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上)教学大纲 天津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夏清 贾绍义主编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ZJ091408课程名称:化工原理总学时:54一、说明(一)《化工原理》的课程性质:化工原理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化工原理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紧密联系化工生产实际的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
(二)《化工原理》教材及授课对象:教材:化工原理编者:王志魁等授课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三)《化工原理》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开设本课程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基础知识、工艺原理、从化学到化工生产所涉及的有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运用经济技术观点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地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打下基础。
(四)《化工原理》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五)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是流体动力学、传热、吸收、精馏等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
考试要求分二个层次:掌握、了解。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严格按平时占30%(包括学习态度和平时作业);期末成绩占70%。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教学目标:掌握物料衡算的概念;掌握压强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讲授与自学结合教学重点及难点:单位换算一、化工原理课程研究内容、特点和学习要求二、单位制度及单位换算第二章流体流动主要教学目标:掌握流体静力学;掌握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稳定流动时的;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启发式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讲授与自学结合教学重点及难点:能量衡算;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第一节流体静力学一、流体的压力二、流体的密度与比体积三、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第二节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一、流量与流速二、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三、连续性方程式四、柏努利方程式五、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第三节管内流体流动现象一、粘度二、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三、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第四节管内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损失一、直管中流体摩擦阻力损失测定二、层流时摩擦阻力损失计算三、湍流时直管阻力损失计算四、流体在非圆形直管内的流动阻力五、局部阻力损失第五节管路的计算一、简单管路二、复杂管路第六节流量的测量一、测速管二、孔板流量计三、转子流量计第三章流体输送机械主要教学目标: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启发式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讲授与自学结合教学重点及难点:离心泵的选择与安装第一节离心泵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二、离心泵主要部件三、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五、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六、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与安装高度七、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第二节其它化工用泵一、往复泵二、正位移泵三、非正位移泵第三节气体输送机械一、离心通风机二、鼓风机与压缩机三、真空泵第四章沉降与过滤主要教学目标:掌握非均相分离的方法,理论计算关系式,了解分离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启发式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讲授与自学结合教学重点及难点:沉降、过滤计算第一节概述一、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二、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第二节重力沉降一、沉降速度二、降尘室三、悬浮液的沉聚第三节离心沉降一、离心分离因数二、离心沉降速度三、旋风分离器第四节过滤一、悬浮液的过滤二、过滤基本方程式三、恒压过滤四、过滤设备第五章传热主要教学目标:掌握间壁式换热方式;掌握热传导基本方程、平面壁和圆筒壁的;掌握总传热方程及传热系数、稳定传热的平均温度差;了解对流传热机理、对流传热方程;熟悉强化传热途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讲授与自学结合教学重点及难点:传导传热计算;总传热方程及传热系数第一节概述一、传热过程的应用二、传热过程第二节热传导一、傅里叶定律二、热导率三、平壁的稳态热传导四、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第三节对流传热一、对流传热方程和对流传热系数二、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三、对流传热的特征数关系式四、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第四节传热计算一、热量衡算二、传热平均温度差三、总传热系数四、稳定传热的计算第五节辐射传热一、基本概念二、物体辐射能力与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三、克希霍夫定律四、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第五节换热器一、换热器的分类二、间壁式换热器三、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四、系列标准换热器的选用步骤五、间壁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途径第六章吸收主要教学目标:了解吸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掌握吸收操作线方程,最小液气比计算;了解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的概念;掌握用摩尔分率和比摩尔分率表达的相组成;了解吸收机理;展我双膜论要点和强化吸收途径;掌握吸收的基本运算关系式。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学时:2.5周学分: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性质: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设计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教材:《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贾绍义,柴诚敬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学生学完基础课程及化工原理之后,进一步学习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和相关先修课程的知识,联系化工生产实际,完成以化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化工设计的实践。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标准,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文字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和结果;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养成尊重实际向实践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经济观点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工作量1.课程设计题目单元操作过程工艺设计2.设计内容(1)完成主体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2)完成辅助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3)用CAD绘制工艺流程图及主体设备工艺条件图各一张(4)编写设计说明书3.设计步骤:(1)课程设计准备工作进行课程设计,首先要认真阅读、分析下达的设计任务书,领会要点,明确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为完成该任务应具备那些条件,开展设计工作的初步设想。
然后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可分两类,一是结合任务进行生产实际的调研。
二是查阅、收集技术资料。
在设计中所需资料一般有以下几种:有关生产过程的资料,如工艺流程、生产操作条件、控制指标和安全规程等,设计所涉及物料的物性参数,在设计中所涉及工艺设计计算的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设备设计的规范及实际参考图等。
(2)确定设计方案按任务书提供的条件及要求,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选定适宜的流程方案及设备的类型,并初步形成工艺流程简图。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学时/学分:96/6先修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程,它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向工程科学的专业课过渡的入门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介绍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过程计算、设备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等。
这些都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以培养学生应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绪论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单位与单位换算,物料衡算,能量衡算2.流体流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的物理性质,静止流体的压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流量、流速、稳态流动、非稳态流动的概念,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柏努利方程的应用流体流动现象:流体流动类型,蕾诺数,管内流体速度分布,边界层的概念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直管阻力,局部阻力,总能量损失管路计算:简单管路计算,复杂管路计算流量测量: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3.流体输送机械离心泵:工作原理,主要部件,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主要性能参数,特性曲线,允许安装高度,工作点,流量调节,选型与使用其它类型液体输送机械:往复泵,旋转泵,旋涡泵,各类泵性能比较气体输送和压缩机械:离心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旋转鼓风机、压缩机,往复压缩机,真空泵4.非均相物系的分离颗粒及颗粒床层的特性:颗粒及颗粒床层的特性,颗粒床层的特性,流体通过床层的压降沉降分离:重力沉降,离心沉降过滤:过滤基本方程式,恒压过滤,恒速过滤,过滤常数的测定,过滤设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5.传热概述:传热的基本方式,冷热流体热交换方式,传热速率、热通量、稳态传热、非稳态传热的概念,载热体及其选择热传导: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通过平壁的稳态热传导,通过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对流传热概述: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机理,保温层的临界直径传热过程计算:热量衡算,总传热速率微分方程,总传热系数,平均温度差,总传热速率方程,总传热速率方程的应用,传热单元数法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壁温的估算辐射传热:物体的辐射能力,有关定律,两固体间辐射传热,对流和辐射联合传热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与选型,传热的强化途径6.蒸馏概述:蒸馏的特点、分类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平衡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简单蒸馏原理精馏原理和流程:精馏过程原理和条件,操作流程两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理论板,恒摩尔流假定,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进料热状况的影响,求理论板层数,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简捷法求理论板层数,几种特殊情况下的理论板层数的求法,塔高、塔径的计算,精馏塔的操作与调节间歇精馏:回流比恒定时的间歇精馏计算,馏出液组成恒定时的间歇精馏计算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恒沸精馏、萃取精馏的基本原理7.吸收气体吸收的相平衡关系:气体的溶解度,亨利定律,吸收剂的选择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气相中稳态分子扩散,液相中稳态分子扩散,扩散系数,对流传质,吸收速率方程式吸收塔的计算: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的决定,塔径的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理论板层数的计算吸收系数:吸收系数的测定,经验公式,准数关联式脱吸:脱吸方法8.蒸馏和吸收塔设备板式塔:塔板类型,流体力学性能,工艺设计填料塔:填料塔的结构、特点,填料,流体力学性能,填料塔附件9.干燥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H-I图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湿物料的性质,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化固体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物料中的水分,干燥时间的计算干燥设备:干燥器的主要类型,干燥器的设计(二)基本要求1.绪论:掌握单元操作概念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地位,衡算原则和衡算方法,熟悉单位换算方法。
化工原理-上课程教学大纲

五、离心泵的类型与选择 教学要点:类型,选型计算及选择,其它类型泵简介
第二节 气体输送和压缩机械 一、离心通风机、鼓风机与压缩机 教学要点:分类,风量,风压,通封风机的选择 二、旋转鼓风机、压缩机与真空泵 教学要点:罗茨鼓风机,液环压缩机,真空泵 三、往复压缩机 教学要点:工作过程,性能参数,多级压缩,选用
第三节 离心沉降 一、惯性离心力作用下的沉降速度 教学要点:离心沉降速度计算 二、旋风分离器的操作原理、性能、选用 教学要点:标准旋风分离器,临界粒径,分离效率,选型及计算
第四节 过滤 一、颗粒床层的特性 教学要点:空隙率,自由截面积,比表面积 二、过滤操作原理 教学要点:分类,过滤介质,滤饼的压缩性 三、过滤基本方程式 教学要点:滤液通过饼层的流动特点,过滤速率与速度,过滤阻力,基本方程式强化 途径 四、恒压过滤,恒速过滤 教学要点:各自特点,恒压恒速过滤联用 五、过滤常数的测定 教学要点:测定方法及计算,压缩性指数的测定 六、过滤设备 教学要点:板框过滤机,加压叶滤机,转筒真空过滤机 七、滤饼的洗涤 教学要点:洗涤时间计算 八、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教学要点:间歇过滤机的生产能力,连续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第一章 流体流动 课时:4-5周,共18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一、流体的密度、静压强 教学要点:点密度、静压强的基本概念
二、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教学要点:静力学方程的三种形式
三、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教学要点:应用条件,U压差计,液位测量及液封计算
第二节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 一、流量与流速 教学要点:体积流量、质量流量,点速度,平均流速 二、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连续性方程 教学要点:概念,连续性方程的应用 三、能量衡算方程式 教学要点:柏努利方程的推导,方程的三种形式 四、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 教学要点:确定流量,确定两容器的相对位置,确定输送设备的有效功率,确定管道 中流体的压强,方程式的解题要点
《化工原理(上)》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上)》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育目标1.掌握流体流动及传热等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设备的构造及性能;2. 通过本课程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化工单元操作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正确运用工程图表的能力以及运用技术经济观点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学习一些处理工程的基本方法,如因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过程分解法、试差计算法和图解计算法等,使学生具备在不同场合选用不同方法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4. 通过对基本原理、工程计算和典型设备的讲授,培养学生从过程的基本原理出发,观察、分析、综合、归纳众多影响因素,从中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4、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能根据所处理问题的需要,寻找、阅读有关手册、参考书、文献资料并理解其内容。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1. 绪论与流体流动概述(2学时)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本课程性质和任务流体流动及输送问题;流体的连续性和压缩性;流体的物性2.流体静力学(2学时)压强的定义、性质、单位及表示方法;静力学方程及应用;液柱压差计3. 流体流动的守恒原理(5学时)流量与流速;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流体流动的机械能衡算;伯努利方程及应用4.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3学时)牛顿粘性定律;流体的粘度;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雷诺实验;两种流动型态及判据;层流与湍流的特征;管流剪应力分布和速度分布5.流体流动的阻力计算(3学时)直管内流动阻力与量纲分析;摩擦阻力系数;局部阻力损失;当量的概念(当量直径,当量长度);边界层概念;流动机械能损失计算6. 管路计算与流量测量(4学时)简单管路计算:复杂管路的特点及计算要点;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及转子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7.离心泵(5学时)流体输送机械的作用与分类;离心泵工作原理与主要部件;气缚现象;离心泵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方程;工作点的概念和流量调节;安装高度与气蚀现象;离心泵的类型、选用、安装与操作8.其它类型泵与气体输送机械(3学时)往复泵工作原理与结构、性能参数与流量调节、正位移泵特性;旋涡泵、计量泵与旋转泵;离心式通风机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与选型计算;罗茨鼓风机;离心式压缩机;真空泵与往复压缩机9.传热概述与热传导(3学时)传热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传热的基本方式;工业换热过程;传热速率;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及影响因素;一维定态热传导计算(单层与多层平壁、单层与多层圆筒壁)10. 对流传热(4学时)对流传热过程;牛顿冷却定律;对流传热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准数方程与准数的物理意义;管内强制对流传热;管外强制对流传热;自然对流传热;蒸汽冷凝传热;液体沸腾传热11. 热辐射(1学时)物体的辐射能力;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克希霍夫定律;两灰体间的辐射传热12. 传热过程的计算(5学时)间壁传热过程;热量衡算式;总传热系数计算与分析;串联热阻与控制热阻;污垢热阻;总传热速率方程;平均温度差计算与分析;间壁换热过程计算13. 换热器(2学时)各类工业换热器结构及应用;列管式换热器的参数与流程的选择原则;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与选型计算;工业传热过程的强化14. 讨论课(4学时)流体流动计算;传热计算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1.绪论(2学时)介绍化工原理实验课的研究对象、一般研究方法、特点及数据处理方法2.柏努利演示实验(2学时)实测静止和流动的流体中各项压头及其相互转换;验证流体静力学原理和柏努利方程;实测流体流动压头变化及相应压头损失,确定两者相互之间关系3.雷诺演示实验(2学时)观测雷诺数与流体流动类型关系;观察层流中流体质点的速度分布4.流体阻力实验(4学时)掌握流体流动阻力测定方法,测定直管摩擦阻力系数及局部阻力系数;验证层流区摩擦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和管子相对粗糙度关系5.离心泵性能实验(4学时)测定离心泵性能曲线并确定最佳工作范围;测定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6.强制对流传热膜系数的测定实验(4学时)通过实验确定传热膜系数准数关联式中的系数和指数;分析影响传热膜系数的因素;了解强化传热的途径五.作业每周布置和收交作业,作业每周4~7题,总计60道题左右。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20143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学时/ 学分:32/1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Principles考核方式:预习、操作、记录、报告综合考查评分选用教材:建议教材[1] 宁波工程学院材化学院自编化工原理实验教材参考资料[1]姚玉英等.化工原理(第二版)上、下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2]夏清、贾绍义.化学原理(第二版)上、下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3]何潮洪、冯霄. 化工原理(第二版)上、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4]张金利等. 化工原理实验[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5]赵晓霞、史宝萍. 化工原理实验指导[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6]史贤林等. 化工原理实验(第二版)[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物理化学、大学物理、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等数学先修课程: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近专业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全面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方程、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原理、恒压过滤基本方程、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速率计算原理、筛板塔精馏原理、填料塔吸收原理、物料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原理以及液液萃取基本原理,理解并掌握离心泵、流体输送、板框压滤机、间壁式换热器、筛板精馏塔、填料吸收塔、干燥器和液液萃取塔等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基本构造及原理,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方程、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原理、恒压过滤基本方程、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速率计算原理、筛板塔精馏原理、填料塔吸收原理、物料干燥特性曲线测定原理以及液液萃取等化工原理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验要求及目的确定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科学地采集和记录实验数据,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实验过程及结果的合理分析和解释,得到有效的结论。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化学工程学院

《化⼯原理》课程教学⼤纲-化学⼯程学院课程编号:11101515/11101526《化⼯原理》课程教学⼤纲⼀、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化⼯原理课程是化学⼯程与⼯艺及其相近专业的⼀门主⼲课,是在学⽣具备了必要的⾼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技术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是⼀个承上启下的课程,并为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起到由理及⼯的作⽤。
化⼯原理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化⼯⽣产中的各主要单元操作及典型设备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法。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环节、强调⼯程观点,定量运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培养学⽣分析和解决⼯程实际问题的能⼒。
⼆、⼤纲编写依据根据《化⼯类专业⼈才培养⽅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的研究与实践》、《⾼等教育⾯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计划》及《⾼等教育⾯向21世纪“化学⼯程与⼯艺”专业⼈才培养⽅案》,参照使⽤教材及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在原教学⼤纲的基础上进⾏修订的。
三、⼤纲适⽤范围本⼤纲适⽤于化学⼯程与⼯艺及相关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可参照执⾏。
四、⼤纲正⽂绪论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及任务1.流体流动1.1 概述1.定态流动与⾮定态流动2.粘度、⽜顿粘性定律1.2 流体静⼒学压强的表⽰⽅法及单位换算、静⼒学测量⽅法与计算1.3 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1.流量与流速2.连续性⽅程3.机械能守衡,柏努利⽅程的应⽤。
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1.流动型态与雷诺准数;2.层流与湍流的⽐较3.流动边界层及边界层分离现象1.5 阻⼒损失1.层流时直管阻⼒损失2.湍流时直管阻⼒损失的实验研究⽅法——因次分析法3.直管阻⼒损失的计算4.⾮园形管内的阻⼒计算5.局部阻⼒损失与计算1.6 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1.管路计算的类型和基本⽅法2.简单管路、分⽀和汇合管路的特点和计算3.阻⼒对管内流动的影响4.可压缩流体的管路计算1.7 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毕托管、孔板流量计(⽂丘⾥)、转⼦流量计的原理及计算⽅法1.8 ⾮⽜顿型流体的基本概念2.流体输送机械2.1 概述1.管路特性曲线2.流体输送机械的主要技术指标与分类2.2 离⼼泵1.⼯作原理、主要部件和类型2.主要性能参数、理论压头与实际压头3.特性曲线、影响性能的因素,⼯作点及流量调节4.离⼼泵的选⽤与泵的并串联5.汽蚀现象与安装⾼度2.3 往复泵往复泵的⼯作原理、特点和流量调节⽅法2.4 其他化⼯⽤泵各种化⼯⽤泵的⽐较2.5 ⽓体输送机械1.离⼼通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选型计算2.⿎风机、压缩机、真空泵的分类、主要结构和应⽤3.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3.1概述3.2颗粒床层的特征3.3流体通过固定床的压降因次分析法和数学模型法的⽐较3.4过滤原理及设备过滤基本概念与典型过滤设备的⼯作原理3.5 过滤过程计算1.过滤基本⽅程式与恒压过滤⽅程式2.过滤常数的测定3.恒压过滤的计算3.6 加快过滤速率的途径4.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4.1 概述4.2 颗粒的沉降运动4.3 沉降分离设备1.重⼒沉降:重⼒沉降速度、除尘室的计算、分级沉降.2.离⼼沉降:离⼼沉降速度、旋风分离器的构造原理、性能指标以及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旋风分离器的选⽤计算、旋液分离器.4.4 固体流态化技术基本概念、流化床的主要特征、流化床的流化类型与不正常现象、流化床的压降与流速的关系、起始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的概念。
化工原理第二版夏清贾绍义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天津大学

第一章流体流动2.在本题附图所示的储油罐中盛有密度为 960 ㎏/㎥的油品,油面高于罐底 6.9 m,油面上方为常压。
在罐侧壁的下部有一直径为 760 mm 的圆孔,其中心距罐底 800 mm,孔盖用14mm的钢制螺钉紧固。
若螺钉材料的工作应力取为39.23×106 Pa ,问至少需要几个螺钉?分析:罐底产生的压力不能超过螺钉的工作应力即P油≤ σ螺解:P螺 = ρgh×A = 960×9.81×(9.6-0.8) ×3.14×0.762 150.307×103 Nσ螺= 39.03×103×3.14×0.0142×nP油≤ σ螺得n ≥ 6.23取 n min= 7至少需要7个螺钉3.某流化床反应器上装有两个U 型管压差计,如本题附4. 本题附图为远距离测量控制装置,用以测定分相槽内煤油和水的两相界面位置。
已知两吹气管出口的距离H = 1m,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煤油的密度为820Kg/㎥。
试求当压差计读数R=68mm时,相界面与油层的吹气管出口距离h。
分析:解此题应选取的合适的截面如图所示:忽略空气产生的压强,本题中1-1´和4-4´为等压面,2-2´和3-3´为等压面,且1-1´和2-2´的压强相等。
根据静力学基本方程列出一个方程组求解解:设插入油层气管的管口距油面高Δh在1-1´与2-2´截面之间P1 = P2 + ρ水银gR∵P1 = P4 ,P2 = P3且P3 = ρ煤油gΔh , P4 = ρ水g(H-h)+ ρ煤油g (Δh + h)联立这几个方程得到ρ水银gR = ρ水g(H-h)+ ρ煤油g(Δh + h)-ρ煤油gΔh 即ρ水银gR =ρ水gH + ρ煤油gh -ρ水gh 带入数据1.0³×10³×1 - 13.6×10³×0.068 = h(1.0×10³-0.82×10³)h= 0.418m5.用本题附图中串联U管压差计测量蒸汽锅炉水面上方的蒸气压,U管压差计的指示液为水银,两U管间的连接管内充满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
数
时
数
教学内容
课后作业
课堂提问或讨论
课堂测验
1
3
绪论
第一章流体流动
§1.1流体的物理性质
§1.1.1~2流体的密度与粘度
§1.1.3非牛顿型流体简介
§1.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1.2.1静止流体的压力
§1.2.2~3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应用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2
3
§1.3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8
3
§2.2其它类型液体输送机械
§2.2.1~3往复泵、旋转泵与旋涡泵
§2.2.4常用化工用泵的性能比较
§2.3气体输送和压缩机械
§2.3.1离心通风机、鼓风机与压缩机
§2.3.2旋转鼓风机与压缩机
§2.3.3往复压缩机
§2.3.4真空泵
课堂安排
课堂测验
9
3
第三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1.3.1流量与流速
§1.3.2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
§1.3.3连续性方程式
§1.3.4~5柏努利方程式及应用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3
3
§1.4流体流动现象
§1.4.1流体的流动类型与雷诺数
§1.4.2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速度分布
§1.4.3边界层的概念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4.4.3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4.4.4流体有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4.4.5壁温的估算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15
3
§4.6辐射传热
§4.6.1基本概念
§4.6.2物体的辐射能力及有关定律
§4.6.3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
§4.6.4对流和辐射的联合传热
§4.7换热器
§4.7.1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答疑时间
周一晚上
18:30-21:00
答疑地点
1号实验楼109室
助教
电子信箱
教材
指定教材:化工原理(上册修订版)夏清陈常贵主编,天大出版社,2005版。
参考书目:化工原理(上册)谭天恩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0第二版;
化工原理(上册)陈敏恒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化工原理课程学习与指导陈常贵等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10。
§5.3.3提高加热蒸汽经济性的其它措施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考试安排
期末考试1次(闭卷),考试范围为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分离、传热和蒸发等章。并每次课后布置课后作业,不定期地进行课堂提问和课堂测验。总分中各部分所占比例:课堂测验、课堂提问及课后作业为30%,期末考试为70%。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掌握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分离、传热和蒸发等常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过程计算和优化;熟悉有关典型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有关计算或选型。
§4.4传热过程计算
§4.4.1热量衡算
§4.4.2传热速率微分方程和总传热系数
§4.4.3平均温度差法和总传热速率方程
§4.4.4总传热速率方程的应用
§4..5传热单元数法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14
3
§4.4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4.4.1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数
§4.4.2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
§3.3沉降分离
§3.3.1重力沉降
§3.3.2离心沉降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10
3
§3.4过滤
§3.4.1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3.4.2过滤基本方程式
§3.4.3恒压过滤
§3.4.4恒速过滤与先恒速后恒压过滤
§3.4.5过滤常数的测定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11
3
§3.4.6过滤设备
§3.4.7滤饼的洗涤
§4.7.2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
§4.7.3换热器的比较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16
3
第五章蒸发
§5.1蒸发设备
§5.2单效蒸发
§5.2.1溶液的沸点和温度差损失
§5.2.2单效蒸发的计算
§5.3多效蒸发
§5.3.1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
§5.3.2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的比较
浙江工商大学课程授课大纲
2012 / 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上)
开课班级
生物1101、1102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学分
3
周学时
3
总学时
48
教学周
01— 16周
教室
3305
上课时间
周一10-12节
教学安排
课堂讲授48学时
教师
主讲教师
石玉刚
电子信箱
yugangshi@
§3.4.8过滤机的生产能力
§3.5离心机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12
3
第四章传热
§4.1概述
§4.2热传导
§4.2.1基本概念和傅里叶定律
§4.2.2导热系数
§4.2.3通过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4.2.4通过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
§4.3对流传热概述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13
3
或讨论
4
3
§1.5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1.5.1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
§1.5.2在其它管中的流动阻力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5
3
§1.5.3管路上的局部阻力
§1.5.4管路系统中的总能量损失
§1.5.5管路能量损失与节能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6
3
§1.6管路计算
§1.7流量测量
§1.7.1流量测量原理
§1.7.2流量测量设备
课堂安排,及预习下一课
课堂提问
或讨论
7
3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2.1离心泵
§2.1.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
§2.1.2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
§2.1.3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和特性曲线
§2.1.4离心泵的气蚀和允许安装高度
§2.1.5离心泵的类型、选择与使用
课程要求
化工原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特点是工程性、实践性强,教学环节多,计算量大且繁。要求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每个教学环节。严格执行上课考勤制度,遵守课堂纪律,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规范、按时完成课外作业。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