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IPCC 第5次评估的报告

合集下载

IPCC公布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超越95%系人为原因

IPCC公布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超越95%系人为原因

( 编辑 :温文)
■ 自然信息
0 世纪 中叶以来气候 甚至千年以来史无 前例 的。过去 3 0 I P C C 公布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 有 可能是 导致 2 变 暖 的主要 因素 。第一工作组 的任 年 , 每 1 0年地表温度的增暖幅度高 告: 超越 9 5 %系人为原因 务 是就气 候变化 的相关科学 问题 进 于 1 8 5 0年 以来 的任何 时期 。根据 2 0 1 3 年 9月 2 3 —2 6日, 联合 国 行 分析 阐述 ,对气候 变化 的原 因进 I P C C报告 :1 8 8 0 - - 2 0 1 2年 ,全球海 政 府 间气 候 变化 专 门委员 会 ( I P C C ) 行 归 因 ,并 对未来 的变化趋势进 行 陆表 面平 均温度呈线 性上升趋势 , . 8 5  ̄ C;2 0 0 3 -2 0 1 2年平均 在瑞典斯 德哥尔摩 召开 了第 一工作 预估 。与 2 0 0 7年发布 的第 四次评估 升高 了 0 8 5 0 - - 1 9 0 0 年平均温度上升 组第 1 2次会议 , 通过 了第一工作组 报 告相 比 ,新 的评估 报告认为 ,气 温度 比 1
Ke y wo r ds Ga l a x y , s p i r a l g a l a x y , b a r r e d s p i r a l g a l a x y , b a r l i k e s t r u c t u r e , s t r u c ur t e p a r a me t e r
n e r a i n r f a r e d r a d i a t i o n( NI R ) l i g h t , r e d c l u mp g i a n t s , A GB s t rs a a n d I RA S s o u r c e s , a n d b y d i f e r e n t me t h o d s , s u c h a s b u l g e s u r f a c e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

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IPCC第一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各国政府和科学家对于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也越发重要。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的第一工作组负责评估全球气候科学,于2013年发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

本文将介绍该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的最新科学要点。

一、气候变化的观测结果和物理机制报告指出,全球气候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主要观测指标,如地球表面以及地球大气温度、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海洋酸化等,均显示了全球气候系统的变暖趋势。

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能量收支的改变:人类活动导致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影响了地球的能量平衡。

二、温室气体排放和温室效应报告确定了人类活动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

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导致了地球大气中温室效应的增强,进而引起地球的全球变暖。

三、温度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证据报告明确了过去几十年来全球温度变化趋势的证据。

数据显示,地球表面温度在20世纪末之后不断上升,并且这一变化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

此外,报告还观察到,全球海平面在过去一百多年里持续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冰川融化和海洋的热胀冷缩引起的。

四、气候模型的预测和模拟报告介绍了利用气候模型进行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工作。

科学家们利用复杂的气候模拟器来模拟和预测全球气候系统的演变。

根据这些模型的结果,未来几十年内地球气候将继续变暖,海平面将持续上升,并伴随着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

五、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热浪等)频发,增加了农业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风险。

此外,气候变化还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

IPCC第五次报告

IPCC第五次报告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主席帕乔里。

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和托马斯·斯托克●第五次报告第一次报告是2011年5月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与减缓气候变化》。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由三个工作组报告和一个综合报告组成,其完成时间表分别为: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科学基础【原因】(将于2013年9月完成)、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评价】(将于2014年3月完成)、第三工作组报告――减缓气候变化【对策】(将于2014年4月完成)和综合报告(将于2014年10月完成)。

该报告由来自全世界831名作者参加撰写,其中中国作者44名。

1990年,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发布后,时隔两年,催生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5年,IPCC第二次评估报告发布后的两年,《京都议定书》诞生;2003年,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发布后,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后,全球社会对气候变化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巴利路线图通过。

此次,第五次发布后,2015年又将达成一个2020年之后的气候变化协议,又是一次关键性的时点。

●主要报告内容就是过去的气候(降雨、温度)以及主要影响(海平面、空气成分等)过去是怎么变化的。

以及今后的变化状况。

每次报告都给出三个情景的变化情况。

此次的主要报告是:过去130年全球升温0。

85度。

过去110年上升0.19m。

报告估算了不同情形下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的上升幅度。

据预计,应对气候变化较为脆弱的南亚地区将成为气温上升最快的区域,2046年至2965年,最高升温部分将分布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巴基斯坦以及中国南部的地区,升温幅度为2~3℃,而2081年到2100年,这些地区的预计温度会上升3~5℃。

随着气候持续变暖,高温热浪将变得更加频繁,而且持续时间更长。

IPCC最新发布:变暖趋势毋庸置疑2013年09月27日17:14中国天气网微博我有话说中国天气网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7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16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摘要内容。

IPCC第五次评估第二工作组报告主要结论解读

IPCC第五次评估第二工作组报告主要结论解读

IPCC第五次评估第⼆⼯作组报告主要结论解读IPCC第五次评估第⼆⼯作组报告经过政府审议于2014年3⽉30⽇在IPCC第38次全会上通过。

历时6年,报告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从新的视⾓对⽓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进⾏了系统的评估,形成了⼀系列重要结论,将对《公约》下2015协议的谈判,特别是适应问题的谈判产⽣重要的影响。

本⽂就报告中⼀些重要的结论及其政策涵义进⾏了初步分析,旨在更好地利⽤这些成果⽀持我国下阶段的相关谈判⼯作。

⼀、报告以风险管理为切⼊点,为适应乃⾄整个应对⽓候变化问题建⽴了⼀个新的理念框架⽓候变化风险是本次报告最重要的关键词,也是此次评估涉及的核⼼概念。

《决策者摘要》的第⼀张图即系统描述了基于风险管理来应对⽓候变化的基本理念框架。

⽓候变化的影响是⽓候变化风险对⼈类和⽣态系报告对⽓候变化风险、影响、灾害、暴露度、脆弱性和适应等基本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

⽓候变化的影响⽓候变化的风险指⽓候变化引起的潜在后果,可以⽤⽓候变化影响或者后果发⽣的概率和后果的乘积来描述,是经⽓候变统产⽣的最终后果。

⽓候变化的风险危害是指⽓候变化相关的事件或趋势造成⼈员伤害和其他健康影响以及对财产、基础设化危害、暴露度和脆弱性三⽅⾯相互作⽤后产⽣的。

危害暴露度是指⼈类、物种、⽣计、⽣态系统、环境服务和各种资源、基础设施或经济、社会施、⽣计、服务设施和环境资源造成的损害和损失。

暴露度脆弱性指的是受到不利影响的倾向和趋势,包含如敏感度、易感性和缺乏应对和适应能⼒等多个元或⽂化资产出现在受严重影响地区的程度。

脆弱性素。

图SPM.1:⽓候相关灾害、暴露度和脆弱性相互作⽤产⽣风险。

⽓候系统(左)以及包括适应和减缓在内的发展过程(右)的变化是灾害、暴露度和脆弱性的驱动因⼦⼀⽅⾯,⽓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对⼈类和⽣态系统的发展产⽣影响,另⼀⽅⾯,⼈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路径、适应和减缓⾏动以及相关的治理⾏动⼜影响⽓候变化带来的风险,⼈类社会可以采取适应⾏动缓解风险,同时⼈类社会的发展路径特别是减缓选择⼜会改变⼈类对⽓候系统的影响程度,进⽽减少⽓候变化带来的风险。

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结论的解读

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结论的解读

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结论的解读1. 引言1.1 概述气溶胶-云相互作用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例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以及农业活动等,大量的气溶胶排放进入大气中。

这些气溶胶颗粒可通过各种方式与水汽结合形成云,从而对地球的辐射平衡和大气能量分配产生显著影响。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气溶胶的定义和来源,包括自然来源和人为源排放等。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气溶胶对云形成和演变过程的影响,以及其在辐射平衡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随后,我们将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关于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结论进行概述,并分析其中涉及到的观察结果、模型研究证据及其存在的不确定性。

此外,本文还将评估气溶胶-云效应对全球变暖潜力和适应策略的影响。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些响应措施与政策建议,包括减少人为源气溶胶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和加强观测网络以及模型研究等方面。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关于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影响与响应结论进行解读,并总结其中的重要发现和不确定性。

通过深入分析相关研究结果,我们希望能够为进一步认识气溶胶-云效应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制定相应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做出贡献。

2. 气溶胶-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2.1 气溶胶的定义和来源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悬浮于大气中的细小颗粒物质。

它们可以来自自然源,如火山喷发、海洋风尘等,也可以来自人为活动,如工业排放、交通运输等。

2.2 气溶胶对云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的影响气溶胶在云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首先,气溶胶可以提供云凝结核,促使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成水滴。

其次,气溶胶对云的冷却效应以及影响云颗粒大小和数量等因素,会改变云的光学特性和雨滴分布情况。

另外,高浓度的气溶胶可能导致云中颗粒物增多,从而改变降水模式。

2.3 气溶胶-云辐射相互作用及对地球能量平衡的影响由于气溶胶对太阳辐射具有散射和吸收作用,在大气中形成云时,气溶胶会改变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模式,从而影响地球能量平衡。

《2024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范文

《2024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范文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

这份报告汇集了全球众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区域及国家层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本文将就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进行详细分析。

二、气候变化风险的新认知1. 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在持续。

报告显示,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显著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海平面持续上升等。

这些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压力。

全球许多物种因气候变化而面临生存威胁,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下降。

此外,气候变化还加剧了荒漠化、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

3.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极端气候事件如暴雨、洪涝、干旱等频繁发生,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此外,气候变化还对农业、水资源、能源等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

三、风险管理的新认知1.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 风险管理的策略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风险管理策略。

首先,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其次,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此外,还应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关注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适应策略。

四、结论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为我们提供了对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认知。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过去130年全球升温0.85℃
2013年09月29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最新气候变化报告。

科学家指出,人类活动极有可能是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可能性在95%以上,而过去的130年全球升温0.85℃。

近30年可能“史上最热”报告指出,气候系统的暖化是毋庸置疑的,自1950年以来,气候系统观测到的许多变化是过去几十年甚至千年以来史无前例的,1880年到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升高了0.85℃;2003年到2012年平均温度比1850年到1900年平均温度上升了0.78℃。

科学家认为,1983年到2012年的这30年比之前几十年都要热,每十年的地表温度均高于1850年以来的任何时期,因此,虽然没有更早期的历史详细记录,过去30年极有可能是近800年到1400年间最热的30年。

110年海面上升0.19米自1950年以来,地球海平面的上升速度高于过去两千年。

1901年到201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9厘米,而过去10年间,冰川融化的速度也比上世纪90年代加快了数倍。

冰川减少、海平面上升,这些看似与普通人没有关系,但它带来的是极端天气的增加。

据报告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就已开始增多,包括强降雨、热浪、洪水、干旱等,正不断给人类带来灾害。

据预测,在全球范围内,未来强降雨的强度和密度都将会上涨,而部分地区也会经历更加严重和频繁的旱灾,4级到5级的热带风暴的频率也会增加。

ipcc评估报告解读

ipcc评估报告解读

ipcc评估报告解读
IPCC评估报告是关于气候变化的权威评估报告,每几年发布一次。

以下是关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解读:气候变化科学认知:IPCC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报告也指出,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

风险和挑战:IPCC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带来更多的极端天气事件、自然灾害和人类社会经济方面的风险。

同时,报告也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包括粮食安全、水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等方面。

适应和减缓:IPCC评估报告提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其中,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和低碳生活等。

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则包括建立抗灾系统、改善水资源管理、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

政策和行动:IPCC评估报告强调了全球合作和政策协调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性。

报告指出,各国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和行动,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向低碳、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综上所述,IPCC评估报告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为我们认识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提
供了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我们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报告提出的各项建议和措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基于大气观测的事实
• 过去三个十年的地表已连续偏暖于1850年以来
的任何一个十年。在北半球,1983-2012年可能是 过去1400年中最暖的30年(中等信度)。
图SPM.1:(a)观测到的全球平均陆地 和海表温度距平(1850-2012年),源 自三个资料集。上图:年均值,下图: 十年均值,包括一个资料集(黑色)的 不确定性估计值。各距平均相对于 1961–1990年均值。
1.1.5温室气体
大气中CO2、CH4、N2O 浓度已经上升到过去 80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CO2浓度已经比工业 革命前水平上升了40%,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 烧排放,其次是由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净排放.海洋 吸收了30%的人为CO2排放量,从而导致海洋 酸化.
2011年,大气中CO2浓度达到391 ppm,比工业化前的 1750年高了40%。化石燃料使用以及水泥行业总共排放了 3650亿吨碳,同时森林减少以及其它土地用途改变排放了 1800亿吨碳。仅2011年,化石燃料燃烧就排放了95亿吨碳。 除了存留在大气中的2400亿吨碳外,陆地生态系统吸收了 1500亿吨碳,海洋吸收了1550亿吨碳。工业化时代以来, 海水的pH已经下降了0.1,即海水中氢离子浓度升高了26%。 注:1吨碳折合3.67吨CO2。
报告指出气候变暖是非常明确的,且从195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化是千年 以来所未见的。从有详细气象记录以来的1850年代开始,刚刚过去的三个十 年每一个都刷新了气温最高的纪录;从1983到2012年这三十年可能是北半球 自1400年以来最热的三十年。1880-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 升趋势,升高了0.85℃;2003-2012年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平均温度上升 了0.78℃
的不 数同 据颜 集色 ,的 阴线 影条 表表 示示 不数 确据 定来 度源
于 不 同
自20世纪中叶以来,北半球的积雪范围发生了减少.在1967-2012年间, 北半球3、4月间北半球积雪面积范围每10a以1.6%速率在减少;而6月的北半球 积雪面积范围则每10a以11.7%速率在减少.
同不 的同 数颜 据色 集的 ,线 阴条 影表 表示 示数 不据 确来 定源 度于
报告提纲
• 一、气候变化的事实
• 二、气候变化的原因
• 三、不同排放情景下未来变化的模拟及其产 生的影响
1、气候变化的事实
• 20世纪 50年代以来观测到的气候系统的许 多变化是过去几十年甚至千年以来史无前例 的包括 :大气和海洋的温度升;高冰雪覆盖 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以及大气中 CO2浓度 的增加。
1.2海洋观测事实
• 虽然普通人对地表平均气温的升高更加感兴, 但是事实上吸收最多新增热量的是海洋,因 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且海 水比热容更大。报告指出从1971年到2010年, 积累的热量有90%被海水吸收,其中700米 深度以内的上层海水吸收了60%,75米深度 以内的浅层海水平均温度在1971到2010年间 以每十年以0.11℃的速率上升。

在1979-2012年间,年均北极海冰范围很可能每10a以3.5%~4.1%的速度在减少 (相当于每10a减少45×104~51×104km²海冰面积).到了夏季,海冰面积最小, 但这时段的多年冰的面积每10a也以9.4%~13.6%的速度在减少(相当于每10a 减少73×104~107×104km²海冰面积)。
1.4海平面观测事实
冰川融化和海水温度升高引发的热膨胀导致 了海平面的上升。从1901年到2010年,全 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19米,平均每年1.7 毫米;1971-2010年间平均速度达每年2.0 毫米;1993年到2010年间平均速度则达到 每年3.2毫米。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在加快。
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数据来源于不同的数据集,阴影表示不 确定度
报告指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气候会显现
出年代际和年际差异,短期的气候趋势对起始年和
终止年的选择很敏感,一般不能反映长期的气候趋 势,所以气候变化研究一般要基于30年及以上的变 化趋势。比如,过去15年(1998-2012)正好开始 于一个强厄尔尼诺年,且受到太阳周期处于下行期、
火山喷发、海洋热量重新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平均 升温速率为0.05℃每十年,比1951年以来的平均升 温速率(0.12℃每十年)要小。这回应了对全球变 暖是否客观存在的质疑和对近年来变暖趋势减弱的 疑问。
b)观测到的地表温度变化(1901-2012年),温度变化值是通过对某一资料集(图a中的橙色曲线) 进行线性回归所确定的趋势计算得出的。只要可用资料能够得出确凿估算值,均对其趋势作了计算 (即仅限于该时期前10%和后10%时段内,观测记录完整率超过70%并且资料可用率大于20%的格 点),其它地区为白色。凡是趋势达到10%显著性的格点均用“+”号表示。有关资料集清单和更 多技术细节,详见技术摘要的补充材料{图2.19–2.21;图TS.2}
不同颜色的线条表示数据来源于不同数据集,阴影表示不确定岛和南极冰盖已大量 消失,世界范围内的冰川继续萎缩,而北极 海冰和北半球春季积雪已呈持续减少的程度 (高可信度)。
全球除冰盖周边冰川之外的冰川冰量损失,在
1971-2009年间平均速率很可能为每年损失 226×109t·a﹣¹ ,但在1993-2009年期间平 均速率很可能为每年达到75×109t·a﹣¹,显示 出全球冰川退缩速度在增加。
报告人:赣南师范 董书庆
基于IPCC 第5次评估的报告
2013年9月27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瑞典斯德哥尔 摩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决策 者摘要。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13:自然科学基础》全文也于9月30日 发布。与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相比,新的评估报告认为, 气候变化要比原来认识到的更加严重,而且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气候变化 是人类的行为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