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范文(通用10篇)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范文(通用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交流和展示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并知道交通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2.认识主要的交通工具,并能够运用所认识的交通工具设计一次旅游计划。
3.通过设计未来交通工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重点:学生在认识基本交通工具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交通工具的知识。
难点: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交通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的。
课时: 1 课时流程:(一)导人可采用提问的方法: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口答,还可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引人,让学生讨论:我们现在若去公园,应该怎么走?(二)活动的组织1.“看一看”:可先让学生观看书上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这些都应属于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交通工具,然后提问:“交通工具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言。
2.“写一写”:可由学生小组先进行讨论:除了公共汽车,你还知道什么交通工具?讨论结果先在书上写出来,然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3.“问一问”:课前让学生就书中的表格对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人进行调查,了解不同的年代人们出行是依靠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并记录在书中的表格中,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老师在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中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记录,然后,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比较:不同年代的交通工具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看法?此项活动让学生谈出自己的看法,发言人数不限,让学生自愿讲比较好。
在此基础上,最后让学生归纳出:交通工具的发展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步的。
4.“做一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了解,设计一份从自己家出发到天池旅游的出行路线及乘坐的交通工具。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全册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全册第一章:我们的校园1.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心学校的情感。
1.2 活动准备校园平面图。
数码相机或者画笔、纸张。
1.3 活动过程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边走边介绍校园的基本布局和设施。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用数码相机或者画笔记录下自己认为有趣的校园角落。
学生回到教室,与同学分享自己拍摄的或者画下的校园景色,大家共同讨论,了解校园的美丽和功能。
1.4 活动作业学生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标注出自己最喜欢的校园角落。
第二章:我们的班级2.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班级同学,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和友谊。
培养学生热爱班级,团结互助的精神。
2.2 活动准备班级同学的基本信息。
2.3 活动过程教师介绍班级同学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特点和特长。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活动,通过游戏、讨论等形式增进了解和友谊。
2.4 活动作业学生制作一张班级同学名片,包括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第三章:我们的节日3.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3.2 活动准备与节日相关的图片、故事、视频等资料。
3.3 活动过程教师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展示相关图片、故事、视频等资料。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节日习俗和趣事。
学生分组进行节日主题的手工制作或者绘画活动。
3.4 活动作业学生选择一个节日,制作一张节日介绍手抄报。
第四章:我们的环境4.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4.2 活动准备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图片、故事、视频等资料。
4.3 活动过程教师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展示相关图片、故事、视频等资料。
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环保,节约资源。
学生分组进行环保主题的手工制作或者绘画活动。
4.4 活动作业学生设计一个环保标语,呼吁大家保护环境。
第五章:我们的身体5.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制定后续的 行动计划,如:进一步了解相关职业、参 加相关的实践活动等。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学生成果总结
学生们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
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了多种实践技能和方法, 如观察、调查、实验、制作等。
学生们的实践作品质量普遍较高,体现出了一定的创 新性和实用性。
活动过程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热情。
实践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 工具,开始动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 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鼓励学生发挥 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
教师介绍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材料 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制作的步骤等。同时,通 过示范作品展示制作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 解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
让学生了解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 和技巧,掌握一些常用的手工工
具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让学生 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 、颜料等)、示范作品、教学 PPT等。
学生准备
手工工具(如剪刀、胶水等)、 创意和想象力。
教师教学反思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让学生更多地 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教师应更加注重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性。
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指导和监督,以确保学生实践活动的 顺利进行。
下一步教学计划与目标
进一步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增加更多的 实践项目和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的阶段,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活动以“探索自然,体验生活”为主题,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然之美,体验生活乐趣。
二、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界的常见动植物及其生活习性;(2)学会观察、记录、分析自然现象;(3)掌握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调查、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2)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和协作能力;(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品质。
三、活动内容1. 活动一:植物观察(1)活动目标: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活动内容:a. 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叶、茎、根等;b. 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c.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 活动二:动物调查(1)活动目标:了解动物的种类及其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调查能力。
(2)活动内容:a. 教师讲解动物的基本特征,如形态、习性等;b. 学生分组,调查校园内的动物,记录动物的生活习性;c. 学生分享调查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活动三:科学实验(1)活动目标:掌握简单的科学实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活动内容:a. 教师讲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b. 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c.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活动四:团队协作(1)活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上

教案一:繁忙的妈妈,体验家务劳动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关心家庭、学会分担家务劳动的意识。
2.通过体验家务劳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合作完成家务劳动任务。
二、教学重点1.了解家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2.体验家务劳动,锻炼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素材,展示家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
2.学生们家庭带来的家务劳动工具,如扫把、抹布、水桶等。
3.家务劳动任务分发表,列出需要完成的家务劳动任务。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素材,向学生们展示家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引起学生们对家务劳动的兴趣。
2.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学生们讨论:妈妈每天都很忙,主要是因为什么?家务劳动对家庭的重要性是什么?3.进行体验家务劳动活动将学生们分组,每个小组随机抽取一个家务劳动任务,然后学生们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任务可以包括拖地、擦桌子、洗碗等。
4.展示成果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完成的家务劳动任务,并交流彼此的体验和感受。
5.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关心家庭、学会分担家务劳动的意识。
五、教学延伸1.邀请学生们做家务劳动的小小记者,采访家长或邻居,了解不同人的家务劳动分工和感受,并做一份小小家务劳动调查报告。
2.组织学生们参观当地社区的家务劳动服务中心,了解专业的家务劳动服务和技巧。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个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家务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过程。
通过合作完成家务劳动任务,学生们锻炼了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通过调查和参观家务劳动服务中心,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专业的家务劳动服务和技巧,为以后的家务劳动做好准备。
【全国通用】最新版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篇)

【全国通用】最新版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篇)《好习惯》教学内容: 好习惯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自控能力,养成好习惯需要老师家长的指导和监督。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良好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区别好与不好学习习惯并掌握形成良好习惯的方法。
能够在学习、生活细节中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现的核心素养点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善学乐学.教学重点:区别好与不好的学习习惯及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难点:感受好的学习习惯带来的益处,学会如何养成好习惯。
体现的核心素养点学会学习教学准备:课件资料、大树图片。
教学流程:一. 欣赏上学歌1.什么是习惯习惯。
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一时间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气。
良好的习惯,就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并长期坚持,直到成为习惯性的行为习惯分哪几种?生活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2.下面着重说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道德习惯。
看同学体育课上的好习惯。
生活方面的习惯。
饮食合理,不挑食,按膳食宝塔来合理膳食。
不浪费。
运动量因人而异,通常每天6000-10000步。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不小、我能行. 用完的用具放回原位. 自己整理书包、书桌、书柜、房间.3.道德习惯•1)诚实、守信,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2)尊敬师长。
•3)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4)讲究卫生。
•5)不乱翻他人东西。
品质往往是成人之后,衡量人发展的重要原因。
请欣赏我们学校学生为大家带来的好习惯的图片。
4.看看伟人的习惯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于早自鲁迅先生小时候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要求自己凡事早做,抓紧时间。
这样长时间坚持,就形成了习惯我们的主席毛主席的读书习惯,毛主席凡是读书总是先被偶红黑两只笔。
写眉批和画符号,做本儿有10万字的书籍,她在上面批注有13000字,在1911年到1918年,毛主席在长沙读书期间,每天故意让自己坐在闹市口看书,来培养自己的静气和毅力.【设计意图】用伟人在闹事专心学习的好习惯教育学生学习专心的目的。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尝试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
2、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护生物和热爱学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竞争意识。
4、创新点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5、教师准备校园现有绿化状况及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知识。
6、学生准备组织设计的校园绿化方案及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教师。
前不久,我们调查了校园里的生物种类。
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对校园进行重新规划,想要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美丽。
上一节课,我们开始了校园绿化的设计活动,从全班十四个小组十五个方案中选出五个方案参加今天的决赛。
今天,我们将从这五个方案中,再评选出最经济、最合理、最美观、最实用的最佳设计方案。
这个最佳方案将被投入到校长信箱中,如果方案被采纳,那么,你们小组的名字将永载大连市八十中学的史册。
你们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学生:产生表现欲,跃跃欲试。
教师:今天的评委就是在座的每一位。
也就是说当有小组同学发言时,你应当适当作记录,记录下该组设计的优缺点以及特点和创新点。
最后评出最佳设计方案。
二、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设计方案按照小组顺序进行。
第三小组:两个同学展示模型,一个同学介绍。
大家好!我们组是从美化、整洁这两方面来设计的。
在校门口操场的一块空地上种上榆树。
因为榆树可以净化空气,挡住风沙。
如果再出现1999年那样的沙尘暴,我们就不用害怕了。
而且还可以使校园更整洁,榆树也很容易养。
在绿地里种上柳树,因为它迎风飘扬,非常美丽。
我们组准备在西南方建造一座凉亭。
周围围上水池,再建立一座桥,方便同学们出入。
现在,城市的噪音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所以,我们要在学校正门附近种上珊瑚树。
因为它可以吸收噪音从而使噪音减少。
教师:这一组在设计中考虑到噪音污染和沙尘暴,而且制作的模型非常漂亮,让我们用鼓掌给予鼓励!第五小组:展示设计图纸我们组的客观条件没有前一组好,但我们相信我们组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们组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周围栽上松树,但不是像图中画的,而是栽成圆柱形。
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优秀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二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优秀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综合实践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讲究卫生、预防疾病、安全避险、自救自护"的知识和本领。
2、增强、提高自己应对困难,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快快乐乐的健康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胃的作用。
难点:学会保护自己的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投影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芝麻开门1、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它的名字叫胃。
它是你肚子里用来盛装食物,并对食物进行消化的柔软肌肉"口袋"2、胃每天都在认真,勤劳地工作着,有时还很累呢。
二,观察在线1、食物进入胃后,胃的肌肉开始收缩引起胃蠕动。
2、胃不停地蠕动,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成糊状。
3、胃经过紧张收缩,幽门打开,容易消化地食物依次被送入十二指肠。
4、糊状食物被不断地向下推。
5、胃的作用是什么呢?三,点击问号1 ,听听胃的对话,想一想。
2 ,出示对话:⑴我的小主人每天最爱吃零食,没有正常的饮食规律,让我从早忙到晚,我好难受啊!⑵我的小主人特贪吃,见到好吃的,就不顾一切地大吃大喝,快把我撑破了。
⑶我的小主人更厉害,为了玩,他吃饭时总是狼吞虎咽,从不细细咀嚼,让我负担很重,都消化不良了。
⑷我的小主人可好了,他不吃零食,不偏食挑食,吃饭时还细细咀嚼,你们看,我多舒服啊!3,怎么对待自己的胃的?学生交流。
4,吃饭要定时定量进餐要细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饭后略作休息再开始工作。
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涨或胃酸过多,胃酸过多可能会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
除三餐外并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点心。
食用温和饮食━每餐由六大类食物中广泛的摄取各种食物,以获得均衡的营养,不要纯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
饭后不要躺下休息。
四,携手共享1,书上24页,面对下面几个小伙伴,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评判他们的做法对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风筝
教学目标:
1.查找有关风筝的资料,了解风筝的历史。
2.了解风筝文化的特点。
3.通过参观了解制作风筝的材料以及制作过程。
4.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 培养学 生的收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 热爱。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把你的问题告诉妈妈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制作风筝的材料以及制作过程,学习制作风筝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读课本第13-14的“做风筝 ”部分内容
2、学习制作风筝步骤:扎架子、糊纸面、绘话彩、放风筝
3、了解制作风筝的材料。
4、学习制作风筝的过程。
3、教师提问后,学生思考回答。
4、学习小探索:庄稼是怎样长大的?
5、(分组、个人)比赛读,看谁读得好。
6、课堂练习:
(1)让学生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自己的收获。
(2)小组交流、汇报。
(3)把自己的收获写在书上,教师巡视指导。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把你今天发现告诉家 人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验金秋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懂得劳动创造
2、让部分学生回答。
3、教师出示图片 出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电视明星: 月亮姐姐、李咏、毕福剑、金龟子、 姚明等。
4、我们看到的图片信息等来自哪里?
5、让部分学生回答。
二、课堂调查,揭示课题:
1、我们班喜欢看电视的有多少?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
2、今天我们来研究《我们电视》,板书课题。
3、教师提问:
(1)你知道哪些电视频道及电视节目?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读P17-18的内容
2、引导学生了解放风筝的一些知识。
3、学习小博士提示,了解放风筝要注意的事项。
4、写一写:
(1)自己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汇报。
5、读一读P20的内容。
6、说一说:你是怎样样放风筝。
7、评一评、比一比。
8、展示台:放风筝。
三、总结:今天我们学完了《风筝》这课,能谈谈你学到了什么?
幸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学习新知识:
1、学生自学课本第7-10页的内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引导学生学习小体验:走近金秋.
3、练习
(1)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参加了什么活动。
(2)小组交流、汇报。
4、评一评、比一比。
(1)小组活动。
(2)展示自己的作品。
(3)小组评出优秀作品。
教学重点:
通过参观了解制作风筝的材料以及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制作风筝制作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风筝文化的学问。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并板书课题:2、风筝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学课本第11-12的内容。
2、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了解图上的小朋友提出的有关风 筝的问题。
3、(分组、个人)比赛读。
(2)小组交流、汇报。
(3)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书上,教师巡视指导。
6、(分组、个人)比赛读课文。
三、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观察让学生了解粮食作物的生长规律。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学课本第3-6页的内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学习小观察:庄稼的小苗长得什么样?。
(2)你对电视的哪些方面最感兴趣?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P21。
2、(分组、个人)比赛读课文。
3、指导学生,教师讲解。
4、完成:
(1)写出我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说说我的想法。
5、反复思考学习课文。
三、学习P22-24的知识。
1、学生自读小体验:看电视的乐趣。
2、教师指导看图:让学生了解:看电视有哪些好处?
5、小组讨论确定风筝样式。人员分工。
6、制作风筝。
7、小组小组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样制作风筝的。
8、学生把自己的制作过程写在书上,教师巡视指导。
9、抽读P13-14制作风筝的过程内容。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放风筝的方法,学习放风筝。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1.走近农田
教学目标:
1.走近农田,增进学生对庄稼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庄稼 的内在联系。 认识各类庄稼,知道家乡粮食作物的名称、形态、特 点、生长规律等。
2.初步学会收集、 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
3.通过对庄稼的认识和研究,激发学生爱庄稼、护庄稼的情 感,培养学生爱粮、惜粮的意识。
4、完成练习: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有什么问题
(2)小组交流、汇报。
(3)学生把自己的问题写在书上,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学生学习小观察:风筝的学问。
(1)学生自读课文。
(2)引导学生写观察记录。
(3)引导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
(4)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5)学生把自己知道了什么写在书上,教师巡视指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粮食作物的名称、形态、特点等。然后提出自己 的问题。
一、谈话揭题,并板书课题:1.走近农田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学课本第1页的内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3、学生齐读,思考图中小朋友的提问。
4、指名学生说说图中小朋友的提问。
5、课堂练习:
(1)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3、作业:
(1)写出我的感受,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说说自己的感受。
4.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实践出成果的喜悦 感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识各类庄稼, 知道家乡粮食作物的名称、 形态、特点、 生长规律等。
教学难点:通过对庄稼的认识和研究, 激发学生爱庄稼、 护庄稼的 情感,培养学生爱粮、惜粮的意识。
教学用具:一些水稻、玉米、花生等。
3、我们看电视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准确对待看电视这一现象, 通过讨论交流、 小小擂 台赛等活动型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准确、科学的观看 电视。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准确看待看电视的好与坏,学会自我选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看电视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认识哪些明星?你喜欢哪些明星?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