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镜的使用方法
偏光显微镜的构造调节和使用

2.调节校正螺丝:通过调节物镜(或物台)上相互垂直的中
心校正螺丝使o移动到目镜十字丝的交点上。 (a)
移动薄片 (b) 转动物台 360°
o a
a’ o a o a
a’ oa
a’ o
a’ o
a(b) (a) 移动来自片 转动物台 360°(c) (b) 转动物台 转动物台 180360 °°
(d) (c) 转动物台 180° 扭动校正螺丝
将要观察的试样薄片置于载物台中央用薄片夹压紧从侧面看着物镜并转动粗调螺旋下降到镜头几乎与薄片盖玻片接触的最低位置然后从目镜中观察视域慢慢提升镜筒直至视域中看到物像再用微调螺旋调节至物像最清晰为止
实验一:偏光显微镜的构造、调节和使用
实验目的
1、熟悉偏光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件用途
2、掌握偏光显微镜的调节及使用方法
F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4)物镜的自由工作距离(f) 物镜前透镜至试样表面的距离,或物镜可以上下移动 的距离。
(二)目镜
又称接目镜,也是由一组装在圆筒形镜框内的透镜组 成的。其作用是:将由物镜放大了实像进行二次放大。
(五)偏光镜
下偏光镜:位于物台下方,又称起偏镜。其振动方向与目 镜十字丝的南北方向平行。 上偏光镜:位于物台上方,又称分析镜。其振动方向与目
载物台 游标尺 弹簧夹
(五)零件盒
每台显微镜都附有一个甚至数个零件盒。
目镜 物镜 消色器 滤光片 中心校正螺丝 物台微尺
1目镜 2镜筒
8上偏光镜 9试板孔
3勃氏镜
4粗动手轮 5微调手轮 6镜臂 7镜座
10物镜
11载物台 12聚光镜 13锁光圈 14下偏光镜
15反光镜
宝石偏光镜操作方法

宝石偏光镜操作方法
宝石偏光镜是用来观察宝石的偏光性质的工具。
下面是宝石偏光镜的操作方法:
1. 将宝石放在工作台上,并确保光线可以透过宝石。
2. 将偏光镜靠近宝石,确保镜片上的标记与宝石呈现出直角。
3. 调整偏光镜的位置,使得透过镜片的光线与宝石上的特定方向对齐。
4. 观察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光学性质。
根据宝石是否显示出彩虹色光线、斑驳不均的颜色或其他特殊效果,可以判断宝石的偏光性质。
5. 尝试旋转宝石,并注意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光学效果是否发生变化。
6. 如果你了解宝石的特定光学属性,可以根据它与偏光镜反应的方式来判断宝石的类型或是否经过了任何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宝石偏光镜时要小心,避免在镜片上产生划痕或损坏宝石。
同时,宝石偏光镜只能作为初步鉴定宝石的手段,如果需要更准确的判断,建议寻求专业的宝石鉴定师的帮助。
偏光镜的使用方法

偏光镜的使用方法一、基本概念1、自然光:在垂直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均匀振动的光2、偏振光(偏光):在垂直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只沿某一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
产生方法:(1)Nical(尼科尔)棱镜(2)偏光片3、消光:透明材料在正交偏光镜下不透光(变光)的现象。
4、全消光:在正交偏光镜下,转动材料360度,始终不透光的现象。
二、原理与结构1、原理(1)自然光经过两个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偏光片时,无光线射出。
(2)自然光经过晶体宝石材料,经过折射作用,可转变为偏振光。
(3)根据均质或非均质宝石在正交偏光镜下的不同现象,来提供鉴定宝石的依据。
2、组构上偏光片(可以转动)干涉透镜(观察干涉图)玻璃载物台(可以转动)下偏光镜(不能转动)白光源三、操作步骤1、擦净宝石,打开光源2、调节上偏光片,使其与下偏光片正交(视域黑暗)3、将宝石置于玻璃载物台上旋转360度,从上偏光片上方观察宝石明暗4、若为双折射材料(转动一周四明四暗),用干涉球找光轴,观察干涉图,定轴性四、现象解释1、现象:四明四暗正交偏光下,转动宝石一周,出现四明四暗变化结论:非均质体宝石的非光轴方向,如水晶、红蓝宝等2、全暗(全消光)正交偏光下,转动宝石360度,没有光线透过、全暗结论:均质体宝石或非均质体的光轴方向,如石榴子石、尖晶石、玻璃等特别提示:非均质体光轴方向会出现干涉图3、集体消光正交偏光下,转动宝石一周,始终明亮结论:非均质体的多晶集合体宝石,如玛瑙、翡翠、石英岩石等原因:(1)集合体宝石半透明—近透明,正光镜下,总有部分颗粒不在消光位,因而总有光线透过,总体明亮(2)颗粒边界光线的透过也会产生明亮的效果特别提示:非均质体宝石由于裂隙发育,也会出现镜现象,如祖母绿、红宝石常见4、几种特殊现象(1)异常消光:均质体宝石由于受应力作用在正交偏光镜下表现的不均匀的消光现象常见:1)斑纹状、波状、格子状、蛇皮状:合成尖晶石常见2)假十字消光:常见于玻璃、塑料及其他人工合成材料中结论:均质体宝石异常消光的确定方法:上下偏光片正交是将宝石转至最亮,快速旋转上偏光片,如果宝石更亮,则为异常消光,不发生变化为双折射消光(2)全暗假象某些高折射的宝石:锆石、金红石等,台面向下放置有时候由于全反射几乎没有光线透过,出现全暗现象解决方法:可以选择不同的刻面放置,并结合其他仪器判定(3)全亮现象:裂隙特发育宝石(祖母绿、红宝石常见)五、干涉图的观察1、原理:光线在非均质体宝石中传播,产生双折射,分解成两条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偏光,二者的RI不同(传播速度不同)造成一定的光程差,经锥光的会聚产生干涉作用,而形成干涉图2、现象:1)一轴晶干涉图:黑十字加干涉色圈2)二轴晶干涉图:弯曲的单(双)臂+干涉色圈3)牛眼干涉图(中空十字及干涉色圈):水晶类宝石(特有)4)螺旋桨状干涉图:某些紫晶(具有复杂双晶的、合成的一般没有) 3、观察方法1)上下偏光出于正交位置2)全方位转动宝石寻找光轴方向(出现干涉色的方法)3)在干涉色最密集的方向加干涉球观察4)干涉球的位于上偏光片与宝石之间特别提示:干涉图仅在透明非均质体宝石的单晶体中出现六、用途1、确定宝石的光学特征(均质体、非均质体、异常双折射、集体消光)2、确定宝石的轴性(一轴晶、二轴晶):利于干涉球3、观察宝石的多色性:使用单偏光(上下偏光片平行),转动宝石观察颜色变化七、注意事项八、适用于透明—半透明宝石(透明度差的宝石结论不可靠)九、至少从三个方向进行观察(避免光轴方向及全反射)十、裂隙、裂理、双晶、包体较多的宝石对结论的影响十一、样品过小或有异常消光的样品,要结合其他仪器进行验证十二、注意黑十字异常消光与一轴晶干涉图的区别分光镜的使用方法一、分光镜是利用分光二件(棱镜和光栅)将白光分解成不同组成波长的单色光的仪器。
偏光显微镜使用

火山岩岩矿鉴定简易手册(一)偏光显微镜的使用与调节1 熟悉偏光显微镜的构造、装置、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2 调节照明(对光)(1)装上低倍或中倍物镜,打开锁光圈,轻轻推出上偏光镜、勃氏镜及聚光镜(2)转动反光镜至视域最亮为止。
如果总是对不亮,可以轻轻抽出目镜或推入勃氏镜,然后转动反光镜至视域内看到光源为止。
此时加上目镜或推出勃氏镜,视域必然最亮。
3 调节焦距(准焦)(1)将一薄片置于载物台上(注意必须使盖玻璃朝上),用弹簧夹夹住。
(2)从侧旁看物镜镜头,转动粗动螺丝,使镜筒下降,至物镜到最低位置(注意切勿压碎薄片)。
(3)从目镜中观察,同时转动粗动螺丝,使镜筒上升,当视域中刚刚出现物象时,改用微动螺丝,使物象清晰为止。
(4)换用高倍物镜,用同法调节焦距。
在调节焦距时,绝不能眼睛看着目镜下降镜筒,因为这样很容易压碎薄片并损坏物镜。
在调节高倍物镜焦躁时,尤应注意。
因为高倍物镜的焦躁很短,镜头几乎与薄片接触,若薄片盖玻璃朝下时,不但无法准焦,而且常有压碎薄片,割伤镜头的事故发生。
4 校正中心在校正中心前,必须检查接物镜位置是否正确,如物镜没有安装在正确位置上,中心不但不能校正,而且往往容易损坏物镜和校正螺丝。
校正中心时,如发现螺丝旋转费力,或失效时,应立即报告,请求指导,切勿强力扭动。
校正中心的方法,参阅教材的有关部分。
二颜色和多色性的观察,解理及解理夹角的测量1 确定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观察许多光学现象,必须知道下偏光镜的振动方向。
为此,在进行单偏光镜下的晶体光性研究之前,必须确定下偏光镜振动方向,并使之固定,不要轻易改变。
(1)在一薄片中选择一个具清晰解理的黑云母,置视域中心。
(2)旋转物台使黑云母解理缝与东西十字丝平行。
此时如果云母颜色最深,则东西十字丝方向即为下偏光镜振动方向。
否则,则需转动下偏光镜,至黑云母颜色最深为止。
2 颜色、多色性及吸收性的观察(1)使薄片中黑云母分别置视域中心,旋转物台使黑云母解理缝、电气石延长方向平行下偏光镜振动方向,观察颜色并注意颜色浓度。
偏光镜的使用方法

偏光镜的使用方法偏光镜的使用方法,朋友推荐买了一块偏光镜,以前从来没用过偏光镜,所以向大家请教偏光镜怎么用,用过的朋友帮忙说说偏光镜的使用方法cpl中文名圆偏振镜还有人叫它偏光镜。
安装上cpl之后,旋转镜片(cpl是有两片镜片的,前面可以旋转),然后观察lcd或者单反取景器,直到达到你满意效果后在拍摄。
装cpl记得卸下uv,另外cpl不适合一直装在镜头上面,不然等于损失两档光圈,成像还大受影响。
cpl还可以作为灰镜使用,大约降两档曝光。
cpl和pl连在一起可以作为可调灰镜,应用十分广泛。
偏光镜运用在拍摄风景照时,对云层的表现有极好的效果。
蓝色天空的光线折射率比被白云散射后的光线来得大。
利用偏光镜也可以使绿叶的颜色更饱和及消除低角度拍摄城市景物的灰雾。
偏振镜不是万能的。
如果阳光角度不合适,非金属表面反射的眩光可能偏振光成分很小。
例如,拍摄树叶往往不能消除所有反光。
如果使用超广角镜头,很难在画面中取得一致的效果。
尤其拍摄天空时,与太阳夹角成90度的方向压的很暗,而其它方向几乎没有效果,造成天空颜色和亮度不均匀。
拍摄水面时,部分水面没有反光,而另一部分反光很强。
偏振镜由于有转动部分,厚度较大,用在超广角镜头上有可能挡角。
使用偏振镜时,由于需要转动滤镜,不宜使用遮光罩,应当尽量把相机放在阴影中拍摄。
线偏振镜与圆偏振镜价格差异很大。
一台相机能否使用PL,要通过试验来确定。
首先确定AF:转动PL镜到不同方向,半按快门开启自动对焦(有的机身有专门AF启动按键)。
如果任意方向都能正常自动聚焦,说明这种机身能够使用PL镜实现AF功能。
反之,如果某个方向AF失灵,那就必须购买CPL镜了!再试验AE:镜头前面装上PL镜后,垂直对着均匀白墙测光。
旋转PL镜到不同方向,仔细观察测光值是否有变化。
如果有变化,只好购买CPL了!如果AE和AF 都没有问题,以后也不打算购买别的机身,那就可以购买PL镜了!cpl主要用途在于消除非金属表面无用的反光。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规范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规范
偏光显微镜是精密而贵重的光学仪器,又是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常用工具,如有损坏,将直接影响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应该注意保养、爱护,使用时应当自觉遵守使用操作规程。
偏光显微镜的使用规范:
1)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2)显微镜要对座固定使用,不利随意改换和搬动显微镜。
搬动和放置显微镜时,动作要轻,严防震动,以免损坏光学系统。
移动显微镜时,必须手握镜臂,并托住镜座。
3)显微镜所有镜头均经校验,不得自行拆开。
镜头必须保持清洁,如有尘土,需用笔刷或镜头纸轻轻地将灰尘清除,切勿用手或其他物品拭擦,以防损坏镜头。
4)显微镜镜头及其他附件,需置原附件盒中,并放在固定位置,严防坠地,附件用毕放回原处。
5)切勿随便自行拆卸显微镜,或将附件调换使用。
6)薄片置于物台上时,薄片盖玻片必须向上,并用弹簧夹夹住薄片。
7)用高倍物镜准焦时,需眼睛旁观,切忌眼睛在目镜中观察,以免造成薄片压碎,损坏物镜。
8)更换物镜时,一定要用手握物镜转盘转动,切忌用手直接握住物镜转动,以免物镜转动。
9)使用上偏光镜及勃氏镜时,切忌猛力推送,以免震坏。
10)仪器损坏或调节失灵时,切勿强力扭动。
11)显微镜使用完毕,需将上偏光镜及勃氏镜推入,转动粗动手轮将物镜提起,镜筒上要留一目镜,关闭电源,并罩上仪器罩。
偏光镜的使用方法

偏光镜的使用方法偏光镜又称为偏光仪,是根据平面偏振光的原理制作的检测宝石光性的仪器。
平面偏振光是在垂直于光波传播方向平行于一个平面振动的光。
偏光仪中的偏光片是由各向异性材料组成的,分上、下两片。
通过偏光片的吸收作用,能消除自然光中其他方向的偏振光,只允许一个方向的偏振光通过;转动偏光仪的上偏光片,当上、下偏光片振动方向一致时,视域全亮;当上、下偏光片振动方向正交(互相垂直)时,通过下偏光片的光因振动方向和上偏光片方向垂直,而不能通过上偏光片,故视域全暗;在正交偏光下,载物台上放置不同光性的材料,旋转载物台360°,视域中显示不同的明暗变化现象。
因此,根据不同的现象可以判断材料的光性。
此外,在偏光镜的单偏光下可以观察宝玉石的多色性,但不如二色镜优越,很少使用;在偏光镜上加一个透镜,或另配一个玻璃干涉球,可以用来观察各向异性宝玉石的干涉图特征,从而确定宝玉石的轴性。
干涉图是非均质体在偏光镜下所表现出的由色环和黑带组成的图案,是由锥形偏光、非均质体和上偏光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干涉所形成的。
偏光镜结构偏光镜主要由上、下两片偏光片及载物台和光源组成。
上偏光片可以旋转;下偏光片是固定的;载物台位于偏光片之上,也是可以旋转的;光源位于下偏光片之下,由普通灯泡提供照明。
偏光镜的使用——宝石的光性测定操作准备(1)使用环境。
操作时无干扰光源。
(2)仪器要求。
稳定点操作台、偏光镜。
(3)样品要求。
透明或半透明的清洁的宝石样品。
操作步骤步骤1清洁宝石样品和偏光镜。
步骤2 将宝石样品置于载物台上,若是刻面宝石应台面朝上,以免产生假全暗现象。
步骤3 打开光源,转动上偏光片,使视域变到最暗,也就是说使上、下偏光镜正交。
步骤4转动载物台360°,仔细观察样品明暗变化特点并记录。
观察(1)视域全暗,说明宝石是均质体。
均质体宝石允许各个振动方向的光通过,来自下偏光片的偏振光通过各向同性的宝石后,振动方向不变,与上偏光片振动方向依然是垂直的,光线不能通过上偏光片,因此任意转动载物台上的宝石,视域全暗,即消光。
偏振镜的使用

偏振镜的使用偏振镜偏振镜,也叫偏光镜,简称PL镜,是滤色镜的一种,常常被运用于拍摄一些反光的景物。
偏光镜由两片光学玻璃夹着一片有定向作用的微小偏光性质晶体(如云母)组成。
还有另一种制造方法,两片光学玻璃之间的夹层涂有聚乙烯膜或聚乙烯氰一类的结晶物,这一聚合物涂层可产生极细的栅栏状的结构,好像是一道细密的栅栏,只允许振动方向与缝隙相同的光通过。
再将这两片玻璃各自独立地安装在可以旋转的环圈里,通过旋转其中一镜片便可以消除被摄物体表面的偏振反射光。
这层涂膜会逐渐老化失效,而且受潮和撞击、震动也会缩短使用寿命。
说到底,使用聚合物涂层的CPL就是消耗品,不是耐用品。
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五六年没问题。
一、为什么要使用偏振镜大部分人,确切地说是绝大部分摄影爱好者,在镜头前面都安装了UV镜。
UV镜的作用是滤去紫外线对胶片的影响,由于数码机的CCD对紫外线不感光,可以将紫外线吸收,排除紫外线对CCD的干扰,有助于提高影响的清晰度和色彩的还原效果,但是,数码单反相机由于成像原理与胶片有本质区别,紫外线对成像的影响并不大。
所以实际上UV镜在数码单反上的作用仅仅是保护镜头而已,同时,劣质镀膜的UV镜反而对成像有影响,因为在UV镜和镜头前片之间会形成一个空间,光线在这个空间多少会形成反射和再反射,从而在某种光线角度下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眩光或传说中的"鬼影",所以有一部分对成像要求孜孜不倦的人是不愿意使用UV镜的。
虽然UV镜可以保护镜头镀膜,但偏振镜也可以起到保护镜头的作用。
还能有选择地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消除或减弱非金属表面的强反光,从而消除过减轻光斑,使照片显得颜色更加饱和,画面更加清晰。
使用偏振镜不是把天上地下的物体一律不分地压暗,而是有选择地,对天空和反射偏振光的物体有压暗效果,对其他物体就没有。
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偏振镜可以缩小天空和地面景物的亮度差距。
无色的UV镜:灰色的偏振镜:理论上说,除金属反光外,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振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光镜的使用方法偏光镜的使用方法,朋友推荐买了一块偏光镜,以前从来没用过偏光镜,所以向大家请教偏光镜怎么用,用过的朋友帮忙说说偏光镜的使用方法cpl中文名圆偏振镜还有人叫它偏光镜。
安装上cpl之后,旋转镜片(cpl是有两片镜片的,前面可以旋转),然后观察lcd或者单反取景器,直到达到你满意效果后在拍摄。
装cpl记得卸下uv,另外cpl不适合一直装在镜头上面,不然等于损失两档光圈,成像还大受影响。
cpl还可以作为灰镜使用,大约降两档曝光。
cpl和pl连在一起可以作为可调灰镜,应用十分广泛。
偏光镜运用在拍摄风景照时,对云层的表现有极好的效果。
蓝色天空的光线折射率比被白云散射后的光线来得大。
利用偏光镜也可以使绿叶的颜色更饱和及消除低角度拍摄城市景物的灰雾。
偏振镜不是万能的。
如果阳光角度不合适,非金属表面反射的眩光可能偏振光成分很小。
例如,拍摄树叶往往不能消除所有反光。
如果使用超广角镜头,很难在画面中取得一致的效果。
尤其拍摄天空时,与太阳夹角成90度的方向压的很暗,而其它方向几乎没有效果,造成天空颜色和亮度不均匀。
拍摄水面时,部分水面没有反光,而另一部分反光很强。
偏振镜由于有转动部分,厚度较大,用在超广角镜头上有可能挡角。
使用偏振镜时,由于需要转动滤镜,不宜使用遮光罩,应当尽量把相机放在阴影中拍摄。
线偏振镜与圆偏振镜价格差异很大。
一台相机能否使用PL,要通过试验来确定。
首先确定AF:转动PL镜到不同方向,半按快门开启自动对焦(有的机身有专门AF启动按键)。
如果任意方向都能正常自动聚焦,说明这种机身能够使用PL镜实现AF功能。
反之,如果某个方向AF失灵,那就必须购买CPL镜了!再试验AE:镜头前面装上PL镜后,垂直对着均匀白墙测光。
旋转PL镜到不同方向,仔细观察测光值是否有变化。
如果有变化,只好购买CPL了!如果AE和AF 都没有问题,以后也不打算购买别的机身,那就可以购买PL镜了!cpl主要用途在于消除非金属表面无用的反光。
风景照片中常用。
使用cpl,可以消除玻璃反光,派出清晰的橱窗图片;也可以消除水面的反光,获得清澈见底的魅力效果。
cpl还可以用来消除大气中的漫反射光,让天空更蓝更美丽。
当被摄天空和光源(往往是太阳)成90度角的时候,效果最佳用好偏光镜需要一定的技巧,例如拍摄天空时,可以使用右手将大拇指与食指成90度方向,将食指指向太阳,而大拇指方向就是最佳的拍摄方向。
此外,由于偏光镜在最佳偏振效果时,会损失1/2到2档的光圈,因此需要对曝光进行补偿,一般增加1至2档曝光量即可。
对于无法过滤掉的金属表面反光,可以在光源前面加一片大的偏振镜,这样金属反射出的光线就是偏振光,就可以使用偏光镜滤掉金属表面的反光了。
不过在进行人像摄影时,最好不要使用偏光镜,这是因为偏光镜能过滤掉脸部的反光,使人脸失去立体感。
原创:中国摄影家协会论坛101首长。
偏振镜,又称偏光镜,使用得当,可以在多云天气里加大景物反差,增加一定的清晰度。
首先,对AF相机,必须配用圆偏振镜,普通偏振镜是直线形的,影响测距和测光准确性。
其次,偏振镜在拍摄时,需要旋转前镜片的角度,在180度范围内,只有一个很小的角度范围是有偏振效果的(这时取景器内突然一暗),不是安上就有,而且镜片的质量越高,决定了这一角度范围越小,效果越明显,好的偏振镜,如B+W Kaesemann(凯氏偏光镜)77mm的优惠价还要1300元左右。
镜片多层镀膜与否,镀膜好坏也决定着效果;最后。
关键在于拍摄者的头脑,选择合适的角度、适当的景物,才能用出最佳效果。
有时,例如拍摄水波粼粼,用了偏振镜反而不一定效果好。
Kenko的滤光镜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在日本是名牌。
偏振镜起作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光源中有偏振光,像水面、天空、玻璃等物品传播(反射)过来的光线就是,而金属表面反射的光都不是偏振光;第二,镜头和光线来源方向要有一定的角度,一般说是45度,反正直接对着光源不行。
这就是说,镜头对着天空,最好是蓝天有云的情况,和太阳有一定的夹角,这是转动偏振镜前镜片,就能看到效果。
另外,使用偏振镜不是把天上地下的物体一律不分地压暗,而是有选择地,对天空和反射偏振光的物体有压暗效果,对其他物体就没有。
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偏振镜可以缩小天空和地面景物的亮度差距。
线偏振镜只能在手动调焦的相机上使用,而且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有一部分相机的AE功能也导致不能用线偏;所有的数码都不属于手动相机的范围。
由于线偏引起光线的强弱偏差会导致白平衡失准而出现偏色。
消除玻璃和水面之类的偏振光是偏振镜的基本功能。
不过在拍摄风光时用偏振镜提高清晰度和反差,难度要大一些,需要细心从光源、偏振镜旋转角度等如何拍好蓝天白云?我们可以使用偏振镜来拍摄蓝天白云,偏振镜又分圆偏(CPL)和线偏(PL)两种。
由于线偏会直接影响部份DC的对焦,所以一般DC的色友都会选择 CPL。
至于最方便区别PL和CPL的办法就是要记得CPL是由两块镜片组成,可自由转动。
由于自然光辉向四面八方均匀振动,而偏振镜让通过的光线只剩下某种特定的振动方向,因此可以有效减少水面、玻璃等的反射。
同时,偏振镜也能使拍摄的天空更加的蔚蓝,云彩的层次更加丰富!下面是一组我拍摄的照片,我们可以看看使用偏振镜前后的效果对比。
首先介绍一下笔者用的是CPL。
这是一块Kenko牌58mm口径的镜片。
对于初学者来说,它和保谷都已经可以算做是非常好的品牌了!偏振镜的使用有局限性的。
这也是就说并不是任何角度,任何条件下装上它就可以出完美效果的。
用剑客的话来讲大拇指正对太阳,食指所指的区域就是偏振效果最明显的区域(但是实际使用中还是要转动偏振镜片慢慢的调整到最佳角度)。
如下图:大家只要仔细注意看就会发现CPL上的箭头!必须要告诉大家,这个箭头的目的是提醒用户不要将偏振镜转过头,否则的话,即使在镜头前装上CPL,效果是一点也没有的。
仔细的对比可以往下继续看。
下面就是一张处于CPL的有效范围却内没有用CPL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以后的所有照片都仅做resize改变图片大小而不做任何其他软件后期处理。
第二张就是在CPL的有效范围内使用CPL拍摄,但没有我们没有调整CPL到合适的角度,直接拍摄出来的效果。
第三张照片是在镜头前装上CPL的基础上,进行调节,以至达到丰富云层层次效果的照片。
大家可以注意云的细节和天空部分的变化,即使是在取景器中,这样的变化也是很明显可以看出来的!怎么样?知道 CPL 有多厉害了吧?我们接着往下看!好戏还在后头呢... 这次,我们对着太阳无效区域的边上,看看CPL是不是真的会失去作用!这张照片拍摄于与太阳夹角15度左右。
未使用CPL。
上面这张照片显然在没有遮光罩以及CPL的情况下过度曝光了!云失去了原有的细节,天空也变得非常白!同样地点,我们装上CPL。
虽然无论我们再怎么转动镜片,画面效果还都是一样!但相比上图,无论是天空色彩还是云层细节都要好很多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CPL的效果是随着角度不同而变化的!看来实际上CPL还有降低曝光的作用,所以在拍夜景时是不能使用的!好了,天空的对比就到这儿了。
对水面,玻璃的对比我试用下来没有象拍摄云彩要求这么苛刻!但要强调的是对玻璃并不是去掉上面的反射,而只是去掉多余的光线!声明:不是原创,忘了在哪个坛子里下的了希望对象我一样的菜鸟们有所帮助嘿嘿~~~~要谢就谢原创作者吧依我的经验,我总结出了一个“八字方针”如下:用自己的手,握拳,伸出大拇指和食指作八字状,注意大拇指和食指要成90度夹角。
然后将食指对准太阳,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偏振镜能最大发挥效果的方向。
你照片里有几张是直接瞄准了太阳的,这是偏振镜最不能发挥效果的角度,用了等于没用。
偏振镜的前片是可以旋转的,在八字方针的前提下,旋转偏振镜的前片,从取景框里看实际效果,按照需要确定前片的位置,对照片而言,不一定偏振镜压得最暗就效果最好,还是看实际需求吧。
偏振镜使用得法,对照片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拍摄风景。
它能有效地降低高光,同时能提高暗部细节。
使用偏振镜的另一个结果是:在滤去偏振光的同时,多多少少也滤去了光的强度,所以实际拍摄的时候一般都要增加曝光一档左右,好在你使用的是自动相机,我相信你不会使用手动档,所以这一挡左右的增加量相机在自动测光时会为你自动添上的,你只要心里明白有这么回事就行了。
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不同的光线条件,偏振镜对曝光的影响是不同的,以前拍胶片时只能凭经验增加一些曝光,但往往是增加得不够,所以拍了很多曝光不足的照片,搞得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好在现在俺们都用上了数码单反,可以直接看到效果,所以只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拍摄的时候另外增减一些曝光补偿就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了。
还有一点补充:由于偏振镜的厚度较为大,所以在使用偏振镜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先取下UV镜,也就是说偏振镜和UV镜不能同时使用,不然偏振镜的厚度加上UV镜的厚度会导致广角端产生明显的暗角。
UV镜的作用是滤去紫外线对胶片的影响,由于数码机的CCD对紫外线不感光,所以实际上UV镜在数码单反上的作用仅仅是保护镜头而已,同时,劣质镀膜的UV镜反而对成像有影响,因为在UV镜和镜头前片之间会形成一个空间,光线在这个空间多少会形成反射和再反射,从而在某种光线角度下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眩光或传说中的“鬼影”,所以有一部分对成像要求孜孜不倦的人是不愿意使用UV镜的,不过我认为镜头前还是应该有一块东西保护一下的,要不是UV镜,要不就是偏振镜,毕竟镜头还是蛮贵的,划花了的话心里会很肉痛。
只不过买稍好一些的滤镜就可以了。
摄影器材:偏振镜使用指南摄影不仅仅需要相机和镜头,很多小附件也是必备的,偏振镜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户外风光摄影师,偏振镜的使用几乎和UV镜一样普遍,且使用非常简单,它可以让照片看起来更加通透,色彩更加鲜亮。
然而,偏振镜的作用远不止如此,它还能够压暗天空,消除反光,在拍摄水流和玻璃的时候非常有用。
偏振镜还能起到阻挡光线的作用,可以降低快门速度。
要了解偏振镜的使用方法,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偏振光”这个词来源于物理学,玻璃和水面等非金属表面的反光都是偏振光,而晴朗的蓝天在与太阳呈90°方向的散射光也是偏振光。
这些光线都需要避免,消除了偏振光,可以让天空颜色更幽深,并有效减少眩光对照片的影响。
而偏振镜利用光栅原理,可以消除一定角度的偏振光。
这里特别需要注意拍摄的角度,当逆光或顺光拍摄时,偏振镜的作用有限,一定要与光源和反光呈一定的角度。
在拍摄风光时,偏振镜非常有用,尤其是压暗天空时,可以让蓝天的色彩更加饱和,同时凸显天空中的云彩。
但是物极必反,不要过分使用偏振镜,比如树叶和草地的反光也是偏振光,这些反光有利于表现细节和层次,如果将这些光线消除,画面会过度饱和,毫无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