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案例(心理培训课程作业)
共情案例分享

共情案例分享共情案例分享1. 引言共情是一种情感和认知的能力,能够让我们体验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
在人际关系和沟通中,共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还可以促进互相理解和支持。
本篇文章将分享几个关于共情的案例,旨在展示共情的力量和影响。
2. 案例一:陪伴失去亲人的朋友我的一位朋友,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共情的力量。
他失去了他的母亲,陷入了沉重的悲痛之中。
我决定去看望他,给予他支持和理解。
在他的家里,我与他坐在一起,聆听他的故事、倾诉和回忆。
我没有试图安慰或者解决他的痛苦,而是用我的存在来告诉他,他不是孤单的。
我们一起度过了整个下午,没有讲太多的话,只是静静地陪伴着。
他感谢我带来的安慰和支持,说这是他在那段时间最宝贵的礼物。
3. 案例二:理解他人的困境共情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困境,并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一个在我的朋友圈里发生的案例让我意识到这一点。
一位朋友发现他的同事在工作中变得越来越疲惫和不愉快。
而他的同事们却普遍认为他只是懒惰和不负责任。
我决定先和他单独交谈,以了解他的真实感受。
通过聆听和提问,我发现他正面临家庭问题和个人压力,这导致他无暇顾及工作。
我将我的观察分享给他的同事们,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提供一些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他们采取了更加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共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案例三:从自己的经历中找到共鸣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回顾自己的经历,来帮助他人感受到我们的共情。
我的一位朋友在和一名患抑郁症的病人进行心理咨询时,遇到了困难。
他觉得自己无法真正理解病人的痛苦和内心的挣扎。
他向我寻求建议,我回忆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类似的情绪困扰。
我与他分享了我的经历,并告诉他我是如何通过寻求帮助和积极的心态走出困境的。
他向病人分享了我的经历,并通过这种共鸣与病人建立了更深层次的联系,为病人提供了一定的安慰和支持。
5. 总结和回顾这些案例展示了共情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和价值。
心理课:共情——你的感受我懂

初中心理课:共情——你的感受我懂心理学中的共情力就是来源于换位思考,共情意味着我们能够感受他人内心世界,能够与他人建立亲密的连接,恰是我们彼此交换了思维的结果。
换位思考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
活动过程01团体热身阶段:初始换位思考1.视频导入:《小别离》片段(时间5分钟)在原来的设计中用的是影视剧《别动我的抽屉》第7集的一个片段,但是这个电视剧感觉太老了,画面感不是太好,所以换成了《小别离》里的片段。
这个视频是自己剪辑的,时长3分多。
先用3分钟时间播放女儿与父母冲突视频(来自影视剧《小别离》)视频播放完,教师提问:①你感觉自己理解故事中的谁?②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你能理解她啊?③有能理解爸妈的吗?④你猜他们的想法和心情是什么呢?⑤父母和女儿谁比较有道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这个问题,是很难判断谁对谁错,而一旦互换了角色,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和用意。
生活中常常需要这样的“换位思考”。
2.我看“换位思考”——呈现一组图片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它客观上要求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理解对方的情绪和感受,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02团体转换阶段:体验换位思考我们在平时与他人接触的时候,有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
苹果实验步骤:(该设计源于黄巧元老师的课例《换位思考-人际法宝》)① 请一位喜欢吃苹果的A同学上来,面向全班同学,坐在讲台的椅子上,要求不能出声。
②教师在讲台上出示两个烂苹果,右边一个是烂的地方对着台下面的学生,左边一个是烂的地方对着讲台上的A同学。
③问:A同学要在平安夜送一个苹果给他最好的朋友,你猜他会选哪个呢?请A同学写在一张纸上。
(提问下面学生)④请台上A同学公布选择。
(大家或者惊讶,或者好笑。
)请下面猜错的学生发言,请其中一个B同学上来坐在A的位置看,并告诉大家A选择的真正原因。
心理咨询 共情 案例

心理咨询共情案例一、案例背景。
小A是一名刚步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
最近,他感觉自己在工作上非常压抑,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二、咨询对话展现共情。
小A(一脸疲惫,耷拉着肩膀):“我觉得我在公司里就像个透明人。
我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提出的那些创意也都还不错,可是我的上司就好像看不到一样,他总是把重要的项目交给那些会拍马屁的同事。
我真的很沮丧,感觉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
”咨询师(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看着小A):“小A啊,这听起来真的很不公平呢。
你在那儿辛辛苦苦地耕耘,就像一个勤劳的小蜜蜂,可你的成果却被这样忽视,还得看着那些靠溜须拍马的人得到机会,这换了谁都会觉得很沮丧,心里肯定特委屈。
”小A(眼睛突然一亮,有点激动):“是啊,就是这样!您太理解我了。
而且我每次想要跟上司反映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又特别害怕,怕他觉得我是在计较,在闹事。
”咨询师(轻轻点了点头):“这也是人之常情啊。
就像你在一个很窄的独木桥上,往前走吧,怕得罪上司,往后退吧,自己心里又实在是不甘心。
这种左右为难的感觉肯定特别折磨人。
”小A(叹了口气):“对呀。
而且现在我每天去上班,一想到要进那个办公室,心里就特别抵触。
感觉就像去战场一样,充满了压力。
”咨询师(皱了皱眉头):“那这种感觉肯定不好受啊,工作的地方本应该是让人充满干劲儿的,现在却像个战场,每天带着这种抵触情绪去上班,就像背着重重的壳,多累呀。
你肯定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对吧?”小A(连忙点头):“是的,我想改变,可是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咨询师(温和地笑着):“这就像是在一个迷宫里,到处都是墙,找不到出口。
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慢慢找线索,找出一条适合你的路来摆脱这种困境。
”三、共情的作用和意义。
在这个案例中,咨询师的共情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小A在讲述自己的遭遇时,因为咨询师的共情反应,让他感觉到自己被理解。
这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时候,突然有了一个同路人,他不再是独自面对那些职场中的委屈和困惑。
心理咨询师咨询技能培训——同理心技术(共情)

来访者:我感到害怕极了。 咨询员:你感到害怕极了。 来访者:我真的感到害怕极了。 咨询员:你真的感到害怕极了。 来访者:为了两块钱,我可以从那窗户跳下去。 咨询员:为了两块钱,你可以从那窗户跳下去。 来访者:我要跳了。 咨询员:你要跳了。 来访者:(砰!重物落地的声音) 咨询员:砰!
二、共情技术的层次
第六章 共情技術
第一节
共情技术的定义
共情技术是指咨询员一面聆听来访者叙 述,一面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以感同 身受的方式体验来访者主观的想法与情绪, 然后跳出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将他对来访 者的了解,传递给来访者知道。 咨询员使用共情技术时,所表达的 内容通常包括两部份,一部份为简述来访 者叙述的内容,另一部份为来访者所经验 到的情绪。
咨询员1:你的主管很自私,为了自己利益,
牺牲别人,让你忙得连家庭都无法照顾,你对 主管愤怒,也对家人愧疚。 咨询员2:你的工作量很大,每天忙到三更半 夜,快让你喘不过气来。 咨询员3:你的主管为了自己利益,不断剥削 你,害你愧对家人。虽然你有无比的愤怒,可 是他是主管,你对他束手无策,只能任他宰割, 你怨恨自己无能力反抗。 咨询员4:其实,很多主管都很自私,这种问 题不是只有你有,很多人都有。如果你学会拒 绝,或许可以减少一些工作量,这样一来,就 有更多的时间跟家人相处。
第三节 共情技术的适用时间 与注意事项
一、共情技术的适用时机 (一)初层次共情技术 初层次共情技术适用于任何咨询阶段,但是,
更适用于咨询初期,当咨询员与来访者未建立 良好关系之时。 (二)高层次共情技术 高层次共情技术适用于咨询的中、后期,当 咨询员与来访者已有良好关系时。在咨询中、 后期,咨询的重点在于协助来访者探讨问题的 根源,这时候咨询员的回应,目的在协助来访 者觉察未觉察或逃避的想法与感觉。
咨询师共情表达的案例

咨询师共情表达的案例
案例一:工作压力大的来访者。
来访者(愁眉苦脸):“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旋转不停的陀螺,每天在公司被各种任务抽打着转。
老板的要求一个接一个,我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
咨询师(身体微微前倾,表情关切):“听你这么一说,我都觉得你像被无数根线拉扯着的木偶了。
这工作压力简直像一座大山压在你身上,你肯定特别累,特别委屈吧。
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就像在没有尽头的隧道里奔跑,又黑又累还看不到希望。
”
案例二:失恋的来访者。
来访者(眼睛红红的,声音带着哭腔):“我们在一起三年了,我以为我们会一直走下去的。
可是他就这么突然地说要分手,我感觉我的心都被掏空了。
”
咨询师(递上纸巾,轻声说):“这就像你原本满心期待着一场美好的旅程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结果车突然在半路上抛锚了,司机还头也不回地走了。
三年的感情啊,那可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你现在心里肯定就像缺了一块,空落落的,疼得厉害。
我能感受到你现在的无助和迷茫,就像在大海里失去了航向的船一样。
”
案例三:和家人闹矛盾的来访者。
来访者(气愤地跺脚):“我爸妈根本就不理解我,我想出去闯荡,他们非要把我留在身边,还说我这是不懂事。
他们怎么就不明白我的想法呢?”
咨询师(皱着眉头,点头表示理解):“这可太让人生气了,你就像一只渴望翱翔蓝天的雄鹰,可你爸妈却想把你关在笼子里。
你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却不懂得尊重,这就像你满心欢喜地准备了一份礼物,结果人家根本不领情,还说你送错了东西,肯定让你觉得特别委屈和懊恼吧。
”。
幼儿园共情培养案例分析:情感疏导与心理辅导

幼儿园共情培养案例分析:情感疏导与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幼儿园共情培养1.案例介绍一位幼儿园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有一名3岁小朋友常常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哭闹不止,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导致园内的亲子关系发生了一些问题。
老师发现这是一个情感疏导和心理辅导的问题,于是展开了一系列的共情培养工作。
2.树立共情意识在这个案例中,幼儿园老师首先树立了强烈的共情意识。
她深刻理解到,作为教育者,除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每个小朋友的情感状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她积极倾听小朋友的心声,努力理解他们的感受,以此作为共情培养的基础。
3.情感疏导与心理辅导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老师注重对这名小朋友的情感引导和心理辅导。
她特意安排了一些小组活动,并在其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小朋友们主动共享彼此的感受和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她不仅给予这名小朋友充分的倾听和理解,还通过陪伴和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并习得积极情感表达的方式。
4.家园合作老师也积极与小朋友的家长进行沟通和配合。
他们一起探讨了孩子的情感问题,并为解决这个问题一起寻找方法。
家园合作的方式,不仅让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情感问题,也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得到更为贴心的关爱和支持。
5.收获与反思经过一段时间的共情培养,这名小朋友的情感状况明显好转。
他变得更加乐观活泼,乐于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对此,老师深有感悟,她认为通过共情培养,不仅帮助这个小朋友顺利度过了情感困扰的阶段,也增进了全园师生的情感沟通和共情能力。
6.总结与展望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幼儿园共情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需要树立共情意识,注重情感疏导与心理辅导,并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每一个小朋友的情感成长。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幼儿园教育者能够重视共情培养,为孩子们创造更加温馨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了共情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老师通过共情培养,不但帮助孩子克服了情感问题,也加深了自身和家园的联系。
共情心理咨询案例

共情心理咨询案例一、来访者背景。
小美,女,25岁,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工作。
最近感觉工作压力特别大,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和同事关系也有些紧张,情绪低落,所以前来寻求心理咨询。
二、咨询过程。
# (一)初次会面。
小美坐在咨询室的沙发上,整个人看起来有些疲惫和沮丧。
我(咨询师)微笑着说:“小美,欢迎你来到这里。
我能看出来你现在有些不太开心,你可以跟我说说是什么让你走进了这里吗?”小美叹了口气说:“我感觉我在公司快待不下去了。
工作任务多得做不完,每天都要加班,而且感觉同事们都不太喜欢我。
”我点点头,用很理解的眼神看着她,说:“工作又多又要加班,还感觉同事关系不好,这谁受得了啊。
你就像在一个四面楚歌的战场上,太不容易了。
你能和我具体说说工作任务怎么个多法吗?”# (二)深入倾诉。
小美开始详细地诉说:“我们公司最近接了好几个大项目,我一个人要负责文案撰写、活动策划,还要对接客户。
每天从早上九点忙到晚上九十点,回到家累得像条狗,根本没有自己的生活了。
而且我觉得我做的方案已经很用心了,可同事们总是挑刺儿,感觉他们就是针对我。
”我皱着眉头,身体向前倾,说:“我的天呐,你一个人干这么多活儿,这简直是把你当超人用啊。
你那么用心做的方案被挑刺儿,肯定特别委屈。
那你有没有和同事们表达过你的想法呢?”小美摇摇头:“我不敢,我觉得他们在公司的时间比我长,资历比我老,我要是反驳他们,可能会让关系更糟。
”我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说:“你看,你自己扛着这么多压力,还得忍着同事的挑剔,你心里得多苦啊。
不过你不敢反驳也是有你的顾虑,这很正常。
在那种环境下,谁都得小心翼翼的。
”# (三)探寻根源。
我接着问道:“小美,你刚刚说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很迷茫,你能和我说说这方面的想法吗?”小美眼神有些空洞地说:“我感觉我现在做的这些工作很杂,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
我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做什么,也不知道这份工作对我的未来有什么帮助。
”我轻声说:“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已经很厉害了。
心理学共情案例

心理学共情案例在心理学中,共情是指一个人能够理解并感同身受他人的情感和感受。
共情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效果,以及更好地应对他人的情绪和需求。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生动的案例来说明心理学共情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一位心理医生和他的患者之间的共情。
这位患者是一名受到严重创伤的退伍军人,他在战场上经历了极其恐怖的事情,导致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医生通过倾听和理解患者的经历,逐渐建立起了与患者之间的共情连接。
他不仅仅是站在医生的角度去审视患者的问题,而是真正地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他的痛苦和困扰。
这种共情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被接纳,从而更愿意与医生合作,共同面对和克服心理创伤。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一对夫妻之间的共情。
这对夫妻经历了一场家庭经济危机,丈夫失业,家庭收入骤减,生活陷入了困境。
在这个困难的时期,妻子没有责怪丈夫,而是通过倾听和理解丈夫的内心焦虑和挫折感,与他建立了共情连接。
她不仅仅是关心家庭的经济问题,更是关心丈夫的内心感受。
她的理解和支持让丈夫感到被爱和被尊重,从而更有动力去应对困境,共同克服困难。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之间的共情。
这位学生是一个内向而脆弱的女孩,她在学校里遭受了同学的欺凌和排挤。
老师通过倾听和理解学生的内心痛苦和无助感,与她建立了共情连接。
老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
她的理解和鼓励让学生感到被关爱和被支持,从而更有信心去面对困难,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共情在不同场景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无论是在医疗、家庭还是教育领域,共情都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效果,以及更好地应对他人的情绪和需求。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共情能力,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与他人建立起真正的连接,共同创造更美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共情不仅能够帮助他人,也能够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有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情的案例
“共情”,简而言之,就是设身处地地领悟他人所思所感所为;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就是从心底里设身处地地理解别人、关心别人。
通过上次的培训课程学到了共情的概念,并时刻提醒自己要练习使用共情。
恰恰发生了这样的一个案例。
案例说明:
人物:我与同事郭老师
缘由:郭老师埋怨最近事情太多,太累。
郭:唉!周末了,感觉好累啊(摇摇头无精打采的样子)。
我:怎么了,周末了还不开心。
郭:唉!周末又要泡汤了,既要进行四六级监考,又要准备比赛教案、PPT。
我:是啊,要进行四六级监考的,你还要准备比赛
郭:嗯,一个高职院校政治讲课的比赛,并且周一就要上交材料了,周末必须要完成的。
我:是吗,那你要劳累了。
郭:我从周一到现在,每天都要熬到十二点才能够去睡觉,不然事情做不完。
我:啊!这么晚,熬夜对身体不好的,可怜的人啊。
郭:是啊!最近事情太多了,班级的、比赛的、公开课的都挤一块儿了。
每天都像是赶场子似的连轴转。
我:那你这么忙,肯定要合理安排作息了,不然身体会吃不消的。
到学期末了,后面事情还好多呢。
郭:嗯,不过我就是这一周忙,忙完这些就好了,我后面两周基本上没课了。
我的课基本都考完了,后面两周就剩下六节课每周,太舒服了(脸上有
了笑容)。
我:呵呵,那你后面舒服多了,先苦后甜,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