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海鸥》 教学设计
《歌曲《海鸥》优秀教学教案

歌曲《海鸥》教学目标:1以欢快而热烈的情绪,明亮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歌曲《海鸥》,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根据不同拍号的强弱规律进行节拍节奏训练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演唱形式来演唱《海鸥》,并结合复习巩固学过的全部唱名及其音高音位。
教学难点:通过演唱帮助学生巩固节拍强弱规律和指挥图式等有关知识。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PPT、磁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谈话导入:1、今天老师请你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播放海浪的声音)2、师生共同欣赏海景视频。
3、在大海上有一种鸟,它身姿矫健、坚强无比,你们知道是什么鸟吗?4、小组讨论:大学都知道哪些关于海鸥的知识?三、歌曲教学:1、初听歌曲。
师:通过聆听,谁能说说为什么说海鸥是我们的好朋友?2、朗读歌词。
(1)理解2/4拍含义。
(2)师敲击节拍,学生分句读歌词。
(3)师生再共同配乐朗读歌词。
3、视唱练习。
(1)出示12乐句曲谱。
(2)复习巩固四分休、八分止符,学生在书中画出休止符。
(3)师生共同练唱旋律。
4、学唱《海鸥》。
(1)在视唱的基础上哼唱12乐句歌词。
提问: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12句歌词?(欢快、高兴)提示:演唱时要注意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
(2)教师范唱34乐句歌词。
提问:这两句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优美、舒展)(3)随琴练唱第一段歌词。
(4)请同学跟琴填唱第二段歌词。
(5)师生欢快随琴演唱。
5、歌曲处理。
(1)聆听歌曲,练习指挥。
(2)出示打击乐器,学生示范练习。
(3)整曲演唱,注意情绪、速度。
四、小结:通过刚才歌曲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大海的壮丽,大海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波澜壮阔、一望无际,还有许多朋友。
海鸥就是其中之一,在海上它时刻与我们做伴,还是我们导航。
最后,让我们共同称赏另一首与海鸥有关的歌曲。
拓展欣赏歌曲《问一声那海鸥》。
小学三年级音乐《海鸥》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音乐《海鸥》教案【三篇】海鸥教学导案一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一2、熟练唱会“海鸥”,并作歌曲处理。
3、观赏:国歌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以坚决、热烈的情绪,明亮而富裕弹性的歌声演唱,赞美海鸥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
2、通过观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观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旋律进行的特点的感受,初步了解旋律的表现方式和作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海鸥”。
教学难点:演唱中,休止符的应用。
教学伎俩: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第6页综合训练(一)。
(谱例略)注意:节奏要正确,声音有弹性,并注意重音在第一拍而不能放在第二、三拍,否则会造成粗笨的感觉。
二、检查复习。
⑴请同学在黑板上的五线谱中写出高音谱号、几个教师办法的音符,其他同学在书上写。
⑵整曲视唱曲谱。
三、学唱“海鸥”。
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出一位同学。
解说自己找到的有关海鸥的小知识,看谁讲的好,讲的好的同学将为自己的小组赢得一枚小红花。
(解说,评出优秀组)⑵师:方才大家讲的真棒!希望你们今后也向海鸥一样勇敢刚强不怕艰难。
下面我们来学习海鸥,看谁克制艰难唱的。
老师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
⑶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注意读出感情来。
⑷跟琴学唱歌曲,师弹一句生唱一句。
熟练地唱全曲,用稍快的速度。
四、歌曲处理:⑴请同学们将书上所有的休止符标出来。
并分别唱一唱。
讨论:有休止符唱出来的感觉会怎样?休止符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⑵讨论:歌曲整体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演唱,高潮在那里?应该怎样演唱?讨论后练唱⑶整曲演唱,注意情绪、速度。
(请同学边唱边做一做动作)五、观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⑴老师介绍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词、聂耳曲。
作于1935年,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习题歌。
⑵初听乐曲。
请同学们说一说有什么感觉?⑶复听乐曲,听后讨论:你什么时候听到国歌最激动?在激动时刻你想到了什么?管弦乐队的演奏效果与管乐队的演奏效果有什么不同?男低音独唱国歌给你什么感觉?三个“起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完成听听想想)。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海鸥》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

(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海鸥》教学设计(陕西省县级优课)一. 教材分析《海鸥》是一首六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选自花城版。
歌曲以生动描绘海鸥为主题,展现出海鸥在蓝天碧海中自由翱翔的美妙景象。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富有童趣,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地演唱《海鸥》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通过音乐表达出海鸥自由翱翔的美妙景象。
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音乐表现力是教学的难点。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情感引导法: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并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等。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海鸥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海鸥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海鸥》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其他方式表现海鸥自由翱翔的场景。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海鸥》,并尝试用家庭作业中的方法表现歌曲情感。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方便学生复习。
海鸥初中音乐教案

海鸥初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海鸥》这首歌曲,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通过对歌曲《海鸥》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海鸥的生活习性,增长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
4. 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海鸥》的演唱技巧与合唱配合。
2. 歌曲《海鸥》的旋律分析与音乐欣赏。
3. 歌曲《海鸥》的歌词解析与主题思想讨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歌曲《海鸥》,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2. 难点:合唱部分的配合与演唱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海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 新课教学:(1)教师讲解歌曲《海鸥》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海鸥的生活习性。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海鸥》,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
(3)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海鸥》,注意合唱部分的配合。
3. 练习与展示:(1)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海鸥》,教师巡回指导。
(2)每组学生展示演唱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音乐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海鸥》,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特点。
(2)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思想,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海鸥》的主题思想。
(2)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练习演唱歌曲《海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认真反思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对歌曲《海鸥》的演唱技巧是否掌握到位?2. 学生对歌曲《海鸥》的主题思想是否理解清楚?3. 学生在合唱部分的配合是否默契?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5.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不断反思与改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5课 歌曲 《海鸥》|花城版

《海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启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采用听一听、拍一拍、唱一唱的方式,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学会歌曲,体会休止符的作用,认识副旋律。
教学重点: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体会副旋律的美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生互唱问好歌。
2、同学们,连续上了几节文化课,累了吧,这节课,咱就轻松一下,开始我们的音乐之旅吧。
首先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老师拍一条节奏,学生先听,然后拍出来,并判断是屏幕上的哪条节奏。
)3、音乐能愉悦人的身心,此刻你的心情怎样?用声音和动作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吧。
出示乐句12 34 54 32 1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4、出示“客轮鸣笛的节奏”(X - - - X X0 X ),师激情讲述,今天大家表现不错,我们就乘着这艘客轮,到海上去遨游吧。
5、出示图片,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二、操作交流,学习歌曲1、聆听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播放海鸥的范唱,学生初步感知)2、出示简谱,让学生说出这首歌是几几拍的,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四儿拍的强弱关系。
3、拍着节奏读歌词4、跟随视频,打着拍子,学唱歌曲。
5、这首歌中有一个明显的音乐符号,你发现了吗?(休止符)休止符在音乐中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6、播放微课,更加深入的了解休止符的作用7、跟着伴奏演唱歌曲三、保护海鸥,升华情感同学们,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海上航行,我们知道海鸥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该怎样保护它呢?四、在歌声中结束新课朋友再好,终须一别,让我们发自肺腑,用歌声跟海鸥道别吧。
海鸥-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海鸥-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听懂并演唱《海鸥》;
2.能够分析歌曲结构,认识歌曲的节奏、调式和曲式;
3.能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和信息;
4.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海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歌曲的结构及歌曲的节奏、调式和曲式;
2.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和信息。
四、教学过程
1. 温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回顾上节课中所学习的节奏和简单的唱歌技巧。
2. 欣赏音乐,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信息
让学生听一遍《海鸥》的音乐,并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信息。
鼓励学生分享听音乐时的感受和想法。
3. 学习歌曲的节奏、调式和曲式
引导学生认识歌曲的节奏、调式和曲式。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一起唱歌、打节拍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曲式,同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歌曲的调式。
4. 整体欣赏和练唱
让学生整体欣赏《海鸥》,然后带领学生适度练唱,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歌词、旋律及情感表达。
5. 小组合唱
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练唱之后进行合唱。
6. 分组演唱
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进行演唱,并引导学生评价各组表演的特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歌曲的结构、节奏、调式和曲式,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和信息。
通过小组合唱和分组演唱,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能力都有所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演唱表现时,不能只看其技巧是否达到要求,更应注重表达的情感是否到位。
歌曲《海鸥》 教学设计

《海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在合唱中体会副旋律音乐的美感,并了解其在合唱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以音乐为手段,通过每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体会、感受合唱中副旋律音乐的美感;并通过律动和打击乐伴奏引导学生以坚定、热烈的情绪,明亮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歌曲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唱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届六年级学生,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
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
三、重点难点通过合唱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练声曲i - ︱ i - ︱ 6 - ︱ 6 - ︱ 7 - ︱ 7 - ︱ 5 -︱ 5 - ︱活动2【讲授】感受歌曲1、初听全曲,感受情绪师:接下来我们聆听一首歌曲,歌曲的情绪怎样?歌曲讲了一种可爱的动物,那是什么?生:海鸥师:海鸥是一种怎样的鸟?你听说过这种鸟吗?生:勇敢的鸟师:一说到海,我们就会想到无边无际、惊涛骇浪这些词,能够与海同行的鸟绝对是勇敢的鸟,你知道吗?它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呢。
2、介绍海鸥:“海港清洁工”、海上航行安全的“预报员”,是人类的好朋友。
3、第二次聆听师:接下来跟师一起为歌曲伴奏,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想想歌曲是几拍子的?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的节奏型是什么?1)第一乐句 0X︱0X︱(响板)2)第二乐句 X—︱X—︱(碰铃)3)第三乐句 XXXX︱XX0︱(双响筒)4)第四乐句 XX︱XXX︱(铃鼓)生:2/4拍;四个乐句;生讨论回忆每个乐句的伴奏节奏,并根据节奏特点选择乐器。
4、第三次聆听,生用乐器在老师的引导下为歌曲伴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海鸥》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海鸥》教案一. 教材分析《海鸥》是一首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描述了海鸥在蓝天中自由翱翔的景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他们仍需要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提高音乐技能和表现力。
在学习《海鸥》这首歌曲时,学生应关注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演唱《海鸥》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2.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精神。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一些音程跳动较大,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音准。
2.节奏:歌曲中有一些复杂的节奏,学生需要熟练掌握。
3.情感表达: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通过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2.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音乐技能。
3.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歌曲的意义。
4.创作法:学生通过创作,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音乐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录音。
3.钢琴:用于伴奏和音准训练。
4.教学用具:如节拍器、谱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海鸥》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朗读。
解释歌曲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妙。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音准和节奏。
分组进行演唱,互相纠正和指正。
4.巩固(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跟唱。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5.拓展(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
每组选代表进行演唱,分享讨论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歌曲中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在合唱中体会副旋律音乐的美感,并了解其在合唱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以音乐为手段,通过每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通过歌曲,体会、感受合唱中副旋律音乐的美感;并通过律动和打击乐伴奏引导学生以坚定、热烈的情绪,明亮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歌曲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唱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届六年级学生,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
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
三、重点难点
通过合唱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练声曲
i - ︱ i - ︱ 6 - ︱ 6 - ︱ 7 - ︱ 7 - ︱ 5 -
︱ 5 - ︱
活动2【讲授】感受歌曲
1、初听全曲,感受情绪
师:接下来我们聆听一首歌曲,歌曲的情绪怎样?歌
曲讲了一种可爱的动物,那是什么?
生:海鸥
师:海鸥是一种怎样的鸟?你听说过这种鸟吗?
生:勇敢的鸟
师:一说到海,我们就会想到无边无际、惊涛骇浪这
些词,能够与海同行的鸟绝对是勇敢的鸟,你知道吗?它
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呢。
2、介绍海鸥:“海港清洁工”、海上航行安全的“预
报员”,是人类的好朋友。
3、第二次聆听
师:接下来跟师一起为歌曲伴奏,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想想歌曲是几拍子的?有几个乐句?每个乐句的节奏型是
什么?
1)第一乐句 0X︱0X︱(响板)
2)第二乐句 X—︱X—︱(碰铃)
3)第三乐句 XXXX︱XX0︱(双响筒)
4)第四乐句 XX︱XXX︱(铃鼓)
生:2/4拍;四个乐句;生讨论回忆每个乐句的伴奏节奏,并根据节奏特点选择乐器。
4、第三次聆听,生用乐器在老师的引导下为歌曲伴奏。
活动3【讲授】学唱歌曲
1、随琴用“啊”轻哼旋律。
2、轻唱歌曲旋律。
3、分别演唱第一、二段歌词。
4、感受并学唱副旋律
1)生跟伴奏音乐唱,师同时演唱副旋律部分。
师:刚才李老师唱的旋律你们熟悉吗?对了,老师刚
才唱的就是我们一开始练唱的练声曲。
其实啊,它也是我
们这首歌曲的副旋律,什么是歌曲的副旋律呢?
2)介绍歌曲副旋律
副旋律就是在歌曲的上方或下方构成的较为单纯的带
对比性的旋律,对主旋律能起到补充、衬托和对比作用。
3)再次感受副旋律,分角色表现。
A、播放歌曲,全班同学唱歌曲副旋律。
B、几个乐感较好的同学演唱歌曲副旋律,歌曲部分由其他同学演唱。
C、分成二组分别合作演唱副旋律和歌曲部分。
活动4【讲授】四、处理歌曲
1、讨论歌曲力度
师:这首歌欢快活泼,表现了海鸥不怕风浪,坚强勇敢。
你们觉得用什么声音力度来演唱比较合适?是否就用一种力度?
生:讨论力度,确定各乐句的力度。
2、随伴奏音乐演唱
3、讨论歌曲速度
师:用什么样的速度来唱才能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生:学生简单讨论并选择
4、按照讨论速度来演唱。
5、解决休止符
师:这首歌曲里出现了很多的休止符,现在老师唱两
种唱法,一种是没有休止的,另外一种是有休止符的,请
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哪一种唱法效果好。
(唱两种唱法)生:第二种有休止符的效果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样才能够表现歌曲欢快、快乐的情绪……
师:说得真好。
假如没有了休止符就成了一种抒情的
情绪,就不能更好地表现海鸥刚强、坚定的性格特点了。
这首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海鸥比作少先队员的好朋友,他们一起迎着惊涛骇浪,一起在风浪里遨游大海,这是一
种向上、乐观的精神面貌,它能让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最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情绪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分二组合唱)。
6、随音乐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活动5【讲授】小结:
我们知道大海是我们的朋友,海鸥是我们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
和爱护它们呢?这留给我们课后好好思考,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