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导学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1课时)班级:姓名:小组:一、学习目标:1.呼吸时CO2体积分数的变化2.掌握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3.了解人体内气体交换的意义二、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难点:气体交换的原理三、课前预习:(一)回顾前面所学思考下面问题:1、人体血液循环有哪两条途径?说出血管的名称和血液情况。

2、什么是动脉血?什么是静脉血?3、血红蛋白有何特性?(二)预习本课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哪两个过程?2、什么叫肺泡里的气体交换?3、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怎样完成的?4、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的结果使血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5、什么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怎样完成的?6、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结果使血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7、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发生了什么变化?8、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三)课堂探究:(课本58---59页)1.本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什么?2.本实验运用的器材有那些?3、实验过程:(1)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注意:不能超过烧杯的三分之一)(2)用塑料管向其中一个烧杯里连续吹气(注意:不要插入烧杯底部,吹气时不要太用力,防止水溢出)4、实验分析:(1)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表格:(2)、分析表格,你发现了什么?(3)、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四、课堂检测1.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 . 氧气B . 氮气C .水蒸气D . 二氧化碳2.吸入气和呼出气中发出明显变化的是()A .氮气,氧气B .氮气,二氧化碳C . 二氧化碳,氧气D . 氮气,水蒸气3.人体吸入气体中,含量最高的是()A.氧气 B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水蒸气4.人体呼入气与吸入气相比,其变化是()A.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了,氧气含量增加了B.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都不变C.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氧气含量减少了D.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都减少了5.吸入到肺泡里的()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进入肺泡。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气体交换》导学案.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气体交换》导学案.

优选文档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导教学设计授课目的:知识性目标:1、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2、出组织内里的气体交换过程技术目标:学会解析实验方案,并能设计比较实验。

感情目标:培养与他人合作研究的能力,弘扬集体精神。

授课重点:1、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2、出组织内里的气体交换过程授课难点:气体交换的原理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一种气体总是从 ------------- 的地方向 ---------------- 的地方扩散。

直到平衡为止。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和------------------ 两个过程。

3、试想,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怎样实现的?---------------------------------------------------------二、课堂学习商议:1、解析资料,解析气体交换的原理:--------------------------- 。

2、实验研究阅读教材思虑: 1| 、甲瓶乙瓶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相同说明什么问题?1.甲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__,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___;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___,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 __的二氧化碳。

2、演示实验中在实验装置中,2.在实验中,甲瓶是这个实验的 __为什么要设置甲瓶?组,起到对照的作用。

3、两个锥形瓶内石灰水的变化3.从数据表中看出:人体吸入的空气中,说了然什么问题?二氧化碳的含量较 __,氧气的含量较 ___;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 -__ ,氧气含量较 ___。

由此可以推断,在人体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异?为什么内也发生了近似植物呼吸作用相同的过会有这样的差异?程。

依照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的解析,可以推断这一变化发生在肺部。

4、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环境中的气体比较,含有很多的 -----。

这说明------------。

初中七年级下册《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导学案5页

初中七年级下册《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导学案5页

济南版初中七年级下册《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二、能力:1、通过对呼吸系统的自我介绍,培养学生观察,语言的表达能力。

2、通过对呼吸运动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通过对呼吸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在学习中明确讲究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教学难点: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学习内容及方法:(提示:标▲是重点掌握内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和两部分。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2、呼吸道包括、、、和等器官。

期中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和的作用。

3、肺是进行的场所。

它的功能单位是。

▲4、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

它的特点是: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和。

和都很薄,各有一层构成。

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是指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

它包括和两个过程。

2、胸廓扩大或缩小与和的收缩与舒张有关。

3、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胸腔体积,肺随之,这时肺内气压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进入肺。

4、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胸腔体积,肺随之,这时肺内气压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排出体外。

学习疑问:视野拓展:1、经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2、北欧的冬天非常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能试着解释吗?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患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A鼻黏膜分泌黏液过多 B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痰液过多C鼻黏膜充血肿胀 D 声带充血肿胀2、下列哪项不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A肺泡壁有一层薄的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C肺泡外缠绕毛细血管 D肺泡外缠绕弹性纤维3、呼吸运动的结果是实现了A胸廓的扩大或缩小 B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C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 D 肺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4.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cm,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cm,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83cm,这个人的胸围差是()A 2 cmB 8 cmC 10 cmD 12 cm5.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二、简答题1、呼吸系统包括和,主要的器官是,它是的场所。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说明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概述呼吸运动原理。

4.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导学过程:人生活在生物圈中,每时每刻都要与周围的空气进行_______交换。

从空气中获取_______后,人体可以把体内的___________氧化分解,释放出生命活动所必需的_______,同时将体内产生的____________排出体外。

(P22页)探究一呼吸系统的组成1.阅读课本P22-23页,填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系统来完成的。

呼吸系统包括________和____两部分。

呼吸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器官,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以_______或_______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_______,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

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_______,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作用。

1.人体呼吸系统中,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温暖、清洁、湿润作用的器官是( ) A.鼻B.喉C.气管D.肺2.鼻腔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暖、湿润和清洁作用.之所以有温暖作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之所以有清洁作用,是因为.(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内部有鼻毛,可阻挡灰尘)肺位于_______内,左右各____个,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_______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各由一层______________组成。

肺泡的这些结构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2.观察课本P23页图3.2-1,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观察思考:⑴.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简单的气体扩散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气体交换过程。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醒注意实验安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重点和难点。
-指出气体交换在呼吸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生物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呼吸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特别是气体交换的微观过程,学生的理解可能还较为模糊。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源等途径获取信息,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提问:“生物体为什么需要呼吸?”“呼吸与细胞有什么关系?”
-通过回顾,激发学生对呼吸系统学习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
-使用多媒体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图,介绍各个部分的功能。
-详细讲解肺的结构,如肺泡、肺泡壁、毛细血管等,阐述气体交换的过程。
2.讲解气体交换的原理,如气体的扩散、浓度梯度等。
2.设计互动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气体交换的过程。
-安排简单的气体扩散实验,如使用红、蓝两色水模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让学生直观感受气体交换的原理。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通过讨论运动后呼吸加快、高海拔地区的氧气浓度等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气体交换的影响因素。
4.采用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分享知识。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3、说出肺活量的概念,尝试使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
难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学过程
预习案
1、我们是通过哪些器官进行呼吸的?
2、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体畅通?
3、呼吸道除了保证气体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4、鼻内部有什么结Βιβλιοθήκη 特点?为什么要用鼻呼吸?探究案
5、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华峰初中生物学科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主备人:何岸审核人:姜汉斌学生姓名:
编号:使用日期:20XX年4月日
课题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课型
新授




目标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3、说出肺活量的概念,尝试使用自制的肺量计测量肺活量
重点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A.使人漂亮B.使鼻孔较大C.使鼻腔较长D.使鼻毛较长
11、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 )
①声带②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③鼻黏膜④会厌软骨⑤鼻毛⑥嗅细胞A.③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12、图表示人在吸气、呼气时胸廓上下径、膈、肺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A图表示在,B图表示在。
(2)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使胸腔容积,肺随着,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气体便被吸入。
(3)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使胸腔容积,肺随着,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气体便被排出。
个性空间




6、容积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有什么关系?
7、气体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检测案
8、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导学案:《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一)呼吸系统的组成由、组成.1.呼吸道(1)概念: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组成:包括、喉、和支气管等。

(3)结构①呼吸道:都有做支架。

②鼻腔:前部生有,内表面有,黏膜分泌,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

3、咽:和的共同通道。

注意:咽既属于系统又属于系统4、喉:以为支架,是器官。

5、气管:以为支架6、在肺内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分支的末端膨大成。

(4)功能①保证气体。

②对吸入的空气具有、、的作用。

2.肺(1)功能:的场所,功能单位是。

(2)肺泡的特点①数目。

②外面缠绕着丰富和。

③肺泡壁和壁都很,各由一层组成。

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小试身手】1、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的结构是()A.口腔 B.咽 C.喉 D.气管2、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肺泡壁 B.毛细血管 C.肺泡 D.肺气管3、关于肺适于呼吸功能的结构特点,不正确的叙述是()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C.毛细血管的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位于心脏的两旁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1)概念: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完成吸气与呼气。

(2)过程:和。

(3)结果:实现了与的气体交换。

2.平静呼吸时各部位的变化(1)吸气:肋间肌和膈肌,胸腔体积,肺随之,肺内气压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进入。

(2)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胸腔体积,肺随之,肺内气压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进入。

【再试身手】1、与胸廓节律性变化有关的肌肉是()A、胸肌B、肋间外肌C、膈肌D、肋间外肌和膈肌2、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合起来叫。

3、人在平静状态时,完成吸气动作需要:A肋间B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 B外肌收缩,膈肌收缩C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 D肋间外肌舒张,膈肌收缩4、肺的通气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气体扩散 B呼吸运动 C膈肌收缩 D肺的扩张5、平静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A高于外界大气压 B低于外界大气压C等于外界大气压 D无法确定6、人在平静状态,吸气动作的发生是:____ ___收缩时,______上提,______向上向外移动,使_______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_______收缩时,_____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候______扩大,_____随着扩张,______的容积增大,______的气压下降,外界空气肺7游泳时的体会: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原因是:。

七年级2[1].1 人体和外界的气体交换复习案

七年级2[1].1 人体和外界的气体交换复习案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理解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3.解释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原理4.了解呼吸的四个环节,能概述肺泡内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预习成果展示导学问题一: 基础回顾:1、结合上图,完成呼吸系统的组成知识网络。

①通道,以骨和作支架。

作用②对空气有、、呼的作用,所以用鼻呼吸好于吸用口呼吸。

系统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由许多组成。

是进行的场所。

2、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实现的,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平静状态下参与的肌肉是,呼气时,它们处于状态,此时胸廓容积,肺内压力,气体呼出体外。

吸气时则相反。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和两个过程。

他们是通过实现的。

导学问题二:探究与讨论(比一比哪个小组表现最优秀)1、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2、结合下图,完成呼吸运动过程。

图中的[1]表示人体脊柱,图中[3]是肋间肌。

A 状态B 状态A 状态为哪个动作?这时肋间肌处于什么状态?此时,胸廓如何变化?3.右图为膈肌运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C 为呼吸的哪个动作?这时膈肌处于何种状态?胸廓如何变化?4、结合下图理解体内气体交换的原理:在A 过程中,肺泡中氧气的浓度 血液中氧气的浓度,所以氧气便从 扩散进入 ,从而实现了气体交换。

B 过程中呢?A 图B 图导学问题三:拓展与应用拓展:1、上图中A 过程和B 过程中血液中气体的成分是如何变化的?2、吸气与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是什么关系?应用:C总结回顾:呼吸的四个基本环节:(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通过实现)(2)。

(通过实现)(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4)。

(通过实现)达标检测单项选择题:(独立完成,比一比哪个同学本节课收获最好!)1.肺泡在结构上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A.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肺泡的数目多D.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2.人体内主要呼吸肌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初中七年级下册《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二、能力:1、通过对呼吸系统的自我介绍,培养学生观察,语言的表达能力。

2、通过对呼吸运动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通过对呼吸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并在学习
中明确讲究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呼吸运动的过程
学习内容及方法:(提示:标▲是重点掌握内容)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和两部分。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2、呼吸道包括、、、和等器官。

期中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和的作用。

3、肺是进行的场所。

它的功能单位是。

▲4、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

它的特点是: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和。

和都很薄,各有一层构成。

二、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呼吸运动是指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

它包括和两个过程。

2、胸廓扩大或缩小与和的收缩与舒张有关。

3、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胸腔体积,肺随之,这时肺内气压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进入肺。

4、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胸腔体积,肺随之,这时肺内气压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排出体外。

学习疑问:
视野拓展:
1、经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2、北欧的冬天非常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能试着解释吗?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患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主要原因是
A鼻黏膜分泌黏液过多 B气管和支气管分泌痰液过多
C鼻黏膜充血肿胀 D 声带充血肿胀
2、下列哪项不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A肺泡壁有一层薄的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数目多,总面积大
C肺泡外缠绕毛细血管 D肺泡外缠绕弹性纤维
3、呼吸运动的结果是实现了
A胸廓的扩大或缩小 B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C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 D 肺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4.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cm,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cm,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83cm,这个人的胸围差是()
A 2 cm
B 8 cm
C 10 cm
D 12 cm
5.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
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
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
二、简答题
1、呼吸系统包括和,主要的器官是,它是
的场所。

2、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用的器官是。

3、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4、“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5、根据呼吸运动的过程完成下列表格。

我的收获:
答案
视野拓展
1、人不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空气经过呼吸道处理后,仍有一部分物质进入
肺,再由肺进入血液,从而造成身体的伤害。

2、北欧地区人的鼻子可能鼻梁较高并且长,因为这里气温较低,这样的鼻子通道较长,能
够对冷空气起到更好的温暖作用,避免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

一、选择题
1、C
2、D
3、D
4、D
5、D 二、简答题
1、呼吸道肺肺气体交换
2、咽
3、因为鼻腔前部生有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丰富的毛细管,可以温暖空气。

4、痰由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及其粘附的灰尘及细菌组成。

如果患有呼吸系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后会产生大量的痰液。

随地吐痰会传播疾病,所以不要随地吐痰。

5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