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破乳剂

第一章  破乳剂

第一章破乳剂第一节基本性质一、概述原油破乳剂最早报导于1914年,Barnickel用质量分数为0.1%的FeSO4溶液在35~60℃下进行原油破乳。

1920年后开始有盐型和酯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羧酸盐型、磺酸盐(包括石油磺酸盐)及硫酸酯盐型;1940年后开始使用低分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OP型、平平加型、和吐温型等;1950年后出现的非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含氧乙烯聚氧丙烯基的酚醛树酯;1990年后开始用两性表面活性剂。

我国对原油破乳剂的研制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以后,首先研制了低分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后来又研制聚醚及改性聚醚等高分表面活性剂,1989年我国又自行研制出两性高分子破乳剂CW-01,全世界现有上千种原油破乳剂产品,年销售约百万吨,我国自行研制生产、应用的破乳剂已超过200年牌号,但大多数产品是复配得的,单剂少同,产品适应性差,质量不稳定。

1 乳状液的生成和性质1.1 乳状液的定义乳状液是一个多相体系,其中至少有一种液体以液珠的形式均匀地分散于一种不和它混合的液体之中,液珠的直径一般大于0.1微米(1×10-7m),此种体系有一个最低的稳定度。

在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或某些固体粉末而使该体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2 乳状液的生成条件要想制备乳状液,必须满足下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①存在着互不相溶的两相,通常为水相和油相。

②存在有乳化剂一类表面活性剂,其作用事降低体系得界面张力,在其微液珠的表面上形成薄膜或双电层阻止微液珠的相互聚结,增大乳状液的稳定性。

③具备强烈的搅拌条件,增加体系的能量。

1.3 乳状液类型常见的乳状液有两类,一类是以油为分散相,水位分散介质的称为水包油型(O/W)乳状液。

另一类是以水相为分散相,油为分散介质的称为油包水型(W/O)乳状液。

当水油比相当时,将引起多重乳化现象。

即是一个两种类型同时存在的乳状液。

掌握乳状液类型的鉴别方法,对于乳状液的试验研究及配置都是很重要的,常用的方法有:①稀释法;②染色法;③电导法;④荧光法;⑤滤纸润湿法。

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精编版

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精编版

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来源化学品名称:破乳剂供应商:第二项:主要成份第三项:危害性概述外观:黄色或棕色粘稠液体状态:粘稠液体气味:淡淡的气味化学品危害:皮肤接触和食入有害;对眼睛有严重伤害的危险;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生环境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第四项:急救措施若中毒者丧失意识或发生抽搐,不要让其进流食也不要引诱其呕吐。

吸入:将伤者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

若出现症状,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

若刺激持续存在,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若戴有隐形眼镜,冲洗5分钟后摘掉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立即接受医疗护理,最好由眼科专家进行护理。

吞食:严谨催吐。

立即叫医生和(或)送往急救室。

给医生的建议:是否催吐由医生决定。

如实施洗胃,建议气管内或食管内插管加以控制。

当考虑以排空胃的方式来消除毒性时,须权衡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无特效解毒剂。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实施。

第五项:消防措施燃爆特性:查阅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灭火剂:小火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大火使用:雾状水、抗醇泡沫。

灭火时应佩戴的防护器具: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火服。

有害分解产物:燃烧能生成下列产品:CO和(或)CO2。

吸入高度的CO会令人中毒。

高浓度的CO2可令人窒息。

特殊燃烧和爆炸危险:本品可能产生移动的火灾危害。

切勿将水或泡沫直接射向燃烧着的液池。

这样会增加燃烧强度并导致起泡。

第六项:泄露应急处理人员保护: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设备。

佩戴眼睛和皮肤防护设备。

地板可能很滑。

小心摔倒。

参见第8部分“防护措施”。

环境保护:筑堤收容,防止其污染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

清除方法:小量泄露可能适当的吸收材料加以覆盖和吸收。

用不产生火花的铁铲移去。

收集到贴有标签的适当容器中。

大量泄露可筑堤收容。

用泵转移到合适的贴有标签的容器中。

根据相应的法规处置。

第七项:操作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避免眼睛接触。

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来源化学品名称:破乳剂供应商:第二项:主要成份第三项:危害性概述外观:黄色或棕色粘稠液体状态:粘稠液体气味:淡淡的气味化学品危害:皮肤接触和食入有害;对眼睛有严重伤害的危险;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生环境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第四项:急救措施若中毒者丧失意识或发生抽搐,不要让其进流食也不要引诱其呕吐。

吸入:将伤者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

若出现症状,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

若刺激持续存在,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若戴有隐形眼镜,冲洗5分钟后摘掉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立即接受医疗护理,最好由眼科专家进行护理。

吞食:严谨催吐。

立即叫医生和(或)送往急救室。

给医生的建议:是否催吐由医生决定。

如实施洗胃,建议气管内或食管内插管加以控制。

当考虑以排空胃的方式来消除毒性时,须权衡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无特效解毒剂。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实施。

第五项:消防措施燃爆特性:查阅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灭火剂:小火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大火使用:雾状水、抗醇泡沫。

灭火时应佩戴的防护器具: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火服。

有害分解产物:燃烧能生成下列产品:CO和(或)CO2。

吸入高度的CO会令人中毒。

高浓度的CO2可令人窒息。

特殊燃烧和爆炸危险:本品可能产生移动的火灾危害。

切勿将水或泡沫直接射向燃烧着的液池。

这样会增加燃烧强度并导致起泡。

第六项:泄露应急处理人员保护: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设备。

佩戴眼睛和皮肤防护设备。

地板可能很滑。

小心摔倒。

参见第8部分“防护措施”。

环境保护:筑堤收容,防止其污染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

清除方法:小量泄露可能适当的吸收材料加以覆盖和吸收。

用不产生火花的铁铲移去。

收集到贴有标签的适当容器中。

大量泄露可筑堤收容。

用泵转移到合适的贴有标签的容器中。

根据相应的法规处置。

第七项:操作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避免眼睛接触。

化学药剂MSDS剖析

化学药剂MSDS剖析

灭火方法:
采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沙土、大量水或其他适合B类火灾 的灭火材料。对暴露在火场中的容器要用水冷却;对于大火、喷
水是燃烧物彻底淋湿。
KL10-1油田日常使用的化学药剂的MSDS
泄漏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己式压力呼吸器,穿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避免曝晒。远离火种、热源和不相容物。保持容
KL10-1油田日常使用的化学药剂的M抑制油田水处理系统中SRB、FB、TGB细菌。 危险类别:第3类 易燃液体。
健康危害: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 以及 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 、皲裂和皮炎。
域,远离高温、火源、潮湿和有相反性质的介质的区域内。由于可
能留下残留物,因此空的容器可能有毒,所以要在储存地设有警示 牌。
KL10-1油田日常使用的化学药剂的MSDS
四. BHFL-03防蜡剂:
用途:用于油井或海管防蜡、降凝。 危险类别:第3类易燃液体。 环境影响: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能造成污染。 产品外观:无色至黄色液体。 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 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大量溅到皮肤,在淋浴下冲洗。求医。 2、眼睛接触: 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时保持眼睑张开。求医。 3、吸入:移至空气新鲜处,对症治疗。求医。
的危险。皮肤接触:有刺激性;眼睛接触:有刺激性;吸入:会刺激 呼吸道;误服:会刺激消化道。
环境影响:有一定危险性。对水生生物有害,可能对水生环境产生长
期的不利影响。该化学品对环境有危害,对水生生物有害。 产品外观:红棕色至褐色均匀液体,无机械杂质。

01 破乳剂标准

01 破乳剂标准

Q/TQF油气集输用破乳剂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聚合物(水溶)TQF—Ⅰ台安县泉沣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发布Q/L TQF 001—2015前言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台安县泉沣化工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台安县泉沣化工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台安县泉沣化工有限公司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人:刘德强、张良、魏国。

油气集输用破乳剂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聚合物(水溶)TQF-Ⅰ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集输用破乳剂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聚合物(水溶)TQF—Ⅰ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与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集输用破乳剂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嵌段聚合物(水溶)TQF—Ⅰ。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1—2008 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GB/T 265—1988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GB/T 510—1983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方法GB/T 6680—2003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 16483-200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SY/T 5281—2000 原油破乳剂使用性能检测方法(瓶试法)SY/T 5329—2012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797—1993 水包油乳状液破乳剂使用性能评定方法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3 分类与命名产品型号为:现场生产作业环境4 要求4.1 性能指标产品技术性能指标见表15 试验方法5.1 外观目测。

5.2 粘度按GB/T 265—1988的规定进行。

5.3 闪点按GB/T 261—2008的规定进行。

5.4 凝点按GB/T 510—1983的规定进行。

5.5 破乳脱水率按SY/T 5281—2000的规定进行。

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及来源化学品名称:破乳剂供应商:第二项:主要成份第三项:危害性概述外观:黄色或棕色粘稠液体状态:粘稠液体气味:淡淡的气味化学品危害:皮肤接触和食入有害;对眼睛有严重伤害的危险;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生环境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第四项:急救措施若中毒者丧失意识或发生抽搐,不要让其进流食也不要引诱其呕吐。

吸入:将伤者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

若出现症状,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

若刺激持续存在,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若戴有隐形眼镜,冲洗5分钟后摘掉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立即接受医疗护理,最好由眼科专家进行护理。

吞食:严谨催吐。

立即叫医生和(或)送往急救室。

给医生的建议:是否催吐由医生决定。

如实施洗胃,建议气管内或食管内插管加以控制。

当考虑以排空胃的方式来消除毒性时,须权衡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无特效解毒剂。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实施。

第五项:消防措施燃爆特性:查阅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灭火剂:小火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大火使用:雾状水、抗醇泡沫。

灭火时应佩戴的防护器具: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火服。

有害分解产物:燃烧能生成下列产品:CO和(或)CO2。

吸入高度的CO会令人中毒。

高浓度的CO2可令人窒息。

特殊燃烧和爆炸危险:本品可能产生移动的火灾危害。

切勿将水或泡沫直接射向燃烧着的液池。

这样会增加燃烧强度并导致起泡。

第六项:泄露应急处理人员保护: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设备。

佩戴眼睛和皮肤防护设备。

地板可能很滑。

小心摔倒。

参见第8部分“防护措施”。

环境保护:筑堤收容,防止其污染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

清除方法:小量泄露可能适当的吸收材料加以覆盖和吸收。

用不产生火花的铁铲移去。

收集到贴有标签的适当容器中。

大量泄露可筑堤收容。

用泵转移到合适的贴有标签的容器中。

根据相应的法规处置。

第七项:操作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避免眼睛接触。

浙江石油破乳剂注意事项

浙江石油破乳剂注意事项

浙江石油破乳剂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在使用浙江石油破乳剂之前,应该仔细阅读产品的使用说明,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操作,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效果。

2.防止皮肤接触和吸入。

浙江石油破乳剂属于化学品,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在接触时,应戴好防护手套,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同时,应注意防止剂量过大或溅溢,防止吸入剂气体或粉尘。

3.注意运输和储存安全。

浙江石油破乳剂属于易燃易爆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包装的完整性和防护措施,防止剂液泄漏和包装破损。

4.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

浙江石油破乳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与酸、碱、氧化剂等化学物质混合,以免发生危险反应。

在使用前应仔细查看储存条件和适用范围,避免使用不当导致的意外事故。

5.储存期限和保质期。

浙江石油破乳剂在储存过程中,应注意储存期限和保质期限。

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避免使用过期产品,影响使用效果或安全性。

6.注意环境保护。

在使用浙江石油破乳剂时,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剂液的泄漏和排放,污染水源和土壤。

如果发生意外泄漏,应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二次污染发生。

7.妥善处理废弃物。

使用浙江石油破乳剂后,产生的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废弃物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置。

8.注意火灾安全。

浙江石油破乳剂为易燃物质,使用时要注意防止火源接触和火灾发生,避免剂液燃烧导致意外伤害或财产损失。

总结起来,使用浙江石油破乳剂时,需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注意运输和储存安全,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注意储存期限和保质期,关注环境保护,妥善处理废弃物,以及注意火灾安全。

只有正确使用和储存浙江石油破乳剂,才能保证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反相破乳剂使用操作规程

反相破乳剂使用操作规程

反相破乳剂使用操作规程反相破乳剂是一种在油水混合系统中实现分离的化学药剂。

它能够破乳油水混合物,使其重新分离为两个相和油相。

反相破乳剂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

为了确保使用反相破乳剂的安全和高效,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

一、安全操作规程1.员工接触反相破乳剂时应佩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和口罩,以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

2.在使用反相破乳剂时,应确保通风良好的操作环境,以免有害气体积聚。

3.反相破乳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等条件下,避免其受潮、受热或暴露在阳光下。

4.反相破乳剂容器的存放和处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操作步骤1.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所需的反相破乳剂种类和用量,并进行配制。

若使用现成的反相破乳剂,需要先摇匀再使用。

2.在操作前,将容器清洗干净,确保不残留其他物质。

3.使用前,请先进行试验,以确定适合的使用浓度和时间。

测定方法可以是在小样品上进行评估,或参考产品说明书。

4.将反相破乳剂均匀地加入待处理的油水混合物中,可通过搅拌或喷淋等方式,确保充分混合。

5.根据工艺要求,可进行加热处理或调整pH值,提高分离效果。

加热温度和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6.剧烈搅拌后,停止搅拌,让混合物静置一段时间,利于油相和水相的分离。

根据具体工艺要求,静置的时间可以是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7.分离后,可以通过重力沉降、离心或过滤等方式分离油水相。

8.将分离的油水相分别收集并储存或处理。

油相和水相应进行分别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

三、注意事项1.反相破乳剂应避免与强氧化剂、强酸、强碱等物质接触,以免引起剧烈反应或危险事故。

2.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反相破乳剂溅入眼睛、口腔、鼻腔等部位,如不慎接触,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3.如果发生皮肤过敏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反相破乳剂,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4.在使用反相破乳剂过程中,如出现异味、变色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供应商或有关技术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乳剂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来源
化学品名称:破乳剂
供应商:
第二项:主要成份
第三项:危害性概述
外观:黄色或棕色粘稠液体
状态:粘稠液体
气味:淡淡的气味
化学品危害:皮肤接触和食入有害;对眼睛有严重伤害的危险;对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对水生环境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

第四项:急救措施
若中毒者丧失意识或发生抽搐,不要让其进流食也不要引诱其呕吐。

吸入:将伤者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

若出现症状,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

若刺激持续存在,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冲洗眼睛,若戴有隐形眼镜,冲洗5分钟后摘掉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立即接受医疗护理,最好由眼科专家进行护理。

吞食:严谨催吐。

立即叫医生和(或)送往急救室。

给医生的建议:是否催吐由医生决定。

如实施洗胃,建议气管内或食管内插管加以控制。

当考虑以排空胃的方式来消除毒性时,须权衡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无特效解毒剂。

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实施。

第五项:消防措施
燃爆特性:查阅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灭火剂:小火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

大火使用:雾状水、抗醇泡沫。

灭火时应佩戴的防护器具: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火服。

有害分解产物:燃烧能生成下列产品:CO和(或)CO2。

吸入高度的CO会令人中毒。

高浓度的CO2可令人窒息。

特殊燃烧和爆炸危险:本品可能产生移动的火灾危害。

切勿将水或泡沫直接射向燃烧着的液池。

这样会增加燃烧强度并导致起泡。

第六项:泄露应急处理
人员保护: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设备。

佩戴眼睛和皮肤防护设备。

地板可能很滑。

小心摔倒。

参见第8部分“防护措施”。

环境保护:筑堤收容,防止其污染土壤、地表水或地下水。

清除方法:小量泄露可能适当的吸收材料加以覆盖和吸收。

用不产生火花的铁铲移去。

收集到贴有标签的适当容器中。

大量泄露可筑堤收容。

用泵转移到合适的贴有标签的容器中。

根据相应的法规处置。

第七项:操作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避免眼睛接触。

避免皮肤和衣服接触。

切勿吞食。

操作后彻底冲洗。

储存注意事项:保持容器密封。

按照良好的工业习惯储存。

第八项: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在多数情况下,良好的全面通风即能达到防护目的。

在生物废水处理设备和其他高剪切操作中表面活性剂能引起起泡问题。

如果需要在高温的条件下使用本品,应对本有关工艺作详细评价,从而制定和控制所需要的安全操作条件。

个人控制:呼吸防护:不需呼吸防护
皮肤防护:穿抗本品的防护服。

对于具体的操作可能用到一些特殊防护,例如面罩、手套、靴子、围裙或全身防护服。

戴PVC涂层材料制成的手套。

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和清水冲洗皮肤,在重新使用工作服之前要洗干净或做适当的处理。

眼/睑防护:应在紧靠工作区域的地方设置洗眼设备。

戴护目镜。

暴露指南:接触限值未确定。

第九项:物理化学性质
状态:液体
外观:黄色或棕色粘稠液体
气味:淡淡的气味
比重:<1
沸点:-
凝点:-
水溶性:除某些化合物可能形成凝胶体外,完全溶解
PH(100%):蒸汽压:<(20℃)
第十项: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在正常的储存条件下稳定。

高温会引起产品分解。

禁忌物:高温下的强碱、酸和氧化剂。

避免与羟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物质接触。

有害分解产物:在常规的储存和使用条件下无。

聚合危害:不发生。

第十一项: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食入:若食入,中等毒性。

大鼠经口LD50是>1000mg/kg。

若吸入(液体进入肺),可能引起肺损伤或由于化学性肺炎导致死亡。

皮肤:长期或广泛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有害量的吸收。

兔经皮吸收LD50
吸入:长期接触不会引起不利影响。

刺激性:皮肤: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能引起严重刺激,导致角膜伤害。

影响可能是恢复缓慢。

其他信息:反复接触不引起显著的副作用。

相似的物质显示与兔皮肤接触引起肺影响。

第十二项:生态序资料
降解性:主要降解产物对水生生物有已知毒性。

根据OECD/EC指南该物质不容易生物降解。

20天后生化需氧量(BOD)是45%。

水生毒性: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

(LC50/EC50/IC50:1-10mg/L,对大多数敏感种属)第十三项:废弃须知
废弃处置方法:喜氧生物废水处理系统处理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有效。

建议向处理厂员工进行咨询(可能有法规方面的要求)。

在典型的活性淤泥处理系统中,进口浓度只要低于5mg/L就能处理而无发泡问题。

纯表面活性剂的处置:依照地方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在控制条件下焚烧。

污染包装:容器回收或废弃。

第十四项:运输资料
依据中国GB12268-1990、汽车运输危险品货物品名表、铁路危险货物品名表、水路包装运输货物品名表为非危险化学品。

第十五项: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1990)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1990)
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
第十六项:其他信息
建议用途和使用限制:请参照其他产品和(或)产品应用信息。

本产品只能用于工
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