上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有助于减少病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风险,并确保他们得到及时的援助和保护。
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跌倒坠床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也是比较常见的危险事件。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老年人发生跌倒坠床这种事件,如不及时处理,就会给其身体造成不小的伤害。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跌倒坠床,并合理应对跌倒坠床事件,成为了社区的一项必须要重视的工作。
一、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1、预防措施1.1、安装护栏,护栏应高于床面,避免老年人在睡眠中摔下床;1.2、确保床垫具有柔软性,且表面不滑,以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性;1.3、及时更换损坏的床垫和床单,以防止床垫和床单在夜间突然滑动;1.4、维持卫生清洁,避免老年人走在滑溜的地面上;1.5、保证照明良好,避免视力不佳时的夜间活动;1.6、给老年人穿防滑鞋,减少摔倒的可能性;1.7、锁好房门窗户,避免老年人偷偷出门或爬窗户。
2、事件处理2.1、及时拨打120,将老年人转送至医院急救中心进行治疗;2.2、进行急救,包括自救和他救:如果老年人还有自救能力,可以通过向周围人员求助和发出警示信号等方式争取自救时间。
如果老年人已经昏迷,周围人员应当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2.3、进行伤情评估,判断跌倒坠床的严重性和所需的治疗措施;2.4、进行跌倒坠床事件的报告,并对事件进行彻底的调查和整改。
二、跌倒坠床的应急处理流程1、在老年人发生跌倒坠床事件后,首先要迅速判断老年人的状况,有无呼吸和心跳,同时观察有无伤口、出血或其他伤害等。
2、如果老年人还有自救能力,及时向周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并保持镇静,让老人感到安心和放心。
3、如果老年人已经昏迷或生命体征异常,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4、等待120救护车到位后,将老年人转送至医院急救中心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5、在送至医院之前,对老年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检查,彻底地消除周围的危险因素,以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
6、到达医院后,进行相关的检查,包括X光、CT、核磁共振等,确保发现和治疗有关的所有问题。
7、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治疗方案,包括颅内压力降低和骨折等症状的治疗,以确保老人的安全和尽早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预案及处理流程
1.按护理部标准,新病人入院时,对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护士在护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癫痫发作、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的患者,必须用床栏或约束带保护,并做好交班。
3.做好安全宣教工作,对长期卧床的体质虚弱者、近期有跌倒史(1 周内);以晕厥、黑蒙为主要症状者、经常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肢体活动受限、视觉障碍及年老体弱等患者,护士应告知其起床或行走时应由动作缓慢或护士(按铃呼叫护士)陪伴。
4.给存在发生跌倒、坠床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测量体重和沐浴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不得擅自离开。
5.做好入院宣教,告知病人住院期间、起床活动时穿防滑鞋。
外出检查有专人陪同,检查前更换外出鞋,行动不便者准备轮椅。
6.夜间应开启地灯,保持病室、走廊和地面清洁、干燥、平整、完好、通道内不随便堆放物品,以免影响人、车通行。
工勤人员拖地或打蜡后应放置“小心地滑”的警示牌。
7.中夜班加强巡视,必要时为病人准备床栏并拉起。
8.对服用特殊药物(如安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和抗精神病药物者,加强观察。
9.一旦患者出现跌倒、坠床等事件,应及时通知医师,并遵医嘱落实各项治疗和护理。
患者跌倒、坠床后处置流程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意外事件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患者发生跌倒或坠床事件后,护士应立即赴现场及时了解发生跌倒或坠床的经过,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医生。
医生赶到现场后,护士应
向医生详细描述事件的经过,并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及伤情的判断。
1. 立即报告:
a) 口头报告时间节点:发生或发现者立即(1小时内)报告护士长或当班主管护士、相关医生;当班主管护士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报告科护士长、科主任;科护士长接报后立即(1小时内)将该事件报告护理部分管副主任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b) 书面报告时间节点:发现者8小时内完成并交予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在接单后的24小时内交予护理部。
2. 认真记录患者坠床或跌倒的经过,伤情与抢救记录。
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防范制度与预防措施
预防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
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
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
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有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 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入院病人按跌倒评分表进行评分,评分大于4分填写评分表,护理文书中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落实预防措施。
并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动态评估持续追踪,强化教育。
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并签名,留陪护监管。
发放健康处方,做好相关指导。
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12、教会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13、高危患者卧床需拉起离家属远侧的栏杆,勿拉起两侧栏杆,以免妨碍患者离床活动。
但对于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栏且固定好。
14、在住院一览卡右上角做好三角标记,床头卡上插警示标志,在提示栏内写清高危患者床号。
15、做好高危跌倒患者的交接班工作。
每周进行再次评估,记录评分情况和有无意外发生,直至高危解除或病人出院、死亡。
跌倒高危评分表保管于病历中。
16、护士长每周抽查高危病人 2 人、非高危病人 2 人,查有无漏报情况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