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位头部保健按法

合集下载

头面部常用推拿操作法

头面部常用推拿操作法
头面部常用推拿 操作法
一、头面部常用操作法
1.推前额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位于其 前方或头端。受术者坐位时,术者一手固定 其头部,另一手拇指罗纹面从其印堂穴至前 发际直推,其余四指固定于其额部;若受术 者取仰卧位,可用双手拇指罗纹面从印堂穴 至前发际交替直推,其余双手四指固定于其 颞部。反复操作10-20遍。此法也可用一指禅 推法操作。 适应证:前头痛,头晕,眼花,鼻塞等。

20.头部梳理法 操作:受术者取坐位,术者位于受术者前方。 术者五指屈曲自然分开,指峰着力,从前向 后两手同时或交替轻快地梳擦,反复操作2030遍。此法受术者在俯卧位和侧卧位也可进 行。 适应证:头痛,头胀,头痒,失眠,健忘等。

21.搔头法Βιβλιοθήκη 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术者五指屈 曲并自然分开,指腹着力,手指插入受术者 发中触及皮肤,然后进行轻快地抓挠。操作 3-5分钟。 适应证:头痛,头胀,头痒,头麻等。
18.揉耳法 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取仰卧位时 术者位于受术者头端,取坐位时术者位于受 术者前方或后方。术者用拇指腹侧和屈曲食 指桡侧着力从受术者耳垂至耳尖揉捏5-10遍。 结束时用拇指指腹侧和屈曲食指桡侧着力向 外下方轻拉耳垂5-10遍。 适应证:耳鸣,耳聋,失眠等。

19.拿头法(亦称拿五经法) 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取仰卧位时 术者位于受术者头端,取坐位时位于受术者 后方。术者以五指拿头顶督脉和两旁的足太 阳、少阳经分布区,自前发际经头顶向后拿 至枕部,止于两侧风池穴。操作5-8遍。 适应证:头痛,头胀,失眠等。

8.抹眼球法 操作:受术者取仰卧位,闭目,术者位于其 头端,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自目内眦经眼 睑抹至太阳穴,手法要轻快、柔和。反复操 作30-50次。 适应证:头痛,失眠,头昏眼花,目胀,心 悸等。

保健按摩师各部位操作程序

保健按摩师各部位操作程序

保健按摩师各部位操作程序一、项肩部(俯卧位)1.拇指按揉颈项2.拿颈项3.弹拨颈项两侧大筋4.勾揉风池5.勾揉后脑枕部6.掌根揉冈上窝7.指压项肩部8.分推冈上窝9.拿肩井 10.叩击肩背二、腰背部(俯卧位)1.斜压肩臀2.掌按腰背3.指压背部膀胱经4.叠掌按压脊柱5.叠拇指弹拨背部膀胱经6.掌推腰背部7.横擦腰部8.叩击背部 9.掌拍背部 10.搓腰部三、下肢后侧(俯卧位)1.掌揉臀部2.掌按股后侧3.叠拇指按压股后侧4.弹拨股外侧5.按揉委中、承山6.拿下肢后侧7.掌推下肢后侧8.搓小腿(屈膝) 9.叩击脚掌(屈膝)四、下肢前侧(仰卧位)1.鱼际分推足背2.按揉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3.掌按股前部4.拿股前部5.揉髌骨6.搓下肢(屈膝)7.抖下肢五、腹部(仰卧位)1.鱼际揉腹部2.掌揉腹部3.四指摩腹部4.掌摩腹部5.分推腹部六、上肢部(仰卧位)1.掌揉肩前部2.四指托揉肱三头肌3.拿肱二头肌4.拿前臂5.按揉曲池、内关、外关、合谷6.捻手指7.拇指分推手掌8.鱼际分推手背 9.抖上肢 10.抖腕关节 11.叩击上肢七、头面部(仰卧位)1.开天门2.鱼际揉前额3.指按攒竹、鱼腰、丝竹空、四白穴4.勾揉睛明5.按揉太阳、迎香6.指按印堂至百会7.指压前额正中至头部两侧 8.四指分揉两侧颞部9.分抹前额、眼眶、迎香、人中、承浆。

保健按摩师(初级)第八章 按摩的专业技能 第三节 第四节

保健按摩师(初级)第八章 按摩的专业技能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节 全身按摩 二、胸部保健按摩程序
2.开胸顺气法 (1)体位 坐位,按摩师站其侧。 (2)操作 分别以两手掌心分置于胸部背部的璇玑穴、大 椎穴处,自上向下沿胸背正中线抚摩到中庭、至阳穴止, 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双手掌用力要均匀对称,着力缓慢。 2)摩动时手掌要紧贴皮肤,避免搓擦动作。 3)按摩后胸背部有舒适感。
第三节 全身按摩 三、腹部保健按摩程序
2.腹部斜摩法 (1)体位 仰卧位,按摩师坐或站其侧。 (2)操作 以两手掌侧,并置于左右季肋下的腹哀穴处, 自上向对侧内下方斜摩经太乙、水分、神阙、四满、水 道、归来穴止。双手交替,反复斜摩5-10分钟 (3)要领 1)斜摩前先在腹哀穴处摩动5-10次,再斜摩向下方对侧 2)上腹部摩动用力稍重,下腹部稍轻。 3)按摩后有腹部肌肉的牵扯感,全腹部感到舒适温热。
第三节 全身按摩 一、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
4.揉太阳法 (1)体位 仰卧位,按摩师坐其头前方。 (2)操作 按摩师用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的 太阳穴处,做上下、左右、前后环转揉动2-5分钟,再以 两手拇指指腹同时用力自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分 推至耳门穴止,反复推摩2-5分钟。 (3)要领 1)指揉时用力宜轻,摩动时稍着力 2)按摩时局部酸胀放射至额前,按摩后头脑清爽
第三节 全身按摩 一、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
1.开天门法 (1)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按摩师站立或坐其头前。 (2)操作 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顾客两眉间的印 堂穴处, 自印堂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止。两手 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30次。 (3)要领 1)两手拇指指腹用力均匀一致,和缓有力,以局部微红为 度。 2)按摩时局部有酸胀感,按摩后局部有温热感及头目轻 爽的感觉
第三节 全身按摩 三、腹部保健按摩程序

仰卧位摆放流程及注意事项——2017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仰卧位摆放流程及注意事项——2017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 安置肾脏、输尿管等腰部手术侧卧位时,手术部 位对准手术床背板与腿板折叠处,腰下置腰垫, 调节手术床呈“^”形,使患者凹陷的腰区逐渐变平, 腰部肌肉拉伸,肾区显露充分。双下肢屈曲约 45°错开放置,下侧在前,上侧在后,两腿间垫 一大软枕,约束带固定肢体。缝合切口前及时将 腰桥复位。
安置45°侧卧位时,患者仰卧,手术部位下沿手术床纵轴平行垫胸垫,使术侧 胸部垫高约45°;键侧手臂外展置于托手板上,术侧手臂用棉垫保护后屈肘呈 功能位固定于麻醉头架上;患侧下肢用大软枕支撑,健侧大腿上端用挡板固定。 注意患侧上肢必须包好,避免肢体直接接触麻醉头架,导致电烧伤;手指外露 以观察血运;保持前臂稍微抬高,避免肘关节过度屈曲或上举,防止损伤桡、 尺神经。
谢谢聆听!
侧卧位摆放流程和注意事项—— 2017版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
• 侧卧位(lateral position)是将患者向一侧自然侧卧, 头部侧向健侧方向,双下肢自然屈曲,前后分开放 置。双臂自然向前伸,展患者脊柱处于水平线上, 保持生理弯曲的―种手术体位。在此基础上,根据 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的不同,摆放各种特殊侧卧位。
• 注意事项 • 根据需要在骨突处(枕后,肩胛、骶尾肘 部足跟等)垫保护垫,以防局部组织织受 压。 • 上肢固定不宜过紧,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 • 防止颈部过度扭曲,牵拉臂丛神经引起损 伤。 • 妊娠晚期孕妇在仰卧时需适当左侧卧,以 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 • • •
特殊仰卧位头(颈)后仰卧位 适用手术:口腔、颈前入路等手术。 用物准备:肩垫、颈垫、、食管、侧胸壁、髋关节等部位 的手术。 • 用物准备 • 头枕胸垫、固定挡板、下肢支撑垫、托手 板及可调节托手架、上下肢约束带。
• 摆放方法 • 取健侧卧,头下置头枕,高度平下侧肩高,使颈椎 处于水平位置。腋下距肩峰10cm处垫胸垫。术侧上 肢屈曲呈抱球状置于可调节托手架上,远端关节稍 低于近端关节;下侧上肢外展于托手板上,远端关 节高于近端关节,共同维持胸廓自然舒展。肩关节 外展或上举不超过90°;两肩连线与手术台呈90°。 腹侧用固定挡板支持耻骨联合,背侧用挡板固定骶 尾部或肩胛区(离手术野至少15cm,共同维持患者 90°侧卧位。双下肢约45°自然屈曲,前后分开放 置,保持两腿呈跑步时姿态屈曲位。两腿间用支撑 垫承托上侧下肢。小腿及双上肢用约束带固定。

仰卧穴部位按摩歌诀

仰卧穴部位按摩歌诀
勿用力过猛。 第四: 脖颈转动防僵强, 按揉百会聚诸阳。梳
头干洗轻拍打, 体健脑灵益寿长。 注: 操作: 1 颈 部先左右, 再 前后运动( 按四 八拍
做), 然后再顺、逆适度旋转, 速度要缓慢( 有 眩晕症者要注意) 。
◆偏 方 大 全 ◆ 治 打 鼾方 — — —花 椒 5- 10 粒 , 睡前 用 开 水泡 1 杯 水 , 待
胸膛。 4 上下左右摩胸腹, 即用双手掌轻
按, 先上下, 再左右摩擦胸腹。 5 揉腹转肚: 即用双手重叠按神阙
穴, 先顺后逆 揉腹, 随后以臀 部用力, 先
顺后逆转动腹部并带动胸部。 第六: 夹击会阴并提肛, 男女两科病可防。
清洗养成好习惯, 气顺血通防痔疮。 操作: 各 36 次。 1 会阴穴: 男子在阴囊与肛门之间;
2百会穴: 用双手中指在两耳尖向上 垂直连线的交叉点, 双手四指重叠稍用 力下压, 顺逆各旋转 36 次。
3 梳头: 次数自己掌握。(1)用手指抓 头皮干洗; ( 2) 双手交替 左右梳; (3)双 手 前后梳(长发只向后梳) ; (4)双手同时 拍 打头部。
第五: 摩背推腰及长强, 双臂击肋叩胸膛。 上下左右摩胸腹, 揉腹转肚益胃肠。 注: 操作: 顺逆或来回各 36 次。 1 长强穴: 在尾骨端与肛门之间。 2 摩背即背部在床上左右摩动。推 腰即先向左侧身, 用右手掌上下推腰部 达到长强; 随后再向右侧身, 用左手掌上 下推腰部达到长强。 3 双臂击肋叩 胸膛: 即双臂同时 叩击两肋 部, 然 后用双手 空拳轻叩
开头语:
晨昏清静卧平床, 穴位按摩调阴阳。经 络疏通气血顺, 坚持锻炼自安康。
穴( 部)位顺序按摩歌诀与注解 第一: 搓手浴面面红润, 叩齿摩龈推地仓。赤 龙搅海咽津液, 防治疾病益健康。 注: 操作: 顺逆或来回各 36 次。

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

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

全身保健按摩的主要部位和施术顺序,已在初级按摩师部分有所阐述。

中级按摩师需要在熟练掌握初级按摩师全身保健按摩手法基础上,增加一些手法。

1.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1)开天门(2)抹双柳(3)掐鱼腰(4)揉太阳(5)掐四白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掐四白穴,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四白穴分推到瞳子髎穴处。

3)要领此手法反复3次,力度要轻,用力均匀。

(6)掐睛明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以两手拇指指甲掐睛明穴,再以两手拇指指腹自睛明穴起经过四白穴、颧髎穴到耳门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轻、缓。

(7)点巨髎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点按巨髎穴,自迎香穴经巨傍穴到颧髎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由轻至重。

(8)推颊车(9)双揪铃铛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与食指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方揪耳垂。

3)要领向下方牵拉耳垂3~5次,方向不能错。

(10)搓掌浴面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先以两手掌搓热后置两侧面颊部,自下向上经耳前到前额部,进行搓摩。

3)要领用力均匀,反复搓摩10~15次。

(11)分推前额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偏峰置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分推到太咱穴和头维穴处。

3)要领反复分推,可往返3~5次,用力均匀并有力,如受术者皮肤干燥,可用油性递质;如受术者汗多,可用滑石粉。

可配合指腹搓法于前额左右方向推搓。

(12)推正顶(13)点按百会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点按百会穴,以四指指甲掐四神聪穴处。

3)要领手法由轻到重,按压方向应垂直。

(14)分抹五经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一手扶头部,另一手以拇指指腹自鼻尖的素髎穴向上沿头部中线推摩,经印堂穴、百会穴等,到枕部风府穴处,在沿经各穴可配合点按。

仰卧怎么进行头部按摩呢?

仰卧怎么进行头部按摩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仰卧怎么进行头部按摩呢?
导语:现在的人们工作压力非常的大,而且生活节奏也非常的快,导致许多人总是在工作了一天后,会有头昏脑胀的感觉,长时间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自己
现在的人们工作压力非常的大,而且生活节奏也非常的快,导致许多人总是在工作了一天后,会有头昏脑胀的感觉,长时间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自己的工作效率非常的低。

所以我们工作了一天后,进行一些头部按摩,就会让自己头晕脑胀的症状大大的减轻的。

那么,应该怎么按摩呢?
1、推抹前额
双手掌左右的推抹前额头,力度从轻逐渐的加重,推抹1~2分钟即可。

另外,推抹的过程中加上上下的推揉前额两遍的话,清脑明目的效果会更加的明显。

清晨起床或者工作劳累的时候不妨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按摩一下,更有利于精神恢复。

2、推摩双鬓
用双掌根或者大鱼际从前面往后面,经过太阳穴推摩两侧的鬓角位置,然后从后面顺势的抹到颈部两侧的风池穴以下,反复的进行按摩
1~2分钟即可。

然后再用2~5指推摩双鬓数次即可。

这个按摩手法可以改善头部血液循环,调节头部神经功能,对于解决疲劳和增进面部美容均有一定的效果。

3、梳头
双手五个手指自然的分开,然后从前往后,从中央往两侧的,以梳头的姿势反复梳理头发。

注意的是,部分人会留有长指甲,梳头按摩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少用指甲直接的梳理,多用指端表面,轻柔的按摩,让头皮得到满意的按摩作用。

中级保健按摩师技能操作

中级保健按摩师技能操作
.
❖操作前准备
❖头面部保健按摩

❖胸腹部保健按摩
❖上肢部保健按摩
❖下肢前、内、外侧部保健按摩 容
❖颈、肩部按摩
❖背腰部保健按摩
❖下肢后侧部位保健按摩
❖结束手法
.
下肢后侧部位保健 按摩
.
体位:受术者取俯卧位,施术者站其一侧或足侧。
1.推下肢
施术者一手扶住受术者臀部(按摩巾),另一手掌面贴紧
下肢后侧,向下直推至脚踝3~5次。
6. 摇手腕 施术者一手控制受术者腕关节,另一手五指与受术者五指 交错,掌心相对,稍加拔伸并. 摇动其腕关节3~5次。
体位:受术者取仰卧位,施术者站其一侧。
7. 拔伸指关节 施术者先在五指各关节做捻法,然后先做静力拔伸,至末 节指骨时做弹响拔伸。
8. 抖上肢 施术者双手同时握住受术者一手大小鱼际部(控制腕关 节),在稍用力拔伸的基础上,先左右后上下交替抖动上 肢3~5秒。
.
体位:受术者取仰卧位,施术者站其一侧。
7. 拿揉腹直肌
(嘱受术者屈膝,张口呼吸,放松腹部肌肉)施术者以双手四指分 别置以双掌并拢扣合腹肌,双手拇指置于于受术者腹部两侧向内将 腹肌挤起然后两手交叉腹肌一侧,余指置于腹肌另一侧,自上而下 提拿腹肌3~5次。如有腹腔疾患,或腹部曾施较大手术的被按摩者 施术时应给予注意。
9. 摇肩关节 施术者一手握住腕关节上部,另一手托住肘部,先顺时针 后逆时针,环转摇动肩关节各5~8次。
.
❖操作前准备
❖头面部保健按摩
内❖胸腹部保健按摩❖上肢部保健按摩❖下肢前、内、外侧部保健按摩 容
❖颈、肩部按摩
❖背腰部保健按摩
❖下肢后侧部位保健按摩
❖结束手法
.
下肢前、内、外侧部保 健按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仰卧位头部保健按法
仰卧位保健按摩法要求被按摩着采用仰卧姿势,操作者端坐床头,这套手法主要在被按摩着的眼部、颜面部、额部、头顶部、侧头顶部和耳部进行操作。

第一节:压眶法(主要在眼周围穴位)采用揉按的手法每个穴位15秒,由于是面部穴位,要求力度轻柔、舒缓
1、攒竹穴
2、鱼腰穴
3、丝竹空
4、童子髎
按摩以上穴位可以治疗眼周围疾病,如:近视、
远视、白内障、青光眼等…
第二节:按揉太阳穴要求:双手指肚分别点按两侧太阳穴,朝同一方向打圈揉压,力度由轻到重,揉按太阳穴可以缓解疲劳的神经,放松紧张的神经,时间为十秒钟。

也可采用顺时针揉按和逆时针揉按,点压太阳穴时尽量保证两手力度相同,按摩结束后慢慢撤出力度。

第三节:抹前额
要求:按摩者以双手拇指接触前额正中央,慢慢向两侧拉抹至两侧太阳穴和头维结束,按摩方向从中间向两侧,拉抹速度不宜过快,这种按摩手法非常适用头疼的病症,再拉抹的
过程中可以放松神经,同时又可以起到美容的效果。

经常拉抹额头可以舒展皱纹减少抬头纹的形成
第四节
一、按摩者双手拇指重叠点按;神庭穴上星穴百会穴
点按穴位向下施加压力的同时可以轻轻打圈揉按,点压穴位各15秒钟。

点按以上穴位可以治疗头痛、鼻塞、鼻炎、健忘、失眠、耳鸣等症。

二、按摩者两手大拇指微曲,以指肚垂直接触皮肤,从双侧同时
点按对称的曲差穴、本神穴、率谷穴每个穴位点按各15秒钟,点按穴位时轻轻揉按,结束后慢慢离开。

三.食指更疏法:
按摩者十指微曲,自按摩者前额发髻线出从前向后揉按、搓擦;然后再从头顶两侧,同时向头顶百会穴处梳理,反复操作五至十遍时间要求两至三分钟,能健脑明目、益智养生。

四、雀啄法:
按摩者双手食指分开,略弯曲,两手交替如鸟雀啄食状叩击头部,由上而下,由左而右,这个动作要求频率较快每分钟要求动作再100至150次;此动作有缓解工作疲劳、缓冲大脑紧张神经有良好的效果
五.抹顶催眠法:
按摩者以单手手掌劳宫穴正对按摩者百会穴,手掌向下震动,时间至少五分钟,此法对神经衰弱、失眠、头痛、耳鸣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头部保健按摩主要穴位定位
攒竹穴:
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
眶上切迹处)即是。

攒竹穴的主治疾病为:
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
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
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
般。

鱼腰穴:
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鱼腰穴的主治功能:
1、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

2、面神经麻痹,现在也用于治面瘫。

三叉神经痛。

丝竹空穴:
在眉梢凹陷处。

丝竹空的主治功能:
①目赤肿痛、眼睑闰动。

②头痛、齿痛。

③癫狂痫。

童子髎穴:
瞳子髎穴位于面部,眼睛外侧一厘米处(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童子髎的主治功能:
指压此穴,可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治疗常见的眼部疾病,并可以去除眼角皱纹。

太阳穴
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太阳穴主治功能:
偏头痛,目赤,牙痛
头维:
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头维穴作用:头痛,目眩,口痛,流泪,眼睑(目闰)动。

指压头维可以治疗脸部痉挛、疼痛等面部疾病。

神庭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神庭穴作用: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泪出,目翳,雀目,鼻渊,鼻出血,癫狂,痫证,角弓反张。

上星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上星穴作用: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出血,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

百会穴:
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百会穴作用: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出血,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

曲差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旁开1.5寸,即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1/3与中
1/3交点。

曲差穴作用:
头痛,鼻塞,鼽衄,目视不明。

本神穴:
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

本神穴作用:
头痛,目眩,癫痫,小儿惊风,颈项强痛,胸胁痛,半身不遂。

率谷穴:
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率谷穴作用:
①偏头痛,眩晕。

②耳鸣,耳聋。

③小儿惊风。

风池穴:
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

风池穴作用:
有松弛肌肉,缓解肌肉僵紧的作用。

对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