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中班美工)

合集下载

《我的家》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

《我的家》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

《我的家》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家》,详细内容为《我的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运用画笔、颜料等工具,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园,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的概念,知道家是由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组成的。

2. 培养幼儿运用画笔、颜料等工具进行绘画的基本技能。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画笔、颜料的使用方法,学会描绘家园。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范例作品。

2. 学具: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谈话形式引入,询问幼儿对家的认识,引导幼儿关注家的美好。

2. 展示:展示范例作品,让幼儿观察、讨论,了解绘画的基本方法。

3. 讲解:讲解画笔、颜料的使用方法,演示调色技巧。

4. 实践:指导幼儿动手绘画,鼓励他们发挥想象,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家园。

5. 互动:在绘画过程中,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心得,提高绘画技能。

7. 清理:组织幼儿清理画具,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家》2. 内容:画笔、颜料使用方法,调色技巧,家园描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家。

家长辅助孩子描绘出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小朋友),并添加简单的背景(如房子、树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技能、情感等方面的进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进行绘画创作,与家人分享绘画的乐趣。

同时,可组织家园互动活动,让幼儿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家园联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清晰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家》,详细内容为“我的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的基本构成,知道家的温馨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颜色等绘画元素表现自己心中的家。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心中的家。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家的基本构成,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投影仪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挂图展示各种类型的家庭,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家的样子,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PPT,讲解家的基本构成,如房子、家人、家具等。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颜色等绘画元素表现心中的家。

3. 实践(10分钟)(1)幼儿根据讲解和示范,开始绘画自己的家。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5分钟)(1)幼儿完成作品后,将自己的画展示给其他小朋友。

(2)教师组织幼儿互相评价,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家》2. 内容:(1)家的基本构成:房子、家人、家具等。

(2)绘画技巧:线条、颜色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家。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家庭主题的美术作品展览,让幼儿互相学习、交流。

(2)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家人的生活习惯,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3)引导幼儿关注社区、城市等不同类型的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心中的家。

《我的家》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

《我的家》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

《我的家》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章节为《我的家》。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家庭成员的描绘和家庭生活的场景设计,使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庭成员的画法,能够独立完成家庭成员的绘画。

2.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观念。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家庭成员的画法,能够独立完成家庭成员的绘画。

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绘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绘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家庭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们观察和描述家庭成员的动作、表情和关系。

2. 教材讲解(10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讲解家庭成员的画法,包括人物的脸、身躯、手脚等,并示范绘画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

4. 学生创作(10分钟)学生们在绘画纸上根据所学内容,创作出自己的家庭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并介绍自己的画作。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家庭成员 | 绘画技巧|人物的脸 | 如何表达爱意身躯 |手脚 |家庭场景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自己的家人,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他们对你的爱。

答案:同学们的作品将根据他们的观察和理解,呈现出不同的家庭场景和亲人之间的爱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们在掌握家庭成员的画法的同时,也能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庭和亲人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绘画中展现出更多独特的家庭场景。

《我的家》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

《我的家》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

《我的家》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的家》,详细内容为“我的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家。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的基本构成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绘画工具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家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家的特点,并运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房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房子的特点。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家,让幼儿介绍家的样子和特点。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家的基本构成和绘画步骤。

(2)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并强调绘画技巧。

3. 幼儿创作(10分钟)(1)幼儿根据自己对家的观察和想象,进行绘画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2)教师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家》2. 内容:(1)家的基本构成(2)绘画步骤(3)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家2. 答案:根据幼儿的绘画作品,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其他形式(如手工、搭建等)表现自己的家。

(2)组织一次“我心中的家”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家的特点,并运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家”的概念,培养幼儿的家庭意识和归属感。

•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展示“我的家”。

2. 教学过程2.1 引入•展示图片:展示不同的家庭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特点。

•引导讨论:以幼儿熟悉的问题为切入点,例如,“你们家里有什么房间?你们家里有什么东西?”等问题,让幼儿自由发言。

2.2 教学重点•教师通过教具、图片等多种方式介绍“我的家”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表达,例如,画出自己家的颜色、家里有哪些家具等等。

•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房屋,让幼儿知道不同类型的房屋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画出自己理想的家。

2.3 教学练习•渲染色块:让幼儿在白纸上画出家的轮廓,并使用色彩填充家的外形,例如,使用黄色表示房子的外墙、使用红色表示房顶等等。

•人物形象化:让幼儿画出家里的人,可以使用简单的图形表示,例如,爸爸可以用一个三角形表示、妈妈可以用一个圆形表示、孩子可以用一个矩形表示,同时,在每个形象上通过颜色或者装饰品之类的标记来显示区分出不同的角色。

•画出家里的一角:画出家里的一角,例如,家里的卧室、客厅等等,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体现自己对于家的理解和感受。

2.4 教学延伸•更多绘画:幼儿可以继续画家里的其他角落,例如,家里的花园、阳台等等。

•家庭日志:让幼儿绘制和记录家庭生活中的事情,例如,和家人一起吃饭、陪着父母打扫家里、洗衣服等等。

•角色扮演:让幼儿身着自己认为家里的人物形象进行角色扮演,例如,扮演做饭的妈妈或者打扫卫生的爸爸等等。

3. 教学评估•教师对幼儿的画作进行评估,根据画作的内容、色彩搭配、形象塑造等等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对幼儿在家庭日志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

4.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幼儿对于家的概念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家庭意识。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家与自然》,详细内容为《我的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运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家的认识和感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家的概念,知道家是由爸爸、妈妈和小朋友组成的。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出家的样子。

3. 培养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观察家的特点,运用绘画表达出对家的感情。

教学重点: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颜色运用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家的温馨和美好。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家的概念,引导孩子们观察家的特点。

(2)示范如何用线条和颜色描绘家的样子。

3. 课堂实践(15分钟)(1)孩子们在画纸上用铅笔轻轻勾勒出家的轮廓。

(2)用水彩颜料为作品上色。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范例作品,讲解绘画技巧和注意事项。

5. 随堂练习(5分钟)孩子们根据讲解和示范,自行完成一幅关于家的绘画作品。

6. 评价与鼓励(5分钟)教师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家》2. 内容:(1)家的概念(2)绘画技巧:线条、颜色(3)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的家2. 答案:(1)家的轮廓清晰,线条流畅。

(2)颜色搭配合理,表现出家温馨的氛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绘画技巧方面,部分孩子还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鼓励孩子们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发现家的美好。

(2)开展“我心中的家”主题活动,让孩子们用多种形式表达对家的感情。

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3篇

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3篇

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3篇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引言:任教中班美术课程是一项有趣而富有创造力的任务。

通过让幼儿参与各种美术活动,他们能够培养审美能力、表达情感以及发现和掌握形状和颜色。

其中一个有趣的主题是“我的家”。

通过这个主题,幼儿们将有机会探索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员的角色,并将这些理解转化为他们的艺术创作。

第一篇:探索形状和颜色在介绍主题之前,我们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一些形状和颜色的探索活动。

比如,可以准备一些不同形状的卡片供幼儿选择。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使用这些卡片拼出自己的房子,激发他们对形状和结构的兴趣。

然后,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彩色纸和颜料,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绘画他们的房子。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将能够认识到形状和颜色在表达家庭的重要性。

第二篇:描绘家庭成员一旦幼儿熟悉了形状和颜色的概念,我们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描绘家庭成员。

可以请幼儿们带照片或画出家庭成员的简单插图。

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观察家庭成员的特点,并引导他们使用适当的颜色和形状来描绘他们。

可以给幼儿提供纸张和颜料,让他们创造自己心目中家庭成员的形象。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们将能够表达对家庭成员的感情,并加深对个体外貌的观察力。

第三篇:创造家庭场景除了描绘家庭成员外,幼儿也可以尝试创造家庭场景。

在教室中放置一些家具和家庭用品,如小桌子、椅子、玩具、饰品等,让幼儿进行家庭布置的游戏。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选择家具和装饰品,激发他们对空间规划和家庭环境的兴趣。

幼儿还可以绘制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庭场景,并将这些绘画展示出来,与其他幼儿分享。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们能够理解家庭环境对人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并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理想的家庭场景。

结论:通过“我的家”这个主题,幼儿们不仅能够培养审美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还可以发现和掌握形状和颜色的特点。

同时,他们还能够增强对家庭成员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并通过绘画和家庭场景创造等活动,将这些理解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作品。

中班美术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在艺术中感受快乐和成长。

幼儿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5篇

幼儿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5篇

幼儿中班美术教案《我的家》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家的美好》,详细内容为“我的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家,激发他们对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家的构成,学会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家的样子。

2. 培养幼儿对家的情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家的特点,用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的热爱,学会用绘画形式描绘家的样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抹布、画架、范例作品。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抹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附近的家庭,让幼儿观察家的外观特点,引导幼儿谈论家的美好。

2. 讲解范例作品(5分钟)教师展示范例作品,让幼儿观察作品中家的构成和线条、色彩运用,引导幼儿学习绘画技巧。

3. 绘画指导(10分钟)教师分步骤讲解绘画方法,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实践。

a. 引导幼儿用线条描绘家的轮廓。

b. 指导幼儿用色彩为家填充颜色。

c.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为家添加有趣的小细节。

4. 随堂练习(15分钟)幼儿根据教师指导,独立完成绘画作品。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对每个孩子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家》2. 板书内容:a. 家的构成:房屋、树木、花草、人物等。

b. 绘画技巧:线条描绘、色彩填充、细节添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家2. 答案要求:a. 用线条描绘家的轮廓。

b. 用色彩为家填充颜色。

c. 发挥想象力,为家添加有趣的小细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开展“我心中的家”主题演讲活动,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家的热爱。

b. 举办家庭亲子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一幅家庭主题的绘画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我的家
活动目标:能用纸折好房子,粘贴在纸上,并添画出花、草、树等其他物体。

重点:学习用正方形的纸这房子。

难点: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并能发挥想象添画景物。

活动准备:
正方形彩纸每人一张,水彩笔。

<BR><P></P>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可爱的家,你的家在哪里?房子前面有些什么东西?(幼儿自由讨论)
今天我们都来折、画自己的家,比比谁的家最美丽。

二、讲解示范:
1、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小房子。

(教师讲解示范,幼儿跟折)
把正方形纸边对边对齐折;再横着对折后打开,折出中心线;把两边的纸向中心线折;用手指伸进去折出房子两边的尖角。

2、折好的小房子反面涂上浆糊,贴在纸上。

3、在房子的前面和旁边画小花、小草、小树、太阳等,也可画上做早操的小朋友。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先折好房子,再将折好的房子粘贴在纸上,然后添画许多物体。

2、鼓励幼儿大胆涂色,使画面色彩鲜艳。

四、讲评:
幼儿互相参观,说说谁的家最漂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