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存在问题论文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对器械的清洗消毒要求严格,否则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感染等危害。
本文将对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问题一:清洗不彻底由于腹腔镜器械使用频繁,内部容易残留血液、污垢等物质,如果清洗不彻底,可能会残留病原体,引发感染风险。
措施一:加强器械清洗的操作规范应对器械进行拆解,将各个部件进行单独清洗,最好使用专门清洗器械的设备。
清洗时应使用中性洗涤剂,结合机械刷进行刷洗,确保每个角落都能被清洗到。
清洗完毕后,用清水进行冲洗,确保不留下任何洗涤剂残留。
问题二:消毒不彻底腹腔镜器械消毒的目的是杀灭器械表面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但未能消毒彻底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感染。
措施二: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一般来说,腹腔镜器械消毒可以采取化学消毒或者高温消毒的方法。
化学消毒主要使用醛类、氧化物等消毒剂,但其浸洗时间较长,且有一定的毒性。
高温消毒可以采用蒸汽灭菌器或者气体灭菌器,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器械得到彻底的消毒。
问题三:储存不当清洗消毒后的器械如果储存不当,也会引发交叉感染的风险。
措施三:器械包装及储存要规范腹腔镜器械在经过清洗消毒后,应进行合适的包装。
可以使用专门的包装袋或者容器,确保器械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在储存过程中,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防止湿气滋生。
问题四:使用过期器械腹腔镜器械的保质期一般为两年,如果使用过期器械,可能导致消毒灭菌效果降低,增加感染风险。
措施四:建立合理的器械管理制度医院应建立器械管理制度,对腹腔镜器械进行有效的管理。
包括定期检查器械的保质期,及时淘汰过期的器械,并进行合理储存,避免使用过期的器械。
为了确保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对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要做到彻底,注意储存,避免使用过期器械。
医院应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过程的监控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确保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腹腔镜是一种由光纤光源、显像系统、机电系统、仪器器械等组成的医疗设备。
在腹腔镜手术中,器械的清洗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有效避免手术感染的发生。
在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器械表面的清洗不彻底。
腹腔镜器械使用过程中常常会附着血液、组织碎片等污物,如果没有彻底清洗干净,就会导致细菌滋生,增加感染的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在清洗过程中使用刷子或枪头清洗器械的表面,尽量将附着物清除干净。
还可以采用超声波清洗器等设备来加强清洗效果。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过程中还存在器械材质的不同导致的问题。
腹腔镜器械一般由不锈钢、钛合金等材质构成,不同材质在清洗消毒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清洗剂。
如果不正确地选择清洗剂或方法,就会导致器械表面受损或无法彻底清洗消毒。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在清洗消毒过程中,根据器械的材质选择相应的清洗剂和方法,并严格按照清洗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的是清洗剂的浓度和温度控制。
清洗剂的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清洗效果。
而过高的清洗剂温度可能会导致器械表面变色或受损。
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在使用清洗剂前,确保准确掌握清洗剂的稀释比例,并使用恰当的清洗剂浓度。
也需要确保清洗剂的使用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器械的损害。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器械表面清洗不彻底、器械内部清洗不彻底、器械材质的不同导致的问题以及清洗剂的浓度和温度控制。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包括使用刷子或枪头清洗器械表面、使用高压水枪清洗器械内部、选择适当的清洗剂和方法以及控制清洗剂的浓度和温度。
这样可以确保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的效果,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腹腔镜手术是现代外科手术的一种常见方法,而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是确保手术安全和防止感染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1. 清洗不彻底:腹腔镜手术需要使用多种器械,如镜头、钳子、刀片等,而这些器械的结构较为复杂,内部空间狭小,容易残留血液、组织碎片等污染物,使清洗不彻底,存在传染性风险。
2. 消毒方法选择不当:腹腔镜器械的消毒可分为热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方法。
而不同的器械材质、功能以及污染程度,所需的消毒方法也不同。
但部分医务人员对于不同器械的消毒方法选择不当,导致消毒效果受影响,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3. 消毒时间不足:腹腔镜器械要通过一定时间的消毒才能杀灭残留在器械表面的微生物。
部分医院为了缩短器械的周转时间,消毒时间不足,从而可能有残留微生物或有抗药性细菌生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1. 建立科学的清洗流程:制定清洗流程的目的是确保器械的表面和内部都能充分被清洗。
可以采用机械器械清洗,如超声波清洗机或流体喷洗装置,以提高清洗效果。
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清洗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根据器械材质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根据不同器械材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一般来说,不锈钢器械可以采用高温蒸汽消毒,而塑料器械则可以采用化学消毒。
医务人员需要了解不同器械的特性和消毒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
3. 确保消毒时间充足:消毒时间是杀菌灭菌的关键。
应根据不同器械的特点和消毒方法确定不同的消毒时间。
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消毒,确保器械表面以及内部的微生物得到彻底杀灭。
4. 定期检测消毒效果:定期对腹腔镜器械进行消毒效果的检测,可以通过培养菌落或灭菌指示剂的方法来检测器械表面或内部的菌落数。
对于消毒效果达标的器械予以验收,对于消毒效果不达标的器械要重新进行消毒或更换。
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是保障手术安全和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腹腔镜手术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具有术后恢复快、切口小、出血少等优点。
然而,在手术中所使用的腹腔镜器械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工作。
如果器械清洗消毒不彻底,容易导致手术感染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本文将就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存在的问题1、清洗不彻底腹腔镜器械清洗不彻底,残留在器械内的细菌易导致手术感染。
在手术前,需要对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
但是很多时候,由于时间紧迫和清洗设备不完善,无法将器械进行彻底清洗,导致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发生。
2、器械磨损腹腔镜器械经过多次操作后易出现磨损,磨损部位的细菌容易滋生和藏匿。
同时,器械内部的细菌也会随着器械的磨损而向外扩散,给手术带来更大的风险。
3、冷凝问题腹腔镜器械在手术过程中由于体内温度较高,容易产生冷凝水。
这些冷凝物很容易成为细菌的滋生基地,给手术带来更大的风险。
二、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措施1、选择正确的清洗设备针对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可以选择具有良好清洗能力的清洗设备。
在清洗过程中,需要对器械进行分类,按照不同器械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清洗工艺和清洗剂,确保器械在清洗过程中得到彻底清洗。
2、每次清洗后彻底干燥在清洗之后,需要将器械进行彻底干燥,防止冷凝问题的发生。
此外,需要注意,清洗时要避免器械受潮,防止清洗后出现锈蚀等异常现象。
3、定期更换器械针对器械磨损的问题,可以通过定期更换器械的方式来解决。
对于使用次数较多、出现磨损的器械需要及时更换,避免使用过期或磨损过度的器械带来的风险。
4、加强检测和监控为确保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需要对器械清洗消毒后的设备进行病原学监测,确保器械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同时,应加强医疗机构内的医疗物品管理工作,对设备和器械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控,确保清洗消毒的质量和效果。
结论:为确保腹腔镜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需要加强对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手术使用腹腔镜进行,而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就是手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不合格的清洗消毒会直接影响手术操作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健康安全。
所以,本文将着重分析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措施。
问题一:清洗消毒器械不彻底清洗消毒器械不彻底是造成手术健康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清洗时间不足,超时没有达到清洗的目的;2、使用水质不佳,以及旧的清洗剂,导致清洗成分不充分,不能达到洁净的目的;3、管道内未完全清洗,残留异物或者有一定的细菌菌群。
这些问题都容易给手术带来风险,增加患者感染的机会。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做到以下方面:1、明确清洗工作的流程,按照要求执行清洗标准;2、保持清洁剂和水的新鲜度,避免下雨天使用水质较差的水;3、保证完全清洗,管道细节处全部进行清洗并反复冲洗多次。
问题二:消毒剂的使用与作用消毒剂是消灭细菌的重要手段,但是过量使用消毒剂会对器械造成一定的腐蚀性,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此外,不同的消毒剂对不同的细菌菌群有不同的消毒效果,过度依赖一种消毒剂使用,会导致一些无法消毒的细菌得以残留。
因此,在选择消毒剂时,需要综合考虑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和对器械的腐蚀性,同时根据手术需要适当选择消毒剂种类和浓度。
问题三:器械消毒后的存储问题器械消毒后的存储也是需要注意的,存储条件不当会导致细菌污染,特别是在高温潮湿的情况下,细菌容易滋生。
因此,应该将器械进行干燥处理,保持其完整的内部环境,以免在未来使用中引发细菌感染。
综上所述,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要想保证手术的成功率以及患者的健康安全,必须严格遵循清洗消毒的标准流程,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和存储环境,定期检查和维护。
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明娜【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aparoscopic apparatus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work and put forwards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Methods The existing issues in the laparoscopic apparatus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work in daily work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made and implemented.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laparoscopic apparatus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was greatly improved after the improvement of work method and process. Conclus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etailed management of la-paroscopic apparatus and find out the disadvantages and make improvement in time, thus ensuring the use safety of laparo-scopic apparatuses.%目的:分析腔镜器械在清洗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方法对日常工作中腔镜器械清洗消毒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应改进措施。
手术器械清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教育理论论文

手术器械清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教育理论论文【摘要】明确目前状况下手术器械清洗过程中存在或者容易产生的误区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方法与对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分析,总结验证;通过分析问题、总结制定解决办法,提高清洗质量,从而提高消毒灭菌质量。
【关键词】器械清洗;消毒;问题;对策通过对可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清洗过程进行观察分析,发现任何残留在手术器械上的有机物都会阻碍无菌介质的有效接触,从而影响灭菌质量。
因此,清洗效果是保证器械灭菌质量的重要环节。
手术器械直接应用于临床,与患者密切接触,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患者法律意识的提高[2]。
对供应室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必须彻底清洗干净后再进行灭菌,如果清洗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到消毒灭菌效果[1]。
在实际器械清洗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给灭菌和临床工作带来安全隐患。
1 手术器械清洗的误区和问题1.1 思想上的不重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文化层次和专业素质不高时当前医院的普遍现象,主要是年龄结构偏大,本院中心工作人员中,年龄超过45周岁的占一半以上,大多数工作人员未经过正规、系统地专业培训,观念陈旧落后,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接受新业务的能力不强。
他们对清洗消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重视清洗效果,或者是只重视表面、忽视隐蔽部位,清洗工作操作者对清洗方法与程序未完全掌握等,都影响清洗效果。
1.2 清洗方法不规范正确规范的清洗处理过程可最大限度地除去手术器械上的微生物,然而现行的器械清洗尤其手工清洗是难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象我们基层医院,在目前没有清洗设备,清洗手术器械完全靠手工的情况下,有时候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常改变清洗流程,多采用先消毒后清洗,这一常用的清洗流程,可能造成器械污染物中的蛋白质凝固,使污染物与器械粘固得更牢,增加了器械清洗难度,影响了器械的清洗质量。
1.3 清洗剂选择和使用不当消毒清洗技术规范规定的清洗剂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污染物的成分选择,无机物污染的器械选择酸性清洗剂,有机物污染的器械选择碱性清洗剂,金属器械主要选择弱碱性清洗剂,对有机物污染物品结构复杂,表面不光滑器械的清洗需要酶清洗剂。
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中国卫生产业CHINA HEALTHINDUSTRY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开展,腔镜器械独立完成手术或辅助常规手术越来越普遍,微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学科,且可能成为未来的主流手术方式[1]。
腔镜器械因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对清洗消毒等再生环节要求较高。
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腔镜器械清洗消毒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影响着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质量,对器械使用安全性,功能完整性,手术质量及患者生命安全,埋下安全隐患。
为了改善目前腔镜器械再生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现状,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应改进措施,对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将该科腔镜器械清洗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报道如下。
1存在问题1.1人员问题①工作责任心不强:由于消毒供应室劳动强度大,工作内容繁琐、单一,工作人员思想容易僵化,缺少创新意识和钻研精神,工作不够认真、积极,表现为工作责任心不强。
另外,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大多为从其他辅助科室抽调而来,年龄较大,不能适应消毒供应室快节奏的工作,加上日常生活琐事较多,不能很好地专注于工作,导致工作责任心下降。
②人员配备不足:该院三级甲等医院,每人手术量较大,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经常处于超负荷运转,人员配备不足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器械清洗时间紧,清洗不够认真。
③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薄弱:腔镜器械属于精密仪器,其结构复杂,工艺精细,对清洗消毒要求较高,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熟悉腔镜器械结构,使用技巧,拆卸技巧,清洗消毒流程等。
现实工作中,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工作人员学习意识差等原因,导致工作人员在腔镜器械方面专业知识缺乏,致使腔镜器械清洗不够认真、彻底,操作不够规范,造成器械血迹、组织残留,降低器械清洗合格率,影响最终消毒效果[2]。
DOI:10.16659/ki.1672-5654.2016.26.095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明娜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一部,河南南阳473000[摘要]目的分析腔镜器械在清洗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腔镜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目的客观检测和分析保湿处理流程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
方法从日常的手术器械清洗和保养工作中,抽取所处理的腔镜器械器械,用目测的方法(裸视和5倍放大镜下观察)及ob试剂专用测试纸对比其清洁质量。
结果在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环节上,及时有效的流程能更好的保证清洁质量。
结论医院应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应建立恰当的器械处理流程。
【关键词】保湿方法;手术器械;清洁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0年1月起承担了手术室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由于腔镜器械构造复杂、精细,有细小的管腔,不易清洗,极易残留污物,给清洗和消毒带来困难。
因此我科与手术室进行了工作协调,改善腔镜器械的保湿处理流程,清洁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流程与方法
1.1 流程手术室使用器械经清水清洗后等待消毒供应室回收,在供应室进行器械的清洗流程,手工清洗方法是:流动水冲洗→酶浸泡→酶洗→清水漂洗→有效氯浸泡→软化水终末漂洗→上润滑剂→干燥;流程改造后:腔镜器械洗手护士在手术台上应及时擦净手术器械上血迹,避免血迹黏附器械上形成血痂,造成术后清洗困难,损害器械。
术毕将术中所有器械取出后放入流动水中彻底冲洗。
器械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钳端齿槽处用软毛刷清洗,应用酶浸泡保湿放置手术室等待消毒供应室定时运
回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
1.2方法将常规处理的器械设为对照组,流程改造后的器械设为观察组;用目测的方法(裸视和5倍放大镜下观察)及ob试剂专用测试纸对比其清洁质量。
目测的方法(裸视和5倍放大镜下观察)判断标准:器械表面和齿槽、关节槽光洁,无残留物、无血渍、水垢,无新鲜锈迹,任一项不达标均视为不合格;隐血检测应用ob 试剂专用测试纸擦拭清洗好的器械,特别是关节及齿槽处,呈阳性反应为不合格。
其结果采用一般性描述分析、x2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流程改造前后器械洁净数比较表(表1):观察组洁净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流程改造前后器械洁净数比较表
2.2流程改造前后器械隐血检测结果(表2):观察组阳性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流程改造前后器械隐血检测结果
3 讨论
供应室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甚至病人的生命。
保持无菌物品的质量是供应室工作的核心,清洗不干净常常是导致灭菌失败的主要原因。
为达到灭力要求,必须要求有严格的清洗消毒流程。
我院于2010年1月开始复用性器械的集中式管理,在手术室使用的器械只
由施械护士进行简单清洗后放置器械盒,供应室定时回收进行清洗消毒,常发现器械关节有干涸的血迹不易清洗;为防止污物干涸所致的清洗失败,与手术室进行协调,进行流程改造:器械洗手护士在手术台上应及时擦净手术器械上血迹。
术毕将术中所有器械取出后放入流动水中彻底冲洗。
器械可拆卸部分必须拆开清洗,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钳端齿槽处用软毛刷清洗,应用酶浸泡保湿放置手术室等待消毒供应室定时运回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
这样使器械在使用后到清洗消毒处于保湿状态,提高了清洗质量,本组将流程改造前后进行统计分析p﹤0.01,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因此在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环节上,及时有效的流程能更好的保证清洁质量。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