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专题7讲巴西ppt课件
巴西经济ppt

巴西宏观经济鸟瞰12西经金力伟一、巴西基本情况历史:16世纪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长达300年之久;1822年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自然:巴西全国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人口:1.91亿,居世界第五位;由于历史原因,人口的种族构成十分复杂,按照2010年的数据,47.3%的为白种人,43.1%为混血种人,7.6%为黑人,2.1%为亚洲人,其余则为少数印第安人。
资源:巴西矿业在世界享有盛誉,拥有名列世界前茅的铁矿、锰矿、铝矾土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使巴西成为国际矿业开发最具有吸引力的国家之一;石油储量预计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同时具有丰富的森林、木材、水力资源。
经济概况:从1822年独立到20世纪30年代,一直是以种植咖啡和橡胶为主的单一农业经济国家;20世纪30年代,开始工业化进程。
从50年代起,巴西推行“进口替代”经济模式,(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并依靠大量举借外债获得经济腾飞;其中1968—1974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创造了“巴西奇迹”;但奇迹并没有持续多久,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环境的巨变及国内政策的接连失误,巴西经济陷入长期的停滞之中,并面临着巨额外债和通货膨胀的困扰;20世纪90年代,陷入严重衰退,货币体系崩溃;之后相继推出“联系汇率制”及浮动汇率制,巴西经济逐渐走上复苏之路。
二、二战后的高速发展时期——1968—1974年的巴西奇迹巴西经济奇迹主要表现:(1)GDP的高增速。
在1968—1974年,巴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了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11.2%,正是由于这一时期经济的迅速增长,巴西经济由资本主义世界第十五位跃居第八位。
(2)通货膨胀大幅度下降。
通货膨胀率由1964年的91.9%下降为1968年的25.4%和1973年的15.5%;(3)进出口额成倍增长。
2024版《巴西》ppt课件

植物资源。同时,巴西的农业资源也十分丰富,盛产大豆、玉米、咖啡
等农产品。
03 巴西历史与文化
古代文明与传承
印第安人文明
巴西是南美洲印第安人繁衍生息的地方,拥有独特的印第安文化,如建筑、艺 术、宗教等。
葡萄牙殖民前的文化传承
在葡萄牙殖民者到来之前,巴西的印第安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社会组织和文化 传承方式,如口头传统、舞蹈、音乐等。
教育质量
近年来,巴西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 投入和改革力度,教育质量得到了 一定程度的提升。
医疗卫生体系及保障
医疗卫生体系
巴西的医疗卫生体系分为公共和私立两大部分,公共医疗体系主要面向低收入人群,私立医疗体系则面向中 高收入人群。
医疗保障制度
巴西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所有公民均可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此外,政府还设立了多项医疗援助计 划,为贫困人群提供额外的医疗帮助。
巴西拥有独特的印第安文化和欧 洲、非洲等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巴西文化。
美食文化
巴西烤肉、黑豆饭、炸鸡肉包等 美食深受游客喜爱。
文化交流活动与影响
举办大型国际活动
如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等,促进了巴西与世界各国 的文化交流。
艺术团体互访
巴西与各国艺术团体进行互访演出,展示了各自的艺术魅力。
殖民时期与独立运动
葡萄牙殖民统治
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开始入侵巴 西,建立了殖民统治,对巴西的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独立运动
19世纪初,巴西人民开始掀起独立运动,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于1822年宣 布独立,建立了巴西帝国。
现代政治与经济发展
政治制度演变
巴西独立后,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帝国制到共和制,再到现行的总统共和制,逐步完善了现代政治制度。
《巴西》PPT优秀教学课件

2.巴西被称为“地球之肺”的资源是( C )
A.丰富的水能 B.充足的太阳能
C.热带雨林
D.热带草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巴西储量大、质地优良、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 A )
A.铁矿
B.金矿
C.煤矿
D.石油
4.有关巴西工农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有“咖啡王国”之称
B.巴西大部分的工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1 农牧业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读图,找出巴西主要农产品的分布及生产情况。
咖啡、甘蔗、柑橘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活动探究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巴西农业的发展条件
“以农立国”——农牧业大国
巴西主要农作物分布
巴西气候类型分布
巴西地形
答案提示: (1)巴西地域辽阔,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约有可耕地3.7亿公顷。 (2)巴西大部分属于热带,热量充足,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
2 工业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等工业巴。西自矿2产0世资纪源五丰六富十巴,年尤西代以开是铁始矿南,砂巴储美西量积洲大极、经推质进济地工优最业良化而发,闻逐达名步,的形在成国此了基家比础较上完发整展的了工采业矿体、系冶,金
成为世界钢铁、汽车、机械、飞机的重要生产国。
知识拓展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伊泰普水电站
⑶该国首都是 巴西利亚 (代号为 C ); 最大城市是 圣保罗 (代号为 E )。
⑷字母F是该国修建的 伊泰普 水电站。 ⑸在A、B、E三处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E 处; 生物资源最丰富的是 A 处。其咖啡的产量居世 界第 一 位。
再见
巴西ppt课件

目录
• 巴西概述 • 巴西旅游资源 • 巴西教育体系 • 巴西科技与产业创新 • 巴西文化艺术 • 巴西社会民生与福利制度
01
巴西概述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01
地理位置
02
自然环境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地跨西经35度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 度,东临南大西洋,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
医疗服务水平
巴西的医疗服务水平较高,特别是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公共医疗机构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而私人医疗机 构则提供更加专业和高端的医疗服务。
医疗保障制度
巴西实行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所有居民都可以享受公共医疗机构的免费或低价医疗服务。同时,政府还鼓励 居民购买私人医疗保险,以获得更加全面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社会保障制度及覆盖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
巴西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 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 保险和生育保险等。这些保障制 度旨在为居民提供全面的社会保 障,确保他们在遇到各种风险时 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和保障。
覆盖范围
巴西的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较 广,几乎涵盖了所有居民。政府 通过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确 保所有劳动者都能享受到相应的 社会保障待遇。
尝到地道的巴西美食和各种国际美食。 • 交通:巴西的交通网络发达,游客可以选择乘坐飞机、火车、汽车或轮船等交通工具前往各个旅游目的地。在
主要城市和旅游胜地,公共交通系统也相对完善,方便游客出行。 • 旅游活动:在巴西旅游,游客可以参加各种旅游活动,如探险、徒步、观光、文化体验、水上运动等。此外,
巴西还举办各种节日和庆典活动,如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和萨尔瓦多的黑人文化节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 化体验机会。
巴西石油公司
该公司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研发 ,成功提高了石油开采效率和产量。
《巴西》地理PPT课件

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要点一
文化遗产
巴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老的印第安文明、殖民 时期的建筑和艺术品、以及反映巴西多元文化的各种艺术 形式。例如,巴西的印第安人留下了独特的陶器、雕塑和 绘画作品;殖民时期的建筑如里约热内卢的皇宫和萨尔瓦 多的老城区都体现了欧洲文化的影响;而巴西的音乐、舞 蹈和美食则融合了欧洲、非洲和土著印第安人的元素。
B
C
湖泊众多
巴西拥有众多湖泊,其中最大的是帕图斯湖 ,位于南部地区。这些湖泊为周边地区提供 了丰富的水资源和旅游资源。
水力资源丰富
巴西河流众多且水量充沛,水力资源十分丰 富。目前巴西已开发的水力资源约占全国总 水力资源的三分之一左右。
D
03 经济地理特征
产业结构与布局
产业结构
巴西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导,其次是工业和农业。近年来,服务业占比持续上升, 工业占比略有下降,农业占比相对稳定。
工业特点
巴西工业具有资源型和外向型特点。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 、铝土矿等,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巴西工业也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国 际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04 文化地理特征
语言、宗教和民族习俗
语言
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这是由于巴西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此外,由于巴西的多元 文化和移民背景,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等也在不同程度上被使用。
环境保护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巴西将加大环境 保护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
城市化进程
巴西城市化进程加速,未来将面临城市人口膨胀、城市交 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文化传承
《巴西》PPT教学课件(第1课时)

2010年南非世界杯巴西国家男子足球队部分队员
一、自然环境
1 地理位置
请同学们在地图上寻找巴西的半球位置。
答案提示:巴西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1 地理位置
一、自然环境
赤道
南回 归线
热 带
读巴西地形图,描出赤道、南回 归线,总结巴西的纬度位置。
答案提示: 赤道穿过巴西北部,南回归线 穿过其南部;巴西多位于赤道和 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
科学课件: . /kejian/kexue/ 物理课件: . /kejian/wuli/
化学课件: . /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 . /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 . /kejian/dili/
历史课件: . /kejian/lishi/
一、自然环境
大
南西 美 洲
洋
读世界地图,描述巴西的海 陆位置。
拓展阅读
二、种族构成复杂
多元文化——足球
在巴西,足球是人们最喜欢的一项运动。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 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不论在巴西的街头还是海滩,到 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
二、种族构成复杂
活动探究 多元文化的影响
多元文化对巴西影响深远。受图中同学的启发,谈谈你的看法。
活动探究
一、自然环境
分析亚马孙河的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地处赤道地区,属于全年多雨的 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
河流所在地区 ,北、西、南三面 地势高,向河流汇集的水多。
二、种族构成复杂
1 面积与人口
面
人
积
口
大
多
世界面积前五位的国家(单位:万平方千米)
世界人口前五位的国家单位:(万人)
《巴西》PPT【优秀课件PPT】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及主 要城市。(重点)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巴西的种族构成 及多元文化。 3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国是如何因 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点) 4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认识巴西利用和保护 热带雨林的现状。
巴西的位置
60° 50° 40°
巴西利亚: 首都 巴西议会大厦
里约热内卢:巴西第二大城市 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1882-1960位首都
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可停万吨海轮
圣保罗:
全国工商业和金融中心
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全国最大的工商 业中心,以棉纺织和机器制造业为主
外港桑托斯是世界最大的咖啡输出港
该国政治中心迁移的主要原因。
便于开发和管理国土,促进内地区域发展, 分散城市职能,改善城市环境。
④巴西农作物大量出口(仅 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巴西的农产品
咖啡 蔗糖 香蕉 剑 麻
பைடு நூலகம்
涵保源热的养护水水带作源资雨用,林
为全球提 供新鲜空 气
调节全 球气候
保护土壤, 防止水土 流失
提供良好 的生境, 维护生物 的多样性
提供木材
你来说:
我们应怎样保护热带雨林?
1、不能乱砍滥伐2、加强宣传 力度,提高人们的意识。3、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用一次 性筷子,节约用纸。
…………
从尼地罗形河和是气世候界第两一方长面河分,析但亚其马水 量孙为河什水么量远大远的不原及因亚。马孙河?
地形:北、西、南三面地 势高,便于水流汇集,支 流多,流域面积广。
气候:主要流经全年多雨 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狂欢节是巴西最盛 大的节日,它原是 欧洲天主教 的节日.
热情奔放的桑巴舞
《巴西》ppt课件

2.海陆位置
60° 50° 40°
地形特征
北部平原, 南部高原, 全境地势平坦。
巴西的气候
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气候特征 亚马孙平原 分布
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分为干湿两季
巴西高原
亚
马
孙
河
安第斯 山脉,向东注入 大西 洋。 亚马孙河发源于 全长6400公里,在世界河流中位居第二。水量充沛,占全 球入海河水总流量的五分之一。有 15000最广 条支流 ,流域面积几 是世界上水量 最大 、流域面积 的大河。 乎大如澳洲。通航河道河面宽广,不能同时看到两岸。 长度6400 多千米,仅次于尼罗 河,居世界第二。
热带雨林的危机
自然环境与特征
一、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二、地形特点(地势,类型,分布) 三、气候(类型、特征) 四、河流(名称,流入国家)
巴西在世界中的地理位置
巴 西
1.经纬度位置
赤道 穿过巴西北部。 南回归 线穿过巴西南部, 巴西主要位于 热 带, 主要位于 南半球(南、北) 西(东、西)半球。 和__
2002年巴西研制出世界第一架 酒精助燃飞机
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也是巴西最具有价值的资源
“ 地 球 之 肺 ”
“世界河王”亚马孙河长6480千米,流域面 积约占南美大陆面积的40%,为世界第一;水量 更令人咋舌,每年入海水量约占全球所有河流总 流量的1/6。在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亚 马孙平原上发育了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森林 面积260万平方千米,植物种类繁多,释放着地 球上1/5的氧气。
水利资源丰富,水电占全国供电量的86%。
自然资源丰富
伊泰普水电站
.
巴西是拉丁美洲工业最 发达的国家,工业体系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3
工业化前巴西主要出口产品贸易额
年份
可可
咖啡
棉花
橡胶
糖
1829 0.1
6.8
7.1
0.2
12
1861 1.5
80
4.7
2.9
11
1930
92
1828
85
34
25
.
14
(2)轻工业开始有所发展 1880年后,通过咖啡贸易积累的资本开
始投向食品、纺织品、皮革制品、家具、食 品饮料等轻工业,工业发展在巴西变得越来 越重要,其中棉纺织业的发展尤为迅速。
经济学专题-工业化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
第七讲工业化国
家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
1
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实现工业化、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的国家。
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 现象,是部分发展中国家开始加快工业化步 伐,通过各具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成为新兴 工业化国家。
.
2
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概况
.
6
2、工业化水平比发达工业化国家低 虽然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速度
快、时间短,但是除了少数国家(比如新加 坡)以外,大部分国家的工业化还没有达到 发达工业化国家的水平,经济发展程度介于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而且新兴工业 化国家之间的发展程度也不完全一样 过农业
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来看,新兴工业
化国家的共同特征有:
(1)经济增长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持续快速增
长,如大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在20世纪70年
代的经济增长都超过5%,高于同期的发达国
家。
.
8
(2)产业结构主要是工农业比重变化明显,
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后,通过大力发展工业,
国民经济中的工业比重都超过了农业。
.
4
(一)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的特点 从工业化的过程和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和产业结构来看,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 具有以下特点:
.
5
1、工业化起步晚、速度快、时间短 新兴工业化国家基本上都是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通过快速推动工业化,在较短的 时间内(大约30-40年)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 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经济落后的传 统农业国性质,基本(如巴西)或者完全 (如韩国、新加坡)实现了工业化。
.
21
(2)巴西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主要措施 一是对贸易尤其是进口产品的限制,主要 是采取多重汇率和高进口关税对进口产品 (主要是工业消费品)实行严格管制,保护 国内工业的发展;
.
22
二是投资发展国内民族工业,主要是通过 附加税和强制储蓄等方法迅速积累工业化的 资金,然后重点投向钢铁、石油、电力、冶 金、水泥、机械制造等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部 门,实行对进口工业的替代。
1850-1930年,巴西通过咖啡的大量出口 获得了经济繁荣,“咖啡经济”为巴西未来 的工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工业也有了初 步发展,一些消费品已经快可以在国内生产。
.
12
(1)咖啡出口为工业化兴起积累资本。 这一时期,巴西国民收入的提高大部分
都来自咖啡贸易。国内经济水平提高为工业 发展积累了资本,到1930年前,巴西工业发 展需要的国内储蓄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增长。
.
10
二、巴西的工业化及其道路
作为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的工业 化历程在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中的国家 中具有代表性。巴西的工业化有三个显著特 点,即工业化中出现过经济高速增长、高通 货膨胀和大量举债导致的沉重外债负担。这 些现象在拉美国家中不同程度的存在。
.
11
(一)巴西的工业化历程 1、巴西工业化前期的经济发展
.
19
2、第一次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时期(20世纪30 年代到60年代) (1)巴西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原因 1933年以前巴西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属 于典型的初级产品出口的外向型经济,20世 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 巴西经济打击很大。
.
20
巴西政府认为这是长期奉行外向型经济、 过于依赖世界市场的必然结果。作为这种外 部冲击的自然反应,巴西开始转向进口替代 的工业化战略,试图通过发展国内工业和扩 大国内潜在市场以发展经济。
世界银行在《197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给出了一 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简单定义,1978年 个人收入在1100-3500美元或者1977年国内制 造业占GDP比重等于或高于20%的国家。
.
3
亚洲的韩国、新加坡,拉丁美洲的巴西、 阿根廷、墨西哥,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 希腊、南斯拉夫以及以色列等都属于新兴工 业化国家的范畴。20世纪70年代经济合作组 织将这类国家笼统地命名为“半发达国家”、 “半工业化国家”或者“新兴工业化国家”。
(3)工业产品产量和种类迅速增加。无论是
采取进口替代还是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由
于其工业水平的提高,在工业品自给率和出
口率方面都有明显提高,早期完全依赖出口
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和进口发达国家工业制成
品的局面得到改善。
.
9
(4)外资是工业化资本的重要来源。 由于大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开始
时的经济基础都比较薄弱,相当多的国家是 直接从殖民地经济转变过来的,资本积累相 对匮乏,因此工业化资本的来源多采取引进 外国资本或者举债等方式。
.
15
(3)铁路等基础设施快速建设。 为了保证咖啡的运输和降低运输成本,
一些大的咖啡种植园主开始投资修建铁路, 1854年巴西全国铁路只有14公里,到1889年 巴西铁路营运里程增加到9583公里,1940年 达到34252公里。
.
16
(4)大量移民进入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人 员和劳动力。 1860:1.6万; 1870:25万; 1890年后开始加速,19世纪最后10多年间 移民数达130万,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欧洲移民。
.
17
(5)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巴西经济的影响 “一战”扩大了对巴西农产品的需求,进
一步刺激了巴西的工业发展。到大战结束不 久的1920年,巴西工业企业的数目已达13336 家,1928年达到31745家。
.
18
总体上看,无论在产业结构还是就业结 构,巴西仍然是一个以农产品为主的初级产 品出口国。1930年,巴西工业产值只占总产 值的13%,其中轻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接 近3/4,农业产值几乎是工业的1倍。1920年 工业人口只有118.9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口的 12%,农业人口为645.2万人,占全部劳动力 的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