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4G网络根据UE功率余量定位上下行不平衡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上下行不平衡问题总结

上下行不平衡问题总结

关于BTS3012因工程问题引起上下行不平衡问题预警问题分析:通过现场分析,现场工程原因主要包括:1:接收射频电缆连接错误,导致上下行不平衡2:DATU单板拨码开关不正确导致塔放供不上电,导致上下行不平衡3:主集接收电缆没有拧紧(DTRU和DDPU),导致上下行不平衡三、问题影响情况:现场出现上下行不平衡的小区,都是下行大于上行,影响用户的正常接入,严重时用户将无法进行业务。

四、解决方案或规避措施:对于需要安装BTS3012的办事处,在完成合作方招标并且硬件督导到位后,现场需要对所有需要参与项目的BSC督导、BTS督导进行BTS3012产品知识的培训,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内容:1:所有参与BTS安装割接的BSC、BTS督导必须掌握DDPU与DTRU之间的射频连接原理、跳线与内部射频连线的对应关系、射频连线与BSC数据配置的对应关系,BTS督导完成安装后必须与BSC数据工程师核对连线与数据配置是否一致,对于先安装后做数据配置的,必须详细告知BSC数据工程师现场连接方法和数据配置方法。

2:BTS3012通过DATU+BiasTee的方式实现对塔放的馈电及告警上报。

替换站原来有塔放时需先确认配发的DATU、BiasTee能否为其供电,不能供电时需拆除塔放或者建议客户申购华为公司配套塔放;可以利旧时,一定要连接DATU为其提供馈电,并正确设置DATU单板的拨码开关。

3:现场工程施工要注意确保射频电缆接头可靠拧紧。

3900系列基站上下行不平衡问题定位指导书“测量报告上下行平衡测量”话统各个等级内的MR个数呈正态分布,波峰处“上下行平衡等级”相对于“上下行平衡点”的位置偏差不超过1个等级的认为系统是上下行平衡的。

偏左认为下行覆盖弱,偏右认为上行覆盖弱。

(注:“上下行平衡点”详细请参看1.2“上下行平衡点”评估标准)例如:如果“上下行平衡点”在等级4,“测量报告上下行平衡测量”话统波峰在等级3、4、5认为系统是上下行平衡的,而此时话统显示话统波峰在等级6,相对“上下行平衡点”偏右,上行覆盖弱。

75、广东-佛山LTE端到端之低速质差小区优化推广验证

75、广东-佛山LTE端到端之低速质差小区优化推广验证

广东-佛山4G LTE端到端之低速质差小区优化推广验证2019年08月目录佛山LTE端到端之低速质差小区优化推广验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推广背景 (2)二、推广实施 (4)2.1.端到端优化之低速质差 (4)2.1.1低速质差小区定义及统计 (4)2.1.2现网问题分析说明 (5)2.1.3问题分析 (5)2.2.低速质差小区相关处理措施 (6)2.2.1开启下行PRB干扰随机化和上行频选 (6)2.2.2开启CFI自适应功能优化 (8)2.2.3PDCP丢弃定时器时长优化 (8)2.2.4互操作参数优化 (9)2.2.5CQI提升参数优化 (10)2.2.6负荷均衡 (11)三、推广效果 (15)3.1.弱覆盖问题优化效果 (15)3.2.过覆盖问题优化效果 (17)3.3.重叠覆盖问题优化效果 (18)3.4.上行干扰问题优化效果 (20)3.5.多用户高负荷问题优化效果 (22)四、优化总结 (25)【摘要】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多业务能力需求的融合,对当今网络的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网络端到端的优化能力,更能全面评估移动网络承载的能力、效率和质量,端到端指标直接反应现网用户真实使用情况,能直观反馈网络各节点的问题,做好端到端的优化指标,更有利于通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网络竞争力。

且随着LTE网络大力建设与业务推广,随之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无线环境的多样化、复杂化,则主要呈现在LTE网络用户下载速率。

本文将通过多维度分析定位影响下行速率的原因,多手段优化端到端低速质差小区,提升用户下行速率感知。

【关键字】端到端低速质差、下行速率感知。

【业务类别】优化方法、参数优化、承载网。

一、推广背景移动网络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于用户的使用感知,确保用户驻留网络意愿,提升用户使用口碑,确立一切以用户感知体会为中心的服务方向。

4G网络优化分析及其解决方案分析

4G网络优化分析及其解决方案分析

】 . 2接入 问题 分析与解决方案
以 RRC建 立 故 障 为例 , 首先 要 采用信 令 分析 手 段确 定RRC建
包。 相 比于l a r g r e - T B 模式 , 又节 约了 8 ms v  ̄ = 右的时 间 。
立 存 在 问题 , 而 后分析 导致 其 出现 问题 的原 因 , 常见 因素 有在 T A U
立 的 时间 , 同时 也含有 T1 阶 段MSG1 重 发 间 隔的 时延 。如 果 需 检 查重传消 息的DC I 格式 填 写是 否存
在 问题 。
2网络 掉 线 问题 优化与 解决 方案
2 . 1掉 线的原因分析
当出现 非正常释放 掉线 时, 网络就会启 动连接 重建 机制 , 所以 , 掉 线问题 是伴 随重 新问题 存在 的。因此 , 可 以将 掉线 分为两个 问题 ,
通 信 与 网 络
4 G网络优化分析及其解决方案分析
王卫 新 中国联 合 网络 通信 有 限公司 兰 州市分 公司
摘要: 网 络 技 术已经成 为现 代生产和 生活活动不可缺少的技 术 , 我 国网 络从 2 G 网 络 到5 G 网络 , 直 到今 天的4 G R络, 网 络速 度在 不断的提升,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 题, 从4 G 网络的应用现状来看, 在网络接入、 网络掉线与时延等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等待解决, 因此对4 G 网络进行_ 偾. 化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是 当 前最为关键的问题 , 必须全力 保 障网络安 全与质量
1 . 1网络 接入参数和指标 分析
按 照不 同的场 景 , 可以将 网络 接人 问题分 为无 线链 路失 败与 重 建、 初 始接 入以及切 换接 人新 位置 等几个 问题。相应 的网络接 人参数

4g网络优化分析报告

4g网络优化分析报告

4g网络优化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4G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主要通信方式,为人们提供高速、稳定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然而,由于用户数量激增,网络数据传输量不断增加,4G网络的效能和用户体验面临了一些挑战。

本报告旨在对4G网络的优化进行深入分析,以帮助提高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

二、4G网络优化的重要性和需求1. 市场需求: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和提升运营商的竞争力,对4G网络进行优化势在必行。

2. 用户体验:4G网络速度过慢、延迟高会导致用户上网体验不佳,甚至无法正常进行视频播放、网络游戏等高带宽需求的活动。

3. 成本效益:4G网络的优化可以提高网络的效能,减少基站和网络设备的负荷,降低维护成本,提高运营商的效益。

三、4G网络优化的挑战和问题1. 基站布局: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信号干扰等因素,基站之间的距离、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存在差异,导致网络容量不均衡和数据传输速度不一致的问题。

2. 频谱资源的合理分配:不同运营商之间的频段和带宽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网络拥塞和传输速度下降。

3. 网络拥塞和负载均衡: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网络流量不断增大,容易引发网络拥塞和网络设备负载不均衡的问题,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网络服务。

4. 不稳定的网络连接:移动终端设备在移动过程中,信号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网络连接不稳定,影响用户体验。

四、4G网络优化策略1. 基站优化:根据不同地区和人口密度进行合理的基站布局和功率控制,以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优化基站的天线、传输设备等硬件设施,提升网络质量。

2. 频谱资源的合理分配:不同运营商之间应合理分配频段和带宽资源,避免频谱浪费和网络拥塞问题。

加强运营商间的合作,共享频谱资源,提高网络效能和用户体验。

3. 网络负载均衡:通过智能路由的方式,实现网络负载均衡,合理分配流量,避免某一基站或区域负载过高引发网络拥塞的问题。

上下行不平衡总结报告

上下行不平衡总结报告

上下行不平衡总结报告2.服务提供商限制:为了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和网络质量,许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采取了一些策略来限制上行带宽,使用户无法大量上传数据。

这主要是因为上传数据会占用更多的网络资源,可能对其他用户的上下行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3.网络架构限制:一些网络架构的设计也会导致上下行不平衡。

例如,对称数字用户线路(SDSL)只支持对称带宽的上下行,而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ADSL)则可以提供更高的下行带宽而较低的上行带宽。

1.上行业务受限:上行带宽有限会限制用户进行上传文件、视频会议、网页上传等操作,尤其在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场景下增加了使用的不便。

2.网络延迟增加:当下行数据流量占用过大时,可能会导致上行数据的发送延时增加,从而导致网络延迟增加,影响用户体验和数据传输效率。

3.网络拥堵:当网络上下行不平衡时,下行数据流量大导致网络的拥堵,可能会出现传输中断、卡顿等问题。

4.不公平的资源分配:由于下行带宽占用较多,可能导致其他用户上行数据传输速度降低,造成资源不公平分配。

针对上下行不平衡的解决方案如下:1.升级带宽:用户可以选择升级更高的上行带宽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这需要用户花费更多的金钱。

2.服务提供商优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可以优化网络策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带宽分配,合理分配上下行带宽比例,提供更好的上行服务。

3.网络架构改进:网络架构设计可以考虑提高上行带宽的能力,例如采用对称带宽的设备或调整ADSL的上行带宽比例,以提供更好的上行服务能力。

4.流量调整和均衡:通过合理的流量调整和均衡,对网络中的上下行数据进行优化,以实现上行和下行的平衡。

总之,上下行不平衡是当前网络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采取合适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上下行不平衡问题,提升网络性能和用户满意度。

在未来的网络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多关注上下行不平衡的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上下行服务。

LTE网络优化方案上下行链路不均衡的优化分析

LTE网络优化方案上下行链路不均衡的优化分析

LTE网络优化方案上下行链路不均衡的优化分析
上下行链路不均衡会导致以下问题:
2.下行带宽浪费:由于下行链路带宽过剩,但上行链路带宽不足,导致下行带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浪费网络资源。

3.QoS差异:上下行链路不均衡可能导致不同服务质量等级的差异,进一步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下行链路不均衡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案:
一、网络规划优化:
1.基站规划:合理规划基站的布局和密度,使得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能够平衡地覆盖用户,避免上行链路过于拥塞。

2.频谱分配: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上行和下行的频谱资源,确保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能够得到均衡的利用。

二、上行链路优化:
1.增加上行带宽:通过增加小区的上行带宽或者组播通道的带宽,提高上行链路的传输速度和容量。

3.优化调度算法:采用合适的调度算法,根据不同用户的业务需求和网络状况,合理分配上行传输资源,提高上行链路的利用率。

三、下行链路优化:
1.QoS保证:根据用户的优先级和业务需求,对下行链路上的数据进行合理的调度和优先级控制,确保重要数据的传输质量。

2.缓存技术:使用缓存技术对热门数据进行缓存,减少对下行链路的
请求,提高用户对数据的响应速度。

3.增加下行带宽:根据网络负载和用户需求,增加下行链路的带宽,
提高传输速度和容量。

四、终端优化:
1.充分利用终端设备的资源:通过优化终端设备的协议栈和传输机制,减少协议开销,提高上行链路的利用率。

2.功率控制:根据终端设备的信号质量和覆盖范围,合理控制终端设
备的功率,确保信号的质量和传输的稳定性。

上下行不平衡的影响及问题处理

上下行不平衡的影响及问题处理

上下行不平衡的影响及问题处理上下行不平衡,指目标覆盖区域内,上下行对称业务出现下行覆盖良好而上行覆盖受限(如UE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上行BLER要求),或上行覆盖良好而下行覆盖受限(表现为下行专用信道码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下行BLER要求)的情况。

上下行不平衡的覆盖问题比较容易导致掉话。

这类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原因:上行干扰(比如直放站和干放等设备上下行增益设置存在问题),天馈系统问题,NodeB硬件原因等。

主要的解决方法是对设备硬件与设备设置进行检查上下行功率不平衡造成单通、掉话[现象描述]路测过程中发现以下现象:手机占上某小区,但不能呼出;单向通话;在距离小区一定距离处总是掉话;频繁的切换后掉话现象。

[处理过程]无线链路分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实际的覆盖范围应由信号较弱的方向决定。

如果上行信号覆盖大于下行信号覆盖,那么小区边缘下行信号较弱,容易被其它小区的强信号“淹没”;如果下行信号覆盖大于上行信号覆盖,那么移动台被迫驻留在该强信号下,但上行信号太弱,手机不能呼出,或造成通话后话音质量差、单向通话,甚至掉话。

当然,平衡并不是绝对的相等,由于基站灵敏度好于移动台的灵敏度,所以下行信号将大于上行信号。

上面提到的路测现象多是缘于上行信号低于下行信号太多而造成的功率不平衡,特别是打开上行功控时。

测试时让手机往小区边缘方向移动,同时用MA10信令分析仪在基站侧跟踪抓取数据,比较BTS和MS各自的接收电平,观察当上行信号达到最低接收门限电平时,下行信号是否还好得足以让手机驻留该小区。

检查上下行功率是否平衡,但从下图可以看出,其差异已近30dB;若出现多个这样的测量结果,肯定是上行接收存在问题,需要检查TRX板、分路器、塔放电流和天馈的驻波比。

当上行功控打开时,功控参数设置不当也会造成明显的功率不平衡。

首先应保证手机静态功率等级设置正确(900为等级5,1800为等级0),曾发现1800手机因上下行功率不平衡造成单通。

上下行不平衡分析

上下行不平衡分析

无线信号根据传播方向分为上行和下行两个方向,在理想情况下上下行链路是平衡的,考虑到BTS接收灵敏度比MS稍高,上行信号允许稍弱。

即在任何区域基站侧和手机侧均可以同时收到对方的信号,或者同时无法收到对方的信号。

由于无线信号传播路径的不确定性以及实际环境的差异,在整网范围内完全实现无线链路上下行平衡是不可能的。

因此网络中必然存在下行信号可以覆盖而上行信号无法覆盖到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内,用户可以收到网络侧的消息而网络侧无法收到用户手机上报的消息,包括寻呼响应。

因此在这些区域内也很容易出现用户已出服务区的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的用户已出服务区现象,首先可以通过调整无线参数,“RACH忙门限”、“RACH错误门限”、“MS最小接入电平”、“RSSI校正”等值来优化上下行平衡关系。

1、上下行不平衡或上行接收灵敏度低问题原因:当下行覆盖范围大于上行。

在小区边缘将产生伪覆盖区;在伪覆盖区内手机能够正常接收基站的信号,但是无法接入系统。

用户做主叫无法获得服务,作被叫时,就会出现不在服务区现象。

定位手段:话统中的“功率控制性能测量”、“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等解决方法:a、检查工程安装质量;b、调整无线参数。

2、配置基站功率未考虑各种合路器插损的区别问题原因:例如:SCU的插损比CDU高3~4dB,如果配置载频功率等级数据时没有考虑到两者的区别,将会导致配置SCU的小区下行功率偏小,覆盖不良。

3、小区重选频繁导致用户做被叫出现不在服务区现象问题原因:小区重选过于频繁,会影响手机的接入性能。

定位手段:实地路测和拨打测试;解决方法:a、通过网络优化改善小区覆盖b、调整无线参数上下行不平衡,指目标覆盖区域内,上下行对称业务出现下行覆盖良好而上行覆盖受限(如UE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上行BLER要求),或上行覆盖良好而下行覆盖受限(表现为下行专用信道码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下行BLER要求)的情况。

上下行不平衡的覆盖问题比较容易导致掉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4G网络根据UE功率余量定位上下行不平
衡分析报告
目录
1PHR:(POWER HEADROOM REPORT)功率余量介绍 (2)
2PHR指标提取以及计算方式 (2)
3案例分析 (3)
3.1问题描述 (3)
3.2问题分析 (4)
3.3问题解决 (5)
3.4效果对比 (5)
4总结 (6)
1PHR:(Power Headroom Report)功率余量介绍
在LTE中,UE的UU协议栈L2的MAC子层,将基于L1测量及某些入参,计算得到Power Headroom Report(功率余量),并将功率余量报告PHR最终封装在MAC控制格式的PDU中,向ENB上报自己的发射功率余量(PHR)。

UE功率余量报告过程,是为了向ENB提供UE配置的最大的传输功率(configured maximum output power)与当前UL-SCH传输功率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值(CA中要考虑PUCCH和PDSCH同时存在的影响)。

进一步说,PHR表示的是除了当前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功率外,UE还有多少传输功率可以使用。

PHR的单位是dB,范围是[-23dB,+40dB],如果是负值,则表示网侧给UE调度了一个高于其当时可用发送功率所能支持的数据传输速度(如下图所示)。

另外,PHR逐渐用作判断上行弱覆盖的一种辅助手段。

2PHR指标提取以及计算方式
在U31网管“历史性能查询”内的“查询指标/计数器”内搜索PHR,勾选中如图所示11类计数器。

提取后使用“功率余量小于0”采样点总是除以总采样点数量,得出“功率余量小于0”采样点占比,用来辅助判断上行弱覆盖的程度。

3案例分析
3.1问题描述
经网管提取佛山市近11天KPI“RRC重建比例”TOP小区,发现“狮山狮北接入机房LBBU4_3”RRC重建比例较高,在80%左右,而且这个小区接入类的相关KPI,RRC连接建立成功率,ERAB 建立成功率等均较差。

指标明细如下:
3.2问题分析
1.核查该小区所在基站的告警,发现近几天无重大严重告警。

2.提取小区的干扰指标进行分析,该小区各通道平均RSSI值均小于-100,故排除干扰导致各项指标
差。

3.从mapinfo上看,该站点为农村站点,如图所示:
4.经核查该小区TA分布,用户和基站的平均距离较远;初步判断该小区RRC重建比例较高以及其
它KPI
5.
6.24.2”。

因此判断该
TOP小区是由于PA值设置过低,RS参考信号功率过高导致越区覆盖,从而导致上下行覆盖不平衡引起的指标较差。

3.3问题解决
在2018年11月5日对该小区进行操作
1.将该小区的PA值由“-6”修改为“0”。

2.将该小区的RS参考信号功率由“24.2”调整为“16.2”。

3.4效果对比
在2018年11月8日取指标对比效果。

经对比,各项指标现已恢复正常水平,用户感知良好。

指标明细如下:
4总结
1:对比修改参数前后指标,用户感知良好是建立在上下行平衡的基础上。

因此,由于终端功率受限,过度增大ENB功率并不是解决弱覆盖的有效手段。

2:核查“功率余量小于0占比”是一种定位上行弱覆盖的有效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