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组建小型局域网实验整理
组建小型局域网-实验报告

组建小型局域网-实验报告组建小型局域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提高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1、硬件设备计算机:5 台交换机:1 台网线:若干2、软件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三、实验原理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
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
2、交换机(Switch)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
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
四、实验步骤1、规划网络拓扑结构首先,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我们决定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这种结构以一台中心设备(交换机)为核心,其他计算机通过网线与交换机相连。
星型拓扑结构具有易于扩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等优点。
2、连接硬件设备将 5 台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
确保网线连接牢固,插头无松动。
3、配置计算机网络参数打开计算机,进入 Windows 操作系统。
依次点击“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共享中心”。
在“网络和共享中心”窗口中,点击“更改适配器设置”。
右键单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
在“本地连接属性”窗口中,选择“Internet 协议版本 4(TCP/IPv4)”,然后点击“属性”。
在“Internet 协议版本 4(TCP/IPv4)属性”窗口中,选择“使用下面的 IP 地址”。
为每台计算机分配一个唯一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例如,第一台计算机的 IP 地址可以设置为 19216811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 19216811。
其他计算机的 IP 地址依次递增,如192168111、192168112 等。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实验报告

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如何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并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掌握局域网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实验设备
1.交换机:用于连接多台计算机,实现局域网内的互联互通。
2.多台计算机:实验中需要至少两台计算机,用于组成局域网。
3.网线:用于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实现数据传输。
三、实验步骤
1.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将网线插入计算机的网口和交换机的一个空闲端口,确保连接稳定。
2.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在计算机的控制面板中找到网络和共享中心,选择适配器设置。
在本地连接属性中选择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确保与其他计算机在同一网段。
3.测试局域网连接: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命令,测试其他计算机的IP地址是否可以ping通,如果可以,则说明局域网连接成功。
4.共享文件和打印机:选中要共享的文件夹或打印机,在属性中选择共享,设置共享名称和权限,确保其他计算机可以访问。
5.配置防火墙:在计算机的控制面板中找到Windows防火墙,设
置允许局域网内的数据传输,确保网络连接畅通。
四、实验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成功组建了一个小型局域网,并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互通和文件共享,具备了局域网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五、实验结论
局域网是一种连接在同一物理位置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具有传输速度快、数据安全性高等优点。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局域网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原理,并掌握了局域网的配置和管理方法,为今后的网络实验打下了基础。
小型局域网组建实验报告(2023最新版)

小型局域网组建实验报告小型局域网组建实验报告⒈引言本报告旨在介绍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实验过程及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将了解局域网的概念、组建流程以及相关技术。
⒉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理解局域网的概念与原理。
- 学习局域网的组建流程。
- 掌握局域网相关设备的配置方法。
- 实际搭建并测试小型局域网的运行情况。
⒊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设备: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等⒋实验步骤⑴设计局域网拓扑图在实验前,先设计局域网的拓扑图,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和计算机的布局以及连接方式。
⑵配置交换机根据拓扑图的设计,在交换机上进行相关配置,包括:- 设定 VLAN(虚拟局域网)。
- 配置端口。
- 设定交换机的主机名和管理IP地质。
⑶配置路由器根据拓扑图的设计,在路由器上进行相关配置,包括:- 配置接口 IP 地质。
- 设定静态路由。
- 设定路由器的主机名和管理IP地质。
⑷配置计算机根据拓扑图的设计,在计算机上进行相关配置,包括:- 配置IP地质、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 检查计算机间的连通性。
⑸测试局域网通过ping命令或其他方式,测试局域网内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检查网络配置是否正确。
⒌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成功地搭建了小型局域网,并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互联互通。
⒍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小型局域网的组建原理和配置方法,并实际搭建了一个可运行的局域网。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网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 局域网拓扑图- 配置文件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⒈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根据交换机技术划分出的逻辑上的局域网,能够实现多个局域网互相隔离和通信。
⒉IP地质(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互联网协议版本4(IPv4)或互联网协议版本6(IPv6)中分配给网络设备的32位(IPv4)或128位(IPv6)的数字标识符。
实训1组建小型局域网

实训1组建小型局域网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家庭、办公室还是学校,一个稳定、高效的局域网都能为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本次实训的目标就是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过程吧。
一、需求分析在组建小型局域网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
比如,这个局域网是用于家庭娱乐、办公还是学习?需要连接多少台设备?对网络速度和稳定性有怎样的要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后续的设备选择和网络布局。
以一个小型办公室为例,假设我们有 10 台电脑、2 台打印机和 1 台文件服务器需要连接到局域网中。
我们希望网络能够稳定运行,支持文件共享、打印共享以及在线会议等功能,同时要求网络速度能够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
二、设备选择1、路由器路由器是局域网的核心设备,它负责将不同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并实现网络地址转换(NAT)和数据包转发等功能。
在选择路由器时,我们需要考虑其端口数量、无线信号强度、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对于上述的小型办公室,一个拥有 10 个以上以太网端口和双频无线功能的路由器应该能够满足需求。
2、交换机如果需要连接的设备数量超过了路由器的端口数量,我们就需要使用交换机来扩展端口。
交换机可以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从而提高网络性能。
在选择交换机时,要注意其端口数量、传输速度和是否支持网管功能等。
3、网线网线是连接设备的物理介质,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网络传输的稳定性和速度。
常见的网线类型有五类线(CAT5)、超五类线(CAT5e)和六类线(CAT6)等。
对于小型局域网,超五类线或六类线通常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4、计算机和其他设备除了上述网络设备外,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计算机、打印机、服务器等设备。
在选择计算机时,要考虑其性能、操作系统和网络接口等因素。
三、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型和树型等。
构建小型局域网

构建小型局域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构建小型局域网实训1.知识回顾1.1对比组建微型局域网多种方式的优劣性局域网的组建方法同轴电缆的组网方法之一,10Base-5标准:该标准使用波阻抗为50Ω的宽带同轴电缆组成标准的以太网,其中10表示数据传输速度、Base表示基带传输、5表示一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500米。
如果要扩大网络规模,则可以使用中继器,但中继器的个数不能超过四个。
因此,10Base-5的最大传输距离应为2.5km。
粗缆所用的连接器是AUI接口。
2. 同轴电缆的组网方法之二,10Base-2标准:该标准使用波阻抗为50Ω的细同轴电缆组成标准的以太网,其中10表示数据传输速度、Base表示基带传输、2表示一个网段的最大长度为185米。
细缆所用的连接器为BNC接口。
3. 双绞线组网方法:按照使用集线器的方式,双绞线的组网方式可以分为1、单一集线器结构适用于小型工作组规模的局域网,典型的单一集线器一般支持8~24个RJ——45端口与一个BNG/AUI端口和光纤连接端口。
符合IEEE802.3 10MB/s基带双绞线的标准局域网称为10BASE-T,T表示传输介质类型为双绞线。
在这种联网方式中,最大的特点是以集线器为连接核心,计算机通过安装具有RJ45插座的以太网卡与集线器连接,联网的双绞线长度(计算机到集线器、集线器到集线器)不能大于100米。
4 交换式局域网组网:与集线器方法基本类似,但网络连接中心是交换机而不再是集线器。
各种局域网组建方法的优缺点优缺点:双绞线组网方法,是目前最流行的组网方式,其优点是基于非屏蔽双绞线的以太网结构简单价格最便宜,应用广泛,缺点是传输距离小于100米。
同轴电缆的抗干扰特性强于双绞线,传输距离与双绞线类似,其缺点是价格高,几乎是双绞线的两倍交换式局域网:1、低交换传输延迟②高传输带宽。
③允许10Mbps/100Mbps共存④局域网交换机可以支持虚拟局域网服务。
缺点是由于没有缓存,数据包内容并没有被以太网交换机保存下来,所以无法检查所传送的数据包是否有误,不能提供错误检测能力,而且容易丢包。
小型局域网组建实验报告2024

引言概述本文是《小型局域网组建实验报告(二)》的详细阐述,主要包括了五个大点,分别是局域网拓扑结构设计、硬件设备配置、网络地质规划、网络协议选择与配置、安全策略与管理。
通过这五个大点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对小型局域网的组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局域网拓扑结构设计1.环形拓扑与星形拓扑的比较1.1环形拓扑的优点与缺点1.2星形拓扑的优点与缺点1.3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2.局域网拓扑设计实例2.1小型企业局域网的拓扑设计2.2数学实验室局域网的拓扑设计2.3学校图书馆局域网的拓扑设计二、硬件设备配置1.路由器的选择与配置1.1选择合适的路由器型号1.2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1.3配置路由器的安全策略2.交换机的选择与配置2.1选择合适的交换机型号2.2配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2.3配置交换机的VLAN3.网络设备的布线规划3.1选择合适的布线方式3.2进行网络设备的布线3.3布线的注意事项三、网络地质规划1.IP地质的划分1.1将网络划分为子网1.2为各个子网分配IP地质1.3配置子网掩码2.子网间的通信与路由配置2.1子网间通信的实现方式2.2配置路由器实现子网间通信2.3验证子网间通信的连通性四、网络协议选择与配置1.TCP/IP协议与UDP协议的比较1.1TCP/IP协议的特点与应用场景1.2UDP协议的特点与应用场景1.3选择合适的协议2.协议参数的配置2.1配置IP地质和子网掩码2.2配置路由表2.3配置DNS服务器3.协议的性能优化与调整3.1网络带宽的调整3.2数据传输的优化3.3协议选项的优化配置五、安全策略与管理1.防火墙的选择与配置1.1选择适合的防火墙设备1.2配置防火墙的基本规则1.3监控与调整防火墙策略2.网络访问控制2.1配置访问控制规则2.2网络用户认证和授权2.3强化网络管理权限3.安全事件的监测与应对3.1网络安全事件监测的手段和方法3.2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3.3安全事件的处理与分析总结小型局域网组建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拓扑结构设计、硬件设备配置、网络地质规划、网络协议选择与配置、安全策略与管理。
小型局域网的实验报告

小型局域网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小型局域网设计与搭建一、实验目的:1.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原理;2.掌握小型局域网的设计与搭建方法;3.实践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技巧;4.检验局域网内数据传输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 一台主机:Windows 10操作系统;2. 两台交换机:Cisco系列;3. 两台路由器:Linksys系列;4.若干台终端设备:电脑、打印机、手机等;5.网络线、电源线。
三、实验原理: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有限的区域内连接多台计算机的通信网络。
常用的组网设备有交换机和路由器,交换机实现局域网内设备之间的通信,而路由器则负责与外部网络的连接。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在局域网内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四、实验步骤:1.确定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实验需求,我们选择了星形拓扑结构,将两个交换机连接到一个核心路由器上,每个交换机下分别连接多台终端设备。
2.连接硬件设备:将主机、交换机和路由器连接起来,使用网线连接主机和交换机、交换机和路由器。
确认连接无误后,给每个设备连接电源。
3.配置路由器:登录路由器管理界面,根据实验需求,设置静态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此步骤主要是为了实现路由器与外部网络的连接,确保网络能够正常访问。
4.配置交换机:登录交换机管理界面,对交换机进行初始配置,设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确定交换机的基本工作模式。
此步骤主要是为了实现局域网内设备之间的通信。
5.配置终端设备:对各终端设备进行网络配置,在命令提示符中输入ipconfig命令来查看设备当前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等信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6.测试网络连接:在主机上打开浏览器,输入一个已知的网址,查看是否能够访问。
7.测试资源共享:在手机或其他终端设备上局域网内的共享资源(如打印机),尝试连接并打印文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步骤的实践操作,我们成功搭建了小型局域网。
小型局域网组建实验报告

成绩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____________ 小型局域网组建学员姓名: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日期:2022年丄月_28_日一、实验项目名称小型局域网组建二、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CISCO官方CCNA摹拟器一Packet Tracer的使用操作2.熟练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3.熟练掌握主机IP属性设置及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4.熟练掌握基于端口的VLAN配置方法三、实验内容和原理某单位刚买来了一台CISCO交换机,用于将301的2台主机、302的2 台主机以及303的3台主机组建成局域网。
为方便以后管理、维护以及防止交换机被人恶意设置密码而导致无法进入IOS进行管理,需要对其进行基本配置及进行口令保护。
为了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需要将3个教研室的主机配置成3个VLAN。
四、实验环境1.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2.计算机安装Packet Tracer软件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步骤1:按照实验环境,在摹拟软件中搭建一个网络拓扑,通过Console 口访问交换机。
步骤2:交换机基本配置:配置主机名,配置密码,配置接口工作模式,保存配置。
步骤3:给各主机配置IP属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配置结果。
步骤5:创建VLAN1、VLAN 2、VLAN3,将三个教研室的7台主机分别配置进相应的VLAN,测试配置结果。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利用主机0通过Console 口访问交换机对交换机进行配置2、交换机基本配置:配置主机名,配置密码,配置接口工作模式, 保存配置。
PC-PT主机。
2950-2.4IOS 命令接口行Swi t eh>en3bl e SwitchtconE tEnter configur ation ccmmands F one per line - End Hi th CNTL/Z - Switch (CDHEig) fhostnamfi % Inccn^-lste ccmmand . Switch (consig) #hostnamfi hzwl hswl <ccnfig)tenable passwcrd % Inccnplste ccmmand -hzwl <config)#enahlepa s swc r d 0415 % Invalid input detected at r *r marker. ig)tenable passwcrd 0415 ig)tline vty 0 15 ig-line )#passKcrd 4521048 ig-line )flcgin ig-line )#exitig)tinterface fO/1 ig-if )#duplex auto ig-if )finterface f 0/2 ig-if )#duplex auto hzwl(config-if )#nit erface f 0/3图1为交换机配置密码.弔三票交换机 I □ [°] S3 |物理 甑誘命令行复制粘贴hswlt ccnhswl(con hzwlt con hswl(con hswl tcan hswlt con hswl tcan hswlt con hzwlconigB tenable password 0415 ig #line vty 0 15 ig-line)#password 4521048 ig-line)tlcgin ig-line)#exitig tinterface f0/1hswl <ccnfig-irj #duplex auto h nwl < COT !.^ig- i ) it i nt a E f 2 tza ±0/2 hzwl (config-i£J #duplex auto hzwl(config-if )fniterface fO/3 % Invalid input detected at; r "r marker.ig-if)finterface fO/3 ig-ir) ^dupl &M . axi'ta ig-if)finterface f0/4 ig-ifJ #duplex auto ig-if)finterface fO/5 ig-ifJ #duplex auto ig-if)finterface fO/fihzwl (config-if )#duplex auto nawl (conrig-IT)Interrace £0/7 hswl (ccnfig-if J #duplex auto Vi >TTT 1 F LTITI f T T 昏十图2为交换机各端口配置工作模式3、给各主机配置IP 属性,使用PING 命令测试配置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名称组建小型局域网
实验日期2018.05.20
学生姓名学号班级计科一班实验目的
利用交换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实验内容1、利用交换机将2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2、分别设置pc机的ip地址;
3、验证pc机间可以互通。
实验器材
计算机
实验过程及
结果记录
(1)进入交换机的命令行配置界面,如下图:
(2)输入的命令:
添加 PC的ip 地址PC1:
PC2:
3.通过 ping命令测试设备是否连通
(1)单击 pc0 机,点击桌面,如图所示:
(2)进入ping 环境,分别测试与PC1、PC2的连通性:
实验结果
分析
PC1与PC2能连通
思考VLAN(Virtual Lan)是虚拟逻辑网络,交换机通过VLAN 设置,可以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
从而隔离广播域。
具有三层模块的交换机可以实现VLAN 间的路由。
收获感想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VLAN的理解和实际vlan配置的能力,vlan在实际网络环境中起到划分局域网的作用。
实验过程中没有为各个PC设置网关地址,因为没有涉及路由
交换的问题省去了这个步骤,同样实验是在IPv4环境下进行的,所以也没有为PC配置IPv6的IP地址,实验最终还是和预期的一样成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