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训练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CuCl2NaNO3Na2SO4B.BaCl2Na2CO3HClC.FeCl3HCl Na2SO4D.NaHO3Na2SO4HCl2.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H+B.K+C.NH4+D.Ag+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4.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OH-、Cu2+B.K+、NO3-、OH-C.H+ 、Ba2+、SO42-D.CO32-、Cl-、H+5.有碳酸钠、硝酸银、氯化钡及稀盐酸四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设计实验如下:用三支试管各取少量其中的三种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剩下的最后一种溶液。
下列推测的现象或结论中,错误的是A.若三支试管中都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硝酸银溶液B.若两支试管中出现气泡,一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碳酸钠溶液C.若三支试管中的观象分别为出现气泡、白色沉淀、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稀盐酸D.若两支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时,则最后加入的是氯化钡溶液6.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食盐NaCl B.碳酸氢钠纯碱NaHCO3C.氧化钙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火碱NaOH7.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除去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氢氧化钙溶液D.稀盐酸8.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氮气、氢氧化钠B.冰水混合物、镁条、干冰C.空气、氧气、水D.石油、铜、碳酸钙9.现有w g含有CuO和ZnO的固体粉末,欲测定CuO的质量分数。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已知ZnO在进行下述化学反应时,原理与CuO相似)A .将混合物与足最H 2充分反应,冷却后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a gB .将混合物与足量CO 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中,测出NaOH 溶液的质量增加值为b gC .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NaOH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测出所得固体质量为c gD .将混合物完全溶解于稀硫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出剩余固体质量为d g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2Cu +、H +、24SO -、Cl - B .2Ba +、Na +、Cl -、3NO -C .K +、2Ca +、OH -、23CO -D .Na +、H +、3HCO -、3NO -1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 ) A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B .3Fe+2O 2点燃Fe 3O 4C .NaOH+HCl ═NaCl+H 2OD .H 2CO 3═CO 2↑+H 2O1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1:1D .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 13.可以将AgNO 3、Na 2CO 3、MgCl 2三种物质的溶液一次性区别开来的试剂是( ) A .HNO 3B .HClC .NaClD .KNO 314.下列实验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 B .稀盐酸滴入硫酸钠溶液中 C .硫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钡中D .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钡溶液中15.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用赤铁矿高炉炼铁: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置换反应B .用NaOH 检测溶液中的FeCl 3:3NaOH + FeCl 3== Fe(OH)3↓+3NaCl 复分解反应C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 32MnO Δ2KCl+3O 2↑ 化合反应D .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C+O 2点燃CO 2 分解反应2.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 主要实验操作 A Na 2CO 3 (NaCl ) 水溶解、过滤 B CO 2(HCl )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C KCl (NaOH )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DCO (CO 2)氢氧化钠溶液洗气A .AB .BC .CD .D3.实验室有盐酸和BaCl 2的混合溶液,小李同学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 ,溶液的pH 变化关系如图。
你认为X 是( )A .纯碱溶液B .水C .稀盐酸D .石灰水4.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是( )A .Fe(OH)3 NaClB .FeSO 4 H 2C .CuCl 2 H 2OD .AgNO 3 HCl5.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NO 3- Fe 3+ Na + OH - B .K + SO 42- Na + NO 3- C .Cl - K + SO 42- Ba 2+D .Ca 2+ Cl - CO 32- Na +6.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定没有沉淀生成B.一定有氧化物生成C.一定是放热反应D.一定是复分解反应7.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和受潮,生产厂家往往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某些化学物质的小袋。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A.铁B.稀盐酸C.碳酸钙D.氢氧化钠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铁只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钠反应,错误,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稀盐酸与铁、碳酸钙、氢氧化钠都能反应,正确,C、碳酸钙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D、氢氧化钠也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故选B考点: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2.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解析:A【解析】【详解】A、氢氧化钠会和氯化铁生成红褐色的沉淀而盐酸不会和氯化铁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用pH试纸测出的盐酸的pH小于7,氢氧化钠的pH大于7,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B、碳酸钙和硫酸钡都不会溶于水,现象相同,不能够鉴别;加入盐酸后碳酸钙能够溶解产生气泡,而硫酸钡不反应,可以区分,故不符合题意;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会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滴加氯化钡,稀硫酸可以生成白色沉淀而稀盐酸不能,该方法能区分两者,故不符合题意;D、双氧水能够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快速产生氧气,而水不能,可以鉴别;双氧水和水都是无色的液体,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3.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NaOH B.BaCl2C.KNO3D.AgNO3解析:C【解析】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我们常用的化肥。
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溶质是KNO3,KNO3属于钾肥。
4.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OH-、Cu2+B.K+、NO3-、OH-C.H+ 、Ba2+、SO42-D.CO32-、Cl-、H+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B、K+、NO3-、OH-不会互相反应,能大量共存,故正确;C、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D、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故选B。
2020-2021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题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综合题含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1.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答案】C【解析】【详解】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C与O2有两个反应(生成CO和CO2);CO与O2有一个反应;C与CO2有一个反应;故选:C。
2.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NH4+、SO42﹣、Cl﹣,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OH﹣B.Ba2+C.H+D.Ag+【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A、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B、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符合题意;D、氯离子和银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
3.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l、NaHCO3B.KCl、NaNO3C.NaCl、AgNO3D.H2SO4、NaOH【答案】B【解析】【详解】A.盐酸中的氢离子会和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能共存,故错误;B.两种物质中的离子交换成分后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水,所以能够共存,故正确;C.氯化钠中的氯离子和硝酸银中的银根离子会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能共存,故错误;D.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和硫酸中的氢离子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共存,故错误。
故选B。
4.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H+B.K+C.NH4+D.Ag+【答案】B【解析】【分析】离子能大量存在,说明没有气体、沉淀和水生成。
11.1.1生活中常见的盐(1)-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一、单选题1.在高海拔地区煮鸡蛋时,在水中加适量食盐,可使鸡蛋更容易煮熟。
这是由于水中加了食盐以后,溶液A.密度变大B.凝固点下降C.沸点升高D.导电性增强【答案】C【详解】水中加入食盐后,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使鸡蛋更容易煮熟就是主要利用了沸点升高的原理。
故选C。
2.(2023春·湖南长沙·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A.溶解粗盐B.过滤粗盐水C.蒸发结晶D.趁热取下蒸发皿【答案】B【详解】A.量筒不能用于溶解固体,应该在烧杯中溶解粗盐,错误;B. 过滤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图示符合要求,正确;C. 蒸发结晶时为防止液体受热不均飞溅,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错误;D. 不能用手趁热取下蒸发皿,防止烫伤手,应该用坩埚钳夹取放在石棉网上,错误。
故选B。
3.(2022春·江苏·九年级统考竞赛)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食盐水可用来清洗化脓的创口,以杀死部分细菌。
盐水杀菌的机理是A.病毒无法在盐水的环境中生存B.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能溶解细菌C.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的pH较小,细菌无法存活D.盐水中的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细菌的细胞液中的,使细菌因失水而死亡【答案】D【分析】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食盐水可用来清洗化脓的创口,以杀死部分细菌,是因为浓盐水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菌内细胞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使细菌失水死亡。
【详解】A、有些病毒不能在盐水中生存,有个别耐盐病毒可以在盐水中生存,故该项说法错误;B、盐水不能溶解细菌,而是因为浓盐水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菌内细胞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使细菌失水死亡,故该项说法错误;C、NaCl质量分数较大的盐水显中性,pH为7,有个别耐盐病毒可以在盐水中生存,故该项说法错误;D、盐水中的NaCl的质量分数大于细菌的细胞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菌会因失水而死亡,达到杀菌作用,故该项说法正确。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生活中常见的盐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九年级培优易错试卷生活中常见的盐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不同离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B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C .可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D .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反应后溶剂--水的质量增加,选项错误;B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所以反应后溶液呈中性,选项正确;C 、由图可知,来自于稀盐酸,且反应后仍存在于溶液中,所以该离子为氯离子,在化学上可以用适量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进行检验氯离子,选项正确;D 、由图可知,为氢氧根离子,○为氢离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所以此反应的实质是和○结合生成水分子,选项正确,故选A 。
2.下列书写的对应化学方程式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 .铝粉燃烧:22Al+O AlO 点燃化合反应B .电解熔融MgCl 2:22MgCl Mg+Cl 通电分解反应C .CO 还原氧化铁:2323CO+Fe O 2Fe+3CO 高温置换反应D .制备Ba (OH )2:2NaOH+BaCl 2=Ba (OH )2+2NaCl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A 、铝燃烧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l+3O 2点燃2Al 2O 3,方程式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 、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镁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 2通电Mg+Cl 2↑,是分解反应,完全正确;故符合题意;C 、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 2O 3高温2Fe+3CO 2 ,不是置换反应,反应类型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 、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不能反应,完全错误。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解析】
【分析】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详解】
A、生成的F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故A正确;
B、反应中红色的氧化铁变为黑色的铁,故B不正确;
C、不符合客观事实,故C不正确;
D、产生的尾气中含量未反应完的CO,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故D不正确。故选A。
C、除去氯化钾溶液中少量碳酸钾,加入适量盐酸,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能够把碳酸钾除去,且加入盐酸适量,不引入新的杂质,提纯方法可行;加适量氯化钙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把碳酸钙沉淀过滤,能够把碳酸钾除去,且加入氯化钾适量,不引入新的杂质,提纯方法可行;两种方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
1.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部分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充分反应后,向固体中加稀盐酸会产生气泡
B.在实验过程中,黑色的粉末会逐渐变成红色
C.该实验的反应原理为FeO+ CO Fe+ CO2
D.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故选B。
8.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O3-Fe3+Na+OH-B.K+SO42-Na+NO3-
C.Cl-K+SO42-Ba2+D.Ca2+Cl-CO32-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Fe3+和OH-会反应产生沉淀,SO42-和Ba2+会反应产生沉淀;Ca2+和CO32-会反应生成沉淀。故选B.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检测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生活中常见的盐检测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有关①处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OH-Cl-………Fe2+不①………A.①处物质的化学式是FeCl2B.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铁C.①处物质可溶于水D.①处物质类别属于盐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B.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C.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3.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氖气B.氧化汞C.水银D.硫酸铜4.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需要鉴别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氯化铁溶液用pH试纸检验B碳酸钙和硫酸钡加入稀盐酸加入足量水C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滴加氯化钡溶液D水和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观察颜色A.A B.B C.C D.D5.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在同一个反应中生成的是()A.Fe(OH)3 NaCl B.FeSO4 H2C.CuCl2 H2O D.AgNO3 HCl6.为确定Cu2(OH)2CO3、CuO、Cu混合粉末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下面两个步骤的实验,每个步骤中均准确称量反应前后装置内固体的质量,已知:Cu2(OH)2CO3受热分解为CuO、CO2和H2O,实验中操作无误,所有反应均充分进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步骤一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可求得样品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B.若步骤二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少量水,则测得样品中Cu的质量分数会偏小C.若步骤二中将H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D.若步骤二改为将步骤一所得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进行过滤、洗涤、干燥,也能达到实验目的7.下列离子组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O3- Fe3+ Na+ OH-B.K+ SO42- Na+ NO3-C.Cl- K+ SO42- Ba2+D.Ca2+ Cl- CO32- Na+8.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A.氯化钠食盐NaCl B.碳酸氢钠纯碱NaHCO3C.氧化钙生石灰CaO D.氢氧化钠火碱NaOH9.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A Na2CO3(NaCl)水溶解、过滤B H2(HC1)NaOH溶液洗气CKCl (NaOH )盐酸溶解、蒸发结晶DKNO 3溶液(KOH )FeCl 3溶液沉淀、过滤A .AB .BC .CD .D10.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定没有沉淀生成 B .一定有氧化物生成 C .一定是放热反应 D .一定是复分解反应11.珍珠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珍珠中含有 A .氯离子B .硫酸根离子C .碳酸根离子D .氢氧根离子12.在某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 +、Cu 2+、-3NO 、2-4SO B .Na +、H +、2-3CO 、-3NO C .Ba 2+、+4NH 、OH -、2-4SO D .Ba 2+、K +、-3NO 、OH -13.下列物质所对应的俗名,错误的是( ) A .NaOH 烧碱B .Na 2CO 3纯碱C .CaO 生石灰D .NaHCO 3火碱14.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投入水中,搅拌后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 .K 2CO 3、HCl 、Ca(OH)2 B .H 2SO 4、CuCl 2、NaNO 3 C .NaCl 、CaCl 2、Na 2CO 3D .Ba(OH)2、HCl 、Na 2SO 41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 ) A .CH 4+2O 2点燃CO 2+2H 2O B .3Fe+2O 2点燃Fe 3O 4C .NaOH+HCl ═NaCl+H 2OD .H 2CO 3═CO 2↑+H 2O 16.现有10.6g 碳酸钠和8.4g 碳酸氢钠,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其中A .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B .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C .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D .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1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1:1D .该反应的产物均为化合物18.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B.KClC.Ca3(PO4)2D.KNO319.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X、Y、Z三种物质间转化,表格中X、Y、Z对应的物质不能..实现这种转化的是X Y ZA CO2Na2CO3CaCO3B CuO Cu(NO3)2Cu(OH)2C HCl BaCl2NaClD Mg MgO MgCl2A.A B.B C.C D.D20.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A.铁B.稀盐酸C.碳酸钙D.氢氧化钠2.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B.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C.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D.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3.订书钉是生活中常用的文具,主要成分是铁,其表面镀有镁、锌、铜中的一种,为探究是哪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①取一块订书钉(40 根钉),如图甲所示,浸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从表面取下一层胶水薄膜;②用棉花擦去酒精,待干燥后称量质量为 13.4g;③将其放入图乙所示装置,并在干燥管口用氢气传感器测量氢气的质量,同时记录质量变化(如图丙所示);④ 5.8min 时停止反应取出装置剩余订书钉,洗涤,干燥,称量,剩余订书钉质量为 7.8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丙中 P 点纵坐标 X 值为 0.36B.通过所给数据分析,表面所镀金属是锌C.1.7min 后溶液颜色为无色D.0~0.2min 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所镀金属不能与酸反应4.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氖气B.氧化汞C.水银D.硫酸铜5.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HCl 、NaHCO 3B .KCl 、NaNO 3C .NaCl 、AgNO 3D .H 2SO 4、NaOH6.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K +、OH -、Cu 2+B .K +、NO 3-、OH -C .H + 、Ba 2+、SO 42-D .CO 32-、Cl -、H +7.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氯化钠 食盐 NaCl B .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 3 C .氧化钙 生石灰 CaOD .氢氧化钠 火碱 NaOH8.根据下表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错误的是向少量KOH 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 向少量BaCl 2溶液中滴加CuSO 4溶液 现象①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2KOH + CuSO 4 =Cu(OH)2↓+ K 2SO 4②A .①有蓝色沉淀B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 +BaCl 2 =BaSO 4↓+CuCl 2C .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 .只要有沉淀生成的反应就属于复分解反应9.一定温度下,向碳酸钠饱和溶液里不断加水(V),溶液里碳酸钠的质量(W)、碳酸钠的质量分数(a%)、碳酸钠溶液的pH 、以及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加水的质量变化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2Cu +、H +、24SO -、Cl - B .2Ba +、Na +、Cl -、3NO -C .K +、2Ca +、OH -、23CO -D .Na +、H +、3HCO -、3NO -1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A.CH4+2O2点燃CO2+2H2O B.3Fe+2O2点燃Fe3O4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12.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K2CO3、BaCl2、NaOH B.CaC12、HCl、KNO3C.KOH、HCl、(NH4)2SO4D.Fe2O3、KCl、NaNO313.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 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14.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说法:①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锌或铁②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可能呈蓝色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存在4种溶质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至少存在3种溶质。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5.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
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溶液甲+乙乙+丙丙+丁甲+丁现象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无色气体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A.HCl、BaCl2、H2SO4、Na2CO3B.H2SO4、HCl、BaCl2、Na2CO3C.HCl、H2SO4、BaCl2、Na2CO3D.H2SO4、Na2CO3、HCl、BaCl216.下列离子能在PH=2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Fe3+、Na+、OH-B.K+、SO42-、Cu2+、 NO3-C.Cl-、 K+、SO42-、 Na+D.Ca2+、Cl-、CO32-、Na+17.有一物质X,分成等量的三份,分别加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氯化钡溶液、HCl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如下表。
则该物质X是下列各项中的加入物质氯化钡溶液NaOH溶液HCl溶液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A.CuSO4溶液B.(NH4)2CO3粉末C.稀硫酸D.CuO固体18.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A.NaOH B.NaHCO3C.H2SO4D.K2SO419.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A.CuSO4、KCl、NaCl B.Na2CO3、NaOH、Ca(OH)2C.H2SO4、Na2SO4、HCl D.NaHCO3、KNO3、NaCl20.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CaCO3高温CaO+CO2↑.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质量不变)。
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A.生成CO2的体积B.生成CaO的质量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21.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A.Na2CO3、稀HCl、BaCl2、NaCl B.NaOH、FeCl3、稀HCl、稀HNO3C.Na2CO3、NaCl、Na2SO4、Ba(OH)2D.NaOH、Ba(NO3)2、NaCl、MgSO422.实验室中有两瓶已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A.石蕊溶液B.锌粒C.碳酸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23.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 A 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滤液中加入钠盐 B 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过滤后在滤渣中的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则 A、B分别为A.氯化钾、碳酸钠B.氯化镁、硝酸钠C.氯化钡、硫酸钠D.氯化钡、碳酸钠24.通过设计实验来鉴别物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下列四组物质的水溶液仅靠组内物质不可能...鉴别出的一组是()A.Ba(OH)2 Na2SO4 HNO3 FeCl3 B.AgNO3 NaCl HCl KNO3C.Na2SO4 Na2CO3 BaCl2 HCl D.CuSO4 NaNO3 KOH HCl25.某溶液由HCl、MgCl2、Na2CO3、Na2SO4中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现向该混合液中滴入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HClB.一定含有Na2SO4C.不能确定是否含有MgCl2D.一定不含Na2CO326.已知①中盛有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②中溶液为无色B.③中溶液的溶质组成有2种情况C.加入过量稀盐酸后,③中只观察到沉淀消失,产生大量气泡D.④中溶液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3种27.有一无色溶液X,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溶液X是A.H2SO4溶液B.(NH4)2SO4溶液C.NH4Cl溶液D.Na2CO3溶液28.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所加物质或方法A除去CaO中的CaCO3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B提纯硫酸钠中的硝酸钠溶解、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蒸发C除去CO2中少量的HCl将混合气体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入浓硫酸D鉴别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加水溶解A.A B.B C.C D.D29.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纯碱 Na2CO3碱、制玻璃B.生石灰 CaO氧化物、补钙剂C.食盐 NaCl盐、除铁锈D.火碱 NaOH碱、生产橡胶3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A.CuCl2NaNO3Na2SO4B.BaCl2Na2CO3HClC.FeCl3HCl Na2SO4D.NaHO3Na2SO4HCl【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选择题1.B【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铁只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与碳酸钙、氢氧化钠反应,错误,B、根据酸的化学性质,稀盐酸与铁、碳酸钙、氢氧化钠都能反应,正确,C、碳酸钙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D、氢氧化钠也只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故选B考点: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2.D【解析】【详解】A、由于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硫酸铜和稀硫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所以②③溶液变红,①④无变化,则M可能为酚酞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B、盐酸与硫酸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气体,所以若只有③反应有明显现象,则M可能为稀盐酸,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铜、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沉淀,与氢氧化钙不反应,所以反若①③④都有沉淀生成,则M可能为氢氧化钡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所以,若①②③④都没有现象,则M不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3.B【解析】【详解】A、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全部被吸收,样品和酸反应减少的质量为:213.4g-213.22g=0.18g,所以图丙中P点纵坐标X的值是0.18g,故错误;B、5.6g的订书钉和酸反应生成0.18g的氢气,每40份质量的钙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24份质量的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18份质量的铝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铜不会生成氢气,每65份质量的锌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该金属可能是Zn,故正确;C、分析图可知,1.7min 后的反应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是浅绿色,故错误;D、订书钉表面有少量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会先与酸发生反应,所以0→0.2min不产生氢气,故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