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讲解
高考真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 含解析

高考真题—化学(上海卷)解析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Zn-65 As-75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玉兔”号月球车用Pu 23894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Pu 23894的说法正确的是A .Pu 23894与U 23892互为同位素B .Pu 23894与Pu 23994互为同素异形体C .Pu 23894与U 23892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Pu 23894与Pu 23994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同位素,Pu 23894与U 23892是两种不同的元素,Pu 23894与Pu 23994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D 正确 2.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A .过氧化钠B .氢硫酸C .硫酸亚铁D .苯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氢硫酸、硫酸亚铁、苯酚均具有还原性,露置于空气中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变质,过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会与空气中H2O 、CO2反应而变质,所以选A3.结构为…—CH=CH —CH=CH —CH=CH —CH=CH -…的高分子化合物用碘蒸气处理后,其导电能力大幅度高。
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A .乙炔B .乙烯C .丙烯D .1,3-丁二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聚合物,上述高聚物是聚乙炔,先根据结构式找出链节(即最小组成单元):—CH=CH—,然后—CH=CH—中两个碳原子形成形成不饱和的碳碳三键乙炔CH≡CH4.在“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裂化气”的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依次是A.范德华力、范德华力、范德华力B.范德华力、范德华力、共价键C.范德华力、共价键、共价键D.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微粒之间的作用力,石蜡→液体石蜡→石蜡蒸气是石蜡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转变属于物理变化,需要克服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即范德华力,石蜡蒸气→裂化气是化学变化破坏的是化学键所以选B5.下列分离方法中,和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是A.升华B.萃取C.纸上层析D.重结晶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方法,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与物质的溶沸点有关;萃取、纸上层析、重结晶是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今年是门捷列夫诞辰180周年,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只有A.碱性:KOH > NaOH B.相对原子质量:Ar > KC.酸性HClO4 > H2SO4D.元素的金属性:Mg > Al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体现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半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出现了周期性的递变规律;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7.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A.H3O+和OH―B.CO和N2 C.HNO2和NO2―D.CH3+和NH4+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微粒中电子数目的计算,中性微粒: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阳离子: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带的正电荷数,阴离子: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带的正电荷。
上海市闵行七校2024年新课标Ⅰ卷高考化学试题(Word精校版)含解析

上海市闵行七校2024年新课标Ⅰ卷高考化学试题(Word精校版)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亚硝酸钠广泛用于媒染剂、漂白剂等。
某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制取较纯净的NaNO2。
甲乙丙丁反应原理为:2NO+Na2O2=2NaNO2。
已知: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MnO4-被还原为Mn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中滴入稀硝酸前需通人N2B.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f-g-d-e-bC.丙中CaCl2用于干燥NOD.乙中吸收尾气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3MnO4-+5NO+4H+=3Mn2++5NO3-+2H2O2、已知海水略呈碱性,钢铁在其中易发生电化腐蚀,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腐蚀时电子从碳转移到铁B.在钢铁上连接铅块可起到防护作用C.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D.钢铁在淡水中易发生析氢腐蚀3、下列有关有机物甲~丁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和取代反应B.乙的分子式为C6H6Cl6C.丙的一氯代物有2种D.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只含一种官能团的物质4、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 B C D硅生石灰液氨亚硝酸钠物质用途半导体材料抗氧化剂制冷剂食品防腐剂A.A B.B C.C D.D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简单阴离子与锂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数的2倍,Q的单质与稀硫酸剧烈反应生成X的单质。
向100mLX2R的水溶液中缓缓通入RZ2气体,溶液pH与RZ2体积关系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2R溶液的浓度为0.03mol·L-1B.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Q的单质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RD.RZ2通入BaCl2、Ba(NO3)2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6、下列表述和方程式书写都正确的是A.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2H5OH(l)+3O2(g)=2CO2(g)+3H2O(g) △H= -1367.0 kJ/molB.KAl(SO4)2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使沉淀物质的量达到最大:Al3++2SO42-+2Ba2++4OH-= AlO2-+2BaSO4↓+2H2O C.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5H2O2 =2Mn2++5O2↑+8H2O D.用石墨作电极电解NaCl溶液:2Cl-+2H+电解Cl2↑+H2↑7、我国科学家开发的一种“磷酸钒锂/石墨离子电池”在4.6V电位区电池总反应为:Li3C6+V2(PO4)36C+Li3V2(PO4)3。
上海高三高中化学高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上海高三高中化学高考真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3年4月24日,东航首次成功进行了由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航空燃油的验证飞行。
能区别地沟油(加工过的餐饮废弃油)与矿物油(汽油、煤油、柴油等)的方法是 A .点燃,能燃烧的是矿物油B .测定沸点,有固定沸点的是矿物油C .加入水中,浮在水面上的是地沟油D .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不分层的是地沟油2.氰酸铵(NH 4OCN )与尿素[CO(NH 2)2] A .都是共价化合物 B .都是离子化合物 C .互为同分异构体D .互为同素异形体3.230Th 和232Th 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 可以转化成233U 。
下列有关Th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Th 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 .Th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 .232Th 转换成233U 是化学变化 D .230Th 和232Th 的化学性质相同4.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 .碘和干冰的升华B .硅和C 60的熔化 C .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D .溴和汞的气化5.374℃、22.1Mpa 以上的超临界水具有很强的溶解有机物的能力,并含有较多的H +和OH -,由此可知超临界水 A .显中性,pH 等于7 B .表现出非极性溶剂的特性 C .显酸性,pH 小于7 D .表现出极性溶剂的特性6.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德榜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 A .原料利用率高 B .设备少 C .循环利用的物质多D .原料易得7.将X 气体通入BaCl 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 气体,有沉淀生成,X 、Y 不可能是8.糕点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糕点保质期B .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 3+C .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 2O+O 2+4e→4OH -D .含有1.12g 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 (标准状况)9.将盛有NH 4HCO 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
高考化学复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答案解析(正式版)(解析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 的名称为鉝。
关于Lv 293116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116B .中子数177C .核外电子数116D .相对原子质量293 【答案】D考点:考查本题考查了元素原子的符号各个角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的知识。
2.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A .HClOB .NH 4ClC .HNO 3D .AgNO 3【答案】B考点:考查物质的稳定性与反应条件的关系的知识。
3.某晶体中含有极性键,关于该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可能有很高的熔沸点B.不可能是单质C.可能是有机物D.可能是离子晶体【答案】A考点:考查极性共价键存在的物质类别的判断的知识。
4.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单质沸点的高低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答案】B考点:考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的知识。
5.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A.还原性B.氧化性C.漂白性D.酸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硫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介于S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间,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
在该反应在二氧化硫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表现还原性。
故选项是A。
考点: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知识。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将Na、Na2O、NaOH、Na2S、Na2SO4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物质有()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C考点:考查物质的晶体类型与化学键的结合方式的关系的知识。
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和答案详解

2012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 l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 (选择题 )或写 (非选择题 )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 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Cl-35.5 K-39 Cu-64 Se-79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今年 3 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A .PM2.5B .NO xC .SO 2D .可吸入颗粒物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 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 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 •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3•氮氧化铝(AION )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NH 3相似,但P-H 键键能比N-H 键键能低。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 PH 3分子呈三角锥形 B. PH 3分子是极性分子C. PH 3沸点低于NH 3沸点,因为P-H 键键能低D • PH 3分子稳定性低于 NH 3分子,因为N-H 键键能高 5.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A • Pb(NO 3)2溶液 B • Na 2S 溶液 C • CuSO 4 溶液 D. H 2SO 3溶液、选择题(本题共 36 分,每小题 3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A • AION 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 .AION 和 AI 2O 3 的化学键类型不同B .AION 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 D • AION 和Al 2O 3晶体类型相同4.PH 3 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6 •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Bi 元素的质量数是 209 B.Bi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09.0C. Bi 原子6p 亚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D. Bi 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 7.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9.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 2O(g) T CO(g)+H 2(g)-131.4 kJF 列判断正确的是A .反应物能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 . CO(g)+H 2(g) T C(s)+H 2O(l)+131.4kJC .水煤气反应中生成 1 mol H 2(g)吸收131.4 KJ 热量 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 1体积CO(g)吸收131.4 KJ 热量10 .用滴定法测定 Na 2CO 3 (含NaCl 杂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A .试样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酸液进行滴定 B.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标准酸液进行滴定 C.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待测溶液进行滴定 D.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 20.00mL 进行滴定11 .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 -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 VL 氨气完全反应。
202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5年上海市化学高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H2OB、NaClC、CO2D、C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A、H2O(水)B、CO2(二氧化碳)C、CH4(甲烷)D、NaCl(氯化钠)3、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金属元素都能在空气中燃烧B、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是气态C、碳酸钠是一种有机物,因为它含有碳元素D、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值4、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B、所有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相同的。
C、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含有离子键。
B、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中,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相结合。
C、所有的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D、所有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B. 温度升高会使得大多数化学反应的速率增加。
C.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路径,但不会影响化学平衡的位置。
D. 固体颗粒大小的变化对气-固相反应的速率没有影响。
7、下列关于化学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C、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按照一定比例构成的纯净物。
8、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在任何情况下,增加反应物浓度都会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B. 勒夏特列原理表明,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如浓度、温度或压力),则平衡会向着能够部分抵消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C. 化学平衡状态意味着反应完全停止。
高考化学复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答案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 的名称为鉝。
关于Lv 293116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116B .中子数177C .核外电子数116D .相对原子质量293【答案】D考点:考查本题考查了元素原子的符号各个角标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的知识。
2.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A .HClOB .NH 4ClC .HNO 3D .AgNO 3【答案】B考点:考查物质的稳定性与反应条件的关系的知识。
3.某晶体中含有极性键,关于该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可能有很高的熔沸点B .不可能是单质C.可能是有机物D.可能是离子晶体【答案】A考点:考查极性共价键存在的物质类别的判断的知识。
4.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单质沸点的高低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答案】B考点:考查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的知识。
5.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A.还原性B.氧化性C.漂白性D.酸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二氧化硫中S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介于S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间,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的原因是发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
在该反应在二氧化硫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表现还原性。
故选项是A。
考点: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的知识。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6.将Na、Na2O、NaOH、Na2S、Na2SO4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物质有()A.2种B.3种C.4种D.5种【答案】C考点:考查物质的晶体类型与化学键的结合方式的关系的知识。
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上海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l50分,考试时问120分钟·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一28 Cl-35.5 K-39 Cu-64 Se-7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今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A.PM2.5 B.NOx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意在考查考生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2011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纳入强制检测指标,A项正确;氮氧化物、SO2、可吸入颗粒物已在检测指标中,不属于新增检测项目,故答案为:A。
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2. C【解析】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利用,意在考查考生有机化学知识。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液态轻质汽油,A项错误;石油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煤制煤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故答案为:C。
3.氮氧化铝(AlON)属原子晶体,是一种超强透明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lON和石英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B.AlON和石英晶体类型相同C.AlON和Al2O3的化学键类型不同D.AlON和Al2O3晶体类型相同3. 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键、物质结构。
意在考查考生对晶体类型和化学键等概念的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讲解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2. A. 均为芳香烃 B. 互为同素异形体3. C. 互为同系物 D. 互为同分异构体4.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5. A. 海带提碘 B. 氯碱工业6. C. 氨碱法制碱 D. 海水提溴7.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8. A. HBO2 B. H2BO3 C. H3BO3 D. H2B4O79.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的是10.A. CaO与CO2 B. NaCl与HCl C. SiC与SiO2 D. Cl2与I211.烷烃CH3CH2CHCHCH3|CH3|CH2CH2CH3的命名正确的是12.A. 4-甲基-3-丙基戊烷 B. 3-异丙基己烷13.C. 2-甲基-3-丙基戊烷 D. 2-甲基-3-乙基己烷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4. 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15. A. CH 3COOH 溶液与Zn 反应放出H 2 16. B. mol/L CH 3COONa 溶液的pH 大于7 17. C. CH 3COOH 溶液与Na 2CO 3反应生成CO 218. D. mol/L CH 3COOH 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19. 已知W 、X 、Y 、Z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Z 同主族,X 、Y 、Z 同周期,其中只有X 为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20. A. 原子半径:X > Y > Z > W21. B. W 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 的含氧酸的酸性强22. C. W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Y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23. D. 若W 与X 原子序数差为5,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 3W 224. 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图2中,x25. 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 轴表示26. A. 铜棒的质量B. c (Zn 2+) 27.C. c (H +)D. c (SO 24)28. 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29. A. 碳酸钙粉末 B. 稀硫酸C. 氯化钙溶液D. 二氧化硫水溶液图1 x图230. 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定属于吸热反应 B. 一定属于可逆反应 C. 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一定属于分解反应31. 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 的反应为:32. n I I + n CH 2=CHCH=CH 2 ————→一定条件CH=CH +2n H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PV 是聚苯乙炔2n充分反应反应前反应后PPVB. 该反应为缩聚反应C. PPV 与聚苯乙烯的最小结构单元组成相同D. 1 mol CH 2=CH CH=CH 2最多可与2 mol H 2发生反应33. 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34. A. 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 B. 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35. C. 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 D. 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36. O 2F 2可以发生反应:H 2S + 4O 2F 2 → SF 6 + 2HF + 4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7. A. 氧气是氧化产物38. B. O 2F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39. C. 若生成 L HF ,则转移 mol 电子40. D.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441. 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 242. 43. A. a 、b 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换器剂d44. B. c 、d 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45. C. 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46. D. c 处气体经热交换后再次催化氧化的目的是提高SO 2的转化率47. 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48. 49.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50. A. 操作I 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51. B. 操作II 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KNO52.C. 操作III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53.D. 操作I~III总共需两次过滤54.某铁的氧化物(Fe x O) 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恰好将Fe2+完全氧化。
x值为况下112 mL Cl255.A. B. C. D.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56.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57.A. 过量的氢气与氮气 B. 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58.C. 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D. 过量的锌与18mol/L硫酸59. 已知:SO 2 3 + I 2 + H 2O → SO 2 4 + 2I + 2H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 +、NH +4、Fe 2+、K +、I 、SO 23、SO 24,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
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60. A. 肯定不含IB. 肯定不含SO 2 461. C. 肯定含有SO 23D. 肯定含有NH + 462. 已知NaOH + Al(OH)3 → Na[Al(OH)4]。
向集满CO 2的铝制易拉罐中加入过量NaOH 浓溶液,立即封闭罐口,易拉罐渐渐凹瘪;再过一段时间,罐壁又重新凸起。
上述实验过程中没有发生的离子反应是63. A. CO 2 + 2OH → CO 23 + H 2O64.B. Al 2O 3 + 2OH + 3H 2O → 2[Al(OH)4]?65. C. 2Al + 2OH + 6H 2O → 2[Al(OH)4] + 3H 2↑66. D. Al 3++ 4OH → [Al(OH)4]67. 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68. A. CO 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 2也是直线型分子69. B. SiH 4的沸点高于CH 4,推测H 2Se 的沸点高于H 2S70. C. Fe 与Cl 2反应生成FeCl 3,推测Fe 与I 2反应生成FeI 371. D. NaCl 与浓H 2SO 4加热可制HCl ,推测NaBr 与浓H 2SO 4加热可制HBr72. 称取 (NH 4)2SO 4和NH 4HSO 4混合物样品 g ,加入含 mol NaOH 的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H 3 1792 mL (标准状况),则 (NH 4)2SO 4和NH 4HSO 4的物质的量比为73. A. 1 : 1 B. 1 : 2 C. : 1 D. : 1四、(本题共12分)NaCH 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1)NaCN 与NaClO 反应,生成NaOCN 和NaCl ;(2)NaOCN 与NaClO 反应,生成Na 2CO 3、CO 2、NaCl 和N 2已知HCN (K i = × 1010)有剧毒;HCN 、HOCN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完成下列填空:74.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应调节为____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7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7.处理100 m3含NaCN 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________ g(实际用量应为理论值的4倍),才能使NaCN含量低于 mg/L,达到排放标准。
78.(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
(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_____、O。
_____和H279.上述反应涉及到的元素中,氯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亚层是_______________;H、C、N、O、Na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80.HCN是直线型分子,HCN是___________分子(选填“极性”、“非极性”)。
HClO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五、(本题共12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CO 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完成下列填空:81. 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 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 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CO 2 (g) + 4H 2 (g)RuCH 4 (g) + 2H 2O (g)已知H 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若温度从300 o C 升至400 o C,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82.相同温度时,上述反应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分别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如下表:a、b、c、d与m、n、x、y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83. 碳酸:H 2CO 3,K i1 = × 107,K i2 = × 101184. 草酸:H 2C 2O 4,K i1 = × 102,K i2 = × 10585. mol/L Na 2CO 3溶液的 mol/L Na 2C 2O 4溶液的pH 。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6. 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
87. 若将等浓度的草酸溶液和碳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
(选填编号)88. a. [H +] > [HC 2O 4] > [HCO 3] > [CO 23] b . [HCO 3] > [HC 2O4] > [C 2O 2 4] > [CO 23]89. c. [H +] > [HC 2O 4] > [C 2O 2 4] > [CO 23] d .[H 2CO 3] > [HCO3] > [HC 2O 4] > [CO 23]90. 人体血液中的碳酸和碳酸氢盐存在平衡:H + + HCO 3 H 2CO 3,当有少量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中时,血液的pH 变化不大,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上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