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含答案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________。
2、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______________,物体运动得越快;所用的时间越______________,物体运动得越慢。
3、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___。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位置的方向________。
5、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气的确占据一定的________,石头把空气的空间占据了以后,水面就______。
6、空气和水、石头等一样可以占据__________。
7、扇扇子实际是用扇子带动空气________,形成风,使人感到_______。
8、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有很大区别,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__________。
9、植物种子发芽时,最先长出的是________,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是________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10、水遇热变成水蒸气体积会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受台风影响,徐州某地某日的降雨量达到81.5毫米,属于()。
A.大雨B.暴雨C.大暴雨2、下列人体器官不属于消化器官的是()。
A.口腔B.肺C.胃D.肛门3、能将铁屑和木屑快速分离的方法是()。
A.一块块拣出来B.用筛子筛C.用磁铁把铁屑吸出来4、下面能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是()。
A.量筒B.天平C.电子秤5、处理落叶有多种方法,以下三种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当垃圾扔掉B.集中掩埋C.做堆肥6、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成水蒸气。
()A.受冷潮湿的地方B.任何时候都一样C.向阳通风的地方7、为了使小圆柱更稳定,下图是王月分别用同块橡皮泥给小圆柱配重的三种方法,你认为方法()更稳定。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美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某县城昨天24小时的降水量达到了63毫米,属于___________。
2、水变成水蒸气后,__________会大大增加。
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是运动的。
4、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多种物品来恢复天平的________。
记录下每一种物品的数量。
5、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__________。
6、我们通常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描述物体的位置。
7、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它的______________位置发生了变化。
8、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的变化。
9、在相同的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_____,说明物体运动得_____。
10、空气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种天气符号可以代表“阴”天气()。
A.B.C.2、小明用橡皮泥做了一只小熊,那么橡皮泥()。
A.变成了熊B.还是橡皮泥C.变成了其他物质3、下列能用来装空气的容器是()。
A.一个破袋子B.一个密封的罐子C.一个没盖的杯子4、无论是液体、固体,还是气体,都占据一定的()。
A.大小B.质量C.空间5、小明扇扇子时能感受到风,这主要说明了空气具有()的特点。
A.摸得着B.会流动C.看得见6、下列例子,利用了空气能够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A.热气球升空B.电风扇转动C.给篮球充气7、人们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制作出一些物品。
下列物品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热气球B.风筝C.孔明灯8、下图是一个“吹不大”的气球,下列改进能使气球吹大的是()。
A.在瓶底扎个孔B.给瓶子加热C.更用力地吹9、肥沃土壤的特点是()。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一个属于机械能转化的例子?A. 水滴落下时砸到地上,水滴速度越来越慢。
B. 小车在平地上行驶。
C. 电热毯发热。
D. 棉花飘落到地上。
2. 钟表中的能量可以储存和释放,但不能像弹簧一样做机械能转化。
这是因为钟表中没有哪种部件?A. 齿轮。
B. 弹簧。
C. 电池。
D. 振荡器。
3. 下面哪组物体是最容易被点燃的?A. 木梳、铁钉、羽毛。
B. 箱子、纸张、玻璃。
C. 木屑、张三丰、煤球。
D. 细木条、炭块、布条。
4. 为了大家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需要进行室内通风。
下面哪一个措施是最好的?A. 把房间的门窗全关上。
B. 把房间的门窗都打开,让空气对流。
C. 只开窗不开门。
D. 直接用空调。
5. 导体的电荷可能流失。
下面哪一种是导致导体电荷流失的原因?A. 导体受热。
B. 导体受潮。
C. 导体被抛物击中。
D. 以上都可以。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用电器中的________能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2.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3. 如图,小球在实心喇叭内运动时,机械能的转化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4. 如果一个影子一分为二,它离光源的________是原来的一半。
5. 一些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什么是机械能?机械能有哪些种类?2. 为什么冬天我们会打呵欠?打呵欠是对哪一种信号的一种反应?3. 请列举你所了解的几种天然资源,并说明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4. 了解以下信息:金属棒、皮纸、给电源。
你能用它们制造一套简单的电灯吗?请详细说明。
5. 请你指出以下几种生活惯与环境卫生有关,并解释为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20分)会动的玩具汽车一边响着音乐,一遇到障碍物便会自动转弯。
请你给它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
输入:- 声光模块;- 车轮;- 电池;- 电机。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期中检测科学试卷(解析版)

【详解】(1)本题考查了观察水蒸发实验,分析实验可知,首先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然后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再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最后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2)观察到了开口的水杯,里面的水少了;封口的水杯里的水基本没少的现象。(3)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的原因是开口的水杯,水蒸发后没有跑到空气里去,所以水少了。封口的水杯里的水没跑到空气里去,所以基本没少。
四、实验题(①③每空2分,共19分)
19.下面是某组同学观察水蒸发实验。
(1)实验过程
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_______的水,标出水的_______。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_______和_______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பைடு நூலகம்变化。
红塔区小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检测
三年级科学试卷
(60分钟完卷 满分100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
【答案】蒸发
【解析】
【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沸腾是把水加热到100℃时会发生的现象。这两种现象在变化过程都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4.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 )把“子弹”发射出去。
【答案】弹性
【解析】
【详解】空气占据的空间容易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越厉害弹性越强。这是压缩空气的特点。空气压缩枪利用了被压缩的空气产生的弹力把“子弹”发射出去。
5.空气虽然很轻,但有一定的( )。
最新教科版人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试卷(解析版)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12分)
1.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______中的肥皂溶解得快。在这个实验中,只有水的______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答案】(1).热水(2).温度
【解析】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热水中的肥皂溶解得快。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只有水的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答案】×
【解析】
【详解】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完全融化成水后,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冰完全融化成水时,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上升。
19.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的原因是桌子产生了热。( )
【答案】×
【解析】
【详解】物体的形态变化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冰融化需要从温度较高的地方吸收热量,冰块放在实验桌上会融化是因为桌面的温度高。
23.教室内的冰在( ) 的环境中能全部变成液态的水。
A.0℃B.10℃C.一10℃
【答案】B
24.关于雪和雾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水的固体形态
B.都是温度下降到0℃以下形成的
C.都是温度下降形成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霜和露珠形成条件相同,都是温度下降形成的。温度在0℃以上水蒸气结为露,温度在0℃以下水蒸气受冷形成冰晶结为霜。
2024小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小学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填空题(每题2 分,共20 分)1. 一片完整的树叶是由()和()两部分组成。
2. 植物的叶从()长出来,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3. 蜗牛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4. 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胸部有三对()。
5. 金鱼的全身都长有(),用()呼吸,用()游泳。
6. 我们可以用()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
7. 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的物体叫液体。
8. 水是一种没有()、没有()、没有()、透明的液体。
9.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期的()改进了造纸术。
10. 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纸、()、()、()等。
二、选择题(每题1 分,共30 分)1. 观察大树的粗细可以用()工具。
A. 放大镜B. 绳子和尺C. 量筒2. 下列植物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A. 狗尾草B. 向日葵C. 樟树3. 下列植物中属于水生植物的是()。
A. 浮萍B. 三叶草C. 车前草4. 下列植物中属于草本植物的是()。
A. 柳树B. 蒲公英C. 杨树5. 蜗牛爬过的地方()。
A. 会留下黏液B. 会留下脚印C. 什么也不会留下6. 蜗牛通常在()活动。
A. 白天B. 晚上C. 任何时候7. 蚂蚁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分泌一种(),这种物质会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A. 粘液B. 信息素C. 水分8. 金鱼的呼吸器官是()。
A. 鳍B. 鳃C. 鳞片9. 下列材料中,可以用来造纸的是()。
A. 塑料B. 木材C. 玻璃10. 下列材料中,硬度最大的是()。
A. 木头B. 纸C. 金属11. 下列材料中,柔韧性最好的是()。
A. 木头B. 塑料C. 金属12. 下列材料中,吸水性最强的是()。
A. 纸B. 木头C. 金属13. 下列材料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 塑料B. 木头C. 玻璃14. 下列材料中,属于人造材料的是()。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运动的快慢就是常说的_______,可以用______内通过的______来测量。
2、以___________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时,可以用___________判断方向,用___________测量距离。
3、为了便于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先在物体上贴上_____。
4、由于__________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所以尽量不要燃放。
5、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相同,比较它们的快慢的方法是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___________,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越长,运动得___________,通过的距离___________,运动得慢。
6、在模拟实验中,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了他是在______移动。
7、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要有__________轨道和__________轨道。
8、实验时,我们可以借助蚊香的________和纸条的________观察空气的流动。
9、确定和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同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运动方式,如落地风扇有_____和_____两种运动方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塑料是一种从()中经过化学加工提炼出来的材料。
A.棉花B.石油C.木头2、下列动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有()。
A.鱼B.蝴蝶C.蜘蛛3、用湿抹布擦黑板,水迹很快不见了,是因为()。
A.水蒸发了B.水被黑板吸收了C.水流到地上了4、加热食盐水最终食盐会()。
A.和水一起蒸发掉B.不会蒸发留在杯底C.会蒸发掉一部分水5、下列材料属于绝缘体的是()。
A.干木头B.铁棒C.铜片6、下列选项中,白糖和水同样多,其中白糖溶解最快的是()。
A.B.C.7、小明给篮球充气,篮球已经鼓鼓的了,还可以继续充气,是因为()。
A.空气占据空间B.空气有质量C.空气可以被压缩8、下列()和蚂蚁属于同一种类。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三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一、知识展示台(16分,每空1分)1.温度计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单位是℃。
2.水结冰会从液态变成固态,结冰后的体积会减小。
3.我们在做水能溶解的实验时,要逐渐地加入要溶解的物质,直到饱和为止。
4.加速溶解的方法有:搅拌、加热等。
5.分离食盐和沙需要用到水、滤纸等。
6.在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材料有:瓶子、装水的盆、吸管。
7.空气压缩枪的制作需要气球和吸管。
8.我们可以用天平称量质量。
9.实验时,我们可以借助蚊香的烟和纸条的移动观察空气的流动。
10.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生物的踪迹。
二、对错审判厅(20分,每题2分)1.晾衣服是把衣服中的水变成水蒸气。
(√)2.当冰融化后,变成的水的体积会比冰小。
(×)3.做溶解实验时,应该在每个杯子里放1毫升的清水。
(×)4.我们在做加速溶解实验时,要将两份食盐同时倒入水中。
(×)5.加热蒸发皿的时候,需要将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
(√)6.水和空气都不能占据空间,只有石块能占据空间。
(×)7.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8.我们在测量空气的质量的时候,可以用漏气的袋子装空气。
(×)9.做风的模拟实验时,我们需要一个封闭的箱子。
(√)10.空气就是氧气。
(×)三、选择大乐园(20分,每题2分)1.下列属于水和水蒸气的不同点的是(A)。
A.水有形状,水蒸气没有B.水看得见,水蒸气看不见C.水有颜色,水蒸气没有2.我们记录水结冰时的温度需要用到的工具是(C)。
A.试管B.酒精灯C.温度计3.蒸发皿需要放在(B)上加热。
A.烧杯B.三脚架C.桌子4.水变成水蒸气,发生的变化是(B)。
A.颜色B.状态C.形状5.在验证空气是否能占据空间的实验中,如果在杯底扎一个小洞,那么在不添加任何仪器的情况下,(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温度计________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2.我们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分离沙子和水,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分离食盐和水。
3.三国时,人们利用________的原理制成孔明灯。
4.熄灭酒精灯时,要用________盖灭,不能用嘴吹。
5.冰融化成水后,在试管中占据的体积会________。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________ 。
6.物质可以分为________ 态、________态、________态。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
7.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 )
8.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无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
9.用冰块冷却食物,我们应该把冰块放在食物的上方。
( )
10.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
( )
11.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但是空气没有质量。
( )
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2.下列不能使水蒸发加快的是( )。
A. 用风吹
B. 使空气湿润
C.给水加热
13.当温度达到( )以下时水会慢慢变成冰。
A. -4℃
B. 4℃
C.0℃
14.下列物品中没有利用空气可以被压缩性质的是( )。
A. 风扇
B. 轮胎
C.空气压缩枪
15.下列做法中,不能使溶解加快的是( )。
A. 加热
B. 减少水量
C.搅拌
16.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了一会儿,水干了,这是( )现象。
A. 蒸发
B. 冷却
C.凝结
四、实验探究(5分)
17.简要描述一下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10 分)
1.【答案】100℃
【解析】【解答】温度计是以水的沸点100℃来规定的。
【分析】温度计是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分为指针温度计和数字温度计。
根据使用目的的区别,已设计制造出多种温度计。
2.【答案】过滤;蒸发
【解析】【解答】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
【分析】过滤只是将不同的物质分离开,但是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3.【答案】热空气上升
【解析】【解答】孔明灯的原理是热空气上升。
【分析】气体的温度越大,其密度就越小,就会上升。
这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4.【答案】灯帽
【解析】【解答】熄灭酒精的方法是用灯盖盖灭,以隔离氧气。
【分析】为了保证酒精灯熄灭,应该盖两次。
5.【答案】减小;增大
【解析】【解答】冰融化后积会减小,水蒸发为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
【分析】水具有热胀冷缩的原理,但是在结成冰后体积反而增大。
6.【答案】固;液;气
【解析】【解答】物质有固液气三态。
【分析】物质的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三态,如水的三态为冰、水、水蒸气,分别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三态变化主要是分子间距发生变化。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 2 分,共10 分)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液体和气体都是会针具一定的空间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物质都是具有一定空间和质量的。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空气无色无味,看不到摸不着,但却可以证明它的存在。
把手放在鼻子前面,用手掌对着鼻孔,感觉一下自己的呼吸,我们呼出的也是空气。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证明空气存在方法的识记。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由于冷空气是向下运动的,所以冰块应该放在食物的上方。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空气在受冷后体积会减小,密度就会增大,因此向下运动。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溶解度,符号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空气也是有质量的。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物质都是有质量和空间的。
三、选择(每题 2 分,共10 分)
12.【答案】B
【解析】【解答】用风吹和加热都会使水蒸发加快,但是使空气湿润不会使水蒸发加快。
B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在受热和风吹后会加快蒸发为水蒸气的速度。
13.【答案】C
【解析】【解答】水在零度及以下就会结为冰。
C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水在达到零度时就到达了冰点。
14.【答案】A
【解析】【解答】轮胎和空气压缩枪都利用了空气的可压缩性,风扇利用的是空气的流动性。
A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空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空气中的分子式具有间隙的,因此也可以被压缩。
15.【答案】B
【解析】【解答】加热和搅拌可以加快溶解,但是减少水量是不能加快溶解的。
B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加水并不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16.【答案】A
【解析】【解答】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了一会儿,水干了,这是蒸发现象。
A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相变过程叫做蒸发。
四、实验探究(5 分)
17.【答案】⑴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⑵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⑷在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读书⑸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解析】【解答】测量水温时应该注意:手持温度计,温度计浸入水中,不能触碰容器底部和容器壁;在读数时实现与温度计的水银柱持平。
【分析】温度计是可以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的工具,分为指针温度计和数字温度计。
根据使用目的的区别,已设计制造出多种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