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电势

标准电极电势表

标准电极电势表 标准电极电势可以用来计算化学电池或原电池的电化学势或电极电势。本表中所给出的电极电势以标准氢电极为参比电极,溶液中离子有效浓度为1mol/L ,气体分压为100kPa ,温度为298K ,所有离子的数据都在水溶液中测得。[1][2][3][4][5][6][7][8][9]单击每栏上方的符号可将数据按元素符号或标准电极电势值排序。 注:(s ) – 固体;(l ) – 液体;(g ) – 气体;(aq ) – 水溶液;(Hg ) – 汞齐。 半反应 E° (V)[注 1] 来源 Ba + + e ? Ba(s ) ?4.38 [10][1][3] Sr + + e ? Sr(s ) ?4.10 [11][1][3] Ca + + e ? Ca(s ) ?3.8 [11][1][3] Pr 3+ + e ? Pr 2+ ?3.1 [11] ?N 2(g ) + H + + e ? HN 3(aq ) ?3.09 [6] Li + + e ? Li(s ) ?3.0401 [5] N 2(g ) + 4?H 2O + 2?e ? 2?NH 2OH (aq ) + 2?OH ? ?3.04 [6] Cs + + e ? Cs(s ) ?3.026 [5] Ca(OH) 2(s ) + 2?e ? Ca(s ) + 2 OH ? ?3.02 [11] Rb + + e ? Rb(s ) ?2.98 [4] K + + e ? K(s ) ?2.931 [5]

半反应E° (V)[注 1]来源Mg+ + e? Mg(s) ?2.93 [10] Ba2+ + 2?e? Ba(s) ?2.912 [5] ? La(s) + 3OH??2.90 [5] La(OH) Fr+ + e? Fr(s) ?2.9 [11] Sr2+ + 2?e? Sr(s) ?2.899 [5] ? Sr(s) + 2?OH??2.88 [11] Sr(OH) Ca2+ + 2?e? Ca(s) ?2.868 [5] Eu2+ + 2?e? Eu(s) ?2.812 [5] Ra2+ + 2?e? Ra(s) ?2.8 [5] Yb2+ + 2?e? Yb(s) ?2.76 [11][1] Na+ + e? Na(s) ?2.71 [5][9] Sm2+ + 2?e? Sm(s) ?2.68 [11][1] No2+ + 2?e? No(s) ?2.50 [11] ?Hf(s) + 4?OH??2.50 [11] HfO(OH)

电极电势变化对电极反应速率的影响

电极电势变化对电极反应速率的影响 电极上电势变化是怎样影响反应速率的?布特勒尔(Butler)和伏尔默(Volmer)假 设得电子或失电子的步骤均为基元步骤,并应用化学动力学中的过渡态理论导出了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布特勒尔-伏尔默方程"-以说明这一问题。布特勒尔-伏尔默提出的模型简单,能说明一些实验规律,为一重要关系式。但分析问 题时仅从能量观点出发,没有虑及可能存在的过程细节,故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化学动力学中,反应速率r与反应速度常数k以及反应级数n之间有如下关系: 对于以下电极基元反应,在不考虑电子的作用时,反应为一级的: 由活化络合物理论可知,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物通过势垒的频率以及反应的活化焓(),即 而电极反应速率r与电流密度i之间满足下式: 将上式联系起来: 在一定温度下为一常数。式(11-72)表述了电极反应在无外加电场影响(即电极表面不带电荷)时的反应速率(以电流密度表示)。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为纯化学反应,而非电极反应,其速率常数以k区别之。 事实上,电极上同时进行着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若以分别表示还原电流密度和氧化电流密度,而c1和c2分别表示氧化态物质和还原物质浓度,其对应的常数分别为k0,1和k0,2,则: 在加上外加电压条件下,例如,在阴极加上一电势φi(φi为负值),则额外能量为,这一能量中,将有一部分用于加速还原反应而另一部分用于减慢氧化反应的进行。设作用于还原部分为a,而作用于氧化反应为(1-a),a称为对称因子(Symmetry factor)。由动力学观点,这相当于使还原反应的活化焓由变为,因为φi为负电势,实质上相当于使其势垒降低,反应加速。而氧化反应的活化焓则由变为,相当于使其势垒提高,反应减慢(参考图)。而还原电流密度和氧化电流密度分别可表示为:

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对消法测定电动势的原理及电位差计,检流计及标准电池使用注意事项及简单原理。 2.学会制备银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盐桥的方法。 3.了解可逆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原电池由正、负两极和电解质组成。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发生氧化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所有反应的总和。 电池除可用作电源外,还可用它来研究构成此电池的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从化学热力学得知,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电池反应有以下关系: △r G m =-nFE 式中△r G m 是电池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增量;n 为电极反应中电子得失数;F 为法拉第常数;E 为电池的电动势。从式中可知,测得电池的电动势E 后,便可求得△r G m ,进而又可求得其他热力学参数。但须注意,首先要求被测电池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即要求电池的电极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不存在不可逆的液接界。同时要求电池必须在可逆情况下工作,即放电和充电过程都必须在准平衡状态下进行,此时只允许有无限小的电流通过电池。因此,在用电化学方法研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性质时,所设计的电池应尽量避免出现液接界,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测量中,常用“盐桥”来减小液接界电势。 为了使电池反应在接近热力学可逆条件下进行,一般均采用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原电池电动势主要是两个电极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如能分别测定出两个电极的电势,就可计算得到由它们组成的电池电动势。 附【实验装置】(阅读了解) UJ25型电位差计 UJ25型箱式电位差计是一种测量低电势的电位差计,其测量范围为 mV .V 1171-μ(1K 置1?档)或 mV V 17110-μ(1K 置10?档) 。使用V V 4.6~7.5外接工作电源,标准电池和 灵敏电流计均外接,其面板图如图5.8.2 所示。调节工作电流(即校准)时分别调节1p R (粗调)、2p R (中调)和3p R (细 调)三个电阻转盘,以保证迅速准确地调 节工作电流。n R 是为了适应温度不同时标准电池电动势的变化而设置的,当温 图5.8.2 UJ31型电位差计面板图 + - -++- + -标准 检流计 5.7-6.4V 未知1 未知2 K 1 R P2 R P3 R P1 R n K 2 I II III 1.01×10 ×1 未知1 未知2 标准断断粗 中 细 ×1 ×0.1 ×0.001 粗细短路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 一,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on double layer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金属性质愈活泼,这种趋势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愈大,这种趋势也愈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on double layer),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8厘米数量级), 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以符号E Mn+/ M表示, 单位为V(伏)。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Zn2+/ Zn 表示, 铜的电极电势以ECu2+/Cu 表示。 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标准电极电势 为了获得各种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通常以某种电极的电极电势作标准与其它各待测电极组成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而确定各种不同电极的相对电极电势E值。1953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人为地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1)标准氢电极电极符号: Pt|H2(101.3kPa)|H+(1mol.L-1) 电极反应: 2H+ + 2e = H2(g) E?H+/ H2 = 0 V 右上角的符号“?”代表标准态。 标准态要求电极处于标准压力(100kPa或1bar)下,组成电极的固体或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质;气体物质其分压为100kPa;组成电对的有关离子(包括参与反应的介质)的浓度为1mol.L-1(严格的概念是活度)。通常测定的温度为298K。 (2) 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氢电极和待测电极在标准状态下组成电池,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值,并通过直流电压表确定电池的正负极,即可根据E池 = E (+)- E(-)计算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相对数值。 例如在298k,用电位计测得标准氢电极和标准Zn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池)为0.76v,根据上式计算Zn2+/Zn电对的标准电极为-0.76v。用同样的办法可测得Cu2+/Cu电对的电极电势为+0.34v。 电极的 E?为正值表示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大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铜电极中的 Cu2+;如电极的为负值,则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小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锌电极中的Zn2+。 实际应用中,常选用一些电极电势较稳定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和其它待测电极构成电池,求得其它电极的电势。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4V。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2V。 3. 标准电极电势表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精)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极电势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定性观察浓度、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定性观察浓度、酸度、温度、催化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度的影响。 4、通过实验了解原电池的装置。 二、实验原理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可根据她们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来衡量。电极电势的值越大,则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其氧化态物质是较强氧化剂。电极电势的值越小,则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其还原态物质是较强还原剂。只有较强的氧化剂才能和较强还原剂反应。即φ氧化剂-φ还原剂﹥0时,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正方向进行。故根据电极电势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流的装置,称原电池。原电池的电动势等于正、负两极的电极电势之差:E = φ正-φ负。根据能斯特方程: 其中[氧化型]/[还原型]表示氧化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的乘积与还原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乘积之比。所以氧化型或还原型的浓度、酸度改变时,则电极电势φ值必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动势E将发生改变。准确测定电动势是用对消法在电位计上进行的。本实验只是为了定性进行比较,所以采用伏特计。浓度及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能导致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改变,也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烧杯,伏特计,表面皿,U形管 药品:2 mol·L-1 HCl,浓HNO3, 1mol·L-1 HNO3,3mol·L-1HAc,1mol·L-1 H2SO4,3mol·L-1 H2SO4,0.1mol·L-1 H2C2O4,浓NH3·H2O(2mol·L-1),6mol·L- 1NaOH,40%NaOH。 1mol·L-1 ZnSO4,1mol·L-1 CuSO4,0.1mol·L-1KI,0.1mol·L-

第二节 电极电势

2-1 第二节 电极电势 知识要点 一、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 1. 电极电势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在铜锌原电池中,为什么电子从Zn 原子转移给Cu 2+ 离子而不是从Cu 原子转移给Zn 2+ 离子? 这与金属在溶液中的情况有关,一方面金属M 表面构成晶格的金属离子和极性大的水分子互相吸引,有一种使金属棒上留下电子而自身以水合离子M n + (aq)的形式进入溶液的倾向,金属越活泼,溶液 越稀,这种倾向越大,另一方面,盐溶液中的M n + (aq) 离子又有一种从金属M 表面获得电子而沉积在金属表面上的倾向,金属越不活泼,溶液越浓,这种倾向越大.这两种对立着的倾向在某种条件下达到暂时的平衡: M n + (aq)+ne - M 在某一给定浓度的溶液中,若失去电子的倾向大于获得电子的倾向,到达平衡时的最后结果将是金属离子M n + 进入溶液,使金属棒 上带负电,靠近金属棒附近的溶液带正电,如右图所示,这时在金属和 盐溶液之间产生电位差,这种产生在金属定于温度. 在铜锌原电池中,Zn 片与Cu 片分别插在它们各自的盐溶液中,构成Zn 2+ /Zn 电极与Cu 2+ /Cu 电 极.实验告诉我们,如将两电极连以导线,电子流将由锌电极流向铜电极,这说明Zn 片上留下的电子要比Cu 片上多,也就是Zn 2+ /Zn 电极的上述平衡比 Cu 2+/Cu 电极的平衡更偏于右方,或Zn 2+ /Zn 电对与Cu 2+ /Cu 电对两者具有不同的电极电势,Zn 2+ /Zn 电对的电极电势比Cu 2+ /Cu 电对要负一些.由于两极电势不同,连以导线,电子流(或电流)得以通过. 2. 原电池的电动势 电极电势 φ表示电极中极板与溶液之间的电势差.当用盐桥将两个电极的溶液连通时,若认为两溶液之间等电势,则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即两电极的电极电势之差,就是电池的电动势.用 E 表示电动势,则有E =φ+ -φ- 若两电极的各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则其电动势为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 =φ ○— (+) -φ ○— (-) 电池中电极电势 φ大的电极为正极,故电池的电动势 E 的值为正.有时计算的结果 E 为负值,这说明计算之前对于正负极的判断有误.E > 0 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自发进行的判据. 3. 标准氢电极 (气体 - 离子电极) 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无法测量,只能选定某种电极作为标准,其他电极与之比较,求得电极电势的相对值,通常选定的是标准氢电极. 标准氢电极是这样构成的:将镀有铂黑的铂片置于H +浓度(严格的说应为活度a )为 1.0mol·kg -1 的硫酸溶液(近似为 1.0mol·dm - 3)中,如右图.然后不断地通入压力为1.013×105Pa 的纯H 2,使铂黑吸附H 2达到饱和,形成一个氢电极.在这个电极的周围发生了如下的平衡: 2H + +2e - H 2 氢电极属于气体 -离子电极.标准氢电极作为负极时,可以表示为 Pt | H 2(1.013×105Pa) | H +(1mol·dm - 3) 这时产生在标准氢电极和硫酸溶液之间的电势,叫做氢的标准电极电势,将它作为电极电势的相对标准,令其为零.在任何温度下都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实际上电极电势同温度有关).所以很难制得上述那种标准氢电极,它只是一种理想电极. 用标准氢电极与其他各种标准状态下的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得这些电池的电动势,从而计算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通常测定时的温度为298K.所谓标准状态是指组成电极的离子其浓度为1mol·dm - 3(对于氧化还原电极来讲,为氧化型离 子和还原型离子浓度比为1),气体的分压为1.013×105Pa,液体或固体都是纯净物质.标准电极电势用符号φ○— 表示. 例如:标准氢电极与标准铜电极组成的电池,用电池符号表示为 (-)Pt | H 2(p ○— ) | H +(1mol·dm - 3)‖Cu 2+(1mol·dm - 3) | Cu(+) 在298K,用电位计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 ○— = 0.34V E ○— =φ○— (+) -φ○— (-),得φ○— (+) = E ○— +φ○— (-), 故φ○— ( Cu 2+/Cu)= E ○— +φ○— (H +/H 2)

标准电极电势表(全)

在酸性溶液中(298K) 电对方程式E/V Li(I)-(0)Li++e-=Li-Cs(I)-(0)Cs++e-=Cs-Rb(I)-(0)Rb++e-=Rb- K(I)-(0)K++e-=K-Ba(II)-(0)Ba2++2e-=Ba-Sr(II)-(0)Sr2++2e-=Sr-Ca(II)-(0)Ca2++2e-=Ca-Na(I)-(0)Na++e-=Na-La(III)-(0)La3++3e-=La-Mg(II)-(0)Mg2++2e-=Mg-Ce(III)-(0)Ce3++3e-=Ce- H(0)-(-I)H2(g)+2e-=2H--Al(III)-(0)AlF63-+3e-=Al+6F--Th(IV)-(0)Th4++4e-=Th-Be(II)-(0)Be2++2e-=Be- U(III)-(0)U3++3e-=U-Hf(IV)-(0)HfO2++2H++4e-=Hf+H2O-Al(III)-(0)Al3++3e-=Al-Ti(II)-(0)Ti2++2e-=Ti-Zr(IV)-(0)ZrO2+4H++4e-=Zr+2H2O-Si(IV)-(0)[SiF6]2-+4e-=Si+6F--Mn(II)-(0)Mn2++2e-=Mn-Cr(II)-(0)Cr2++2e-=Cr-Ti(III)-(II)Ti3++e-=Ti2+- B(III)-(0)H3BO3+3H++3e-=B+3H2O-*Ti(IV)-(0)TiO2+4H++4e-=Ti+2H2O-Te(0)-(-II)Te+2H++2e-=H2Te-Zn(II)-(0)Zn2++2e-=Zn-Ta(V)-(0)Ta2O5+10H++10e-=2Ta+5H2O-Cr(III)-(0)Cr3++3e-=Cr-Nb(V)-(0)Nb2O5+l0H++10e-=2Nb+5H2O-As(0)-(-III)As+3H++3e-=AsH3- U(IV)-(III)U4++e-=U3+-Ga(III)-(0)Ga3++3e-=Ga-

标准氢电极

标准氢电极 品名:氢标准电极 拼音:qingbiaozhundianji 英文名称: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 说明:由于单个电极的电势无法确定,故规定任何温度下标准状态的氢电极的电势为零,任何电极的电势就是该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所组成的电池的电势,这样就得到了“氢标”的电极势。标准状态是指氢电极的电解液中的氢离子活度为1,氢气的压强为0.1兆帕(约1大气压)的状态,温度为298.15K。 这只是一种假定的理想状态,通常是将镀有一层海绵状铂黑的铂片,浸入到H+浓度为1.0mol/L的酸溶液中,在298.15K时不断通入压力为100kPa的纯氢气,使铂黑吸附H2气至饱和,这是铂片就好像是用氢制成的电极一样。 实际测量时需用电势已知的参比电极替代标准氢电极,如甘汞电极、氯化银电极等。它们的电极势是通过与氢电极组成无液体接界的电池,通过精确测量用外推去求得的。 电极电势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on double l ayer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金属性质愈活泼,这种趋势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愈大,这种趋势也愈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on double layer),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8厘米数量级), 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以符号E Mn+/ M表示, 单位为V(伏)。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Zn2+/ Zn 表示, 铜的电极电势以ECu2+/Cu 表示。 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标准电极电势 为了获得各种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通常以某种电极的电极电势作标准与其它各待测电极组成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而确定各种不同电极的相对电极电 势E值。1953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人为地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1)标准氢电极电极符号: Pt|H2(101.3kPa)|H+(1mol.L-1) 电极反应: 2H+ + 2e = H2(g)

标准电极电势表

标准电极电势表 目录[隐藏] 电极电势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定义 公式 电极电势内容 标准电极电势表 [编辑本段] 电极电势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on double lay er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金属性质越活泼,这种趋势就越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越大,这种趋势也越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on double layer),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8厘米数量级), 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以符号E Mn+/ M表示, 单位为V(伏)。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Zn2+/ Zn 表示, 铜的电极电势以ECu2+/Cu 表示。 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编辑本段] 定义 标准电极电势是可逆电极在标准状态及平衡态时的电势,也就是标准态时的电极电势. 标准电极电势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可用来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反应自由能、平衡常数,计算其他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等等。将半反应按电极电势由低到高排序,可以得到标准电极电势表,可十分简明地判断氧还反应的方向. [编辑本段] 公式

电极电势的应用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电极电势的应用? 一、教案头: 本次课题:电极电势的应用 二、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组织教学和复习上次课主要内容(时间:5分钟) ①考勤 ②标准电极电势的测定及利用Nernst方程计算电极电势 第二部分:学习新内容(时间:38分钟) 步骤一告知,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标(时间:3分钟)

课件演示本次课的标题:电极电势的应用 教师讲述引入:我们在上次课中学习了电极电势的知识,电极电势除了可以计算原电池电动势以外,还有其它的一些应用,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学习电极电势的这些应用。 教学内容: 一、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四、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能能根据标准电极电势大小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性强弱: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能利用元素电势图判断能否发生歧化反应或逆歧化反应、掌握E?与K?的互算。 步骤二讲授新课(时间:30分钟) 一、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教师讲述:E?小的电对对应的还原型物质还原性强 E?大的电对对应的氧化型物质氧化性强 深化对上述知识点的理解:讲解例题9-11 巩固练习:P127简答题第四题 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 教师讲述:E?值大的的氧化态(O)氧化E?值小的还原态(R) 深化对上述知识点的理解:讲解例题9-12、例题9-12 巩固练习:P127简答题第四题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教师指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与标准电极电势E Θ 的关系 ) -E (E 0.0592 0.0592¨ ¨lg -+==Z ZE K E ?越大,电势差越大,K ?也越大,所以K ?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程度 深化理解:K Θ与E Θ关系之互算 例题9-14、 例题9-15已知298K 时下列电极反应的E ?值: 试求AgCl 的溶度积常数。 能力训练:有关K Θ与E Θ关系之互算的计算 (1) 0.2222V )aq (Cl Ag(s) e (s) AgCl 0.7991V Ag(s) e )aq (Ag =++=+---+E E g(s)A )L 1.0mol (g A )L 1.0mol (Cl AgCl(s) g(s)A 11-+--??解:设计一个原电池: 1 (s) AgCl )aq (Cl )aq (Ag )aq (Cl Ag(s) e (s) AgCl Ag(s) e )aq (Ag sp K K = ++++-+---+10-sp sp ¨101.80 7449.90.0592V 0.5769V 0.0592V ¨ lg - 0.0592V ¨ lg 0.5769V 0.222V 0.7991V ) Ag /AgCl ()Ag /Ag ( ¨ ?======+=-=+K ZE K ZE K E E E 24224)aq (6H )aq (O C 5H )aq (2MnO ++++-例:求反应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 1.电极电势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on double layer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金属性质愈活泼,这种趋势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愈大,这种趋势也愈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on double layer),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8厘米数量级), 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以符号E Mn+/ M表示, 单位为V(伏)。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Zn2+/ Zn 表示, 铜的电极电势以ECu2+/Cu 表示。 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标准电极电势 为了获得各种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通常以某种电极的电极电势作标准与其它各待测电极组成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 而确定各种不同电极的相对电极电势E值。1953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人为地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1)标准氢电极电极符号: Pt|H2(101.3kPa)|H+(1mol.L-1) 电极反应: 2H+ + 2e = H2(g) EφH+/ H2 =0 V 右上角的符号“φ”代表标准态。 标准态要求电极处于标准压力(101.325kPa)下,组成电极的固体或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质;气体物质其分压为101.325kPa;组成电对的有关离子(包括参与反应的介质)的浓度为1mol.L-1(严格的概念是活度)。通常测定的温度为298K。 (2) 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氢电极和待测电极在标准状态下组成电池,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值,并通过直流电压表确定电池的正负极,即可根据E池= E(+)-E(-)计算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相对数值。 例如在298k,用电位计测得标准氢电极和标准zn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池)为0.7628v,根据上式计算Zn2+/Zn电对的标准电极为-0.7628v。用同样的办法可测得Cu2+/Cu电对的电极电势为+0.34v。 电极的E?为正值表示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大于标准氢电极中

电极电势-答案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势——答案 1.25℃时将铂丝插入Sn 4+和Sn 2+离子浓度分别为0.1mol/L 和0.01mol/L 的混合溶液中,电对的电极电势为( )。 A .)/(24++Sn Sn θ? B . 2/05916.0)/(24+++Sn Sn θ? C .05916.0)/(24+++Sn Sn θ? D .2/05916.0)/(24-++Sn Sn θ? 解答或答案:B 2.对于电池反应C u 2++Zn = C u +Zn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C u 2+] = [Zn 2+ ],反应达到平衡。 B .θ?(Cu 2+/Cu )= θ?(Zn 2+/Zn ), 反应达到平衡。 C .?(Cu 2+/Cu )= ?(Zn 2+/Zn ), 反应达到平衡。 D . 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等于零时,反应达到平衡。 解答或答案:C 3.今有原电池(-)Pt,H 2(ρ)H +(c)C u 2+ (c)C u(+) ,要增加原电池电动势,可以采取的措 施是( )。 A 增大H +离子浓度 B 增大 C u 2+ 离子浓度 C 降低H 2的分压 D 在正极中加入氨水 E 降低C u 2+ 离子浓度,增大H +离子浓度 解答或答案:B 4.已知下列反应; C uCl 2+SnCl 2 = C u +SnCl 4 FeCl 3+C u= FeCl 2+C uCl 2 在标准状态下按正反应方向进行。则有关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的相对大小为( )。 A θ?(Fe 3+/Fe 2+)>θ?(Cu 2+/Cu )>θ?(Sn 4+/Sn 2+) B θ?(Cu 2+/Cu )>θ?(Fe 3+/Fe 2+)>θ?(Sn 4+/Sn 2+) C θ?(Sn 4+/Sn 2+)>θ?(Cu 2+/Cu )>θ?(Fe 3+/Fe 2+)

电极电势的应用

5.4电极电势的应用 电极电势具有多方面的应用,比如可以结合热力学公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计算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比较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相对强弱、设计各种原电池、测定配合物的额不稳定常数等等。下面例题就体现了在实际金属离子回收中如何利用电极电势指导路线设计过程。 为了从钴镍铁合金边角废料中提取钴和镍,先将合金边角废料溶于硫酸和硝酸混合酸中,所的溶液主要含Ni 2+、Co 2+和 Fe 2+,其中Fe 2+是大量的,如何使它与Ni 2+、Co 2+分离而除去呢?一般是把Fe 2+氧化为Fe 3+,并使其以钠铁矾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去,因此需要选择一种只能将Fe 2+氧化为Fe 3+,而不能氧化Ni 2+和Co 2+的氧化剂,试分析酸性溶液中的氯酸钠NaClO 3或次氯酸纳NaClO 是符合要求? 解 为了便于比较氧化还原能力强弱,下面从标准电极电势表中把有关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代数值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Fe 3++e -?Fe 2+ φΘ(Fe 3+/Fe 2+)=0.77V - 3 ClO +6H+6e -?Cl -+3H2O φΘ(/Cl -)=1.45V HClO+H++2e -?Cl -+H2O φΘ(HClO/Cl -)=1.49V Co 3++e -?Co 2+ φΘ(Co 3+/Co 2+)=1.80V NiO 2+4H ++2e -?Ni 2++2H2O φΘ(NiO2/Ni 2+)=2.0V 显然,在酸性溶液中,无论氯酸钠或者次氯酸钠都符合要求,只能氧化Fe 2+而不能氧化Co 2+和Ni 2+。这两种氧化剂在实际过程中选用哪一种更合适呢?从它们与Fe 2+反应方程式: O H 3Cl Fe 6H 6Fe 6ClO 2-32-3++=+++++ O H Cl Fe 2H Fe 2HClO 2-32++=+++++ 可以看出1 mol NaClO 3可以氧化6 mol FeSO 4,而1 mol NaClO 只能氧化2 mol FeSO 4,显然,选用NaClO 3作氧化剂可以节省许多原料。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作者:————————————————————————————————日期:

实验五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势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极电势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定性观察浓度、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3、定性观察浓度、酸度、温度、催化剂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产物、速度的影响。 4、通过实验了解原电池的装置。 二、实验原理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可根据她们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大小来衡量。电极电势的值越大,则氧化态的氧化能力越强,其氧化态物质是较强氧化剂。电极电势的值越小,则还原态的还原能力越强,其还原态物质是较强还原剂。只有较强的氧化剂才能和较强还原剂反应。即φ氧化剂-φ还原剂﹥0时,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正方向进行。故根据电极电势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而产生电流的装置,称原电池。原电池的电动势等于正、负两极的电极电势之差:E = φ正-φ负。根据能斯特方程: ] [][lg 0591.0还原型氧化型半?+=n θ?? 其中[氧化型]/[还原型]表示氧化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的乘积与还原态一边各物质浓度幂次方乘积之比。所以氧化型或还原型的浓度、酸度改变时,则电极电势φ值必定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动势E 将发生改变。准确测定电动势是用对消法在电位计上进行的。本实验只是为了定性进行比较,所以采用伏特计。浓度及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能导致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改变,也可以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烧杯,伏特计,表面皿,U 形管 药品:2 mol·L -1 HCl ,浓HNO 3, 1mol·L -1 HNO 3,3mol·L -1HAc ,1mol·L -1 H 2SO 4,3mol·L -1 H 2SO 4,0.1mol·L -1 H 2C 2O 4,浓NH 3·H 2O (2mol·L -1),6mol·L -1NaOH ,40%NaOH 。 1mol·L -1 ZnSO 4,1mol·L -1 CuSO 4,0.1mol·L -1KI ,0.1mol·L -1AgNO 3,0.1mol·L -1KBr ,0.1mol·L -1FeCl 3,0.1mol·L -1Fe 2(SO 4)3,0.1mol·L -1FeSO 4,1mol·L -1FeSO 4, 0.4mol·L -1K 2Cr 2O 7, 0.001mol·L -1KMnO 4,0.1mol·L -1Na 2SO 3,0.1mol·L -1Na 3AsO 3, 0.1mol·L -1 MnSO 4, 0.1mol·L -1NH 4SCN , 0.01mol·L -1I 2水,Br 2水,CCl 4,固体NH 4F ,固

修改版——浅谈电极电势的理解和应用

编号: 119060141011 内蒙古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浅谈对电极电势的理解和应用 专业:化学 年级: 2011级 姓名:郭学良 指导教师:赵玉英导师 完成日期: 2013 年 6 月 1 日

浅谈对电极电势的理解和应用 郭学良 摘要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可以说氧化还原反应是无机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类反应;而标准电极电势是氧化还原反应很好的定量标度,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标准电极电势进行必要的解析和研究。而对于初入门的化学学习者来说,深入的了解电极电势可以从电极电势与电动势的关系、电极电势的能特斯方程、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电极电势的图示法……这几方面入手,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几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标准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拉提莫图能特斯方程

引言 标准电极电势是氧化还原反应很好的定量标度,氧化还原反应是无机化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类反应,对了解各种元素及其物质的性质及其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对标准电极电势进行必要的解析和研究。而对于初入门的化学学习者来说,深入的了解电极电势可以从电极电势与电动势的关系、电极电势的能特斯方程、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电极电势的图示法……这几方面入手,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几方面展开讨论。

浅谈对电极电势的理解和应用 一、电极电势与电动势的关系 要想了解电极电势与电动势的关系,首先需要明白这两者的概念; 1)电动势:大小等于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经过电源内部 移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如设W为电源中非静电力(电源力)把正电荷量 q从负极经过电源内部移送到电源正极所作的功,则电动势大小为 E=W/q。 2)电极电势:当金属放入盐溶液中,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受到金属表面电子 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面积形成双电层,双电层之间的电势差就是相应电 极的电极电势。 3)标准电极电势:单个电极的的电极电势是无法测定的,根据IUPAC建议 采用标准氢作为标准电极,给定电极电势与标准电极电势所组成的原电 池的电动势即为该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从定义可以看出电动势与电极电势是有联系的,即当指定的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构成原电池时,指定电极电势大小的绝对值与原电池的电动势的大小相等。但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1)电动势大小等于原电池两电极电势之差;而单个电极的电势是无法求得 的,标准电极电势大小等于指定电极的电势与标准氢电极E○一(H+/H2)电 势的差值。 2)电动势只有正值;而标准电极电势可以有负值。 3)电动势的对象是原电池;标准电极电势的对象时单个电极。 电动势是我们熟悉的定义,通过电极电势与电动势的对比,可以增进我们对电极电势概念的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只有熟悉了电极电势的概念,下一步的讨论才有意义。 二、电极电势的能特斯方程 1. 首先我们看一下电动势的能特斯方程 对于电池反应 aA+bB=cC+dD,有化学等温式

最新最全最实用电极电势表

标准电极电势表 环境:摄氏25度,1标准大气压,离子浓度1摩尔/升,采用氢电极最全最实用电极电势表由xsm18倾情制作,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2f17253318.html,/xsm18/home

PbSO4(+2)/Pb PbSO4+2e-=Pb+SO42--0.3588 PbBr2(+2)/Pb PbBr2+2e-=Pb+2Br--0.284 Co2+/Co Co2++2e-=Co-0.28 H3PO4/H3PO3H3PO4+2H++2e-=H3PO3+H2O-0.276 PbCl2(+2)/Pb PbI2+2e-=Pb+2I--0.2675 Ni2+/Ni Ni2++2e-=Ni-0.257 CO2/HCOOH(甲酸)CO2(g)+2H++2e-=HCOOH(aq)-0.199 CuI(+1)/Cu CuI+e-=Cu+I-0.1852 AgI(+1)/Ag AgI+e-=Ag+I-0.15224 Sn2+/Sn Sn2++2e-=Sn-0.1375 Pb2+/Pb Pb2++2e-=Pb-0.1262 C4+/C2+CO2(g)+2H++2e-=CO+H2O-0.12 P/PH3P(白磷)+3H++3e-=PH3(g)-0.063气体(g) Hg2I2(+1)/Hg Hg2I2+2e-=2Hg+2I--0.0405 Fe3+/Fe Fe3++3e-=Fe-0.037 Ag2S(+1)/Ag Ag2S+2H++2e-=2Ag+H2S-0.0366 H+/H22H++2e-=H20.00 CuBr(+1)/Cu CuBr+e-=Cu+Br-0.033 AgBr(+1)/Ag AgBr+e-=Ag+Br-0.07133 Si/SiH4Si+4H++4e-=SiH40.102 C(石墨)/CH4C+4H++4e-=CH40.1316 CuCl(+1)/Cu CuCl+e-=Cu+Cl-0.137 Hg2Br2(+1)/Hg Hg2Br2+2e-=2Hg+2Br-0.13923 S/H2S(aq)S+2H++2e-=H2S(aq)0.142水溶液 Sn4+/Sn2+Sn4++2e-=Sn2+0.151 Cu2+/Cu+Cu2++e-=Cu+0.153 S6+/S4+SO42-+4H++2e-=H2SO3+H2O0.172 AgCl(+1)/Ag AgCl+e-=Ag+Cl-0.2223 As3+/As(亚砷酸)HAsO2(aq)+3H++3e-=As+2H2O0.2476HAsO2.H2O Hg2Cl2/Hg Hg2Cl2+2e-=2Hg+2Cl-0.268 Bi3+/Bi Bi3++3e-=Bi0.308 Cu2+/Cu Cu2++2e-=Cu0.337 AgIO3/Ag AgIO3+e-=Ag+IO3-0.354 S6+/S SO42-+8H++6e-=S+4H2O0.3572 Ag2CrO4/Ag Ag2CrO4+2e-=2Ag+CrO42-0.447铬酸银 S4+/S H2SO3+4H++4e-=S+3H2O0.449 Ag2C2O4/Ag Ag2C2O4+2e-=2Ag+C2O42-0.4647草酸银 Cu+/Cu Cu++e-=Cu0.521 I2/I-I2+2e-=2I-0.5355 AgBrO3/Ag AgBrO3+e-=Ag+BrO3-0.546 As5+/As3+H3AsO4(aq)+2H++2e-=HAsO2+2H2O0.56水溶液AgNO2/Ag AgNO2+e-=Ag+NO2-0.564 Te4+/Te TeO2+4H++4e-=Te+2H2O0.593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双电层理论 德国化学家能斯特(H.W.Nernst)提出了双电层理论(electron double layer theory)解释电极电势的产生的原因。当金属放入溶液中时,一方面金属晶体中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在极性水分子的作用下,离开金属表面进入溶液。金属性质愈活泼,这种趋势就愈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而在金属表面沉积,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愈大,这种趋势也愈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达到平衡后,在金属和溶液两相界面上形成了一个带相反电荷的双电层(electro n double layer),双电层的厚度虽然很小(约为10-8厘米数量级), 但却在金属和溶液之间产生了电势差。通常人们就把产生在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双电层间的电势差称为金属的电极电势(electrode potential),并以此描述电极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电极电势以符号E Mn+/ M表示, 单位为V(伏)。如锌的电极电势以EZn2+/ Zn 表示, 铜的电极电势以ECu2+/Cu 表示。 电极电势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极的本性,并受温度、介质和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标准电极电势 为了获得各种电极的电极电势数值,通常以某种电极的电极电势作标准与其它各待测电极组成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电动势,而确定各种不同电极的相对电极电势E值。1953年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建议,采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标准电极,并人为地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1)标准氢电极电极符号: Pt|H2(101.3kPa)|H+(1mol.L-1) 电极反应: 2H+ + 2e = H2(g) EφH+/ H2 =0 V 右上角的符号“φ”代表标准态。 标准态要求电极处于标准压力(101.325kPa)下,组成电极的固体或液体物质都是纯净物质;气体物质其分压为101.325 kPa;组成电对的有关离子(包括参与反应的介质)的浓度为1mol.L-1(严格的概念是活度)。通常测定的温度为298K。 (2) 标准电极电势用标准氢电极和待测电极在标准状态下组成电池,测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值,并通过直流电压表确定电池的正负极,即可根据E池= E(+)-E(-)计算各种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的相对数值。 例如在298k,用电位计测得标准氢电极和标准zn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势(E池)为0.7628v,根据上式计算Zn2+/ Zn电对的标准电极为-0.7628v。用同样的办法可测得Cu2+/Cu电对的电极电势为+0.34v。 电极的E?为正值表示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大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铜电极中的Cu2+;如电极的为负值,则组成电极的氧化型物质得电子的倾向小于标准氢电极中的H+,如锌电极中的Zn2+。 实际应用中,常选用一些电极电势较稳定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和银-氯化银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和其它待测电极构成电池,求得其它电极的电势。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412V。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势为0.2223V。 3. 标准电极电势表 将不同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数值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表。其特点有: (l)一般采用电极反应的还原电势,每一电极的电极反应均写成还原反应形式,即:氧化型+ne =还原型; (2)标准电极电势是平衡电势,每个电对E?值的正负号,不随电极反应进行的方向而改变。 (3)Eφ值的大小可用以判断在标准状态下电对中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和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力的相对强弱,而与参与电极反应物质的数量无关。例如: I2+2e =2I- Eφ= +0.5355V 1/2I2+e = I- Eφ= +0.5355V (4)Eφ值仅适合于标准态时的水溶液时的电极反应。对于非水、高温、固相反应,则不适合。 二,电极电势的应用 (一)、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在标准状态下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可直接比较Eφ值的大小。 Eφ值较小的电极其还原型物质愈易失去电子,是愈强的还原剂,对应的氧化型物质则愈难得到电子,是愈弱的氧化剂。E φ值愈大的电极其氧化型物质愈易得到电子,是较强的氧化剂,对应的还原型物质则愈难失去电子,是愈弱的还原剂。 在标准电极电势表中, 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自上而下依次减弱,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自上而下依次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