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仪器仪表的读数方法(完整资料).doc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八大常用仪器的读数方法及必记常量公式

初中物理八大常用仪器的读数方法及必记常量公式

初中物理八大常用仪器的读数方法及必记常量公式八大常用物理仪器:1.显微镜:读数方法为目视读取物体的放大倍数,必记常量为放大倍数的最小单位。

2.望远镜:读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目视读取物体的放大倍数,另一种是通过目镜和物镜焦距的比值计算出的放大倍数。

必记常量为放大倍数的最小单位。

3.电流表:读数方法为读取表盘上的指针所在刻度,必记常量为量程和灵敏度。

4.电压表:读数方法为读取表盘上的指针所在刻度,必记常量为量程和灵敏度。

5.电阻箱:读数方法为读取电阻箱上的刻度,必记常量为内部电阻值。

6.温度计:读数方法为读取温度计上的液体所在刻度,必记常量为温度计的标定点和精度。

7.定滑轨:读数方法为读取滑轨上的刻度,必记常量为滑动平台的刻度和初始位置。

8.定滑尺:读数方法为读取滑尺上的刻度,必记常量为滑尺的参照单位和初始位置。

必记常量和公式:1.速度公式:速度=位移/时间,必记常量为光速(299,792,458米/秒)。

2.加速度公式:加速度=变化速度/时间,必记常量为重力加速度(9.8米/秒²)。

3.力公式:力=质量×加速度,必记常量为重力加速度。

4.功率公式:功率=做功的能量/时间,必记常量为一秒时间内消耗的能量为1焦耳(J)。

5.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²,必记常量为光速。

6.波长公式:波长=速度/频率,必记常量为光速。

7.弹性势能公式:弹性势能=1/2×弹性系数×位移²,必记常量为弹性系数。

8.电阻公式:电阻=电压/电流,必记常量为导体的电阻率。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八大常用仪器的读数方法及需要记忆的常量和公式。

记住这些内容,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物理实验和理论知识。

常见仪器读数方法

常见仪器读数方法

常见仪器读数方法仪器的读数是指通过仪器所显示的数值来确定被测量的物理量的大小。

常见的仪器读数方法包括:直读法、差值读数法、均值读数法和比例读数法等。

1.直读法:直读法是指通过仪器上的刻度直接读取被测量量的数值。

例如,在万用表上读取电流、电压或电阻的数值。

直读法简单明了,适用于刻度明确且间距较大的仪器,但对于刻度不明确或间距较小的仪器,则需要使用其他读数方法。

2.差值读数法:差值读数法是指通过读取仪器上的两个数值,并计算它们的差值来确定被测量量的数值。

例如,在比较器上读取两个物体的长度,通过计算它们的差值来确定它们的长度差。

差值读数法可以提高读数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刻度精细的仪器。

3.均值读数法:均值读数法是指通过多次读取仪器上的数值,并求取这些数值的平均值来确定被测量量的数值。

例如,在天平上称重时,多次称重并求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

均值读数法可以减小由于仪器误差和操作误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尤其适用于存在随机误差的测量。

4.比例读数法:比例读数法是指通过将仪器上的数值与一个已知的标准量进行比较,并确定其比例关系来确定被测量量的数值。

例如,在测量密度时,使用比重计将被测物体的密度与已知物体的密度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被测物体的密度。

比例读数法可以消除由于仪器的零位漂移和示值偏差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除了以上常见的仪器读数方法,还有一些特殊的读数方法,如差示测量法、绝对测量法和间接读数法等。

差示测量法是指通过将被测量量与已知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相对大小,如比较器的使用;绝对测量法是指通过直接测量被测量量的绝对数值,如标准器的使用;间接读数法是指通过已知的公式或标定曲线来计算被测量量的数值,如使用光谱仪测量物质的浓度。

综上所述,常见的仪器读数方法包括直读法、差值读数法、均值读数法和比例读数法等。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仪器特点和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读数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初中物理常用仪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常用仪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

初中物理常用仪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物理实验中,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读数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几种仪器,如量尺、千分尺、电表和天平的读数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量尺的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量尺是一种常用的线量测量工具,主要用于测量长度。

1.读数步骤:(1)将测量物体平放在水平台上。

(2)将量尺的零点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并将量尺的一侧严密贴在被测物体上,并注意视线垂直望着刻线。

(3)读取尺盘上与被测物体接触的刻度线所对应的数值,注意对齐估读线。

(4)由于量尺上的尺度通常有毫米和厘米两种,在读数时注意单位。

2.注意事项:(1)量尺接触被测物体时,要注意避免移动物体,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要保证量尺的边缘与被测物体边缘平行,以确保准确性。

(3)读数时要小心,避免读数错误或视线偏斜,造成不准确的结果。

二、千分尺的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千分尺是一种可测量物体尺寸的精密工具,比起量尺更精确。

1.读数步骤:(1)先将千分尺的移动杆零位与固定杆对齐。

(2)用固定杆与需要测量的物体刚性连接,使物体相对于固定杆不会移动。

(3)将千分尺的移动杆逐渐移动直到与物体接触,停止转动。

(4)读取移动杆上所对应的数值,它与固定杆上的初位数值相加即可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

2.注意事项:(1)在使用千分尺时,要非常小心,避免物体与千分尺接触过程中发生位移,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2)读数时要仔细,精确到小数位数。

(3)千分尺在紧固物体时要均匀施压,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三、电表的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电表是一种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学量的仪器,常用于电路实验中。

1.读数步骤:(1)先将电表的量程调至一个较大的范围,并将电表的挡位开关调至相应的测量量程。

(2)将电表的两个测试引线连接到电路中,如电流测量时,将电表的两个测试引线依次连接到电路中的串接部分。

(3)等待电流稳定后,读取电表上的测量值,一般为毫安或安。

[精选]【中学】高中物理仪表读数--资料

[精选]【中学】高中物理仪表读数--资料

高中物理仪表读数一、读数记录时要注意“有效数字”有效数字是运用在对结果的精确度表达的一种方式,如果给你一个数(如:0.0210),要确定有效数字是: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最后一个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有几个就是几个有效数字(如:“0.0213”就是三位有效数字),但结果真正有意义的只到倒数第二位,最后一位有效数是估计值。

例1:用最小刻度值为0.1cm (即: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如图1所示,因为该刻度尺精度0.1cm (即:1mm ),若以cm 为单位,则可以估读到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两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右图1木板的长度应记为 1.83 cm,其中0.03cm 是估读的。

例2:同样的刻度尺测量下面的木板的长度,如图2所示,如果认为刚好到2这个刻度值,则木板的长度应记为 2.00 cm,二、测量仪器的读数规则测量误差出现在哪一位,读数就相应读到哪一位,在中学阶段一般根据测量仪器的最小分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对于常用的仪器可按下述方法读数: ①最小分度是“1”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分之一估读.最小分度是0.1厘米的刻度尺(如:三角板),读到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两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最小分度是0.1A 的电流表(量程为3A ),读到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两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最小分度为0.1V 的电压表(量程为3V ),读到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两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图2图1②最小分度是“2”或“5”的仪器,测量误差出现在同一位上,同一位分别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最小分度是0.02A的电流表(量程为0.6A),读到小数点后第2位,小数点后两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最小分度为0.5V的电压表(量程为15V),读到小数点后第1位,小数点后只有一位数字是有效数字。

三、实例讲析一般来说:在中学物理中,仪表的读数问题有以下三种情况,有的仪表的读数记录是需要估读的,读数按以上所讲的规则进行记录。

常见仪器读数方法

常见仪器读数方法

误差 位置 最小 刻度 的同 一位
读数 方法 按 1/2 估读
举例说明
最后位可 能出现的 数字
如量程为0.6A的电流表,最小分度 0、1、 为0.02A,,其误差出现在安培的 2、……9 百分位,只读到安培的百分位,估 读半小格,不足半小格的舍去,超 过半小格的按半小格估读。
最小 刻度 的同 一位
按 如量程为15V的电压表最小分度为 1/5 0.5v,其测量误差出现在伏特的十 估读 分位上,只读到伏特十分位,估读 五分之几小格。
320Ω
二:不需要估读的仪器的读数问题
【理论阐述】在中学阶段学习使用的仪器中,秒表、电 阻箱和游标卡尺不需要估读。秒表的时间和电阻箱的阻 值变化是跳跃的不连续的,故一般不估读。如机械表采 用齿轮传动,每0.1s指针跳跃1次,指针不可能停在
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最小刻度更短的时间。
而电阻箱每次旋动旋钮时阻值也是跳跃式增加,不会出 现中间阻值。游标卡尺的游标和主尺对齐,本身已经有 了“估读”的意味,故不用再估读了。欧姆表刻度不均 匀,可以不估读或按半刻度估读。
0、1、 2、……9
【典例导悟】(2010合肥模拟)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 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b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多
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挡位,a和b
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解析】直流电流100mA挡读第二行“0~10”一排,
最小分度值为2mA,估m,其读数应估读到下一位, 也就是百分之一厘米位,L3的准确读数为 6.8厘米,再向 下估读一位约为4 ~ 6, 所以读数为6.84 ~ 6.86,单位 是厘米。同理L7的准确读数为 14.0厘米,再向下估读一 位约为4 ~ 6, 所以读数为14.04 ~ 14.06,单位是

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

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方法大纲中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对这些仪器的读数方法,在教学中常常存在分岐,现将最常用的几种仪器的读数方法归纳如下:①、对螺旋测微器,螺旋上有50个均匀的等分刻度,每转一周,螺杆向前或向后移动mm=0.01mm,其读数方法是:螺杆上的mm数(注意半mm刻度0.5mm,所以精度为0.550线)+精度×螺旋的刻度数(注意要估计一位),检验的方法是:用mm做单位保留三位小数。

②、对游标卡尺有三种:精度为0.1mm、0.05mm、0.02mm。

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是将普通的mm刻度尺的9 mm分成10等分(即10格),每格表示0.9 mm,每格与1 mm的差值为0.1 mm,这就是精度的来历。

精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是将普通的mm刻度尺的19 mm分成20等分(即20格),每格表示0.95 mm,每格与1 mm的差值为0.05 mm,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是将普通的mm刻度尺的49 mm分成50等分(即50格),每格表示0.98 mm,每格与1 mm的差值为0.02 mm,其读数方法是:主尺上的mm数(游标尺零刻度线以前的刻度)+精度×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时游标尺的刻度值(注意不估读)。

检验的方法是:用mm做单位小数的位数与精度保持一致,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变换单位。

③、对于刻度尺、电压表、电流表、弹簧秤要区别对待:若最小分度为1 mm(mm刻度尺)、0.1 (量程为3V、5V的电压表或量程为3A、5 m A的电流表)都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若最小分度为0.5 (刻度尺、弹簧秤、量程为15V的电压表)、5(250V量程电压表、250 m A的电流表)、0.05(2.5V的电压表)都要求估读到最小分度值所在的这一位,且按最小分度值的五分之一估读,末位数字为0、1、2、3……9。

仪器的读数

仪器的读数

②利用任意两段记数点间的位移求a:如
sm sn a m n T
2
③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 画出如右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v/(ms-1)
t/s
0 T 2T 3T 4T 5T 6T
⑶利用纸带可以求被测物体在任一计数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v: s 2 s3 如
vB
2T
s2 s3 B C
s1 O A
利用纸带求被测物体的加速度a。具体来说又有3种方法: ①“逐差法”:从纸带上得到6个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 则
a
s 4
s 5 s 6 时器类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⑴纸带处理。从打点计时器重复打下的多条纸带中选点迹清楚的 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 O,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或者说每隔4个点取 一个记数点),这样做的好处是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 便于计算。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 ⑵利用s1、s2、s3 …可以计算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2-s1、s3- s2 、s4- s3…,如果它们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相等,则可以判定被测物 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常用仪器的读数规则 实验测量时,在那一位开始出现误差,是由测量仪器本身的最小 刻度即精确度决定的,因此中学阶段一般可以根据测量仪器的最 小刻度来确定读数误差出现的位置。对常用仪器课按下述方法读 数 1、最小刻度是“1”的仪器,误差出现在下一位,下一位按十 分之一估读。 2、最小刻度是“2”或“5”的仪器,误差出现在同一位,同一位 按二分之一或五分之一估读。如学生用的电流表的0.6A量程,最 小刻度位0.02A,估读半格,不足半格的舍去,超过半格的按半格 估读;再如学生用的电压表的15V量程,最小刻度位0.5V,估读 五分之几小格。 3、中学阶段,刻度尺、千分尺(螺旋测微器)、弹簧秤、电 流表、电压表等要估读;游标卡尺、秒表等不估读

测量仪器读数方法

测量仪器读数方法

测量仪器读数方法在科学、工程、医学等领域,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测量是通过测量仪器读数来获取准确数据的过程。

在测量过程中,仪器读数需要正确、精确地进行,以确保获得可靠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测量仪器读数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1.直读法:直读法是最简单的测量仪器读数方法之一、直读法即直接读取仪器上的刻度或数字。

例如,在使用卷尺量测长度时,直接读取刻度值即可获得测量结果。

直读法适用于刻度清晰、标定准确的仪器。

2.游标法:游标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读数方法。

它通过读取物体与游标之间的夹角或距离来确定测量值。

游标法常用于量角器、卡尺等仪器上。

在使用游标法时,需要注意游标与被测物体之间的接触点,并确保读数垂直于游标线。

3.分度法:分度法是一种通过分别读取仪器刻度上的数值,并将其相加或相减来得到测量结果的方法。

例如,在使用测角仪时,需要将不同仪表读数之差相加,以得到最后的角度值。

分度法适用于仪器读数不连续、刻度复杂的情况。

4.对比法:对比法是通过将被测量物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然后根据差异来确定测量值的方法。

对比法常用于颜色、重量、电压等测量中。

例如,在使用比色皿测量液体浓度时,将被测液体与标准液体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浓度。

5.采样法:采样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大量数据的有效方法。

通过对被测样本进行随机抽样,并对样本进行测量,然后根据样本测量值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采样法广泛应用于统计学、市场调查等领域。

除了上述的测量仪器读数方法,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1.观察仪器的最小分度:在使用测量仪器时,需要注意观察仪器的最小分度。

最小分度是指仪器所能分辨的最小单位,读数不应超过最小分度。

例如,当卷尺最小分度为毫米时,读数应在毫米范围内进行。

2.对于模糊刻度的处理:当仪器的刻度较为模糊时,需要进行估计。

在估计时应尽量准确,并进行必要的光线调节和视角调整。

如果估计不准确,可能导致测量误差的增加。

3.对不确定度的评估:在进行测量仪器读数时,需要评估读数的不确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主要仪器仪表的读数方法
一、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1)不论是哪种测量仪,测量值=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最小精度。

游标卡尺主尺的读数读游标尺零刻度线左侧一格(注意不要读成游标尺边框左侧一格)。

游标尺的读数为游标尺与主尺对齐的刻度线格子数。

游标尺上有10小格的即为10分度尺,最小精度为10的倒数,即0.1mm;依次类推:20分度尺的最小精度为0.05mm,50分度尺的最小精度为0.02mm,螺旋测微器的最小精度为0.01mm。

2)读数时都应以毫米为单位(注意游标卡尺的主尺上标注的数字以cm为单位),作答时按要求换算。

3)螺旋测微器读数时,必须估读,以毫米为单位,一定是三位小数(故名千分尺)。

游标卡尺不要估读。

以毫米为单位,十分度(0.1mm)的只有一位小数,二十分度(0.05mm)和五十分度(0.02mm)的应有两位小数。

【读数练习】
1.用游标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工件的长度时,示数情况如图21-1所示,则测量结果应该读作mm 。

2.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

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上右图所示,图示的读数是mm。

3. 一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10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卡尺来测量工件的直径,如下左图所示。

该工件的直径为___________mm。

4.使用游标为10个小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体的尺寸,得到上右图中的游标卡尺的读数,由于遮挡,只能看到游标的后半部分,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cm;
5.已知不同的工具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有下列不同的结果:A.2.4cm B.2.37cm C.2.372cm
D.2.3721cm
其中,用最小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用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量的结果是
_________。

6.下图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三根金属棒直径的示意图,从左到右三根金属棒的直径依次为:
mm、mm、mm。

7.读出下图中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___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___mm.
8.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下左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 mm。

另一位学生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下右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______ cm。

9.图一中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____mm。

图二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读数为_________cm。

10.有一种新式游标卡尺,游标尺的刻度与传统的旧式游标卡尺明显不同,新式游标卡尺的刻度线看起来很“稀疏”,使得读数时显得清晰明了,方便了使用者的正确读取数据。

通常游标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

①以“39mm等分成20份”新式游标卡尺为例,它的精确度是___________mm。

②用新式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示数如下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__mm。

0 1 2 3 4
主尺
游标尺
参考答案:1、10.40 2. 104.00 3、29.8 4. 5.45cm
5. A ;B 。

6. 3.550 、 1.130 、 5.699 7.11.4mm 、0.920mm 8.
3.205mm 、5.015mm
9. 1.998mm 、1.094cm 10.0.05 、 1.25 。

二、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读数
1)凡最小精度值以“1”结尾的(如:1、0.1、0.01等),因误差出现在最小精度的下一位,所以要估读到最小精度的下一位,若无估读,则在最小精度的下一位补“0” ,以最小精度的单位为单位,读数的小数位数比最小精度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2)凡最小精度值以“2”结尾的(如:2、0.2、0.02等),因误差出现在最小精度的本位,所以只估读到最小精度的本位,估读时采用半格估读法(如最小精度是0.2时,指针指在0.4和0.6之间,指针靠近0.4读0.4,靠近0.6读0.6,靠近中间读0.5,即取半格),以最小精度的单位为单位,读数的小数位数与最小精度的小数位数一样多。

也有部分地区不按此规则。

3) 凡最小精度值以“5”结尾的(如:5、0.5、0.05等),因误差出现在最小精度的本位,所以只估读到最小精度的本位,估读时采用五分之一估读法(如最小精度是0.5时,指针指在1.5和2.0之间,可以读1.6、1.7、1.8、1.9,即再五等分),以最小精度的单位为单位,读数的小数位数与最小精度的小数位数一样多。

【读数练习】
1.如下图1所示伏特表指针所指位置,若用0-3V量程时,读数
为2.50 V
,若用0-15V量程时,读数为12.5 V,如下图2所示安
培表指针位置,若用0-0.6A量程时,读数为0.32 A,若用0-3A 量程时,读数为 1.60 A。

图 2 图3 图4
2.如上图3所示安培表指针所指位置,若用0-3A量程时,读数为2.20 A,若用0-0.6A量程时,读数为0.44 A,如上图4所示伏特表指针位置,若用0-15V量程时,读数为11.0 V,若用0-3V 量程时,读数为 2.20 V。

3.如上左图所示安培表指针所指位置,读数为0.14 A,如上右图所示安培表指针位置,读数为0.37 A。

三、多用电表的读数
1)认识多用电表表盘:多用电表
表盘如右图所示,最上排刻度右侧标
有符号“”,表示该刻度用于欧姆档
的读数。

中间一排刻度左侧标有符号
“”,没有电流或电压的符号,表示该刻度既用于电流档的读数也用于电压档的读数,该刻度下的三个量程“250”、“50”、“10”共用该刻度。

最下排刻度左侧标有符号“”,表示该刻度只用于交流电压,且量程为2.5V,刻度不均匀,高考范围内是不会用该刻度读数的。

2)欧姆档读数时,有的参考书认为欧姆档只用于粗测电阻且刻度不均匀,估读没有多大意义,因此读数时一般取两位有效数字,但从湖南高考的评分细则来看,当指针对准某刻度时,可估读也可不估读,当指针没有对准刻度时应估读一位。

注意:测量值=读数×倍率(为使测量值尽可能精确,应使指针指在中值附近,可用该式判断倍率的选取)。

欧姆表盘的刻度还要注意每小格的数值不同。

3)电流档或电压档读数时不论量程为多少,都用中间一排刻度。

若量程为250,最小精度为5;若量程为50,最小精度为1;若量程为10,最小精度为0.2。

【读数练习】
1.某人用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阻的阻值,当选择欧姆挡“×1”挡测量时,指针指示位置如下左图所示,则其电阻值是。

如果要用这只多用电表测量一个约200欧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选择开关应选的欧姆挡是。

改变挡位调整倍率后,要特别注意重新。

2.用多用表测量电流、电压或电阻时,表盘指针的位置如上右图所示。

如果选择开关指在“v—2.5”位置时,测量结果为;如果选择开关指在“mA—10”位置时,测量结果为;如果选择开关指在“Ω×100”位置时,测量结果为。

3.如下左图所示是学生实验用的多用表刻度盘,当选用量程为25V的电压档测量电压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压为V;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档测电阻时,表针也指于同一位置,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Ω;用多用表测电阻所运用的原理是.
50mA的电流档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mA;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档测电阻时,表针也指示在图示同一位置,则所测电阻的阻值为Ω。

如果要用此多用表测量一个约2.0×104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档是(选填“×10”、“×100”或“×1K”)。

换档结束后,实验操作上首先要进行的步骤是。

参考答案:1.12Ω,“×10挡”,调整欧姆零点2.0.86V(或0.85V,0.84V);3.4mA;2.8kΩ。

3.15.5,1400,闭合电路欧姆定律4.30.7-30.9 mA;1.5×103 Ω。

×1K ,进行欧姆调零
四、秒表的读数
1)秒表的读数分两部分:小圈内表
示分,每小格表示0.5分钟;大圈内表示
秒,最小刻度为0.1秒。

当分针在前0.5
分内时,秒针在0~30秒内读数;当分针
在后0.5分内时,秒针在30~60秒内读数
(但分针的半刻度不读)。

因此图中秒表
小圈读3分,大圈读48.7秒,读数应为3
分48.7秒(即228.7秒)。

另一种读法是
小圈读3.5分,大圈读18.7秒,结果一样。

2)因为机械表采用的齿轮传动,每0.1s指针跳跃1次,指针不可能停在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最小刻度更短的时间。

故对秒表读数时不用估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