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木检尺表
广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表格-填写范例

广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表格-填写范例表 1 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信息登记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查单位:柳州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队;种质编号:鹿寨1010 目的树种:中文名:福建柏,柏科,福建柏属,俗名:拉丁名:Fokienia hodginsii 照片编号:IMG_1021 生活型:? 常绿针叶乔木○落叶针叶乔木○常绿阔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散生竹类○丛生竹类○藤本○其它主要用途:? 用材树种○经济树种○生态防护树种○观赏树种○其它树种种质类型:○野生群体? 野生个体○地方品种○选育品种○遗传材料○其他○引进树种(品种)来源:引进树种、品种要填写详细的来源地种质归类:国家重点保护植物(○Ⅰ级?Ⅱ级)○广西重点保护植物○主要造林树种○有开发利用潜力树种? 我国特有树种○其他树种(此项可多选)调查地点:鹿寨县(市、区)拉沟乡、镇木龙村林场小地名(或基地、森林公园、植物园、树木园等):五家屯六王沟地理坐标:经度110.05987 °;纬度24.65516 ° 土壤类型:黄壤地形:地貌:中山;海拔:1100 m ;坡向:东南坡;坡位:脊部;坡度级:陡坡调查地种群面积: 1.0 公顷;种群数量(株):○1-10 ? 11-50 ○ 51-100 ○101-1000 ○> 1000 人为活动:○频繁? 不频繁;动物活动情况:主要动物种类啮齿类、鸟类数量较多目的树种分布方式:○集中分布○片状分布○散生? 零星分布物候期:结实年龄:20 年;花期: 4 月;种子(果实)成熟期:10 月;采种期:10 月。
优良性状:○速生○高产? 优质○早熟○抗病虫○耐寒○耐旱○耐盐碱○其他:耐瘠薄主要特性指标:1)用材树种:平均树龄40 年;平均树高14.5 m,最高18.2 m,年均生长量0.4 m;平均胸径:20.5 cm,最大胸径:30.8 cm,年均生长量0.5 cm;平均单株材积0.25 m3,年均生长量0.006 m3。
森林生态系统龄组划分表、野外调查记录表

31—50 21—30 21—40 11—20 41—60
51—60 31—40 41—50 21—30 61—80
61—80 41—60 51—70 31—50 81—120
20以下
21—40
41—50
51—70
10以下
11—20
21—25
26—35
龄级 过熟林
划分
5
161以上
20
121以上
20
121以上
坡度(°)
平均胸径(cm)
坡向(°)
每公顷株数
坡位
林分郁闭度
林分起源
林下植被平均盖度
经营类型
林下植被平均高度(m)
注 1:地理位置名称:具体到村一级行政单位名称,以“省+市+县+镇(乡)+ 村”格式填写 注 2:地理位置坐标为填表样方的经纬度:经度: °' ";纬度: °' " 注 3:经营类型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注 4:其他按照 9 野外观测技术方法中的观测值填写
样木号
树种名称
胸径(cm) 树高(m) 郁闭度
1 2 3 注 1:树种名称:根据观测实际情况填写 注 2:经营类型:根据实际观测和调查情况填写 注 3:其他按照 9 野外观测技术方法中的观测值填写
日期:
树龄(年)
冠幅(m)
东西
南北
经营类型
林分经营类型
表 B.2 林下植被调查表:
样地号:
样方号:
林下植被物种数
北方 南方
南方
栎、柞、槠、 栲樟、楠、椴、 水胡、黄、硬
阔
南北 南北
天然 人工 天然 人工 天然 人工 天然 人工 天然 人工 天然 人工 人工
森林抽样调查—样地测设与调查(森林调查技术)

7.5样地测设01 02 03闭合导线法对角线法小结 目 录样地测设样地测设样地测设是指在实地测定样地边角并埋设固定标志的工作。
样地测设的方法有罗盘仪闭合导线法、对角线法两种闭合导线法对角线法01闭合导线法闭合导线法操作步骤Array 1.确定样地形状为正方形,面积为1亩,在样地定位已确定并埋设角桩的西南角d点架Array设罗盘仪,按方位角0°,水平距25.82米确定a点;按方位角90°,水平距25.82米确定c点2.将罗盘仪移到a点,按方位角90°,水平距25.82米确定b点3.测量bc长度,相对闭合差不能超过1/200,即|bc长度-25.82|≤0.51米闭合导线法操作步骤4.若闭合差大于规定的0.51米,必须重复上述1、2、3工作,重新确定四个角点并测量边界长度,计算样地闭合差,直到闭合差小于0.51米为止。
5.若闭合差小于规定的0.51米,则在其它三个角点上各埋入一长为20cm的硬塑料管角桩,外露10cm。
02对角线法对角线法操作步骤1.以样地定位时确定的位置为中心架设罗盘仪,往0°,90°,180°,270°四个方向分别用皮尺量取水平距18.26米确定方形样地四个角点,在四角点上各埋入一长为20cm的硬塑料管,外露10cm,称角桩。
2.用皮尺分别准确量测方形样地四条边长度,记录于样地周界测量记录表内。
每条边的标准长度应为25.82米,相对闭合差不能超过1/200,既|四条边条之和-25.82×4|≤0.51米。
3.若|四条边条之和-25.82×4|>0.51米。
则周界测量闭合差大于规定的标准,必须重复上述1、2工作,重新确定四个角点并测量边界长度,计算样地闭合差,直到闭合差小于0.51米为止。
40cm、深50cm,坑槽内直角两边与样地边线平等,内角与角桩重叠,坑槽挖好后,将角桩按原位置移入坑槽内,打入实土10 cm,外露10cm,外露部分用松土覆盖。
采伐作业设计表格

采伐作业设计表格
采伐作业设计表格
森林抚育小班调查设计表
置:乡镇(林场)村(林班)小班地理坐标:
班面积:公顷。
起源:权属:林种:貌类型:①山地阳坡②山地阴坡③山地脊部④山地沟谷⑤丘陵⑥岗地⑦阶地⑧河漫滩⑨平原
用工量:工日物质材料费:元
班设计单位: 年、厘米、米、株、立方米、%、丛
注:1、分蘗为从活立木根部萌发的枝条,萌蘗为萌生丛状幼树。
2、分蘗要全部割除,萌蘗要间隔割除。
造林作业现状调查
标准地每木调查表
乡镇(林场)村(林班)小班标准地号标准地面积起源
设计单位:设计人:时间:年月日
抚育间伐标准地每木调查表
立地条件调查表
林分状况调查表
调查人:13级林业二班第一组(签字)日期:2021年6月9日
标准地树木调查记录表
调查人:13级林业二班第一组(签字)日期:2021年6月9日
设计人:13级林业二班第一组(签字)
注:采伐类型分主伐、低伐、更新采伐、抚育采伐、其他采伐。
注:更新方式分人工更新、天然更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林分状况调查表
伐区采伐设计表
调查设计单位:13级林业二班第一组调查涉及时间:2021年6月9日伐区林木调查检尺登记表。
第四章 森林调查 小班调查

生态公 益林
特种用途林
用材林 商品林 经济林 薪炭林
特种经济林 其它经济林
林业教研室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防风固沙林
林业教研室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水土保持林
林业教研室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林业教研室
用材林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14、林层
• 主林层、副林层 • 分别林层调查,除株数和蓄积量外 其他因子都以主林层数据为准
林业教研室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角规测树每公顷株数蓄积计算表(Fg=1)
径阶 (cm)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合计 计数 2 4 6 6 10 14 11 8 5 2 G N 每公顷株数: 平均胸径: 单株断面积 每公顷株数 单株材积 (m3) 0.0031 0.0192 0.0411 0.0689 0.1026 0.1422 0.1877 0.2391 0.2964 0.3595 M 每公顷蓄积量 (m3)
近期的森林资源档案
上期森林经理调查资料
各项林业工程设计及实施资料
林业教研室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四)物质准备
• 森林经理调查用各种测量仪器、工具及
表格
• (五)人员准备
• 建立组织、人员培训
林业教研室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二、小班调查项目
我们进行小班调查,主要的调 查内容就是: 林分的各项调查因子
林业教研室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15、林分起源
• 天然林 • 人工林
• 飞播林
林业教研室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天 然 实 生 林
天 然 萌 生 林
人 工 植 苗 造 林
测树习题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单株树木
立木材积:形数法、实验形数法、望高法 1、形数法
V f1.3 g1.3h
V g1.3 (h 3) f
2、实验形数法
3、望高法
2 1.3 V g1.3 hR 3 2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例4:已知某兴安落叶松林分的总断面积为25.6m2, 林分平均高为21m,兴安落叶松平均实验形数为 0.41,计算该林分的蓄积量。 解:
表2 测高数据表 径阶 株数 平均直径(cm) 平均高(m) 8 3 7.8 11.2 10 4 10.2 13.0 12 6 12.4 15.2 14 8 14.0 16.4 16 4 15.6 17.4 18 3 17.8 19.0 20 3 20.6 20.0 22 2 21.8 23.0
表3 杉木标准表 林分平均高(m) 14 15 16 17 18 每公顷断面积(m2) 53.8 56.4 58.7 60.6 62.3 每公顷蓄积量(m3) 409 455 501 545 589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表2、油松、柞树、白榆 一元材积形高表
径阶
树种
油松 材积 0.00487 0.01236 0.02421 0.04077 0.06243 0.08949 0.12230 0.16100 0.20590 0.25720 形高 3.04 3.43 3.78 4.08 5.52 5.82 6.09 6.33 6.56 6.77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例2:设1棵落叶松树干长13.6米,按2米区分段区分 求积,每段直径量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计算该树干 q 2、 q 0. 1 q0 、 q3 、 q1 、 材积、f 、 、 f1.3。
表1 1株树干的区分量测值
森林资源调查应用excel表格函数计算标准地调查因子的方法

林业园艺Lin ye yu a n yi森林资源调查标准地调查法调查林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每公顷株树、每公顷蓄积量、优势树种、树种组成等因子。
调查工作中,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需要外业完成,常规方法是应用计算器完成平均胸径计算,估算各树种蓄积量,确定优势木,测量平均树高。
内业完成其它因子的计算,近年来也可通过专业调查软件完成,但其价格偏贵。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验,总结出一种应用excel表格函数,在平板电脑上使用,调查时计算平均胸径、蓄积量、树种组成的方法,为今后林业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标准地是指根据调查目的和预定总体特点选择的典型地块。
主要用途是为林业建设和调查或研究不同经营措施效果等而收集数据,提取林分调查因子的平均指标。
以调查样地面积800平方米为例,主要调查林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每公顷株树、每公顷蓄积量、优势树种、树种组成等因子。
调查工作中,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需要外业完成,常规方法是,估算各树种蓄积量,确定优势木,应用计算器完成平均胸径计算,测量平均树高。
近年来也可通过专业调查软件完成,但其价格偏贵。
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验,总结出一种应用excel表格函数,在平板电脑上使用,调查时计算胸径、蓄积量、树种组成的方法。
通过介绍建立表格、填写计算公式、检查验证、现地调查数据录入的方法等,为今后林业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1excel表格建立1.1每木检尺记录表以调查表格“每木检尺记录表”为模式,建立A1样木序号、B1树种名称、C1胸径、D1备注列,完成基础表格。
1.2计算表格计算表格包括计算统计表与计算表格,与每木检尺记录表在同一工作表中。
与每木检尺记录表列间隔1列建立F1树种代码、G1树种名称、H1系数、I1平均胸径、J1胸径常数、K1平均树高、L1树高常数、MI株树、N1材积、O1树种比例;树种名称列F2至F11依次写入常见树种名称(以10种为例),F12写入合计,F13写入按单位统计;树种代码列G2至G11依次写入常见树种代码,系数、胸径常数、树高常数列分别写入各树种蓄积量计算系数和常数,完成计算统计总表。
森林采伐作业设计书

森林采伐作业设计书县、场(乡、镇)、年度森林采伐作业设计书林种采伐种类采伐方式申报单位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填报日期:年月日说明1、设计一律用钢笔填写,要求清楚端正。
2、伐区位置图用1:*****地形图勾绘。
根据二类调查林相图或基本图转绘,也可实测伐区平面图。
3、森林采伐作业区设计以宗地为单位进行,宗地大的可以以小班或细班进行。
4、采伐种类分:用材林主伐,人工林低改采伐、疏林改造采伐、散生木采伐、薪炭林采伐、防护林特用林卫生伐和更新采伐等5、采伐方式分:皆伐、择伐、渐伐。
6、标准地面积应占伐区面积的2%(人工林面积应占3%)。
7、皆伐面积每块不得大于150亩。
8、更新方式分:人工全面造林、人工补植、人工促进萌芽、封山育林。
9、采伐作业设计必须按照林业部发布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方法》和江西省林业厅《江西省伐区调查设计原则要求》的规定进行。
10、标准地蓄积量和出材量的计算;分别规格材立木和非规格材立木计算出标准木,然后伐倒造材、测算,推算出标准地蓄积和出材量。
立木规格材与非规格材的标准规定如下:规格材立木――杉带皮胸径12厘米(含12厘米)以上、松阔带皮胸径16厘米(含16厘米)以上。
非规格材立木――杉带皮胸径10厘米以下、松阔带皮胸径14厘米以下。
11、本设计一式四份审批后,交采伐单位、林业工作站、县林政股、调查设计队各执一份。
― ― 2一、伐区调查设计说明书(一)进行伐区调查设计的依据:(二)伐区位置及立地条件:1、分场(村)林班小班,地名山场四至:东至南至西至北至林权证号2、海拔高M,坡度,坡向,坡位,3、母岩,土类,厚度CM,腐殖层厚CM,4、主要下木类种和盖度5、林冠下天然更新情况:― 3 ―(三)伐区林况:1、林种起源、林木组成2、优势树种平均胸径CM,平均高M,平均年龄3、郁闭度。
4、每亩平均蓄积M,伐区蓄积M 5、人工林造林年度(四)实施采伐技术措施与要求:(五)小班经营情况及其它:33 ― ― 4二、标准地调查记录1、标准地调查汇总表标准地号标准地面积亩标采伐蓄积每亩平均出材量平每平准采采每亩组均郁亩平总均地伐伐采伐规树种成胸闭蓄均采非规高蓄方强剩余计格比径度积每伐格材 3 (M) 积式度物(M) 材3(CM)(M) 亩量3(M) 合计杉松阔2、标准地周界测量记录表3、标准地略图测站方位角倾斜角斜距水平距累计N 比例尺闭合差% 调查人:― 5 ―4、树种标准地每木检尺记录表径级立保留木采伐木木蓄蓄积按“正”字记录计积按“正”字记录计3(M/3(M)株) 合计蓄积3(M)株数蓄积3(M)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合计注:皆伐作业地区保留有生长前途的针阔叶幼令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